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全套课件PPT 1
北京大学认知心理学课件
知觉的功能
知觉
Perception
Processes of Sensation, Perception, &
Cognition
有时,我们能够察觉不可能存在
的东西
7
视觉模式识别
(
(
模板匹配模型(
(与模板理论相比,特征模型的优点混战场模型
(
整体优先效应
Global Precedence Effect (Navon, 1977)Kinney
特征理论的生理学和神经学证据Gibson, 1969
任务:两个字母相同还是不同?
V1 LGN What 和Where 通路
计算途径
(Biederman et al ., 1985Biederman et al ., 1985
无字数要求,提交打印纸质版截止时间:30
Bottom 知识、期望
31Biederman et al ., 1973
32
Schacter Key Themes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Object Perception
The gestalt principles of organization
Palmer, 1977
Face Perception
Faces: The fascinating test case for many of the Questions on Face Processing Questions on Face Processing
Margaret Thatcher illusion
Rotate this!
Thompson, 1980
Thompson, P. (1980). Margaret Thatcher: A new illusion.
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课件PPT版 第十一章 情绪,动机与归因
10
3.脑电反应
脑部神经组织的细胞,经常处于不断活动的状态,由 于细胞的活动,也会产生微弱的电位。
当个体在情绪活动状态时,这种电位就发生变化,可 由脑电仪器测量出来,称为脑电图记录。 根据脑电波的振幅和频率可将它分为多种,其中以脑 的枕叶和顶叶所导出的波的振幅最大( 波振幅一般 在25--100微伏范围内),频率也最有规则( 波的频 率一般为每秒8--13次)。因此, 波成为研究脑电波 与人的行为关系的重要指标。例如,当个体身心处于 轻松安静的状态时, 波呈现规则而有节律的活动。 但在人处于激怒或紧张状态时,原来的波动振幅就降 低乃至消失,频率也变快,成为低幅快波。
Although cognitive appraisal is clearly important for experiencing an emotion,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re are cases of emotion in which no cognitive appraisal seems to be involved. When a rat receives an electric shock for the first time, for example, presumable it has little to think about, and its emotional reaction is devoid of cognitive activity. Similarly, if you are suddenly punched in the nose, you may experience an emotion before you interpret the event. In addition to such one-shot experiences, there are recurrent situations in which emotional experience may bypass the cognitive system. In particular, some fear experiences that were acquired in childhood by classical conditioning may not involve any cognitive appraisal.
心理学研究概述PPT课件
心理学ppt课件
主要观点:意识是连续变化的,强调 意识的作用和功能。
主要研究方法:观察、测验、问卷
詹姆斯(William James)
调查等。
23
3、行为主要学派(Behaviorism)
主要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等。
主要观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 研究可以观察、可以测量的行为。
主要研究方法:实验法。
24
华生(John.B.Waston)
8、期刊杂志:《心理学报》、《心理科学》 《心理科学进展》与《心理学探新》等。
8
准备学习心理学
• 问题: 1、 如果你的身边有一位据说是心理学家的陌生人, 你认为他是... 请在你准备的纸上写下你对他的猜想。 2、在你的理念中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
9
澄清几种对心理学的偏见和误解
• 1.心理学家知道你在想什么
6
3、叶奕乾.普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3
4、黄希庭.心理学与人生.广州:暨南大 学出版社,2005
5、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3
7
6、崔丽娟.心理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2
7、理查德.格理格 菲利浦.津巴多著王垒 等译 . 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北京:人民 邮电出版社,2005
(一)科学心理学诞生前的历史背景 1、“Psychology”一词的起源
实验心理学(第一章 引论)
(社会情景对个人行为影 响的实验研究: 当他人在 场时,个体骑自行车的速 度要比自己单独时快,并 不费力(社会助长/促 进))
实验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结果
认知心理学-------理论 实验心理学-------方法
课程介绍
课程性质:心理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
1、学习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接受心理实验的基本 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 课程要求 2、读懂科研论文,尤其实验设计部分。培养自己设 计实验的能力,为将来的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3、将理论、技术应用于相关领域,解决实际问题。
三、实验方法与非实验方法
观察法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但同时避免不了观察者 的偏见 “是由于观察者个人的动机和预期导致的错误。 通常人们看见的、听到的只是他们所预期的, 而不是事实的本来面目。”
“每一种判断都取决于观察者的立场和角度”
观察者的错觉
双歧图
三、实验法与非实验法
实验与观察特点及其分类
(1)观察 观察的重要性、 优点、不足 分类:自然观察、参与式观察、结构观 察 注意事项 (2)实验 优点、不足、 分类:实验室实验法与自然实验法
第一章 引论
三、实验法与非实验法
调查法——收集数据多,但数据的有用性、 真实性值得思考。 (问卷,量表,访谈)
个案法——费时,费力,代表性和推广性较 差
四、实验中主试者与被试者的关系★
实验心理学(周爱保博士版)PPT课件
33
21.05.2020
-
二者的关系
第一阶段
因素型实验 (要因探索)
第二阶段
函数型实验 (趋势探索)
34
21.05.2020
-
实验观测
1.数据资料的收集
(称名等四种量表、仪器、纸笔测验)
2.现象资料的收集
(录音、摄像、拍照、语言描述)
35
21.05.2020
-
一、数据资料的观测
1.称名量表 2.顺序量表 3.等距量表 4.比率量表
2.被试应具备的特征 3.被试抽样方法
30
21.05.2020
-
四、 选择实验类型
因素型实验 函数型实验
31
21.05.2020
-
因素型实验
是指目的在于探明心理或 行为规定要因的实验,即 探求规定心理或行为的条 件是什么的“什么型实 验”。
32
21.05.2020
-
函数型实验
是指目的在于探明实验条件和 心理或行为之间函数关系的实 验,即其实验的目的在于追求 各种实验条件是怎样规定心理 或行为的“怎样型实验”。
53
21.05.2020
50
21.05.2020
-
第三章作业(3)
4.阅读下列文字,并分析其中的各类变量:“当在 你不知道的情况下,有人看着你时,许多人会感觉 到,但要描述却很难,你可能感觉到目光停在你后 脑勺或脖子上的某处。美国科维兹大学的科学家进 行实验,试图证明或推翻能感觉他人目光的说法。 实验很简单:在房间中央,实验者背对研究者坐着, 研究者在规定的时间朝他看。实验者如感觉到研究 者的目光便立即指出。有数百人参加实验,结果惊 人:在95%的情况下,他们感觉到投向他的目光! 在后脑勺部分有一种瞬息间的压力感──似轻风吹 动。”
实验1心理物理法
实验1⼼理物理法
实验1 最⼩变化法-明度的差别阈限
实验⽬的:学习最⼩变化法,测量明度的差别阈限。
简介:
最⼩变化法是经典⼼理物理学测量感觉阈限的重要⽅法之⼀。经典⼼理物理学认为,可以⽤物理量来表达感觉量,因此,存在⼀种达到觉察⽔平所必需的临界量值,即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在测量上,常常⽤50%次能感觉到,50%次不能感觉到的物理量表⽰绝对阈限;⽽⽤50%次能感觉到差别,50%次不能感觉到差别的物理量表⽰差别阈限。
最⼩变化法的特点在于它系统地探察感觉转折点,因⽽具体地说明了感觉阈限的含义。根据刺激呈现的顺序不同,可有渐增法(↑)和渐减法(↓)两种呈现⽅法。
在⽤最⼩变化法测量差别阈限时,上限是指感觉⽐标准刺激稍强和感觉与标准刺激相等的两个刺激的平均值;下限是指感觉与标准刺激相等和感觉⽐标准刺激稍弱的两个刺激的平均值。上限减去标准刺激称为上差别阈限,标准刺激减去下限称为下差别阈限。上差别阈限和下差别阈限的平均值称为绝对差别阈限,绝对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之⽐称为相对差别阈限。
⽅法与程序:
①、请被试仔细阅读指⽰语,主试强调要对照标准刺激调整变异刺激,并且注意左、中、右三键所对应的反应。
②、实验的顺序安排⼒求克服期望误差、习惯误差和空间误差,因此采⽤如下安排,前后共测定8次。
标准刺激在左标准刺激在右标准刺激在左
1 2 3 4 5 6 7 8
↑↓↓↑↑↓↓↑
③、每当被试的反应有⼀次转折时,即开始下⼀次测定。
结果及讨论:
详细反应分为五列,第⼀列表明标准刺激的位置以及标准刺激相对于变异刺激的明暗;第⼆列是变异刺激的起始亮度,第三列是被试判断为两者相等的亮度,第四列是被试判断为变异刺激与标准刺激发⽣逆转的亮度,第五列是上(下)限。标准刺激是192。
实验心理学第2版课件第二章
2 额外环境变量及控制
第一组
第二组
处理A额外变量1额外变量2额外变量3额外变量4额外变量5
处理B额外变量1额外变量2额外变量3额外变量4额外变量5
影响实验结果的两个重要社会变量要求特征实验者偏差
1 实验的效度
外部效度影响因素被试间的概括性物种间的概括性情境间的概括性
1 实验的效度
外部效度提高方法:综合:被试综合刺激或实验情境综合多次试验或机会的综合多次测量的综合
1 实验的效度
外部效度提高方法:多变量设计优点:实验效率高于只有一个自变量实验控制更好从多变量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比尚待概括的资料更有价值可以研究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
3 额外社会变量及控制
实验者偏差控制实验者偏差的方法:
3 额外社会变量及控制
盲实验
双盲实验
被试和研究者都不知道当下进行的实验的目的或假设
如真正的双盲无法做到
1给被试标准化的指导语2将指导语放给被试听3如果要亲自读,要提前练习,确保每次的发音、语气相同
实验者的特征及控制被试的特征及控制
4 额外个人特征变量及控制
2 额外环境变量及控制
恒定法:尽可能将各种额外变量保持在相同的水平上例如:所有被试都在同样颜色、光线的实验室中完成实验缺点:实验结果不能推广到额外变量的其他水平上可能会存在自变量与被恒定的额外变量间的交互作用
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课件PPT版第五章视觉与听觉
第五章 视觉与知觉
9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2、暗适应与光适应(3)
100
比 80
较
光
的 60
相
对
数 值
40
20பைடு நூலகம்
0 5101520 30 45 60
90
120
时间(秒)
图5.4 光适应曲线
在暗背景上觉察明亮的物体主要决定于物 体的亮度,而不完全决定于物体的大小。
人们觉察明亮背景上的暗物体的能力是很 强的,这种觉察主要取决于视网膜上刺激 物的投影与其周围的亮度差别,所以,在 明亮背景上觉察暗物体,主要是对比的辨 别。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五章 视觉与知觉
12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三)颜色理论
三色理论(trichromatic receptor theory,又 称杨-赫尔姆霍茨理论:Young-Helmholtz theory)
对立机制理论(opponent-process theory)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五章 视觉与知觉
19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北大心理学专业课程
北大心理学专业课程
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课程:
1. 基础课程:包括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和发展心理学等。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心理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 专业方向: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设有脑与认知科学系、管理与社会心理学系、临床与健康心理学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系等四个学科方向的学系,覆盖了心理学的多个分支领域。
3. 应用心理学:北大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主要分为应用方向和临床方向。应用方向包括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等领域,而临床方向则主要集中在变态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等领域。
总的来说,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涵盖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还包括了多个应用领域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心理学专业人才。
实验心理学教案PPT课件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实验中的效度
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
8. 上述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其中特别 是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最为常见
选择与成熟的交互作用是指成熟程度不同的 被试被安排在不同的组中将会影响实验结果 的正确解释。(说明前测在某些研究条件下的 必要性)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实验中的效度
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
3. 选择
选择因素指由于没有用随机取样和随机分配的方法来 选择两组或几组被试,因而在实验处理之前各被试组 在各方面就事先存在着差异。这样,以本来就存在差 异的几个实验组施加实验处理之后再来比较各个组之 间的差异,比较出来的结果就说明不了到底是本来就 具有的差异造成的还是实验处理的不同造成的,研究 假设就无从证明。
效度反映的是对因变量的测量是否测 得到的是因变量自身真正代表的属性。
实例
在一项研究解题方法(自变量)对解题能 力影响的研究中,若以被试在一定时间内解 答出来的问题的多少为因变量的指标,当要 解答的问题足够多,而且按困难程度排列时, 以解答问题的数目作为因变量指标是有效 的。但是,如果问题很多但又都非常容易,那 么解答问题的数目作为因变量的指标就不 能说是有效的。因为它可能是由阅读速度 和书写速度造成的,而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出 学生的解题能力。
概念
实验设计包括:
形成统计假设 制定实验计划:证明实验假设的思路?如何搜集
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讲义
实验心理学
(课程代码 02108)
第一章绪论
P15-P16)
双盲实验、不让主试与被试接触、让整个实验都在计算机上实现。
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以变化的事物的属性。
数量上的变化如颜色的浓淡,质量上的变化如人的性别。
自变量(P2)
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当自变量的水平(数量)有了变化,它导致了行为(因变量)的变化,行为是处在自变量的控制之下,这个自变量是有效的。
自变量的种类(P3-P4)
自变量的种类主要有刺激特点自变量、环境特点自变量、被试特点自变量、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
因变量(P4)
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因变量的可靠性(信度)(P5)
因变量的一致性,是指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
此时因变量是可靠的。反之,被试有时得分很高,有时得分很低,那么这种因变量就是不可靠的,它缺乏一致性。
因变量的有效性(效度)(P5)
当自变量的确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而不是其他的各种因素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种因变量是有效的。
自变量混淆(P5)
如果因变量的变化不是由自变量造成的,而是由其他的因素,即没控制好的额外因素造成的,这种因变量就是无效的,或者产生了自变量混淆。
额外变量(P6)
自变量以外,能影响因变量变化的因素。
自变量的混淆的原因(P7)
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即额外变量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
对额外变量的处理方法(P7)
消除、保持恒定。
自变量的交互作用(P11)
如果一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的实验里,一个自变量的效果,在另外一个自变量的每一水平上不一样。
实验心理学方法
最小变化法-明度的差别阈限
简介:
最小变化法是经典心理物理学测量感觉阈限的重要方法之一。经典心理物理学认为,可以用物理量来表达感觉量,因此,存在一种达到觉察水平所必需的临界量值,即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在测量上,常常用50%次能感觉到,50%次不能感觉到的物理量表示绝对阈限;而用50%次能感觉到差别,50%次不能感觉到差别的物理量表示差别阈限。
最小变化法的特点在于它系统地探察感觉转折点,因而具体地说明了感觉阈限的含义。根据刺激呈现的顺序不同,可有渐增法(↑)和渐减法(↓)两种呈现方法。
在用最小变化法测量差别阈限时,上限是指感觉比标准刺激稍强和感觉与标准刺激相等的两个刺激的平均值;下限是指感觉与标准刺激相等和感觉比标准刺激稍弱的两个刺激的平均值。上限减去标准刺激称为上差别阈限,标准刺激减去下限称为下差别阈限。上差别阈限和下差别阈限的平均值称为绝对差别阈限,绝对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之比称为相对差别阈限。
方法与程序:
①、请被试仔细阅读指示语,主试强调要对照标准刺激调整变异刺激,并且注意左、中、右三键所对应的反应。
②、实验的顺序安排力求克服期望误差、习惯误差和空间误差,因此采用如下安排,前后共测定
结果及讨论:
详细反应分为五列,第一列表明标准刺激的位置以及标准刺激相对于变异刺激的明暗;第二列是变异刺激的起始亮度,第三列是被试判断为两者相等的亮度,第四列是被试判断为变异刺激与标准刺激发生逆转的亮度,第五列是上(下)限。标准刺激是192。
请根据以下公式计算上、下差别阈限及绝对与相对差别阈限。同时,也请计算并比较习惯误差、期望误差和空间误差的克服情况及练习的效果。
朱莹 实验心理学笔记
朱莹实验心理学笔记
朱莹实验心理学笔记
朱颖《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材注释
第一章实验方法第一节各种变量
主要测试是实验者,也就是负责实验的人。他通过实验向受试者发送刺激并收集心理
数据。受试者是实验对象,接受主测试的刺激并做出反应。
一、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自变量的种类:
1.刺激特征自变量:刺激的不同特征会导致受试者的不同反应。
2、环境特点自变量: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
噪音、白天或夜晚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时间这个自变量在记忆研究中是如此重要和
无时不在,你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不用时间作自变量的记忆实验。
3.学科特征的自变量:一个人的各种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内向
性格特征和外向性格特征、左手或右手作为好手、自我评价高低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4.主语之间的暂时性差异:通常由主语给出的不同指示引起。
二、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1、信度指一致性,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
2.有效性当自变量确实引起因变量的变化,而不是其他因素时,我们说这个因变量是
有效的。
3、敏感性:自变量发生可以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敏感的。
L上限效应:当受试者需要完成的任务过于简单,且不同水平(数量)的所有自变量
都得到了很好的结果,且没有差异时,我们称实验中存在上限效应。
l低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
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低限效应。三、控制变量就是在实验
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全套课件PPT
问题解决3
• 两个火车站相距100km,某天下午2点,两个火车头相向开出.一个火 车的速度为60km/h,另一个火车的速度为40km/h,当火车头开始行 走时,一只鸟突然出现在第一个火车头前面而向第二个火车头飞去, 当鸟到达第二个火车头时,它又立即以原来的速度向第一个火车头 飞去,鸟以80km/h的速度在两个火车头之间来回飞.问:在两火车 头相遇时鸟飞了多少公里
solving. • The first and most obvious thing to measure is the number or
proportion of subjects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that are able to solve the problem within a time limit. • The second measure of performance in solving the problem: latency, or the time taken to solve the problem. • A third measure that can be used in some problem-solving situations where more than one solution is possible is the quality of the solution. It must be possible to rank the solutions on an ordinal scale; in other s, it must be possible to order them from best to worst.
《心理学课件——一般心理学》
本课件将带你一起探索一般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研究方法和技术, 以及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和相关学科。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介绍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
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1
19世纪
2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开始发展。
3
古希腊时期
探讨人类思维与行为的哲学思考。
20世纪
学习与记忆
研究学习过程、记忆形成和遗忘现象。
ຫໍສະໝຸດ Baidu
情绪与动机
探讨情绪的起源、种类和影响,以及动机对行为的驱动。
心理学进一步分支,形成不同流派与理 论。
研究心理学的方法与技术
实验法
通过实验控制变量来研究心理现象。
观察法
通过观察和记录来了解行为和思维。
问卷调查
收集大量数据,了解群体行为与心理。
脑部扫描
通过神经影像技术观察和研究大脑活动。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行为主义
重点研究观察到的行为和刺激-反应关系。
人本主义
强调个体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
认知心理学
研究思维、记忆、语言等高级认知过程。
精神分析
关注潜意识和无意识对行为的影响。
心理学的相关学科
1 社会学
研究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和社会行为。
2 生理学
研究生物机制,包括大脑和神经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实验中的各种变量(2)
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 定义: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 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自变量的种类:
刺激特点自变量 环境特点自变量 被试特点自变量 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
实验心理学 第一章 引论 13
五、实验中的各种变量(3)
实验心理学 第一章 引论 18
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
定义: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 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因变量的选择及测量 因变量的可靠性即信度 因变量的有效性即效度 因变量的敏感性
实验心理学
第一章 引论
14
五、实验中的各种变量(4)
额外变量或自变量混淆
有关变量(relevant variable):对因变量足 以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 无关变量(irrelevant variable):对因变量 irrelevant variable 不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 额外的有关变量(e百度文库traneous relevant variable):简称为额外变量(extraneous variable),在有关变量中,主试拟研究的变 量叫做自变量,主试不拟研究的那些变量叫做 额外变量。
实验心理学 第一章 引论 16
六、The Science of Psychology
Scientific research is often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basic and applied. Applied research aims at solving a specific problem – such as how to cure bedwetting – whereas basic research has no immediate practical goal. Are Experiments Too Far from Real Life?
实验心理学 第一章 引论 4
一、实验心理学:定义、内容及简要历史回顾(2) 实验心理学:定义、内容及简要历史回顾( )
早期:“思辩”——内省、推理和知觉; 现代:观察、调查、相关研究、实验等科学 方法。
实验心理学
第一章 引论
5
一、实验心理学:定义、内容及简要历史回顾(3) 实验心理学:定义、内容及简要历史回顾( )
这个单字是用大写字母写的吗?(字型加工) 这个单字是否与另外一个单字押韵?(语音加 工) 这个单字能否归为动物一类?(语义加工)
实验心理学 第一章 引论 11
五、实验中的各种变量(1)
变量(variable)指的是可以在数量上或性 质上改变的事物的属性。 主试(experimenter): ):实验者,即主 主试( ): 持实验的人。他发出刺激给被试,通过实验 收集心理学资料。 被试( ):就是实验对象,接受主 被试(subject): ): 试发出的刺激并做出反应。
1795 – 1878
1801 – 1887
1832 – 1920
1850 - 1909
Barry H. Kantowitz, Henry L. Roediger Ⅲ & David G. Elmes,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Understanding Psychological Research, P466
实验心理学 第一章 引论 17
七、心理学规律的性质
R.S. 武德沃斯和H. 施洛斯贝格(1965)曾 指出,虽然实验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的定量工 作,但有一些重要的变量,它们的性质是质量 的而不是数量的。 心理学的成功不是看它与物理学多么相象,而 是看它描述和解释人的行为有多好。 为什么心理学的发展不能以物理学为标准呢?
实验心理学 第一章 引论 15
五、实验中的各种变量(5)
多于一个自变量的实验 优点:
做一项多自变量的实验比分别做多个实验效率 高; 做一项实验研究比分别做多项实验研究易于保 持控制变量恒定; 也是最重要的,在几个变量同时并存的情况下 所概括的实验结果比从几个单独实验所概括的 结果更有价值,更接近实际生活。
实验心理学
第一章 引论
6
二、实验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区别 实验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注重结果 实验心理学→注重方法 认知心理学→注重理论
实验心理学
第一章 引论
7
三、实验方法与非实验方法(1) 实验方法与非实验方法( ) 实验方法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实验方法可以“产生”新的现象; 实验方法可以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实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
实验心理学 第一章 引论 8
三、实验方法与非实验方法(2) 实验方法与非实验方法( ) 非实验方法的特点:
我们不能操纵自变量;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
观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s) 调查法(survey methods) 个案法( case study)
实验心理学
Five Historic Scientists
Hermann von Helmholtz 赫尔姆霍兹 Ernst Weber 韦伯 Gustav Fechner 费希纳 Wilhelm Wundt 冯特 Hermann Ebbinghaus 艾宾浩斯 1821 – 1894 Measured speed of neural impulses Discovered Weber’s law, which relates the size of an increase in physical stimulation to the just-noticeable difference Extended Weber’s law (Fechner’s law) and founded psychophysics Established first laboratory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in 1879 Wrote On Memory in 1885, showing complex mental phenomena could be studied
第一章 引论
9
四、实验范式(1)
实验方法在各种心理过程以及各个心理学分之的研 究中,具体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实验范式(the experimental paradigms)。 范式是指按照某一比较公认的路线或观点所采取的 研究方向或研究步骤。
实验心理学
第一章 引论
10
四、实验范式(2)
加工水平效应(the level effect of processing) 在非随意学习中(incidental learning), 要求被试回答有关单字的各种问题:
第一章 引论
一. 实验心理学:定义、内容及简要历史回顾 二. 实验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区别 三. 实验方法与非实验方法 四. 实验范式 五. 实验中的各种变量 六. The Science of Psychology 七. 心理学规律的性质
实验心理学 第一章 引论 1
实验心理学
第一章 引论
2
实验心理学
第一章 引论
3
一、实验心理学:定义、内容及简要历史回顾(1) 实验心理学:定义、内容及简要历史回顾( )
实验心理学是应用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心理 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中关于实 验方法的一个分支。 实验心理学作为教科书始于19世纪铁钦纳 (Titchener, E. B.)的著作(《实验心理 学》4卷,1901——1905),之后武德沃 斯(Woodworth, R. S.)于1938年发表 了《实验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