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昆体良的教育思想之欧阳家百创编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昆体良的教导思惟一、教导著述:《雄辩术道理》.这部著述既是他本身约二十年教导教授教养工作经验的总结,又是古代希腊.罗马教导经验的集大成者.昆体良的教导理论和实践都以造就雄辩家为主旨.二、教导思惟1、论教导与禀赋昆体良高度评价了教导在人的形成中的伟大感化.他说:“大多半人既能迅速地思虑,又能灵敏地进修,因为此种灵感是与生俱来的......生成的畸形和生来出缺点的人才是生成愚鲁而不成教的人,如许的人肯定会少,然而很少.”是以,一般的人都是可以经由过程教导造就成人的.昆体良继续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看重人的本性差别的不雅点,并进一步施展.他以为,人人可以经由过程教导造就成人,但人的心性各不雷同,是以要研讨.懂得儿童的本性.起首,要研讨儿童的禀赋.偏向.才干,依据其偏向和才干进行教导和教授教养.在雄辩术的教授教养上,要依据每小我的气质.才干来练习.若有的人宜用高雅的立场演讲,有的人宜于用朝气勃勃的神色演讲,有的人则适于用粗犷的立场演讲,这就请求教师使每小我的特色都能得到充分的施展.教师还应当懂得年青人的偏向,帮忙他们选择最合适他们天禀的学科.教师只有研讨和懂得儿童的本性,才干够防止叫学生做不成能做到的工作,叫学生废弃他们能胜任的工作,而去做他们所不克不及胜任的工作.其次教导必须遵守儿童的年纪特色,懂得并肯定在不合年纪期的接收才能,切忌赐与幼弱的学生以过重的累赘.超出儿童脑筋所能推却的器械,儿童是学不进去的.看重儿童的本性,顺应儿童的偏向和才干.因为“天然假如辅之以精心的造就,就能获得更大的力气.”昆体良对于本性与教导的关系的不雅点较为周全:没有原材料,身手无所用;即使没有身手,原材料仍有其天然的价值;但身手的成就大于原材料天然的成就.2、德性是雄辩家的重要品德------教导要看重德性教导昆体良十分看重道德教导,与西塞罗一样,把伦理学视为造就雄辩家的重要课程,但更看重德性的造就.昆体良提出的教导的目标,就是造就仁慈而精于雄辩术的人.仁慈是第一位的,在雄辩术上达到完善境界是第二位的.是以,他保持把优越道德的造就放在教导义务的重要地位.以为仁慈的人才干成为雄辩家.对于善德若何得到,他以为:小我的本性对于他的道德面孔会起到某种感化,但更重要的是靠教导的力气.他说:“美德固然也从天然获得必定的动力,它仍然须要教导使之成为实际的器械.”是以,道德道理应当成为黉舍的重要课程.3、黉舍教导优于家庭教导昆体良以为黉舍教导优于家庭教导.黉舍教导可以起到鼓励学生的感化.因为在黉舍里,儿童天天可以看到好的和坏的行动,天天都邑听到对德行的赞赏和对错误的批驳.好的行动对儿童是一种拷打,错误的行动对儿童是一种警惕;黉舍能给儿童供给多方面的常识;黉舍还可以养成学生顺应社会公共生涯的习惯和介入社会运动的才能.4、论学前教导昆体良十分看重学前教导.关于学前教导的内容:昆体良主意教儿童熟悉字母.书写和浏览.他在教导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导问题,愿望儿童先学希腊语(母语),然后学拉丁语(二外),再后,两种说话的进修同时并行.关于学前教导的办法:昆体良以为应当留意两点:1.“最要紧的是特殊当心不要让儿童在还不克不及酷爱进修的时刻就厌恶进修,乃至在儿童时期曩昔今后,还对初次测验测验的苦艾心有余悸.”2.“如果最初的教导成为一种娱乐,要向学生提出问题,对他们的答复予以赞赏,毫不要让他们以不知道为快活;有时,假如他不肯意进修,就当着他的面去教导他所嫉妒的别的一个孩子,有时要让他和其他孩子比赛,经常以为本身在比赛中获胜,用谁人年纪所器重的嘉奖去鼓励他在竞争中获胜.三、教授教养理论1、班级讲课制思惟的萌芽昆体良以为,大多半的教授教养可以用同样大小的声音传达给全部的学生.还说过,依据一些教师的实践,把儿童分成班级,按照他们每小我的才能,指定他们依次谈话.这些看法,是班级讲课制的萌芽.2、专业教导应当树立在渊博的通俗常识基本上昆体良死力主意专业教导应当树立在尽可能渊博的通俗常识基本上.3、关于启示引诱和提问解答的教授教养办法昆体良指出,教师应当擅长答复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向那些不发问的学生提问.他以为,经常提问学生有很多利益:1.可以借此磨练学生的辨别才能;2.教室提问可以防止学生漫不全心,防止他们对教师的讲课充耳不闻;3.教室提问可以引诱班上的学生本身发明问题,应用他们的智力,而这恰是这种教授教养办法的最终目标..4、进修和歇息瓜代昆体良提出应让学生歇息,防止过度疲惫的看法.他说:“对于一切儿童都应当许可他们有些歇息,这不但仅是因为没有什么器械能经受持久的劳顿....而是因为收视反听的进修有赖于学生的意愿,而意愿是不克不及经由过程强迫得到的.”“假如学生的精力和精力因歇息而得到恢复,他就能以更兴旺和更清楚的脑筋进行进修...”他以为,游戏就是一种很好的歇息方法,所以他赞同学生应有游戏.对教师来说,学生快活爱好游戏应当愉快,因为那是儿童本性生动的标记,同时,游戏可以使因进修而疲惫的脑筋得到积极的歇息,还有,在游戏中,学生的道德品德也能毫无保存地照本来面貌表示出来,教师可以实时予以教导,有些游戏还有助于成长学生的灵敏的智力,如比赛谁提的问题多.此外,他还提出歇息应有一个限度的问题,因为过度的放肆的歇息,轻易形成贪玩.懒散的坏习惯.5、对教师的请求昆体良对教师提出来很高的请求,大致有下列几点:1.教师应当是德才兼备的,既教授教养生进修基本常识和雄辩术,又教授教养生做人.选择教师重要的一点是,弄清他是否具有优越的德行.教师务须要以本身纯正的德行引诱未成熟的儿童走上正道,防止他们流于涣散.2.教师对学生应宽严相济.他应当严正而不冷淡,和气而不纵容.应为冷淡会引起学生的厌恶,纵容会招致学生的歧视.教师不应当发性格,但又不应当对应当改正的错误置若罔闻.3.教师对学生的教导要有耐烦,对学生要多鼓励,少斥责;在实施奖惩时要留意分寸,既不克不及“小气表扬”,也不克不及“滥用奖励”.4.教师应当理解教授教养艺术,教授教养应当简明简要,明确易懂,深刻浅出.5.教师要留意儿童之间在才能.天资.心性方面的差别,因材施教.。
教育教学专著读书笔记之欧阳与创编
教育教学专著读书心得----读《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有感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可能是每一位家长和教师都关心的话题。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打开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张平主编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一书。
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书的序言部分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最好的教育是“无为”的教育:它不为感知、却又深深影响着人心灵的教育。
所谓“无为”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隐蔽教育意图的教育情境的熏陶、教育技能的感染、教师自身的示范等为间接教育手段,潜移默化,摒弃单调、枯燥的说教,充分信任学生,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没有直接冲突式的说教中自觉接受教育,在获得亲身体验中领悟道理,在以自身为主体的自我教育中达到精神的升华和认识的飞跃的教育。
“无为”教育需要我们教师关注,并从教育的细节入手身体力行。
书中从四个部分:做人篇、学习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有效关注教育的66个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有位哲人说:“人的一生只在做两件事----做事与做人。
”其实,人的一生只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做人。
因为事是人做的,做事的实质也就是做人。
因此,书中的四个部分把做人篇放在了首要位置,学生只有具备了做人的各项品质才能更好地学习、做事,也才能与周围的人和谐交往。
因此,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然后才是传授知识。
编者将教师最需关注的66个细节一一阐述,而在阐述的手法上也避免了枯燥的论述,在阐述一个品质细节前,编者都引用了两句名人名言来概括该品质的重要意义,紧接着运用一些鲜活的真人实例来具体论述,最后,编者提出培养这些良好品质的方法和建议,使这本理论性很强的书增加了不少的文学性和趣味性,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读者的兴趣。
书中讲述的教师最需关注的教育细节之四----健康是人生最可贵的,给我的印象最深。
我们如何理解健康的含义: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说过:“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怎样做新时代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之欧阳索引创编
怎样做新时代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欧阳家百(2021.03.07)“师有百行,以德为首”。
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师德,犹如教师的生命,微小中蕴藏着博大,短暂中孕育着永恒。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民族振兴的希望在教育,教育振兴的希望在教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于意见》指出:“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这是一个新的时代对教育提出的呼唤,更是对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天的教师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在新的世纪里,肩负着民族振兴重任的我们,应当怎样去做一个具有高尚师德的人民教师?本人认为,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思考与实践:直面不良现象,剖析师德缺失根源;更新教育观念,认识新时期师德内涵;注重师德实践,做高尚人民教师。
一、更新教育观念,认识新时期师德内涵近年来,通过各种形式的培养、培训工作,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有所提高,基本能够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
但在社会转型期,特别是当今社会重经济、重效益、追求物质生活,提倡超前消费的潮流中,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师德意识也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极其复杂的,这与我们的师德教育缺乏实效性是分不开的。
师德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
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当紧紧抓住教育教学实践这一师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使师德规范要求真正内化到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使高尚的师德成为新时代教师的追求。
1、追求高尚师德,做一名无私奉献、能够敬业勤业精业创业的教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师这一职业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默默耕耘的敬业者。
21世纪不再提倡教师像红烛一样为照亮别人而悲惨地燃尽、消亡,但是,教师职业的特定内涵,决定了它始终都要像燃烧的蜡烛向世人承诺着光明与奉献的坦荡胸怀,一旦投入其中,奉献精神将成为其生命的主旋律,只是燃烧中不仅照亮别人,也要照亮自己。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之欧侯瑞魂创作一、教育著述:《雄辩术原理》。
这部著述既是他自己约二十年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的总结,又是古代希腊、罗马教育经验的集大成者。
昆体良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以培养雄辩家为宗旨。
二、教育思想1、论教育与天赋昆体良高度评价了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巨大作用。
他说:“大多数人既能敏捷地思考,又能灵敏地学习,因为此种灵感是与生俱来的。
天生的畸形和生来有缺陷的人才是天生愚鲁而不成教的人,这样的人肯定会少,然而很少。
”因此,一般的人都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成人的。
昆体良继承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重视人的天性差别的观点,并进一步发挥。
他认为,人人可以通过教育培养成人,但人的心性各不相同,因此要研究、了解儿童的天性。
首先,要研究儿童的天赋、倾向、才干,根据其倾向和才干进行教育和教学。
在雄辩术的教学上,要根据每个人的气质、才干来训练。
如有的人宜用文雅的态度演讲,有的人宜于用生气勃勃的脸色演讲,有的人则适于用粗犷的态度演讲,这就要求教师使每个人的特点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教师还应该了解年轻人的倾向,帮忙他们选择最适合他们天分的学科。
教师只有研究和了解儿童的天性,才干够防止叫学生做不成能做到的事情,叫学生放弃他们能胜任的事情,而去做他们所不克不及胜任的事情。
其次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了解并确定在分歧年龄期的接受能力,切忌给予幼弱的学生以过重的负担。
超出儿童头脑所能承受的东西,儿童是学不进去的。
重视儿童的天性,适应儿童的倾向和才干。
因为“自然如果辅之以精心的培养,就能获得更大的力量。
”昆体良对于天性与教育的关系的观点较为全面:没有原资料,技艺无所用;即使没有技艺,原资料仍有其自然的价值;但技艺的成就大于原资料自然的成就。
2、德性是雄辩家的首要品质------教育要重视德性教育昆体良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与西塞罗一样,把伦理学视为培养雄辩家的重要课程,但更重视德性的培养。
昆体良提出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术的人。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之欧阳家百创编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欧阳家百(2021.03.07)一、教育思想我国的教育传统源远流长,所包含的思想博大精深,先秦诸子百家各具特色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
汉以后,儒家的独尊地位使得儒家的教育思想得到贯彻,成为正统,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正统和核心。
1.教育目的即培养的人规格和标准。
“明人伦”,即按照伦理道德去处理人际关系,维护封建社会的秩序,培养统治人才。
2.教育内容:主要是儒经夏商:武备教育和礼制教育。
春秋战国:儒家:六经,局限于伦理道德;墨家:生产知识,应用技术。
汉代:三纲五常。
宋代:理学。
元明清:程朱理学。
二、教学思想(略)1、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中国古代教育家认为每个学生的个性是存在差异的,每个学生的自然秉性也不一样,所以教育方法也应因人而异。
特别重视启发教育,注意开发每一个人的智力潜能。
二、温故知新学思并重2、循序渐进由博返约孟子认为教学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一方面应自强不息,不可松懈或间断,另一方面,也不应该流于急躁。
3、长善救失教学相长这是《礼记》提出来的:“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者,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者也。
”4、言传身教尊师爱生孔子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荀子言:“诗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
严师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三、总体特征1、伦理道德与教育的统一:教育以道义人身为目标,把功利排斥在外。
重人文轻自然贱技艺,核心在于道德伦理,即教人做人,从而使教育与宗法伦理一体化重整体关系,轻个体发展;强调知识教学道德化;重义轻利,忽视教育的使用价值。
注重塑造人的和谐品质。
孔子就提倡把知、仁、勇三者统一起来。
2、教学过程的辩证统一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统一3、注重内省与内求4、重政务而轻自然,政教合一,教育为政治服务,培养官员5、重世俗而轻神性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主体的世俗性与以佛道宗教教育思想为主体的宗教性并存、互补,在相互关系上是以世俗性为主导、以宗教性为补充,从而使古代的中国成为一个非宗教国家6、综合教育:六艺;经学;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一、基本特征与哲学政治融为一体强烈的血缘关系和宗法制度色彩强烈的中庸气息,朴素辩证法重视人伦日用和实际生活二、伦理思想体系的基本结构1.人伦关系原理:人伦,泛指人与人的关系。
新教育新思想之欧阳与创编
新教育、新思想摘要:顺应事物本来的规律,不违背它,这就是一种“无为”的思想。
通过我的一些教学案例说明了这一思想如果运用在教育教学中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说明这一思想在教育教学中的推广时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育教学新形势无为问题与背景:新时代的学生有新的学情,新时代的教师对教育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在新的形势下,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在经受着考验。
事实证明,一部分传统的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今教育教学的要求,这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如何在新形势下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是我们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正文:教无定法——这是刚参加工作时,教师前辈们经常用来提醒我们这些新手的四个字。
这对于当时的我,不是很理解。
教书这个工作不就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断重复着:上课、判作业、上课、判作业……的简单工作吗?然而,经过这些年的工作发现,由于我们的社会在变,而且变的很快,所以每一届的学生在变;由于政策不一样,所以我们所招的学生不一样;由于每个班有每个班的特色,所以每个班学生也各具特色;由于学生的成长背景各不相同,所以学生学情千差万别……看来,要胜任这份工作真的没有“定法”!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该怎么办?在经过这些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后,我收获了一点心得:新形式下教育教学中的“无为”思想。
无为,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
道家所宣扬的“无为”是一种生存的大智慧。
道家的无为,并非不求有所作为,其中一点思想只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
就是要遵循事物的自然趋势而为,如果违背它,可能真成了“无为”。
在此,我仅就一些教学往事谈谈“无为”思想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推广的可行性。
学生迟到恐怕是每个老师都会遇到的问题,一年,我教到的一个班中,有好几个学生经常迟到。
起初我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用了:批评、罚站、扣操行分、请家长等等费力还不讨好的手段。
教学理论-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之欧阳家百创编
教学理论今世主要教学理论流派欧阳家百(2021.03.07)2.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品德”的传统。
这种理论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形成人的品德,而品德又是通过知识积累自然形成的。
为了实现品德目的,知识就成为教学的一切,依次便演绎出一种偏于知识授受为逻辑起点、从目的和手段进行展开的教学理论体系。
这种理论的代表作有:苏联达尼洛夫等的《教学论》(1957 )、斯卡特金主编的《中学教学论》(1982 )和王策三的《教学论稿》(1985 )。
这种理论的基本主张是:(1 )知识——品德本位的目的观。
(2 )知识授受的教学过程。
(3 )科目本位的教学内容。
(4 )语言呈示为主的教学办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教授知识的教学办法,包含讲述、讲解、讲演三种基本方法。
优点与缺点:见P182 )2.行为主义教学理论:20 世纪初,以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 ,18781958 )为首倡议的行为革命对心理学的成长进程影响很年夜。
他在《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中指出,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纯客观的实验分支,它的理论目标在于预见和控制行为。
因此,把安慰反响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学习即“安慰反响”之间联结的加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安插强化。
由此派生出法度教学、计算机帮助教学、自我教学单位、个别学习法和视听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
其中以B ·F ·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19041990 )的法度教学理论影响最年夜,其理论的基本主张为:(1 )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
斯金纳认为,“学习”即反响几率的变更;“理论”是对所观察到的事实解释;“学习理论”所要做的,是指出引起几率变更的条件。
他还认为人类与植物的行为可能取决于前提性事件,也可能取决于结果性事件,所以我们可以安插各种各样的反响结果,以决定和预见有机体的行为。
根据行为主义原理,教学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安慰,以便引起学生的特定反响,所以教学目标越具体、越精确越好。
简述昆体良的学校教育思想
摘要:昆体良是罗马帝国初期著名的教育家、演说家,他集古希腊、古罗马教育经验之大成,为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教学理论的发展莫定了基础。
昆体良的阶段教学、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和道德教育等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影响很大,与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也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
另外他强调重视德育教育、加强学校教育、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的教育理念,为我们今天发展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学校教育、教师、反对体罚、因材施教“昆体良,古罗马时期的著名律师、教育家。
其教育思想和实践以培养雄辩家为宗旨,他肯定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重视学生记忆里的培养,倡导因材施教等。
其教育思想集中在《雄辩术原理》一书中。
《雄辩术原理》即古希腊、古罗马教育思想和经验之大成,是西方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这是《教育学》书上对于昆体良的全部介绍,虽然只有短短几行字,但是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他在教育发展史上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而我则主要对他关于学校教育方面的思想做了一些了解。
关于学校教育,昆体良首先强调学前教育方面,他认为儿童应该及早接受教育。
他在《雄辩术原理》第一卷、第一章开宗明义就提出:“当儿子刚一出生的时候,但愿作父亲的首先对他寄以最大的希望,这样,才会一开始就精心地关怀他的成长”。
接着,他主张:“凡是每个儿童都要学习的东西,就应该早点开始学”。
因为“婴儿时期的所得是青年时期的收获”。
他还告诫人们:“早期年龄阶段的光阴不要浪费”,“7岁以前的收获无论怎样微小,为什么就要轻视它呢?诚然,7岁以前学习的东西无论怎么少,但有了这个基础,到了7岁就可以学些程度更深的东西,否则到了7岁还只能从最简单的东西学起”。
他认为未来雄辩家的培养和教育是伴随着婴儿的出生而开始的,他公开宣告:“我的计划是引导我的读者从伊呀学语开始,经过初露头角的雄辩家所必需的各个阶段的教育,一直到雄辩术的顶峰”。
昆体良还从儿童心理和生理特征,来强调学前教育的必要性。
昆体良教育思想是什么_昆体良对教育的贡献
昆体良教育思想是什么_昆体良对教育的贡献昆体良出生于公元35年,是世界上较早对教育进行研究的古代罗马教育家。
那昆体良教育思想是什么?对教育作出了什么贡献?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昆体良教育思想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昆体良教育思想是什么昆体良是古罗马时期的伟大教育家。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主要主张的是鼓励式的教学方式,发觉孩子的兴趣点,并且将其延续下去。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的提倡,深深影响了古代罗马人的教育观念。
昆体良是出生在西班牙的,因为父亲的教授雄辩术在罗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于是昆体良跟随父亲来到罗马开始自己的求学之路。
在罗马,昆体良一直从事着律师以及教育家的角色。
在他退休之后,昆体良开始了写书的工作。
他的第一本著作就是《雄辩术原理》。
这本书花了他两年的时间,并且将自己的教育思想也描写在了书中。
当时《雄辩术原理》的出版,轰动了教育界,赢得了大批支持者。
而后昆体良又写了一本《演说术原理》,但后来因为文艺复兴的变更,使得这本书失传一段时间。
后来还是被人们发现,这一本书的出土,让人们对昆体良的教育思想再次膜拜。
这本《演说术原理》可以算得上是在古代西方中第一部具有逻辑性,十分有系统的教学思想方法论述的书籍。
昆体良就如何培养演说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思想的阐述。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是主张对学生循循善诱,杜绝任何的体罚行为。
并且他认为,儿童虽然年纪善小,但是已经有了思想的形成,体罚是对儿童的一种人格侮辱。
被体罚的儿童往往会留下严重的阴影,对儿童的一生都有不良的影响。
昆体良对教育的贡献昆体良出生于公元35年,是世界上较早对教育进行研究的古代罗马教育家。
他起家于律师,是少数精通雄辩术的学者。
中年时期,他从雄辩术着手,对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昆体良对教育贡献受众人瞩目,也使他自己名垂教育史。
昆体良在担任教师的同时还兼职律师。
尤其是在他退休之后,昆体良对教育贡献出了莫大的力量。
昆体良总结了自己二十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专注于写书。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约公元35年-100年是古代罗马教育史上最著名的教育思想家。
若有《雄辩术原理》。
在昆体良看来,对于雄辩家的培养要" 从咿呀学语开始,经过初露头角的雄辩家所必需的各个阶段的教育,一直到雄辩术的顶峰。
" 具体来说,分成以下几阶段:第一阶段:家庭教育。
昆体良非常重视幼儿教育。
他认为,幼儿教育可以在德行和知识方面为雄辩家的培养打下初步的基础。
幼儿教育是在家庭里进行的,父母、保姆、家庭教师都是幼儿的教育者。
尤其强调保姆必须是一个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说话准确的人,因为她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幼儿。
第二阶段:初级学校。
昆体良反对古代罗马贵族聘请家庭教师的传统做法,主张应尽早让儿童接受学校教育。
在他看来,家庭教育容易使孩子养成冷淡、自夸和羞怯的习性,而学校教育则不同。
学校里学生集中,不但有结交朋友的环境,而且也有竞争的、互相观摩学习的机会,因此,从学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都能很快地胜任雄辩家的角色,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
昆体良认为,在初级学校中,儿童主要学习阅读和书写。
昆体良在总结自己长期的教学工作经验基础上,对教学原则和方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昆体良倡导因材施教。
他深信,每一个儿童都具有才能上的个别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 善于精细地观察学生能力的差异,弄清每个学生的天性的特殊倾向"; 教师在识辨了学生的能力和个性以后,就必须因材施教。
他主张按照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课程。
对于智力较弱的学生,在教学的进度和内容方面可以适当迁就一些; 但对于天赋素质丰饶的学生则要尽力培养,便之成为真正的雄辩家。
另外还提出," 对不同年龄的学生,纠正错误要用不同的方法。
作业的分量和改正错误的标准应适合学生的智力水平。
"昆体良坚决反对体罚,认为这是对儿童的凌辱。
他认为,用体罚的方法来驱使学生学习,不但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相反却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之欧阳家百创编
《给教师的建议》念书笔记欧阳家百(2021.03.07)利用暑假假期,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
苏联今世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读着他的《给老师的建议》一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忧解难,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者,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帮忙,让我布满信心……书中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阐发,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我觉得找到学生和老师产生的现象的根源,有益于我们开阔眼界。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第一点是第二条“老师的时间从那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一看这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
是啊,我们经常这样谈论“老师也是人,老师的压力也是相昔时夜的,应付学校各种各样的检查,做课题,搞教研、进修、培训、评职称、提高教学质量、白日要上课,晚上有时还要加班……忙了一天,只想坐下来看看电视、聊聊天,抓紧抓紧,哪有精力念书?教师的时间究竟从哪里来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和懊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
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念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天不竭注入思想的年夜河。
念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望。
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酿成单调有趣的死扣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实质上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奇妙。
我不该该总是埋怨没有时间,埋怨事情太多,我应该在自己所教学的数学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知识,应该只是九牛一毫。
明白了这些事理,一切埋怨都抛到了一边。
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那位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
并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
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年夜约15分钟。
”这段答话给我启开了一个窗口,使我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奇妙。
教育理论著作读书笔记之欧阳德创编
教育理论著作读书笔记杜威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著名的代表人物。
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的影响。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其中闪烁着教育改革思想的光芒,成为一本国际性的教育名著。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通过“教育及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这三大经典命题来阐述知与行的关系,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鲜明地体现为涵盖课程、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教学所设计的重要方面的“从做中学”原则,故此,人们普遍将杜威与“从做中学”相链接。
可以说,“从做中学”理论成为了杜威标志性的教育思想,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着广泛的影响。
一、对杜威“从做中学”理论的基本理解通过阅读《民-主主义与教育》,我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层面对杜威“从做中学”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理解。
1.“从做中学”的涵义。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是“涉及一切活动,它包括使用各种中介的材料、用具以及使用各种有意识的用以获得结果的各种技巧,它涉及各种工具和材料去进行的表现和建造一切形式的艺术活动和手工活动,只要它们包括为了达到目的的有意识的或深思熟虑的努力……它们还包括要动手的科学研究,对研究材料的搜集、对器具的管理、工作进行中和记录实验情况所需的活动程序”。
[1]因此,杜威的“从做中学”包括艺术创作、手工活动和科学探究三层基本涵义。
2.“从做中学”的合理性依据。
(1)“从做中学”是儿童学习能力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育》中,把儿童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说教学是“连续重建的工作,应从儿童现有的经验进入有组织的真理研究的阶段”。
他认为儿童由4至8岁为通过活动和工作而学习的阶段,所学的是怎样做,方法是从做中学,所得的知识得自应用,并为着应用,不是为了储备。
由8到12岁为自由注意学习阶段,在这第二阶段中儿童能力渐强,可以开始学习间接的知识,但间接知识必须融合在直接知识之中。
第三阶段为12岁以后,属于反省注意学习时间,学生从此开始掌握系统性和理论性的科学知识或事物规律,并且随而习得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育理论笔记之欧阳家百创编
教育理论笔记第一章欧阳家百(2021.03.07)第二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把教育问题作为学术问题提出代表人:勒图尔诺、沛·西能心理起源说:孟禄劳动(社会)起源说:具体观点如下1、人类起源于其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2、以制造和利用工具为标志的人类劳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3、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4、教育至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5、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二、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所善也。
)(一)教育的定义广义教育:包括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
(随机性)狭义教育: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特点有三:是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的实践活动;有专业的教育者;通过特定的组织形式实现。
更狭义的教育:德育(二)教育的本质特点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质的规定性。
三、教育的要素(一)基本要素: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一切中介的总和)(二)要素之间的关系1、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
2、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桥梁。
3、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总之,教育者、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教学过程就是三者的互相对立并互为中介运动和发展的。
四、教育的发展过程(一)古代教育其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三)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实质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近代教育变化表现在: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教育理念集锦之欧阳治创编
教育理念集锦1、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教师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
3、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好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
4、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有用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
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因为对非一流的学生的培养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5、教师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是“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是“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
6、教师“把学生看作天使,他便生活在天堂里;把学生看作魔鬼,他便生活在地狱中。
”7、如果学生不喜欢自己,是因为自己还不够让学生喜欢,因此,要想有所改变,首先得改变自己。
只有改变了自己,才会最终改变学生。
只有改变了自己,才可以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
8、衡量教学是否失败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要看一看学生通过学习后是更加热爱学习还是厌恶学习。
9、学生崇拜教师,教师不值得炫耀;教师培养出的学生使自己崇拜,教师才值得眩耀。
10、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是相互欣赏。
惟有这样,师生关系才会水乳交融,并达到教学相长之目的。
11、教师对待学生要用“放大镜”、“反光镜”和“显微镜”:“放大镜”——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反光镜”——摘掉学生的缺点;“显微镜”——彰显学生的个性。
12、一个教师超越其他教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
教师要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就要以朴素的感情,调整自已的心态;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崇高的事业;以高超的技艺,展示个人的才华;以不断的追求,提升自身的价值。
13、只教学不搞科研的教师,其教学是肤浅的;只搞科研不教学的教师,其科研是空洞的。
教育学名词解释之欧阳家百创编
教育学原理名词解释1、欧阳家百(2021.03.07)2、实验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
基本观点是:反对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思辨的教育学;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把教育实验分为提出假设、进行试验和论证三个基本阶段;主张用试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法,走上了“唯科学主义”的迷途,受到文化教育学的批判。
3、文化教育学19世纪末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
基本观点是: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因此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历史;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又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教育研究要采用精神科学或者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完整的人格,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和“唤醒”,要发挥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色彩。
另外,过分夸大了社会文化现象的价值相对性,忽视了教育中客观规律的存在。
4、实用主义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是在批判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提出的。
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不断增长,除此之外,教育不应该有其他目的;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重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课程的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不足之处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校的特质。
5、批判教育学20世纪70年代之后在西方教育理论界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
昆体良的教学观
昆体良的教学观
据说,当你真正开始教学时,你就可以体会到真正的快乐,而这也是昆体良教学理念的基础。
昆体良(Kun-ting Liang)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很多人将他称之为“台湾的教育圣经”,因为他有许多对
新教师有帮助的建议,而且他的教育理念也得到了很多家长,教师们和学生们的认可。
昆体良的教学观可以总结为三个核心理念:重视价值取向的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以及关注学生发展成熟的阶段性教育。
首先,重视价值取向的教育,就是对学生的价值观重视。
据昆体良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如尊重他人,爱护环境,团结互助等。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让学生体会到这些价值观的重要性。
其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也是昆体良教育理念的重要部分。
据昆体良认为,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合理的指导,让他们能够自主学习。
也就是说,教师不应该只提供一些死板的书本知识,而应该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学习资源,让他们能够自主的进行探索和学习。
最后一点,关注学生发展成熟的阶段教育,就是指对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学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来进行分阶段的教学,有效地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昆体良认为,幼儿和青少年的学习和发展是有差别的,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有目的的教育,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总之,昆体良的教育理念反映了他对教学的重视和理解,提出的理论与实践也被许多新教师所采用。
教师们应该借鉴和学习昆体良的教学理念,用更合理的方式教育学生,为他们的发展和成长提供有效的帮助。
论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外国教育史论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昆体良就是古罗马帝国初期(公元1世纪)杰出的雄辩家、教育实践活动家与理论家,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就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专门研究教育理论的著作,它在着重阐述雄辩家培养的实践与理论问题的同时,对教育与教学的一些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形成了其一套系统完整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思想体系。
以下具体论述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的教学理论对西方近代教学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西方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与教育模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一)教育目的。
与西塞罗一样,昆体良也主张把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术的人作为教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
她认为,一个雄辩家既要擅长雄辩,通晓各种有价值的知识,具有较高的才能,同时也应具有崇高的思想、高尚的情操,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昆体良明确指出:“我所要培养的人就是具有天赋才能、在全部自由学科上都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就是天神派遣下凡来为世界争光的人,就是前无古人的人,就是各方面都超群出众、完善无缺的人,就是思想与言论都崇高圣洁的人。
”需要指出的就是,虽然昆体良也把雄辩家的培养当做教育的基本目的,但就是,由于时代条件的变化,她所说的雄辩家与西塞罗所说的雄辩家就是有明显不同的。
在西塞罗的思想中,雄辩家实际上就就是政治家与国务活动家。
而在昆体良所处的时代,由于实行帝制,通过雄辩成为政治家的可能性已不存在。
昆体良所说的雄辩家一方面就是指训练有素的律师,但更主要的就是指受过良好教育的、有道德的与善良的人。
(二)教育作用。
昆体良充分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基本相同的天赋,都能敏捷地思考、灵敏地学习。
真正天生愚鲁而不可教的人,就是极为罕见的。
另一方面,人生而具有的天赋才能,仅仅就是个人发展的一种可能性。
天赋才能的发展有赖于不断的实践,更有赖于良好的教育。
一个天资聪慧的儿童,如果在成年后无所作为,那说明她缺少的并不就是禀赋,而就是教育。
昆体良虽然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她也认为教育的作用并不就是绝对的。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之欧阳家百创编
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欧阳家百(2021.03.07)——《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
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陶行知指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我们创造之工作。
”要解决小孩的创造“自由”,要让他做有意思的活动,开发他们的天才。
“手脑并用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在一堂吹泡泡的综合实践课上,老师因为一位极其淘气的学生过于活跃屡次违反纪律很难控制,没有发给他吹泡泡的工具。
在开始自主活动时,让人吃惊的是他却吹出了全班最大的泡泡。
原来,他裁开矿泉水瓶,用上半部剪成漏斗状,蘸着肥皂液吹出了泡泡。
我们先不去讨论他一再违反纪律的事,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这一刻他是用双手与大脑一起去创造出了大泡泡。
可以说同在一个教室,发挥创造力的只有他一个人。
这件事情,不得不让我们做教师的人深深地思考。
每一位学生都是有潜力的,相信人人都能成才,科学的教育能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保护学生自尊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实施创造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总之,学校要培养新时期富于创造力的人才,全面实现创新教育,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激发学生去主动探究、质疑、交流讨论,进行合作学习,以开发学生潜能,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的世界角色需肩负起更大的国际责任。
世界关注“中国制造”的目光,正在转移向“中国创造”。
这转变同时是对教育的创造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在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中不断前进。
求真求实求创造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历史所赋予的使命。
论昆体良与教育思想
外国教育史论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昆体良是古罗马帝国初期(公元1世纪)杰出的雄辩家、教育实践活动家和理论家,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专门研究教育理论的著作,它在着重阐述雄辩家培养的实践与理论问题的同时,对教育与教学的一些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形成了其一套系统完整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体系。
以下具体论述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的教学理论对西方近代教学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西方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模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一)教育目的。
与西塞罗一样,昆体良也主张把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术的人作为教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
他认为,一个雄辩家既要擅长雄辩,通晓各种有价值的知识,具有较高的才能,同时也应具有崇高的思想、高尚的情操,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昆体良明确指出:“我所要培养的人是具有天赋才能、在全部自由学科上都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是天神派遣下凡来为世界争光的人,是前无古人的人,是各方面都超群出众、完善无缺的人,是思想和言论都崇高圣洁的人。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昆体良也把雄辩家的培养当做教育的基本目的,但是,由于时代条件的变化,他所说的雄辩家与西塞罗所说的雄辩家是有明显不同的。
在西塞罗的思想中,雄辩家实际上就是政治家和国务活动家。
而在昆体良所处的时代,由于实行帝制,通过雄辩成为政治家的可能性已不存在。
昆体良所说的雄辩家一方面是指训练有素的律师,但更主要的是指受过良好教育的、有道德的和善良的人。
(二)教育作用。
昆体良充分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基本相同的天赋,都能敏捷地思考、灵敏地学习。
真正天生愚鲁而不可教的人,是极为罕见的。
另一方面,人生而具有的天赋才能,仅仅是个人发展的一种可能性。
天赋才能的发展有赖于不断的实践,更有赖于良好的教育。
一个天资聪慧的儿童,如果在成年后无所作为,那说明他缺少的并不是禀赋,而是教育。
昆体良虽然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他也认为教育的作用并不是绝对的。
招教考试笔记之欧阳家百创编
第一部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第二部欧阳家百(2021.03.07) 第三部 教育学绪论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究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的发展阶段萌芽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多样化阶段理论深化阶段又叫现代化阶段第四部教育的概念“教育”一词首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许慎《说文解字》曰:“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广义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三位一体)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教育者教育的基本要素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又叫教育影响包括教育的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永恒性只要人类存在,教育就存在。
教育的社会属性历史性继承性;不同时期不同教育;百花齐放。
相对独立性政治经济教育的功能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发展历程注: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汉—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的开端;明代—八股;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的终身化,民主化,国际化,多元化,个性化,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特别是人的观念的现代化是前提和核心。
最高目标—人的现代化。
现代教育的特征—公益性和生产性;科学性;国际性;终身性和未来性。
第五部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与生产力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4.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担负着培养劳动力的任务;2、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三、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四、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的人才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意识、形成舆论和道德风尚作用于政治经济教育与科学技术五、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能影响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提高其教育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阳家百创编
外
欧阳家百(2021.03.07)
国
教
育
史
论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昆体良是古罗马帝国初期(公元1世纪)杰出的雄辩家、教育实践活动家和理论家,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专门研究教育理论的著作,它在着重阐述雄辩家培养的实践与理论问题的同时,对教育与教学的一些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形成了其一套系统完整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体系。
以下具体论述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的教学理论对西方近代教学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西方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模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一)教育目的。
与西塞罗一样,昆体良也主张把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术的人作为教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
他认为,一个雄辩家既要擅长雄辩,通晓各种有价值的知识,具有较高的才能,同时也应具有崇高的思想、高尚的情操,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昆体良明确指出:“我所要培养的人是具有天赋才能、在全部自由学科上都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是天神派遣下凡来为世界争光的人,
是前无古人的人,是各方面都超群出众、完善无缺的人,是思想和言论都崇高圣洁的人。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昆体良也把雄辩家的培养当做教育的基本目的,但是,由于时代条件的变化,他所说的雄辩家与西塞罗所说的雄辩家是有明显不同的。
在西塞罗的思想中,雄辩家实际上就是政治家和国务活动家。
而在昆体良所处的时代,由于实行帝制,通过雄辩成为政治家的可能性已不存在。
昆体良所说的雄辩家一方面是指训练有素的律师,但更主要的是指受过良好教育的、有道德的和善良的人。
(二)教育作用。
昆体良充分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基本相同的天赋,都能敏捷地思考、灵敏地学习。
真正天生愚鲁而不可教的人,是极为罕见的。
另一方面,人生而具有的天赋才能,仅仅是个人发展的一种可能性。
天赋才能的发展有赖于不断的实践,更有赖于良好的教育。
一个天资聪慧的儿童,如果在成年后无所作为,那说明他缺少的并不是禀赋,而是教育。
昆体良虽然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他也认为教育的作用并不是绝对的。
他指出,教育的作用应当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基础,教育者应当尊重受教育者个性差异和年龄差异。
昆体良非常注意儿童的语言的发展,他认为人的教育应当从摇篮期开始,在婴儿期就要注意语言的纯洁性。
与其相处的人都应有正确的发音;同时还要重视音乐学习,认为它可以培养正确的发音、语言技巧和改进谈吐风格。
昆体良重视榜样的教育作用。
他希望家长和家庭教师最好是知识渊博、品行端正的人。
他还论证了学校教育的优越性。
他认为学习的最好场所是学校。
学
校的优点在于它不让儿童们互相孤立隔绝,不让他们发展自命不凡的心理,在学校里教给一个儿童的东西,其他儿童也能学到,而且大家在一起学习,可以相互激励,促进学习,发展他们的友谊关系,他还强调了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地位,要求发展儿童的兴趣,注意因材施教。
关于教学理论在世界古代教育史上,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
与此不同,昆体良提出了分班教学的设想。
他主张把学生分成班组,在同一时间,由教师对全班组而不是对个别学生进行教学。
他认为实行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不但教师一次可以教许多学生、节省时间与精力,而且学生也可以在与其他同学的共同学习和交往中,接受良好榜样的影响,从教师对别人的批评和表扬中,得到警示和鼓励。
这些优越性是个别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在强调集体教学的同时,昆体良注意到因材施教的问题,认为教师在面向班级进行教学的时候,同样要了解学生的能力、个性特点和倾向,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扬长补短,长善救失。
昆体良认为教学必须有弛有张,劳逸结合。
昆体良说:“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桩事物,能够继续不停地紧张”,只有给予间歇和休息,才能“维持其紧张的强力于永久”。
学习也是这样,学习是需要轻松的,强制性的长时间学习,必然使精力丧失,学习起来毫无劲头,如果经过休息恢复精力,则必会有更多的精力去学习。
为防止学生因学习负担过重而造成疲劳,昆体良主张学习与休息相间,使学生的精力得以恢复,更愉快地进行学习。
为此,他主张在学习间隙,可让学生进行有节制的游戏活
动。
昆作良主张教学应当明白易懂。
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绝不能故弄玄虚,绝不能装腔作势以抬高自己,而应当简洁、明了地讲授知识。
只有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并牢记不忘。
昆体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诱导。
教师应当经常向学生提出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另一方面,他主张在必要的时候,应当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以防止事事依赖别人的坏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思想的创造性。
因此,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各种知识,而且还在于养成独立的判断力、创造性以及其他各种能力。
昆体良高度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要培养完美的雄辩家,教师是至关重要的。
正因为如此,教师应当具有全面的素质。
首先,教师应当是才德俱优、即言即行的人。
昆体良认为,教师的道德面貌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自身所具有的高尚品德能防止学生的行为流于放荡;相反,教师的行为失检,就会对学生产生有害的影响。
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必须是道德高尚、行为端庄的人。
其次,教师应当具有广博的知识,应当是公认有学识的人。
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履行教师的职责,培养出完美的雄辩家。
第三,教师应当热爱学生,能够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
昆体良认为,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应当是和蔼的,又是严峻。
但和蔼不等于放纵,严峻并不意味着冷酷。
教师应耐心工作,既不对学生发脾气,也不纵容学生。
第四,教师既应熟悉所教学科的内容,又要能熟练地运用教学方法。
只有深刻理解所教学科的内容,教师才可能有效地教学。
也只有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教师才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
第五,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才能和倾向,更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
为此,教师应当经常、深入地观察学生的言语、行为和活动。
昆体良是古罗马时期最为重要的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在西欧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思想来源。
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的教育思想和17世纪夸美纽斯的教育学说,同样受到来自昆体良的有益启示。
直到19世纪,昆体良的思想仍受到广泛的赞誉。
英国著名思想家穆勒认为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一书是“整个文化教育领域中古代思想的百科全书”。
因此,昆体良的教育理论不仅对西方近代教学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为西方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模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甚至,他的一些优秀的教育思想对于当今的教育,仍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