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历史文化街区调研报告2016

合集下载

郑州古荥大运河文化区研究

郑州古荥大运河文化区研究

三国 魏晋
开凿运河
荥阳八景
刘晏治理汴渠
著名诗句
隋 唐
唐朝关于荥阳诗句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 李白 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飞蓬。 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 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 赤精斩白帝,叱咤入关中。 两龙不并跃,五纬与天同。 楚灭无英图,汉兴有成功。 按剑清八极,归酣歌大风。 伊昔临广武,连兵决雌雄。 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 战争有古迹,壁垒颓层穹。 猛虎啸洞壑,饥鹰鸣秋空。 翔云列晓阵,杀气赫长虹。 拨乱属豪圣,俗儒安可通。 沉湎呼竖子,狂言非至公。 抚掌黄河曲,嗤嗤阮嗣宗 《郑典设自施州归》杜甫 吾怜荥阳秀,冒暑初有适。名贤慎所出,不肯妄行役。 旅兹殊俗远,竟以屡空迫。南谒裴施州,气合无险僻。 攀援悬根木,登顿入天石。青山自一川,城郭洗忧戚。 听子话此邦,令我心悦怿。其俗则纯朴,不知有主客。 温温诸侯门,礼亦如古昔。敕厨倍常羞,杯盘颇狼藉。 时虽属丧乱,事贵赏匹敌。中宵惬良会,裴郑非远戚。 群书一万卷,博涉供务隙。他日辱银钩,森疏见矛戟。 倒屣喜旋归,画地求所历。乃闻风土质,又重田畴辟。 刺史似寇恂,列郡宜竞惜。北风吹瘴疠,羸老思散策。 渚拂蒹葭塞,峤穿萝茑幂。此身仗儿仆,高兴潜有激。 孟冬方首路,强饭取崖壁。叹尔疲驽骀,汗沟血不赤。 终然备外饰,驾驭何所益。我有平肩舆,前途犹准的。 翩翩入鸟道,庶脱蹉跌厄。
陈胜吴广起义军大败于荥阳
此时陈胜因为大泽乡起义得势后 骄傲,导致义军不团结。 义军行至荥阳,因荥阳守军精良, 地势易守难攻,义军久攻不下。 兼之军心不稳,围攻荥阳的起义 军将领田臧与吴广意见不合,竟 假借陈胜之命杀死吴广 围荥阳的起义军的全军覆灭,田 臧战死,翻转了战争局势。
春秋 战国

炎黄 时期
楚河汉界
荥阳起兵反吕

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屋面临拆迁目,前大部分商户已迁至唐人街文化广场。这条全长不到1.8
公里、宽15米的街道,因背靠商代城墙遗址,经过20多年的积累和嬗变
,成为郑州文化街的代表。
东西大街
基地分析——外部
---郑州东西大街,初建于唐代武德四年,是一条具有千年历史的老街。悠久 的历史,使这里文物荟萃。如建于东汉的郑州文庙;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赋诗 凭吊过的夕阳楼;建于明初的古建筑郑州城隍庙;郑州最古老、规模最大的清 真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视察过的三益街工人学校等。西大街,郑州老 城内主干街道之一,古有“商遍四海,富冠全城”的美名。 ---这是条古老的商业街,原名里仁街。1949年起 ,该街进行了改造,从大十 字口至二七广场,全长1000米,宽9米,铺为柏油路面。这里沿街商店林立, 车辆如流,既是辖区繁华的商业街,又是老城内东西走向的重要通道。
历史背景
它是时光里永恒的智者,见证历史,并向我们娓娓道来……
明朝崇祯十年(1637年),书院街还叫做花园门街,当时 的郑州知州鲁世任,在街北(今天的三职专校园处)创建了 “天中书院”。(1838年,知州王宪在书院旧址上建了一 座南公馆,移作他用。)
1754年,时任知州的安尔恭,在东大街文庙西侧创建了
东里书院1882年,新任知州王成德看到东里书院房屋破 损严重,就会同绅士阎坛等捐资将东里书院迁至南公馆
天中书院原址。
历史背景
它是时光里永恒的智者,见证历史,并向我们娓娓道来……
郑州书院街112号院,因为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 姓郭,所以它又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郭家大院。说是 四合院,其实跟我们在北京常见的传统四合院布局 完全不同。从外围看,这座四合院东侧的房子只有 南面几间是青砖墙体,北面两间的墙体却是红砖, 显然是后来新接的,而且老房子上面用的是灰瓦, 翘角飞檐,新建筑的房顶却是平房样式。抬头看高 大院门上端椽上的文字,显示这处宅院为民国二十 一年(1932年)建造。

郑州百年德化步行

郑州百年德化步行

德化步行街的周边环境分析——泛二七圈
二七商圈是郑州绝对的商业核心。经过多 年的积淀,泛二七商圈的格局显现。 北部——新二七商圈,购物中心密布 中部——传统二七商圈,家电大卖场云集 南部——火车站商圈,小商品、服装批零 市场辐射中部地区 现在···
过去···
德化步行街的周边环境分析——泛二七圈
新二七商圈是 在传统二七商圈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以百货业为集聚的 区域新建项目、已 有项目的易主和已 有项目的二次招商 促成各项目的客户 群定位出现细分 目前作为商业综合 体项目而言的只有 大上海城
德化街始建于公元1905年。 1901年京汉铁路建成通车后, 带动了郑州商业的发展。清末 举人刘邦骥与众商合议,取 “德化育人”之意,定名德化 街,并沿用至今。德化步行商 业街是河南省郑州市第一条步 行商业街,由德化街和苑陵街 组成。北起二七广场,南至大 同路,西经苑陵街通往郑火车 站,全长600米,红线宽20米, 花岗岩铺装总面积12000平方米。 被誉为郑州市的------“城市 客厅”。
商业区位分析
德化步行街商业区位分析
百年德化风情购物街,位于德化街以西, 正兴街以南,福寿街以东,裕元里以北, 北临二七塔,处于二七商圈与火车站商圈 传统商业地带,分三期开发;一期“德化 街改造”,二期德化街“风情购物公园” 占地51.5亩,总面积6万多平方米;三期筹 备中,由宇通不动产(河南)有限公司开 发。
德化步行街的周边环境分析——泛火车站商圈
区域内人流量密集,各类小商品品种齐全,日均人 流量达百万人次 批发市场主要集中于福寿路两侧,以大同路为界, 以北为小商品批发市场;以南为服装批发市场;近 陇海中路还有通讯器材批零市场 郑州地一大道2.4公里16万方商业体量的地下商业 步行街,连通多个批发市场

郑州历史发展主题研究报告

郑州历史发展主题研究报告

郑州历史发展主题研究报告郑州历史发展主题研究报告一、引言自古以来,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和重要的中原地区城市,其历史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

郑州作为一座古老的城市,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对中原地区及整个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次研究报告旨在全面探究郑州历史发展的主要主题,并分析其对城市的影响和未来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二、古代郑州的崛起与繁荣郑州作为一个文化古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

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发现显示当时已有人类在郑州一带活动。

随后,商代时期郑城成为古代商代政治、经济的重要中心。

工艺制作和商业交流的繁荣使得郑州成为黄河流域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周代,郑州成为中原地区最重要的都城之一,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逐渐取代了原先的河南洛阳。

郑州的繁荣还得益于其良好的地理位置,作为一个交通枢纽,在河南地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三、郑州作为政治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郑州作为政治中心的地位逐步下降。

自隋唐时期开始,洛阳取代了郑州的地位,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

尽管如此,郑州仍然作为一个重要的行政区域存在。

自明清时期以来,郑州发展为河南的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

尤其是在近代,郑州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重要基地,对整个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郑州的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郑州的经济发展迅猛。

郑州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随着中国内外贸易的增长和改革开放的推进,郑州逐渐崭露头角。

特别是近年来,政府大力推动郑州的现代化建设,加快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东新区等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为郑州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郑州逐渐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门城市,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本投入,加速了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五、郑州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尽管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对郑州的历史文化遗产带来了威胁。

古镇和老街巷的拆迁、文化遗址的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

郑州历史文化街区调研报告2016

郑州历史文化街区调研报告2016

公共停车泊位
人均停车场面积
20万个
0.8平方米
__ __
__ __ __ __
人均停车场面积
2016/2/27ຫໍສະໝຸດ 0.8平方米__ __
14
基础文献资料收集
2016/2/27
15
基础文献资料收集
2016/2/27
16
“茶 道
“茶 道
目录
2016/2/27
19
课题来源
课题来源
《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 》 -国家文物局、财政部
2016/2/27
29
研究对象
课题来源
郑州市三大历史街区
研究意义及对象
国内外研究现状
书院街历史文化 街区、
文庙—城隍庙历 史文化街区
德化街—大同路 历史文化街区
研究内容
研究思路与方法
工作方案
论文框架
研究进度
城隍庙: 郑州城隍庙:位于郑州市商城路。该庙始建年代无考。 明、清多次修葺。庙坐北朝南,原占地10亩,由大门、仪门、戏 楼、大殿、后寝宫和东、西廊房组成。大门为悬山式建筑,檐下施 三昂七踩斗拱。戏楼,歇山式高台楼阁,高12米,12条脊纵横斜 插,上下错落,翼角重重,造型别致,小巧玲珑。大殿、寝殿,雕 梁画栋,金碧辉煌。城隍庙是市区内保存最好的建筑群。庙内现存 碑刻很多,是城隍庙历史的重要资料
理论背景
现状背景 1.现状破坏严重 2.少数民族聚集区, 社会结构复杂 3.旧城开发更新 4.紧邻核心商圈,商 业开发价值较高 5.历史街区相对集聚 6.保护现状较差
23
工作方案
论文框架
研究进度
2016/2/27
课题来源
课题来源
国内外研究现状

历史街区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历史街区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历史街区建设调研报告范文历史街区建设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历史街区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方向,我们特组织了一次历史街区建设调研活动。

通过该次调研,我们希望能够提出合理的建议,推动历史街区建设的健康发展,促进城市文化传承和社会经济繁荣。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范围涵盖了本市主要历史街区及相关文化机构。

三、调研结果1. 历史街区保护现状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本市的历史街区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大部分历史建筑得到了保护,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甚至成为了城市的地标。

相关保护政策也在不断完善,例如建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和资金支持政策。

2. 历史街区保护存在问题然而,调研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历史街区的保护侧重于建筑本身,而忽视了文化内涵的传承和利用。

其次,一些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存在不规范和简单粗暴的现象。

再者,历史街区周边环境和城市规划与历史建筑之间缺乏有机整合,导致历史街区与其他部分的不协调。

3. 历史街区发展方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应更加重视历史街区的文化内涵传承,挖掘历史建筑背后的故事和意义,加强文化教育和旅游推广。

其次,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需符合规范,严禁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并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和评估机制建设。

同时,历史街区周边环境和城市规划要与历史建筑相协调,加强协调机制和规划编制。

四、结论和建议本次调研发现了历史街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如今,历史文化正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能,历史街区建设也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希望能够促进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让历史文化照亮城市的未来。

五、参考文献1. XXX,XXX,XXX著,2019,《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研究》,XX出版社。

2. XXX,XXX,XXX著,2020,《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利用研究述评》,XX杂志,(2):XX-XX。

【备注】以上为模拟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郑州红色文化调研报告题目

郑州红色文化调研报告题目

郑州红色文化调研报告题目郑州红色文化调研报告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记忆,它代表着中国人民的顽强抗争精神和革命意志。

本次调研以郑州市为研究对象,探讨郑州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分析其在群众教育、旅游发展和城市形象塑造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实地调研,我们发现郑州红色文化在当地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引言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部分,它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和人民的伟大牺牲。

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以其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独特的历史地位,成为全国闻名的红色旅游胜地。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郑州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情况,分析其在城市形象塑造、旅游发展和群众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二、红色文化的背景中国革命历史是一部充满荣光和牺牲的历史,红色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郑州作为国内红色文化的重要据点之一,承载着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和纪念设施。

例如,郑州起义、豫中抗日根据地等,都成为了郑州红色文化的重要节点。

三、郑州红色文化的传承郑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对红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建设红色文化景区和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通过对旧址的保护和修复,使得人们可以亲身感受当年的革命场景和英雄事迹。

此外,通过红色文化的教育活动,让广大市民了解红色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郑州红色文化的发展郑州市政府将红色文化作为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积极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和红色文化节庆活动。

例如,“红色旅游周”、“红色文化节”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通过借助红色文化的力量,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五、郑州红色文化的影响郑州红色文化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城市的旅游业和经济发展上,更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意识形态。

红色文化的弘扬激励了人们的革命意志和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历史街区建设调研报告总结

历史街区建设调研报告总结

历史街区建设调研报告总结历史街区建设调研报告总结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历史街区建设的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

通过对多个历史街区的实地考察、采访、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历史街区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

二、历史街区建设的现状1.历史街区建设规模逐年扩大,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历史街区得到保护和改造。

2.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建设主要依赖于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的合作十分重要。

3.历史街区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保护力度不够大、商业化开发过度、建筑物维修困难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规范。

三、历史街区建设的问题和挑战1.保护力度不够:部分历史街区在保护上仍存在不足,一些历史建筑遭到破坏或拆除,需要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2.商业化开发过度:一些历史街区受到过度商业化开发的影响,原有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受到破坏,需要在开发过程中注重文化保护和传承。

3.缺乏专业人才:历史街区建设需要涉及多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如建筑师、文物保护专家、旅游规划师等,而目前专业人才的匮乏导致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难题。

四、历史街区建设的发展趋势1.注重文化保护和传承:未来的历史街区建设应更加注重文化保护和传承,通过保留历史建筑和传统手工艺等方式,让历史街区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2.加强规范管理:为了保护历史街区的独特性和历史价值,需要加强规范管理,建立相关的标准和制度,确保历史街区能够长期保持其独特性和吸引力。

3.多元化发展:历史街区的发展不应仅仅局限于旅游业,还可以发展文创产业、特色小吃等,以实现多元化发展,增加历史街区的吸引力和经济效益。

五、建议1.加强政府的管理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历史街区的独特性和文化价值得以保护。

2.加强社会参与:历史街区建设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可以通过成立相关组织、开展志愿者活动等方式,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保护和建设工作。

基于遗址保护背景下的历史文化区规划设计研究——以郑州商城历史文化区规划为例

基于遗址保护背景下的历史文化区规划设计研究——以郑州商城历史文化区规划为例

基于遗址保护背景下的历史文化区规划设计研究——以郑州商城历史文化区规划为例摘要:一座城市的遗址能体现出这座城市的文化竞争力,历史文化区规划影响着遗址的保护、传承与发扬,文章基于历史文化区规划的设计原则和有机更新方式,以郑州商城历史文化区作为研究对象,从规划角度分级管控,对保护措施进行分析研究,为同类型历史文化区的保护利用提供解决途径。

关键词:遗址保护;历史文化区;可持续发展1.研究背景我国历史悠久,文物遗址数量众多,一座城市的遗址能够体现出一座城市的文化核心竞争力,遗址的价值不容小觑。

因此现在许多城市都积极致力于遗址保护工作,或对遗址进行发掘勘测,保持遗址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这一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主导性,例如北京圆明园西洋楼遗址;或在已发掘遗址上修建遗址展陈博物馆,例如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或是建成遗址公园,注重保护展示遗址和遗址周边环境,重塑历史场景,讲求文化遗址的可观赏性,例如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或是实现历史遗址功能转换,例如上海新天地街区。

在众多保护方法中,要注意保留遗址的历史记忆,保持遗址可读性与文化延续性。

郑州自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立亳都以来,3600年城市文化延绵不断,经历王国都城,方国都城,县辖管邑,西辅郑州,直隶州,郑县等一系列历史变迁。

与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并称为八大古都,在1994年被列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商城历史文化区以商城遗址为核心,是郑州的老城区,文化遗址丰富多彩。

随着郑州城市的发展,商城历史文化区原有空间格局和生活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城市的发展,如何保护和发展商城文化遗址,再现商城昔日辉煌是现下的主要问题,因此,商城历史文化区的有机更新刻不容缓。

2.现状问题2.1历史文化区功能业态单一商城历史文化区位于郑州市老城中心区域,人口密度大,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逐渐变成传统旧城与现代生活相矛盾的地区,单一的居住功能与中心区多元功能需求互相矛盾。

郑州古镇调研报告

郑州古镇调研报告

郑州古镇调研报告郑州古镇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郑州地区的古镇文化传承情况,探寻古镇发展的优势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促进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走访:我们选择了郑州市西南部的龙湖镇、梨河镇和大黄村作为调研对象,了解当地古镇的历史沿革、文化特色、旅游资源和发展问题。

2. 网上调查:通过网络问卷,收集古镇居民和游客对古镇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公众的需求和期望。

三、调研结果1. 古镇文化传承不完整: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古镇的文化传承存在着断层现象。

一方面,许多传统制作工艺和民俗文化正在逐渐消失,年轻一代对古镇的文化认同感不强。

另一方面,部分古镇正将自己定位为旅游景区,商业化程度过高,导致文化元素被淡化。

2. 古镇旅游资源丰富:郑州的古镇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资源,如古建筑群、传统街巷、古老桥梁等。

尤其是龙湖镇的乌山古城、梨河古镇的龙河景区以及大黄村的泳月湖,在当地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3. 古镇发展面临的问题:古镇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游客投诉较多。

同时,游客在古镇内的行为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文明现象,对古镇的环境造成破坏。

另外,商业化导致古镇文化受到冲击,传承和发展面临困难。

4. 公众需求和期望:通过网上调查,我们了解到公众对古镇发展的期望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改善交通状况、提升古镇的保护与管理水平、加强对古镇文化的传承和挖掘、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和体验。

四、建议和措施1.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古镇的保护力度,修缮古建筑、保护传统街巷等文化遗产,确保古镇的历史风貌不受破坏。

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状况,提高古镇的辐射和吸引力。

3. 加强古镇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古镇的商业运作,遏制商业化趋势,保持古镇的传统韵味。

4. 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培训更多的导游和服务人员,提高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5. 加强古镇文化传承和挖掘,开展文化活动和展览,激发居民和游客的文化认同感。

郑州商城遗址基地调研报告

郑州商城遗址基地调研报告
虞绍涛(河南省建设厅原总规划师、教授级高工):郑州商城保护的主体是城。 目前来讲,商城保护的核心应是城墙,一切规划保护都要以烘托城墙为目标,城墙是 商城目前最明显的标志,也是凸显它作为商朝都城的重要遗迹。因此,我们要围绕城 墙来做文章,切不可喧宾夺主。
杨育彬(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郑州商城的保护规划,必须把 商城城墙和宫殿等其他遗迹纳入保护规划,与郑州的自然景观如金水河、熊耳河有机 地联系起来。同时要把郑州市保护下来的古建筑,如城隍庙、文庙联系起来,把遗迹、 绿地、人行步道、博物馆展示联系在一起,让郑州市民能够形象地领略到商代郑州的 概况,这必将大大提高郑州的文化底蕴。
城市历史地段公共空间设计 ——基地调研报告
一、前期资料收集
·管城回族区概况
·商代历史 ·郑州商城遗址 ·商城遗址规划 ·土质城墙的危害和保护 ·已建成城墙保护案例
唐长安城墙遗址 元大都城墙遗址
·关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二、基地现状分析 ·区位分析 ·用地性质分析
基地城墙遗址 基地分区 人的活动分析 ④基地现有植被
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和产业结构划分的板块图
·商代历史
商代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自天乙(汤)至帝辛(纣),共 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后经历了将近六百年。盘庚时期到来之前商王朝曾多次迁都。 五个都城中的四个都在河南境内。目前在河南的偃师市、郑州市、安阳市都发现了城 市规模的遗址,在信阳市、温县、辉县、新郑市等许多地方还发现大量商朝文化遗存。
当前,中国土质城墙保护采取的技术方法不外乎以下几种:砌石固土法、土坯砌补 法、混凝土网格固土法、附土包裹法等。观察其远期效果,都起到了防止垮塌、水土 流失等作用,但在修旧如旧保持历史风貌方面好像还有些缺失。

郑州文旅调研报告

郑州文旅调研报告

郑州文旅调研报告
郑州位于中国中部,是河南省的省会城市。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城市,郑州吸引着大量游客。

为了更好地了解郑州的文旅发展,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在郑州,我们首先参观了城市的主要景点之一——郑州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展示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和历史藏品。

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郑州作为一个历史名城的独特魅力。

博物馆的展品包括了各个时期的文物,从新石器时代的器物到现代的艺术品,让人们对郑州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除了博物馆,我们还参观了嵩山少林寺,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佛教寺庙。

这里是中国武术的发源地之一,以其特有的少林功夫而闻名。

参观嵩山少林寺,我们不仅了解了佛教文化的精髓,还体验了传统的武术表演。

这种独特的文化体验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当然,除了传统文化之外,郑州也注重现代化建设和文旅融合。

我们参观了郑州新东方智慧园区,这是一个集教育、科技和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园区。

来到这里,我们看到了许多创新的科技产品和教育资源,这些为郑州的文旅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郑州的美食文化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我们尝试了当地的经典美食,如烩面和烤鸡焖面,这些美食以其独特的味道和口感让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郑州的美食文化丰富多样,满足了各种口味的需求。

总的来说,郑州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城市,吸引了大量游客。

博物馆、少林寺和新东方智慧园区为游客提供了不同的文化体验,而美食文化则满足了游客的口腹之欲。

同时,郑州注重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创新,为文旅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郑州红色文化调研报告

郑州红色文化调研报告

郑州红色文化调研报告
郑州市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是河南省省会。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之一,郑州拥有着悠久的红色文化历史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郑州市的红色文化调研报告。

首先,郑州市有许多重要的红色文化景点和纪念地。

例如,位于郑州市区的黄河之滨厉家村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邓中夏的老家,这里现在已经被建设为纪念馆,供游客参观学习。

此外,郑州市郑东新区的红旗渠、新密市的梁家河等地也是红色旅游的热门景点。

其次,郑州市的红色文化教育也非常重要。

市区内有中国共产党郑州市委员会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和河南省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这些基地为广大党员和群众提供了学习红色文化的机会。

此外,郑州市的许多学校也开设了红色教育课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

再次,郑州市还有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活动。

每年的中国共产党诞辰活动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红色主题活动在郑州市都有举办,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参与。

此外,郑州市的各类剧院和文化场所也经常上演关于红色历史和英雄事迹的剧目和表演,使观众能够通过文艺形式更好地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最后,郑州市的红色文化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通过建设红色文化主题公园、红色博物馆等场所,郑州市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并带动了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红色文化主题商品
也成为了郑州市的重要特色,例如红色文化纪念品、红色文化书籍等,受到了广大游客和市民的热爱。

总之,郑州市拥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活动,成为了中国红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通过对郑州市红色文化的调研,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使其在当代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走河南遗迹调研报告

走河南遗迹调研报告

走河南遗迹调研报告在河南调研期间,我们对一些古代遗址进行了考察和调研,以下是我们的报告:一、郑州古城遗址郑州古城遗址位于郑州市中心,是河南省珍贵的历史遗址之一。

我们在遗址中发掘了大量的古陶器、青铜器等文物,证实了这里曾是古代都城的重要遗址。

此外,遗址内还发现了一些古代居民的生活用品和墓葬,对我们研究古代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洛阳龙门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位于洛阳市郊区。

这里保存了大量的佛教石刻和壁画,包括佛像、菩萨、罗汉等,以及佛经故事的描绘。

石窟艺术精湛,表现出了古代雕刻工艺的高度水平,对于研究中国佛教文化和艺术史具有重要价值。

三、开封龙亭公园开封龙亭公园是一处融合了历史和自然景观的独特遗址。

公园内有一座唐代的龙亭,是当时皇宫的一部分,现在被整修并对外开放。

公园的湖泊和花草植被非常迷人,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当地居民。

龙亭公园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古代庭园建筑和园林艺术,也是文化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

四、三门小镇遗址三门小镇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是一处迷人的历史遗址。

这里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建筑和街道布局,可以反映出古代城市的规模和风貌。

我们在遗址中还发现了一些古代商铺和住宅的遗迹,对于研究古代商业和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价值。

五、安阳殷墟考古遗址安阳殷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商朝遗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都市遗址之一。

我们在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商代文化遗存,如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具有极高的价值。

殷墟是中国古代历史和文明的重要见证,也是河南省的重要文化遗产。

六、登封少林寺登封少林寺是中国佛教著名的寺庙之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

寺内保存了大量的佛教文物和文化遗产,如佛像、经文、法器等。

少林寺还是中国武术发源地之一,以其独特的少林功夫而闻名世界。

登封少林寺对于研究佛教文化和武术史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我们在河南进行的遗迹调研报告,通过对这些遗址的考察与研究,我们对河南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郑州红色文化调研报告总结

郑州红色文化调研报告总结

郑州红色文化调研报告总结郑州红色文化调研报告总结郑州市是中国的中原城市,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郑州红色文化的现状和发展潜力,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在这次调研中,我们深入了解了郑州市的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情况。

首先,郑州市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遗址和红色纪念馆,如黄河大合唱纪念馆、郑州起义纪念馆等,这些文物和场馆展示了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片段,对于弘扬红色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郑州市政府在红色文化的开发利用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如红色旅游线路的开发和红色文化活动的组织,使得郑州的红色文化蓬勃发展。

再次,红色文化已经成为郑州市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然而,郑州市的红色文化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仍有待加强,一些历史遗址和红色纪念馆存在一定的损坏和破坏,需要加大保护力度。

其次,红色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工作还不够深入,很多年轻人对于红色精神的了解和认知度较低,需要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力度。

再次,红色文化的开发利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创新和整合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红色文化产品。

为了进一步发展郑州市的红色文化,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

首先,加大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遗址和纪念馆的修复工作,确保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其次,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开展相关的培训和讲座活动,培养更多的红色文化传承人和爱好者。

再次,加强与旅游和文创产业的合作,推出更多创新的红色文化产品,满足游客和市民的需求。

最后,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红色文化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红色文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郑州市的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大保护力度、加强文化教育、创新发展模式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郑州市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书院街调研报告

书院街调研报告

街区功能分区
此图大概的将街区两边的建筑用地做了一下划分
街区周边居住区与遗址的关系

书院街的现在
书院街与紫荆山路交叉 口西面那段街区人口
入 口 处 的 街 道
街区内的建筑
街区内穿插的小巷
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街区的道路 有些 狭窄, 而且道路上 停放着各种 不同的车辆, 居住区的小 孩子也经常 在道路上玩 耍,造成道 路通行很不 畅通,也很 不安全

在做规划设计时,在商业步行环境设计中 对建筑形象、空间尺度、交通组织等方面 应有充分的考虑,既有新的创意,又可以 将传统的建筑和空间形态与新的步行购物 休闲环境密切结合。
改进方面(一)
(二)
书院街地理位置
西面起始于南大街,平行于东大街向东面延伸, 中间被南北向的紫荆山路分为俩段,南面150米 即为商代遗址
周边环境
书院街是一条历史街区,距离现今的城市中心 街区—二七广场仅一公里左右,郑州未来发展 新动向的CBD在其东面,南面是商代遗址
周边道路
书院街西面与南大街相接,整个街区为东西方向走势, 与北面的东大街平行,中间被南北走向的紫荆山路分 为两段
商业街区改造调研报告
书院街
小组成员:王海旺 师记磊 孙 阳 张孝谦 张成有
商业街区的改造
商业进化和城市发展遗留下来的旧商业区的更 新,是旧城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旧商业区不仅是 城市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它的建筑和空间所具 有的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和建筑师 去开发和挖掘 我们改造旧商业区的目的不是在挽救传统的商 店,而是根当代顾客的需求和对现代商业的理解 和考虑来重整旧商业区,使之焕发出活力,给传统 的商业空间和环境注入时代消费的要求和内容
我们的改进方向

【2016郑州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草草地草的)】

【2016郑州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草草地草的)】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郑州城市规划建设问题浅见郑州四十七中八年级13班张凯杰调查说明:前几日在游览了上海时,看过了上海城市规划馆,情不自禁佩服上海的城市规划建设。

等回到郑州,走在文化路与东风路交叉口的天桥上,不禁想到了上海长安路上的天桥,上海的城市建设,遂进行了社会实践调查,得此报告。

郑州城市规划建设的现状:郑州早已成为省会城市,然而要想更好地发展并崛起,就必须拥有自己的城市建设成果,拥有能吸引投资人的本钱。

于是政府就经常动辄巨资来修建新的高楼大厦,招商引资。

但在长期的这种行为中留下了一些问题习惯,便是城市的规划问题。

现在,规划部门想的很好,要建设新型的、可代表郑州形象的地标性建筑。

然而,郑州这些“脸面建筑”中不少建筑在细节处有纰漏,不太现实,往往是设计地圆满却无法达到令市民满意的结果。

换言之,就是规划设计时考虑现实问题不透彻,导致大量资金修成的结构现实中作用不大,对普通市民来说并无很大意义。

而这既是因为设计时欠缺前瞻,等到修建成后发现建筑早已落伍,难以满足过高使用率,也是因为建筑设计仅仅把目光放在了局部,没有顾全整体。

也就是说,郑州的城市规划缺乏统一性与高瞻远瞩的前瞻性;少了这两点,纵使单个的项目规划再怎么优越、便民,也很难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城市建设就会愈发困难。

况且现在的郑州市区交通比较拥堵,建筑密度不大却占有了许多公共土地资源,土地浪费率高而建筑使用率低,一系列的问题正困扰着政府。

而解决的办法便是重新进行长远而合理的城市规划,重点是新区的科学化建设与老区的合理改造。

在调查后,我认为尤其要注意的是交通网的建设和建筑功能区的分类,以及燃气、自来水、电网等资源管网的集中铺设。

郑州如想改变城市形象,提高生活水平,这些工作是首要做的。

调查内容及结论:怎样才能使郑州的规划建设取得更美好的成效?一、要多与外界交流,着重项目审批与规划,明确出城市不同的功能区一般来说,大型城市的市中心是市政府和商业区、休闲区,但现在郑州的现状是商业区、住宅区、休闲区和产业区挤在一团,应该是住宅区的地方写字楼林立,而该是有公园土地的上盖得是商品房。

郑州古镇调研报告

郑州古镇调研报告

郑州古镇调研报告郑州是河南省的省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在郑州市内,有着许多历史悠久、保存完整的古镇。

我在郑州进行了古镇调研,以下是我的调研报告。

调研中,我选取了郑州市内的两个古镇,分别是巩义古镇和下汤古镇。

首先,我选择了巩义古镇进行调研。

巩义古镇位于郑州市西部,有着一个悠久的历史。

在巩义古镇,我看到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产。

古镇中的街道弯弯曲曲,石板铺成,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建筑,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巩义古镇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如灯笼、剪纸、布匹等,这些手工艺品是当地居民们传承了数百年的技艺。

在古镇中,我也品尝了当地的美食,如炸油饼、糖火烧等。

这些美食不仅口味独特,而且制作工艺独特,很受游客的欢迎。

接下来,我前往下汤古镇进行了调研。

下汤古镇距离郑州市中心较远,位于郑州市东部,但却备受游客的喜爱。

下汤古镇是一个典型的水乡古镇,河道纵横,沿街而建的古建筑保存完好。

在古镇中,我发现了许多老字号的店铺,如老牌剪纸、包子等,这些老字号商家都有着数十年的历史。

在古镇的街道上,可以见到很多游客在逛街购物,品味当地的特色美食和购买特色的纪念品。

总的来说,郑州的古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这些古镇中,不仅可以体验到传统的手工艺品和美食,而且还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

这些古镇对于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当地文化的机会。

不过,我也发现在一些古镇中,由于旅游开发的过度和商业化的因素,一些古建筑的原始风貌受到了损害。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古镇的文化,当地政府和社区需要加强保护措施,同时制定合理的旅游开发计划,让游客在体验当地文化的同时也保护古镇的原汁原味。

通过这次调研,我更加了解了郑州的古镇,也认识到了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希望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保护好这些宝贵的古镇,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上这里的历史和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5/12
9
基础文献资料收集
跨越式经济目标
2010年为2757亿元,2015年达到1万亿元左右,五年累计完成3万亿元左右,
年均增长30%。 财政总收入,“十一五”末,财政总收入达到643亿元。到 2015年,财政总收入达到1185亿元,年均增长13%。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十 一五”末,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87亿元,年均增长23.2%。到2015年,财政 一般预算收入达到710亿元,年均增长13%。 ,跨越式目标,2010年为387亿 元,2015年达到88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8%。 一五”末,市属及以下进出口总额达到45.2亿美元年均增长32.7%。到2015年 市属及以下进出口总额达到138亿美元左右年均增长25%。跨越式目标, 2010 年为45.2亿美元2015年达到160亿美元以上年均增长30%。, “十一五”末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9亿美元五年累计达到65亿美元年均增 长41.5%。到2015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0亿美元左右五年累计达到180 亿美元,年均增长20%。跨越式目标,2010年为19亿美元2015年达到60亿美元 左右五年累计力争突破200亿美元年均增长25%。, “十一五”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756亿元年均增长18.8%。到2015年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000亿元年均增长16%。跨越式目标, 2010年为 1756亿元2015年达到4400亿元年均增长18%。
2020/5/12
10
基础文献资料收集
2020/5/12
11
基础文献资料收集
产业结构示意
第一产业3.1% 第一产业56.7% 第一产业40.2%
2020/5/12
12
基础文献资料收集
2020/5/12
13
基础文献资料收集
调研交通数据
交通调研指标因子 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万人标准公交台数 中心城区干路、之路网密度 人均拥有道路面积 快速路通车里程 公共停车泊位 人均停车场面积
2020/5/12
16
“茶道
“茶道
目录
2020/5/12
19
课题来源 研究意义及对象 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内容 研究思路与方法
工作方案 论文框架 研究进度
2020/5/12
课题来源
《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 》 -国家文物局、财政部
-
主要任务:深化西安片区和洛阳片区的整体保护工作,重点推进 荆州片区、曲阜片区、郑州片区和成都片区的遗址保护工作,持续 开展长城、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的保护工作,形成规模和联动效应。 十二五”时期大遗址保护项目库的150处重要大遗址中: 河 南: 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阳城遗址、殷 墟、郑韩故城、古城寨城址、北阳平遗址、郑州商代遗址、宋陵、 清凉寺汝窑遗址、邙山陵墓群、三杨庄遗址、城阳城址、仰韶村遗 址、北宋东京城遗址
郑州市轨道交通建
郑州市文化资源调
址保护规划(201410301557设05规).划pdf(20141030155207).pdf查报告.pdf
2020/5/12
4
规划体系
2.专项规划
➢《郑州十二五规划纲要》 ➢《郑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专项规划相关意见》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考古公园建设规划》清华大学 ➢《郑州商代都城墙体保护方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书院街保护整治详细规划》
郑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调研总结
作者:汪延洲 学号:12101083300003 专业:城乡规划学
文献资料收集 文献资料收集 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内容 研究思路与方法
目录
工作方案 论文框架 研究进度
2020/5/12
2
基础文献资料收集
基础文献资料
规划体系
规划依据
相关研究成果
2020/5/12
郑州市中心城区规 划图.pdf
2020/5/12
5
规划体系
2.相关文件、意见收集
《郑州十二五规划纲要》 《郑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专项规划相关意见》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考古公园建设规划》清华大学 《郑州商代都城墙体保护方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书院街保护整治详细规划》
郑州市中心城区规 划图.pdf2020/5/12美国波士顿贝肯山 历史街区保护模式研究_顾方哲.caj
2020/5/12
7
文庙— 城隍庙 历史文 化街区 整体风 貌预览
实地调研分析
2020/5/12
8
数据收集分析
基础经济数据
➢ 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000亿元,年均增长13.9%,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9万
元左右,财政总收入达到643亿元,年均增长30%.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87亿元,年均增长23.2%,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达到2757亿元,五年累计9218亿元,年均增长28.4%,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达到1678亿元,年均增长19%. ➢市属及以下进出口总额达到45.2亿美元,年均增长32.7%。到2015年,全 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1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3%。跨越式目标, 2010年 为4000亿元,2015年达到8800亿元,年均增长15%。. ➢ 人均生产总值, “十一五”末,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9万元。到 2015年,全市总人口910万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万元。跨越式目标,2015 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十一五”末,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757亿元,五年累计9218亿元,年均增长28.4%。到2015 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000亿元,年均增长20%。
6
规划体系
3.相关规划成果收集梳理
➢同区位相关规划成果收集比对
➢周边相关规划成果收集对比
南阳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相关规划 安阳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相关规划 洛阳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相关规划 开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相关规划
➢国内相关规划成果收集对比
➢国外相关规划成果收集
郑 街州巷市 空老间城 探区析传_王统大艳.caj郑街州区市更书新院策街略历研史究_李悦.caj北 空京间历更史新街研区究公_王共冉.caj
3
规划体系
1.上位规划
➢《郑州十二五规划纲要》 ➢《郑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专项规划》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商代遗址保护利用规划》 ➢《郑州商代都城总体保护规划》 清华大学 ➢《郑州市文化资源调查报告》 ➢《郑州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郑州市十二五规划 纲要.pdf
22郑州商代都城遗
人均停车场面积
2020/5/12
指标数值
30% 20 3万km/平方公里 10平方公里 260平方公里 20万个 0.8平方米
0.8平方米
同类城市 备
对比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14
基础文献资料收集
2020/5/12
15
基础文献资料收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