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2.1加法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2.1 加法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一、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理解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不进位加法的方法进行计算,并能够进行口算和书写计算过程。
3.建立对数学加法概念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计算方法。
2.进行不进位加法的计算实践,能够熟练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1.熟练掌握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运算规则。
2.运用不进位加法进行实际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例题和题目.2.教学工具:小板书、彩色粉笔等。
3.学生用品:学生课本、练习册、铅笔、橡皮擦等。
五、教学内容1.通过引入生活中的不进位加法问题,引发学生对不进位加法的兴趣。
2.讲解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规则及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3.开展教师示范和学生跟读的互动教学过程,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步骤。
4.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生活中的例子引入不进位加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系统地介绍不进位加法的规则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示范:教师进行实际计算示范,学生跟随计算过程,加深理解。
4.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巡视指导。
5.讨论:小组讨论不进位加法的应用场景和解题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6.总结:教师结合学生练习情况,进行总结梳理,强化学生对不进位加法的理解。
七、教学反馈1.在课堂上进行实时反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2.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巩固练习不进位加法。
3.下节课对学生课堂练习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帮助学生纠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材P39―40)教学目标1、通过创建情境,组织学生根据情境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并运用生活实际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
2、在平等的,民主的,富有情趣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主动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合理地运用算法灵活的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情境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通过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的进入新知的学习。
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谈话导入:以前我们已经学习过口算加法,今天我们接着探索口算的各种方法。
1、教师出示情景图,提出问题:从这幅图上你能知道什么2、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板书。
(男孩要付多少钱女孩要付多少钱)3、你能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吗(1)学生仔细观察图,交流所获得的信息。
(男孩买了什么,女孩买了什么,玩具的单价。
)(2)学生提出问题,全班交流。
(3)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学生的观察能力很好。
二、自主探索得出方法通过创建情境,组织学生根据情境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并运用生活实际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
1、44+25你能口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板书。
44+20=64 44+5=4964+5=69 49+20=6940+20=60 4+5=94+5=9 40+20=6060+9=69 60+9=692、44+38等于多少,你会算吗?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板书。
44+30=74 44+8=5274+8=82 52+30=8240+30=70 4+8=124+8=12 40+30=7070+12=82 70+12=8244+40=84 84―2=823、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借助课本上的情景图引出计算问题,并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掌握计算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探算法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大家看学校先安排哪几个班去参观?(媒体出示课本第8页的主题图)生:学校安排二(1)、二(2)、二(3)、二(4)班的同学去参观。
师:那么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2辆车,每辆车又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这可把老师给难住了,大家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能)好,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呢?(想好后小组交流)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回答刚才的问题?生1:我认为二(1)班和二(2)班的同学可以合乘一辆车。
剩下的二(3)班和二(4)班的同学再合乘一辆车。
师:还有不同的乘车办法吗?生::我认为二(1)班和二(4)班的同学也可以合乘一辆车。
剩下的二(2)班和二(3)班再合乘一辆车。
师:谁还能想出其他乘车办法?(学生观察后没有再举手)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乘车办法,这些办法行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好不好?(好!)你准备用什么方法验证呢?生: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 70人。
师:好,下面我们先来对第一种乘车方案的第一个问题进行验证。
请你们动脑筋,想办法。
算出结果来,当然了,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算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师:好,谁愿意汇报一下验证的过程?生2: 36+30我是用口算验证的,先算30+30=60,再算60+6=66,没有超过70,我想这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生4:我是这样想的:40+30才等于70,36+30当然比70少了,二(1)班和二(2)班可以合坐一辆车。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二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 应用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教具或实物,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两位数的组成,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让学生尝试计算,并分享计算方法。
(2)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3)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举例验证。
(4)教师点评学生的讨论成果,强调计算法则,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 课后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板书设计略注:本教案适用于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人教版,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6篇)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6篇)《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冀教版教材8-9页,两位数加两位数(不退位)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节教材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在编排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利用情境图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二是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本节主要解决不进位加法的“对位”这一难点,而进位的难点留在下节课解决,三是体现了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如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教学目标:1. 经历自主探索、交流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2. 会用自己的方法正确地计算不仅为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3. 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自己的方法正确地计算不仅为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难点:会正确书写不进位加法的竖式,强调“对位”。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观察少年合唱团的情境图,说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怎样解决问题?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1、学生列式并交流自己的算法。
要求少年合唱队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应怎样列式?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3+22=?那么,要求23+22=?我们可以怎样算呢?请大家独立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再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算法时,只要学生汇报的思路准确,说得有道理就可以。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可能有这些想法:(1)23+20=43 43+2=45(2)20+20=40 3+2=5 40+5=45(3)还可以用竖式计算(如果学生提不出这种算法,教师可以以合作者的身份提出来。
)2、讨论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教学设计与反思-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备课工夫二年级授课工夫:
考虑4:如果列竖式,该当怎样写?请本人先尝试着写一写。
师:2为甚么写在5的下方?先生能说出“数位对齐”或“个位与个位对齐”
练习1:完成课本12页的做一做第一题。
3、自主探求35+32
考虑5:要解决“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先生?”,需求甚么信息?怎样解决?
活动4:先生从主题图中找出相关信息,并残缺地说一遍,列出算式。
考虑6:怎样知道35+32的结果,能把你的计算方法和过程表示出来吗?
活动5:先生自主探求计算方法,可以口算说出口算方法,可以利用小棒或计数器表示计算过程。
先生展现完,结合ppt动态演示,再请同学说出计算过程。
练习2:完成课本13页的做一做第2题。
考虑7:如果列竖式,该当怎样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时要留意甚么?
先生能说出“数位对齐”或“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四、练习巩固
1.
2.计算。
30+20= 50+26= 92+4= 61+25=
35+32= 3+45=13+72= 44+53=
3.小兰喜欢搜集邮票,下方是她搜集邮票的品种和数量。
(1)风景邮票和人物邮票共有多少枚?
(2)动物邮票和建筑邮票共有多少枚?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成绩并解答吗?
五、总结
1、鼓励小先生自我小结。
2、教师进行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教
学
反
思
经过学习,先生能够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纯熟计
算,理解相反数位上的数才能
相加的道理。
较好的完成了教
学任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案: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年级:小学二年级学科:数学教材:人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 能够准确、迅速地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 计算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 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那么大家还记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吗?1. 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 提问: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那么大家知道什么是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吗?3.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就是两个两位数相加,十位上的数相加不满十,个位上的数相加不满十。
三、讲解1. 讲解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 以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如:23 45。
3. 讲解计算的步骤:首先将两个数的个位相加,如果不满十,直接写下结果;然后将两个数的十位相加,如果不满十,直接写下结果。
四、练习1. 让学生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练习。
2.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的计算。
五、总结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呢?3.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延伸:布置作业:1. 请同学们完成练习册上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题。
2. 请同学们思考: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本节课通过讲解、探究、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一、教学目标:1、通过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笔算加法的教学,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笔算加法的书写格式,会正确计算。
2、通过观察、操作,引导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4、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
2、游戏教学法。
3、“掌声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多思考、多发表意见。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小棒、直尺。
四、教学过程:1、复习开火车口算30+40=40+50=33+6=20+60=83+5=50+5=2、指名说说以下几个数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73 、63、40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观察情景图,获得信息。
师:你们看通过观察课本P8中的图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看见有四个班是2-1班35人,2-2班32人,2-3班37人,2-4班34人,有两辆车,每辆车只能乘坐70人。
)师:好的,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
2、通过提问,引入方法。
师:现在谁能帮老师一个忙?“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通过学生说板书:1班和2班2班和3班你们同意他的方法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你们看这样行不行?1班和3班,3班和4班。
生1: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生说:因为加起来就超过70了。
)对,这样就超载,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
生2:可以。
师:那你说说怎么分配的?(生:1班和2班,2班和3班)那你说一说,你的理由。
师:如果把1班和3班安排到一辆车那1班加3班的人数加起来就超过70人了。
3、验证方案,列出算式并板书。
①师:那在写竖式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强调:个位和各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横式得数别忘写。
可以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
②请同位之间互相说一说。
(生说)这一环节,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获得经验。
重视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空。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灵活运用数学计算方法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步骤。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概念及运算技巧。
三、教学准备1.课前准备:制作教学课件、准备教学板书、准备教学实例等。
2.教具准备:教学卡片、计算器、数学练习册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生互动,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复习两位数相加的基本规则。
2.讲解与示范•使用教学卡片进行示范,介绍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运算方法,让学生理解计算过程。
3.练习与讨论•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并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合作解题。
4.操练与巩固•给予学生大量的练习题,在课堂上进行操练,帮助学生加深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拓展•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对数学的探索兴趣。
五、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强调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运算步骤,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七、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是本次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概念。
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
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实践活动,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规律。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学生学会与同伴合作、交流和分享,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教材中应包含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例题和练习题,以便学生通过观察和练习,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2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十位数加十位数的计算方法,但可能对个位数加个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的情况还不够清晰。
学生可能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和激励,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2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3 实践活动法:教师设计不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交流,巩固和应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入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讲解:教师通过示例和讲解,向学生介绍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4.3 练习:教师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规律,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第五章:作业设计5.1 课堂作业: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即时练习。
5.2 课后作业: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综合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应用。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运算方法。
2. 能够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运算。
2.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
2. 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运算。
2.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
3. 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两位数的图片或实物,如苹果、小鸟等。
2. 准备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练习题。
3. 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两位数的图片或实物,如苹果、小鸟等,引导学生观察。
2. 提问:如果我们把这些苹果(或小鸟)分成两组,每组有多少个?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运算方法,如:23 + 45。
2. 引导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如: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3. 教师进行示范,让学生跟随笔算。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2. 教师挑选几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分析其正确与否。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运算方法和笔算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不足。
五、课后作业(布置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在家与家长一起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练习。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进行解答。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进一步理解数学概念。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整数加法的基础,对于学生掌握整数四则运算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识数的能力,对加法运算有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还不能熟练地运用运算规律进行计算,对进位概念的理解也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逐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发现、总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运算方法。
2.难点:理解进位概念,能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总结出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算式卡片、实物模型等。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份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模型或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小华买了3个苹果,小明买了5个苹果,他们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解答。
2.呈现(10分钟)呈现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算式,如:23 + 45。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用算式卡片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运算。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意义。
(2)学生能够运用加法算式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3)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口算和笔算方法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加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运算规律。
3.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加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运算规律。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意义。
2. 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图片、实例演示等。
2. 练习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题目。
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计算器等。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出示一些生活实例,如购物、做菜等,让学生观察其中的加法运算。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呢?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老师通过PPT展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图片和实例,讲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 引导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口算和笔算几个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例子。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人计算几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题目。
2. 老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评价。
2. 出示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
本节课通过列举以下例题进行教学:
- 23 + 45
- 32 + 56
- 41 + 28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使其能够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形成高效准确的计算技能;
2.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通过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过程,理解数学符号的意义,提高数学表达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位对齐的意义。
2.加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提高他们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
3.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
4.创设更多有趣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
一、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本节课依据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加法”中的内容展开。具体教学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法则;
2.学会正确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
3.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实际意义,能学生直观感受“不进位”的过程。
(2)正确对齐相同数位: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数位对齐错误的问题。
突破方法:设计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对比中学会正确对齐数位,如将错误的计算过程和正确的计算过程进行对比。
(3)解决实际问题时,从题目中提取数学信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不知道如何提取和运用数学信息。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数位对齐和不需要进位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这一节主要讲述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运算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数和识数能力,对加减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运算规律。
2.培养学生独立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运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运算规律。
2.如何运用规律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实例讲解、动手操作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准备实物模型和计算工具,如计数器、算盘等。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材料。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概念,如:“小华有12个苹果,小明有1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运算规律,并用实例进行讲解。
如:12+15=27,27的个位数是7,十位数是2,所以12+15=27。
3.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运算练习。
学生可以先用手指模拟,然后再用计算工具进行验证。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困难进行个别辅导。
4. 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运算规律。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规则。
2.能够正确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规则。
2.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准备:1.示范用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式。
2.教学用的PPT课件。
3.相应的教学工具,如白板、彩色粉笔、纸张、铅笔等。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新知识(约10分钟)1.教师向学生问道:“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吗?”请几位学生回答。
2.教师适当强调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规则,例如:“当个位相加超过9时,我们要进行进位。
”3.教师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的是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即个位数相加不超过9,无需进位。
第二步:引导探究(约15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式,例如34+58,并请学生自行计算答案。
2.教师请学生依次列出十位数的和、个位数的和及总和,并将计算过程记录在黑板上。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进位加法的特点和规律,例如:“为什么在十位数和个位数相加时,我们不需要进位?”请学生发表观点。
第三步:总结规律(约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规律,强调个位数相加时不会出现进位的情况。
2.教师请学生回忆个位数的加法口诀:“个位数相加,保留个位数”。
3.教师出示几个不进位加法的算式,让学生一起解答,并强调个位数相加时无需进位。
第四步:合作练习(约15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两人配对进行练习。
2.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练习册,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
练习内容包括十个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式。
3.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确保学生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第五步:巩固训练(约15分钟)1.教师设置不进位加法的速算题,并要求学生尽快完成。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教案: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两个两位数相加不出现进位的概念。
2.学生能够用竖式计算法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运算。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两个两位数相加不出现进位的概念。
2.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法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运算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具、学生练习册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入问题:小明有30元,小华有40元,他们两个要一起买一件价值55元的东西,两个人还需支付多少元?请用竖式计算法解决这个问题。
2.让学生用竖式计算法解决这个问题,并找出规律。
二、讲解(15分钟)1.引出概念:当两个两位数相加时,如果每一位数上的个位数之和小于10,那么不会出现进位。
2.用示例进行讲解:例如,23+34=57,23的个位数和34的个位数之和是3+4=7,小于10,所以不会出现进位。
3.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让学生观察几个两位数相加不出现进位的例子,找出其中的规律。
三、实践(20分钟)1.让学生用竖式计算法解决几个两位数相加不出现进位的例子,并检查答案。
2.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用竖式计算法完成不出现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3.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四、拓展(10分钟)1.给学生提出一个实际问题:班级共有45名男生,27名女生,现在男生比女生多了多少人?请用竖式计算法解决这个问题。
2.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并找出规律。
3.学生分享解题方法和答案,教师进行点评。
五、总结(5分钟)1.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两个两位数相加什么情况下不会出现进位?-如何用竖式计算法解决两位数相加不出现进位的加法运算问题?2.确保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有清晰的认识。
六、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题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初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和从个位加起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
2.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笔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3.会用竖式正确地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教学重点
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竖式的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磁力板、小棒。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口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0+40 50+20 25+20 70+16 47+2 85+3
(二)探究新知
1.导入:34+5怎样口算?
引导学生回答:先算4加5得9,再算30加9得39.教师明确:这道题我们也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首先学习不进位加。
(板书课题)
2.教学例1
(1)教学竖式的写法。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横式:34+5=_________
教师演示:先在磁力板上摆出3个整捆的和4根单根的小棒表示34,再在4根单根的小棒下面摆5根单根的小棒。
学生讨论: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应该把5根小棒和哪一部分合起来?引导学生得出:5根单根的小棒要和4根单根的小棒合起来.
教师讲解:写竖式时一位数5要与两位数的'个位数4对齐,也就是个位和个位对齐。
在第二个加数的左边空出十位的位置写上加号,然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表示等号。
边讲边板书:
教师提问:写坚式时一位数和两位数的哪一位对齐?为什么?
(2)教学计算方法。
教师演示:把单根的小棒合起来,一共是9根单根的,3个整捆的。
教师讲解:把单根的小棒合起来,也就是把个位上的4和5相加,得数写在横线下面的个位上,整捆的小棒有3捆,也就是3个十,在横线下面的十位上写3。
在原板书的基础上继续板书:
(3)阅读教科书例1,填上得数。
教师说明:书上虚线方框中的式子是为了说明计算过程,以后做题时不用写出来。
(4)反馈练习:完成第75页“做一做”。
32+6= 3+45=
先让学生说说怎样对位,然后写在书上。
订正时强调:一位数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得数的个位也和个位对齐。
3.教学例2。
(1)竖式的写法。
我们会用竖式计算34加5,那么34加25怎样算呢?(板书:34+25=)教师演示:先摆34根小棒,再在它下面摆出25根小棒,整捆的和整捆的对齐,单根的和单根的对齐。
学生讨论: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该怎样算?启发学生得出:单根的和单根的相加,整相的和整捆的相加.(教师点拨:也就是相同单位的数相加。
)学生讨论:写竖式时应该怎样对位?启发学生得出: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
(教师点拨: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
板书:
提问:写竖式时怎样对位?
(2)教学计算方法。
教师演示:先把单报的小棒合起来一共有9根,再把3个整捆的和2个整相的小棒合起来,是5个整相的,一共是59根,所以34加25得59。
小组讨论:计算时先把哪一位上的数相加?再加哪一位上的数?
引导学生汇报:先把单根的合在一起是9根,也就是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4加5得9,在横线下面个位上写9.再把整捆的合在一起是5个整捆,也就是5个十,在横线下面的十位上写5
教师板书:
(3)阅读教科书76页例2,填上得数。
回答问题:
①在上面的竖式里是怎样对位的?
②在上面的竖式里,是从哪位加起的?
引导学生得出: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先加个位上的数,再加十位上的数,也就是从个位加起。
告诉学生:以后做题虚线方框中的式子不用写。
(4)反馈练习:完成第76页“做一做”第1题。
24+63= 52+36=
先让学生说说怎样对位,然后填写上面的括号,再让学生说说从哪位加起,然后计算出得数。
4.看书,质疑。
(三)全课小结
笔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随堂练习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从哪位加起的。
布置作业
练习十八第2题。
提醒学生:写竖式画横线时要用直尺,书写要工整,对齐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