电工电子技术1-1
《电工电子技术(第版)》课后习题一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第版)》课后习题一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c6b64380eb6294dc886c60.png)
X
12
得
IX 0.04A
RX 150
U X RX I X 6V
4
1-9 试求电路中的I及UAB。 由KCL方程
I 0
Uab 0
1-10 用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法求电路中的I。
6 (3 1.5)I 1.5 0 I 1A
5
1-11 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
I1 I2 I3 0 12 4I2 2I1 8 0 12 4I2 4I3 0
3 3I 0
I 1A
VA 3 (1) 2 6 7A
13
I I ' I " 0.75A
7
1-14 用戴维宁定理计算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等效电路的电动势可用 图(a)来求得 20 150 120 Uab 0 E Uab 10V
等效电路的内阻可用图(b)求得
RO 0
得等效电路如图(c)所示 由等效电路求得
I 10 /10 1A
8
1-15 用戴维宁定理计算电路中R1上的电流I。 等效电路的电动势可用图(a) 来求
R0 4
I 18 1.5A 48
1-18 在图中,求开关S断开和闭合两种状态下A点的电位。
开关断开时 开关闭和时
I 12 (20) 8 mA 333 9
VA
3I
20
3
8 9
20
17.3V
I 20 10 mA 33 3
VA 3I 20 10 20 10V
12
1-19 求图中A点的电位
UO 2 4 10 0
E UO 2V
等效电路的内阻 可用图(b)求得
R0 4
得等效电路如图 (c)所示
E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完整版)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ba08e2b561252d380eb6e8f.png)
第 二 讲教学章节:第一章 电路和电路元件 1.3~1.4 独立电源元件,二极管教学要求:1、熟悉电压源和电流源;2、掌握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3、熟练掌握二极管的特性;4、掌握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的特点。
教学重点: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二极管的特性,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的特点。
教学难点: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二极管的特性;稳压二极管工作状态。
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讲授,联系实际,多媒体,板书。
教学内容与进程:一、引入:电压源和电流源 1、电压源⑴ 两端的电压仅由自身决定,与流过的电流及外电路无关。
⑵ 流过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
电压源置零,等效于两端短路。
电压源不允许外电路短路。
2、电流源⑴ 电流源的电流仅由自身决定,与两端的电压无关。
⑵ 两端的电压由外电路决定。
电流源置零,等效于两端开路。
电流源不允许外电路开路。
二、实际电源的模型 1、电压源模型2、电流源模型3、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1.4 二极管 三、PN 结及其单相导电性二极管的结构和电路符号如图所示,VD 是文字符号。
R -+U +U s -R -+U I s四、二极管的主要特性和主要参数(1)正偏导通(2)反偏截止(3)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正向特性:二极管正向电压超过某一数值时电流开始快速增长,对应的电压称为死区电压,也称阈值电压或开启电压,记作U T ,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电压称为二极管导通电压或管压降,记作U D 。
方向特性:二极管反向电流一般很小,小功率硅管为几μA ,锗管为几十μA 。
反向击穿特性:反向电压增高到一定数值U (BR)时,二极管反向电流急剧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反向击穿。
五、二极管的工作点和理想特性六、稳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是应用在反向击穿区的特殊硅二极管。
稳压二极管的符号、伏安特性和典型应用电路。
七、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工作在正向偏置状态。
光电二极管又称光敏二极管,它工作在反向偏置状态。
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程 第1章 安全用电
![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程 第1章 安全用电](https://img.taocdn.com/s3/m/b223df29f12d2af90342e600.png)
2.判断触电程度轻重
触电者一经脱离电源,应立即进行检查。如果 触电者神志清醒,应让其充分休息,尽量少予移 动;若已经失去知觉,就应马上用看、听、试的 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1)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2)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3)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 试喉结旁处的颈动脉有无波动。若触电者为昏迷不 醒,但还有呼吸和脉搏,最好马上送往就近医院; 若呼吸脉搏均已停止,应立刻采用心肺复苏法。
3.心肺复苏法
(1)人工呼吸方法 一手捏住患者鼻翼两侧,另一手食指与中指抬起 患者下颌,深吸一口气,用口对准患者的口吹入, 吹气停止后放松鼻孔,让病人从鼻孔呼气。依此反 复进行。成人患者每分钟14 —16 次,儿童每分钟 20次。最初六七次吹气可快一些,以后转为正常速 度。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胸部,操作正确应能看 到胸部有起伏,并感到有气流逸出。
1.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及触电方式 1.2 触电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1.3 触电急救常识
1.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及触电方式
1.1.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对人体 造成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 电击: 电流通过人体,影响呼吸系统、心脏和神经 系统,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的破坏乃至死亡。 电伤: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 人体造成的伤害。
1.3 触电急救
1.3.1 触电急救的原则
“迅速、就地、准确和坚持”
准确”就是抢救的方法和施行的动作姿势要合 “迅速”就是要争分夺秒,千方百计使触电者 ““ 坚持”就是抢救必须坚持到底。有时 “就地”是指在安全地方就地抢救触电者,早争取 适得当。 脱离电源,并将受害者放到安全地方。 抢救需长达几小时,直到医务人员判定 一分钟就有可能救活触电者。实验研究和统计表明, 1.3.2 触电急救的操作 触电者已经死亡,无法抢救时,才能停 如果从触电后 1分钟开始救治,则90%可以救活;如 1.迅速切断电源 止抢救。 6分钟开始抢救,则仅有10%的救活机会; 果从触电后 而从触电后12分钟开始抢救,则救活的可能性极小。 (1)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他潮湿的 物件作为救护工具,必须使用适当的绝缘 注 工具。 意: (2)要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 伤。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ec278748be1e650e52ea992b.png)
§1—8 基尔霍夫定律
一、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任一瞬间流向电路中任一节点的所有电流的 代数和等于零。即Σi=0 在直流电流中可写成ΣI=0 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在电路的任何一个回路中,任一瞬间电压的代 数和等于零。即Σu=0
§1—5 电阻
欧姆定律
二、电阻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用欧姆定律表示为:u=iR 三、电阻元件的功率和能量关系 电阻的功率为 P=ui 单位为瓦特。 四、电阻器的型号命名 电阻器的型号很多,根据国家标准 (GB2470—81)规定,国产电阻器的型号 按下图所示方法命名。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五、电路的工作状态
1、任载状态——电路是完整的闭合回路,电路中 有电流流动。 额定工作状态(也称为满载):电路任载时电源、 负载和中间环节都处于长期可靠而又最例合理 (经济性好、效率高等)的工作状态; 额定电流:在额定工作状态的电流称为额定电流 (每一电路元件都有它使用时的最合理的电流 值—额定值); 轻载状态:当电路工作电流小于额定电流时,则 称为“轻载状态”; 过载状态:当工作电流大于额定电流时,则称为 “过载状态”
从式中可知: 1、某一时刻电容的电流 决定于该时刻电容电压的 变化率,而与电压的数值 大小无关。 2、电容的作用是反抗电压的变化,因此, 电容的电压是不能突变的。
二、电容的功率和能量的关系
电容所储存的电场能为 从上式中可知: 1、某一时刻电容中所储存的电场能只决定于该时 刻电容电压的大小,而与电压达到这个数值的方 式无关,也与电压的方向无关。 2、电容是储存电场能的元件,它是把电能储存在 自己的电场中,有时以把电场能变成电能而交还 给电路。 3、从能量不能突变这一点来看,电容的电压是不 能突变的,这是因为电容的电压直接体现了电容 所储存的电场能。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cc89dca58da0116c1749ec.png)
第一章1-1 填空题1.实际电气设备包括电工设备、联接设备两个部分。
电工设备通过联接设备相互联接,形成一个电流通路便构成一个实际电路。
具体分析实际电路时,总是将实际元件理想化,在一定条件下突出其主要电磁性质,忽略其次要性质,这样的元件所组成的电路称为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简称电路。
2.关于电流的方向,有实际方向和参考方向之分,应加以区别。
带电粒子规则运动形成的电流是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这种客观存在的电流方向便是电流的实际方向。
习惯上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或负电荷运动的相反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3.对于电压的方向,应区分端电压、电动势两种情况。
端电压的方向规定为高电位端(即“+”极)指向低电位端(即“-”极),即为电位降低的方向。
电源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为在电源内部由低电位端(“-”极)指向高电位端(“+”极),即为电位升高的方向。
4.在分析计算电路时,常可任意选定某一方向作为其参考方向。
不加说明,电路图中所标的电压、电流、电动势的方向均为参考方向。
选定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是电路分析的第一步,只有参考方向选定以后,电压电流之值才有正负。
当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时为正,反之,为负。
5.若某个元件对外只有两个联接端钮,这样的元件称为二端元件。
若某个电路单元对外只有两个联接端钮,这个电路单元整体称为二端网络。
6.对二端网络的外部电路而言,如果两个二端网络的伏安关系相同,那么,它们对二端网络的外部电路的作用也就相同,也就是说,这两个二端网络等效。
7.回路是一个闭合的电路。
从回路任一点出发,沿回路循行一周(回到原出发点),则在这个方向上的电位降之和等于电位升之和。
8.电路中的每一分支称为支路,一条支路流过同一个电流,称为支路电流。
电路中3条或3条以上的支路相联接的点称为结点。
在任一瞬时,流向某一结点的电流之和应该等于由该结点流出的电流之和。
9.电阻元件联接方式主要有:串联联接、并联联接、三角形联接、星形联接、桥式联接等。
电工与电子技术总复习题(123章)分解
![电工与电子技术总复习题(123章)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1f581e2476eeaeaad0f33098.png)
电工与电子技术复习题第一章电路基础知识§1-1 电流和电压一、填空题1、_________流通的路径称为电路,往常电路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构成。
2 、习惯上规定______ 电荷挪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所以,电流的方向实质上与电子挪动的方向________ 。
3、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挪动方向与电流方向____________。
4 、电流分为 _________ 和 _______ 两大类,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电流称为_______________ ,简称 _________ ;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电流称为________________ ,简称 __________。
5、若 3min 经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 1.8C ,则导体中的电流是____________A。
6、丈量电流时,应将电流表 ____________接在电路中,使被测电流从电流表的_______接线柱流进,从______ 接线柱流出。
7、电压是衡量___________做功能力的物理量;电动势表示电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
8、电路中某点与______________的电压即为该点的电位,若电路中a、b 两点的电位分别为U a、 U b,则a、 b 两点间的电压U ab =_________________; U ba=_______________。
9、参照点的电位为________,高于参照点的电位取________值,低于参照点电位取______值。
10、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为在电源内部由________极指向 _______极。
11、丈量电压时,应将电压表和被测电路______ 联,使电压表接线柱的正负和被测两点的电位_______。
电工与电子技术习题(下)
![电工与电子技术习题(下)](https://img.taocdn.com/s3/m/446fa114f18583d049645958.png)
电工与电子技术习题(下)1-1 电路如图1-1所示,已知输入电压t u i ωsin 10=V ,电动势5=S U V ,二极管正向压降忽略不计,试画出输出电压o u 的波形。
1-2 电路如图1-2所示,已知输入电压t u i ωsin 10=V ,电动势5=S U V ,二极管正向压降忽略不计。
试画出输出电压o u 的波形。
图1-1 题1-1 图1-2 题1-21-3 试判别图1-3电路中的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计算输出电压0U 。
1-4 在图1-4电路中,已知输入电压t u i ωsin 10=V ,稳压管U Z =5V ,二极管正向压降忽略不计,且R L >>R ,试画出输出电压o u 的波形。
图1-3 题1-3 图1-4 题1-41-5 写出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并说明在三种状态下发射结、集电结的偏置状况。
1-6 今测得放大电路中一三极管的各极对地电位分别为-1V ,-1.3V ,-6V ,试判别三极管的三个电极,并说明是硅管还是锗管,是NPN 型还是PNP 型。
1-1 已知放大电路中一三极管各极对地电位分别为4.2V ,3.5V ,9.6V ,试判别管子的类型、管子的三个电极,并说明是硅管还是锗管。
1-8 在电路中测得各三极管的三个电极对地电位如图1-5所示,其中NPN 型为硅管,PNP 型为锗管,判断各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图1-5 题1-82-1 已知放大器如图1-1所示,E C =12 V , R B1=30K, R B2=10K, R C =3K, R F =390Ω, R E =3K, R L =3K,β=50求:(1).静态工作点;(2).画出微变等效电路;(3).电压放大倍数;(4).放大器的输入电阻;(5).放大器的输出电阻。
2-2 在图2-2的放大电路中,已知E C =15 V , R C =5K, R L =5K, R B =500K, β=50求(1).估算静态工作点;(2).晶体管的输入电阻; (3). 画出微变等效电路; (4). 总的放大倍数2-3 放大电路如图2-3所示,晶体管的β=50, E C =12 V , R C =2.5K, R E =1.5K,R B1=36K, R B2=12K, 求(1).估算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2). 画出微变等效电路; (3).输出端未接负载电阻时的电压放大倍数;(4). 输出端接负载电阻R L =2.5K 时的电压放大倍数。
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一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一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401c0eb307e87101f696a8.png)
习题11-1 在题图1-1中,已知2I A =-,5R =Ω。
求各图中的电压U 。
U+U+U+U (a)(b)(c)(d)解:(a )U 、I 关联,(2)510U IR V ==-⨯=- (b )U 、I 非关联,(2)510U IR V =-=--⨯= (c )U 、I 非关联,(2)510U IR V =-=--⨯= (d )U 、I 关联,(2)510U IR V ==-⨯=-1-2 在题图1-2中,已知2I A =-,15U V =。
计算各图元件中的功率,并说明它们是电源还是负载。
(a)(b)(c)(d)解:(a )U 、I 关联,(2)1530P UI W ==-⨯=-,0P <,元件A 是电源性。
(b )U 、I 非关联,(2)1530P UI W =-=--⨯=,0P >,元件B 是负载性。
(c )U 、I 非关联,(2)1530P UI W =-=--⨯=,0P >,元件C 是负载性。
(d )U 、I 关联,(2)1530P UI W ==-⨯=-,0P <,元件D 是电源性。
1-3某电路中需要接入一个限流电阻,已知接入的电阻两端电压10R U V =,流过电阻的电流20R I mA =。
试选择这个电阻的参数。
解:3105002010U R I -===Ω⨯ 31020100.2R P UI W -==⨯⨯=规格化以后,0.5R P W =1-4一只15V 、5W 的白炽灯接在36V 的电源上,试选择需要串联的电阻。
解:51153P I A U === 361521R U V =-=216313R U R I===Ω 12173R R P U I W ==⨯=1-5 在题图1-5中,已知112U V =,14S U V =,26S U V =,1232R R R ===Ω.试求2U 。
2解:1211()S I R R U U ++=111212424S U U I A R R --===+221222462S S U IR U U V =+-=⨯+-=1-6在题图1-6中,已知电位器6W R K =Ω。
电工电子技术1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1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651013af1ffc4ffe47acd0.png)
习 题 一1-1 在图1.51中,方框代表电源或负载。
已知,100V =U ,2A -=I 。
试问,哪些方框 是电源,哪些是负载?解:(a )电源 (b )电源 (c )负载 (d )负载1-2 已知蓄电池充电电路如图1.52。
电动势20V =E ,设Ω2=R ,当端电压12V =U 时求 电路中的充电电流I 及各元件的功率。
并验证功率平衡的关系。
解:RI U E += 201242I -∴==A 2220480W423212448WE R U P P R I P =-⨯=-==⨯==⨯=W80R U P P +=W电路中电源发出的功率等于负载消耗的功率,功率是平衡的1-3 在图1.53所示电路中,已知,14V 1=U ,2A 1=I ,10V 2=U ,1A 2=I ,4V 3-=U , 1A 4-=I 。
求各元件的功率。
并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并验证功率平衡的关系。
解:由上面计算得:元件1发出功率,元件2、3、4吸收功率123428W 28WP P P P =-++=1-4 求图1.54示电路中电流源两端的电压及通过电压源的电流。
解:(a )(b) U2A I =1-5 一直流电源,其额定功率为200W N=P ,额定电压50V N =U ,内阻为0.5Ω0=R,图1.52 习题1-2的电路=U 1 U 2图1.53 习题1-3的电路+ =- =(a) (b)I S 2Ω1A2Ω5V 2A 图1.54习题1-4的电路(a)(b)(c)(d)图1.51 习题1-1的电路11122233342414228W 10110W 428W (10)(1)10WP U I P U I P U I P U I =-=-⨯=-==⨯==-=⨯==-=-⨯-=负载电阻L R 可调。
试求:(1)额定工作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2)开路电压U 0;(3)短路电流S I 。
解:(1)N N N P U I = 200450N I == A N L N U R I = 12.5L R =Ω (2)05040.552E U IR =+=+⨯=V (3)0104S EI R == A 1-6 图1.55中已知10V 1=U ,4V 1=E ,2V 2=E ,4Ω1=R ,2Ω2=R ,5Ω3=R ,2Ω4=R 。
《电工电子技术》课本习题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课本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63b4c1f8c75fbfc77db2aa.png)
思考与习题1-1 1-35图中,已知电流I =-5A ,R =10Ω。
试求电压U ,并标出电压的实际方向。
图1-35 题1-1图解:a)U=-RI=50V b)U=RI=-50V 。
1-2 在1-36图所示电路中,3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通过实验测量得知:I 1=-4A ,I 2=4A ,I 3=4A ,U 1=140V ,U 2=-90V ,U 3=50V 。
试求(1)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计算各元件的功率,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 (3)效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图1-36 题1-2图解:(2)P 1=U 1I 1=-560W ,为电源;P 2=-U 2I 2=360W ,为负载;P 3=U 3I 3=200W,为负载。
(3)P发出=P吸收,功率平衡。
1-3 图1-37中,方框代表电源或负载。
已知U =220V ,I = -1A ,试问哪些方框是电源,哪些是负载?a) b)IIa) b) c) d)图1-37 题1-3图解:a)P=UI =-220W,为电源;b)P=-UI=220W,为负载;c)P=-UI=220W,为负载;d)P=UI =-220W,为电源。
1-4 图1-38所示电路中,已知A、B段产生功率1500W,其余三段消耗功率分别为1000W、350W、150W,若已知电流I=20A,方向如图所示。
(1)标出各段电路两端电压的极性。
(2)求出电压U AB、U CD、U EF、U GH的值。
(3)从(2)的计算结果中,你能看出整个电路中电压有什么规律性吗?解:(2) U AB=-75V,U CD=50V,U EF=17.5V,U GH=7.5V(3) U AB+U CD+U EF+U GH=0.1-5 有一220V、60W的电灯,接在220V的电源上,试求通过电灯的电流和电灯在220V 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
如果每晚用3h,问一个月消耗电能多少?解:I=P/U=0.27A,R= U 2/ P= 807Ω,W= P t=60×10-3 kW×30×3h =5.4度.1-6 把额定电压110V、额定功率分别为100W和60W的两只灯泡,串联在端电压为220V的电源上使用,这种接法会有什么后果?它们实际消耗的功率各是多少?如果是两个110V、60W的灯泡,是否可以这样使用?为什么?解:把额定电压110V、额定功率分别为100W和60W的两只灯泡,串联在端电压为220V的电源上使用,将会使60W的灯泡烧毁。
《电工电子技术》课本习题答案解析
![《电工电子技术》课本习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8ab7c54693daef5ef73d53.png)
思考与习题1-1 1-35图中,已知电流I =-5A ,R =10Ω。
试求电压U ,并标出电压的实际方向。
图1-35 题1-1图解:a)U=-RI=50V b)U=RI=-50V 。
1-2 在1-36图所示电路中,3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通过实验测量得知:I 1=-4A ,I 2=4A ,I 3=4A ,U 1=140V ,U 2=-90V ,U 3=50V 。
试求(1)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计算各元件的功率,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 (3)效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图1-36 题1-2图解:(2)P 1=U 1I 1=-560W ,为电源;P 2=-U 2I 2=360W ,为负载;P 3=U 3I 3=200W,为负载。
(3)P发出=P吸收,功率平衡。
1-3 图1-37中,方框代表电源或负载。
已知U =220V ,I = -1A ,试问哪些方框是电源,哪些是负载?图1-37 题1-3图a) b)IIa) b) c) d)解:a)P=UI =-220W,为电源;b)P=-UI=220W,为负载;c)P=-UI=220W,为负载;d)P=UI =-220W,为电源。
1-4 图1-38所示电路中,已知A、B段产生功率1500W,其余三段消耗功率分别为1000W、350W、150W,若已知电流I=20A,方向如图所示。
(1)标出各段电路两端电压的极性。
(2)求出电压U AB、U CD、U EF、U GH的值。
(3)从(2)的计算结果中,你能看出整个电路中电压有什么规律性吗?解:(2) U AB=-75V,U CD=50V,U EF=17.5V,U GH=7.5V(3) U AB+U CD+U EF+U GH=0.1-5 有一220V、60W的电灯,接在220V的电源上,试求通过电灯的电流和电灯在220V 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
如果每晚用3h,问一个月消耗电能多少?解:I=P/U=0.27A,R= U 2/ P= 807Ω,W= P t=60×10-3 kW×30×3h =5.4度.1-6 把额定电压110V、额定功率分别为100W和60W的两只灯泡,串联在端电压为220V 的电源上使用,这种接法会有什么后果?它们实际消耗的功率各是多少?如果是两个110V、60W的灯泡,是否可以这样使用?为什么?解:把额定电压110V、额定功率分别为100W和60W的两只灯泡,串联在端电压为220V 的电源上使用,将会使60W的灯泡烧毁。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答案(1~11章)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答案(1~11章)](https://img.taocdn.com/s3/m/c0f76e76a300a6c30d229f0f.png)
(2)由式(2–52)可得:
所以,谐振时电路中的电流I为:
(3)由式(2–52)可得:
10.在文中图2-17所示的收音机输入电路中,线圈的电感L=0.3mH,电阻R=16Ω。今欲收听640kHz某电台的广播,应将可变电容C调到多大?如在调谐回路中感应出电压U=2μV,试求这时回路中该信号的电流多大,并在线圈(或电容)两端得出多大电压?
(2)根据电位的定义可知,VB=UBO。如图1-3所示,电动势E的参考方向与电压UBO的参考方向相同,则有:
E=-UBO=-VB=40(V)
4.如图1-4所示电路,三个元件中流过相同的电流I=-2A,U1=-2V。(1)求元件a的功率P1,并说明它是吸收功率还是发出功率;(2)若已知元件b发出功率10W,元件c吸收功率12W,求U2和U3。
(a)(b)
(c)(d)(e)
图1-12题12图
一、填空题
1.正半周负半周取负
2.有效值
3.幅值或有效值初相位
4.高频电流直流阻交流、通直流高频电流频率很低或直流阻直流、通交流
5.电源设备的容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增加线路上的功率损耗电容器或同步补偿器
6.谐振现象串联谐振并联谐振
7.非正弦周期量傅里叶级数
对节点aI1-I2-IG=0
对节点bI3+IG-I4=0
对节点cI2+I4-I=0
对回路abdaI1R1+IGRG-I3R3=0
对回路acbaI2R2-I4R4-IGRG=0
对回路dbcdI3R3+I4R4-E=0
联立方程,解得:
IG=0.126A
10.如图1-10所示(a)电路,试用叠加定理求电路中的电流IL。
(完整版)电工电子技术基础_习题解答
![(完整版)电工电子技术基础_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cabce42afd0a79563d1e7215.png)
图1-33 题10图
解:
(1)10V量程
R1=10/0.5-0.12=19.88kΩ,电阻功率:P=UI=10×0.5=5mW
(2)50V量程
R2=50/0.5-0.12=99.88kΩ电阻功率:P=UI=50×0.5=25mW ,1/4W。
图2-31题8图
解:
(1) V
(2) V
第3章习 题
3-1判断题
1.作周期性变化的电量称为交流量。(×)
2.按正弦规率变化的电量称为正弦交流量。(√)
3. 交流电的三要素是周期、频率和角频率。(×)
4.两个同频率的正弦交流量在任何时候其相位差不变。(√)
14.自感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电感量成正比。(√)
15.如果两个线圈的互感磁通固定不变,则两个线圈中的互感电动势为零。(√)
2-2计算题
1. 如图2-27所示,分别标出各载流导线所受磁场力的方向。
图2-27题1图
解:
2. 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13T,磁力线垂直穿过S=10cm2的平面,介质的相对磁导率μr=3000。求磁场强度H和穿过平面的磁通Φ。
11. 有一微安表头,它的最大量程是I0=100μA,内阻为R0=1kΩ,如果改成最大电流为100mA的电流表,求分流电阻R1=?(改装电路参见图1-34所示。)
图1-34 题11图
解:
总电阻为
U0=I0R0=0.1V
R=U0/I=0.1/100=0.001kΩ=1Ω
分流电阻为
根据电阻并联公式计算:
I=U/R=0.302A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c6db0a65ce050877321378.png)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1题略(a)u=iR+Us(b)u=-iR+Us1-2题略【解:设各支路参考电流I1、I2、I;参考电压UAB,电压源Us、电流源Is。
如图所示,联立方程。
I1+ I2-I=0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ΣI=0I1 R1+UAB-Us=0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ΣU=0UAB =I R2部分电路欧姆定律:U=I R参数代入I1+ 2-I=0I1 +UAB-2=0;UAB=I解得I1=0I=2AUAB=2V所求电流I=2A。
~;1-3题略解:(1)设电压源Us1、电压源Us2。
如图所示,联立方程。
-I1+ I2-I3=0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节点A):ΣI=0-I1 R1+U3-US1=0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回路1):ΣU=0I2 R2+U3- Us2=0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回路2):ΣU=0,参数代入+ =0·10000-30+U3=0·20000+U3- 80=0解得I3=- 2mAU3=60V。
(2)说明元件3是电源,电压源Us1、电阻R1、R2是负载输入功率,电压源Us2、元件3是输出功率。
(3)演算电路功率总输出功率:PO =PUS2+ P3=Us2·I2+(- I3)·U3=Us2·I2- I3·U3=80· -(- )·60】=80mW+120mW =200mW总输入功率:Pi=PUS1+ PR1+ PR2=Us1·I1+ I12·R1+ I22·R2=30· +()2·10000 +()2·20000=90mW +90mW+20mW=200mW电路功率演算结果:总输入功率等于总输入功率,功率平衡。
$1-4题略解:设各支路参考电流I1、I2;参考电压UA、参考电压UB,电压源Us1、电压源Us2、电压源Us3。
如图所示,联立方程。
《电工电子技术(第2版)》课后习题一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第2版)》课后习题一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4e706ca8114431b90dd8bc.png)
IE
由KCL方程 2 1 IE IE 1A
US
I 由KVL方程 US 2 US IS 14 2 28W PV 10IE 10W
1-8 电路如图示电路中,流过8V电压源的电流是0。计算RX,IX,UX。
由KVL方程
((15000R5X0)I XRX
I
对左边回路列KVL方程:
I (R1 R2 ) E1 U1 0
I U1 E1 10 4 1A R1 R2 4 2
对右边回路列KVL方程:
E2 U2 E1 IR1 0 U2 E1 IR1 E2 4 4 2 6V
3
1-7 所示电路中,求恒流源的电压,恒压源的电流及各自的功率。 由KVL方程 10I 10 I 1A
1-4 求图示电路中电流源两端的电压及流过电压源的电流。
US 1 4 4V
U 5 4 0U 9V I 2A
2
1内 下-5阻 的一为电直R流流0及=电0负.5源Ω载,,电其负阻额载;定电(功阻2)率RL开为可路P调N电=。2压0试0UW求0;:,((额31定))电短额压路定U电工N流=作5I0状SV。态,
习题一
1-1 在图中方框代表电源或负载。已知,U=100V,I=-2A,试问, 哪些方框是电源?哪些是负载?
电源
电源
负载
负载
1-2 已知蓄电池充电电路如图所示。电动势E=20V,设R=2Ω,当端
电压U=12V时,求电路中的充电电流I及各元件的功率,并验证功
率平衡的关系。
RI U E
I 20 12 4A 2
11
(3)戴维宁定理:等效电路的电动势可用图(d)来求 U0 46 6 0 E U0 18V
电工电子技术第1章
![电工电子技术第1章](https://img.taocdn.com/s3/m/dcc5d96da98271fe910ef9d0.png)
“电阻元件”是电阻器、电烙铁、电炉等实际电路元器 电阻元件”是电阻器、电烙铁、 电阻元件 件的理想元件,即模型。因为在低频电路中, 件的理想元件,即模型。因为在低频电路中,这些实 际元器件所表现的主要特征是把电能转化为热能。 际元器件所表现的主要特征是把电能转化为热能。用 “电阻元件”这样一个理想元件来反映消耗电能的特 电阻元件” 征。 “电感元件”是线圈的理想元件; 电感元件”是线圈的理想元件; 电感元件 “电容元件”是电容器的理想元件。 电容元件”是电容器的理想元件。
理想元件
为了便于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 为了便于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我们常把实际元件加以 近似化、理想化,在一定条件下忽略其次要性质, 近似化、理想化,在一定条件下忽略其次要性质,用足以 表征其主要特征的“模型”来表示,即用理想元件来表示。 表征其主要特征的“模型”来表示,即用理想元件来表示。
例
第一章 电路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电路的组成及主要理量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电路的基本元件 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简单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返回主目录
第一节 电路和电路模型
一、电路的组成 电路的组成
电路是各种电气元器件按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的总体。 电路是各种电气元器件按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的总体。 电路的组成: 电路的组成: 1. 提供电能的部分称为电源; 提供电能的部分称为电源; 2. 消耗或转换电能的部分称为 负载; 负载; 3. 联接及控制电源和负载的部 分如导线、 分如导线、开关等称为中间环 节。
电路模型
由理想元件构成的电路,称为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 由理想元件构成的电路,称为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 是图1-1a所示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 所示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 图1-1b是图 是图 所示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
电工与电子技术之电工技术课后答案完整版
![电工与电子技术之电工技术课后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257e1c4af45b307e9719720.png)
2-5如图2-5所示,已知电压源Us1=140V,Us2=90V,电阻R1=20Ω,R2=5Ω,R3=60Ω。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I1、I2和I3。
解根据给定的电路可列得1个独立的KCL方程和2个独立的KVL方程
代入数据并整理得:
解得: , ,
2-6如图2-6所示,已知电压源Us1=80V,Us2=30V,Us3=220V,电阻R1=20Ω,R2=5Ω,R3=10Ω,R4=4Ω。试计算开关S断开和闭合时各支路电流。
由KVL,得
Uac=Uab+Ubc=(-20)+5=-15V
又
Ucd=10I=10×(-2)=-20V
Ude=-3V
由KVL,得
Uae=Uac+Ucd+Ude=(-15)+(-20)+(-3)=-38V
1-6在图1-6所示电路中,已知U1=10V,Us1=4V,Us2=2V,R1=4Ω,R2=2Ω,R3=5Ω。试计算端子1、2开路时流过电阻R2的电流I2和电压U2。
可列结点电压方程
代入数据并整理方程得
解得 , ,
(2)由结点电压和支路电压的关系可求得各支路电流为
2-12在图2-12所示电路中,设Us1=45V,Us2=8V,Is1=6A,Is2=5A,R1=2Ω,R2=10Ω,R3=1Ω,R4=2Ω。⑴试求各支路电流I1、I2、I3、I4和I5;⑵求电流源的端电压U1和U2。
(a) (b)
图1-9
解应用KCL对图1-9(a)电路中各结点列写电流方程,得
I3=I1+I2=0.2+0.3=0.5A
I4=I6-I2=1-0.3=0.7A
I5=I3+I4=0.5+0.7=1.2A
验证:作一闭合面如图1-9(b)所示,对该闭合面有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 直流电路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 直流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b582372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a.png)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其中,电流大小和方向都不随
时间而变化的电流,称为稳恒直流 电(见图a);电流大小随时间而呈 周期性变化,但方向不变的电流, 称为脉动直流电(见图b)。若电流 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而变化,则 称其为交变电流,简称交流,用符 号AC表示(见图c)。
15
直流和交流 a)稳恒直流电 b)脉动直流电c)交流电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2.电流的测量 (1)对交流电流、直流电流
应分别使用交流电流表(或万用表 交流电流挡)、直流电流表(或万 用表直流电流挡)测量。常用直流 电流表如图所示。
常用直流电流表 a)指针式直流电流表 b) 数字式直流电流表
16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5
1-一例最简单的电路图 2-汽车单线制电路
1—1 电路的基本概念
二、电路图
1.电路原理图 电路原理图简称原理图,它主
要反映电路中各元器件之间的连接 关系,并不考虑各元器件的实际大 小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例如, 上图1和图2所示电路的原理图如图 所示。
6
上图1和图2所示电路的原理图
1—1 电路的基本概念
2.电流的测量 (2)电流表或万用表必须串
接到被测量的电路中。测量电路如 图所示。
17
直流电流测量电路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二、电压、电位和电动势
1.电压 电路中有电流流动是电场力做功的结果。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从a
点移到b点所做的功,称为a、b两点间的电压,用Uab表示。电压的单 位为伏特,简称伏(V)。
应分别采用交流电压表(或万用表 交流电压挡)、直流电压表(或万 用表直流电压挡)测量。常用直流 电压表如图所示。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详解1-1-1-理想运放及其分析依据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详解1-1-1-理想运放及其分析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7e670af52f60ddccdb38a008.png)
理想运算放大器1.理想的运算放大器的条件开环电压放大倍数:∞→0u A ;差模输入电阻: ∞→id r ;开环输出电阻0→o r ;共模抑制比:∞→CMRR K 。
由于实际运算放大器的参数接近理想化条件,因此用理想运算放大器模型分析实际的运算放大器不会产生多大的误差。
2.理想的运算放大器的图形符号图1 理想运算放大器图形符号图1为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图形符号。
它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
反相输入端标“-”号,同相输入端标“+”号。
它们对地的电压分别用-u 、+u 和o u 表示。
“∞”表示开环电压放大倍数的理想化条件。
3.分析理想的运算放大器的重要结论将运算放大器理想化后,分析由理想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线性应用电路时,分析依据有两条:(1) 两输入端“虚短路”由于运算放大器开环电压放大倍数很高,近似为∞,而输入电压又是有限制,所以00≈=u o i A u u 即集成运算放大器两输入端的电压非常接近于零,但又不是短路,故称为“虚短”。
即-+≈u u(2) 两输入端“虚断路”由于运算放大器差模输入电阻很高,,∞→id r 在线性放大区工作时输入端的差值电压-+-u u 又很小,因此流进两输入端的电流近似为零,即0,0≈≈-+i i上式表明,流入集成运放的两输入端的电流可视为零,但不是真正断开, 故称为“虚断”。
(3) 若同相输入端接“地”(0u),则反相输入端近似等于“地”电位,称=+为“虚地”,即=u-输入端的“虚短”和“虚断”体现了运算放大器在理想化条件下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是分析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基本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材 及 参 考 书—《电工学》
教材:
《电工学 》 (上、下册) 苏成悦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电工学 》 (上、下册) (第7版)
秦曾煌主编 王鸿明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电工技术与电白 华成英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电工技术应用领域
1、电力工业(能源、电力、电工制造)
330kV
10kV 10kV 400V
电工学科是电力工业主要依靠的技术学科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2、基础工业(运输、铁路、冶金、化工、机械)
电 工 学 科 是 基 础 工 业
必 不 可 少 的 支 持 技 术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电路的作用可概括为两个方面: 电力电路,实现能量的传输、分配与转换--电能的应用。 电力电路按所加电源的形式又分为单相、三相、多相电路; 按用途可分成测量电路,控制电路,滤波电路,整流电路, 逆变电路等等。电力电路又叫强电电路。
话筒
放 大 器
扬声器
直流电源: 提供能源
负载
直流电源
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或电流称为激励,它推动电路 工作;由激励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响应。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为了便于用数学方法分析电路,一般要将实际电路 模型化,用足以反映其电磁性质的理想电路元件或其 组合来模拟实际电路中的器件,从而构成与实际电路 相对应的电路模型。 手电筒的电路模型 理想电路元件主要有 I S 电阻元件、电感元件、 电容元件和电源元件等。 例:手电筒 手电筒由电池、灯 泡、开关和筒体组成。 E
电路是电流的通路,是为了某种需要由电工设 备或电路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
??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路?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 电路的作用
(1) 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与转换
发电机 升压 变压器 输电线 降压 变压器
电灯 电动机 电炉 ...
(2)实现信号的传递与处理 话筒
放 大 器
扬声器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主要教学内容
直流电路
电 工 技 术
电路分析
交流电路
暂态分析
电机与控制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半导体器件
电 子 技 术
模拟电子技术
单级放大电路 运算放大器 直流稳压电源
数字电子技术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电路
电器件种类繁多,功能各异。 开关 电容器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电工电子技术 应用举例 (4)
楼宇电梯的控制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楼 宇 电 梯 的 控 制
信 号 检 测
可编程序 控制器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电机控制器
电机
(执行机构)
供 电 系 统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773年,库仑(法国,1736~1806) 1802年,安培(法国,1775~1836) • 发现了电磁效 应,指出通电 的线圈与磁铁 相似,进而发 现两根截流导 线相互作用。 它描述的是电 流的磁效应, 是磁路设计的 基础,研究的 是稳恒磁场。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 发现库仑定律,它描述了电荷 间的作用力和磁极间的作用力, 它是静电学的理论基础。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2. 电路的组成部分
电源: 提供 电能的装置
升压 变压器 输电线
负载: 取用 电能的装置
电灯 电动机 电炉 ...
发电机
降压 变压器
中间环节:传递、分 配和控制电能的作用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2.电路的组成部分
信号源: 提供信息
信号处理: 放大、调谐、检波等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70% 平时(作业、考勤、课堂表 现)30%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希望
师生互动,营造一 个轻松愉快的学习 氛围。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1.1 电路的基本概念
1.2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1.3 电路的基本状态 1.4 电路中电位的计算 1.5 基尔霍夫定律
1831年,法拉第(英国,1791~1867)
1864年,麦克斯韦(英国,1831~1879) • 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指出圆形软 铁两边绕上AB两个线圈,在A线圈 与电池接通断开的瞬间,B线圈中 感应出电流,后来根据这个原理制 成了变压器;磁铁和导线的闭合回 路有相对运动时,回路中产生感生 电流,由此发明了发电机。 • 发表论文《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 提出了联系着电荷,电流电场,磁 场的基本微分方程,电磁场的波动 方程,预见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把 光学和磁学统一起来。他在1873年 出版了二卷本《电磁理论》,成为 经典物理学的重要支柱之一。
电工技术 应用举例 (5)
电源 发动机控制
汽车电子
点火装置、燃油喷射控制、 发动机电子控制 车速控制、间歇刮水、 除雾装置、车门紧锁…. 安全带、车灯未关报警、 速度报警、安全气囊….
汽 车 电 子
行驶装置 报警与安全装置 旅居性 仪表 娱乐通讯
空调控制、动力窗控制
里程表、数字式速度表、 出租车用仪表…. 收音机、汽车电话、业余电台
发光二极管 灯泡
电池
保险丝
运放
接线柱
晶体管
电阻器
指示灯座
线圈
从基本功能出发,电器件一般分成三类: (1)电源:能提供电能的器件。如发电机、电池等。 (2)负载:使用电能的器件。象电动机、电灯等。 (3)信息变换和处理器件,如电缆、变压器、开关、电表等。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电路是电流所通过的路径,由电源、负载和中 间环节等电路元件或设备组成。实现电能的传输 和转换;或信号的传递和处理。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3、高新技术 (生物、光学、半导体、卫星、空间站、核弹、导弹等)
电 工 技 术 是 高 新 技 术
必 不 可 少 的 组 成 部 分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
电工电子技术 应用举例 (1)
工 业 控 制
• 电机控制 • 机床控制 • 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 • 楼宇电梯控制 •. . . . . .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本章要求: 1.理解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 2. 理解电路的基本定律并能正确应用;
3. 了解电路的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状态,
理解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
4. 会计算电路中各点的电位。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1 电路的基本概念
干电池,作为电源为电路供电。 开 关 , 连 接 后 可 形 成 通 路 。 灯泡是用电的器件,负载。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a) 实际电路
I
E
+ +
–
U
S 开关
Ro
R
–
灯泡 导线 电池 手电筒的电路模型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E
+ +
–
U
手电筒的电路模型 I S 开关 R
负载: 取用 电能的装置
电灯 电动机 电炉 ...
发电机
降压 变压器
中间环节:传递、分 配和控制电能的作用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信号源: 提供信息
信号处理: 放大、调谐、检波等 话筒
放 大 器
扬声器
直流电源: 提供能源
负载
直流电源
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或电流称为激励,它推动电路 工作;由激励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响应。
+ +
–
U
开关 R
Ro
–
导线 灯泡
上一页 下一页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电池
E
+ +
–
U
手电筒的电路模型 I S 开关 R
Ro
–
灯泡 导线 电池 今后分析的都是指电 路模型,简称电路。在 电路图中,各种电路元 件都用规定的图形符号 表示。
电池是电源元件,其 参数为电动势 E 和内阻 Ro; 灯泡主要具有消耗电能 的性质,是电阻元件,其 参数为电阻R; 筒体用来连接电池和灯 泡,其电阻忽略不计,认 为是无电阻的理想导体。 开关用来控制电路的通 断。
发电机
升压 变压器 输电线 降压 变压器 电灯 电动机 电炉 ...
电子电路,进行信号的传递分配与转换-- 信号处理。电 子电路一般分为模拟和数字两大类。电子电路一般又叫弱电 电路。 话筒 扬声器
放 大 器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电路的组成部分
电源: 提供 电能的装置
升压 变压器 输电线
Ro
–
灯泡 导线 电池 今后分析的都是指电 路模型,简称电路。在 电路图中,各种电路元 件都用规定的图形符号 表示。
电池是电源元件,其 参数为电动势 E 和内阻 Ro; 灯泡主要具有消耗电能 的性质,是电阻元件,其 参数为电阻R; 筒体用来连接电池和灯 泡,其电阻忽略不计,认 为是无电阻的理想导体。 开关用来控制电路的通 断。
电工与电子技术
主讲:陈静
flyi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