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美丽的颜色 拓展阅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美丽的颜色备课资料初识作者创作背景课文精析写作技法拓展阅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美丽的颜色备课资料初识作者创作背景课文精析写作技法拓展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1ffc87a8aeaad1f346933f73.png)
第二单元第8课美丽的颜色艾芙·居里(1904—2007),居里夫妇的次女,艾芙·居里自幼在充满浓郁学术气氛的家庭中长大,母亲居里夫人给予了她巨大的影响。
但她与姐姐伊雷娜·居里不同,没有跟随母亲学习物理,而是在巴黎赛维尼埃中学毕业后,潜心攻读音乐。
1937年,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3周年之际,她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在法国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
本文选自《居里夫人传》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左明彻译。
有删改。
题目是编者加的。
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
她总是为人类为社会着想,自己却想得很少。
居里夫人长期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恶劣条件下进行研究,致使有害物质严重伤害了身体,最终得了白血病。
即便是这样,她在生命垂危的时刻,也没有对自己一生所经受的磨难有丝毫的抱怨,也没有向社会要求什么。
爱因斯坦谈到她的时候说:“她是唯一一个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居里夫人传》一书回顾了居里夫人这位影响过世界进程的伟大女性不平凡的一生,主要描述的是居里夫人的品质、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
作者艾芙·居里向读者详细介绍了她的母亲除了在科学领域取得的优异成绩外,还用自己一生为人处世的崇高行为给女儿树立榜样,对女儿的教育也有许多独特的方式。
读完这部书,相信居里夫人对困苦和灾难的忍耐以及工作精神都会催我们奋发。
“……我们在实验室里只有很少的几个客人。
偶尔有几位物理学家或化学家来,或是来看我们的实验,或是来请教比埃尔·居里某些问题,他在物理学的许多分支领域,是很出名的。
他们就在黑板前谈话,这种谈话给人留下了清晰的记忆,因为它们是科学兴趣和工作热情的一种提神剂,并不打断思考的进程,也不扰乱平静专注的空气,这是实验室的真正气氛。
”比埃尔和玛丽有时候离开仪器,平静地闲谈一会儿,他们谈的总是他们所迷恋的镭,说的话由极高深的到极幼稚的,无一不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_美丽的颜色 拓展阅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_美丽的颜色 拓展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23c089ab941ea76e58fa0489.png)
第8课《美丽的颜色》拓展阅读母爱是一滴桃花水初春的桃花水,如同美女的眼神,清澈而美丽,用它抹洗脸庞,可以使皮肤美丽而白皙——在我的故乡有这样的习俗。
而我从一生下来就全身黝黑,这令母亲伤透了脑筋。
桃花打苞的时候,妈妈就开始上山找泉源。
按照当地的习俗,三月三太阳升起之前,用清澈的桃花水沐浴,女儿就会出落得桃花一般美丽、清水一般灵秀。
不管是否真是如此,妈妈都决定要试一试。
夜幕时分,妈妈就起床挎着木桶进山,去寻找人迹罕至的桃花源。
村后有一座桃花山,山上桃树遍野,桃花满天,泉水很多,但源头在山顶的一座古寺里。
每年三月三这一天,去找桃花水的女子极多,要想取得头水是不容易的事。
妈妈在寺院的门前守了一夜,在鸡叫头遍的时候,寺院开门,妈妈随众人一起往里奔跑。
人流中有抢烧头香的,有争桃花泉头水的,妈妈总是奋勇当先,舀取桃花水。
连续六年,妈妈都冲在最前面,取得三月三桃花源的头水,回来给我洗脸沐浴。
不知道真是桃花水的功效,还是女大十八变,我想更多的也许是妈妈的心意感动了天仙与花神吧——在我入小学的时候,没有谁还看得出,我曾经是一个黑炭一般的女婴。
妈妈很欣慰,但她依然习惯在每年的三月三排队上山,挑那一担桃花水给家人洗脸。
她说,洗一洗,脸会漂亮,心会清明,日子会更吉祥。
直到我的两个哥哥带城里的新嫂子进门,妈妈还让我陪她上山担桃花水给嫂子们用。
这时的我读中学了,嫂子们说我“正是花骨朵的年纪”。
此时,妈妈的鬓发已经苍白,担水的身姿也不再矫健,但妈妈的笑容美好依然,她的心清如水,从未改变。
嫂子们似乎很虔诚,尤其是听家里人讲了我的故事,她们笑了:“母爱是一滴桃花水,洗一洗,就会跟三妹一样年轻秀美。
”我害羞地捂起脸庞,在指缝中看到,嫂子们在哗啦啦的桃花水里,洗手,洗脸,洗心窝——她们说,洗一洗,千里万里之外,都能闻得见家乡的桃花香,睡梦中都有漫山桃子甜。
哥哥们却说:“这是妈妈把勤劳朴实的家风传给媳妇们了!”岁月深处,年年桃花开。
多年后远离家乡求学和工作的我,跟哥哥嫂嫂们天各一方,妈妈经常跟着我们这里住住那里住住。
人教2011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阅读 8 美丽的颜色》优质教案_9
![人教2011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阅读 8 美丽的颜色》优质教案_9](https://img.taocdn.com/s3/m/ac5b13901a37f111f1855b65.png)
《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主要叙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作者像一个摄影师,充满深情地将一个个镜头展示出来,学生能够使用前几篇课文中学到的阅读自传的方法,自主阅读本文,对于学生进一步提升阅读水平和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1.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2.分析概括居里夫妇的形象,把握其优秀品质及精神。
3.理解传文中引用传主自己的话所具有的作用。
1.浏览与精读相结合。
2.用圈点勾画、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发现的艰辛,领略科学家的坚守与乐观。
学习居里夫妇对科学执着认真的态度,以及他们对工作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分析概括居里夫妇的人物形象,把握优秀品质,学习他们对待科学的热情和坚持。
难点理解传文中引用传主自己的话所具有的作用。
教学突破突破本文重难点主要采用圈点勾画的方式,先让学生做好批注,分析居里夫妇的品质精神,然后小组讨论,进一步深化对人物和课文的理解。
最后通过探讨学生所了解的科学家,学习科学家身上的品质,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精神。
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想本节课教学由“镭”话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然后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进而分析概括人物品质,受到思想教育,提升阅读水平。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居里夫妇的相关资料,课件。
学生准备1.查找资料,了解居里夫妇及其他科学家的事迹。
2.完成预习导引部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镭”这种化学元素吗?你们知道“镭”是谁发现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居里夫妇的故事。
二、理解作者及主人公艾芙·居里(1904—2007),居里夫人和皮埃尔·居里的小女儿,《居里夫人传》的作者,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艾芙·居里(Ève Denise Curie Labouisse,1904年12月6日-2007年10月22日),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与玛丽亚·居里(Marie Curie)的小女儿,伊伦·约里奥-居里(Irène Joliot-Curie)之妹。
8、《美丽的颜色》
![8、《美丽的颜色》](https://img.taocdn.com/s3/m/2cd768d989eb172dec63b719.png)
居里夫人负责的工作是什么样的呢在文 中找出对这份工作的描写的语句。
“男子的职务”“反自然”
工作 强度 难度 巨大 穿旧工作服,头发被吹,烟刺激着眼睛和咽 喉 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离析极小的含量的物质,从大量混合杂质中 分离炼制……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年
在如此艰苦的工作条
件下,做着如此困难的工
简陋 没有把有害气体 排出去的“通风 罩” 这些描写从侧面衬托出居里夫妇对工作的热 忱和坚毅执著的品质。
学习第3部分
在这种艰苦的工作条件下居里夫妇又是如何
分工的?为什么要这样分工?
皮埃尔在室内确定镭的特性,玛丽炼制提取 纯镭盐。 这样分工是因为丈夫细致严谨,适于在棚屋 里专心做细巧的试验,玛丽大胆勇敢,做“壮工的 工作”,这样便于提高效率。
(1)他们为能把精力全部用在他们喜欢
的工作上而快乐。
(2)为能专心工作而快乐。
学习第4部分
在那么简陋的条件下,经过几年的艰辛 工作,居里夫妇终于取得了成功。居里夫妇 的表现是怎样的?体现出他们怎样的人格品
质?
“轻轻地笑了笑” “身体前倾”
“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找” “热切地望着”
“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
学习第1部分 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第1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
用?
起到总起概括的作用。居里夫人两个重要阶
段的共同特点是“最简陋的背景”。
学习第2部分 朗读2-7自然段,圈划出文中表现条件简 陋艰苦的词句。和居里夫人对此所持的看法。
棚屋的破旧
工 作 条 件 工作环境 夏天:“燥热” 冬天:“冻僵” 设备极其简陋 工作设备 恶劣
自由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概 括每部分大意。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87968d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f.png)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主题。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璀璨、绚丽、沉淀、溶解、熏陶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体会其表达效果。
4.了解作者及其创作背景,理解作者通过描绘色彩来表达对生活、自然的热爱。
3.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了解课文背后的作者及其创作背景,体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4.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色彩对心情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美丽的颜色》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那些美丽的颜色?”比如,日出时天空的粉红色,或是秋天的金黄色树叶。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色彩的魅力。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词语深层含义的把握有一定难度,比如“璀璨”和“沉淀”这样的词语,他们往往只能理解其表面意思。因此,我通过举例和联系生活实际,尽量帮助他们理解这些词语在文中的特殊含义。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种方法还是有效的,他们开始尝试在讨论中使用这些词语。
部编初二语文上册课文阅读试题含答案第8课、美丽的颜色
![部编初二语文上册课文阅读试题含答案第8课、美丽的颜色](https://img.taocdn.com/s3/m/8b3edc3d482fb4daa58d4b87.png)
部编初二语文上册课文阅读试题含答案第8课<美丽的颜色>一、阅读课文第一部分(①)1.“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
”句中的“极大”一词,有什么作用?【答案】“极大”指到了极点,表明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了。
写出了居里夫人献身科学工作的热忱和顽强。
2. 本文第一段内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案】“极大的快乐”“奇异的新的开始”“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这些短语的使用,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设置了悬念。
阅读第二部分(2-14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3.第二段描写他们的工作环境,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何作用?【答案】运用了对比和夸张。
夸张修辞手法的使用,突出强调了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冷、简陋、恶劣。
同时,这种极端恶劣的工作环境与下文他们的高昂的工作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表现出了他们执着、坚定的科研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态度。
4.如何理解在此恶劣环境下的“最美好”“最快乐”的几年?【答案】在这几年里,尽管环境恶劣,工作量大,但正是由于居里夫人“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最终成功地提取出了镭。
正是这几年的艰苦努力,使他们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是“最美好”“最快乐”的几年。
阅读7段—14段回答下列问题5.“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答案】此段的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出了玛丽的工作强度之大,工作之艰辛,环境之恶劣,从而刻画出她忘我的工作态度和执着的追求精神。
6.第十段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她“一个人”比作“一家工厂”,形象地突出了玛丽工作之艰巨,所遇到的困难之大,进一步赞扬了她坚定的科学信念和执着的追求。
阅读方法解密比喻作用分析法。
(中考)比喻需要分清本体与喻体,需要了解喻体的本义,注意修饰限制喻体的词语,进而把握本体的特点,揣摩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
2024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美丽的颜色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4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美丽的颜色优秀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726e03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4.png)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美丽的颜色优秀教案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美丽的颜色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重点:1、了解文中记述的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感受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的人格魅力。
2、把握本文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
3、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品味语言中的情味。
教学过程:1、导入:诺贝尔奖,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咱们中国也有人获得此奖项: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
你们知道历史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是谁吗?——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先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她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颜色》去寻找答案。
2、好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解读文章的钥匙。
题目是“美丽的颜色”,学这篇文章就得弄清楚:“美丽的颜色”是什么,什么有着“美丽的颜色”。
3、“美丽的颜色”这五个字,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找出来。
居里夫妇希望它——镭有“美丽的颜色”。
镭的颜色美吗?镭,略带蓝色荧光,美丽好看。
4、文章写镭略带蓝色荧光,颜色美丽好看的文字并不多,大量的文字是在写什么呢?居里夫妇探索镭的艰苦而且快乐的过程。
(叙事性文章的概括,不仅需要把握关键事件,而且需要把握能体现中心的关键词语。
这是一个“艰苦”,但是却又“快乐”的过程。
)5、地球上,人很多,但是取得卓越成就的科学家却并不多,为什么他们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些什么呢?坚定的信念淡泊名利对科学研究具有极大的热情时刻保持专注科研中注重效率,懂得分工协作的重要性,并任劳任怨6、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这些优秀的品质、人格魅力,居里夫妇有吗?我们应该从哪儿寻找答案呢?(赏析描写居里夫妇探索镭艰苦而快乐的过程的文字,感悟居里夫妇的人格魅力。
)7、文中说“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有着美丽的颜色且自动发光的仅仅只有镭吗?还有居里夫妇高贵的精神品格、灿烂的人格。
这种高贵的精神品格、灿烂的人格是最美的颜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7d9a69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a.png)
然而,我也发现,在课堂总结环节,部分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不够扎实。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讲授过程中没有充分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或者是因为课堂互动不够充分。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更多针对性的提问和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阅读理解: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美丽的颜色》的主旨,把握作者通过颜色描绘所表达的情感。
举例:课文中“夜空中的星星,宛如璀璨的明珠撒在无边的天幕上。”通过这句话,学生需理解“璀璨”一词的表达效果,体会作者对夜空的赞美。
(2)词汇积累与应用:学会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如“璀璨”、“斑斓”等,进行句子创作。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生字词的理解。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颜色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你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它给你带来了哪些情感体验?”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颜色情感表达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学生尝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述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颜色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颜色在生活中的作用,分析如何运用颜色表达情感,并解决问题。
8《美丽的颜色》
![8《美丽的颜色》](https://img.taocdn.com/s3/m/2d189475561252d381eb6e15.png)
思
• 同学们自主完成“自学深思”的部 分(可以借助相应的参考资料)
议
• 小组讨论,完成学案“合作探究” 的两个问题。(要求:在书上圈点 勾画,学案上写出正确答案)
展
踊跃举手,展示自己的答案
炽热(chì ) 沥青(lì )
骤雨(zhòu)猝至(cù) 吹嘘(xū) 钋(pō) 镭(léi)
铀矿(yóu)
居里夫人是一个不怕困难的人,“最困 难的,或者说几乎不可能的,乃是离析 这 极小含量的物质,使它从与它密切 混合着的杂质中分离出来。”居里夫人 选择最困难的工作,付出艰苦的劳动。 居里夫人是一个持之以恒、不达目的 誓不罢休的人,“工作日变成了工作 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在这日 复一日年复一年中,居里夫人终于提 炼出了镭。
窒息(zhì )
搅动(jiǎo) 酸渍(zì ) 踱着(duó) 轮廓(kuò) 嘎嘎地响(gā)小心翼翼(yì )
筋疲力尽(jīn)
重点词语
【黯然失色】 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 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筋疲力尽】 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 有了。 【和颜悦色】 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镭
镭能放射出α和γ两种射线,并生成放射性气体 氡。
镭放出的射线能破坏、杀死细胞和细菌。因此, 常用来治疗癌症等。此外,镭盐与铍粉的混合 制剂[6] ,可作中子放射源,用来探测石油资源、 岩石组成等。 镭是原子弹的材料之一。老式的荧光涂料也含 有少量的镭。中子轰击镭-225可以获取锕。 用镭同位素寻找古河道中的铀
导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一篇消息, 题目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诺贝尔 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那么,大家知 不 知道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 得诺贝尔奖 的科学家是谁?对,她就是著名的居里 夫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美丽的颜 色》,了解居里夫人提炼出镭的过程, 感受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美丽的颜色》完稿版
![《美丽的颜色》完稿版](https://img.taocdn.com/s3/m/56a67398f242336c1fb95e7c.png)
合作探究
1、用“美丽的颜色”作为文题,想想这个 题目有何作用?
2.第一段:对于新的工作与挑战,居 里夫人怎样评价的?怎么分析?
本文在叙事的同时,还多次引用居 里夫人自己的话: 比如“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 室……”“……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 而且最快乐的几年……”
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 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
运用拟人修辞;把镭人格 化,形象生动地体现了 (写出了)提炼镭的艰难, 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感染 力
运用……修辞;把……, 形象生动地体现了 (写出了)……语言生 动活泼,富有感染力
小心翼翼地走向前去找,找到一张有草垫的 椅子,坐下了。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 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 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的身体 前倾,热切地望着,他此时的姿势,就像一 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
他为什么说“她(居里夫人)那美丽 、庄重 的形象 也就从 此定格 在历史 上,定 格在每 个人的 心中” 呢?今 天,我 们一同 走进第 八课《 美丽的 颜色》 ,去寻 找答案 。
1、识记生字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 主要内容
3、划分课文层次(抓住时间词 语)速读课文,Βιβλιοθήκη 住表示时间的词语,理清课 文情节。
第一部分(1~7段),叙述了居里夫妇极端艰 苦的工作条件(环境)。
第二部分(8~18段),具体叙述炼制、分离镭 这种工作的艰苦与困难,表现了她热爱科学、痴迷 科学,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
第三部分(19~25段),镭被发现了,居里夫妇 面对研究成果,心里充满喜悦。
合作探究
1、用“美丽的颜色”作为文题,想想这个 题目有何作用?
课文主旨
八年级上第二元第8课《美丽的颜色》
![八年级上第二元第8课《美丽的颜色》](https://img.taocdn.com/s3/m/386fb483284ac850ad0242ce.png)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美丽的颜色》
单位
南山委员会柳埠一中
主备教师
李春敬
复备教师Leabharlann 备课项目设计区域课标
分析
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2.第十二自然段中“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镭”以人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了。生动幽默地表现了“镭”的难以提取,“镭”的发现是一个极其艰辛的过程。
3.“美丽的颜色”有什么深刻含义?
【交流点拨】一是指文中居里夫人提炼的镭略带蓝色荧光的美丽;二是指居里夫人热爱科学、不懈追求、淡泊名利的态度和精神。
三、交流探讨:
品味语言 感受形象
1.第一自然段中“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此句中的“艰苦”和“快乐”矛盾吗?为什么?
【交流点拨】不矛盾。“艰苦”是指居里夫妇工作的环境极其恶劣,夏天燥热,冬天严寒;设备极其简陋,没有排放有害气体的“通风罩”;工作极其繁重,辛苦,使人“筋疲力尽”。而“快乐”是指居里夫妇对自己所从事的科学事业的热爱,在科学研究中如痴如醉的心态,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乐此不疲,所以两者并不矛盾。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关于居里夫妇的《美丽的颜色》,相信大家一定受益匪浅,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学以致用,你们的学习和生活一定会充满美丽的颜色。
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
![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b4634e0722192e4436f608.png)
8* 美丽的颜色艾芙·居里(课型:以文带文)教学目标1.了解文中记述的居里夫妇提取镭的过程,感受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的人格魅力。
2.把握本文作为传记的特点。
3.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品味语言中的情味。
教学重点:学习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把握本文作为传记的特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美女(屏幕显示:年轻的居里夫人)知道是谁吗?(生答)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颜色》,走进这位伟大女性的美丽世界。
二、说一说美丽的故事学生快速跳读课文,能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明确:文章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艰辛提取镭的过程。
三、品一品美丽的人格请同学们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说说你读出了居里夫人哪些品质?明确:吃苦耐劳、刻苦钻研、坚韧执着、献身科学、乐于追求、淡泊名利……四、比一比,读懂美丽写法活动一:课文大量引用居里夫人的话,找出来读一读,思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小组内讨论交流,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评议明确。
明确:这样写,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使文章的叙述节奏有所变化,使行文更加生动。
活动二:请同学们用跳读法,画出文中含“美丽的颜色”的语句?明确:第18段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第21段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么?”第22段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活动三:若把发现镭那个晚上的内容改成:玛丽后来写道:“那天晚上,我们又去实验室了,打开门,看到了镭在发光,我们终于找到了。
”好不好呢?五、美美的读,升华美丽人格1.请同学们再次美美诵读(“看哪......看哪!至结尾”),体会发现镭的幸福快乐。
2.学以致用请学生快速阅读《贝多芬传》(节选),可从概述故事、品人物形象、赏写法等方面谈谈你的阅读收获。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二单元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二单元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47c99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7.png)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文化传承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课文《美丽的颜色》的语言表达和色彩描绘方法:重点讲解课文中精准、生动的词汇和句式,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作者是如何通过色彩描绘来表达情感和意境的。
-不同作家色彩描绘的比较:分析不同作家在描绘同一事物时,色彩运用的异同,强调各自的写作特色。
举例:
-在讲解修辞手法时,可以设计“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并分析其作用”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比喻在色彩描绘中的效果。
-针对色彩描绘的情感表达,可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颜色?这些颜色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色彩描绘创意,互相启发,从而突破思维局限。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二单元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
教学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二单元第8课《美丽的颜色》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课文背景,掌握生字词;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课文中的色彩描绘,培养审美情趣;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表现出很高的热情,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偏离了主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为了提高讨论效果,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围绕主题展开。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是我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尝试以下改进:
8美丽的颜色
![8美丽的颜色](https://img.taocdn.com/s3/m/ae51eeda6137ee06eff9187f.png)
刻苦钻研、坚韧执着、积极乐观、献身科学、
不畏艰辛、淡泊名利
研读探究:
• 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作,他们心态如何?这采用什么写法? 有什么作用? •“觉得快乐” 棚屋的极其简陋与主人公的极大快乐相对比,突出人物献身 科学,乐于追求的崇高精神世界; 提炼鐳的极其艰苦的过程和成功的幸福相对比,充分展示出 主人公在科学的道路上历尽艰辛获得成功才是人生最大的快 乐的伟大情怀· · · · · ·
学习目标:
• 1、通过朗读,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居里夫妇的工作情形。 • 2、找出文中的对比,能说出居里夫妇的高贵品格。 • 3、能说出本文大量引用的好处。
正音释义:
铀yóu矿 窒zhì 息 吹嘘xū 钋pō. 简陋 lòu 燥热 zaò 咽喉 yān 骤(zhòu)雨 筋疲力尽 jīn 踱duó步: 慢步行走 猝cù至: 突然到来. 和颜悦色: 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3、文章在叙事的同时,多次引用了居里夫人自己的 话,这些引用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这些引用更全面的补充了细节,揭示出居里
夫人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同时 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叙 事更加真实。)课本44页
结合语境,分析居里夫人的形象。
1.浏览全文,圈点勾画相关的句子。
8、美丽的颜色
艾芙.居里
艾芙.居里:居里夫人的次女,在巴黎 赛维尼埃中学毕业后,潜心攻读音 乐.1937年,居里夫人去世三周年之 际,她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 在法国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玛丽.居里(1867—1934)波兰著名 科学家。因嫁给法国科学家比埃尔 居里,故称居里夫人。1898年和丈 夫共同努力发现了新元素钋,同年
“男子的职务” “反自然” “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工作月” “工作年”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60be17168884868762d6ed.png)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的学生生活中最愉快的时期,是在顶楼里度过的;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
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妇女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服的典型。
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
在冬天,简直不知道是应该希望下霜还是应该希望下雨,若是下雨,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轻柔的声音,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台上,落在这两个物理学家的标上记号永不放仪器的地方;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僵了,没有方法补救。
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才能感受一点暖气,可是离开一步,立刻就回到寒带去了。
然而,玛丽和皮埃尔更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他们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由于没有把有害气体排出去的“通风罩”,炼制的大部分工作就必须在院子的露天地里进行。
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被烟窒息。
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大夫吹嘘过!后来她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而且几乎没有人帮助我们把这件既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做好。
这像是要由无中创出有来。
假如我过学生生活的几年是卡西密尔·德卢斯基从前说的‘我的姨妹一生中的英勇岁月’,我可以毫不夸大地说,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的英勇时期。
”“……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
我常常就在那里做我们的饭食,以便某种特别重要的工序不至于中断。
有时候我整天用和我差不多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
部编人教语文初中八年级上册的《阅读8美丽的颜色》学习教案1
![部编人教语文初中八年级上册的《阅读8美丽的颜色》学习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a79003d910661ed9ac51f3ab.png)
《漂亮的颜色》教课方案2、理解领会本文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学习本文映托的手法。
4、领会本文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
【要点、难点】1、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是本文要点。
2、映托的手法是本课难点。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多数喜爱花草,你最喜爱哪一栽花草?请说出原因。
2、历代文人墨客颂扬莲花的诗句好多。
如宋朝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量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尽了西湖六月莲花绽放之态,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而宋朝周敦颐更是对莲花情有独钟。
他在南康做郡按时曾劈莲池。
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绽放,披霞含露,亭亭玉立,细风吹过,朵朵鲜花颔首,田田荷叶轻摇,阵阵清香迎面。
作者触景生情,爱莲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千古名篇。
今日,我们来学习这篇文章。
(板书题目、作者)(课件演示)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演示)1、认识“说”这类文体。
2、理解领会本文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学习本文映托的手法。
4、领会本文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
5、正确、流利地背诵《爱莲说》。
三、解题莲:即莲花;“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布谈论或记述事物,与现代的杂文相像。
“爱莲说”就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
(课件演示课题及作者)四、介绍作者(课件演示)周敦颐,宋朝有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字茂叔。
“元公”是他死后的谥号。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五、诊疗测试1、给加点的字注音:(课件演示)蕃淤泥涟亵濯鲜有闻fányūliánxièzhuóxiǎn2、词解说:(课件演示)蕃:多染:沾染(污染)濯:清洗亵:亲密而不隆重鲜:极少宜:理应六、指导朗诵如:“予偏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要读得一气贯穿。
二字句一般“二二”构造,五字句一般“二一二”构造。
七、学生读课文,准备翻译八、学生口译本文粗心九、(课件演示)译文第一段译文:水上、地上各样草木的花,可爱的好多。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c8968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a.png)
《美丽的颜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和美好品质。
1.3学习课文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课文重点句子,体会居里夫人的精神品质。
2.2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居里夫人的科学态度和人生追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居里夫人的美好品质,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观。
3.2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和美好品质。
1.2学习课文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1.1深入分析课文重点句子,体会居里夫人的精神品质。
1.2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居里夫人的科学态度和人生追求。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居里夫人的照片和简要介绍她的成就,激发学生对居里夫人的敬仰之情,引出新课《美丽的颜色》。
2.自主学习(1)居里夫人为什么被称为“美丽的颜色”?(2)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居里夫人的美好品质?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课文重点句子,体会居里夫人的精神品质。
(1)引导学生关注居里夫人在科学实验中的严谨态度,如:“她每天清晨四点起床,开始做实验,一直忙到晚上十点,有时还要熬夜。
”(2)引导学生关注居里夫人在生活中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如:“她一生都在追求科学的真理,即使身患重病,也从未放弃。
”4.课堂讨论(1)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对你的启示是什么?(2)你认为居里夫人的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5.比较阅读让学生阅读《居里夫人传》中关于居里夫人的相关章节,比较课文与传记中的描述,分析居里夫人的科学态度和人生追求。
6.课堂小结7.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重点句子。
(2)写一篇关于居里夫人的读后感,不少于500字。
四、课后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博物馆,了解科学家的事迹,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2.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2788b4770bf78a65295456.png)
1、第一自然段中“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此句中的“艰苦”和“快乐”矛盾吗?为什么?
不矛盾。“艰苦”是指居里夫妇工作的环境极其恶劣,夏天燥热,冬天严寒;设备极其简陋,没有排放有害气体的“通风罩”;工作极其繁重,辛苦,使人“筋疲力尽”。而“快乐”是指居里夫妇对自己所从事的科学事业的热爱,在科学研究中如痴如醉的心态,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乐此不疲,所以两者并不矛盾。
居里夫妇是在娄蒙路的棚屋里发现镭的。工作的环境非常艰苦,因为这是一个残破的小屋,棚顶是玻璃的,夏天燥热得像温室;冬天下雨的时候雨会落在地上,工作台上,下霜的时候,把人都冻僵了,同时还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另外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又极其简陋,没有排有害气体的“通风罩”等。
3、在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中,居里夫人主要分工是什么?你觉得她的工作怎么样?
七、布置作业:
阅读《居里夫人传》。
板书设计:
美丽的颜色
一(1-7)介绍居里夫妇研究工作的环境。
二(8-18)居里夫妇在科学研究中的艰辛与快乐。
三(19-25)居里夫妇提炼出来的“镭”闪射着迷人的光芒。
居里夫人继续炼制,提取纯镭盐。
我认为她的工作非常辛苦。表现在①有时候一整天用差不多同等身高的铁条搅动沸腾的东西,到了晚上,累得筋疲力尽;②在院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凌乱,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③做的是壮工的工作;一次炼制20公斤材料,要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沸腾的材料,是极累人的工作。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善可亲。
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8美丽的颜色 1 (2)
![8美丽的颜色 1 (2)](https://img.taocdn.com/s3/m/058dc02fb90d6c85ec3ac6be.png)
板书设计
8、美丽的颜色
艾芙.居里
一(1-7)介绍居里夫妇研究工作的环境。
二(8-19)居里夫妇在实验室的研制分工及乐观 设想。 三(20-26)居里夫妇终于发现镭。
一、真实性。避免凭空捏造和虚构,作者的主观评价和倾 向也要真实、准确。
如第⑤⑥段引用居里夫人原话,写出居里夫妇的‚英勇‛ 和探索科研的快乐。 二、鲜明的文学性(如:形象化地再现传主的生平经历与 事迹;生动地刻画传主的思想性格,塑造传主的典型形 象;灵活运用除虚构以外的多种文学手法,将叙述、抒 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有机融合等等。) 如第(24)段,运用动作描写,三个‚转向‛,传神地写 出了居里夫妇发现镭的惊喜状态。 三、独特的‚写人的文学‛传记文学是传‚人‛开始,她每门功课次次都考第一。 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 业,但是当时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19岁那 年,她开始作长期的家庭教师,同时还自修了许 多门功课,为将来的学业作准备。24岁时,她终 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艰苦的学习使她身 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 列前茅。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 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2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 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 数学学士学位。 勤奋好学
课前提问(2分钟)
1、发现两种新元素钋(Po)和镭(Ra)的科 学家是谁? 2、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人是谁? 3、葬入法国先贤祠中的唯一女性是谁? 4、一生共获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 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 诺贝尔奖的人物是谁?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化 学家。 先后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 贝尔化学奖。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也 是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第一人。 ‚镭不应该使任何 人发财。镭是化学 元素,应该属于全 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美丽的颜色》拓展阅读练习
母爱是一滴桃花水
初春的桃花水,如同美女的眼神,清澈而美丽,用它抹洗脸庞,可以使皮肤美丽而白皙——在我的故乡有这样的习俗。
而我从一生下来就全身黝黑,这令母亲伤透了脑筋。
桃花打苞的时候,妈妈就开始上山找泉源。
按照当地的习俗,三月三太阳升起之前,用清澈的桃花水沐浴,女儿就会出落得桃花一般美丽、清水一般灵秀。
不管是否真是如此,妈妈都决定要试一试。
夜幕时分,妈妈就起床挎着木桶进山,去寻找人迹罕至的桃花源。
村后有一座桃花山,山上桃树遍野,桃花满天,泉水很多,但源头在山顶的一座古寺里。
每年三月三这一天,去找桃花水的女子极多,要想取得头水是不容易的事。
妈妈在寺院的门前守了一夜,在鸡叫头遍的时候,寺院开门,妈妈随众人一起往里奔跑。
人流中有抢烧头香的,有争桃花泉头水的,妈妈总是奋勇当先,舀取桃花水。
连续六年,妈妈都冲在最前面,取得三月三桃花源的头水,回来给我洗脸沐浴。
不知道真是桃花水的功效,还是女大十八变,我想更多的也许是妈妈的心意感动了天仙与花神吧——在我入小学的时候,没有谁还看得出,我曾经是一个黑炭一般的女婴。
妈妈很欣慰,但她依然习惯在每年的三月三排队上山,挑那一担桃花水给家人洗脸。
她说,洗一洗,脸会漂亮,心会清明,日子会更吉祥。
直到我的两个哥哥带城里的新嫂子进门,妈妈还让我陪她上山担桃花水给嫂子们用。
这时的我读中学了,嫂子们说我“正是花骨朵的年纪”。
此时,妈妈的鬓发已经苍白,担水的身姿也不再矫健,但妈妈的笑容美好依然,她的心清如水,从未改变。
嫂子们似乎很虔诚,尤其是听家里人讲了我的故事,她们笑了:“母爱是一滴桃花水,洗一洗,就会跟三妹一样年轻秀美。
”我害羞地捂起脸庞,在指缝中看到,嫂子们在哗啦啦的桃花水里,洗手,洗脸,洗心窝——她们说,洗一洗,千里万里之外,都能闻得见家乡的桃花香,睡梦中都有漫山桃子甜。
哥哥们却说:“这是妈妈把勤劳朴实的家风传给媳妇们了!”
岁月深处,年年桃花开。
多年后远离家乡求学和工作的我,跟哥哥嫂嫂们天各一方,妈妈经常跟着我们这里住住那里住住。
无论在哪里,白发的妈妈总是以她浩荡的慈爱,给我们兄妹如家乡桃花山水般的担当和滋养。
春风是爱,春水是甜,桃花是我们一家人依偎的温暖与美好。
【考点必练】
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它的行文线索是什么?
藏在耳朵里的母爱
这几年,我和姐姐相继在城市里买了房。
73岁的母亲仍住在老家。
为了经常能和母亲团聚,每到周末,我都会和姐姐一起,回老家看望母亲。
假日里,我和姐姐又一起回到老家。
我和姐姐在门前菜园一边种菜,一边闲聊。
我说:“这几年,我的颈椎疼得厉害,很不好受。
”姐姐说:“年纪轻轻,怎会颈椎疼啊?”我笑着说:“我的颈椎疼得厉害,可能是因为经常对着电脑写作的缘故。
”
我和姐姐说话的声音不大,却不料被正在井边洗菜的母亲偷听到了。
母亲一边朝我们走来,一边问我:“怎么了,颈椎疼得厉害?”见母亲过来,我们立即停止了说话。
姐姐连忙小声说:“妈虽然年纪大了,可她耳朵却特别好使,她在偷听咱们说话呢!”
再一个假日,我和姐姐又回到老家,只见母亲从卧室里拿出一台颈椎治疗仪,对我说:“我去镇上医院问了医生,医生说,颈椎病疼得厉害,会引起头晕,此类病做手术会有风险,医生建议我还是给你买一台治疗仪比较实用。
”
母亲的话还没有说完,我竟生出了万般感触。
原来,上次在老家,母亲偷听我和姐姐的谈话,并悄悄把我得颈椎病的事记在心头,还特地花了好几百元,为我买了一台颈椎病治疗仪。
母亲的耳朵喜欢关注儿女们的谈话,只要母亲在我们附近,我们说话的内容,总逃不过她的耳朵。
其
实,这是天下母亲对儿女们爱的本能。
前几年,父亲因病去世了。
年迈的母亲可能因为悲伤过度,耳朵越来越不好使了,有时我们和她说话,不得不抬高声调,可奇怪的是,虽然每次我和姐姐说话的声音都很小,但是她却听得一清二楚,让我很是费解。
也许,母亲的爱,已全部集中到了她的耳朵上,她很在意儿女们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因为我相信,只有爱,才可以让母亲的耳朵如此灵敏,只要她在我们身旁,哪怕我们有一丝动静,也逃不过她的耳朵。
考点必练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父亲的惊人人缘
父亲是一名话剧导演,真正是一派天然,再没有比他更不会做人的了,他甚至连一些最常用的寒暄絮语都没有掌握。
比如,他与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战友见面,那叔叔说:“你一点儿也没老。
”他则回答道:“你的头发怎么都没了?”弄得对方十分扫兴。
他不喜欢的、不识趣的客人来访,他竟会在人家刚转身跨出门槛时,就朝人家背后扔去一只玻璃杯。
奇怪的是,像他这样不会做人的人,却有着惊人的人缘。
1978年,父亲的胆囊炎发作,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男演员自发排了班次,两小时一班地轮流看护他,准时准点,不曾有误。
我们经常看到演员们以他为素材演编的长篇喜剧,比如,喝了药水之后,发现瓶上所书:服前摇晃,于是便拼命地晃肚子;再比如,将给妈妈的信投到“人民检举箱”,等等。
曾有个朋友写过关于他的文章,提及一则传说,说他往鸡汤里放洗衣粉——他误以为是盐。
而这位朋友却不知道,我父亲是连洗衣粉也不会朝鸡汤里放的。
就在不久之前,他还不懂得如何煮一碗方便面。
他连一桩人间的游戏都不会,打牌只会打“抽乌龟”,不用机智,只凭运气。
下棋只会下“飞行棋”,只需掷掷骰子,凭了数字走棋便可。
他不会玩一切斗智的游戏,腹中没有一点点“春秋”“三国”。
他最大的娱乐,也是最大的功课,便是读书。
书也为他开辟了另一个清静的世界,在那里,他自由而幸福,他的智慧可以运用得点滴不漏。
因了以上这一切,父亲在离休以后的日子里,依然如故,生活得充实而有兴味。
他走的是一条由出世而入世,由不做人而做人的道路,所以,他总能自在而逍遥。
因他对人率真,人对他也率真;因他对人不拘格局,人对他也不拘格局。
他活得轻松,人们与他也处得轻松。
也许,正因为他没有努力地去做人,反倒少了虚晃的手势,使他更明白于人,也更明白于世。
考点必练
父亲有哪些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