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推荐】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次区域合作机制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编推荐】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次区域合作

机制研究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次区域合作机制研究2014年2月

目录

1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目的1

1.3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2

1.3.1国外对于次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的研究2

1.3.2国内对于次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的研究3

2次区域经济合作理论架构及实践借鉴4

2.1次区域经济合作概念的界定4

2.2对次区域经济合作概念界定的评议6

2.3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本质7

2.4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兴起7

2.5“湄、珠、长、渤”次区域经济合作经验借鉴9

2.5.1经济互补性是次区域合作的基础9

2.5.2地方政府在次区域合作中作用凸显10

2.5.3国际机构积极参与次区域经济合作10

2.5.4市场经济调节功能应起主导作用10

2.5.5次区域合作内容广泛而机制松散11

2.5.6次区域合作具有开放性和非歧视性11

2.5.7次区域经济合作主体具有明显差异性12

3中原经济区次区域经济合作评析12

3.1中原经济区空间要素积聚现状12

3.1.1要素向中原城市群集聚趋势日渐强化12

3.1.2以郑州、洛阳为增长极的“双核”结构已经凸显13

3.1.3特色鲜明的四区域格局基本形成15

3.2中原经济区周边经济区(圈)概况15

3.2.1长三角经济圈15

3.2.2京津冀都市圈16

3.2.3关中-天水经济区16

3.2.4武汉城市圈16

3.2.5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16

3.2.6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16

3.3以次区域经济合作理论视角研究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17

3.3.1从实践运行层面看中原经济区次区域合作17

3.3.2从合作参与主体看中原经济区区域合作17

3.3.3从地域范畴划分看中原经济区区域合作18

3.4中原经济区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18

3.4.1刘易斯模型与“三化”协调18

3.4.2农村劳动者就业问题突出18

3.4.3中原经济区面临严峻的转型压力19

3.4.4发展的软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19

3.4.5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压力加大19

4中原经济区次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分析20

4.1中原经济区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比较优势和劣势20

4.2中原经济区次区域经济合作思路的调整21

4.2.1推进中原经济区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机制建设21

4.2.2中原经济区次区域合作主体间协调机制23

4.2.3国际组织的支持与协进机制23

4.2.4发挥中原经济区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关联效应23

4.3中原经济区次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选择24

4.3.1加强市场经济的主导作用24

4.3.2形成增长极发挥辐射功能24

4.3.3建立政府主导的的区域协调管理机制25

4.3.4在指导思想上要做到主动开发25

4.3.5建立次区域跨国(边境)经济合作区26

5中原经济区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难题及关键26

5.1路径选择——由次区域经济合作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渡26

5.2合作机制的创新是次区域经济合作的难题26

5.2.1次区域参与主体内部推进机制27

5.2.2次区域参与主体间协调机制27

5.3充分发挥关联效应是实现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关键27

5.3.1区位导向的聚集效应27

5.3.2核心城市的扩散效应28

5.3.3区域发展的外部效应28

5.3.4域内资源的互补效应28 6结束语29

7参考文献29

1绪论

1.1研究背景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特别是近十多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各国纷纷通过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形式维护本国利益,各种区域合作组织不断建立,区域化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世界各国尤其是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为了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都具有强烈的经济合作需求与愿望。但是,在存在较大差异或者说异质的国家之间开展经济合作,建立具有排他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的难度较大,次区域经济合作(sub-regionaleconomiccooperation)方式是一种符合实际的必然选择。一种观点认为,“次区域经济合作是东亚地区在实践中产生的一种适合于各有关经济体的共同发展方式。从经济学观点看,其实质就是通过生产要素在次区域地缘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实现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给合作的各方带来共同的经济利益”。①次区域经济合作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出现的一种新型区域合作方式,这种合作方式在东亚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中原经济区、大湄公河流域、东盟北部地区、东盟东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就属于上述范畴。应该看到,次区域经济合作是一种新的经济合作形式,尚处于发展阶段,即便是在概念上也无公认的界定,因此,对于次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和探讨就显得特别重要。中原经济区地处中国内陆,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经济区有着显著的差异,运用传统的区域开发模式难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换个视角,在尊重从传统理论和现实发展的前提下,寻找新的理论支撑点和研究路径来分析和研究中原经济区合作开发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

①赵永利、鲁晓东:“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次区域经济合作”,载《国际经济合作》,2004(1)。

1.2研究目的

放眼全球,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方兴未艾,但我们应当看到,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还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合作目标分散化、非制度性、欠稳定等状态,即便是一些基本范畴问题也未形成十分一致的观点。因此,有必要对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种种现象加以研究,找出具有一般意义的结论和对策,进而更好地服务于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本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研究和探索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界定基本范畴,并寻求次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相互衔接或过渡的载体。因此,本课题将在界定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框架的前提下,通过分析和研究国内外主要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实践问题,并以中原经济区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为中心,借鉴当今重要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形式的经验,进一步探究次区域经济合作的难点、路径等一般规律。人们依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注重从该地区域内资源配置、产业分工、经济布局、以及区域经济协调等视角,研究促进区域内各方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但合作效果并不理想。我们换一个角度来审视中原地区国际合作就会有新的发现:如果从区域合作层次上看,该区域合作具有明显的低层次特征,基础设施的对接与合作、消除贫困与经济增长、贸易投资的便利化等内容是其基本目标;从区域合作参加主体和决策主体看,该地区的合作所具有的地方性特征十分明显。再从合作的机制看,该地区区域合作中各成员国的合作行为软约束,没有组建具有较强规范力的区域合作组织机构,体现的是功能一体化而不是制度性一体化。上述特征说明中原地区开发项目是具有次区域经济合作属性的国际经济合作。因此本课题试图从该角度探讨中原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并试图探索合作中遇到的难题及相应对策。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另一主要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