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社会心理学(二)历年题目汇总

合集下载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章节考试重点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章节考试重点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章节考试重点

第一章社会化

社会化是社心的中心课题,也是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问题。

第一节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定义及其分析

1、定义

社会化——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环境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方式。它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是逐步内化的过程。

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比如,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化的内容不同。

2、社会化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

3、只有经过社会化自然人变成社会人

个体的成长、成熟非只是生理意义上,更重要的可能是社会意义的成长、成熟。

4、社会化与社会控制

*社会化包含着灌输与强制,即个人心甘情愿被诱惑去适应他所处的社会和群体的行为方式。

*社会规范除了制定道德方面的强制性规定之外,还有确保对道德体系的支持。凡体现、遵循了这一体系的行为被表扬、肯定;反之,受到处罚。

二、社会化的理解

1、个体的社会化是共同性与个别性的统一。

◇共同性比较好理解,民族、阶级的社会化有某些共同性;

◇个别性是主要的: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中,由于个体的遗传特点差异,社会化有差异;即使是完全相同的遗传素质(双胞胎的出生顺序带来的期望不同所造成的社会化差异)。

◆即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关系

个性化: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的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独特的个人心理与行为倾向的过程。个性化与社会化同样重要

中国传统文化:重社会化,轻个性化。

2、个体的社会化贯穿个体终生

从出生直到死亡,社会化进程不会终断。人在不同的时期,社会对之有不同的要求、进程,3、其他

社会心理学(二)自考资料

社会心理学(二)自考资料

社会心理学(二)自考资料

社会心理学(二)自考资料

第一章社会学心理学概述

1.艾宾浩斯: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2.杨国枢认为,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奢侈品阶段——心理学只是少数人的专利,调味品阶段——心理学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必需品阶段——心理学成为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

3.按照杨国枢的观点,当今心理学科分为两大领域:一是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二是实验与认知心理学。人格,社会,实验,认知也因此成为心理学的四个支柱,其他心理学分支是在这四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为什么要学社会心理学

1.人们对他认得认识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对方的人格特点出发,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二是从情境出发,知道对方在什么样的情境之下有什么样的反应。

2.Costa 和McCrae,Jone等人提出的“大五”人格理论的五个维度是: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愉悦性,公正严谨性。我国王登峰,崔红等人提出的“大七”理论。

3.王登峰,崔红和杨国枢等以中国文化和语言为背景,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确认了中国人人格结构七因素:1外向性:指个体活跃,合群,乐观;2善良:指个体利他,诚信,重感情;3行事风格:指个体严谨,自制,沉稳;4才干:指个体坚决,坚韧,机敏;5情绪性:指个体耐性,直爽;6人际关系:指对人热情,宽和;7处世态度:指个体自信,淡泊名利。

4.Kennon M. Sheldon等人发现,对现在的人而言,生活的意义不在于钱或者名声声响亮而在于四个方面有优势:一是能够自主,自己的事情能够自己决定,而不是由他人决定;二是能力,能够有足够的实力把自己的决定或者他人交给的任务完成;三是关系,在生活中和他人建立密切的联系,而不是孤军奋战;四是自尊对自己友情性的认识和积极的评价。

自考 04265 社会心理学(二)专科 华南师范大学主考 常考重点

自考 04265 社会心理学(二)专科 华南师范大学主考 常考重点

自考 04265 社会心理学(二)专科华南师范大学主考常考重点自考 04265 社会心理学(二)专科华南师范大学主考常考重点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的领域

S1 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

1、社会心理学是致力于理解人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及其本质和起因的一个科

学领域。研究对象是人,是人的社会和人的社会行为。在格尔登・阿尔波特的经典定义中,社会心理学主要表现为个体行为的研究 2、人之社会行为的起因:(随研究深入发展)

⑴他人的特点和行为;⑵在与他人交往中的基本的认知过程;⑶生态意义上的环境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对我们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⑷社会行为和社会思想发生的文化背景;

⑸与社会行为相关的生物和遗传因素

3、社会心理学内涵的综合理解或总结:“社会心理学主要侧重于理解社会行为和社

会思想的起因,研究和确定在社会情境中影响和制约我们的情感、思想、行为的各种因素”

S2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1、心理学,德国学者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开端。实验或科学的研究方法,一直被认为是当代心理学的最重要标志

2、1908年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他们取名为《社会心理学》

的专著。1908年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3、弗罗德・阿尔波特于1924年出版了其著名的《社会心理学》专著,该书曾经被广

泛作为美国各大学的教科书,深深影响了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尤为关键的是,

弗罗德・阿尔波特是以实验为基础和基调,来展开其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和理论的;同时注

重研究社会情境中个体的行为。

4、乔治・米德以符号与语言展开社会心理学研究;约翰・杜威立足于社会现实,提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09年10月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09年10月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09年10月试题及答

浙江省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二)

课程代码:02047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个子题,每个子题1.5分,共计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一个人和社会的思想和情感如何影响一个群体的行为。

(c)

a、社会和政治因素C.社会情境因素

b.社会经济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社会情境因素如何影响个人和群体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行为的科学。一

2.个人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b)a.缩小c.变复杂

b、增加D.简化

人们发现年幼的儿童维持较小的个人空间。个人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3083.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增长,这个效应就称为“______”。(a)a.睡眠者效应c.专长效应

b、催眠者效应D.权威效应

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增长,这个效应就称为睡眠者效应。70

4.在社会心理学中,观众使可接受的观点看起来更像他们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实际上的观点,这被称为“_____________;”。(a) a.同化效应C.对比效应

b.异化效应d.泛化效应

这被称为“对比效应”,即观众让不可接受的观点显得比实际情况更极端。呼吁观众的观点,使可接受的观点更类似于他们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实际上的“同化效应”82

5.社会心理学上,把会产生同化效应的观点范围,叫做听众的“______”。(b)a.异化效应c.拒绝幅度

b、接受范围D.去个性化

山东自考社会心理学二自考试题

山东自考社会心理学二自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询问作为研究技术的方法是() A.调查法B.档案研究法C.现场实验法D。模拟研究法

2。信念属于态度的___________成分。() A.认知B.情感C。行为倾向D。内在

3。态度的平衡理论是由___________等人提出的.( )A。华生B。冯特C。霍夫曼D。海德

4。态度沟通中的“利用感情”是属于() A.沟通者B.沟通内容C.沟通对象D.都不是

5。失调程度随着有差异性认知数目的增加而()A。增加B。减少C.放大D。缩小

6.人们往往会“把功劳归于自己把失败归于别人”这属于( )A.归因偏见B。自我障碍C.习得无望D。自我防卫

7.向别人讲心理话,坦率地表白自己,称为( ) A.自我暴露B.自我呈现C。自我推销D.自我包装

8。“侵犯性存在基因之中”,属于___________的观点。() A。本能理论B.生物理论C。个性理论D.挫折理论

9。班杜拉认为,利他行为可以通过___________而习得.( ) A。宣传B.模仿C.教育D.强化

10.最早研究遵从的人是() A.谢利夫B。阿希C.克拉奇非尔德D。罗斯

11。双方下围棋属于__________冲突。()A.避免——避免B.接近-—避免C。零—-总和D.非零-—总和

12。动荡阶段是群体形成的(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

13.书面沟通是相对于___________而言的。( )A。口头沟通B.正式沟通C。上行沟通D。单向沟通14。强调考虑情景因素的领导理论属于___________理论。()A。特质B。作风C。应变D。行为15。个体或群体对地域和物体的独特的使用,称为() A.领域效应B。领域占有C.孤独性D。领域性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08年01月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08年01月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204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心理学发展历史中的描述阶段指的是( D )

A.19世纪60年代~20世纪20年代

B.18世纪50年代~20世纪初

C.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

D.19世纪50到60年代~20世纪20年代

社会心理学史一般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社会心理学在哲学和普通心理学中积累的阶段(公元前4世纪-公园19世纪中叶);2、社会心理学的描述阶段(19世纪五六十年代-20世纪20年代)。多数研究人员把经验描述的社会心理学的诞生直接定在1859年,因为这一年,斯坦达尔和拉扎鲁斯开始合作发行一份德文杂志《人种心理学和语言学》;3、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20世纪20年代-)12-15

2.在1966年,布雷姆提出了( A )

A.对抗理论 B.去个体化理论

C.个性理论

D.群体压力理论

J.布雷姆1966年进行的“心理对抗”实验。他通过实验证明,“当一个人相信自己是在自由地从事一项习惯的行为时,如果他的自由被取消或受到取消的威胁,就会产生心理抗拒现象。•"(Brehm,•J.•W.•A •theory •of •psychologicalreactance.New York:Academic Press,1966,P.15.)抗拒的程度与这样两个因素成正比:(1)被取消或受威胁的自由的重要性;(2)该种自由行为的比例。•而这种心理上的抗拒可视为是一种旨在重新确立被取消或受威胁的自由的动机状态。(网)

2023年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23年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2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204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1.5分,共24分)

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试验社会心理学旳创始人是( A )

A.奥尔波特 B.麦独孤

C.瑟斯顿ﻩ

D.罗斯

试验社会心理学旳建立:试验社会心理学真正建立是从1924年奥尔波特出版《社会心理学》著作算起。16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属于( A)

A.一般旳措施论ﻩ

B.局部旳措施论

C.详细旳措施

D.思想工作措施

社会心理学研究措施有三个层次:1、是一般旳,或称总旳措施论。一般旳措施论指旳是科学研究工作者所采用旳一般旳哲学观点和认识措施,也就是社会心理学与其他科学共同采用旳措施论;2、是局部旳措施论。所谓局部旳措施论,也就是专门旳措施论。这是指某一知识领域中所采用旳措施论;3、是详细旳研究措施。详细研究措施就是搜集事物和现象,并

对此加以分析、整顿旳详细方式。39

3.态度测量旳纸笔法也叫( D )

A.汇报法B.描述法

C.记录法ﻩD.量表法

测量态度旳措施/态度旳测量措施:1、纸笔法。纸笔法也叫量表法。测量态度需要两个指标,一种是态度旳方向,也就是评价旳方向,是喜还是恶,是肯定还与否认。另一种指标是态度强度,或称深度,即好或恶、肯定或否认旳程度;2、假路线技术;3、生理记录;4、行为观测。66

4.失调程度与个体所有旳协调性认知数目成( A)

A.反比B.正比

C.等比D.无关

影响认知失调程度/影响失调程度有如下几种原因:1、失调程度伴随认知之间旳差异程度旳加大而增长;2、失调程度伴随有差异性认知数目旳增长而增长;3、失调程度与个体所有旳协调性认知数目成反比例;4、为了估计上述原因导致旳失调程度,还必须考虑各个认知旳重要性。失调程度可以由下列公式来表述:失调程度=不一致旳认知数*重要性/协调旳认知数*重要性。90

2021年4月自考02047社会心理学(二)真题试卷

2021年4月自考02047社会心理学(二)真题试卷

2021年4月自考02047社会心理学(二)真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个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不包括

A.社会认知

B.个体的社会化

C.人际交往

D.社会态度及态度的改变

2.态度的形成以__________的存在以及人的需要赖以实现的活动情景或外界环境为前提条件。

A.情绪

B.动机

C.社会性

D.认知_________的实验条件是由实验者加以设计和引进的,但其背景对于被试来说是真实的生活环境,这些被试不知道是在进行实验研究。

A.现场实验

B.模拟研究

C.准实验研究

D.实验室实验

4.某广告商为了引诱消费者,从有利于产品的某个角度出发来做广告,以此来框定购买的决策,这是利用信息呈现的_________方式。

A.优先效应

B.新进效应

C.螺旋框架

D.积极框架和消极框架

5.人们往往有意无意地追求支持自己看法的证据,而不是去追求与自己看法相反的信息,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___

A.确认偏差

B.归因偏差

C.显著性偏差

D.自我中心偏差

6._________是对自己的态度,即对自己的评价。

B.自我

C.自我认知

D.自我概念

7.在数学考试前,学生因在医院陪伴生病的父亲,彻夜未眠,就会让人们对他数学考试的失败归因于疲劳,而不是缺乏数学能力,这是

_________的现象。

A.习得的无助

B.功和过的归因偏差

C.行动者与观察者归因偏差

D.自我障碍

8.个体由于欣赏某人或某些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或态度从而采纳他人的行为或态度的一个过程,这指的是

10月浙江自考社会心理学(二)试题及答案解析

10月浙江自考社会心理学(二)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204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心理学发展历史中的描述阶段指的是()

A.19世纪60年代~20世纪20年代

B.18世纪50年代~20世纪初

C.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

D.19世纪50到60年代~20世纪20年代

2.标准化的态度量表用得最广的是()

A.瑟斯顿量表

B.卡特尔量表

C.利盖特量表

D.MMPI量表

3.个体欲了解自己的态度、情绪和其他内在状态,部分是通过对观察和进行推论而得来的。()

A.他人外显的行为,行为发生的环境

B.自己外显的行为,行为发生的环境

C.自己内在的状态,行为发生的环境

D.他人内在的状态,行为发生的环境

4.对利他行为的情绪对立过程是由____________提出来的。()

A.皮利文

B.索洛蒙

C.威尔逊

D.拉什顿

5.遵从的理论最早是由____________研究的。()

A.谢里夫

B.凯利

C.克拉奇菲尔德

D.阿希

6.社会交换理论是由____________等人提出来的。()

A.谢里夫

B.霍曼斯

C.希金斯

D.西鲍

7.下列哪一种现象属于群体?()

A.在电影院里观看电影的观众

B.围观车祸的人群

C.几个一起乘电梯的人

D.干坏事的犯罪团伙

8.群体内聚力是指()

A.群体完成任务能力的效率

B.群体成员所作的贡献的总和

1

C.群体对个体的吸引程度和个体愿意留在群体内的程度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历年题目汇总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历年题目汇总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历年题目汇总

自考2047社会心理学(二)历年真题汇总

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二)试题课程代码:0204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因素如何影响个人和群体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行为的一门科学。( )

A.家庭环境

B.生物遗传

C.学校环境

D.社会情境

2.个体是通过微观环境来感知社会现象并获得一切社会心理特征的。微观环境包括很多,如:朋友、家庭、( ) A.学校 B.意识形态 C.社会制度 D.文化

3.人在某种情境中习得一定的行为,而当这种情境再现时,他会出现同样的行为。持这种观点的是( )

A.精神分析理论

B.认知理论

C.场理论

D.学习理论

4.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P.Zimbardo,1973)等人在斯坦福大学所作的“监狱”实验属于( )

A.模拟研究

B.现场实验

C.实验室实验

D.自然实验

5.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定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 )

A.心理状态

B.心理特点

C.心理倾向

D.心理活动

6.通过记录皮肤电、心率或瞳孔收缩等指标,可以判断一个人对刺激的态度。这种研究态度的方法叫( )

A.生理记录法

B.行为观察法

C.假路线技术法

D.纸笔测验法

7.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恐惧程度与态度改变的关系是( )

A.倒U关系

B.U型关系

C.线性关系

D.反比关系

8.在听众没有改变态度的情况下,先向听众提出小的要求。在听众同意之后,再提出更高要求,听众往往也会同意,此称为( ) A.登门拜访 B.先大后小 C.对牛弹琴 D.折扣技术

自考本科社会心理学试题

自考本科社会心理学试题

自考本科社会心理学试题

1、null

存在主义认为,人是自己生命意义的创造者,人有选择的自由,这意味着:()[单选题] *

A、人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

B、人对自己的选择负有责任(正确答案)

2、以猜疑和固执已见为特点的是()。[单选题] *

A)分裂样人格障碍(

B)冲动性人格障碍

C)偏执性人格障碍((正确答案)

D)表演型人格障碍

3、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心理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单选题] *

自主对羞怯、怀疑的矛盾

勤奋对自卑的矛盾(正确答案)

主动对内疚的矛盾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矛盾

4、个人建构论认为,人格差异主要来自于()[单选题] *

A)个体解释世界的不同方式((正确答案)

B)个体的知觉风格

C)个体感受世界的不同方式(

D)个体的表征风格

5、成语“杯弓蛇影”是心理学中的什么现象()[单选题] *

A 功能固着

B 幻觉

C 思维定势

D 错觉(正确答案)

6、下列属于心理发展的特点的是:()。[单选题] *

方向性

顺序性

阶段性(正确答案)

社会性

7、朋友属于()角色。[单选题] *

A)开放性((正确答案)

B)先赋角色(

C)规定性(

D)表现型

8、B 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弱

C 优势地位的丧失

D 生活过度挥霍而产生罪恶感(正确答案)

在下列影响人际关系相似性的因素中,对人际关系影响最大的是()[单选题] *

A 兴趣

9、null

在心理治疗中,病人对心理医生产生的情绪依恋被称为()[单选题] *

A.自由联想

B.显相联想

10、null

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是:()[单选题] *

懦弱的人

永远不能正常生活的人

11、儿童心理的研究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外因和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上来研究,这是遵循儿童心理研究的()。[单选题] *

北京自考《社会心理学》02年—05年试题

北京自考《社会心理学》02年—05年试题

如何最有效地使用“北京自考《社会心理学》02年—05年真题题型分类汇总”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我们复习备考中,不仅要了解自己当前的复习情况,也要清楚地知道考题的内容范围、题型特点和设置形式等。通过研究历年考题,我们可以清晰地把握命题思路,了解书中的知识点是如何被设置成考题的,以便我们在复习备考中有所依据,有所侧重,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和备考效果,提高自考通过的概率。为此,我从网上将历年的考题搜集下来并按照题型进行了分类整理汇总,以助自考一臂之力。

在我看来,历年的真题是和教材一样重要的复习备考资料,是手头必备的资料。以我的经验,我会将考题打印出来,和教材互相参照着看。在阅读教材的时候,不是被动地接收书面上的信息,而是要积极主动地把书本上的一个个知识点看成是一道道考题。通过把教材和考题互相参看,使我们能够了解书本上的知识是如何体现在考题上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你就能很容易形成敏锐的题感,当你看书的时候能够很准确地判断出哪些内容肯定不会考,哪些内容有可能会考,哪些内容会以什么样的题型考,哪些内容的分值重,哪些内容的分值低。有了敏锐的题感,你看起书来就会有针对性,有侧重点,这样看书就变得更轻松而富有成效。

我们不能为看书而看书,我们看书的最直接目的还是为了考试,因此,我们必须从考试出发,通过研究考题了解考试考什么、怎么考,由此决定我们学什么、怎么学,这才是最优化的应试方略。当你能够真正运用这种思路和方略去看待和对待考试时,你会发现原来考试不难。

特别声明:在网上搜集资料的初衷是为了自己考试的需要,后来发现和我同是自考生的朋友同样需要这些资料,于是我就对搜集来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分类和整合,形成一个整体性的文档。这些文档基本上涵盖了相应学科的所有网上资料,因此,可以说,有了这些文档在手,你基本上不用再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去网上找了。再此,要特别感谢资料的原先提供者,是你们无私的分享使我们的备考变得更有效。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07年10月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07年10月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204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询问作为研究技术的方法是( A )

A.调查法

B.档案研究法

C.现场实验法

D.模拟研究法

调查是一种询问的研究技术,而不是观察和实验。42

2.信念属于态度的___________成分。( A )P55

A.认知

B.情感

C.行为倾向

D.内在

态度三个成分的内容:1、认知成分。包括信息、知识、觉察、知觉、理解……;2、情感成分。评价、情绪、感情……;3、行为倾向成分。意向、偏好……。51

3.态度的平衡理论是由___________等人提出的。( D )

A.华生

B.冯特

C.霍夫曼

D.海德

海德的平衡理论:海德的理论涉及一个人和两个态度对象之间的三角形关系。海德认为,人们喜欢完美的平衡关系,而不喜欢不平衡的关系。以+表示正的关系,以-表示负的关系,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不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62

4.态度沟通中的“利用感情”是属于( B )

A.沟通者

B.沟通内容

C.沟通对象

D.都不是

沟通内容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02047#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第 1 页共 9 页

利用情感:1、好感(积极情感)。态度可以通过与好感相联系而形成,态度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改变;2、恶感(消极情感)。我们可以激起人们对某件事的害怕或恶感来改变人们对这件事的态度。

自考04265社会心理学(二)内容整理

自考04265社会心理学(二)内容整理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的领域

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及其本质和起因。

二、社会心理学的本质属性

同物理、化学或生物、地理等科学学科一样,社会心理学本质上是一种科学性的研究,属于科学研究的领域。社会心理学的科学属性,充分表现在其研究的科学过程中,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过程,都是科学的,具有与其他科学学科同样的科学取向。而有所不同的,是它们的研究对象。

三、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是一种缓慢的过程。为了研究的方便,本书将其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新学科的出现(1908—1924)

1908年,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社会学家罗斯(E.Ross)分别出版了取名为〈〈社会心理学〉〉的专著。因此,有不少心理学家以此将1908年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924年,弗罗德.阿尔波特(F.Allport)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其以实验为基础和基调并注重在社会情境中来研究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正是社会心理学随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2.青春期的发展(30年代—60年代)

1930年前后,一批热心而杰出的学者,集结于社会心理学的旗帜之下,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库尔特-勒温被称为当代社会心理学之父,真正开创了当代社会心理学的传统。

3.不断走向成熟(70年代—80年代)

70—80年代,社会心理学在研究的范围、研究的深度,以及研究成果应用的程度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些经典的研究课题或领域,在此阶段也得到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如归因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等。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06年01月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06年01月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204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微观环境指的是( B ),包括朋友、家庭、学校、工作和生产情景。

A.社会制度B.社会情境

C.社会文化D.自然条件

宏观环境指的是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形式、文化、自然条件等。微观环境指的是社会情境,包括朋友、家庭、学校、工作和生产等情景。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划分标准就是看人们是否处于直接或间接的交往范围之内,处于直接交往的范围则是微观环境,处于间接交往的范围则属于宏观环境。而社会化环境则是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的统一。4 2.对现存资料加以分析、整理的一种研究技术叫( B )

A.调查研究B.档案研究

C.自然研究D.现场研究

档案研究就是对现存材料加以分析、整理的一种研究技术。40

3.个体由于欣赏某人或某些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或态度从而采纳他人的行为或态度的过程,叫( B )

A.内化B.认同

C.分化D.泛化

社会化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机制:1、内化。我们把这些成文的或不成文的规则作为自己的行为规则,凭借这些规则来行动的过程就叫内化。简单地说,内化就是接受外界加于的规则而作为内在标准,用这些标准指导我们的行动;2、认同。我们把认同定义为个体由于欣赏某人或某些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或态度从而采纳他人的行为或态度的一个过程。57

4.根据詹尼斯和费希巴赫的研究,恐惧程度与态度的改变呈( B )关系。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08年10月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08年10月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08年10月试题及

答案

浙江省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204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心理学史发展的第二阶段是( B )

A.积累阶段

B.描述阶段

C.实验阶段

D.现代阶段

社会心理学史一般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社会心理学在哲学和普通心理学中积累的阶段(公元前4世纪-公园19世纪中叶);2、社会心理学的描述阶段(19世纪五六十年代-20世纪20年代);3、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20世纪20年代-)15

2.偏好属于态度的_____成分。( C )

A.认知

B.情感

C.行为倾向

D.外在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1、认知成分。所谓认知成分,指个人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它基本上是知识的或信息的因素;2、情感成分。情感成分表明对某一事物的评价,对它的喜或恶;3、行为倾向成分。行为倾向成分指的是个体的预先具有的心理状态或一种定势,它是在一定的社会情景下,个体对态度目标将要采取行动的心理上的准备。51

3.某人觉得天气很热,旁边有空调。这是( B )

A.认知无关

B.认知协调

C.认知失调

D.认知连接

如果一个认知紧随着另一个,或适合于另一个认知,这两个认知就是协调的。89

4.个体不努力去控制,总觉得无所作为的现象,属于( 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2047社会心理学(二)历年真题汇总

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二)试题课程代码:0204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因素如何影响个人和群体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行为的一门科学。( )

A.家庭环境

B.生物遗传

C.学校环境

D.社会情境

2.个体是通过微观环境来感知社会现象并获得一切社会心理特征的。微观环境包括很多,如:朋友、家庭、( ) A.学校 B.意识形态 C.社会制度 D.文化

3.人在某种情境中习得一定的行为,而当这种情境再现时,他会出现同样的行为。持这种观点的是( )

A.精神分析理论

B.认知理论

C.场理论

D.学习理论

4.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P.Zimbardo,1973)等人在斯坦福大学所作的“监狱”实验属于( )

A.模拟研究

B.现场实验

C.实验室实验

D.自然实验

5.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定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 )

A.心理状态

B.心理特点

C.心理倾向

D.心理活动

6.通过记录皮肤电、心率或瞳孔收缩等指标,可以判断一个人对刺激的态度。这种研究态度的方法叫( )

A.生理记录法

B.行为观察法

C.假路线技术法

D.纸笔测验法

7.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恐惧程度与态度改变的关系是( )

A.倒U关系

B.U型关系

C.线性关系

D.反比关系

8.在听众没有改变态度的情况下,先向听众提出小的要求。在听众同意之后,再提出更高要求,听众往往也会同意,此称为( ) A.登门拜访 B.先大后小 C.对牛弹琴 D.折扣技术

9.弗斯汀格(L.Festinger,1957)提出的理论是( )

A.模仿理论

B.刺激反应论

C.归因理论

D.认知失调论

10.通常人们减少认知失调的办法不包括( )

A.改变认知

B.增加认知

C.减少认知

D.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11.根据归因偏见理论,如果我们以一定的方式行动,我们会认为其他人也会这样做。这种偏见归因属于( ) A.行动中心偏见 B.显著性偏见 C.歧视 D.自我中心偏见

12.“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指人际吸引中的( )

A.互补性

B.物理距离的接近性

C.类似性

D.交往的频率

13.“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人家”的这种功过归因偏见是生活中常见的,有这种偏见的人往往是( ) A.行动者 B.观察者 C.男生 D.女生

14.孩子们有侵犯行为可能是从父母或电视中的暴力片那里观察而学来的,持这种观点的是( )

A.本能理论

B.挫折侵犯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生物学理论

15.当助人行为受到强化时,这类助人行为以后将更有可能发生,提出这种主张的是( )

A.情绪理论

B.学习和模仿理论

C.生物学理论

D.社会规范理论

16.在做出助人行为决策的过程中,常常与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素质联在一起的阶段是( )

A.对紧急事件的注意

B.正确地解释情境

C.对个人责任的决定

D.对恰当介入方式的决定

17.平时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如果你希望别人帮忙,那你最好在对方心情愉快的时候开口”。在这种情形下,影响个体助人行为的因素是( ) A.个性 B.同情 C.责任 D.心境

18.属于遵从行为范畴的例子是( )

A.为了显示结义兄弟的所谓义气,而杀死了自己的亲兄弟

B.很多人喜欢喝茶,我也喜欢喝茶

C.由于时间紧迫,我不得不乘车赶到那儿

D.我们都说雪是白色的

19.与没有可供观察的榜样相比,一个人在观察了榜样实施侵犯性行为之后,他更有可能做出侵犯性行为。这种现象属于( ) A.遵从 B.服从 C.行为传染 D.偏离

20.当个体必须在两个同样消极的目标中选择一个时,就会产生一种冲突,这种冲突是( )

A.接近——接近型

B.避免——避免型

C.接近——回避型

D.双重接近——回避型

21.在公开场合下遭到难堪的人,更有可能使用威胁的手段,即使这样做会让他付出代价也在所不惜。在这种情况下,影响使用威胁的因素是( ) A.个性 B.挽回面子 C.没有沟通 D.冲突的强度

22.在与他人交往时,既考虑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也考虑他人利益的最大化。这类人被称为( )

A.竞争者

B.竞争——合作者

C.合作者

D.平均者

23.当有他人在场时,你完成任务的绩效比你自己一个人完成时更好,这种现象是( )

A.社会助长

B.社会抑制

C.社会分配

D.社会互助

24.群体所确立的表明在特定环境中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和标准是( )

A.群体目标

B.群体规范

C.群体决策

D.群体活动

25.能提高群体的士气,大家都感到满意的沟通网络是( ) A.轮式 B.圆周式 C.链式 D.Y式

26.有研究表明,当个体在写毕业论文时,他人在场比自己单独完成的效率低,这表明他人在场( )

A.会产生社会助长

B.会产生社会抑制

C.对其没有任何影响

D.对其会产生激起

27.菲德勒(F.E.Fielder,1964)提出的应变理论( )

A.是指领导的特质理论

B.是指领导的情景理论

C.是指随情景的变化而变化的理论

D.兼顾了领导的特质理论和领导的情景理论两个方面

28.当你在教室的固定座位被他人占着时,你心理会不舒服,并打算下次早点来教室控制你的座位,这种领域形式是( ) A.主要领域 B.次要领域 C.公开领域 D.私密领域

29.个体对极为关注和感到具有拥有性的领域,会采用不惜诉诸以法律来防卫的反应方式,这个领域一般是指( ) A.主要领域 B.次要领域 C.公开领域 D.社会领域

30.在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拥挤是指( ) A.客观状态 B.心理状态 C.物理空间 D.高密度情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进行社会心理学研究时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不包括(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行动研究法

E.元分析方法

2.在影响态度改变的沟通中,可以提高沟通者可信性的主要内容包括( )

A.沟通者的专长或权威

B.听众对沟通者的动机或意图的信赖程度

C.沟通者的口才

D.沟通者的外表

E.沟通者的身体语言

3.韦纳(B.Weiner,1971)等人认为,在成败归因过程中包括两个步骤,分别是观察者必须决定( )

A.是对能力的归因,还是对性格的归因

B.是对自己归因,还是对他人归因

C.归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

D.归因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