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简介
诗人拜伦是谁
![诗人拜伦是谁](https://img.taocdn.com/s3/m/3fd8c89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3.png)
诗人拜伦是谁拜伦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在英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拜伦是举世公认的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诗人拜伦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诗人拜伦的简介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等。
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
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
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
拜伦的诗歌特点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Lord Byron)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
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
恰尔德·哈罗德是拜伦诗歌中第一个“拜伦式英雄”。
拜伦诗中最具有代表性、战斗性,也是最辉煌的作品是他的长诗《唐璜》,诗中描绘了西班牙贵族子弟唐璜的游历、恋爱及冒险等浪漫故事,揭露了社会中黑暗、丑恶、虚伪的一面,奏响了为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的战歌。
拜伦的诗歌代表作《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是拜伦的代表作之一,这是拜伦在游历欧洲诸多国家之后所著的。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主要是通过恰尔德和诗人自己的浪漫抒情,表现了对拿破仑的侵略、英国干涉民族独立运动等各种暴政的愤怒,另一方面对莱茵河、以及意大利建筑和雕刻美的喜爱和欣赏,对卢梭、伏尔泰等历史伟人的尊敬,对反抗压迫争取独立与自由的各国人民的赞美和鼓动,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厌恶,这一诗篇有“抒情史诗”之称。
拜伦之所以会创作这一巨作的背景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处于社会长期动荡不安的时期。
一方面,封建势力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冲击和影响下遭到了严重的打击,逐渐露出了衰落的形势,同时也在作最后的垂死针扎。
四年级下-英法文学导读-第十三课:英国三大诗人
![四年级下-英法文学导读-第十三课:英国三大诗人](https://img.taocdn.com/s3/m/27529ee16c175f0e7dd137ca.png)
英国三大诗人拜伦(1788 - 1824)拜伦是19世纪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天生跛足的理想主义者,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
代表作有《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等。
拜伦所创造的一系列“拜伦式英雄”有着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们都是孤傲、狂热的叛逆者,孤独苦闷的骄傲者。
雪莱(1792 - 1822)雪莱是19世纪英国最富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一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
雪莱的代表作主要有诗歌《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和《致云雀》等,其作品节奏明快,积极向上,也正因为如此,雪莱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
济慈(1795 - 1821)济慈是19世纪初英国浪漫派诗人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夜莺颂》、《秋颂》和《希腊古瓮颂》等。
济慈是一个出身于社会底层且有着坎坷的成长经历的天才诗人,英年早逝,却有多部作品传世。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知识链接浪漫主义的兴起与衰落19世纪20-30年代,在欧洲出现了一股狂热的文学浪潮——浪漫主义运动,我们本课所讲的拜伦、雪莱、济慈都是这一运动中的先驱。
熟悉欧洲历史的同学应该知道,此时欧洲已经经历了一场从思想到制度上全面的大解放。
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打破了欧洲大陆上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在这场大的变革之中,不可一世的路易十六成为了法国历史上第一个被送上断头台的国王。
而后来叱咤风云的军事天才拿破仑,也正是在这场大革命中崭露头角的。
然而这场大变革并没有给大多数人带来他们所渴望的自由、平等和博爱,尤其是拿破仑当政之后穷兵黩武,而其后的复辟王朝又逆行倒施。
种种复杂的情绪汇在了一起,诗歌就成了一个有力的表现武器。
在这样的背景下,浪漫主义运动揭开帷幕了。
在这场持续时间并不长久的文学浪潮中,诞生了一大批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作家:德国的歌德、席勒,英国的拜伦、雪莱、济慈,法国的雨果、乔治桑、梅里美……正如拜伦、雪莱与济慈的诗歌一样,整个浪漫主义运动产生的文学作品都充满炽热的感情,这种炽热来源于人们积累已久的、深厚的感情。
拜伦
![拜伦](https://img.taocdn.com/s3/m/7565c6e19e31433239689329.png)
(1812一、二、1817三、1818四)
《唐· 璜》(1818-1823)
(诗体长篇小说)
《恰尔德· 哈洛尔德游记》
拜伦早期浪漫
主义诗歌代表作,
它是拜伦两次漫游
南欧的诗体记录。
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主要写主人公在葡萄牙和西班 牙的见闻。反映了拿破仑铁蹄下当地人民 的苦难,人民的反抗和对自由的渴望 。 第二章 恰尔德· 哈洛尔德来到希腊 。 作者缅怀希腊光荣的过去,哀叹现在的懦 弱,希望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摆脱土耳其 的统治 。
悲愤去国
由于拜伦的自由民主立场,特别是他 在国会所做的演说,使其与统治阶级结怨
至深。1816年,结婚一年后,拜伦夫人
伊莎贝拉提出分居,统治集团借此大肆诽
谤拜,一时舆论哗然,攻击声一片。拜伦
愤然去国,从此未回。
病逝
1823年夏天,他决定到希腊去参加希腊 反对土耳其的民族解放战争。他乘着自己出 资装备的战舰“赫尔克利斯”号驶往希腊, 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被任命为向利杜潘进 军的远征军总司令。 因过分劳累患了热病, 1824年4月19日 逝世,临终前还在呓语: “前进——前进——要勇敢”。年仅 36岁。
主要内容
第三章 在瑞士和比利时的游历。凭吊 滑铁卢战场,咏叹拿破仑的命运,抨击神 圣同盟,追忆启蒙主义者伏尔泰和卢梭。 第四章是在诗人流亡到意大利后写成 的。他的信心和希望变得最为明朗有力, 以高昂的自由信念号召意大利人民起来斗 争,争取独立。
主题
反暴政、反侵 略 ,歌颂欧洲民 族民主解放运动 。
《唐璜》(Don Juan 1818-1823)
拜伦的浪漫主义杰作,诗体小说,共 16548行。作品表现了作者对自由的真诚追 求和唤起人民的积极行动。
拜伦简介资料
![拜伦简介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56f8a3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5.png)
拜伦简介资料拜伦是谁?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22-1824.4.19),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拜伦简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拜伦简介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22-1824.4.19),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1788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父母皆出自没落贵族家庭。
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很敏感。
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他是个不刻苦的学生,很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也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拳击等各种活动。
1809年3月,他作为世袭贵族进入了贵族院,他出席议院和发言的次数不多,但这些发言都鲜明地表示了拜伦的自由主义的进步立场。
拜伦的人生经历拜伦(1788—1824),独步古今的天才诗人,在波澜诡谲的浪漫主义文苑诗坛上,他是手握如椽之笔,流金溢彩;在如火如荼的民族解放的政治舞台上,他又是身着戎装,叱咤风云,为民主和自由而战的坚强斗士。
拜伦只活了36岁,被评论家称为是19世纪初英国的“满腔热情地辛辣地讽刺现实社会”的诗人。
1788年1月22日,乔治•戈登•拜伦生于英国伦敦一间被租用的简陋房子里。
拜伦生在一个古老而又败落的贵族家庭里。
身残的孩子心灵要求更加完美说它古老,是因为拜伦家族早先跟随着“征服者威廉”一起从诺曼底来到英国,在16世纪的十字军远征中,战功显赫,历代都受到国王的赏赐,并封为勋爵。
还是婴孩的拜伦,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他10岁的时候,竟会成为纽斯台德世袭领地的主人。
诗人拜伦的父亲约翰•拜伦,年轻时在法国陆军学校受教育,毕业后成了英国陆军的近士卫官。
他性情暴烈,行为粗野,又喜欢豪饮滥赌,欠下巨额债务。
当他20岁从美国回到伦敦后不久,就拐走了卡尔马瑟侯爵夫人,花天酒地,大肆挥霍着侯爵夫人从她父亲那里继承得来的每年4000英镑的收入。
拜伦文学知识点总结
![拜伦文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da6742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d.png)
拜伦文学知识点总结拜伦出生于1788年1月22日,出生于英国诺丁汉郡的纽斯特德村。
他是乔治·戈登和卡瑞·戈登的独子,而且他是家族的唯一继承人。
拜伦的父母在他小时候就分居了,他跟父亲住在新堡和伦敦,成长期间经历了很多忧伤和痛苦。
拜伦聪慧过人,但独特的性格使他在学校没有朋友,也不受老师和同学的欢迎。
他在伦敦大学的剑桥大学学习期间,因为过度放纵而引起了学校当局的不满和不满,他被迫放弃学业。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拜伦游历欧洲各地,结交了许多知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和政治人物,比如雪莱、沃兹华斯、斯科特等。
他的性格豪放不羁,热爱冒险和探险,因此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拜伦参加了希腊的独立运动,成为了希腊的民族英雄,但不幸的是,他在战斗中受了重伤,于1824年4月19日在西欧城市赫拉克利翁去世,终年36岁。
拜伦的文学作品,通过他的生活和精神,都体现了他独特的风格和个性。
他的诗作不论是在主题、情感还是艺术上都体现了他的叛逆、浪漫和狂热,让人无法忽视。
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抒情诗的甜蜜,也有史诗般的豪迈和悲壮。
拜伦骑士精神的宣扬和虚无主义精神的表现,被视为浪漫主义的经典的代表作。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唐璜》、《恶之根源》、《拜伦短诗集》等。
《唐璜》是拜伦的代表作之一,这部长诗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和浪漫主义精神。
作品以十字军东征为背景,描述了英雄唐璜的传奇冒险和激烈情感。
唐璜的形象和情感经历,反映了拜伦对于自由、热情和英雄主义的追求。
这部诗作唤起了人们对于中世纪英雄的向往,也深刻地探讨了个人自由与命运的关系,被誉为“浪漫主义的第一部史诗”。
《恶之根源》是拜伦的另一部代表作,这部诗集由四部长诗组成,分别是《变化》、《奔扬尔》、《寻找寸金尺地》和《死神的起源》。
这部诗集以历史上的暴君苏丹黑海君主哈罗德一世的生平为背景,描写了一个野心勃勃的君主因虚荣心作祟而导致的滥杀无辜、腐化堕落和最终被毁灭的悲剧。
拜伦通过这部诗集,深刻地探讨了权力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了对于人性的怀疑和对于自由的热爱,堪称是一部反映浪漫主义精神的杰作。
拜伦浪漫主义的诗人
![拜伦浪漫主义的诗人](https://img.taocdn.com/s3/m/d1692c6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d.png)
拜伦浪漫主义的诗人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自然、爱情、自由等主题的热情表达,深受欧洲文学界的喜爱和推崇。
拜伦的浪漫主义诗歌以其个性化表达和富有感情的描写而闻名。
他把自然界中的风景、人物和情感糅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既唯美又富有情感的诗歌风格。
他的诗作犹如一幅幅画面,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激情和浪漫的世界。
拜伦的诗歌常常以富有魅力的语言和意象引起人们的共鸣。
他善于使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隐喻和排比等,使诗歌的意义更加深刻而感人。
例如,在他的著名长诗《唐璜》中,他用充满对比的方式描绘了唐璜的个性特点和才华横溢的形象,使读者对这位传奇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拜伦的诗歌也充满了对爱情的讴歌。
他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痴迷。
他的爱情诗歌不仅描绘了爱情的甜蜜和美好,也展示了其中的痛苦和挣扎。
拜伦的爱情诗歌充满了情感的奔放和激情的冲动,使读者感受到了爱情的深刻力量。
拜伦的诗歌还表达了对自由的追求和呼唤。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者,他关注社会的不公和人类的苦难,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
他的诗作呼吁人们对不义和压迫进行反抗,为自由而战。
在他的长诗《希腊独立战争之歌》中,他歌颂了希腊人民的斗争和勇气,呼吁世界各国支持他们争取独立的斗争。
总而言之,拜伦是一位具有浪漫主义精神的伟大诗人。
他的诗作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激情和浪漫的世界,通过对自然、爱情和自由的热情表达,传递了对人类理想和渴望的探索。
拜伦的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浪漫主义诗歌中的瑰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拜伦
![拜伦](https://img.taocdn.com/s3/m/97dffb67783e0912a2162afc.png)
拜伦的不朽
拜伦的死,震动文坛,引 起全英国和欧洲进步人士的悲 悼。报纸上讲,本世纪两个伟 大人物拿破伦和拜伦几乎同时 辞世了。人们赞颂他的卓越天 才,更加景仰他的革命壮举。 歌德赞他是“19世纪最伟大的 天才”,普希金称他为“思想 界的君王”。 诗人的不朽,都在他们的 作品,拜伦的不朽,还在于他 是19世纪初期最伟大的反抗者 和行动者。
在旅途中,他还写了第一部重要作 品《恰尔德 哈洛尔德游记》的前两章, 回国后不久,于1812年出版,这部长诗 的发表震动了欧洲文坛,使拜伦立刻成 为著名诗人。正如他自己在日记中所写: “当我在清晨醒来,已经名声远扬,成 了诗坛上的拿破仑”。
1815年与贵族小姐安娜贝拉结婚。 由于志趣不合,一年后分居,拜伦受到 社会舆论攻击,愤然离开祖国,从此终 生侨居国外。其间完成长诗后两部,分 别发表于1816年和1817年。塑造出一个 孤独、忧郁、悲观的青年漂泊者形象, 是“拜伦式英雄”的雏形。
拜伦家族纹章
纽斯台德寺遗迹
大学期间试写抒情诗,在1807年大 学二年级时,发表了第一部诗集:《懒 散的时光》(Hours of Idleness)。 不满、空虚、孤独情绪。受到以《爱丁 堡评论》为首的评论界批判:“为神人 所共弃”。
1812年拜伦在上议院发表演说, 反对把罢工和捣毁机器的工人处以 死刑的法案,为暴动工人辩护,不 见容于英国政府,出游葡萄牙、西 班牙、马尔他、阿尔巴尼亚、希腊 和小亚细亚的土耳其 。
拜伦有神圣的使命感。他积极参加政 治活动。同情工人自由主义运动。1812年, 他在上议院发表过两次激烈的演说,第一 次反对把破坏机器的工人处以死刑的立法, 第二次是反对英国政府对爱尔兰的奴役政 策,因此而结怨于统治集团。加上拿破仑 走上下坡路,波旁王朝复辟,拜伦孤独苦 闷,写出了一系列东方故事诗。
拜伦式英雄
![拜伦式英雄](https://img.taocdn.com/s3/m/4a196131a32d7375a4178045.png)
拜伦式英雄一、拜伦(1788—1824)评论家称为是19世纪初英国的“满腔热情地辛辣地讽刺现实社会”的诗人。
他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品有《唐璜》《曼弗雷德》《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东方叙事诗》等。
在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诗人当中。
以拜伦的世界观表现的最为矛盾。
他既是一位屈强无畏的战士,又是一个突出的个人主义者。
他揭露虚伪残忍的资产阶级罪恶,却没有明确的政治方向。
他同情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却又表现出轻视群众,高居群众之上的错误思想。
他热烈的讴歌自由,却又散布愤世嫉俗、悲观失望的情绪。
文学史上著名的“拜伦式英雄”,便是拜伦世界观矛盾的最形象概括。
因为这类“拜伦式英雄”也和拜伦本人一样,表现为一方面具有昂扬的热情。
二、“拜伦式英雄”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
例如,抒情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贵公子哈洛尔德,《东方叙事诗》之一《海盗》中的主人公康拉德,哲理剧《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等等。
特点:都是悲剧性的孤傲的叛逆者,他们都有非凡的才华和力量,但在腐败的社会中无法施展,他们为自己的无所作为感到痛苦,因自己的才能和感情的虚耗而感到绝望,他们以挑战示威的态度,以异样的勇敢和热情,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毫不妥协的精神或报复或反抗社会的专制与压迫,在这些主人公身上有诗人本人生活遭遇的明显痕迹三、“拜伦式英雄”的美学意蕴1、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可归结为个体感性,生命之自由2、文学之为艺术,既是苦闷的象征,又是自由的象征,拜伦式英雄的超凡人格和自由至上的精神信念与艺术真谛、美的真谛相契合四、相关人物1、《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贵公子哈洛尔德主要是通过恰尔德和诗人自己的浪漫抒情,表现了对拿破仑的侵略、英国干涉民族独立运动等各种暴政的愤怒;对莱茵河、阿尔卑斯山以及意大利建筑和雕刻美的喜爱和欣赏;对卢梭、伏尔泰等历史先进任务的尊敬;对反抗压迫争取独立与自由的各国人民的赞美和鼓动;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厌恶和失望,有“抒情史诗”之称。
英国著名诗人拜伦的人物生平
![英国著名诗人拜伦的人物生平](https://img.taocdn.com/s3/m/15fe6ad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8.png)
英国著名诗人拜伦的人物生平着名诗人拜伦1788年出生在伦敦的一个贵族世家。
他的父亲约翰·拜伦是一个败家浪子,他和一个家庭富有的苏格兰少女凯瑟琳·戈登结婚而生下了拜伦,但当她把资财耗尽后,约翰拜伦又抛弃了她。
拜伦的母亲受到严重刺激后神经很不正常,因此常常迁怒于拜伦,对他苛责,加之拜伦又自幼跛足,使少年的拜伦逐渐形成了敏感、自尊、孤傲、暴烈、清高、反抗及悲观阴郁等性格特征。
童年时代的拜伦就经受了生活的重重磨难,颠沛流离,住无定所,曾患猩红热而濒临丧命。
在他4岁的时候,他就开始接受教育,在阿伯丁的一所小学里读书。
少年时代的拜伦就显得成熟,从他14岁起,在爱情上,就开始了丰富而曲折的罗曼史。
拜伦的'第一首诗,就是写给他的表姐玛格丽特·帕克的。
她比拜伦约大一岁,两人从小青梅竹马,感情甚笃。
然而帕克因不慎跌伤,脊骨受损,终于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悲痛之中,诗人写下了最早的诗歌《悼玛格丽特表姊》,从此,诗人就开始了漫长的爱情生涯。
在拜伦15岁的一个夏天,他回到了纽斯台德,和一个名叫玛丽·安·查沃思的少女接触并产生了爱情。
尽管拜伦很爱她,但在1805年,她却和一个贵族公子结了婚。
青年的拜伦曾回忆早年同她的交往时,曾十分遗憾地说:“热情只是我单方面的……她喜欢我只象喜欢一个弟弟一样。
”18岁的时候,一个名叫伊丽莎白·皮戈特的姑娘突然闯进了拜伦的生活。
爱情的力量使年轻的拜伦努力作诗,在女友的鼓励下。
次年,拜伦的第一本诗集《闲散的时光》终于出版。
这时的拜伦正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他俩的关系一直维持到拜伦获得文学士学位为止。
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拜伦的恋爱又没有成功。
很快,拜伦又开始了他的第四次恋爱。
一个名叫塞莎的少女对才华横溢的拜伦产生了爱情,这马上博得了诗人的共鸣,在相交期间,诗人曾为她写下了许多诗篇,后来拜伦的研究者还称之为“塞莎组诗”。
正当诗人处于热恋的时候,塞莎却不幸病逝,使诗人感到十分痛苦和惋惜。
拜伦
![拜伦](https://img.taocdn.com/s3/m/d2a559edaef8941ea76e05b2.png)
--〈唐璜〉
• 逆境是到达真理的一条道路。 • 我如今随遇而安,善于混日子。尽管这种种从未使我 喜欢,纵然世上的乐趣都已飞逝,有什么悲哀能再使 我心酸。给我拿酒来吧,给我摆上筵席,人本来不适 于孤独的生存。我将做一个无心的浪荡子弟,随大家 欢笑,不要和人共悲恸。 • ——拜伦 《只要再克制一下》 • 一切痛苦能够毁灭人,然而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消灭 ! • 无论头上是怎样的天空,我将承受任何风暴。
拜伦式英雄
文学史上著名的”拜伦式英雄“是拜伦塑造的 一系列叛逆者形象。主要有异教徒《异教徒》、康 拉德《海盗》、莱拉《莱拉》、阿尔普《柯林斯的 围攻》、曼弗雷特《曼弗雷特》。 精神特征: 1. 反叛性。与社会对立,坚决与命运相抗衡。 2. 孤独性。高傲不羁,惟我独尊,鄙视一切。
3. 浪漫性。大都有热烈奔放的爱情,充满情 感,为爱复仇。
外国文学 十九世纪初期文学
拜伦
生平
拜伦(BYRON, 1788-1824)英国19世 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 人,他的诗篇洋溢着民 主理想和民族解放斗争 的激情。毕生为民主自 由而战,是西方文学史 上用生命去殉从理想的 著名代表。
出生伦敦破落贵族家庭,父亲在拜伦4岁时 游荡而死。母亲把对丈夫的怨恨发泄在儿子身上。 拜伦天生跛脚,常常受人欺负。从小养成忧郁、 孤独、反抗的性格。10岁继承男爵爵位,成年后 以世袭议员的身份进入上议院。 拜伦中学开始写诗,处女作《闲暇时刻》 (1807)表现对现实的不满。大学毕业出国到欧 洲旅行两年,回国根据旅游日记写作长诗《恰尔 德· 哈罗尔德游记》。诗作出版,风靡全英。拜 伦说:“一夜醒来,发现自己成了名人。”
1812年拜伦在上议院发表演说,反对把 罢工和捣毁机器的工人处以死刑的法案,为 暴动工人辩护,不见容于英国政府。 1815年与贵族小姐安娜贝拉结婚。由于 志趣不合,一年后分居,拜伦受到社会舆论 攻击,愤然离开祖国,从此终生侨居国外。 拜伦在日内瓦结识雪莱,从此结为终生 好友。
乔治·戈登·拜伦——一位伟大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乔治·戈登·拜伦——一位伟大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https://img.taocdn.com/s3/m/c2adc13fbed5b9f3f90f1cf3.png)
乔治·戈登·拜伦——一位伟大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乔治·戈登·拜伦介绍
中文名称:乔治·戈登·拜伦
外文名称:George Gordon Byron
国籍:英国
出生日期:1788年1月22日
逝世日期;1824年4月19日
职业;诗人
毕业院校;剑桥大学
代表作品;《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
流派;浪漫主义
在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笔下,时时洋溢着奔放的热情,虽然拜伦诗歌的基调有时会激越昂扬,有时又会讽刺辛辣,但不论是带有悲观情绪还是满怀战斗豪情,其诗歌“始终浸透着抒情的气氛和爱僧分明的深沉感情。
’不仅如此,诗人还在诗歌中,大量运用夹叙夹议的艺术手法,结合对景物的描写,由触景生情而直抒胸臆,随处畅叙他对哲学、社会、政治、
历史、宗教和艺术的精辟见解。
所以,若论拜伦抒情叙事诗的卓然不凡,则不仅在于其视野的开阔,文笔的美妙,更在于它的人文知识内涵的丰裕与广博,所以,拜伦的诗作被世人誉之为“抒情史诗”,可谓当之无愧。
拜伦是个热情如火的诗人,其热情还主要表现在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之中,他面对统治阶级的不公和对工人阶级的奴役和压迫,在许多诗作中提出过强烈的反抗与辛辣的讽刺,但拜伦不仅讽刺社会的黑暗,他更将热情倾注于战斗的呐喊之中。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简介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94df30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15.png)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简介拜伦,出生于英国伦敦,是19世界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拜伦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拜伦生平简介乔治·戈登·拜伦(GeorgeGordonByron,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等,并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拜伦,1788年出生在伦敦一间很破旧的房子中。
他的父母都是没落贵族中的人家,拜伦天生有一只脚是跛的,因此他对这个很敏感。
拜伦十岁的时候,他家族的世袭爵位以及产业都落到了拜伦的身上,所以拜伦成为了第六世勋爵。
在1801年,为了同拜伦的贵族身份相符合,家里便决定送她去一所有名望的学校读书,这所名为哈罗公学的大学是由约翰·里恩在1571年创建的,在英国历史上,这所大学培养了很多知名的大人物,其中对拜伦很崇拜的丘吉尔就是从这所学校中毕业的。
拜伦从哈罗公学毕业后,又进入剑桥大学,他是一个不努力学习的学生,很少听课,但却广泛的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等历史著作。
拜伦在学生时代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1809年到1811年期间游历了很多国家,受各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斗争鼓舞,创作了《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在1824年拜伦不幸遇雨受寒,导致一病不起,在4月19日逝世,他的逝世使希腊人们深感悲痛,希腊的独立政府宣布拜伦之死为国葬,并且全国哀悼三天。
拜伦是同性恋吗拜伦长大成年后就长的十分帅气,他身高有1.78米,体重在60—89之间,他少年时候肥胖,但在进入剑桥大学后,减肥成功,甚至因为漂亮而出名。
之后拜伦很在意外表,甚至用节食来保持体形,睡觉头上还要戴卷发纸。
在拜伦二十四岁的时候,随着《恰尔德·哈洛尔德》的出版,便红透英伦。
诗人拜伦的简介
![诗人拜伦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dea8c0ccaaedd3383c4d3df.png)
诗人拜伦的简介拜伦是英国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了理想而战斗的勇士,积极的投身于革命事业,下面是搜集整理的诗人拜伦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22-1824.4.19),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1788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父母皆出自没落贵族家庭。
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很敏感。
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他是个不刻苦的学生,很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也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拳击等各种活动。
1809年3月,他作为世袭贵族进入了贵族院,他出席议院和发言的次数不多,但这些发言都鲜明地表示了拜伦的自由主义的进步立场。
诗人拜伦的生平简介剑桥大学毕业。
曾任上议院议员。
学生时代即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1809-1811年游历西班牙、希腊、土耳其等国,受各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斗争鼓舞,创作《恰尔德;哈罗德游记》(Child Harold's Pilgrimage, 1809-1818)。
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Don Juan, 1818-1823)等。
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
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
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
恰尔德;哈罗德是拜伦诗歌中第一个“拜伦式英雄”。
拜伦诗中最具有代表性、战斗性,也是最辉煌的作品是他的长诗《唐璜》,诗中描绘了西班牙贵族子弟唐璜的游历、恋爱及冒险等浪漫故事,揭露了社会中黑暗、丑恶、虚伪的一面,奏响了为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的战歌。
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从1809-1811,拜伦出国作东方的旅行,是为了要“看看人类,而不是只方书本上读到他们”,还为了扫除“一个岛民怀着狭隘的偏见守在家门的有害后果”。
拜伦简介资料
![拜伦简介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576cfb6d4d8d15abe234eaf.png)
这时拜伦马上就会脸红起来,认为说话的人侮辱了自己,就抹着眼泪,一边大声说:“不许你这样说我!”一边就向对方扑去。
家庭教师让他成了读书癖
四岁半的时候,拜伦被送进阿伯丁学校读书。他好学、聪颖,记忆力特别好,但也像所有的孩子一样顽皮,有时还搞一些恶作剧。他的善良、正直和义气很快受到小伙伴们的喜爱,但他时而亲切时而暴烈的性子又使他们吃惊。“一个十分讨人喜欢的孩子,可是难以驾驭,”一个老师曾这样评价他。
他有过失望,但从不绝望;他有过悲哀冷漠,但没有悲观丧志;他有过孤独忧郁,但更多的是忧国忧民;他有过失败,但又奋起斗争,屡仆屡起,用笔用剑,献出家产直至献出生命。
拜伦式英雄:在拜伦的《东方叙事诗》中,出现了一批侠骨柔肠的硬汉,他们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这些大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这位失去4000英镑收入的浪荡子又悄然回到英国,看上了一个出身于苏格兰贵族家庭的名叫凯瑟琳•戈登的少女,虽然她相貌不佳,却拥有着23000镑的财产;;其中3000镑是现金;;这对他来说太有诱惑力了,因为它能偿还过去的赌博欠债。1784年5月,他们在巴思温泉结婚,这位夫人就是拜伦的母亲。新婚夫妇回到北苏格兰戈登的家中,可是,他的赌博、好酒和游荡生活很快又把戈登家的财产挥霍荡尽了。夫妇俩变卖了土地和家产,移住到法国,生活一天天地贫困起来。
身残的孩子心灵要求更加完美
说它古老,是因为拜伦家族早先跟随着“征服者威廉”一起从诺曼底来到英国,在16世纪的十字军远征中,战功显赫,历代都受到国王的赏赐,并封为勋爵。还是婴孩的拜伦,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他10岁的时候,竟会成为纽斯台德世袭领地的主人。
拜伦简介 中英
![拜伦简介 中英](https://img.taocdn.com/s3/m/8ea8a26425c52cc58bd6bee7.png)
“是彻底的天才的作品--愤 世到了不顾一切的辛辣程 度,温柔到了优美感情的 最纤细动人的地步……”— —歌德
All-encompassing \"like Shakespeare, he covers the life of each topic, strike the sacred harp on each of the strings, pop-up smallest and the most intense vibrations the tone of the mind.\" - walter Scott. “象莎士比亚一样地包罗 万象,他囊括了人生的每 个题目,拨动了神圣的琴 上的每一根弦,弹出最细 小以至最强烈最震动心灵 的调子。”—— 瓦尔特•司 各特
此之外,拜伦可以说是一个美少年, 他有一双清澈的眼睛,一头褐色的 卷曲头发,皮肤白皙,人们都很喜 欢他。尤其是拜伦的嗓音很好,说 话声十分悦耳。因此在后来剑桥大 学中,同学们都叫他“好嗓子绅 士”。
2.Story
Hover on the spikes of roses and crescent moon machetes dancers
I saw the weep
I saw the weep(我见过你哭) the big bright tear(晶莹的涙珠) came over that eye of blue(从蓝眼睛滑落) and then methought it did appear(像一朵梦中出现的紫罗兰) a violet dropping dew(滴下清透的露珠) I saw the smile (我见过你笑) the sapphires blaze(连蓝宝石的光芒) beside the ceased to shine(也因你而失色) it could not match the living rays(它怎能比得上在你凝视的眼神中) that filld that glance of thine(闪现的灵活光彩) as clouds from yonder sun receive(就如同夕阳为远方的云朵) a deep and mellow dye(染上绚烂的色彩) which scarce the shade of coming eve(缓缓而来的暮色也不能) can banish from the sky(将霞光逐出天外) those smiles unto the moodiest mind(你的笑容让沉闷的心灵) their own pure joy impart(分享纯真的欢乐) their sunshine leaves a glow behind(这阳光留下了一道光芒) that lightens over the heart(照亮了心灵上空)
时代铸造的诗人——拜伦简介
![时代铸造的诗人——拜伦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fc0526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aa.png)
时代铸造的诗人——拜伦拜伦(1788~1824)是英国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著名诗人,也是 19 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拜伦出生在一个英国贵族家庭里,他出世的时候家境就败落了。
他父亲当过军官,生活放荡,挥金如土。
父亲先后娶过两个贵族女子做老婆。
第一个妻子生了一个女儿以后就被父亲折磨死了;第二个妻子生下一个男孩,就是诗人拜伦。
拜伦3 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父亲生前的荒唐行为,受到许多人的非议,成了拜伦家族的污点,给家族带来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由于这个原因,拜伦的母亲变得性情乖僻,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火。
有时候,他悔恨自己的儿子在出生时弄跛了一只脚,就莫名其妙地叫骂一通,弄得儿子不知所措。
这种灰暗的压抑的家庭环境和母亲的变态心理的潜移默化,使拜伦形成一种容易激怒、喜欢孤独的性格。
拜伦的孤独感更多的是出于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周围的环境使他幼小的心灵得不到欢乐。
他 10 岁那年,大伯过世了,他继承了男爵的头衔,得到一笔财产。
人们见他的地位变了,马上换了一副恭维、奉承的面孔,甚至老师在点名时也称他是“拜伦大人”。
这种人为的地位上的强烈反差,常使拜伦当众哭了起来。
这也给他套上了世俗的精神枷锁。
拜伦13 岁那年,进入了著名的哈罗中学读书,这里使他感到窒息。
学校的制度十分苛刻,学生动不动就受罚,一个个被弄得像木偶似的。
还有,学生中年龄大的欺负年龄小的,强的欺负弱的。
17 岁那年,他进了著名的剑桥大学学习,这里同样沉闷得很。
老师照本念,学生照本读,没有一点新内容、新思想。
尤其使他不能容忍的是许多学生喝酒赌钱。
喝就喝个酩酊大醉,赌就赌个痛痛快快,否则就被看做没出息。
他感到周围污浊一片,几乎不同别人来往。
他不喝不赌,喜欢骑马、击剑、游泳,或者关在屋里,埋头读书,醉心写作。
他把社会的不平、世态的炎凉、家境的沉浮、个人的坎坷,都纳之于笔下。
一首首光耀千古的诗章在孕育着。
1789 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浪潮冲击了古老的英国,这对拜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拜伦
![拜伦](https://img.taocdn.com/s3/m/07233021e2bd960590c677de.png)
拜伦(1788—1824),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贵族出身。青年时代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对封建专制压迫深恶痛绝。1809年开始游历西班牙、希腊、土耳其等国,对这些பைடு நூலகம்家人民反封建、反侵略、反迫害斗争极为同情和支持。1811年归国以后,开始创作长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1812年在国会发表演说,为英国工业革命后工人因贫困而发动捣毁机器运动进行辩护,反对国会通过的《保障治安法案》,谴责英国统治集团对工人的血腥镇压。1813年开始,陆续刊行《东方叙事诗》,抨击英国当属而被迫出国。在意大利参加烧炭党人活动时,撰写长诗《青铜时代》,揭露神圣同盟的反动面目。1823年投入希腊民族独立战争,?1824年4月10日病逝。拜伦的代表作有讽刺长诗《唐璜》。他的作品对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有极大的影响。
拜伦
![拜伦](https://img.taocdn.com/s3/m/98b1913c0b4c2e3f572763bd.png)
Works
• • • • • • Lara, A Tale 《莱拉》,1814年 Prometheus 《普罗米修斯》 1816年 Manfred 《曼弗雷特》1817年 Cain 《该隐》 1821年 The Age of Bronze 《青铜世纪》1823年 Don Juan 《唐璜》1819–1824年 ( incomplete on Byron's death in 1824) • When we two parted《昔日依依别》 • Hebrew Melodies《希伯来歌曲》 1815年 (She walks in beauty 《她走在美丽的光 彩中》)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来自 WorksByron
Artistic feature
Contrbution
George Gordon,Lord Byron
乔治.戈登.拜伦勋爵(1788年1月22日-1824年4月19日 ) • 乔治.戈登.拜伦,英国诗人、革命家,独领风骚的浪漫主义 文学泰斗。世袭男爵,人称“拜伦勋爵”(Lord Byron). • 拜伦出生于伦敦的一个衰落的贵族家庭,拜伦先天性的跛足, 并对此很敏感。 • 10岁时,拜伦继承了伯祖父的男爵爵位。 • 1805年,拜伦从中学毕业,进入剑桥大学主修文学和历史。 • 1809年,拜伦在剑桥大学毕业,因为贵族世袭制,使得他 在上议院获得了议员的资格 , • 1815年1月和安娜·密尔班克(lbanke)结婚 。 • 1823年7月,拜伦离开意大利去了希腊。 • 1824年4与19日,拜伦逝于希腊军队的军帐中。临终时,拜 伦的遗嘱说道:“我的财产,我的精力都献给了希腊的独 立战争,现在连生命也献上吧!”希腊政府为拜伦举行了 隆重的国葬仪式。
拜伦
![拜伦](https://img.taocdn.com/s3/m/422ca7390912a21614792955.png)
拜伦--精神界的拿破仑
• 19世纪初,只有一个人能同拿破仑相比,这就 是拜伦。 ------卡莱尔 • 一个好象以马内利(救世主)温存而强壮,坐 在一辆霹雳和光明的车上周游他的王国;另一 个则象倨傲的撒旦,当他从天国被贬谪的时候, 拖带了一大群星星坠落而去。 --雨果《论拜伦》 • “许多报纸讲,本世纪的两个伟人:拿破仑和 拜伦同时弃世了”
拜伦
《唐璜》
拜伦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 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歌德誉为“19世纪 最富天才的诗人”,普希金奉他为“思想界的君 王”。
• • • • • • • • • 1788年1月22日生于伦敦,没落贵族家庭, 天生跛脚、家庭不和造成忧郁、孤独、反抗的性格。 10岁继承家族爵位。 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 1811-1816年,感情漩涡。 1815年与安娜·密尔班克结婚。 1816年婚姻失败,离国 1823年参战希腊 1824年病逝于军中。
《唐璜》(Don Juan 1818-1823)
• 拜伦的浪漫主义杰作,诗体小说,共16548行。 运用意大利滑稽史诗所用的“8行三韵体” (每行5音步,前6行隔行互韵,最后两行变韵 对押),作品表现了作者对自由的真诚追求和 唤起人民的积极行动。 • 唐璜原型:唐璜本是一个传说中的浪荡子,在 莫里哀的喜剧、莫扎特的歌剧都出现过。他勾 引西班牙司令的女儿,又在决斗中将司令刺死, 进而戏弄司令的石像,最后被打入地狱。
一本“无耻的书” 《唐璜》
• 歌德:“彻底的天才的作品----愤世到了不顾 一切的辛辣程度,温柔到了优美感情的最纤细 动人的地步……我们感到英国诗歌拥有德国人 从没取得的东西:古典的文雅而喜剧的风格 • “是用人类感情的永恒色彩涂抹出来的人性图 画” • 司各特:象莎士比亚一样包罗万象,囊括了人 生的每一个题目,拨动神圣琴上的每一根琴弦, 弹出最细小最强烈最震撼心灵的调子
乔治.拜伦
![乔治.拜伦](https://img.taocdn.com/s3/m/5a849cf2770bf78a652954af.png)
Don Juan 《唐璜》
唐璜是一个历史人物。他是一个活在15 世纪的西班牙贵族;他诱拐了一个少女, 跟着又把那个少女的父亲谋杀了。那样 一个作恶多端的人物本来是不会名留青 史的,奈何他却启发了后代许多诗人、 作家、音乐家的艺术创作灵感。例如, 英国大诗人拜伦写了一首题名为唐璜的 长诗;奥国音乐家莫扎特以唐璜为题材 创作了一部有名的歌剧;英国的戏剧家 萧伯纳也借用唐璜的故事写了一部讽刺 式的舞台戏剧。
Poetical dramas: Manfred (1817) 《曼弗雷德》 Cain (1821) 《该隐》 Satiric masterpiece: Don Juan (1819-1824) 《唐璜》 Oriental tales (东方叙事诗): The Giaour (1813) 《异教徒》 The Corsair(1814) 《海盗》 Lara (1814) 《莱拉》
“拜伦式英雄”(Byronic heroes)
在拜伦的《东方叙事诗》中,出现了一批侠骨 柔肠的硬汉,他们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 这些大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 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 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拜伦通过他 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 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这 些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拜伦式英雄”。由于 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 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拜伦 说
拜伦 说: 友谊是没有羽翼的爱。 拜伦 说: 没有青春的爱情有何滋味?没有爱情的青春 有何意义? 拜伦 说: 一切痛苦能够毁灭人,然而受苦的人也能把 痛苦消灭! 拜伦 说: 无论头上是怎样的天空,我准备承受任何风 暴 拜伦 说: 没有方法能使时钟为我敲已过去了的钟点。 拜伦 说: 百日莫空过,青春不再来。 拜伦 说: 我从没有爱过这世界,它对我也一样。 拜伦 说: 死的伟大的人,永远没有失败。 拜伦 说: 不爱自己国家的人,什么也不会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简介
拜伦,出生于英国伦敦,是19世界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下面是本人为你收集整理的拜伦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拜伦生平简介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GordonByron,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等,并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拜伦,1788年出生在伦敦一间很破旧的房子中。
他
的父母都是没落贵族中的人家,拜伦天生有一只脚是跛的,因此他对这个很敏感。
拜伦十岁的时候,他家族的世袭爵位以及产业都落到了拜伦的身上,所以拜伦成为了第六世勋爵。
在1801年,为了同拜伦的贵族身份相符合,家里便决定送她去
一所有名望的学校读书,这所名为哈罗公学的大学是由约翰·里恩在1571年创建的,在英国历史上,这所大学培养了
很多知名的大人物,其中对拜伦很崇拜的丘吉尔就是从这所学校中毕业的。
拜伦从哈罗公学毕业后,又进入剑桥大学,他是一个不努力学习的学生,很少听课,但却广泛的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等历史著作。
拜伦在学生时代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1809年到1811年期间游历了很多国家,受各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斗争鼓舞,创作了《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在1824年拜伦不幸遇雨受寒,导致一病不起,在4
月19日逝世,他的逝世使希腊人们深感悲痛,希腊的独立政
府宣布拜伦之死为国葬,并且全国哀悼三天。
拜伦是同性恋吗
拜伦长大成年后就长的十分帅气,他身高有 1.78米,体重在60—89之间,他少年时候肥胖,但在进入剑桥大学后,减肥成功,甚至因为漂亮而出名。
之后拜伦很在意外表,甚至用节食来保持体形,睡觉头上还要戴卷发纸。
在拜伦二十四岁的时候,随着《恰尔德·哈洛尔德》的出版,便红透英伦。
当时的英国,拜伦形象类似现在的当红偶像,这不仅是因为他充满浪漫、激情和反抗精神的诗作,也因他的贵族身份、令人惊叹的英俊相貌、放荡不羁的私生活以及同性恋、乱伦这样惊世骇俗的绯闻。
只要拜伦爱过的人,他都会为他们写诗。
在哈罗的时候,拜伦就意识到了自己不一样的性取向,进入剑桥之后,开始了一段让他终生难忘的同性恋情。
他在剑桥遇到了十五岁的唱诗班少年约翰·埃德勒斯顿,直到多年之后,拜伦描述这段恋情:“强烈的、纯真的爱和激情”,还写道:“我爱他胜过世间万物”。
他们曾经交换的信物,拜伦都随身佩戴,直到去世。
两人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持续了两年,最后贫苦出身的埃德勒斯顿因为生计离开剑桥,之后还写信给拜伦,希望能帮他找份工作,拜伦也想过包养埃德勒斯顿,但是一方面他自己因挥霍无度而债台高筑,另一方面他又沉溺于声色犬马的放纵生活,于是很快就将他抛到了脑后。
拜伦情史
拜伦的第一首诗歌是写给他的表姐玛格丽特·帕克的,他的表姐比他大一岁,两人是青梅竹马,感情很好,因为玛格丽特·帕克不慎跌伤,脊骨受损,于是过早的就逝世了。
拜伦十分的悲痛,于是在悲痛之中写下了诗歌《悼玛格丽特表姊》,
从此,拜伦也开始了漫长的爱情生涯。
在拜伦15岁的时候,他回到了纽斯台德,和一个叫玛丽·安·查沃思的少女相识,并产生了爱情。
尽管两人很相爱,但在1805年,她却和一个贵族公子结了婚。
年轻时的拜伦曾回忆与她的交往时,遗憾地说:“热情只是我单方面的……她喜欢我只象喜欢一个弟弟一样。
”
拜伦18岁的时候,一个名叫伊丽莎白·皮戈特的女孩闯进了他的生活。
两人迅速坠入了爱河,爱情的力量使年轻的拜伦努力作诗,在女友的鼓励下,拜伦在第二年出版他第一本诗集《闲散的时光》。
这时的拜伦正在英国剑桥大学读书,他俩的关系一直维持到拜伦获得文学士学位为止。
最后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拜伦的恋爱又没有成功。
拜伦的情史还有很多,他的一生在女人中周旋,或许也是因为这样,他才能创作出那么多伟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