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22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合集下载

地方性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规律是较小尺度的分异规律。它是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地面组成物质的等差异的影响下发生是分异现象。地方性分异是中尺度的地域分异。地方性分异规律,是在自然地带内部,在地方地形和地面组成物质以及地方气候的影响下,自然环境的组成成分及自然地理综合体的局部分异现象。

地方性分异规律具体表现:

1、地方性分异是中尺度的地域分异。它是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差异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和自然综合体沿地势剖面发生变化的规律,它的主要表现为有序性和重复性。

2、有序性指在地方地形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和自然综合体沿一定梯度有规律地依次更迭。可称为生态系列,或称为地球化学联系,重复性即复区性,由于近期发育历史相同,几个小流域内各自然单元重复出现,组成多次重复的组合。

3、地域分异规律,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地理素养】微专题——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值得珍藏)

【地理素养】微专题——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值得珍藏)

【地理素养】微专题——⾮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值得珍藏)

⼀、⾮地带性

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陆地⾃然带的分布不具备⽔平地域分异规

律和⼭地垂直分异规律,或者使陆地⾃然带的分异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

⼆、主要表现

⾮地带性的主要表现可以归纳总结为“缺失”“改变”“约束”“块状”四⽅⾯。

缺失: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然带,如南半球⼤陆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

带和苔原带。

改变: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某些陆地⾃然带的分布发⽣了变化。例如,⾮洲马达加斯加岛,东

部受厄加勒斯暖流和信风的影响,形成了热带⾬林带,⽽西部却是热带草原带。

约束:⾃然带的分布范围受到约束。例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的⾃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呈

条状,就是由于科迪勒拉⼭系的阻挡作⽤。

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是受⾼⼭地形和⼟壤、⽔分等⾮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形成的。例如,我国新疆的天⼭和昆仑⼭⼭麓的绿洲是⾼⼭冰雪融⽔在⼭麓冲积扇下埋藏或出

露地表⽽形成的。

三、影响因素

1.地壳物质组成

岩⽯的物理性状对地貌和⼟壤的形成影响很⼤。⽯灰岩、⽯英岩、页岩植物很难扎根,成活率

低;花岗岩、⽚⿇岩、砂岩、砾岩等⼭体植物容易扎根,成活率⾼,植被⽐较茂密。

岩⽯的化学性质也会对环境产⽣影响,⽐如⽯灰岩风化的⼭坡呈碱性,多长柏树;花岗岩风化

的⼟壤为酸性,多长松树。

岩⽯的矿物也会对环境产⽣影响,⽐如四川的紫⾊⼟、华北、西北的黄⼟。

2.海陆分布

南半球缺少亚寒带针叶林,因为该纬度缺少陆地。

3.地形起伏

东⾮⾼原因地势⾼降⽔少形成热带草原;青藏⾼原是⾼寒植被区;南美安第斯⼭西侧(40°S-

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考点微专题-考点16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性(考点详解)

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考点微专题-考点16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性(考点详解)

考点16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考纲定位】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核心素养】

1.识记自然带的概念,理解气候分布与自然带之间的关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2.理解自然带的分异规律及其成因。(综合思维)

3.能够运用地域分异规律分析和判断地理问题。(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考情分析】

1.以区域图、地理事物分布图或示意图为背景,考查自然带、植被类型及地域分异规律。

2.考查频度较高。以选择题为主,综合题也有考查。

【考点整合】

一、陆地自然带

1.成因

2.特点: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3.陆地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

不同的气候形成与之相对应的自然带,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形成

基础

影响

因素

典型地区图示

由赤道到两极的

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规律热量

太阳

辐射

低纬度和高纬度

地区及中纬度一

定范围内

从沿海向内陆的

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规律水分

海陆

分布

中纬度地区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规律水热

状况

地形

低纬度、海拔较

高的山地

注意:陆地植被水平地域分异与纬度、湿度的关系

(1)沿海地区纬度增加,温度降低,植被类型由热带雨林到针叶林和苔原。

(2)同一纬度,随湿度减小,植被从森林到草原、荒漠。

三、非地带性现象

1.非地带性的含义:陆地环境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影响使地带性分异规律发生变化的现象。

2.马达加斯加岛上的非地带性分布(地形、洋流影响)

马达加斯加岛西半部为热带草原带,而东半部由于地处山地迎风坡,以及沿岸有暖流经过的影响,却是热带雨林带。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带段表现较为特别。
2.2 中尺度地域分异规律
• 1)由高原、山地和平地内部地貌分异引起 的区域分异
• 2)地方气候差异引起的地域分异 • 3)垂直(分)带性
由高原、山地和平地内部地貌分异 引起的区域分异
• 由地质构造形成的大高原、平原和山地内 部仍然存在分异。
• 如华北平原从东部沿海向西可分5部分: • 海滨平原、交接洼地带、冲积平原、交接
• 大洋底层的非地带性规律,首先表现在底 部中央为基本上呈南北延伸的大洋中脊和 岩浆溢出带,两旁为大洋盆地;其次,大 洋底部从海平面到海底分化为大陆架、大 陆坡、大洋盆地和深海沟等海底地貌类型, 由此导致海洋景观发生相应变化。
2.1 大尺度分异规律
• 3)区域性地域分异规律 • ①区域性分异(大地构造-地貌规律性) • ②省性分异 • ③带段性分异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Hale Waihona Puke Baidu规律
• 1. 概述 • 2. 地域分异规律的尺度 • 3. 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1. 概述
• 1.1 概念 •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或由这些要素组
成的整个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确定方向有 规律地发生分化所引起的差异,称为自然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制约或支配地域分 异的规律,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2. 地域分异规律的尺度
• 在基本的地域分异因素、派生的地域分异 因素和地方性的地域分异因素作用下,地 域分异规律分为大尺度分异规律、中尺度 分异规律和小尺度分异规律。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教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教案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本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一最后一节,从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关于必修一“地域分异规律”的内容标准: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本条“标准”来看,首先应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其次,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进而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在教学时,要突出读图分析、推断的环节,而且所提供的图表、资料必须有利于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材对此内容淡化了“地带性”、“非地带性”的概念,同时注重案例解读得出“地域分异规律的结论”。从本课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地理新课程理念“简化概念”、“增强体验”、“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

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知识与技能

(1)识记山地自然带名称、理解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形成原因;

(2)理解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3)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4)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根据考试习题以及所学知识,获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尝试从案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分析人类生活生产的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从生活实际中感悟地理环境差异性无处不在,从而树立因地制宜思想,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

高中地理微专题——小尺度地方性自然环境的差异分析

高中地理微专题——小尺度地方性自然环境的差异分析

高中地理微专题——小尺度地方性自然环境的差异分析

01

影响地方性地域分异的因素

1.局部地形如高度、坡度、坡形、坡向等

地形变化→气温或水分或干湿状况变化→矿物及盐分变化→土壤变化→构成因地形变化而产生的植被生态系列。

一般原理:

a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b谷地山坡晴朗无风的早晨易产生逆温。

c迊风坡多地形雨,降水多落在半山腰;背风坡气流下沉较干热,产生焚风效应。

d阳坡光热足但蒸发强,阴坡光热少但蒸发弱,土壤水分状先应看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额。一般我国北方的北坡是阴坡,蒸发较弱,在降水少的情况下,阴坡土壤含水率高于阳坡,植被生长条件好于阳坡。

e河谷地形水汽多且热空气不易扩散则形成高温中心;冬季积聚的暖空气不易扩散形成低温中心。

f山脉走向与风向垂直,阻挡作用减小风速;山脉走向与风向平行,阻挡作用减弱;谷地走向与风向平行,形成狭管效应,加大风速。

g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地面得到太阳辐射多,光照充足

h地形起伏大复杂多样,或气候差异大,天气多变,生物栖息环境多样,生物呈多样性。

2.小气候因素

①坡向、坡度、高度、坡形不同→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湿度、通风条件(山谷风、海陆风,盛行风与热力环流的叠加)差异→水分条件差异植被或土壤差异。

②中国南方湿润→南坡光热水足→植被生长优于北坡;北方降水少→北坡阴坡→光热水比南坡少→蒸发弱→土壤水分多→植被生长好。

③大湖效应可使运动旳气团变性;

④山体效应使同高度山体内部气温偏高,蒸发加强,水分条件减弱。

⑤热岛效应

⑥两极区域注意冰雪反射率,气候变化对下垫面的改变及产生的效应。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解析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解析
我国:大尺度(随纬度变化而发生的分异,海陆间的差异),中尺 度(具有足够高度的山脉的垂直带性差异),小尺度(河谷内部、 丘陵阴阳坡等的差异)
全球性分异 > 大陆或大洋分异 > 区域性分异 > 中尺度分异 > 小 尺度分异
规模 大尺度 中尺度 小尺度
层次
大陆 层次
区域 层次
局地 层次
范围
大陆或洲
约100万 平方公里 小于几百 平方公里
2.干湿地带性(非地带性)
干湿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经度省性):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 和整个自然综合体从沿海到内陆沿经线方向延伸,按经度方向发生 有规律的更替(与经度无关)
主导分异因素:主要是海陆分异因素,还与距海远近、陆地大小、 陆地形状有关
分布:中纬度明显




3.水平地带性(地带性与非地带性)
Ⅶb 热带草原
Ⅶc 亚热带硬 叶灌木林 和灌木


亚热带半荒漠 亚热带荒漠
-
-
Ⅹa
Ⅹb
Ⅹc
Ⅹd



沼泽占绝对 强沼泽化的 中沼泽化的 向稀树干干原 热带稀树干草原 热带半荒漠 热带荒漠
优势的赤道 赤道森林 赤道森林 过度的赤道森
森林

4.巨大构造体系分异(非地带性)
分异因素:地表形态的起伏与分化(地球内能) 表现形式:

2022届高考二轮复习课件非地带性规律解读微专题

2022届高考二轮复习课件非地带性规律解读微专题
(3)分析丹霞地貌底部沟谷地带发育季雨林的原因。(6分)(4)在 流水作用下,丹霞地貌山顶和沟谷植被出现垂直分异,试分析原 因。(6分)
【解析】第(1)题,我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区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地带性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其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第(2)题,由图可知,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由常绿阔叶林变为常绿硬叶矮 林或常绿硬叶灌丛,说明山顶水分条件发生了变化。从阔叶变异为硬叶,植物因此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量,说明植物所在 环境(山顶)水分条件差,其原因可从保水条件差和蒸发旺盛两方面分析;从阔叶林(树大根深)变异为矮林、灌丛(根系浅、 植株矮),说明植物所在环境(山顶)风速大、土层薄。第(3)题,丹霞地貌底部沟谷地带发育季雨林说明沟谷地带水分条 件好,较为湿润。原因是沟谷地势低,地表径流汇集;沟谷地形封闭,光照相对较弱,蒸发量较小,水分充足,有利于 发育喜湿的季雨林。第(4)题,丹霞地貌山顶以流水侵蚀为主,沟谷以流水堆积为主,不同的流水作用影响了山顶和沟谷 的水土条件。
尼罗河河水灌溉
二、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的表现非地带性规律虽然复杂,但基本可 以总结成“缺失”、“改变”、“约束”、“块状”等几个方面: (1)“缺失”:由于海陆分布差异的原因,使得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 地自然带,如:南半球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2)“改 变”:由于地形的影响使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变化,如:南 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是温带森林带,东侧是温带荒漠带。 (3)“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并很 长。(4)“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如我国新疆 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教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教案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本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一最后一节,从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关于必修一“地域分异规律”的内容标准: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本条“标准”来看,首先应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其次,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进而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在教学时,要突出读图分析、推断的环节,而且所提供的图表、资料必须有利于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材对此内容淡化了“地带性”、“非地带性”的概念,同时注重案例解读得出“地域分异规律的结论”。从本课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地理新课程理念“简化概念”、“增强体验”、“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

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知识与技能

(1)识记山地自然带名称、理解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形成原因;

(2)理解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3)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4)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根据考试习题以及所学知识,获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尝试从案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分析人类生活生产的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从生活实际中感悟地理环境差异性无处不在,从而树立因地制宜思想,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

微专题2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微专题2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微专题22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考纲解读】:

★了解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气候类型分布与陆地自然带的对应关系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核心知识】:

一、 气候类型的分布与自然带的分布(参考《世纪金榜》P51右上角示意图)

地域分异规律的直接反映是自然带分布,自然带的标志是植被,而植被类型与分布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是气候,因此自然带的分布、变化与气候类型密切相关。

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关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参考《世纪金榜》P51、考点二) 1.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 2.经度地带性(由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 3.垂直地带性(由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

(1)山地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更替规律与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自下而上依次出现了: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永久积雪带的自然递变,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

(2)影响山地垂直待谱的因素:纬度、海拔、相对高度。

(3)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海拔分布高度的因素为热量和水分条件。 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的变化,因此,有些基带在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 (4)同一山体两侧垂直地带的高度比较

地域分异规律名词解释

地域分异规律名词解释

地域分异规律名词解释

地域分异规律是指人口、地理、经济、社会及其他多方面现象存在着某

种区域性差异规律,其规律主要特征是不同地域内存在同一种物质水平、技

术结构、产品结构等差异现象。

地域分异规律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人口、地理、经济和社会等

方面,比如在人口分布上,一般存在集聚性分布和集散性分布。在集聚性分

布方面,一般集中在一些行政、经济或者文化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如大城市。另一方面,在集散性分布中,一般分布于位于偏僻地区,如山林、沼泽、河湖等处。此外,地理分布也不尽相同,一般在不同性质的区域之间,资源

密度是有较大差异的。比如,海洋地区的资源密度比河流地区要高;大城市

比中小城市资源凝聚性更强等。

此外,地域分异规律在经济发展上也有其独特的特征。一般来说,工业

发达的地区经济收入高于农业收入,经济总量比农业大;而发展较慢的地区

常会出现农业收入高于工业收入以及经济总量较小的特征。而在社会发展方面,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往往更加高,教育资源也会比较充足,而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居民就会拥有较低的生活水平。

总的来说,地域分异规律是一种天然的现象,各地区存在千差万别的特征,但此外,因为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地域分异现象的程度也会随之

减少,此类现象的总体效果是让各地区的整体经济社会更加一体化,而拥有

更加统一的发展前景。

【学法指导】专题--地带性分异规律最全总结

【学法指导】专题--地带性分异规律最全总结

【学法指导】专题--地带性分异规律最全总结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域分异规律)是高考频率比较高的知识点之一......

正如上图中的知识框架所示,分异规律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但

从近几年高考考查角度来看:综合性很强,尺度越来越小。

考查方向1:从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来看,非地带性综合性更强,考查频率高。

考查方向2:垂直地带比水平地带性综合性更强,考查频率高。

垂直地带性主要规律总结

一、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的成因

二、垂直地带性分异主要规律

1、相似规律

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谱,与从当地向高纬方向的水平自然带谱相似。

应用:以带谱推断某处自然带类型

依据带谱与当地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一致规律,可推断某一自然带名称。

2、基带规律

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见下图)

应用:以基带判定温度带、气候类型

可依据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通过基带自然带确定该地温度带、气候类型,进而判断该山地所属位置,甚至山体名称。如基带为常绿阔叶林,说明位于亚热带地区。

3、带谱数量规律

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纬度、海拔、相对高度

4、高度规律(含林线高度)

影响因素有三个: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分布海拔高,纬度高,分布海拔低;

②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

③降水:温带地区南北走向的山,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高,迎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如下图)。

应用: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差异

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

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主要规律有哪些?

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主要规律有哪些?

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主要规律有哪些?

自然环境地域分异具有以下主要规律:

1.纬度规律:随着纬度的变化,自然环境发生明显的变化。

赤道附近通常具有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等热带气候和植被,而高纬度地区则倾向于温带和寒带气候和植被。

2.海洋影响规律:邻近大海和海洋环流对自然环境具有明显

影响。沿海地区一般气候温和、降水相对较多,而内陆地

区则具有更大的温度幅度和较少的降水。

3.海拔变化规律: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气象要

素(如气压、湿度、降水量等)发生变化,植被类型和生

物多样性也会有所改变。

4.高原规律:高原地区通常具有特殊的气候和生态环境。高

原的气温较低,气压较低,降水较少。高山上空通常云雾

缭绕,经常出现降雨或降雪。

5.河流和湖泊规律:河流和湖泊的位置和形态对自然环境地

域分异有影响。河流常常形成河谷,带来大量的水资源和

植被生长。湖泊和水库的形成会改变降水、蒸发和植被分

布等,影响周边的自然环境。

6.大洋洋流规律:大洋洋流对自然环境地域分异有重要影响。

洋流通过运输热量和养分,影响气候、生物多样性和生态

系统。例如,赤道附近的洋流可以带来大气能量,影响热

带地区的气候。

这些规律是基于大尺度的地理和气候要素,但值得注意的是,地球上的自然环境是复杂而多样的,同时受到地质、气候、水文、生物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在较小的尺度上会存在更多的地域差异和变化。

简述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简述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简述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部分及自然地理综合体在空间分布上的规律性,即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规律性。具体表现为:

1. 地带性规律: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具有因纬度而变化的规律,使得热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这种热量分布的地带性差异是导致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地带性分异的基本因素,称为地带性规律。

2. 非地带性规律: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地球表面不按纬度地带分布的现象,称为非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因素有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地质构造、洋流等。

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是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两种规律,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着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化。

微专题:垂直自然带、雪线与林线

微专题:垂直自然带、雪线与林线
天山牧场
森林的下线
二是降水的原因。在干旱地区,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海拔上升,降水量递增,在一些高山 的半山腰出现了所谓的最大降雨带。森林的出现受制于这条降水带,因此也就出现林带缠山腰的 现象。
森林的下线
三是地下水和冻土的原因。低处的河谷和盆地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有冻土层存在,因此 森林无法延伸至此。东北长白山和大小兴安岭有些地区,森林生长在山坡上,河谷和盆地是湿地 ,没有森林。在荒漠地区情况相反,森林出现在沿河两岸,出现在湖边和盆地。如塔里木河、和 田河、克里雅河、黑河等沿岸的胡杨林。
二、影响雪线因素的判读
1、当气温和降水两个因素叠加时 如天山 天山的北坡既是阴坡,又是迎风 坡,雪线低
天山南坡雪线高度达3900~4200米 ,而北坡雪线高度仅为3500~3900 米
阿尔卑斯山的北坡既是阴坡,又 是迎风坡,雪线低
二、影响雪线因素的判读
2、当气温和降水两个因素冲突时,一般来说降水的影响大于温度的影响,所以降水多的地方 雪线低。



量 的
2、坡向
因Biblioteka Baidu

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阳坡热量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较高
3、海拔 同纬度相比较,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山地林线分布越低
林线高度受热量和水分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 1、纬度 受信风带或副高控制的中低纬度地区,降水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青藏高原地域分异规律

青藏高原地域分异规律

青藏高原地域分异规律

青藏高原地域分异规律,指的是在青藏高原地区,由于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表景观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这些差异不仅表现在不同地区之间,也表现在同一地区的不同高度和坡向之间。

青藏高原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地形地貌的影响:青藏高原是一个高原地带,地形起伏大,高原面被许多深沟峡谷切割成许多块体。这些地形地貌特征对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自然要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地域分异规律。

2. 气候的影响:青藏高原气候条件十分复杂,包括了亚热带、温带、寒带等多种气候带。这些气候带的形成和分布,受到了地形、海拔高度和大气环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地域分异规律。

3. 土壤的影响:土壤是地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的综合产物。青藏高原的土壤类型多样,从高原东南部的黄壤到西北部的灰漠土,从南部的砖红壤到北部的灰钙土等。这些土壤类型的形成和分布,也受到了地形地貌、气候和植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地域分异规律。

4. 植被的影响:植被是地表自然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青藏高原的植被类型多样,从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到西北部的荒漠草原,从南部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北部的温带草原等。这些植被类型的形成和分布,也受到了地形地貌、气候和土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地域分异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纬线方向(东西方向) 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二、地域分异规律:1、垂直地带性
(1)判定南北半球 ——阴、阳坡——自然带高度 除雪线外,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 阳坡高于阴坡 (2)判定热量带 —— 基带
基带与山地所处水平自然带一致
(3)判断纬度高低 ——垂直带谱、自然带高度
延 伸 方 向
更 替 方 向
表 现
非地带性
山地垂直 自然带谱
?
影响 因素
?
判读
雪 线?
影响因素
主要的现象
缺 失 改 变 约 束 块 状
【核心知识】 一、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分布
某同学对照“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画出了“亚洲自然带 分布的理想模式图”,以便更好地记忆。读图,填出下图中各自然 带名称。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 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 叶阔叶 温带荒漠带 林带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热带 季雨 林带
二、地域分异规律:1、水平地带性
地域分异规律 影 响 因 素 分 布 特 征 主导因素 重要因素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异(纬度地带性) (经度地带性)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 水分 热量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 水分条件由沿海向内陆方 成因总结 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 延伸方向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体所处纬度越低。 山体所处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
(4)判断迎风坡——雪线
迎风坡降水丰富,雪线低。
【思维辨析】
1、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类型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
2、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是普遍的,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是局部 的、特殊的。 √
3、纬度地带性在中纬度大陆表现最为典型 4、山脉的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数量越多。 × ×
15
2
3-4 5-6 7-8 9-10 11-13 14
15
2
3-4 5-6 7-8 9-10 11-13 14
15
2
3-4 5-6 7-8 9-10 11-13 14
15
【技法总结】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 (2)非地带性:依据该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 置和海拔高度,比较实际环境与理论上的地带性规律, 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现象。 从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水源等这些因素中 找出影响“非”的地理要素(水、热)
【实战应用】2 3-4 5-6 7-8 9-10 11-13 14
15
2
3-4 5-6 7-8 9-10 11-13 14
15
2
3-4 5-6 7-8 9-10 11-13 14
15
2
3-4 5-6 7-8 9-10 11-13 14
15
2
3-4 5-6 7-8 9-10 11-13 14
例题1
例题2
例题3 例题4 例题5
9、冰雪带的海拔高度——青藏高原地区 北坡是荒漠带,海拔约1000-1500米——昆仑山 10、北坡,植被类型:荒漠-草原-森林-草原-荒漠 ——水分
例题1
例题2
例题3 例题4 例题5
15.林线高——水热条件好 16.乙地:河谷和平地少——不利于不利于森林生长 地势较高处——缓解或克服问题 区域背景: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冻土发育, 地势低平处排水不畅,涝渍现象严重。
高三微专题复习
微专题22 【考纲解读】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了解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气候类型分布与陆 地自然带的对应关系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规律。
【思维导图】
地理环境 的 地域分异
垂直 地带 性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
纬度地带性 经 度 地 带 性
主导因素
成因
延伸方向 更替方向
?
主 导 因 素 成 因
【布置作业】
预习微专题15做题:
A:2、5、7、8、9、10、11
B:1、3、4、12、13
5、亚欧大陆东西两岸的温带落叶林分布有何不同?原因?
亚欧大陆线分布纬度比大陆东岸分布纬度高; 主要是大陆西岸受暖流影响,大陆东岸受寒流影响。
【高考典例】 例题1 例题2 例题3 例题4 例题5
例题1
例题2
例题3 例题4 例题5
例题1
例题2
例题3 例题4 例题5
冬季,在林带及以下海拔较低的(山地荒漠)草原放牧; 春季,转暖,向高处山地草原转移; 夏季,在林带及以上海拔较高的高山草甸、草场放牧; 秋季,天气转冷,向海拔较低的(荒漠)草原转移; 冬季在山麓牧场利用囤积的牧草过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