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灌溉施工方案(高效节水灌溉试点)

合集下载

高效节水灌溉工作实施方案

高效节水灌溉工作实施方案

高效节水灌溉工作实施方案在当前水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高效节水灌溉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灌溉工作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对农田进行合理规划,确定灌溉区域和灌溉方式。

根据土地的坡度、土壤的类型和作物的需水量,科学划分灌溉区域,并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喷灌或地膜覆盖灌溉等,以确保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作物的需水需肥。

其次,我们需要采用先进的灌溉设备和技术,提高灌溉效率。

引进高效节水灌溉设备,如智能控制系统、土壤水分传感器等,实现精准灌溉,避免水分浪费和土壤盐碱化。

同时,结合气象条件和作物生长需水规律,科学制定灌溉计划,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避免因过量灌溉造成水资源浪费和土壤侵蚀。

此外,加强灌溉管理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灌溉技术水平。

建立健全的灌溉管理制度,加强对农田灌溉的监测和调控,及时发现和解决灌溉设备故障和漏水现象,确保灌溉系统的正常运行。

同时,开展灌溉技术培训和指导,普及先进的灌溉知识和技术,提高农民的灌溉技能,使他们能够根据作物的生长状况和土壤的水分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管理,减少水分的浪费。

最后,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利用,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加强农田的水土保护和修复,减少水资源的流失和污染。

同时,推广节水灌溉和精准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高效节水灌溉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以及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利用,我们将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节水、可持续发展。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施工方案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施工方案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施工方案1. 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施工方案,以帮助农民和农业工作者更好地实施节水灌溉。

2. 技术原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核心原理是根据农田的实际需水量,在适当的时间和适量的水量下灌溉作物。

常用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包括滴灌、雨水收集利用、土壤水分传感器等。

滴灌技术通过在作物根部滴给水分,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可以收集和利用降水,减少对地下水的依赖。

土壤水分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水分状况,确保作物得到适量的水分供应。

3. 施工步骤3.1 设计灌溉系统首先,需要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和作物的需水量来设计灌溉系统。

确定灌溉区域、灌溉方式(如滴灌或喷灌)、灌溉设备和水源等。

确保设计合理、科学,并考虑到农田的地形、土壤状况和作物的需水量等因素。

3.2 安装灌溉设备根据设计方案,安装灌溉设备,包括滴灌管、喷灌头、土壤水分传感器等设备。

需要确保设备的安装位置准确、固定稳定,并与水源相连。

3.3 连接水源和电源将灌溉设备与水源和电源连接起来,确保水源供应和电力供应的稳定。

可以选择自来水、地下水或雨水等作为灌溉的水源,连接到相应的灌溉设备。

3.4 设置灌溉控制系统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灌溉控制系统,可以手动或自动控制灌溉设备的运行。

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土壤水分传感器的监测数据,自动调节灌溉的时间和水量,实现更加精确和节水的灌溉。

3.5 进行试运行和调整在正式使用之前,进行试运行和调整。

检查灌溉设备的安装是否牢固,并检查灌溉系统的正常运行。

根据试运行的结果,调整和优化灌溉系统的设置,确保达到高效节水的效果。

4. 施工注意事项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灌溉设备的选购应选择质量好、稳定可靠的产品。

•设备的安装要严谨、稳定,并确保与水源和电源的连接牢固。

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

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

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随着气候变化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在农业生产领域,高效节水灌溉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下面将介绍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

首先,要选择适合的灌溉方式。

在农业生产中常见的灌溉方式包括滴灌、喷灌和微喷灌。

滴灌是将水滴保持在一定量的旋转水流上,通过塑料管道输送到植物根部。

喷灌是采用喷灌器将水均匀地喷洒在植物上方。

微喷灌则是以微小的喷头将水轻轻地喷洒在植物周围,能够有效地降低蒸发量。

根据具体的农作物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灌溉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的浪费。

其次,要进行土壤改良。

通过深耕、施肥和覆盖地膜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

深耕能够松散土壤,增加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施肥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作物吸水的能力。

覆盖地膜能够减少土壤表面的蒸发,保持土壤湿度。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灌溉的水量和次数。

再次,要进行定量灌溉管理。

通过监测土壤水分含量和作物水分需求,科学地确定灌溉的时间、频率和量。

现代化的灌溉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土壤水分含量和作物水分需求,根据这些数据自动控制灌溉的启停,实现精确灌溉。

此外,还可以结合天气预报数据,选择合适的灌溉时间,避免在降雨天进行灌溉,进一步节约水资源。

最后,要加强水资源管理。

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在灌溉施工中,要注重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例如收集雨水、利用污水等。

此外,还要加强对灌溉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运行良好,减少灌溉的水量损失。

综上所述,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包括选择适合的灌溉方式、进行土壤改良、定量灌溉管理和加强水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更重要的是,这些措施也可以为全球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做出贡献。

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

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

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一、引言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资源的紧缺问题日益突出。

而农业作为水资源消耗最大的领域之一,对节水灌溉的需求尤为迫切。

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的实施,对于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效率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以实现农田节水灌溉的目标。

二、背景目前,传统的农田灌溉方式包括洪灌、滴灌和喷灌等,存在着浪费水资源、效率低下等问题。

因此,需要采用新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并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案来实现。

三、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1.选址和设计选址是选择合适的区域进行高效节水灌溉的第一步。

需要考虑土地利用情况、水资源情况等因素,并结合实际需求进行设计。

设计时应考虑土壤类型、坡度、植被覆盖情况等因素,以保证灌溉系统的正常运行。

2.设备选择在高效节水灌溉施工中,选择合适的设备是关键。

可以选择滴灌系统、喷灌系统或雨水收集系统等。

滴灌系统具有节水、节能、施肥方便等优势;喷灌系统适用于大面积农田的灌溉;雨水收集系统能有效利用降雨水资源。

根据具体需求选择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节水效果。

3.施工步骤首先,进行灌溉沟渠的修整和开挖,确保灌溉水能够顺利引入农田。

然后,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灌溉设施的安装,包括水龙头、水管和喷头等。

在安装过程中,要保证水管连接牢固,防止漏水现象的发生。

4.运行和维护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完成后,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至关重要。

定期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转,修复漏水或堵塞的设备,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此外,还要注意合理安排灌溉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灌溉,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损失。

四、效果评估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的效果评估是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土壤水分含量、作物生长情况等指标进行评估。

通过对比实施前后的数据,可以判断方案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

五、总结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的实施对于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选址和设计、合适的设备选择、正确的施工步骤以及运行和维护等措施,可以实现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的目标。

农田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方案

农田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方案

农田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方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前言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尤其是北方粮食主产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粮食稳定发展的主要瓶颈,干旱频繁,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威胁,必须把节水灌溉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来抓。

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都明确要求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普及农业高效节水技术。

多年来,各地围绕发展节水灌溉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四省区),近年来根据当地实际,大力推广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取得了节水增产的显著成效,为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激发了当地政府和群众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积极性。

四省区党委、政府相继做出大规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决定,组织编制了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计划。

黑龙江、吉林省委、省政府专门致函国务院领导,表达大规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促进粮食稳定增产,为国家粮食安全再做贡献的信心和决心,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

为支持四省区规模化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组织进行了专门研究,认为四省区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丰富,不仅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我国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

四省区三分之二以上的耕地以雨养农业为主,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尤其是春旱严重,制约了当地粮食生产,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未能有效发挥。

为此,通过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大幅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用有限的水资源发展更大规模的灌溉面积,是充分发挥该地区土地资源优势,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大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支撑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财政部经商水利部、农业部,向国务院递交了《关于支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四省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的意见》,建议结合四省区的规划目标和实际,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措施,集中力量支持东北四省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批准。

节水灌溉工程施工方案

节水灌溉工程施工方案

节水灌溉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节水灌溉工程是指在农业生产中采用较少的水资源,通过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效率,实现农田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本节水灌溉工程以改善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作物水分利用率和产量为目的,对农田进行节水灌溉改造,采用现代化节水灌溉设备,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

二、施工内容1. 灌溉系统改造根据农田地形和作物种植情况,对现有的灌溉系统进行改造,包括管道、喷灌头、阀门等设备的更新和更换。

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设备,如滴灌、喷灌、微喷等,提高灌溉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 水利设施建设对农田内的水利设施进行建设和加固,包括灌溉渠道、水库、蓄水池等,确保灌溉系统的运行畅通和安全稳定。

3. 智能控制系统安装安装智能化节水灌溉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自动阀门等设备实现对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的智能控制,提高灌溉效果和节水效果。

4.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建立农田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制度,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分配和利用,保障农田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三、设计方案1. 农田规划设计根据农田地形和作物种植情况,进行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确定灌溉系统的布局、管道的走向和设备的安装位置,实现灌溉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

2. 设备选型根据农田地形和作物种植情况,选用适合的节水灌溉设备,如滴灌管、喷灌头、阀门等,保证灌溉系统的匹配性和灌溉效果。

3. 技术方案制定节水灌溉工程的技术方案,包括灌溉系统的安装调试、智能控制系统的调试和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实施方案,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效果。

四、施工步骤1. 灌溉系统改造按照规划设计方案,对农田内的灌溉系统进行改造,更换新的节水灌溉设备,包括管道、喷灌头、阀门等。

2. 水利设施建设对农田内的水利设施进行建设和加固,包括灌溉渠道、水库、蓄水池等,确保灌溉系统的正常运行。

3. 智能控制系统安装安装智能化节水灌溉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自动阀门等设备,实现对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的智能控制。

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

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

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引言高效节水灌溉是在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用水量的一种灌溉方式。

它不仅能节约水资源,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还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以帮助农民有效地使用水资源。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高效节水灌溉施工前,我们需要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施工前准备的步骤:1.确定灌溉区域:首先,需要确定要进行高效节水灌溉的区域。

根据农作物种植情况、地形地势、土壤性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灌溉区域。

2.测量土壤水分:利用土壤水分测量仪器,对灌溉区域的土壤进行水分测量。

根据测量结果,确定灌溉的频率和水量。

3.设计灌溉系统:根据灌溉区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灌溉系统。

考虑到地势高低、土壤类型、农作物种植密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灌溉设备和灌溉方式。

4.准备灌溉设备:购买或准备好所需的灌溉设备,包括喷灌器、滴灌器、喷头等。

确保设备的质量良好,以确保灌溉效果和使用寿命。

施工步骤在完成施工前准备工作后,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高效节水灌溉的施工:1.铺设管道:首先,需要铺设灌溉系统所需的管道。

根据地形地势和灌溉区域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和直径。

将管道按照预先设计的布局进行铺设,确保灌溉系统的正常运行。

2.安装灌溉设备:根据灌溉系统的设计方案,将所需的灌溉设备安装到管道上。

根据需要,安装喷灌器、滴灌器、喷头等设备,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灌溉的均匀性。

3.连接水源:将灌溉系统与水源相连。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接水方式,可以是自来水管道、水井或水塘等。

确保连接处的密封性,以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4.测试灌溉系统:在进行正式的灌溉前,需要对灌溉系统进行测试。

打开水源,观察灌溉系统的工作情况。

检查灌溉设备的喷水效果和稳定性,调整喷灌器或滴灌器的位置和角度,以确保灌溉的均匀性和效果。

施工注意事项在进行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施工的效果和安全:1.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根据灌溉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农作物的需水量,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农业节水灌溉已成为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本项目旨在通过引入一系列高效节水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达到节水灌溉的目标。

二、项目目标1.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实现精细农业管理;2.减少灌溉水资源的浪费,保护水资源;3.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三、项目内容1.引入滴灌技术:通过在农田中设置滴灌管道,将水源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渗漏,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2.推广精确测量仪器:引入地下水位监测仪、土壤水分监测仪等精确测量仪器,实时监测土壤水分和作物生长情况,根据监测结果精确定量灌溉。

3.建立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引入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农田灌溉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控制,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4.系统化管理和培训:建立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体系,包括技术培训、巡查管理和运行维护等方面,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四、实施步骤1.项目前期准备:包括项目立项、人员组建、预算编制等工作。

2.设计方案制定:组织专家进行现场勘测和技术评估,制定灌溉技术和设备配置方案。

3.采购设备和材料:按照设计方案,采购需要的滴灌管道、测量仪器、智能控制系统等设备和材料。

4.工程施工实施:包括滴灌管道的敷设、地下水位监测仪器的安装、智能控制系统的调试等工程施工任务。

5.技术培训和推广:组织农民参加技术培训,向农民普及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的知识和技术。

6.运行维护和管理:建立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维护机制,定期巡查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处理故障。

五、预期效果1.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预计节水率达到20%以上。

2.减少农业灌溉用水量,保护水资源。

3.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4.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

5.推广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经验,为其他地区的农业节水灌溉提供借鉴和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xxxx2011年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建设方案xx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二○一一年七月批准:核定:审核:项目负责:报告编写: 工程设计:投资估算:参加人员:目录1 概述 (1)1.1基本情况 (1)1.2小型农田水利现状 (8)1.3水资源状况 (11)1.4小型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 (16)2 重点县实施计划 (18)2.1建设目标及任务 (18)2.2建设内容 (19)2.3工程建设与管理 (21)3 2011年度重点县建设内容及工程设计 (23)3.1年度目标与任务 (23)3.2年度建设内容及工程设计 (24)3.3工程投资概算 (55)4 资金筹措及整合方案 (72)4.1资金筹措 (72)4.2整合资金筹措方案 (72)5 预期效益 (75)5.1经济效益 (75)5.2社会效益 (76)5.3生态效益 (77)6 施工组织设计 (78)6.1施工条件 (78)6.2 天然建筑材料 (78)6.3施工准备 (79)6.4施工工期 (79)6.5施工方法 (80)7 工程建设与管理 (85)7.1 管理机构 (85)7.2建设管理 (85)7.3建后管护 (85)7.4服务体系建设 (86)8 保障措施 (88)8.1组织保障 (88)8.2技术指导措施 (88)8.3工程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 (90)8.4管理养护资金筹措使用机制 (91)9 附件 (92)(一)附表1-13 (92)(二)项目区分布示意图 (92)(三)工程典型设计图 (92)2011年度高效节水灌溉专项工程建设方案工程特性表1 概述1.1基本情况1.1.1自然条件⑴地理位置xx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腾格里沙漠南缘,河西走廊与中部干旱地区的结合部,行政关系隶属于甘肃省xx。

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7º09´-37º54´,东经102º38´-103º54´之间。

全县东西长约102km,南北宽约88km,总面积5103km2。

黄花滩乡项目区位于xx城东北部,该乡东邻西靖乡,西北靠腾格里沙漠,由南向北呈狭长地带,距县城40km。

⑵地质xx处于阿拉善板块与祁连山的北部,祁连山加里东板块缝合线一带。

地质构造可分为3个构造层、即加里东构造层、华里西—印支构造层和喜山构造层。

加里东构造层主要分布在县境南部地带,形成昌灵山—横山皱褶隆起山系;喜山构造层分布在县境北部,主要为全新统世,成砂覆盖的沙漠;华里西—印支构造层范围内以狭长的断块分布于纵向断裂带中,向北隐伏于西山构造层下。

地层分布有晚更新世坡地黄土层、全新世冲洪积亚砂土及砂砾石层、冲积压砂土及砂砾石层、全新世风成砂等。

晚更新世坡地黄土层广泛分布于县境内中部靠近基岩山一侧。

在地貌上常形成高约70 m~2700 m的黄土梁峁地形,由灰黄、土黄色疏松黄土组成;全新世冲洪积亚砂土及砂砾石层广泛分布于县境内中部农业区,由县城至土门,土门至裴家营一带,多堆积于倾斜的山前冲、洪积平原和山前洪积扇,是人口比较集中的主要耕作区;冲积压砂土及砂砾石层沿柳条河、古浪河、大靖河等几条河流分布;全新世风成砂广泛分布于北部腾格里沙漠南缘地带,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3。

xx境内岩石分布有早古生代海相碎屑岩、火山岩,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早古生代中酸性侵入岩,泥盆纪陆相紫红色碎屑岩,石炭—三迭纪碎屑岩、泥质岩早白垩世紫红色碎屑岩,老第三纪砖红色粗碎屑岩,新第三纪桔红色细碎屑岩等。

项目区黄花滩乡处于河西走廊过渡构造带内,构造形迹被第四系地层所覆盖,具陷伏性。

本区出露地层岩性为粉质壤土,夹细沙、细沙透镜体,厚度数十米。

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较好,渠床地基及边坡稳定,排水条件比较好,同时沿线不存在对渠道、管道及其建筑物有影响的不良地质现象。

⑶地形地貌xx是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的交汇过渡地带。

地势南高北低,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分带现象明显,主要有山、川、沙三大地貌形态。

县境南部是中高山区,海拔在2700 m以上,有祁连山东延支脉毛毛山、乌鞘岭高山屏障,山势雄伟陡峻,植被较好,属山地森林草原地带,约占总面积的10.83%;其次为中低山、丘陵沟壑地带,海拔2000~2700m,自西向东呈山前分布,长达90多公里,约占总面积的38.56%;该区气候干燥,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属黄土丘陵地带,是干旱山地作物种植区;中部为山前倾斜冲洪积平原,海拔1700~2000m,分布有羊胡子滩-大靖-海子滩-直滩洪积扇平原、东部波状平原、古浪河冲积洪积扇平原、柳条河河谷平原、大靖河谷平原、黄羊川河谷平原,该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耕地广布,有黄灌区、河灌区、井灌区,是绿洲农业灌溉区,是全县重要的产粮区,约占总面积的38.56%,地面坡降一般在1/70~1/300;北部为腾格里沙漠荒漠区,海拔1500~1800m,区内沙丘沙梁密布,有少量沙生植物、牧草,生态极其脆弱,约占总面积的28.65%,拥有广阔的宜农荒地和天然牧场,风沙线总长132km。

黄花滩乡项目区属古浪河冲、洪积平原区,地势平坦,海拔1680-1700米,自然纵坡1/1000-1/1500。

⑷土壤黄花滩项目区土壤质地以轻壤和中壤土为主,土质肥沃,土层深厚,全县平均有机质含量为7.9g/kg,全氮平均含量为0.47g/kg,碱解氮平均含量为32mg/kg,速效磷平均含量为6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为200mg/kg,土壤密度0~60cm 为1.45KN/m3,田间最大持水量22.0~28.0,土壤含盐量低,适合种植小麦、玉米、瓜果、蔬菜等农作物。

⑸气象黄花滩项目区具有干旱少雨、蒸发强烈、日照时间长、气候寒冷干燥、多风沙等特点。

全年日照时数2852.3h,多年平均气温6.6℃,年平均极端最低气温为-26.4℃,极端最高气温为33℃,无霜期160天左右,最大冻土深度1.4m,年均降水量237.9mm,蒸发量2807.4mm,平均风速3.3m/s。

⑹自然灾害情况xx地处自然灾害频发地带。

一是干旱,几乎每年都有,只是出现的时间和轻重程度不同,据资料统计,干旱年份占总年数的96%,由于降水量小,甚至无有效降水,高温天气出现持续时间较长,多年来春末夏初时常发生干旱,使农作物受灾减产,人畜饮水困难。

二是霜冻,由于春秋两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变化不稳定,秋霜主要对经济作物造成危害,一般出现在9月下旬,10月上旬,春霜主要对各类作物幼苗造成危害,一般出现在5月中、下旬。

三是冰雹,一年中冰雹自4月出现,10月结束,6月最多,主要危害是打击作物茎、叶和果实,造成机械损伤。

四是大风和沙暴,xx北部沿腾格里沙漠有132km长的风沙线,每年7级以上大风出现较为频繁,大风主要集中在3~5月,风吹沙起,对春播和农作物的苗期生长危害极大,造成埋压禾苗、渠道的不良后果。

1.1.2社会经济状况⑴行政区划xx辖9镇10乡7个居委会,251个村委会,1969个村民小组,截止2010年年底,全县共有9.57万户,39.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54万人,占总人口的91.76%,非农业人口3.28万人,占总人口的8.24%,农村劳动力19.9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6‰,人口密度79人/平方公里。

黄花滩项目区属纯井灌区,全乡辖13个村委会,131个村民小组,3952户,17199人,其中劳动力10300个。

2010年耕地面积64960亩,人均耕地面积3.77亩,农作物播种面积47370亩,粮食产量10415吨,农业总产值58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63元。

⑵土地利用现状据2010年统计,全县总土地面积765.4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09.29万亩(水浇地57.5万亩,山旱地51.8万亩),占总面积14.28%,园地面积3.35万亩, 占总面积0.44%,林地面积75万亩,占总面积的9.8%,牧草地面积287.48万亩,占总面积37.56%,其它农用地21.19万亩,占总面积的2.76%;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8.23万亩,占总面积2.38%;交通用地2.57万亩, 占总面积0.34%;水利设施用地0.42万亩, 占总面积0.05%;未利用土地247.92万亩,占总面积32.39%;农村人均耕地2.99亩。

黄花滩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据2010年统计,总土地面积41.3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6.496万亩(水浇地4.3814万亩,山旱地2.1146万亩),占总面积15.71 %,园地面积0.12万亩, 占总面积0.29%,林地面积2.2万亩,占总面积的5.32%,牧草地面积0.01万亩,占总面积0.02%,其它农用地0.01万亩,占总面积的0.02%;居民点及工矿用地0.31万亩,占总面积0.75%;交通用地0.89万亩,占总面积2.15%;水利设施用地0.123万亩, 占总面积2.97%;未利用土地31.191万亩,占总面积75.43%。

农业人均耕地3.79亩。

⑶经济概况据2010年度《甘肃省xx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数据,全县生产总值(GDP)239126万元,工业总产值255570万元,农业总产值122156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84329万元,林业产值1757万元,牧业产值32500万元,人均生产总值600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63元,地方财政收入10700万元。

据2010年度《甘肃省xx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数据,全县耕地面积109.29万亩,设计灌溉面积51.9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0.17万亩,保灌面积49.59万亩,总播种面积91.4649万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70.59万亩,总产量16.46万t,夏粮总产量7.61万t,秋粮总产量8.85万t,人均产粮450kg,农民人均纯收入2663元。

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胡麻、葵花、甜菜、药材、蔬菜、瓜果等,种植面积14.25万亩,总产量为20.34万t,油料种植面积6.8万亩,总产1.03万t,葵花种植面积2.52万亩,总产0.42万t,甜菜种植面积0.6万亩,总产1.89万t,药材种植面积0.41万亩,总产0.39万t,蔬菜种植面积5.84万亩,总产13.35万t,瓜类种植面积0.6万亩,总产1.89万t。

据2010年度《甘肃省xx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数据,黄花滩乡生产总值(GDP)5623万元,工业总产值620万元,农业总产值7180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4355万元,林业产值34万元,牧业产值1348万元,人均生产总值600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63元,地方财政收入10700万元。

1.1.3农业生产状况⑴作物种植结构全县粮食作物以小麦、大麦、玉米、豆类、谷类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胡麻、葵花、甜菜、药材、蔬菜、瓜果等,2010年粮经草比例为77.2:15.6: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