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中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问题
3、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问题
1
1、直线43
4
+-
=x y 和x 轴、y 轴的交点分别为B 、C ,点A 的坐标是(-2,0). (1)试说明△ABC 是等腰三角形;
(2)动点M 从A 出发沿x 轴向点B 运动,同时动点N 从点B 出发沿线段BC 向点C 运动,运动的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他们都停止运动.设M 运动t 秒时,△MON 的面积为
S .
① 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
② 设点M 在线段OB 上运动时,是否存在S =4的情形?若存在,求出对应的t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③在运动过程中,当△MON 为直角三角形时,求t 的值.
O A C
B
x
y
2
C A B
E F M
N 图①
C
A
B
E
F M
N 图②
2、已知Rt △ABC 中,︒=∠90ACB ,CB CA =,有一个圆心角为︒45,半径的长等于CA 的扇形CEF 绕点C 旋转,且直线CE ,CF 分别与直线AB 交于点M ,N .
(Ⅰ)当扇形CEF 绕点C 在ACB ∠的内部旋转时,如图①,求证:222BN AM MN +=;
思路点拨:考虑222BN AM MN +=符合勾股定理的形式,需转化为在直角三角形中解决.可将△ACM 沿直线CE 对折,得△DCM ,连DN ,只需证BN DN =,︒=∠90MDN 就可以了. 请你完成证明过程:
(Ⅱ)当扇形CEF 绕点C 旋转至图②的位置时,关系式222BN AM MN +=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已知A、B是线段MN上的两点,4
MN,1
=
MB.以A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点M,以B
二次函数中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压轴题问题
求 k 应满足的条件以及 x 的取值范围;
(3)设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为 Q,当△ABQ 是以 AB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时,求 k
的值.
考点剖析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性质、二次函数性质、待定系数法、勾股定理、数
形结合思想等,是一道难度较大的综合题.将“△ABQ 是直角三角形”这一条件与反比例
函数图象的中心对称性结合是解 题的关键.
点 D'.
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 x 轴的交点为 G,与 AC 交于点 H.
由 BD∥AC,得∠DBG=∠CAO,
∴ DG CO 3 . BG AO 4
∴DG= 3 BG= 9 ,
4
4
点 D 的坐标为(1,- 9 ). 4
∵AC∥BD,AG=BG,∴HG=DG.
而 D'H=DH,∴D'G=3DG= 27 , 4
点,据此,可以先画出相应的直线,然后由待定系数法求解.
解 (1)易得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坐标为 A(-4,0)、B(2,0),对称轴是直线 x=-1;
(2)△ACD 与△ACB 有公共的底边 AC,当△ACD 的面积等于△ACB 的面积时,点 B、
D 到直线 AC 的距离相等,
如图 2,过点 B 作 AC 的平行线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 D,在 AC 的另一侧有对应的
4
2
所以当 k<0,且 x<- 1 时,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都是 y 随 x 增大而增大; 2
因动点产生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问题
因动点产生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问题
例1:2012年广东省中考模拟试题第22题
例2:2012年东莞市中考一模第22题
例3:2012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第22题
例4:2013年学大教育模拟试题第25题
命题规律与方向解读:
压轴题都是动态几何问题,难度比较大,通常把数与方程,函数与方程,函数与面积,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等联系在一起,有较强的综合性,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题有很高的要求,考查学生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解题的能力,近三年都是这个特点,预计2013年中考广东省试题还会延续以前的特点。
备考建议: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尝试把这样的题目分散难点呈现,把综合题分解为较简单的几个小题目,逐个击破,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化繁为简、分步突破的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压轴题的自信心。
典型例题分析:
例1:(2012年广东省中考模拟)如图1,抛物线y=ax2+bx+c经过A(-1,0)、B(3, 0)、C(0 ,3)三点,直线l是抛物线的对称轴.
(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2)设点P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当△PAC的周长最小时,求点P的坐标;
(3)在直线l上是否存在点M,使△MA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1
思路点拨
1.第(2)题是典型的“牛喝水”问题,点P在线段BC上时△PAC的周长最小.2.第(3)题分三种情况列方程讨论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
满分解答:
(1)因为抛物线与x轴交于A(-1,0)、B(3, 0)两点,设y=a(x+1)(x-3),
中考复习讲义 压轴题一:两招破解因动点产生的的直角三角形难题 :因动点产生平行四边形的存在解题策略
压轴题一:两招破解因动点产生的的直角三角形难题
一、问题导读
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问题是中考试卷的考查热点,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常常需要分情况讨论,即究竟哪个角是直角。具体解题策略分类说明如下。
二、典例精析
类型1.两动点或三动点形成的直角三角形
重要策略:
分角讨论法:讨论直角三角形的时候,如果能设出或明确出三角形三个顶点坐标,可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分别求出三角形三边长,如果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全等;相似倒角;函数交点;两一次函数斜率之积为-1等知识求解;
例1.(2018秋梁子湖区期末)如图,已知直线y=﹣x+4分别交x轴、y轴于点A、B,抛物线过y=ax2+bx+c经过A,B两点,点P是线段AB上一动点,过点P作PC⊥x轴于点C,交抛物线于点D.
(1)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1/2x2+x+4,设其顶点为M,其对称轴交AB于点N.
①求点M、N的坐标;
②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MNPD为菱形?并说明理由;
(2)当点P的横坐标为2时,是否存在这样的抛物线,使得以B、P、D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满足条件的抛物线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①把二次函数表达式化为顶点式表达式,即可求解;
②不存在.理由如下:设点P 的坐标为(m,﹣m+4),则D(m,﹣1/2m2+m+4),PD=﹣1/2m2+m+4﹣(﹣m+4)=﹣1/2m2+2m,当四边形MNPD为平行四边形,则:1/2m2+2m=3/2,解得:m=1,则:点P(3,1),由N(1,3),则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PN=2√2≠MN,即可求解;
2014年中考专题复习之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问题(教案)
【教学标题】2014年中考专题复习之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问题(教案)
【专题诠释】
数形结合,掌握随点的位置的变换而导致的图形的变换,画图分析。
【例题讲解】
【例1】如图1,抛物线213
442
y x x =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B 在点A 的右侧)
,与y 轴交于点C ,连结BC ,以BC 为一边,点O 为对称中心作菱形BDEC ,点P 是x 轴上的
一个动点,设点P 的坐标为(m , 0),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l 交抛物线于点Q . (1)求点A 、B 、C 的坐标;
(2)当点P 在线段OB 上运动时,直线l 分别交BD 、BC 于点M 、N .试探究m 为何值时,四边形CQMD 是平行四边形,此时,请判断四边形CQBM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当点P 在线段EB 上运动时,是否存在点Q ,使△BDQ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1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3山西26”,拖动点P 在线段OB 上运动,可以体验到,当P 运动到OB 的中点时,四边形CQMD 和四边形CQBM 都是平行四边形.拖动点P 在线段EB 上运动,可以体验到,∠DBQ 和∠BDQ 可以成为直角. 请打开超级画板文件名“13山西26”,拖动点P 在线段OB 上运动,可以体验到,当P 运动到OB 的中点时,四边形CQMD 和四边形CQBM 都是平行四边形.拖动点P 在线段EB 上运动,可以体验到,∠DBQ 和∠BDQ 可以成为直角.
思路点拨
1.第(2)题先用含m 的式子表示线段MQ 的长,再根据MQ =DC 列方程.
中考复习专题一 动点类问题专题(二)
中考复习专题一:动点问题
3、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问题
例1、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B =13,CD //AB ,点E 为射线CD 上一动点(不与点C 重合),联结AE 交边BC 于F ,∠BAE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G .
(1)当CE =3时,求S △CEF ∶S △CAF 的值;
(2)设CE =x ,AE =y ,当CG =2GB 时,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AC =5时,联结EG ,若△AEG 为直角三角形,求BG 的长.
例2、抛物线233384
y x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 (1)求点A 、B 的坐标;
(2)设D 为已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任意一点,当△ACD 的面积等于△ACB 的面积时,求点D 的坐标;
(3)若直线l 过点E (4, 0),M 为直线l 上的动点,当以A 、B 、M 为顶点所作的直角三角形有且只有....三个时,求直线l 的解析式.
例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y =k (x 2+x -1)的图象交于点A (1,k )和点B(-1,-k ).
(1)当k =-2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要使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都是y 随x 增大而增大,求k 应满足的条件以及x 的取值范围;
(3)设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为Q ,当△ABQ 是以AB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时,求k 的值.
例4已知A 、B 是线段MN 上的两点,4=MN ,1=MA ,1>MB .以A 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点M ,以B 为中心逆时针旋转点N ,使M 、N 两点重合成一点C ,构成△ABC ,设x AB =.
中考专题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1.3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问题
例13.(2011•沈阳)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A点在B点左侧),与y轴交于点C(0,-3),对称轴是直线x=1,直线BC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D.(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求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
(3)点E为y轴上一动点,CE的垂直平分线交CE于点F,交
抛物线于P、Q两点,且点P在第三象限.
①当线段PQ= AB时,求tan∠CED的值;
②当以点C、D、E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请直接写
出点P的坐标.
温馨提示:考生可以根据第(3)问的题意,在图中补出图形,
以便作答.
例14(2011•温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是(-4,0),点B的坐标是(0,b)(b>0).P是直线AB上的一个动点,作PC⊥x轴,垂足为C.记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P´(点P´不在y轴上),连接PP´,P´A,P´C.设点P的横坐标为a.
(1)当b=3时,
①求直线AB的解析式;
②若点P′的坐标是(-1,m),求m的值;
(2)若点P在第一象限,记直线AB与P´C的交点为D.当P´D:
DC=1:3时,求a的值;
(3)是否同时存在a,b,使△P´CA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
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a,b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15设直线l1:y1=k1x+b1与l2:y2=k2x+b2,若l1⊥l2,垂足为H,则称直线l1与l2是点H的直角线.
(1) 已知直线①
1
2
2
y x
=-+;②2
y x
=+;③22
y x
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问题(解析版)
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问题
例1 2015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模拟第25题
如图1,在Rt△ABC中,∠ACB=90°,AB=13,CD//AB,点E为射线CD上一动点(不与点C重合),联结AE交边BC于F,∠BAE的平分线交BC于点G.
(1)当CE=3时,求S△CEF∶S△CAF的值;
(2)设CE=x,AE=y,当CG=2GB时,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AC=5时,联结EG,若△AEG为直角三角形,求BG的长.
图1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5虹口25”,拖动直角顶点C运动,可以体验到,CG=2GB保持不变,△ABC的形状在改变,EA=EM保持不变.点击屏幕左下角的按钮“第(3)题”,拖动E在射线CD上运动,可以体验到,△AEG可以两次成为直角三角形.
思路点拨
1.第(1)题中的△CEF和△CAF是同高三角形,面积比等于底边的比.
2.第(2)题中的△ABC是斜边为定值的形状不确定的直角三角形.
3.第(3)题中的直角三角形AEG分两种情况讨论.
满分解答
(1)如图2,由CE//AB,得
.
由于△CEF与△CAF是同高三角形,
所以S△CEF∶S△CAF=3∶13.
(2)如图3,延长AG交射线CD于M.图2
由CM//AB,得
.所以CM=2AB=26.
由CM//AB,得∠EMA=∠BAM.
又因为AM平分∠BAE,所以∠BAM=∠EAM.
所以∠EMA=∠EAM.所以y=EA=EM=26-x.
图3 图4
(3)在Rt△ABC中, AB=13,AC=5,所以BC=12.
①如图 4,当∠AGE=90°时,延长EG交AB于N,那么△AGE≌△AGN.
直角三角形动点问题
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问题(练习)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2153244
m m
y x x m m -=-
++-+与x 轴的交点分别为原点O 和点A ,点B (2,n )在这条抛物线上.
(1)求点B 的坐标;
(2)点P 在线段OA 上,从点O 出发向点A 运动,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与直线OB 交于点E ,延长PE 到点D ,使得ED =PE ,以PD 为斜边,在PD 右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PCD (当点P 运动时,点C 、D 也随之运动).
①当等腰直角三角形PCD 的顶点C 落在此抛物线上时,求OP 的长;
②若点P 从点O 出发向点A 作匀速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同时线段OA 上另一个点Q 从点A 出发向点O 作匀速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当点Q 到达点O 时停止运动,点P 也停止运动).过Q 作x 轴的垂线,与直线AB 交于点F ,延长QF 到点M ,使得FM =QF ,以QM 为斜边,在QM 的左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QMN (当点Q 运动时,点M 、N 也随之运动).若点P 运动到t 秒时,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别有一条边恰好落在同一条直线上,求此刻t 的值.
(3)如果以PD 为直径的圆E 与以QM 为直径的圆F 相切,求t 的值.
2.如图1,已知A、B是线段MN上的两点,4
MN,1
=
>
MB.以A为中心
MA,1
=
顺时针旋转点M,以B为中心逆时针旋转点N,使M、N两点重合成一点C,构成△ABC,设x
AB=.
(1)求x的取值范围;
(2)若△ABC为直角三角形,求x的值;
二次函数压轴题总结
二次函数常见压轴
y=322
--x x (以下几种分类的函数解析式就是这个)
一、 因动点产生的线段和差问题
课前导学
线段和差的最值问题,常见的有两类: 第一类问题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两条动线段的和的最小值问题,常见的是典型的“牛喝水”问题,关键是指出一条对称轴“河流”(如图1). 三条动线段的和的最小值问题,常见的是典型的“台球两次碰壁”或“光的两次反射”问题,关键是指出两条对称轴“反射镜面”(如图2).
两条线段差的最大值问题,一般根据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当三点共线时,两条线段差的最大值就是第三边的长.如图3,P A 与PB 的差的最大值就是AB ,此时点P 在AB 的延长线上,即P ′.
解决线段和差的最值问题,有时候求函数的最值更方便,本讲不涉及函数最值问题.
图1 图2 图3
第二类问题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结合“垂线段最短”.
如图4,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AE 平分∠BAC 交BC 于E .点P 在AE 上,点Q 在AB 上,那么△BPQ 周长的最小值是多少呢?
如果把这个问题看作“牛喝水”问题,AE 是河流,但是点Q 不确定啊.
第一步,应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如图5,设点B 关于“河流AE ”的对称点为F ,那么此刻PF +PQ 的最小值是线段FQ .
第二步,应用“垂线段最短”.如图6,在点Q 运动过程中,FQ 的最小值是垂线段FH . 这样,因为点B 和河流是确定的,所以点F 是确定的,于是垂线段FH 也是确定的.
图4 图5 图6
和最小,差最大
例: 在对称轴上找一点P ,使得PB+PC 的和最小,求出P 点坐标(PBC 的周长最短)
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问题
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问题
例1 2013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模拟第25题
如图1,在Rt △ABC 中,∠A =90°,AB =6,AC =8,点D 为边BC 的中点,DE ⊥BC 交边AC 于点E ,点P 为
射线AB 上的一动点,点Q 为边AC 上的一动点,且∠PDQ =90°.
(1)求ED 、EC 的长;
(2)若BP =2,求CQ 的长;
(3)记线段PQ 与线段DE 的交点为F ,若△PDF 为等腰三角形,求BP 的长.
图1 备用图
满分解答
(1)在Rt △ABC 中, AB =6,AC =8,所以BC =10. 在Rt △CDE 中,CD =5,所以315tan 544ED CD C =⋅∠=⨯
=,25
4
EC =. (2)如图2,过点D 作DM ⊥AB ,DN ⊥AC ,垂足分别为M 、N ,那么DM 、DN 是
△ABC 的两条中位线,DM =4,DN =3.
由∠PDQ =90°,∠MDN =90°,可得∠PDM =∠QDN .
因此△PDM ∽△QDN .所以
4
3
PM DM QN DN ==.所以34QN PM =,43PM QN =.
图2 图3 图4
①如图3,当BP =2,P 在BM 上时,PM =1.此时3344QN PM =
=.所以319444
CQ CN QN =+=+=. ②如图4,当BP =2,P 在MB 的延长线上时,PM =5.此时31544QN PM ==.所以31
4
CQ CN QN =+=.
(3)如图5,如图2,在Rt △PDQ 中,3
tan 4
QD DN QPD PD DM ∠===.
2020年中考数学压轴解答题02 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问题(学生版)
备战2020中考数学之解密压轴解答题命题规律
专题02 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问题
【类型综述】
解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寻找分类标准,第二步列方程,第三步解方程并验根.
一般情况下,按照直角顶点或者斜边分类,然后按照三角比或勾股定理列方程.
有时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列方程更简便.
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常常和相似三角形、三角比的问题联系在一起.
如果直角边与坐标轴不平行,那么过三个顶点作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可以构造两个新的相似直角三角形,这样列比例方程比较简便.
【方法揭秘】
我们先看三个问题:
1.已知线段AB,以线段AB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ABC有多少个?顶点C的轨迹是什么?
2.已知线段AB,以线段A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ABC有多少个?顶点C的轨迹是什么?
3.已知点A(4,0),如果△OA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符合条件的点B的坐标.
图1 图2 图3
如图1,点C在垂线上,垂足除外.如图2,点C在以AB为直径的圆上,A、B两点除外.如图3,以OA为边画两个正方形,除了O、A两点以外的顶点和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都是符合题意的点B,共6个.
如图4,已知A(3, 0),B(1,-4),如果直角三角形ABC的顶点C在y轴上,求点C的坐标.
我们可以用几何的方法,作AB为直径的圆,快速找到两个符合条件的点C.
如果作BD⊥y轴于D,那么△AOC∽△CDB.
设OC=m,那么34
1
m
m
-=.
这个方程有两个解,分别对应图中圆与y轴的两个交点.
【典例分析】
【例1】如图1,已知抛物线E1:y=x2经过点A(1,m),以原点为顶点的抛物线E2经过点B(2,2),点A、B关于y轴的对称点分别为点A′、B′.
中考数学压轴专练专题03 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问题(学生版)
【类型综述】
解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寻找分类标准,第二步列方程,第三步解方程并验根.
一般情况下,按照直角顶点或者斜边分类,然后按照三角比或勾股定理列方程.
有时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列方程更简便.
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常常和相似三角形、三角比的问题联系在一起.
如果直角边与坐标轴不平行,那么过三个顶点作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可以构造两个新的相似直角三角形,这样列比例方程比较简便.
【方法揭秘】
我们先看三个问题:
1.已知线段AB,以线段AB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ABC有多少个?顶点C的轨迹是什么?
2.已知线段AB,以线段A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ABC有多少个?顶点C的轨迹是什么?
3.已知点A(4,0),如果△OA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符合条件的点B的坐标.
图1 图2 图3
如图1,点C在垂线上,垂足除外.如图2,点C在以AB为直径的圆上,A、B两点除外.如图3,以OA为边画两个正方形,除了O、A两点以外的顶点和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都是符合题意的点B,共6个.如图4,已知A(3, 0),B(1,-4),如果直角三角形ABC的顶点C在y轴上,求点C的坐标.
我们可以用几何的方法,作AB为直径的圆,快速找到两个符合条件的点C.
如果作BD⊥y轴于D,那么△AOC∽△CDB.
设OC=m,那么34
1
m
m
-=.
这个方程有两个解,分别对应图中圆与y轴的两个交点.
【典例分析】
例1 如图1,已知抛物线E1:y=x2经过点A(1,m),以原点为顶点的抛物线E2经过点B(2,2),点A、B 关于y轴的对称点分别为点A′、B′.
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问题
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问题
例1 2013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模拟第25题
如图1,在Rt △ABC 中,∠A =90°,AB =6,AC =8,点D 为边BC 的中点,DE ⊥BC 交边AC 于点E ,点P 为
射线AB 上的一动点,点Q 为边AC 上的一动点,且∠PDQ =90°.
(1)求ED 、EC 的长;
(2)若BP =2,求CQ 的长;
(3)记线段PQ 与线段DE 的交点为F ,若△PDF 为等腰三角形,求BP 的长.
图1 备用图
满分解答
(1)在Rt △ABC 中, AB =6,AC =8,所以BC =10. 在Rt △CDE 中,CD =5,所以315tan 544ED CD C =⋅∠=⨯
=,25
4
EC =. (2)如图2,过点D 作DM ⊥AB ,DN ⊥AC ,垂足分别为M 、N ,那么DM 、DN 是
△ABC 的两条中位线,DM =4,DN =3.
由∠PDQ =90°,∠MDN =90°,可得∠PDM =∠QDN .
因此△PDM ∽△QDN .所以
4
3
PM DM QN DN ==.所以34QN PM =,43PM QN =.
图2 图3 图4
①如图3,当BP =2,P 在BM 上时,PM =1.此时3344QN PM =
=.所以319444
CQ CN QN =+=+=. ②如图4,当BP =2,P 在MB 的延长线上时,PM =5.此时31544QN PM ==.所以31
4
CQ CN QN =+=.
(3)如图5,如图2,在Rt △PDQ 中,3
tan 4
QD DN QPD PD DM ∠===.
二次函数中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_小结(26)
——二次函数中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
泉州五中 杨培锋
直角三角形,你能联想到什么?
1、勾股定理 2、射影定理 3、“一线三等角”模型 4、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5、斜率
引例:已知定点A(2,1)、B(6,4)和x轴上 一动点M,使得△ABM构成直角三角形? 你能找到几个点M呢?
引例:已知定点A(2,1)、B(6,4)和x轴上 一动点M,使得△ABM构成直角三角形? 你能找到几个点M呢?
Baidu Nhomakorabea
引例:已知定点A、B和x轴上一动点M,使得△ABM 构成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能找到几个M点?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求点:
例:已知定点A(2,1)、B(6,4) 和x轴上一动点M,使得△ABM构成直角三角形? 请求出点M的坐标.
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抛物线结合起来考查,这种题的解 法套路一般都是固定的,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只需 要牢固掌握直角三角形存在的基本模型:“两线一 圆”,这类点就可以轻松找到.
求点:
找到点后的计算有三种方法可选:
1、 代数法——勾股定理;
2、 几何法——“一线三等角”模型;
3、 解析法——利用斜率来计算.
泉州五中 杨培锋
法一:
求点:
例:已知定点A(2,1)、B(6,4) 和x轴上一动点M,使得△ABM构成直角三角形? 请求出点M的坐标.
中考数学压轴题之动点问题
中考数学压轴题之——
一、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问题
1.已知,如图1,在梯形ABCD中,AD∥BC,∠BCD=90°,BC=11,CD=6,tan∠ABC=2,点E在AD边上,且AE=3ED,EF∥AB交BC于点F,点M、N分别在射线FE和线段CD 上.
(1)求线段CF的长;
(2)如图2,当点M在线段FE上,且AM⊥MN,设FM•cos∠EFC=x,CN=y,求y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
(3)如果△AM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线段FM的长.
2.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O为坐标原点,点B的坐标为(4,3),点A、C在坐标轴上,点P在BC边上,直线l1:y=2x+3,直线l2:y=2x﹣3.
(1)分别求直线l1与x轴,直线l2与AB的交点坐标;
(2)已知点M在第一象限,且是直线l2上的点,若△AP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点M的坐标;
(3)我们把直线l1和直线l2上的点所组成的图形为图形F.已知矩形ANPQ的顶点N在图形F上,Q是坐标平面内的点,且N点的横坐标为x,请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不用说明理由).
二、因动点产生的平行四边形问题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 =ax 2﹣2ax ﹣3a (a <0)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经过点A 的直线l :y =kx +b 与y 轴交于点C ,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D ,且CD =4AC .
(1)直接写出点A 的坐标,并求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其中k ,b 用含a 的式子表示);
(2)点E 是直线l 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点,若△ACE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6:函数中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问题
构造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1.要分别考虑以三点为直角顶点的情况 2.再利用相似、勾股定理或者锐角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计算,从而求出对应的点坐标.
例题、已知:如图一次函数y =
12x +1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二次函数y =12x 2+bx +c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12
x +1的图象交于B 、C 两点,与x 轴交于D 、E 两点且D 点坐标为(1,0)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四边形BDEC 的面积S ;
(3)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PBC 是以P 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的点P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将B (0,1),D (1,0)的坐标代入y =12
x 2+bx +c 得 1,10.2c b c =⎧⎪⎨++=⎪⎩
得解析式y =12x 2-32x +1………………3分 (2)设C (x 0,y 0),则有
00200011,13 1.22y x y x x ⎧=+⎪⎨⎪=-+⎩
解得004,3.x y =⎧⎨=⎩∴C (4,3).………6分 由图可知:S =S △ACE -S △ABD .又由对称轴为x =
32可知E (2,0). ∴S =12AE ·y 0-12AD ×OB =12×4×3-12×3×1=92
………………………8分 当P 为直角顶点时,如图:过C 作CF ⊥x 轴于F .
∵Rt△BOP ∽Rt△PFC ,∴
BO OP PF CF =.即143a a =-. 整理得a 2-4a +3=0.解得a =1或a =3
∴所求的点P 的坐标为(1,0)或(3,0)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P 共有二个………………12分
(3)设符合条件的点P 存在,令P (a ,0):
当P 为直角顶点时,
如图:过C 作CF ⊥x 轴于F ,
∵Rt △BOP ∽Rt △PFC ,∴
CF OP PF BO =,即341a a =-, 整理得a 2-4a+3=0,解得a=1或a=3,
∴所求的点P 的坐标为(1,0)或(3,0),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P 共有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