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发展史

合集下载

我国材料热处理技术的发展史

我国材料热处理技术的发展史

引言概述:

材料热处理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材料的结构和性质来达到特定目的的工艺方法,它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分析我国材料热处理技术的发展史,从技术起源、发展阶段、关键技术突破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展示我国材料热处理技术的进步和成就。

正文内容:

一、技术起源和发展阶段

1.古代中国的金属热处理技术

a.古代冶金的发展与热处理技术的起源

b.古代中国的金属热处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2.新中国成立后的技术传承和创新

a.早期工业发展中的技术引进与传统技术的发展

b.中国独立开展的金属热处理技术研究与创新

3.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发展

a.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对中国热处理技术的影响

b.技术创新与现代设备的引入在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二、热处理技术的关键突破

1.传统工艺的改进与创新

a.空气冷却技术的应用与改进

b.淬火工艺的改进与自动化控制

2.先进技术设备的开发与应用

a.快速加热与变温技术的应用

b.先进的热处理设备在行业中的影响

3.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a.无损检测与新材料的结合

b.新材料在热处理中的应用与优势

4.热处理工艺的模拟与优化

a.数值模拟与热处理工艺的关系

b.优化热处理工艺在成本和效率方面的重要性

5.环境友好型热处理技术研究

a.低能耗、低污染热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b.绿色热处理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

总结: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我国的材料热处理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从技术起源和发展阶段、关键技术突破等方面对我国材料热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继承传统技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结合自身需求进行创新,我国在热处理

换热器发展历史

换热器发展历史

换热器发展历史

换热器是一种用于传递热量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能源领域。它的发

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的蒸汽机时代。本文将详细介绍换热器的发展历程,包括早期的简单换热器、现代换热器的设计和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早期的简单换热器

早期的换热器主要是简单的热交换装置,用于将热量从一个流体传递到另一个

流体。最早的换热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年的古希腊时期,当时人们使用石灰石和水来制作一种简单的换热器,用于加热水。这种换热器的原理是通过石灰石的化学反应来释放热量。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蒸汽机的发明使得换热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早期的蒸

汽机使用简单的换热器将水蒸汽冷却成液态水,然后再循环使用。这种换热器通常由铜管制成,通过将水蒸汽流经管道,使其与外界空气接触,从而将热量散发出去。这种简单的换热器虽然效率低下,但为后来的换热器技术奠定了基础。

二、现代换热器的设计和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换热器的设计和应用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现代换热器通常由许多细小的管道组成,通过这些管道将热量从一个流体传递到另一个流体。常见的现代换热器类型包括壳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和管束式换热器等。

1. 壳管式换热器

壳管式换热器是目前最常用的换热器之一。它由一个外壳和许多平行排列的管

子组成。热量通过管子的壁传递到外壳中的另一个流体。这种换热器适用于高温高压的工况,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

2. 板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是一种结构紧凑、高效率的换热器。它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金属板

组成,通过这些板将热量从一个流体传递到另一个流体。板式换热器具有体积小、传热效率高、维护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制药等行业。

我国热处理的现状及先进热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我国热处理的现状及先进热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我国热处理的现状及先进热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热处理是指通过加热和冷却工艺,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的一种

工艺方法。热处理广泛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塑料等材料的生

产过程中,对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

1.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虽然我国热处理行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取得

了一定成就,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在技术设备和管理方面,我国热处理企业普遍存在缺乏投入和关注的问题。

2.信息化程度不高。我国热处理行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和应用较少,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不够密切,影响了行业

整体的发展。

3.环保意识不足。我国热处理行业大部分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一

定问题,热处理工艺中的废水、废气等排放未能得到有效处理和控制。

目前,我国热处理行业正积极推进先进热处理技术的发展,以提高产

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并改善行业整体环境。以下是我国先进热处理

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1.先进的真空热处理技术。真空热处理能够在无氧或低氧氛围中进行,减少材料表面氧化的问题,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同时,真空

热处理还能够实现材料的表面强化和改性,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

2.先进的低温热处理技术。低温热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低温渗碳、低温

氮化等。通过低温热处理可以实现材料的表面硬化和改性,提高材料的磨

损和疲劳性能,同时减少材料的变形和裂纹。

3.先进的等离子体热处理技术。等离子体热处理是一种通过等离子体

化学反应实现材料表面改性的方法。该技术具有温度低、速度快、效果好

等优点,能够实现材料的表面强化和改性,提高材料的高温性能和抗腐蚀性。

热处理原理及工艺-马氏体转变讲课文档

热处理原理及工艺-马氏体转变讲课文档
马氏体的长大是靠母相中原子作有规则的迁移(切变)使界面 推移而不改变界面上共格关系;
共格界面的弹性应变能较大,随着马氏体的形成,会在其周围 奥氏体点阵中产生一定的弹性应变,积蓄一定的弹性应变能, 当马氏体长大到一定尺寸,使界面上奥氏体中弹性应力超过其 弹性极限时,两相间的共格关系即遭到破坏,马氏体便停止长 大。
第七页,共95页。
奥氏体、马氏体的点阵常数与钢中碳含量的关系
第八页,共95页。
马氏体的反常正方度
1956年来,发现有些钢中马氏体的正方度与其碳含量的关系 式不符合上面提到的关系式,即所谓的反常正方度。与上述公式计 算值比,正方度低的称为反常低正方度,如Ms点低于0℃的锰钢, 制成单晶奥氏体后淬入液氮,在液氮温度下马氏体的正方度。比公 式计算值高的称为反常高正方度,如高碳铝钢和高镍钢中新淬火马 氏体。
Bain模型表明,通过原子作最小距离的简单移动 即可完成从奥氏体到马氏体的转变,并展现出在 转变前后新相和母相晶体结构中彼此对应的晶面 和晶相。但它未能解释表面浮凸效应和惯习面的 存在,尚不能完整地说明马氏体转变的特征。
第二十六页,共95页。
K-S模型
Kurdjumov(库尔久莫夫)和Sachs(萨克斯)在20世纪30年代初 研究含1.4%C钢马氏体转变是发现所谓的K-S关系后,便提出了相 应的转变晶体学模型。 K-S模型清晰地展示了面心立方奥氏体改建为体心正方马氏体的 切变过程,并能很好地反映出新相与母相间的晶体学取向关系。

中国热处理技术发展史

中国热处理技术发展史

中国热处理技术发展史(一)

唐电、樊东黎

1)唐电福州大学教授,福建省热处理学会理事长,全国热处理学会理事

2)樊东黎教授级高工,全国热处理学会荣誉理事长、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荣誉理事

1、中国古代的热处理

材料热处理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古代热处理技术的发展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在某些方面中国的热处理技术落后于其它地区,但也有许多发明和技术在世界热处理史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其中不少成果还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对世界热处理技术的进步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

我国材料热处理技术的发展,同其它技术类似,传统的热处理技术经历过从萌芽、建立、发展、鼎盛到衰弱,最后是现代技术的引入、消化和发展的过程。参考我国古代的分期,可以认为,在远古时期,我国的热处理已经开始出现萌芽,在上古时期,我国传统热处理技术开始初步建立;到中古时期,我国传统的热处理技术进一步发展;在近古时期,我国传统热处

理技术达到鼎盛,在近现代时期,我国的传统热处理技术逐渐衰弱,同时现代技术开始建立和发展。

在远古时期,我国的热处理已经出现萌芽。古代热处理技术发展的基础是火。火的利用是不能不提的。在旧石器时代,火主要被用于取暖照明烹饪和驱赶野兽。中国古人类在用火方面素有传统。最迟在46万年前的北京猿人时期,我们的祖先已学会了用火。已有的考古资料表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居住的洞穴中发现的灰烬,是世界公认的具有典范的人类用火的最早遗迹之一[1]。中国古代先民将火用于材料热处理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古代先民在劳动和生活中,经常与泥土打交道,发现泥土与适量的水混合后,就会有粘性和可塑性,可以用手随意地塑造成各种形状。泥坯凉干变硬,可盛东西,但泥器怕水。过火的泥坯不怕水,这可能是源于一次偶然的发现。从此开始,由于火,由于热处理,使粘土转变为经久、耐火、耐水的陶器。这是人类自觉进行热处理最早事例。根据现有考古资料表明,我国陶器出现在距今7千~1万年以前,它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陶器。经测定早期的陶器大都经历750~1000℃温度左右的热处理,这使得泥坯中的石英、云母、长石等粘土矿物发生高温转变。此后,人们对陶器的选

表面热处理分为哪几种【汇总】

表面热处理分为哪几种【汇总】

表面热处理分为哪几种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

把金属或合金加热到给定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用选定的速度和方法使之冷却,以得到所需要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的操作工艺,被称为热处理。

热处理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 退火:将工件加热到临界点(Ac1或Ac3)以上某一温度,停留一定的时间(保温),然后进行缓慢冷却(同炉子一起冷却),这种操作过程叫做退火.

退火的目的: 1.降低硬度,便于工件易切削. 2.改善材料的组织及机械性能. 3.改善组织结构,为以后的淬火做好准备. 4.消除内应力. 5.得到细小的结晶. 正火:将工件加热到Ac3或Acm以上30-50℃,经保温后,从炉中取出放在空气中冷却的一种热处理操作.(正火的冷却速度要比退火快的多). 正火后其强度和硬度较退火的高一些,塑性稍低,使珠光体数量增加,改善组织保证得到较高的机械性能,由于在空气中冷却,生产率高. 淬火是将工件加热到临界点(Ac3或Ac1)以上,经保温后急速冷却以获得马氏体组织(也有一定量的残余奥氏体),这种热处理操作称之为淬火.钢经过淬火后在性能上的突出特点是硬度很高而塑性很低.

淬火的目的: 1.增加钢制工件的硬度及耐磨性. 2.通过淬火和随后的中温或高温回火能使工件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 回火:是将淬火后的工件加热到Ac1以下的

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水,油或空气中冷却下来.(回火是紧接着淬火以后进行的,回火有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 回火的目的:减少或消除工件在淬火时造成的内应力,提高塑性和韧性,以得到工件在使用时所要求的和可能达到的机械性能。

中国古代的钢铁渗碳和渗氮技术汇总

中国古代的钢铁渗碳和渗氮技术汇总

中国古代的钢铁渗碳和渗氮技术

我国是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在金属热处理技术发展史上,我国古代先民做出过杰出的贡献,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就。在化学热处理方面,我国先民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发展了多种工艺,包括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等。这些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古代金属材料的应用和对材料的表面改性,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古代热处理技术。本文在文献史料和考古成果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力图反映我国古代钢铁渗碳和渗氮技术状况,并提出一些分析见解,以求同行较全面准确地认识古代化学热处理的发展历程。限于热处理考古属交叉领域,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望予以指正。

1钢铁渗碳技术

1.1 固体渗碳

固体渗碳是将工件埋入固体渗碳物质中进行处理的工艺,它是最古老的热处理技术之一。从公元前18世纪一直到18世纪,固体渗碳都是西方钢铁增碳的主流手段。因此在国外产生了多种不同的固体渗碳工艺,大体可分为灼烧法、焖熬法和层叠法。其渗碳工艺水平相当高,甚至在17世纪以后还开发出固体渗碳专用的窑炉和箱式炉。我国古代除了拥有传统的灼烧法固体渗碳方法以外,古文献中还描述了焖熬法固体渗碳方法。

1.1.1 灼烧法固体渗碳

一般认为人工冶铁的发源地是两河流域北部、土耳其及其附近地区。该地有很多的铁矿,而铜矿又较少。在靠近土耳其的Cha nga r Ba zar镇出土的匕首柄,其年代可定为公元前2700年以前。而根据报道,在Giz eh的大金字塔内遗存一块铁板,使人工冶炼金属铁板的年代提前到公元前2761年以前。这些人工冶铁器件是将铁矿石还原后经锻接的产物。人工冶铁的初级产品是海绵铁,它是由铁矿石在约1200℃的木炭火的温度下还原出来的,海绵铁是杂质含量很高的松散、柔软的金属块,其杂质主要有未还原的氧化铁、铁橄榄石、木炭粉等,为了用它制作器物,只有将其反复加热锻打、去渣、聚块、分散杂质后,才能获得可以造型的熟铁,这种熟铁通常被称为块炼铁。海绵铁的加热往往是在灼热的木炭中进行,其时铁被埋在木炭之间,在铁的作用下,未完全燃烧的一氧化碳发生分解,分解的活性碳形成高的碳势,铁在碳势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被渗碳。这种不自觉的固体渗碳可以认为基本是与块炼铁同时出现的,可以说这是金属化学热处理的开端。

智慧树答案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山东联盟)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山东联盟)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绪论

1.热处理是热加工工艺,能发挥金属材料的潜力()答案:对

2.加热温度往往根据试验或经验确定()答案:错

3.相图是判定材料能否需要进行热处理的重要依据()答案:对

4.固体渗碳在我国出现的历史时期()答案:春秋战国

5.热处理的效用是()答案:延长材料寿命;节能;减重

6.热处理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答案:对

7.中国具有久远的热处理发展历史()答案:对

第一章

1.时间因素对奥氏体晶核没影响()答案:错

2.高于727℃,珠光体能态高,奥氏体能态低,珠光体稳定()答案:错

3.奥氏体形成动力学描述了奥氏体化时奥氏体形成数量与温度和时间的关系

()答案:对

4.奥氏体形核与原始组织珠光体的形态无关()答案:错

5.奥氏体化温度对其形核率和长大速度有显著影响()答案:对

6.奥氏体既是一种相也是一种组织形态()答案:对

7.在780℃奥氏体向铁素体中移动的速度,大约是向渗碳体中移动的()倍

答案:15

8.增大奥氏体形成过热度的合金元素()答案:Cu;Mn;Ni

第二章

1.片间距随珠光体转变温度降低而减小()答案:错

2.珠光体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是混合组织()答案:对

3.过冷条件下奥氏体共析分解为珠光体是个自发的过程()答案:对

4.相图不能用来考察非平衡冷却条件下非共析钢的组织变化行为()答案:错

5.非共析钢中先析出相有利于珠光体转变,使其C曲线较共析钢靠右()答

案:对

6.Mo,Ti增大碳的扩散能力()答案:错

7.马氏体最早发现于钢中()答案:对

8.马氏体转变属于扩散型转变()答案:错

9.马氏体具有高强高硬特性()答案:对

热处理的发展历程

热处理的发展历程

热处理的发展历程

(1)清洁热处理

热处理生产形成的废水、废气、废盐、粉尘、噪声及电磁辐射等均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解决热处理的环境污染问题,实行清洁热处理(或称绿色环保热处理)是发达国家热处理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为减少SO2、CO、CO2、粉尘及煤渣的排放,已基本杜绝使用煤作燃料,重油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少,改用轻油的居多,天然气仍然是最理想的燃料。

燃烧炉的废热利用已达到很高的程度,燃烧器结构的优化和空—燃比的严格控制保证了合理燃烧的前提下,使NOX和CO降低到最低限度;使用气体渗碳、碳氮共渗及真空热处理技术替代盐浴处理以减少废盐及含CN-有毒物对水源的污染;采用水溶性合成淬火油代替部分淬火油,采用生物可降解植物油代替部分矿物油以减少油污染。

(2)精密热处理

精密热处理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材料、结构尺寸,利用物理冶金知识及先进的计算机模拟和检测技术,优化工艺参数,达到所需的性能或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另一方面是充分保证优化工艺的稳定性,实现产品质量分散度很小(或为零)及热处理畸变为零。

(3)节能热处理

科学的生产和能源管理是能源有效利用的最有潜力的因素,建立专业热处理厂以保证满负荷生产、充分发挥设备能力是科学管理的选择。在热处理能源结构方面,优先选择一次能源;充分利用废热、余热;采用耗能低、周期短的工艺代替周期长、耗能大的工艺等。

(4)少无氧化热处理

由采用保护气氛加热替代氧化气氛加热到精确控制碳势、氮势的可控气氛加热,热处理后零件的性能得到提高,热处理缺陷如脱碳、裂纹等大大减少,热处理后的精加工留量减少,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和机加工效率。真空加热气淬、真空或低压渗碳、渗氮、氮碳共渗及渗硼等可明显改善质量、减少畸变、提高寿命。

热处理工艺及设备

热处理工艺及设备
A1、 A3、 Acm
加热临界点:
Ac1、Ac3、Accm
冷却临界点:
Ar1、Ar3、Arcm
第二章 钢的退火和正火
第一节 退火的定义、目的和分类 第二节 常用的退火工艺 第三节 钢的正火 第四节 退火、正火后钢的组织与性能 第五节 退火、正火缺陷
常用退火工艺方法
➢ 扩散退火工艺曲线 ➢ 完全退火工艺曲线 ➢ 不完全退火 ➢ 球化退火 ➢ 再结晶退火和消除应力退火
第三章 钢的淬火和回火
第一节 淬火的定义及目的 第二节 淬火介质 第三节 钢的淬透性 第四节 淬火应力、变形及开裂 第五节 确定淬火工艺规范的原则、淬
火工艺方法及应用
热处理电阻炉的设计
一、炉型的选择和炉膛尺寸的确定 1、炉型的选择 2、炉膛尺寸的确定 3、炉体结构设计
热处理电阻炉的设计
二、浴炉的分类 按介质:盐浴炉、碱浴炉、铅浴炉、油浴炉 按供热方式:外热式、内热式
外 热 式 浴 炉
内 热 式 浴 炉 插 入 式
内 热 式 浴 炉 埋 入 式
真空热处理炉
一、真空系统
真空系统:真空容器、真空泵、真空阀、 连接件、真空测量仪表
二、真空热处理炉的分类
1、外热式真空热处理炉 钟罩式、井式、双层井式、二室式;
1863年,英国金相学家和地质学家展示了钢铁在 显微镜下的六种不同的金相组织,证明了钢在加热和冷 却时,内部会发生组织改变,钢中高温时的相在急冷时 转变为一种较硬的相。

热处理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史office版

热处理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史office版

热处理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史

我国热处理技术的历史很悠久.在扮俐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认识到热处理的作用,早在殷商时期(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100年),就已经发明了用退火方法软化金城箔的技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一公元前221年),已经掌握了常IB的热处理工艺如退火、正火、淬火和渗碳等技术,白n铸铁的柔化处理就是最早出现的热处理工艺之一,其实质包括石里化退火和脱碳退火工艺.这种方法到西汉时期已发展得比较成熟.到公元前6世纪,钢铁兵器被逐渐使用.为T提高俐的硬度.淬火工艺得到r迅速的发展。1974年在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出上了战Iii中、晚期的两把剑和一把枚.金相分析表明其显微组织中都有马氏体存在.说明是经过淬火处理的。

到西汉时期.我国的热处理技术水平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在我F1出土的西汉中期刘胜(中山劝王)墓中的宝剑,心部含碳吐最低处为0.05%.一般为0.15%-0.4%.而表面含碳员却高达。以上.其有一定的碳浓度梯度.说明已经使川r渗碳工艺。但当时这种技术作为个人的“手艺”.属于绝对秘密.是不肯外传的,因而限制了该技术的发展。

在汉代热处理技术已经有了文字记载。在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天官书》中记载有:“水与火合为悴”.在《汉书·王褒传》中刻有:.巧冶铸卜将之琪,清水淬其锋,.。随着淬火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淬火介质对淬火质鱿的影响。三N时期蜀人蒲元曾在今陕西斜谷为诸葛亮打制3000把刀.他说道“汉中水饨弱.不任淬,蜀水爽烈”.于是派人到成都取水淬火,制排的刀锌利异常一称绝当世。因日神刀,。这说明我国在古代就已经注愈到不同水质的冷却能力r。在南北朝时期.蔡毋怀文改进r金属热处理工艺,他在淬火时,“浴以五牲之溺.悴以五牲之脂”.因为牲晰尿中含有盐类.具有比水高的冷却速度,所以能使淬火后的钢获得较高的硬度。牲畜油肪冷却速度较低.能避免俐淬火时脆裂,提高俐的韧性.减少它的变形。可以看出当时己采用含盐的水和油作为其有不同冷却速度的淬火剂,表明当时已清楚地认识到淬火剂同淬火后钢的性能之问的关系。明代宋应早在‘《天工开物》中记毅了大量热处理工艺方法,特别是对渗碳工艺的记载相当成熟.

热处理技术发展史

热处理技术发展史

中国热处理技术发展史一

唐电、樊东黎

1唐电福州大学教授,福建省热处理学会理事长,全国热处理学会理事2樊东黎教授级高工,全国热处理学会荣誉理事长、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荣誉理事

1、中国古代的热处理

材料热处理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古代热处理

技术的发展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在某些方面中国的热处理技术落后于其它地区,但也有许多发明和技术在世界热处理史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其

中不少成果还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对世界热处理技术的进步起到了直接的

促进作用;

我国材料热处理技术的发展,同其它技术类似,传统的热处理技术经历过从萌芽、建立、发展、鼎盛到衰弱,最后是现代技术的引入、消化和发展的过程;参考我国古代的分期,可以认为,在远古时期,我国的热处理已经开始出现萌芽,在上古时期,我国传统热处理技术开始初步建立;到中古时期,我国传统的热处理技术进一步发展;在近古时期,我国传统热处理技术达到鼎盛,在近现代时期,我国的传统热处理技术逐渐衰弱,同时现代技术开始建立和发展;

在远古时期,我国的热处理已经出现萌芽;古代热处理技术发展的基础是火;火的利用是不能不提的;在旧石器时代,火主要被用于取暖照明烹饪和

驱赶野兽;中国古人类在用火方面素有传统;最迟在46万年前的北京猿人

时期,我们的祖先已学会了用火;已有的考古资料表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

人居住的洞穴中发现的灰烬,是世界公认的具有典范的人类用火的最早遗

迹之一1;中国古代先民将火用于材料热处理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 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古代先民在劳动和生活中,经常与泥土打交道,发现泥土与

感应热处理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感应热处理技术路线图

感应热处理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感应热处理技术路线图

感应热处理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感应热处理技术路线图朱会文;沈庆通

【期刊名称】《金属加工:热加工》

【年(卷),期】2014(000)001

【总页数】9页(P8,10,12-18)

【作者】朱会文;沈庆通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一、历史回顾

1.感应加热的发展历史

1831年,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发现了电磁感应加热现象。1868年,福考特提出了涡流理论。1890年,瑞典技术人员发明了第一台感应熔炼炉:开槽式有芯炉。1916年,美国人发明了闭槽有芯炉,用于熔炼金属。1930年,前苏联研

制成高频感应炉。1935年,前苏联对曲轴的轴颈进行感应淬火;与此同时,美国俄亥俄州曲轴工厂为提高曲轴轴颈的耐磨性,研制了曲轴淬火机床。国际上以前苏联和美国为代表的工业化国家将感应加热技术成功地应用于机械工业的热处理领域。其后,感应淬火被广泛地应用于汽车、铁路、机床、轴承制造等各个行业。1957年,美国研制出作为电力电子器件里程碑的晶闸管,标志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开始,也引发了感应加热技术的革命;1964年,用于逆变器的晶闸管问世;1966年,瑞士和西德首先利用晶闸管研制感应加热装置,从此感应加热技术开始飞速发

展;1969年,第一台540Hz全固态电源建成;1972年,第一台50kHz全固态

电源建成;1973年,LED诊断控制屏用于故障显示;1974年,电源设备的冷却

系统改进,可见的排出水被流量计及压力表所取代,第一台压力闭路循环冷却系统使用于整个感应加热系统的冷却;1978年,第一台效率为97%全固态电源问世;1980年,工业发达国家基本淘汰了机式发电机及倍频器;20世纪80年代后,电力电子器件再次快速发展,MOSFET、IGBT等器件相继出现。感应加热装置也逐

日本的热处理工艺

日本的热处理工艺
金属表面处理和金属材料表面的性质而提高,而且硬度,耐食性润滑性,提高等成为主要的目的。本公司是、煤气軟窒化、sus氮化,イオンプレーティング独自开发的ip - mx mx处理、处理等,用模具寿命提高了各种钵动零件耐磨损性提高、装饰品表层配件等,使用目的的柔和应对。
模具配件的寿命延长想的,如果有的话,请您务必联系。
熱処理mx处理的尺寸变化给我的工具钢的耐久性提高划时代的表面处理方法。
イオンプレーティング和高真空中钛金等,使结构的蒸发。
处理ip - mx mx处理技术和ip技术,连拥有同样的处理设备中,处理事务表面处理。
特殊气体氮化法得到国会的不锈钢稳定氮化处理成为可能。
超级氮化,与以往相同的高(贵)的表面硬度维持高耐食性确保了。
表面組織写真(SCM415)
●耐焼害虫,具有耐性报道
硫層沉浸在固体促成剂的作用,残酷的使用条件中发挥威力。无润滑组件、高负荷等使用条件残酷越有效。
●耐摩擦耗性的提高
下地坚硬的氮化层耐摩擦耗性强有力的作用。特别是在渗氮浴盐卡列拉斯沃的生成的氮化阶层在初期磨损采取。
●齿轮了降低
哪怕无比硫層十分熟悉阶层呈现出了齿轮成为减小。
●オーステナイト系?マルテンサイト系哪一方的不锈钢稳定的氮化层。
●第9位),乐透彩票之间全部都在稳定的处理产品。
●气氛处理,工作环境好的人才能,无公害。
●盐浴氮化进行了比较,并完成漂亮。

热处理国内外发展现状

热处理国内外发展现状

热处理国内外发展现状

热处理是制造工艺中的一项重要工艺,通过加热和冷却材料,能够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提高材料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热处理在制造业中应用广泛,涉及的领域包括金属材料、塑料材料、陶瓷材料等。

国外发达国家在热处理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且拥有先进的热处理设备和技术手段。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在热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国家的热处理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为制造业提供了高质量的热处理服务。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热处理行业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的热处理设备技术相对简单,更新换代速度较慢。国内很多企业仍在使用传统的炉子进行热处理,无法满足高精度、高效率的要求。而国外已经发展出各种高温炉、真空炉、气氛炉等先进设备,能够实现更加精细和复杂的热处理工艺。

其次,我国在热处理技术研究和创新方面还有待提高。国内热处理技术在耐磨性、抗腐蚀性、塑性和韧性等方面与国外差距较大。国外的热处理技术更加先进,能够实现更细微的材料结构和性能调控,提供更高质量的热处理成果。

此外,我国的热处理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亟待加强。目前,我国热处理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相对较小,技术实力不够强

大,市场竞争压力较大。需要加强热处理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提高整体竞争力。

然而,我国的热处理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机遇和挑战。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对于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热处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材料加工工艺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发展。同时,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热处理行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

热处理的发展史(二)

热处理的发展史(二)

引言概述:

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工艺,用于改变材料的性质和组织结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热处理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将深入探讨热处理的发展史,特别是近年来的新技术和应用。

正文内容:

1.新兴热处理技术的发展

1.1高周疲劳性能的提高

1.1.1微细晶粒材料

1.1.2超细晶粒材料

1.1.3晶界工程

1.2表面改性技术

1.2.1渗碳处理

1.2.2氮化处理

1.2.3渗氮处理

1.3高强度和高硬度材料的热处理

1.3.1调质处理

1.3.2硬化处理

1.3.3预应力处理

1.4快速处理技术

1.4.1快速加热技术

1.4.2快速冷却技术

1.4.3快速淬火技术

2.应用领域的拓展

2.1航空航天领域

2.1.1增强合金的热处理

2.1.2材料疲劳性能的改善2.1.3超高温合金的热处理2.2汽车制造

2.2.1发动机零部件的热处理2.2.2汽车结构件的热处理2.2.3铝合金的热处理

2.3电子领域

2.3.1金属材料的热处理

2.3.2半导体材料的热处理2.3.3陶瓷材料的热处理

2.4制造业领域

2.4.1钢材的热处理

2.4.2铸造件的热处理

2.4.3焊接接头的热处理

3.环境友好型热处理技术的出现3.1低能耗技术

3.1.1负氢离子渗碳

3.1.2真空低氮处理

3.1.3电弧等离子体处理

3.2低污染技术

3.2.1高压蒸汽氧化处理

3.2.2离子液体热处理

3.2.3CO2气氛热处理

3.3循环利用技术

3.3.1废气余热回收技术

3.3.2废水资源化技术

3.3.3废渣资源化技术

4.热处理设备的改进与创新

4.1加热设备的改进

4.1.1电阻加热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热处理技术发展史
唐 电、樊东黎
1)唐电 福州大学教授,福建省热处理学会理事长,全国热处理学会理事
2)樊东黎 教授级高工,全国热处理学会荣誉理事长、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荣誉理事
1、中国古代的热处理
材料热处理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 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古代热处理技术的发展有 明显的区域特色,在某些方面中国的热处理技术落后于其它地区,但也有许多发明和技术在世界 热处理史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其中不少成果还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对世界热处理技术的进步 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
我国材料热处理技术的发展,同其它技术类似,传统的热处理技术经历过从萌芽、建立、发展、鼎盛到衰弱,最后是现代技术的引入、消化和发展的过程。参考我国古代的分期,可以认为,在远古时期,我国的热处理已经开始出现萌芽,在上古时期,我国传统热处理技术开始初步建立;到中古时期,我国传统的热处理技术进一步发展;在近古时期,我国传统热处理技术达到鼎盛,在近现代时期,我国的传统热处理技术逐渐衰弱,同时现代技术开始建立和发展。
在远古时期,我国的热处理已经出现萌芽。古代热处理技术发展的基础是火。火的利用是不能不提的。在旧石器时代,火主要被用于取暖照明烹饪和驱赶野兽。中国古人类在用火方面素有传统。最迟在46万年前的北京猿人时期,我们的祖先已学会了用火。已有的考古资料表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居住的洞穴中发现的灰烬,是世界公认的具有典范的人类用火的最早遗迹之一[1]。中国古代先民将火用于材料热处理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 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古代先民在劳动和生活中,经常与泥土打交道,发现泥土与适量的水混合后,就会有粘性和可塑性,可以用手随意地塑造成各种形状。泥坯凉干变硬,可盛东西,但泥器怕水。过火的泥坯不怕水,这可能是源于一次偶然的发现。从此开始,由于火,由于热处理,使粘土转变为经久、耐火、耐水的陶器。这是人类自觉进行热处理最早事例。根据现有考古资料表明,我国陶器出现在距今7千~1万年以前,它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陶器。经测定早期的陶器大都经历750~1000℃温度左右的热处理,这使得泥坯中的石英、云母、长石等粘土矿物发生高温转变。此后,人们对陶器的选料和烧成条件不断实践,使我国早期的陶瓷工艺远远领先于世界其它地区[2,3]。普通泥质陶具容易破碎,我国先民又发明了在泥土中加入一定量的砂,由于在粘土中加砂烧制成夹砂陶器,使材质的膨胀系数降低

,抗冷热稳定性大大提高。 夹砂陶器在
很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均有发现。
在夏朝和商朝时期,我国古代先民也开始认识金属、加工金属以及冶铸金属。人类应用铜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7250年以前[4]。退火工艺的发明应该说是人类金属热处理的开端。研究表明早期的铜及其合金不经过退火是不适宜进行大形变量加工的[5]。铜及其合金容易发生加工硬化,中间退火产生再结晶使铜合金软化,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加工,这一技术以后广泛应用于制造兵器和生活器具[6]。国外采用锻造和退火的工艺对青铜进行加工处理很早就已经出现[7]。中国古代先民应用铜及其合金的历史要晚于两河流域。根据发掘出的早期器物,有的认为我国约于公元前5千年已有冶金术的萌生[8]。迄今所知的中国最早的金属遗物是临潼姜寨属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一期遗址发掘的铜片、管。此外,还有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约6000年的红铜屑和辽宁建平出自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红铜环等。可以认为在大约公元前7千年至第三千纪出现的远古的金属遗物已经表明金属技术在这块土地上开始萌生。尤其是公元前3千年后半叶的龙山文化时期,中国有关的出土铜器有11类50多件。龙山文化时期的铜器都属于刀、锥、凿、钻一类的小件工具和饰物,其成形方法用铸造或锻造,有的刃具在加工中可能经过退火处理[9]。原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组[10]对由甘肃永靖秦魏家遗址出土的约公元前1700年的青铜锥的分析表明,其基体组织为再结晶固溶体,晶粒粗大,α+δ共析组织沿加工方向变形,很明显该组织经历过再结晶退火。古代兵器如剑、戢、斧、戈等,需要进行锻打成锋刃,为防止锻造过程中的开裂,须采用锻间退火处理。“锻乃矛戈”是商周时期有关制作兵器的记载,有效地应用退火技术,才能制作出制型复杂、锋利异常的宝剑。
退火还在陨石加工中被应用。陨铁实际上属高铁镍合金。居住在两河流域的人类从公元前3000多年以前就开始使用这一“天赐”的金属。为了制造刀具或小件物品,他们采用了退火或锻造工艺[8]。这是人类最早的钢铁热处理。我国在商周遗址中共发现了七件陨铁制品[14],有经过锻造和退火加工的痕迹。其中年代最久的是1972年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出土的属公元前14世纪的铁刃铜钺。在铁刃中有高、低镍层状组织,确认系采用含镍较高的陨铁锻制而成。另有一件是1977年在北京平谷县刘家河村的商代墓葬中发现铁刃铜钺。其中的铁刃被锻造成2毫米左右厚的薄片。这一铁刃铜钺明显是经历过锻造和退火加工。相比之下

,中国的陨铁加工较两河流域晚些,这些制品的退火加工是否是中国先民所为,在
国际考古学界仍有争议。国外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这一件物品很有可能是从中东或亚洲其它地区引入的,他们认为中国用铁历史较短,在当时还没有能力进行类似的金属加工[11]。
退火在商代被用于自然金的加工。自然金主要来源于天然金块和砂金的熔块。金的早期一个 重要用途是做成很薄的金叶或金片,来装饰器物。国外早期通常采用冷加工使金片的厚度减到百 分之几毫米。中国出土的金制品多为饰物,如金臂钏、金耳坠、金珥、金叶等,出土的商代遗存中还有相当薄的金箔。如安阳大司空殷商墓出土的金箔,其厚度为0.01±0.001mm,经原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教研室分析,其晶粒大小均匀、晶界平直,认为是采用锻打和退火工艺制成的[12]。由于中国早期在建筑等方面的大面积装饰需要,促使中国工匠在金箔的加工中应用了退火处理。退火的应用,使中国商代就拥有金箔。
周朝,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冶铁术的肇始时期。这期间出现了固体渗碳制钢术。固体渗碳是采用将工件埋入固体渗碳物质中进行处理的工艺技术,它是最古老的热处理技术之一。中国固体渗碳处理大约开始于春秋时期,其年代大约在公元前7至前6世纪左右,这是金属化学热处理的开端。固体渗碳钢可以制作更加锋利、细长的兵器,是换代的兵器材料。中国古代的文献《越绝书》对此有描述,“黄帝之时,以玉为兵,禹穴之时,以铜为兵,当此之时(文中指春秋时期,笔者注),做铁兵,威服三军”。固体渗碳制钢在我国的应用比国外制铁业的发源地落后了大约十个世纪。采用固体渗碳法制取的产品被称为快炼铁。我国出土的块炼铁实物不多,考古证实在春秋晚期墓葬中已经出现中碳的块炼铁渗碳钢。如对湖南长沙杨家山出土的春秋晚期钢剑的分析表明[8],其含碳量为0.5%左右,属块炼铁渗碳钢制品,其年代为公元前6世纪左右。
战国时期,我国古代热处理的一项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发明了铸铁柔化术。经大量的考古证实, 我国铸铁的发明大约在春秋中期。迄今发掘出年代最早的铸铁残片是在山西天马——曲村晋文化 墓葬中出土的。属于战国早期用白口铸铁制成的产品亦发掘出十余件[13]。中国工匠为了克服白口 铸铁的脆性,大约于公元前五世纪发明了适用于铸铁柔化处理的退火技术,在河南洛阳战国早期 灰坑出土的铁锛,其内部组织为莱氏体,表面有约1毫米左右的珠光体带。珠光体层的存在,使白口铸铁具有韧性,很明显这是通过退

火处理得到的组织。与铁锛同坑出土还有一个铁 。这一铁 已基本绣蚀,其残部经金相检验表明,其基体组织为铁素体脱碳
层,石墨组织为比较完善的团絮状退火石墨。可以认为这是通过退火得到的展性铸铁。据分析其大约是经过在900℃或稍高的温度下,进行长时间的退火,使渗碳体分解,得到团絮状的石墨,欧洲同类型的可锻铸铁的出现是在1720年之后[14]。
根据文物考古分析,中国古代淬火技术可能最早被应用于块炼铁中。考古发掘的一件淬火实 物[15]是河北易县燕下都武阳台村战国晚期遗址出土的钢剑。其含碳量为0.5%~0.6%,整支剑身由高碳层与低碳层相间组成,刃部主要由淬火马氏体所构成。这是典型的块炼渗碳钢叠打锻造的淬火组织。经过锻打块炼铁,铁吸收了炭份,减少了夹杂物就成为钢。这种钢组织紧密、碳分均匀, 适用于制作兵器和刀具。这一炼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百炼钢”技术。对战国时期的钢铁制品的金相分析还发现钢铁内部有类似回火和正火的组织,我国工匠可能在无意之间应用了类似于回火和正火的工艺,从而拓展了钢铁制品的用途。
中国古代金属表面处理主要有“鎏金”、“鎏银”和镀锡。最常用的是汞齐法,即将被镀金属溶于水银中,然后采用擦涂的方法将其被覆于基材之上。该技术一般应用于铜器的装饰处理。已知早期的鎏金物件为山东曲阜出土的长臂铜猿,墓葬年代为春秋战国之交。陶弘景后来对汞齐的作用指出: “水银能消化金、银,使成泥,人以镀物是也。”中国古代的玻璃制造术也是在周朝开始发展起来的。1976年在陕西省宝鸡茹家庄地区发掘出的西周都市遗址中,发现四种不同形式的玻璃扁株和绿色玻璃管状项链。此外,还在金村、长沙、辉县等地战国墓葬中,出土过一批白色、翠绿色、暗绿色的玻璃制品,色泽美观,大都半透明。据分析,它们大多是含铅、钡量较高的“铅钡玻璃”。与西方常见的“钠钙玻璃”在成分上有很大的差异。“铅钡玻璃”的加工温度低,虽具备多彩、晶莹的特点,但有易碎、透明度差的缺点。
秦汉两朝是我国冶铁规模蓬勃发展的时期,西汉的竖炉已发展到相当规模,南阳出土的铸铁炉耐火砖的复原情况表明,当时的竖炉高约3-4米,直径2米,东汉的太守杜诗还发明了鼓风工效大得多的水排。而且在两汉时期,炒钢技术已经普及,用此技术可生产出熟铁。相应的古代热处理加工也出现了全面发展的状况。这时期的工匠在掌握和应用钢铁退火加工方面取得很大进步。除了对锻钢件实施中间退火以外,以退火作为最终

的热处理手段看来也被古代工匠所采用。满城1号汉墓和呼和浩特二十家子出土的同时代的铠甲片都是块炼铁材料,从其表层的显微组织观察,为铁素体组织,其最
终的处理工艺应属于退火工艺。此外,原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研究室对河南出土的188件汉代铁器进行过金相普查。结果表明被普查的铁器的40%属铸铁经脱碳处理而制取的钢件,其中大部分的农具的显微组织均为珠光体和渗碳体,甚至有一部分渗碳体已经球化。依此可以看出,古代工匠对中、高碳钢实施的是在723℃附近长时间的退火,他们采用了这种方法在某些情况下获得了球化退火组织[16]。脱碳处理是一种化学热处理。这一技术秦汉两朝被大量应用来加工白口铁。灰口铁内部的石墨成片状,是性能较好的铸铁,当代的灰口铁是靠添加促进石墨化元素和控制冷却速度实现的。中国古代则很早就获得灰口组织。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教研室曾经普查了汉代的铁器,发现在铸造生铁中灰口铁占21%、麻口铁占4%,他们认为汉代灰口铁的生产已属成熟的工艺,麻口铁则是生产灰口铁时偶然得到的[16]。古代工匠似乎已经知道灰口铁的性能特点,在满城汉墓出土的公元前112年的车轴,用的就是灰口铁,其组织中有石墨,可起耐磨和减摩的作用。这是发掘出的最早的灰口铁。由于古代的灰口铁含硅量低于现代的灰口铁,灰口组织的获得很可能是灰口化的退火处理的产物。当然,汉代灰口铁也有可能是依靠控制凝固的冷却速度而得到。但更可能是对铸铁采用了在窑炉中高温退火的方法。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被普查的铁器的内部出现了球墨组织。球状石墨是在鉴定渑池汉魏窖藏铁器时发现的。我国的考古工作者通过对某些具有球墨组织的铁器的分析表明,其球状石墨的形貌、结构及力学性能与现代靠添加球化剂获得的石墨无异。球化等级达到现代球墨铸铁金相标准的1—2级。而国外的研究者是在1942年对意外获得的高韧性铸铁的金相观察后才进而确定出铸铁的球墨化退火工艺[17]。汉代在淬火方面也取得很大成就。这时期发明的“百炼钢”的主要用于制造兵器的技术。百炼钢折叠、锻打次数很多,碳分比较多,组织更加细密,成份更加均匀,所以钢的质量有很大提高。在西汉中晚期,我国又出现了新的炼钢技术“炒钢”,这是在生铁冶铸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炼钢新技术。炒钢技术是炼钢技术的一项突破,它能提供大量廉价、优质的熟铁或钢,满足生产和战争的需要。炒钢的出现也大大促进了百炼钢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以炒钢为原料,经过反复加

热、折叠、锻打成质量很好的钢件。在山东临沂苍山出土的安帝永初六年的环首钢刀和徐州铜山出土的章帝建初二年的钢剑,分别记有“三十 ”和“五十 ”的字样。这期间古代工匠还发明了局部淬火,对
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4件凿刀的金相分析””表明,该4件凿刀都经过对刀头的局部淬火处理,以获得刀头硬、刀体韧的效果。对在山东苍山汉墓出土的环首钢刀、陕西扶风汉墓钢剑和汉代刘胜错金书刀的分析也表明,这些刀剑仅在刃部观察到马氏体,剑的脊部未见淬火组织。
魏晋和南北朝时期,我国在淬火剂的掌握和应用方面取得很大突破。三国时期的蒲元明确指出水质对淬火的影响。《太平御览》引《蒲元传》中有说蒲元“熔金造器特异常法。刀成,自言汉水钝弱,不任淬用。蜀江爽烈,乃命人于成都取之。”不同的水质对淬火的影响不可否认,但在《蒲元传》中可能是过分强调了。然而有趣的是在十五个世纪以后西方国家居然出现了与上述故事雷同的美国到英国取水淬火的事件。我国对淬火技术有重大贡献的另一人是南北朝的綦毋怀文。《北史?艺术列传》指出“怀文造宿铁刀,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刚。以柔铁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斩过三十札。” 五牲之脂是动物油,淬火应力小、变形开裂倾向小。文中还可见綦毋怀文创造性地提出了采用尿液的淬火工艺。五牲之溺是含盐水,冷却能力强、淬硬层深。令人们感兴趣的是,如何来理解文中提及的“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如果是双液淬火,则这一出现在公元6世纪的淬火技术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
中国瓷器的制作有悠久的历史。一般认为,青瓷作为瓷器的代表是在三国时期诞生的。它的制作是将高岭土做成瓷坯,在其中掺入酸性氧化物,经摄氏1000℃的高温煅烧,成为瓷器。实际上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古代先民用瓷土作原料,在高温烧成的刻纹白陶和印纹硬陶,是原始瓷器出现的基础。解放后,从遍及南北的墓葬中,出土了许多东汉、三国、两晋时代的青瓷器皿。从这些出土的青瓷来看,由于普遍地采用了优质的矿物原料作为坯体,而且在胎骨中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硅相对地增加了,碱性氧化物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钠等都相对地减少,这种情况导致青瓷烧成温度不断提高。在高温下烧结的青瓷器,其胎骨的玻化程度高,而且由于坯料加工精细,其他杂质很少,同时在其表面施一层青色玻璃质釉,使得这种青瓷制品异常美观、坚硬,标志着中国陶瓷生产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宋元时期古代工

匠除了采用百炼钢技术以外,还采用了熟铁和生铁合炼的技术。“团钢”和“灌钢”技术,实际上都属于液体渗碳制钢法。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描述了团钢的制备方法,是“用‘柔铁’盘屈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
入,谓之‘团钢”。液体渗碳与固体渗碳比较,有渗速快、渗层厚度均匀和产品质量稳定等的优点。具有冶炼生铁坚实基础的中国古人独创了以熔融生铁为渗碳剂的液体渗碳方法,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古代的钢铁制造业。液体渗碳究竟始于何时,目前尚不清楚,很有可能《吴越春秋》描绘的“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就是液体渗碳的开端。采用液体渗碳方法制取“灌钢”的技术可能很早,西晋的张协有“楚之阳剑,欧冶所营,乃炼乃烁,万辟千灌”。这里所谓“灌”,可能指的是“灌钢”,到宋代,灌钢流行全国,已经取代炒钢和百炼钢,成为当时主要的炼钢方法。这是我国古代热处理技术的一项独创性的成就。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工匠采用了许多热处理技术。有关的记载很多。如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明代方以智的《物理小识》、清代徐寿基的《续广博物志》和清代陈克恕的《篆刻缄度》等。这时期我国工匠在淬火的控制火候上也有所发明,如采用预冷淬火。预冷淬火对减小刀具的畸变、提高刀具的强韧性有益处。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有对采用预冷淬火技术制蹉的记载:“以已健划成纵斜文理,划时斜向入,则方成焰。划后烧红,退微冷,入水健。”其中“退微冷”,就是预冷淬火工艺。
在化学热处理方面,在应用液体渗碳方法制钢方面又有了很大进展,这时采用所谓的“生铁淋口”技术,生产的钢材被称为“苏钢”。宋应星在《锤锻》篇中提及采用液体渗碳法对锄具进行表面处理的工艺。锄用“熟铁锻成,熔化生铁淋口,入水淬健,即成刚劲。”可以看出,该工艺是将锄具在熔化生铁中渗碳,目的是使其表面成为高碳钢,经淬火后得到马氏体而强化。在固体渗碳处理上采用焖熬法固体渗碳工艺。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记载了一种焖熬法固体渗碳技术,他写道:“凡针,先锤铁为细条。用铁尺一根,锥成线眼,抽过条铁成线,逐寸剪断成针。先蹉其末成颖,用小槌敲扁其本,刚锥穿鼻,复蹉其外。然后入釜,慢火炒熬。炒后以土末松木火矢、豆豉三物罨盖,下用火蒸。”可知当时的渗碳是在釜中进行的,采用釜外供热方式,固体渗碳剂中松木火矢是一种木炭,同书有说明火矢是木材经“不闭穴火”所获产物,是主要的渗

入剂:豆豉也是含碳物质是辅助渗入剂:土末是分散剂,对防止含碳物质的相互黏结和炭黑的析出有一定的作用。这与当今的装箱固体渗碳方法如出一辙。固/液渗碳处理不同于固体或液体渗碳,它是以固态物质为骨架或载体、液态物质为渗剂的渗碳方式。最常见的固/液渗碳工艺是膏
体法渗碳,是将含碳物质混和于粘性物质中,形成膏体,涂于工件表面,在后续的加热处理中,碳渗入工件表面。为了要在涂膏中获得液相,一般在膏体中都要添加盐类,盐在600-900℃经常呈熔融态。《便民图篡》提及:“羊角、乱发俱煅灰,细研,水调,涂刀口,烧红,磨之。”羊角、乱发经煅烧后主要成分为氧化钙、碳酸钙和未充分燃烧的生物角质,这些物质含碳。其中氧化钙、碳酸钙主要是被用作为载体,而未充分燃烧的生物角质为含碳渗入剂。明代《物理小识》“器用类?淬刀法”中干脆用未经煅烧的生物角质为含碳渗入剂:“一以羊角,乱发为末,调傅刀口,不必蟾酥而自然灰埋也。”其中羊角、乱发是主要的含碳物质,含碳量高于其灰;“蟾酥”为癞蛤蟆皮下的汁液,是生物油脂,油脂不仅可做黏结剂,也可做渗碳剂:“自然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钠。看来此工艺开始时的关键是以蟾酥为添加剂,以后发展成以自然灰为重要添加剂的工艺。这两种添加剂都是很必要的, 自然灰的应用是一个明显的进展,不仅因为自然灰来源相对广泛,更重要的是因为碳酸钠具有明显的碳原子的催渗效果。现在液体化学热处理常用碳酸钠作为渗碳促进剂,在膏体中亦有其催渗效果。
至迟到宋代,中国传统的金属箔的制造业已很成熟。在《天工开物》、《绘事琐言》等古籍中均有记载,即将金片初锻后,层层叠入特制的乌金纸,扎成束,加以锻打和退火。其中间退火处理,可能是连同乌金纸一起置于炭炉中,在约100℃的温度下加热,以消除加工硬化。其最终退火处理是利用锻造的余热,将金片连同乌金纸缓慢冷至室温。因创造性地采用乌金纸间隔、扎束锻打和退火的独特工艺,才得以制作比国外更薄更均匀的金箔。除金箔外,中国古代还有关于银箔的记载。银箔主要用于器物的装饰。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载:“凡器作什物,以金薄或银薄依银匠所用纸糊罩,置金银薄在内,逐旋细切取。铺已,旋漆上,新绵揩拭牢实。”锡箔是用量很大的金属箔,其最大的用途是制作纸钱和装饰。关于锡箔的制造在古籍中也有报道。其加工制作也是采用层层叠合锻打和退火,不同的是古人可能认识到了锡的表面易形成隔层(即氧化

层),因此不采取金属片之间采用纸间隔的办法。此后,又开发了蒸汽退火加热技术[19]。用蒸汽加热可使温度控制在略高于100℃,既可获得很高的延展性,又可避免锡箔过度氧化。
从近代起,我国传统冶铁术已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尽管仍有地方生产“灌钢”或“苏钢”,如在安徽的芜湖、湖南的湘潭、四川的重庆、威远等地
人们还在使用这一传统技术,但在全国范围内,这一传统的液体渗碳制钢法不再成为制钢主要手段。我国的钢铁一方面依靠进口,另一方面开始建立近代化的钢铁厂。从1868年开始,相继建成福州船政局铁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炼钢厂、汉阳铁厂汉冶萍煤铁厂分公司、民族资本和兴铁厂、扬子机器公司铁厂本溪湖煤铁股份公司钢铁生产厂,这些工厂不仅生产生铁和熟铁,还可提供大量的钢材。这时积累长期经验所形成的传统热处理技术仍在金属加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采用熔融生铁作为渗碳剂的液体渗碳法的表面处理技术还有所发展,这些方法通常称为“擦生”或“擦镝”,其具体处理方法在不同地区还有许多种。在江西采用的是类似于宋应星描述的“生铁淋口”技术,河北、山西、内蒙等地区采用的是“擦渗”法,东北地区则采用“铺渗”法,福建、广东则更像是“煮渗”法。在淬火及回火的工艺控制方面已很成熟,如民间在淬火剂的选择上和进行钢铁控冷自回火方面发展了很多技巧,如“淬黄火”和“淬白火”[20]等。在刀剪制造行业中也逐渐建立了某些名牌商号,包括北京王麻子和杭州张小泉等,尽管他们不知刀剪的内部组织结构,但他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工艺技巧,使其能达到性能控制的目的,从而生产的刃具坚韧、耐用。焖熬法固体渗碳方法已成为渗碳的重要技术,在近代被华中和华北地区的工匠所采用,他们所用的“釜”是铁锅,制备的钢被称为“焖钢”。
2、中国的代热处理进展
热处理是机械工业中的一基十分重要的基础工艺,对提高机电产品内在质量和使用寿命,加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人们认识到这一点却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和很大的代价。由于热处理影响的是产品的内在质量,它一般不会改变制品的形状,不会使人直观地感到它的必要性,弄不好还会严重畸变和开裂;破坏制品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致使制造过程前功尽弃。所以在我国的制造业中长期存在着“重冷(冷加工)轻热(热加工)”现象,以致这个行业一直处于落后状态。
由于工业基础的薄弱和在战争中遭受的破坏,我国的热处理在40年代还仅仅

属于一种作坊式的生产,尚未形成实质性的产业。在工科院校中无热处理的专门学科,因而也缺乏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当时的热处理操作大都是家传技艺,笼罩着神秘气氛,处于十分落后的境地。
我国的热处理产业起源于50年代初苏联援建的156项企业。其中的机械工厂都设热处理车间和工段。购买了大批苏制热处理设备、包括箱式、井式、盐浴等30、40年代水平
的电阻加热炉,并相应建立了第一批按苏联图纸生产这些类型设备的电炉厂。一些高等工科学校经过院系调整后、创建了包括在机械制造工艺系中的热处理专业,于1954~1956年培养出了第一批专科和本科的热处理专业正式毕业生。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还有从苏联学习归来一批热处理专业的留学生。陆续建立的一些科研机构和专院校,基本上能按照材料和应用发展的步伐开展热处理基础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涌现出一系列的科研成果。由此,从人才培养、研究与开发,生产技术的革新和设备制造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专业体系。
由于科研和生产应用的脱节,对革新生产设备的忽视以及长期闭关锁国造成的目光短浅,上世纪60、70年代的机械、冶金工厂的热处理生产技术没有出现明显的进步。直到80年代实现了和国际社会的沟通,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一些大型骨干企业的生产技术有了明显的改观。
2.1 热处理行业现状
据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在制订国家热处理行业“十一,五”规划时的调查,2003年我国的热处理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情况:
2.1.1 企业总数
全国全能企业热处理厂、分厂、车间、股份制、民营热处理企业约15000家。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约占80%,有12000家;个体民营和股份制企业占20%,约3000家。由于内地许多地区在进行国营中小企业改制,华东、华南沿海城市民营企业仍在不断涌现,也有不少外资企业准备在沿海城市设热处理加工厂,“十五”后期民营与股份制企业总数仍会继续上升。
2.1.2 热处理员工总数
按全国热处理厂点15000家,每家平均员工25人计,全国员工总数约37万人。其中,企业技术人员比例平均 为8%,约37万人;管理人员约9%,约3.3万人。
2.1.3 热处理加热设备总数
按企业数占全国企业总数的5%计,反算得出的全国热处理加热设备(以75kW为一标准台)约15万台,装机容量11×106kW。
2.1.4热处理生产能力
设每台设备平均生产率为100kw/h,全国平均1.5班工作制,15万台加热设备的年生产能力近45×106t。
2.1.5热处理能源消耗
设热处理加热设备的平均利用率为30%,全国平均1.5班工作制,15万台设备的

每年实际热处理生产量为13.5×106t,消耗电总量为9.9×109kW.h。
2.1.6热处理年营业额
在调查中,热处理加工的平均价格为2.30元/kg。按全年实际产量13.5×106t计,全国热处理年营业额约310亿元。若以平均利润率10%计年创利润总计30亿元。热处理行业增值税率平均达12.5%,每年向国家纳税约39亿元。
2.2 科研、开发和新技术应用成果
2.1 物理冶金基础研究的进展
结合新工程材料的研究和发挥已有材料的潜力,上海
交通大学开发了金属相变理论和强韧化机理的研究,对马氏体、贝氏体的组织形态、精细结构、预相变机制,形状记忆合金与超塑合金中相变机制都进行了深入研究。控制渗碳、渗氮和热过程温度、应力场的计算机模拟也是上海交通大学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工作的突出方面。
西安交通大学为根据机器零件服役条件及失效形式正确评价选择材料,长期开展关于材料宏观性能、微观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周惠久教授提出了小能量多次冲击理论用以修正一些材料评价和选用的准则。结合低碳马氏体在生产中的应泛应用,取得显著成效。
哈尔滨工业大学多年来在雷延权教授领导下坚持了金属形变强化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对一定温度和形变度下的金属再结晶规律,形变热处理后不同组织和性能之间叛乱纱有许多重要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和开发了一系列变化学热处理方法。形变热处理应用的典型例子是汽轮机叶片和柴油机连杆的锻后余热淬火,既可节约电能,又能提高性能。哈尔滨工业大学还在金属基复合材料、双相钢、铜基和铁基形状记忆合金和陶瓷韧化以及金属和合金的离子镀和离子注入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北京科技大学在低合金高强钢、微合金钢的理论和实践,控制轧制,非晶态材料稀土元素在钢中作用以及金刚石薄膜沉积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所得在果在冶金行业获得实际应用。
特别应指出的是柯俊教授早期提出的贝氏体无扩散切变机制、和阿隆松的扩散一台阶机制在国际上成为分庭抗礼的针锋相对观点。徐祖耀、康沫狂、俞德刚等人在贝氏体相变理论和开发贝氏体钢以及贝氏体等温处理方面都有突出贡献。
2.2 热处理生产技术的进步
2.2.1 渗碳技术的进步
渗碳是汽车拖拉机工业应用最广的工艺方法之一。50年代实现了从固体渗碳到井工炉中滴入液体渗剂的气体渗碳的过渡,改善了产品质量,提高了工效。60年代初研制成功LiCl露点仪以后,首先在井式渗碳炉上实现了滴入甲醇和丙酮的可控渗碳。在掌握了吸热式气氛制备方法和研制成功密封渗碳炉以后,用露点仪实现了密

封渗碳炉的碳势控制。60年代末期研制成功红外线二氧化碳分析仪。为了提高碳势控制精度,在70年代推广了红外仪,主要用于井式炉的滴注式渗碳。目前用滴甲醇和煤油方式的可控渗碳已达到相当普及的程度。尤其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量引进滴注式密封渗碳炉和多种微处理机可编程序控制器碳势控制仪问世以后,在密封多用炉上也广泛应用起来了。
由于往炉中滴入甲醇和煤油,炉气中的一氧化碳成分不稳定,甲烷含量也达到1%~2%程度,
只用二氧化碳红外仪的单因素控制是很达到±0.05%的控制精度。为此,便研究开发出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甲烷的多因素碳势控制的仪器和方法。
因为制备吸热式气的原料——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供应紧张,而大量使用甲醇,生产成本高,迫使工业生产寻找别的出路。碳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氮(PSA法)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个难题创造了条件。80年代初期,研制成功国产碳分子筛制的同。随后用氮基气氛、甲醇和乙酸乙酯(或煤油)的合成氛渗碳法便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引进了气氛微量氧(氧势)测量、控制技术和仪器。目前应用氮基合成气氛和氧探头的炉气控制技术的渗碳、用微处理机控制碳势和渗层深度的方法已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个别工厂还引进了Supercarb直生式渗碳法的设备和工艺。目前在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轴承、齿轮、紧固件行业的可控渗碳、碳氮共渗、氮碳共渗技术已达相当普及程度。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本土设备制造企业已能成系列生产密封多用炉、推杆连续炉渗碳、淬火、清洗、回火生产线和网带炉生产线。应运而生的尚有与之相配套的碳势和工艺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的商品生产供应。1990年代以来,国际知名设备制造企业相继在国内建立合资,独资生产厂,为热处理企业提供了可靠性高,价格可以接受的先进设备。为此,也刺激,提高了本土设备制造厂的制造水平,为近十年大量涌现的民营,股份制专营热处理加工企业和国营大厂的热处理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创造了好的条件。
2.2.2 真空热处理技术的普及
1970年代开始研制油、气淬火冷却的冷壁式真空热处理炉,1980年代成系列地批量生产。目前本土制造企业已能成系列地提供真空加热、油气淬火炉、低压渗碳炉、1MPa(10bar)高压气淬炉、真空烧结炉、和钎焊炉。真空淬火、高压气淬炉的最高温度可达1350℃,真空烧结炉最高可达1800℃。各种炉种和炉型的产量在200台以上。近几年航空工业和模具工业的发展对真空热处理炉、真空钎焊炉,特别是真空加热高压气淬炉有大量需求,

推动了真空设备制造业的兴旺。低压渗碳和高压气淬技术的结合,为车辆齿轮的延寿、减畸(变)和降噪提出了新的途径,而体现此先进技术的半连续式生产线的开发为大批量生产的汽车齿轮热处理的技术改造提供了可能。在新世纪之初、国内已有数家汽车、柴油机齿轮制造厂引进了此类设备和生产线。
由于模具对表面质量和畸变的高要求,真空高压气淬已几乎成为模具热处理不可替代的技术。目前在华南和华东沿海,稍具规模的民营热处理加工企业都拥有至少一台0.4MPa(最多的有6台
)的真空加热高压气淬炉。在切削刀具行业,数控和加工中心的广泛应用,强烈要求刀具具有高的质量和长的寿命、城市的环保也对热处理提出更严格要求,真空加热高压气淬也因此成为高速钢刀具热处理替代盐浴加热淬火的首选工艺。
2.2.3 感应加热的广泛应用
感应加热技术在汽车、拖拉机、发动机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汽车制造中有200多种,近50%重量的零件采用感应加热淬火,例如曲轴、半轴、凸轮轴、刹车凸轮、转向节、变速导块槽口、气门调整螺栓,进排气阀端头、球头肖等。其中东风汽车公司半轴的横向磁场加热淬火是最具代表性的先进技术。利用横向磁场的矩形感应器实现了半轴表面和圆角的一次加热淬火,使生产效率提高数倍、半轴的抗弯扭疲劳强度提高10倍。具有故障报警、诊断功能、由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半轴感应淬火自动生产线已多年稳定投入生产。我国汽车工业的感应热处理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的感应电源制造企业自1990年代引进SIT(静电感应晶体管)、1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和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全固态晶体管电源以来,老式的电子管高频电源和机式中频发电机组已逐步被晶体管电源代替,本土企业生产的新式电源已能基本满足用户企业在功率和频率上的要求。感应淬火机床朝柔性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具有识别零件,控制功率、自动调节工艺参数、故障显示、报警、诊断的感应淬火装置,在汽车工业生产中也逐步推广应用。
2.2.4 化学热处理的潜力得到发挥
除渗碳、碳氮共渗以外的化学热处理,尤其是钢在铁素体状态下的化学热处理,其特点是工件畸变小,对提高机器零件耐磨减摩性能,提高抗疲劳、抗腐蚀性能和抗咬合能力以及节能降耗有明显效果。自上世纪60年代机械部机械科学研究院研制成功盐浴氮碳其渗(软氮化)和无毒原料氮碳共渗,并在生产上应用以来,又陆续开发出碳氮硼三元共渗、氨+吸热型气氛、氨+空气、氨+二氧化碳的气体

氮碳共渗和氮氧共渗以及低氰盐浴渗氮、抛光、氧化的QPQ技术和LT盐浴氮碳共渗在汽车、摩托车、轻纺机,机床,工模具、紧固件、仪器仪表、兵器等行业获得广泛应用。由于效果好、成本低,工艺过程简单、毒性很小,特别受到上列行业外资企业和外销产品企业的青睐。
气体渗氮虽然工艺周期长,但因渗层硬度高,提高零件耐磨性效果好,且工件畸变小,在机床精密零件中广泛应用。上海交通大学潘健生教授在1980年代即对控制渗氮技术开展了系统研究。通过对氨分解率(H2)的精确控制,可以获得预想的钢件渗层含氮量和
理想的组织结构,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山东工业大学(现为山东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和江苏机械研究所(现为铸锻热处理研究所)在1970年代研发出可得到脆性小的单相Fe2B层的固体渗硼法和粒状渗硼剂商品。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亦于同期开发出硼砂盐浴渗金属技术(类似日本的T.D法)。二者在提高冶金、矿山机器零件和模具寿命上充分发挥出了化学热处理的潜力。
2.2.5 离子热处理的盛行
早在1970年代初北京机床研究所就研成功国内第一台10A离子渗氮试验装置。此后,离子渗氮技术的研究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船开展起来。对工艺参数、渗层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探索了钢中含碳量和合金元素以及原始组织、温度、时间、压力、气体介质成分对渗层组织的影响。判明了形成γ、ε相,γ’+ε或ε+Fe3C复合相化合物层以及无化合物层的条件,测定了钢件在多种服役条件下最适宜的组织形态。这些结论对离子渗氮的扩大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到1980年末全国已有上千台离子渗氮设备、数十家离子渗氮设备制造厂、兴起了一场推广离子渗氮技术的高潮。
除离子渗氮外,许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还开展了离子渗碳、碳氮共渗、离子软氮化、硫氮和碳氮硫共渗、离子渗硼等技术的研究开发,但由于技术复杂、生产成本高、环保和安全卫生等因素,未得到广泛应用,生产应用最广的还是离子渗氮。
离子镀渗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是我国热处理技术进步的范例。太原工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和电子部第一研究所对离子镀渗机理、工艺参数的优选、镀层质量和工艺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发出了多层辉光离子渗金属和多弧离子镀技术,不仅可以在金属制品表面获得致密的TiN沉积层,得到W、Mo、Cr、Ni等单元素镀渗层,而且还可以使W、Cr、Mo、V等元素按不同组合和比例同时渗入普通钢材,使其表面得到相当厚的类似高速钢成分的镀渗层,从而代替昂贵的高速钢。
2.2.6 激

光和电子束热处理
激光热处理的试验研究起始于1979年。最初是在250W的小功率激光器上用小试样验证了钢表面相变硬化的效果。目前二氧化碳激光器已能做到10kW的功率,激光器、导光聚焦系统和5坐标工作台都能自行制造。
开展了激光和电子表面相变硬化、熔化凝固、表面涂复和表面合金化的试验研究。激光相变硬化在汽车发动机气缸套、弹性联轴节主簧片、纺织机锭杆、量具块规、凿岩机气缸等机器零件上获得应用。一汽、二汽、北京内燃机总厂、西安内燃机配件厂都已建立起缸套的激光硬化生产线。
十几年来,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率二氧化碳激光器有十数台之
多。目前国产设备已基本取代进口。
大功率激光器的研制和生产单位有华中理工大学、上海光机所、沈阳机电设计院、中科院北京自动化所等。承担国家863科研项目、在激光热处理应用上有贡献的单位有沈阳金属所、北京机床所、北京市机电研究院、原机械部北京机电所、长春机械研究所等。原机械部北京机电研究所和中科院自动化所合作研制了15KW的电子束热处理装置。
2.2.7热处理质量的严格控制
产品质量愈来愈严格的控制是近代热处理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这是随着金属学规律愈来愈精确的研究,测试传感技术和仪器制造的长足进步以及电子计算机普及应用的必然结果,我国在这方面取得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工艺过程的自动化作业 采用顺控器或微处理机按热处理工艺的要求实现装料、加热、冷却、清洗、回火,卸料等工序的自动化生产过程已在部分汽车、拖拉机、轴承、紧固件等大批量生产的企业投入使用。汽车工业的大型连续式渗碳、淬火、回火生产线和密封多用炉生产线大都采用微处理机控制的自动化作业。在真空热处理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