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图式语言学共30页
意象图式语言学
Contents 1
Contents 2
基本范畴
LOGO
大脑如何对事物进行最有效的分类和组织?
认知科学发现,大脑是从中间层面开始认识事物的。 这一层面被称为“基本范畴层面”,在此层面上,人 们的分类与客观主义的自然分类最接近,人们处理自 然的事物最有效、最成功。在此层面上所感知的范畴 叫做“基本范畴”。
(2)Image schemas can be generally be defined as dynamic analog representations of spatial relations and movements in space. (Gibbs and Colston,1995:349) 意象图式一般可以定义为空间关系和空间中 运动的动态模拟表征。
(3)Briefly,an image schema is a condensed redescription of
perceptual experience for the purpose of mapping spatial structure
onto conceptual structure. (Oakley)
意象图示
LOGO
意象图示是在对事物之间基本关系的认知的基础 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一种联系抽 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是反复出现的对知识的 组织形式,是理解和认知更复杂概念的基本结构,人的 经验和知识是建立在这些基本结构和关系之上的。
意象图示不是具体的形象,而是抽象的认知结构。它已 脱离了具体的、丰富的形象,而是一种只包含少数构成 成分和简单关系的结构,是非命题的抽象结构。
Contents 1
By Fillmore
Contents 2
CL4.1 意象图式
an essential role in structuring our mental world.
These schematic conceptions emerge in physical
experience (experience with objects moving from
source to goal along spatial paths, with actual containers and what they hold, etc.)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projecting it metaphorically to other conceptual realms.
the whole category is structured.
2. Turner (1996:16): Image schemas are skeletal patterns that recur in our sensory and motor experience. He also said that motion along a path, bounded interior, balance, and symmetry
out in detail the IMAGE SCHEMA OF FORCE DYNAMICS, and still later a lot of CL have
made further researches upon it.
§2. Further Explanation on IS
• Rosch & Mervis • Turner • Johnson & Lakoff • Ungerer & Schmidt • Gardenfors
略论图式话语“意象”之成因
略论图式话语“意象”之成因摘要:中国艺术的至高境界是“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只有主体进入自由创造的精神状态,使图式原本有的多种可能性空间,经由选择性和机遇性相协的图式构成,悟之于“道”,“寄之于象”、“意于言外”,心向往之而口不能言的画境之地,方能得之于“画味”。
关键词:图式;话语:意象图式,作为视觉艺术语言。
人们对艺术语言的研究,本身就是话语实践。
也就是说,图式话语即艺术语言的研究。
意象图式话语实践,是主体逻辑的内化,客体现实暗示的反映,是中国哲学文化的积淀。
艺术家都以自由独特的图式话语方式,寻求着无拘无束的白山境界。
如何才能发现自身的创造力,哪种绘画图式才真正能使“画有味”?几乎所有的画家都在探询这个问题,探询方法,寻求各种因素的组合,使自我的主体意识得以萌生并走向成熟。
一中国画是意象艺术。
“意”与“象”如何结合为意象,是创作者要解决的矛盾。
“立象尽意”、“寄情”“写心”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形式特征。
意象艺术的造型特点是“立意造像”。
“造像”不等同于“造型”。
在“具象造型”中,指描述的对象具有明确的状物特征形。
而“意象造型”中的“象”不仅有形,而且含有意。
何谓“立象尽意”?王弼曰:“失象者,出意者也。
言者,明象者也。
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
”(《易略例》)即通过立“言”以表明其象,在由“象”以尽其“意”。
也就是说,通过外物来抒发、寄托、象征、表达观念(精神情感),使所立的外物“象”不仅是事物自然形态本身,而足一种心无挂碍超脱来静观生命的“象”。
这个“象”是“意”(心)利“象”(物)重新遭遇后,“心物”之间神会的结果。
也就是所谓客观物象“神”的显现。
苏轼在一首诗十说过:“与可(文同)画竹时,见竹不见人。
它独不见人,嗒然忘其身。
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东坡诗集注》卷二十七:《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这里的“身与竹化”,其实是“神与竹化”寓意表达人格化了的“清新”之意。
文同一身与竹化的话语实践,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完整版)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
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一、意象图式的含义与理论基础意象图式(ImageSchema)是认知模型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研究意象图式对于研究人们如何建构范畴、形成概念、分析隐喻、理解意义、实行推理等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意象和图式原是两个独立的概念。
18世纪时康德讨论了图式的哲学意义,他认为图式是“连接感知和概念的纽带,是建立概念与物体之间联系的手段,也是建构意象、制造意义的必要程序,个体共有的想象结构”(王寅,2007:172)。
而意象常被视作是一个心理学的术语,指代一种心理表征,即人们在看不到某物时却仍然能够想象出该物体的形象和特点,而这正是在没有任何外界事物提示的情况下,人们仍然能在心智中猎取这个事物的印象的一种认知水平。
Lakoff和Johnson(1987)首次提出了意象图式这个概念。
他们将它定义为:意象图式是感知互动和运动活动中的持续再现的动态模式,这个结构给我们的经验以连贯性和结构性。
(Johnson,1987:xiv)Gibbs和Colston(1995)描述意象图式为空间关系以及空间中运动的动态模拟表征,而Oakley(2004)认为它则是为了把空间结构映射到概念结构而对感性经验实行的压缩性的再描写。
(李福印,2007:81)认知语言学家们赞同意象图式是基于人们的感知和体验的,并且先于人类语言。
换言之,“现实—认知—语言”是认知语言学的一条基本原理,并且认知过程包括:互动体验、意象图式、范畴化、概念化、意义等过程。
所以,意象图式只不过是认知过程中的一个细节。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即“经验是在我们持续通过与变化的环境互动之中产生意义的体验性感知运动和认知结构的结果”(王寅,2007:37),其心理学基础是皮亚杰的建构论和互动论。
所以,意象图式也是基于体验,与现实世界互动,并抽象出来的一种形而上的结构。
二、意象图式的类型象图式体现了这样的特征,并且与空间概念联系紧密。
根据Lakoff的分类,动觉意象图式可分为:容器图式、部分—整体图式、连接图式、中心—边缘图式、始源—路径—目的地图式和其他图式。
基于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语义分析
基于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语义分析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是一种语义分析方法,通过揭示语言中的隐含意义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文本的含义。
本文将介绍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探讨其在中文语义分析中的应用。
意象图式是指人们根据经验和感知,将某一概念与具体的感官形象联系在一起的认知结构。
我们常用“时间就是金钱”这个隐喻来表示时间的宝贵和有限。
概念隐喻是指将一个概念借用到另一个概念上,以便更好地理解后者。
我们将“爱情”这个概念应用到“战争”上,用“相爱相杀”来形容战争中的敌对双方之间的关系。
在中文语义分析中,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情感分析、辞海策略等研究中。
在情感分析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某一文本中的意象图式,来推测作者的情感状态。
如果一个文本中出现了大量与负面情感相关的意象图式,我们就可以推断这个文本表达了负面情感。
同样地,在辞海策略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概念隐喻,来揭示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这有助于拓宽我们对于某一概念的理解,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语义分析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
我们需要搜集大量的文本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如分词、去除停用词等。
然后,我们需要提取文本中的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并进行编码和分类。
这可以通过基于规则的方法,如使用词典和语法规则来识别特定的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
我们可以将得到的结果应用到具体的语义分析任务中,如情感分析、辞海策略等。
需要注意的是,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语义分析方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由于中文语言的复杂性和多义性,对于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自动识别和分类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由于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是基于人类经验和感知构建的,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中文语义分析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是一种有助于揭示语言隐含意义和概念之间联系的语义分析方法。
它可以应用于中文语义分析中的多个领域,如情感分析、辞海策略等。
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
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一、意象图式的含义与理论基础意象图式(ImageSchema)是认知模型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研究意象图式对于研究人们如何建构范畴、形成概念、分析隐喻、理解意义、实行推理等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意象和图式原是两个独立的概念。
18世纪时康德讨论了图式的哲学意义,他认为图式是“连接感知和概念的纽带,是建立概念与物体之间联系的手段,也是建构意象、制造意义的必要程序,个体共有的想象结构”(王寅,2007:172)。
而意象常被视作是一个心理学的术语,指代一种心理表征,即人们在看不到某物时却仍然能够想象出该物体的形象和特点,而这正是在没有任何外界事物提示的情况下,人们仍然能在心智中猎取这个事物的印象的一种认知水平。
Lakoff和Johnson(1987)首次提出了意象图式这个概念。
他们将它定义为:意象图式是感知互动和运动活动中的持续再现的动态模式,这个结构给我们的经验以连贯性和结构性。
(Johnson,1987:xiv)Gibbs和Colston(1995)描述意象图式为空间关系以及空间中运动的动态模拟表征,而Oakley(2004)认为它则是为了把空间结构映射到概念结构而对感性经验实行的压缩性的再描写。
(李福印,2007:81)认知语言学家们赞同意象图式是基于人们的感知和体验的,并且先于人类语言。
换言之,“现实—认知—语言”是认知语言学的一条基本原理,并且认知过程包括:互动体验、意象图式、范畴化、概念化、意义等过程。
所以,意象图式只不过是认知过程中的一个细节。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即“经验是在我们持续通过与变化的环境互动之中产生意义的体验性感知运动和认知结构的结果”(王寅,2007:37),其心理学基础是皮亚杰的建构论和互动论。
所以,意象图式也是基于体验,与现实世界互动,并抽象出来的一种形而上的结构。
二、意象图式的类型象图式体现了这样的特征,并且与空间概念联系紧密。
根据Lakoff的分类,动觉意象图式可分为:容器图式、部分—整体图式、连接图式、中心—边缘图式、始源—路径—目的地图式和其他图式。
意象图式 课件
Basic Idea of the Definition
1. Human bodily movement, manipulation of objects, and perceptual interactions
↓ abstract structures of images (人类的身体运动、对物体的操纵和感知互动包含有反 复出现的样式,如果没有这种样式,我们的经验将变 得一团糟,并不可理解。这种样式就是“意象图式” ,因为他们主要起意象性抽象结构的功能)
Thank you!
2. Image schemas are highly schematic gestalts which capture the contours of sensory-motor experience,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from multiple modalities.
You wake out of a deep sleep and peer out from beneath the covers into your room. You gradually emerge out of your stupor, pull yourself out from under the covers, climb into your robe, stretch out your limbs, and walk in a daze out of the bedroom and into the bathroom. You look in the mirror and see your face staring out at you. You reach into the medicine cabinet, take out the toothpaste, squeeze out some toothpaste, put the toothbrush into your mouth, brush your teeth in a hurry, and rinse out your mouth. (Johnson
意象图式语言学第六章
容器图式 CONTAINER Schema
LOGO
生理基础:人的身体是一个三维容器,由于人体的特点
和地球的引力,人与外部世界的这种关系首先形成一 种空间关系。
构成要素:里、外、边界
如In、out等词汇,人们从空间结构获得了这种图示,又 将它用于对世界其他经验的建构,即将其他非容器的 事物、状态等也看作是容器,并依此来认知和描述。
Contents 1
Contents 2
实用文档
图示
LOGO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 in general, there seems to be a schema for lexicalization, the sense of which is that the act of lexicalizing something is the act of presenting it as an established category of human thought. If a lexical item exists, in other words, it must exist as some part of a frame and must correspond to some part of a schema.
和地球的引力,人与外部世界的这种关系首先形成一种 空间关系。
构成要素:里、外、边界
如In、out等词汇,人们从空间结构获得了这种图示,又 将它用于对世界其他经验的建构,即将其他非容器的事 物、状态等也看作是容器,并依此来认知和描述。
Contents 1
实用文档
连接图示 LINK Schema
LOGO
(手指、脚趾、头发等);同样,树和植物具有树干、 树枝、树叶。
意象和图式
意象和图式(1)意象“意象”(image)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对一个客观事物或情形由于“识解”方式的差别——凸现的部分不同,采取的视角不同,抽象化的程度不同,等等——而形成的不同的心理印象。
举例来说:a.姑姑送一只花猫给小莉。
b.姑姑送[给]小莉一只花猫。
客观情形都是姑姑把一只花猫送给小莉,但由于说话人观察的方式不同,凸现了情形的不同部分,就形成两个不同的“意象”,可以图示如下:小圆圈G代表姑姑,L代表小莉,M代表花猫;大圆圈代表姑姑和小莉的支配范围;双线和单线箭头分别表示“使动”和“转移”。
凸现的部分用粗黑线表示。
(a)里的动词“给”专门用来象征花猫转移的途径,从而使情形的这一方面凸现出来。
(b)里“给”字可以不出现,或者依附在动词“送”后头,而两个名词短语“小莉”和“一只花猫”紧挨在一起,这象征着概念上小莉和花猫联系紧密(见前“疏密象似”),因此凸现的是花猫转移的结果,即小莉对花猫的最终占有。
“视角”和“凸现”有密切的联系:采取不同的视角必然凸现同一情形的不同部分,造成凸现部分的不同往往是由于采取的视角不同。
这是因为视角不同,吸引观察者的注意力的方面也就不同。
意象具有心理现实性,这得到心理学实验的证明。
例如Gibbs & O’Brien(1990)的实验证明,人对习语的理解要借助于意象。
英语中一些表示极度愤怒的习语flip your lid“掀掉壶盖”、blow the stack“烟囱爆炸”、hit the ceiling“直弹天花板”等,人在理解时要借助“愤怒是封闭在容器中的加热液体”这一隐喻,而“液体封闭在容器中加热”就是一个普通的心理意象,我们对这个意象的知识包括:加热到一定程度,强劲的气流会使容器爆炸或将容器的盖掀掉。
上述隐喻就是将这个意象的有关知识“投射”到人发怒时的身体状况。
实验表明,如果这种意象知识当时被激活,那么被试人对这些习语的理解就比较快,如果未被激活,理解起来就比较慢。
基于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语义分析
基于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语义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作为语言学中重要的概念,在语义分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意象图式是指通过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概念,而概念隐喻则是指通过将一个概念映射到另一个概念来进行语义建构。
这两个概念的提出为语义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语义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文本理解、信息检索等领域,如何准确地理解语言中的意义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而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引入,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视角来解决这一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中的隐含信息,揭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
通过研究这两个概念在语义分析中的应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语言和意义之间的关系,丰富语义分析的理论框架,提升文本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对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语义分析方法,深入探讨这两种认知手段在语言理解和交流中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研究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定义、特点和相互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语言的运作机制,并揭示语言背后的深层含义。
通过对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在语义分析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案例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验证这两种认知模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语义研究提供更加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本研究还旨在探讨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对语义分析的启示,总结两者在语义理解领域的重要作用,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表达方式,为语义分析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在语义分析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构建机制,揭示不同文本中的隐含含义和文化内涵;通过探讨案例分析,可以具体分析不同语境下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运用,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实证数据和案例验证;研究方法的探讨也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思路和方法论基础,从而为语言学研究提供更深入和全面的视角;对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对语义分析的启示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的探讨,可以为相关学科提供更多的思考和研究方向,推动语义分析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基于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语义分析
基于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语义分析基于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语义分析是一种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语义分析方法。
该方法认为语言的理解和生成基于人类思维过程中的意象和概念隐喻,通过分析语言中的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可以揭示语言背后的深层意义。
意象图式指的是人类通过感观体验和想象构建起来的生动图像。
在语言中,意象图式通过具象的词语和词组来表达,如“月亮白如霜”、“大海一碧如洗”等。
这些意象图式不仅可以形象地描述事物的外貌和属性,还可以暗示事物的内在特征和情感。
通过分析语言中的意象图式,可以揭示语言中隐藏的意义和情感。
概念隐喻是基于人类对于某些抽象概念的感知和理解。
概念隐喻通过将抽象概念映射到具体的概念来进行表达,用具体的概念来代表抽象概念。
我们常用“时间就是金钱”、“爱情是战场”等隐喻来表达时间和爱情的特性和关系。
通过分析语言中的概念隐喻,可以揭示语言中抽象概念的具体表达方式和隐含的意义。
在进行基于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语义分析时,首先需要识别并提取出语言中的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
这可以通过对语言中的具体词语和词组进行分析和归类来完成。
接下来,需要分析这些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所传递的意义和情感。
这可以通过对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上下文进行考察和推理来实现。
可以将这些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分析结果应用于语义理解和生成的任务中,以深化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
基于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语义分析在很多领域中都有应用。
在文学研究中,可以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来揭示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在广告和市场营销领域,可以通过分析广告中的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来研究消费者的认知和情感反应。
在翻译和跨文化交流中,可以通过分析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来理解和翻译跨文化文本。
以“容器―内容”意象图式为认知底蕴的语言形式和修辞现象
摘要:本文旨在对以“容器――内容”意象图式为认知底蕴的汉语语言形式和修辞现象进行全面的论述。
论述关及古代汉语修辞学,也关及现当代汉语修辞学,而用以观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与传统理论、方法有所不同。
本文是拓宽修辞研究的思路和加强修辞研究的科学性的一种尝试。
关键词:修辞现象;语言形式;认知底蕴;“容器――内容”意象图式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3)04-0094-01一、汉语中的“容器――内容”意象图式新释客观世界存在着无数的物体,而这些物体之间又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其中就有包含、容纳的关系,即一种物体(所谓容器)包含、容纳着另一种物体(所谓内容),或者说一种物体被包含、容纳在另一种物体之中。
人类长时期感知到这种现象,于是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意象图式(imageschema),即“容器――内容”(container-content)意象图式。
可以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我们都感知到容器包含、容纳着其内容的客观事实,而意象图式的形成,除了依靠感知之外,还依靠表象、记忆、联想、想象、判断、推理等等认知思维活动,其中也有语言参与其间。
这一点,《认知心理学》也有明确的论述:“言语或语言在人们的生活中有极重要的作用。
人的言语活动包含复杂的心理过程,另一方面它也参与诸如知觉、记忆和思维等许多不同的心理活动。
”语言既是这种种认知活动的参与者,又是这种种认知思维活动的成果的载体。
也就是说,语言形式承载了、反映着认知结构,语言形式、修辞现象是以认知结构为其底蕴的。
如果以a表示内容,以b表示容器,则作出反映的语言形式就是“a在b中(里、上)”,即(“a+介词结构”)和“a(的)b”、“b(的)a”三种。
“a在b中”如:“泪在眼中”、“牙在口中”、“果仁在果壳里”、“肝脏在人的肚子里”、“衣服在箱子里”;“a(的)b”如:“泪(的)眼”、“车(的)库”、“客人(的)房子”、“衣服(的)箱子”;“b(的)a”如:“空(的)客(空中客车)”、“海(的)轮”、“脑(的)细胞”、“试管(的)婴儿”、“火星上(的)‘好奇号”’。
基于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语义分析
基于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语义分析
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是语义分析中常用的两种方法。
意象图式是指通过描述图像、形象等来传达信息的方式,而概念隐喻是指通过将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进行类比来传达信息。
这两种方法在中文语义分析中都有较广泛的应用。
意象图式的语义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观察、分析并理解描述图像、形象等的语言表达和内涵来推断其潜在的意义和象征意义。
这种方法主要依靠人的直觉和感知能力,将观察到的图像或形象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联系和分析,从而得出图像或形象所表达的具体含义。
当我们看到一幅描绘夏天的图画时,会联想到阳光、绿树、蓝天等,从而理解这幅图画所传达的是夏季的气息和意境。
概念隐喻的语义分析方法则是通过将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进行类比来传达信息。
这种方法主要利用了人们对一些基本概念的心理认知模型,在理解一个概念时,将其与其他概念进行类比,从而推断出其潜在的意义和隐含信息。
“时间是金钱”就是一个常见的概念隐喻,它将时间比喻成金钱,意味着时间很宝贵,要善于利用。
通过理解这个隐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时间的重要性和合理安排时间的意义。
以古诗词为例,古诗词中常常用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来表达深刻的情感和意义。
通过分析古诗词中的意象图式,我们可以理解其中的图像和景物所代表的含义和象征意义,从而洞察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而通过分析古诗词中的概念隐喻,我们可以理解其中的概念之间的类比关系,从而理解诗词的语义和修辞手法。
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是中文语义分析中重要的方法。
通过运用这两种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语言中的意义和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本。
意象图式Image Schema
意象图式的形成和特征
感觉:指当前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的客 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头脑中的反映。 知觉:是比感觉更为复杂的认识形式, 指当前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 种属性在头脑中的总体反映,是各种感 觉的总和。 表象:指在没有客观事物的情况下留在 人们头脑中的印象,即在无具体事物存 在于现场时人们依旧能够通过想象唤起 该事物的意象,是感觉和知觉的心智表 征。
意象图式融合
将多个意象图式进行融合是人类的一种基 本认知操作,把抽象的意象图式与具体的 感知经验融合起来的过程,实际是一种基 本的概念操作过程。
每当我们感知某事件,它总会是更大整体 的一部分,此时就会很容易把感知到的经 验与对整体的回忆相融合。每当我们对新 信息进行范畴化时,就能将新信息与已建 立起来的范畴相融合。
Lakoff论三种意象
感觉意象(Perception Images),主要是指通过 各种感觉器官所直接获得的意象 心智意象(Mental Images),“心象”比感觉 意象更为抽象,是感觉和知觉的表征,与环境 相关,但仍是较为具体的意象,需要有意识的 努力才能构建和记忆。 意象图式(Image Schema),主要指意义的框架 内容,它比心智意象更为抽象、超越特定的感 知方式,与特定环境无关。意象图式本身虽不 能直接被看到,但可用来组织成具体的、能被 看到的东西,被具体化之后,就能被视觉感知 到。
动觉意象图式
根据Lakoff(1987:272-275)的观点,动觉意象图 式主要包括以下六类: 1.容器图式(Container Shema) 2.部分-整体图式(Part-whole Schema) 3.连接图式(Link Schema) 4.中心-边缘图式(Center-periphery Schema) 5.始源-路径-目的地图式(Source-PathDestination Schema) 6.其他图式(Other Schemas)
意象图式之层级图示
毛泽东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冷去对佳人。 一片飘飘下,欢迎有晚鹰。
Explanation:
上-下图示也是来自于人的身体经验的意象图 式之一,它是一个相对的空间概念。最明显的是 我们用“头” 表示“上”,“脚”表示“下”。 这是一首写景诗。整首诗是围绕被西湖美景 所环绕的北高峰来写的。诗人在登上北高峰后, 山下景色一览无余---整个杭州、飞凤亭、桃花岭 等都被尽收眼底。
意象图式之层级图示
(层级图示是根据“部分-整体”图示和“上-下”图示来理解的。
Members: 肖苇 马艳艳
An example of part-whole schame:
Suzhou, known as the home of gardens, displays the most and best traditional private gardens in China. Among them, the Pavilion of the Surging Waves is known for its rustic charm, Lion Grove for its strange rockeries, the Humble Administrator’s Garden for its tranquil waters and elegant buildings, and the Garden for Lingering for its ancient architectural art and arrengement of hills, waters and plants.(朱华, 赖宇红 2004:95)
Explanation:
部分-整体图示是来自于人的身体经验 的意象图式之一。 每个人都是由部分组成 的,如:身体是整体,头、手、脚 等都是 其组成部分。 材料中,苏州园林属于整体,而沧浪亭、 狮子林、拙政园、留园是其中的四大名园, 属于其组成部分。
隐喻、转喻、意象图式互动模式的认知分析
隐喻、转喻、意象图式互动模式
的认知分析
隐喻、转喻、意象图式互动模式的认知分析
Lakoff (1987)指出人类通过理想化认知模式建构对世界的认知。
而隐喻映射、转喻映射和意象图式结构是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式四种建构原则中的三种。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中关于概念互动的研究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对隐喻和其他建构原则的关联的研究也已占了一席之地。
在经验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本文对隐喻、转喻和意象图式概念互动模式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英语和汉语中的一些表达的解释来探讨其互动模式。
本文中互动模式以图表的形式展示,主要回答了以下五个问题:(1)隐喻和意象图式在概念互动中的关联方式是什么?(2)转喻和意象图式在概念互动中的关联方式是什么?(3)意象图式在建构大量隐喻中源域和目标域关系和理解转喻在推理时的作用是什么?(4)隐喻、转喻和意象图式概念互动的经验基础是什么?(5)隐喻在互动中的作用是什么?本文中,隐喻和转喻被描述为概念映射,两者的不同在于所包含的概念域。
两种认知方式都基于人类日常和身体的经验。
隐喻的功能是提供理解,而转喻服务于理解。
意象图式是人类对世界的体验所形成的前概念意象组成。
分析表明,概念互动包含隐喻、转喻和意象图式三种模式的激活。
概念互动中,隐喻为互动提供基本模式,转喻和意象图式伴随其出现。
意象图式完全解释了概念互动方式,并能够赋予表达很高的价值意义。
转喻在概念互动中附属于隐喻和意象图式,它遵循意象图式的逻辑。
经验主义对意象图式结构的形成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概念隐喻和转喻不是随意的,它们基于我们的身体经验。
一旦确定,人们就会以不同方式将其结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意象图式理论研究
意象图式理论研究“意象〃指的是凭想象得到的某个物体的形象。
“图式〃指的是我们把经验和信息加工组织成可以较长存在于记忆中的认知结构。
意象图式也就是人脑对生活中的各种经验进行过滤、加工、整合、归纳和抽象的过程和结果。
Lakoff和Johnson于1980年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首次将"意象"和"图式〃这两个概念结合而成"意象图式(ImageSchemaJ^o Lakoff指出意象图式主要是基于感觉、知觉和互动体验之上形成的,是先于概念和语言的抽象结构。
人们在体验的基础上获得意象图式后, 就可以运用它来体验我们的世界。
早期对“图式〃概念进行研究的是社会学家、跨文化心理学家Bartletto Bartlett在自己的研究中把图式作为认知模式的普遍原则。
他是从两个方而来理解图式的。
一是因为个体和个体之间有共性,所以图式可以作为普遍思维模式的图式。
二是作为文化术语的图式。
从前的经验在人的头脑中会留下一个框架结构,这个结构其实就是人的经验的图示化和概念化的重现。
图式产生于以往的交往过程,而且打下了深深的文化烙卬。
从而,我们可以看出意象从木质上来看就是人作为群体的无意识的建构,具有强烈的文化性。
世界上的文化众彩纷呈,但无可否认的是不同的文化之间却含有着相同的或者相似的基木元素。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意象在人的头脑中形成的情感因素完全有可能是相似的,不同民族的群体之间的情感沟通是具有坚实基础的,这就使得语言之间的翻译成为可能。
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幽默的方式不尽相同。
幽默种类的不同导致幽默的可译程度各不相同。
在普遍幽默、文化幽默和语言幽默之中, 可译度最大的是普遍幽默,可译度略小的是文化幽默,语言幽默与文化幽默的可译度相差无几,但语言幽默的翻译相对复杂一些。
译者对幽默进行翻译,其目的无非就是要使广大的读者能够像本族语读者一样会心而笑。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译者的翻译便是有效的翻译、成功的翻译。
意象图式语言学第六章
LOGO
连接图式 LINK Schema
生理基础:人的第一连接物是脐带 构成要素:两个实体、一个连接关系
社交和人际关系被看成是一种连接关系,人们make connection, break social ties;奴隶制被视作“桎梏” 等。
Contents 1
LOGO
部分-整体图式 The PART-WHOLE Schema
Contents 1
LOGO
中心-边缘图示 CENTER-PERIPHERY Schema
生理基础:人体具有中心(躯体和内脏器官)和边缘
(手指、脚趾、头发等);同样,树和植物具有树干、 树枝、树叶。
构成要素:实体、边缘
中心是重要的,边缘是不重要的,边缘依赖中心而存在。 社会组织有“核心成员”,理论有central and periphery principles.
Contents 1
Contents 2
基本范畴
LOGO
大脑如何对事物进行最有效的分类和组织?
认知科学发现,大脑是从中间层面开始认识事物的。 这一层面被称为“基本范畴层面”,在此层面上,人 们的分类与客观主义的自然分类最接近,人们处理自 然的事物最有效、最成功。在此层面上所感知的范畴 叫做“基本范畴”。
He left out some minor details when he retold the story. Thank you for hearing me out.
Contents 1
LOGO
循环图式 CYCLE Schema
生理基础: 构成要素:起点,不受阻碍的事件进程,回到起点。
在其上有一个从高峰到低谷的结构。 Days/weeks/years/sleeping/waking/breathing/circula tion/emotional building/realse。
汉语味觉意象图式及其衍生的概念隐喻-最新年精选文档
汉语味觉意象图式及其衍生的概念隐喻根据当代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图式又称为意象图式,1987年由Lakoff和Johnson提出。
意象图式是在对事物之间基本关系的认知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是反复出现的对知识的组织形式,是理解和认知更复杂概念的基本结构,人的经验和知识是建立在这些基本结构和关系之上的(赵艳芳,2001:68)。
意象图式作为一种客观体验和认知的高度抽象,能够以类推的方式构建我们的身体经验,还可以通过隐喻来构建我们的非身体经验,帮助我们理解无限的事件。
本文在以往意象图式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探讨汉语味觉意象图式的形成及其概念隐喻。
本文所用语料全部来源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语料库。
1. 味觉意象图式的形成认知语言学关于基本图式的研究表明,基本图式直接来源于人类的体验,是构筑概念系统的基础,对各种意义范畴的理解依赖于一些基本图式。
例如,容器、联系、外力、平衡和各种空间方位关系:上―下,前―后,部分―整体,中心―边缘等。
Langacker指出,除了时间和空间外,还有一些认知域无法被简化为其他更基本的认知结构,如温度、色彩、味道、音调之类的感官体验,也许还包括快乐和热情之类的心理状态。
[1]人们是在与客观世界进行的一系列互动性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各种意象图式。
学者们都强调意象图式的重复性和体验性。
“进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理需要,存在于人们每天的日常生活中。
因此,即使还没有对食物的味道形成特定的分类,但是从远古开始人类就无时无刻地重复着品尝各种食物味道的体验。
意象图式中所谓的“意象”,是指在没有客观事物的情况下留在人们头脑中的印象;“图式”则是指人们把经验和信息加工组织成某种常规性的认识结构,可以较长期地储存于记忆中。
[2]人们每天对食物味道的重复体验形成了对味道感知的经验和记忆,这样,对于味道的体验就成为了一种意象图式。
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简单表示为:进食体验――味觉感知――味觉意象图式2. 汉语的五味“民以食为天”,古代人们就已经区分并懂得“酸”、“甜”、“苦”、“辣”、“咸”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