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黄土高原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共18张PPT)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后果
1、带走地表肥沃土壤, 农作物产量下降。 2、沟谷扩张,耕地减少 3、向黄河输送泥沙,影 响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 旱涝灾害频繁。 4、减少居住地,严重制 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探究活…动… … … … … … … … … … … … … … … … … … … … …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
A.大同煤矿
B.兖州煤矿
C.淮南煤矿
D.六盘水煤矿
11、下列景观图位于黄土高原的有( B )
二.读“黄土高原示意 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 形名称。
A.___内__蒙___古___(高原)
B.___太__行___山___ (山脉)
C.___秦____岭____ (山脉)
D.___黄____河____ (河流)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阅读图6.34,说说 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 的关系。
(1)植被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2)植被破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活动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
2.讨论不同的土质(沙土和黏土)、不同的坡度(陡坡和缓坡)、不同的降 水强度(暴雨和小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①土质: 沙土(沙土或粘土)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A.冰川 B.地震 C.风成说 D.火山灰堆积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知识点及题目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知识点及题目练习(含答案)
一、位置
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
二、地形
1、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海拔1000-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风成说”
①黄土来自亚欧大陆内部中亚、蒙古等地区,气候干燥
②风向:西北风
③黄土高原南部的高大山脉秦岭阻挡
3、黄土地貌: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川
4、壶口瀑布——“天下黄河一壶收”
三、水土流失
(一)原因
自然原因:
1.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3.沟谷斜坡多
4.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人为原因:
1.人多地少,长期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2.不合理的工矿交通建设破坏地表
(二)危害
1.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淤塞河道
2.沟谷增多,不利于耕作
3.表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严重
(三)措施
1.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2.工程措施:
①打坝淤地
②挡土坝
③护坡
④梯田
⑤表土回填
四. 文化习俗
1.民居
①窑洞
②地坑院
2. 服饰
白羊肚头巾3. 艺术
①信天游: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
②安塞腰鼓:传统民俗舞蹈
③秦腔
题目及答案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
①黄土质地疏松,多空隙,易受流水侵蚀
②夏季暴雨集中,降水强度大
③滥垦乱伐,植被遭到破坏
④人多地少,生产方式落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2.关于图中阴影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B.它西起祁连山,东到渤海,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C.该区域地跨的主要省区有晋、陕、宁、甘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
一.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材通过生动的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地貌特征、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我国地形地貌的基本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但在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地貌特征、生态环境等方面可能还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深入探讨黄土高原的相关问题。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地貌特征、生态
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分析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提高
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地貌特征、生态环境以及人
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黄土高原地貌特征的形成原因,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五.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
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PPT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准备好教案,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黄土高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个独特的地形地貌,激发学生的学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黄土高原教材分析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节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材分析
“黄土高原”是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六单元“北方地区”中的一个重要小节,继东北三省后教材选择的第二个地理区域。学生学习了《北方地区》,已掌握一定的区域地理思维能力和区域地理基础知识。本章的重点是使学生认识所学区域的显著特征,教材安排了“黄土高原”这一小节,是以黄土景观为特色的特殊地形区,突出其有别于其它区域的特殊性和差异性。这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认识区域的重要方法。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因此,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同时,又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来引导认识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本节教材主要从文明的摇篮、风吹来的黄土、严重的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四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学生运用地图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并对其地理位置的特点和意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学生运用地形图、地形景观照片等,认识塬、梁、峁、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说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特征,并能解释黄土的成因及黄土高原的形成。
3.学生运用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危害,说明黄土高原地质、植被、降水等自然要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读图,析图的能力。
2.学生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分组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进一步培养读图分析能力。
(三)情感价值目标:
1.客观接受前人的科学成果和亲自动手实验操作验证自己的假想,体验追求真理的艰辛,从而培养对真理的执着探究精神和科学的方法。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黄土高原》课件
水土保持
森林覆盖率由18%增长到30.6%
农业林业牧业的比重 由100:3:22到100:22:28
拦蓄雨水、植树,保持水土
我发 现 在南 部山 区 有很 多这样的坑, 它们 有 什么 作用?
济 南 南 部 山 区 鱼 鳞 坑
咦,为什么铺六 角形石砖呢?
山 体 护 坡
4万余块六角形的石砖内种植麦冬、 三叶草等四季常青的植物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三节
黄土高原
中国甘肃宁夏交界区黄土高原
话危害
破坏农田村庄
降低肥力,淤塞河道
旱涝灾害,生态脆弱
内容
水土流失的原因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的原因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实 验 观 察
பைடு நூலகம்
原 因 分 析
归 纳 提 升
土质
降水
坡度
植被覆盖率
《太平御览》记载大夏国 王:“临广泽而带清流” 《诗经·魏风·伐檀》“砍 砍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漪”
生活中哪些行为有利于水土保持?
过度包装
一次性纸杯一次性筷子
1.下列景观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因素无关的是 ( A )
A
B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有( A B C D )
A.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B.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C.向黄河下游疏松大量泥沙,使下游形成地上河 D.导致下游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 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常见的地貌景观:
黄土塬:是残留的高原面,顶部平坦,由厚层 黄土组成,侵蚀作用微弱,是良好的耕作区。
1、黄土高原常见的地貌景观:
黄土梁:塬面受流水 侵蚀,沟谷发育,分 割成长条状的山梁。
1、黄土高原常见的地貌景观:
黄土峁:梁进一步被 沟谷切割分离,形成 孤立的馒头状山丘。
1、黄土高原常见的地貌景观:
代 就
2、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陕西黄帝陵
2、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北京中山公园的“社稷坛”是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祈 祷丰年的场所,黄土位于坛上“五色土”的中央。
2、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2、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2、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2、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2、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2、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2、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采取任 何措施都要 掌握好 “度”,对 于黄土高原 来说,既不 能过分强调 经济发展, 也不能只求 水土保持。
能力提高
单项选择
1.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B )
A.淮河 B.秦岭 C.太行山 D.大兴安岭
2.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C )
A.冰川 B.地震 C.风成说 D.火山灰堆积
D.郑州、西安、兰州
能力提高
8.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根本措施是( D ) A.平整土地 B.修筑梯田 C.深耕改土 D.植树种草 9.黄土高原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是( A ) A.小麦和玉米 B.水稻和小米 C.棉花和油菜 D.核桃和棉花 10.位于黄土高原上的煤矿是( A ) A.大同煤矿 B.兖州煤矿 C.淮南煤矿 D.六盘水煤矿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知识点汇总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考点一】文明的摇篮
1、位置与范围:黄土高原东起②太行山脉,西至③乌鞘岭,北连⑤内蒙古高原(大致以④长城为界),南抵①秦岭。
2、主要省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自西向东)
3、黄土风情:民居—窑洞,民歌—信天游,白羊肚头巾,革命圣地—延安
【考点二】风吹来的黄土
1、成因:“风成说”
黄土来自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2、地貌景观:塬、墚、峁、川。
黄土川——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其中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是黄土高原最大的两个川。
【考点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1、地表形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原因:长期的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的原因(简答):
自然原因:(1)土壤: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易溶于水
(2)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3)植被: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4)地形:平地少,斜坡多。
人为原因:(1)人多地少,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2)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3、水土流失的危害:
(1)带走肥沃土壤,破坏农田和村庄,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破坏。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4、水土保持
(1)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
①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②工程措施:建梯田、修挡土坝。
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例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2)生态建设的效果:
①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②增加了当地人民的收入,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地貌特征、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的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但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形成原因以及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等方面的知识,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和学生实地考察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地貌特征、生态
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多媒体资源、实地考察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地貌特征、生态环境以及人
类活动对黄土高原的影响。
2.难点:黄土高原地貌特征的形成原因,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资源展示黄土高原的美丽风光和生态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实际案例为例,分析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的影响,提
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
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资源:收集黄土高原的图片、视频等资源,制作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
土高原”。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地貌特征以及
生态环境问题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地貌特征以及生态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中国的地理分区,对于地理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但对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地貌特征以及生态环境问题可能了解不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黄土高原的特点和问题。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地貌特征以及生
态环境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地貌特征以及生态环境问题。
2.难点:黄土高原形成原因的理解和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
考。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
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设计好讨论问题,准备好相关案例。
3.安排好课堂活动的时间和流程。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黄土高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激发学生的学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黄土高原PPT课件
1、从图中确认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点击此图可放大)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 北抵长城,跨越了晋、陕、宁、甘等四省。
2、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厚 度一般在100米左右,六 盘山以东到吕梁山西侧, 黄土厚度在100米~200 米之间,最厚在兰州, 达300米以上。黄土分布 的面积和厚度,都居世 界之冠。
想一 想
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别的地区没有?
3、黄土的形成
水成说
科学家的假说
风水雨相说 风成说
(图片点击可放大)
观 察
从图中理解风成说的基本理论
“风成说”的证据说明的问题
第一条证据“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 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第二条证据“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 土的流质(风或流水)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第三条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从 一带而来; 第四条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 的,而是外来的。 中亚、蒙古
讨论:水土流失与地表状况的关系
三、脆弱的生态环境
1、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点击 此图可放大}
2、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3、讨论:为什么黄土高原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态环境是脆弱的?
演示结束!
THANK YOU FOR WATCHING!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复习 专题04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复习
专题04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知识梳理
【重点图】P24图6.25黄土高原的地形,要求记住主要地形区、山脉
1.位置、范围: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主要包括山西省和陕西省的大部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甘肃省的东南部。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流经本区。
2.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如传统民居是窑洞;信天游是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等
3.风吹来的黄土:
(1)黄土的来:多种假说中得到广泛认同的是“风成说”,黄土来自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
(2)黄土地貌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川(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地区)
4.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其地表景观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主要是长期的水土流失造成的。
5.严重的水土流失:
(1)原因
(2)危害:土壤肥力下降,破坏了农田和村庄,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
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困难。
【补充】黄土高原的地表景观(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主要是长期的水土流失造成的;
黄土高原是风力搬运堆积而形成的。
6.水土保持:
(1)生物措施:植树种草(2)工程措施:建梯田、修挡土坝。
(3)合理安排生产活动。例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不属于黄土高原典型的黄土地貌景观的是()
A.黄土塬B.黄土坡C.黄土峁D.黄土川
【分析】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因表面覆盖着深厚的黄土而得名,它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
人教版地理八年下册第六章第三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共25张PPT)
第二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因覆盖着深厚的黄土而得名。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文明的摇篮
位置和范围
东起太行山脉, 西至乌鞘岭, 北连内蒙古高 原(大致以长 城为界),南 低秦岭
文明的摇篮
甘
宁 夏
陕
山 西
肃西
位置和范围
黄土高原跨越 山西省、陕西 省、宁夏回族 自治区、甘肃 省的大部分或 一部分
信天游是一种富有地方民俗 特色的陕北民歌,其歌腔高 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 土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 力,深受人们喜爱
风吹来的黄土
阅读材料
黄土“风成说” 黄土高原的黄土究竟是怎样来的呢?“风成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内陆干旱 地区吹到这里堆积而成的。原来,黄土的老家远在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 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为粗细不等的颗粒。 每遇大风,往往风卷沙尘,遮天蔽日。粗大的砾石残留原地,形成了戈壁;颗粒 较粗的沙子在近处堆积,形成了沙漠;而颗粒细小的尘土,则随风东移南下,当 风力减弱或遇到山脉阻挡时,便纷纷扬扬地降落下来。经过几百万年不断地累积, 才形成了今天这样深厚的黄土层。
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
四、水土保持:1. 水土保持的措施: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工程措施:建梯田、修挡土坝;
合理生产: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3黄土高原(共40张PPT)
1、粗大砾石留在原地----戈壁 2、较粗的沙子在近处堆积---沙漠 3、细小的尘土 东移南下 黄土层
还有哪方面证据可以支持“风成说”的?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3黄土高原( 共40张 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3黄土高原( 共40张 PPT)
(1)黄土厚度均匀
说明黄土是被风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
风 成 (2)黄土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
说
说明黄土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有可能
证
是西北风带来的。
据
(3)黄土中矿物成分与当地不同
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从中亚、蒙古 一带而来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3黄土高原( 共40张 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3黄土高原( 共40张 PPT)
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3黄土高原( 共40张 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3黄土高原( 共40张 PPT)
黄土塬:由厚层 黄土组成、面积 较大,顶部平坦 ,侵蚀作用微弱 ,是良好的耕作 区。
A.千沟万壑,地表破碎 B.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C.沙漠广布,植被稀少 D.河网密布,绿洲点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3黄土高原( 共40张 PPT)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课件(共44张PPT)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 原 课件(共44张PPT)
2. 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
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这说明( B )
A.黄土是黄河流水携带泥沙沉积下来形成的 B.黄土是风从西北方吹来的,不是流水冲来的 C.黄土是本地岩石风化形成的 D.黄土是夏季风从南方吹来的
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卫星影像图
黄土高原面积30多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面 积27万平方千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之一。
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 黄土结构:黄土结构 疏松,多孔隙。 地形:地面破碎,沟 谷斜坡多。 气候原因:降水集中在7、8月 份,多暴雨。 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水土流失的原因
——摘自美国记者斯诺《西行漫记》
一、文明的摇篮
位置与范围 1.位置 东起太行山, 西至乌鞘岭, 南连秦岭, 北抵长城。
课文梳理
2.跨省区 山西、
内蒙古自治区
陕西、 宁夏、 甘肃、 青
海
青海、
宁
夏
回
族 自
陕
治
区
西
河北、
河南
山 西
河南
古代文明
北京中山公园的“社稷坛”是明清帝王祭祀土 地、祈祷丰年的场所,黄土位于坛上“五色土”的 中央。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八章第一节:黄土高原
2、造成其水土流 失的自然原因是什 么?
(1)地形 — 山区、 坡度较大;
(2)降水 — 降水 量较大、季节差异大。
这是长江黄河的对话
“对话”的意思是指长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沙量大,可能变成第二条黄河了 这幅漫画揭示的我国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被破坏严重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50毫米
干旱
1,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当地采用轮荒的办法增加粮食产量,轮荒
的后果使原来林草植被破坏,无法恢复。
2,露天煤矿的建设,破坏了地表植被。
读一下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1.估算延安多年平均降水量,描述延安的 气候特点: 2.讨论延安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季变化, 以及可能发生旱、涝灾害的季节; 3.说一下旱、涝灾害发生的频率;
主页
除图片中的措施外,你还知道哪些生态环境 建设的措施? 主页
保护措施:
1、植树种草、退耕还林
———生物措施 2、修筑梯田、打坝淤地、 修建水库 ———工程措施 3、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陡坡地退耕还林,
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数量
1,退耕还林还草,禁止过度放牧和乱砍滥伐。 2,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
行
乌鞘岭
山
脉
秦岭
◎风成说
——风力把黄土搬运到黄土高原上
◎水成说
——流水把黄土搬运到黄土高原
◎风化残积学说
——认为黄土的“老家”就在当地,是风化作用将原来 的岩石、砂砾“粉碎”之后,残留原地演化成黄土的
◎风水雨相说
——认为典型黄土是经过风、水双重选择的沉积物。
◎灾变水成学说
——(我国科学家李明光)他用大量证据证实:黄土高 原是喜马拉雅运动带来洪水泛滥,黄土沉积和新构造运动 抬升形成的。
认为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水蚀
•每年要流失表土层1厘米
•土壤流失速度比土壤形 成速度快120至400倍
•据粗略统计,黄土高原 的水土流失面积有27万 km2 ,其中水土流失严重 地区有11万km2 ,每年通 过黄河输出土壤约有16 亿吨,是尼罗河的30倍、 密西西比河的90倍
1、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2、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牧等)
既改善生态环境,又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第四组试验:坡度一样,地表土质都比较松 散,都是暴雨倾盆,但是A表面植被繁茂,B 表面植被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幸 运的是还保留了一部分植被,C表面的植被 已经被破坏殆尽。哪一个水土流失最严重, 哪一个几乎没有水土流失?
降水量较大 降水季节差异大 地形一般为山区 地表坡度较大
大 兴 安 岭 阴山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深厚(厚度超过100米)、千沟万壑、崎岖
黄土塬——
顶面平坦,侵蚀微弱,黄土高原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黄土梁——条状延伸的岭冈,两侧多沟谷和冲沟
黄土峁——
由塬或梁经长期侵蚀切割而成,是被吹残最严重的
黄土高原在哪儿?
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
降 水 集
地 加表
中
剧径
在
了流
78
、
水冲
月
土刷
,
流侵
多
失蚀
暴 雨
,
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因素:植被裸露、黄土结构疏松、 降水集中、地形破碎。
人为因素:毁林、毁草开荒破坏了植被; 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的后果
沟谷增多、耕地面积减少; 土壤肥力下降、粮食产量减少; 泥沙流入黄河中下游形成“地上河”; 泥石流、滑坡、崩塌;整治河道、防洪十分困难……
第一组试验:同样的一场大雨落在下列三 种不同坡度的区域,三个区域都没有植被 的保护,水土流失哪个最严重,哪个最少? 规律是什么?
第二组试验:同样坡度的两个区域, A是和风细雨,B是暴雨倾盆,那么 哪一个区域水土流失严重?
第三组试验:同样的坡度、同样是暴 雨倾盆,区域A是松散的泥沙,区域B 是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较好的粘土,哪一个水土流失 严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