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实习》教学大纲
邵阳学院地图学大纲
![邵阳学院地图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2dc971477232f60ddcca1ff.png)
《地图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01000104课程英文名称:Cartology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城乡规划总学时:64 其中:讲课时数:50 实验时数:14 学分:4学分编写人:张新主审定人:莫晓红一、课程简介(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地图学》是我国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其任务是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关地图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和绘制专题地图的能力;为地理信息系统等后续课程和从事中学地理教学以及为从事相关行业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重点掌握地图基本要素、特征以及各类型地图投影判断、地图概括过程、方法和影响因素、地图符号设计方法、各类型地理事物表示方法;掌握专题地图设计;了解地图学的发展简史,地图学的现代进展,地图学的相关学科,地图的类型、功能与应用,了解遥感制图、数字制图。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导论、地图的数学基础、地图概括、地图符号、地图表示、地图图型、地图复制等。
导论主要讲述地图基本要素、地图特征、地图学发展史以及各分支学科;地图的数学基础主要包括地图投影概念、一些主要地图投影特点、依据等内容;地图概括包括概念、方法、步骤、影响因素、数量分析方法等内容;地图符号包括几种量表法、点状符号、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的设计方法以及在地图制作过程中学会运用符号与图形的感受效果进行整体设计;地图表示包括各类地理现象的符号及表示方法、一些常见地图表示方法;地图图型包括普通地图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示、专题地图的内容与设计。
(四)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必须掌握《高等数学》和《测量学》等课程的相关知识。
同时,本课程为《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概论》、《地貌学》和《地质学》等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总体安排(一)学时及学时分配建议学时分配建议(二)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推荐教材:蔡孟裔,毛赞猷等.地图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参考书目:张力果.地图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AH罗宾逊.地图学原理.第五版.北京:测绘出版社.1989廖克等.地图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金谨乐等.地图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尹贡白等.地图概论.北京:测绘出版社,1991吴忠性.地图投影.北京:测绘出版社,1980(三)课程考核方式本课程所采用的考核方式包括笔试,笔试采用闭卷方式;该门课程最终成绩构成包括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20%)及期末考试成绩(30%)。
安师大《地图学》实验大纲
![安师大《地图学》实验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c3c260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f.png)
《地图学》实验大纲
一、实验的性质与任务
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研究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基础课。
1、地图投影的判别。
理解并掌握地图投影选择的原则、方法,并对相关地图的投
影进行辨识。
要求完成实验过程并写出实验报告。
2、地图概括一用等比数列法进行河流的选取。
掌握水系概括的方法、步骤。
并通过实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地图概括理论的消化和理解。
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3、分级和分区统计图法制图。
理解并能区分分级和分区统计图法的差异,并能基于统计数据特征选择正确的方法制图。
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4、地形图的阅读与量算。
理解并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阅读和量算的方法、步骤。
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5、计算机辅助专题地图制图。
1)学习制图软件的操作方法。
2)初步掌握专题地图编制及设计过程。
3)写出实验报告。
《地图学》课程教学大纲
![《地图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0cdd6bbbe23482fb4da4cf3.png)
《地图学》课程教学大纲Cartology一、课程基本信息(一)知识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地图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应用方法。
(二)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地图设计制作的方法、步骤和地图产品输出和地图分析应用技能。
(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能力、地形图修测能力、阅读和应用各类地图的能力、编绘专题地图的知识等,以此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 1 —三、基本要求(一)了解现代地图学的科学概念和发展体系。
(二)理解地图的构成要素和基本特征,地图的分类系统和功用。
(三)掌握地图基本知识、地图投影等地图的数学基础、地图设计制作的方法、步骤和地图产品输出、专题地图的编绘制作及在环境资源分析中的应用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导论2学时第一节地图的特征及定义知识点:地图的基本特征、地图的定义、地图的构成要素第二节地图的功能和分类知识点:地图的功能、地图的类型第三节地图的历史与现代发展(自学)第四节地图的成图方法知识点:实测成图法、编绘成图法第五节地图学的定义与相关学科知识点:地图学的定义、地图学的学科体系、与地图学相联系的学科本章小结重点: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地图的构成要素、地图的分类难点:地图的简要制作过程思考题:地图、地图学的定义;地图的基本特征、分类(按内容分类、按比例尺分类等)及功能;测制地图的方法;地图的构成要素作业:名词解释:地图学、地图、地理图、地形图、普通地图、专题地图1、地图具有哪些基本特征?2、简述地图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
3、地图的分类建议教学方法:理论与实际结合,以实际应用为主— 2 —第二章地球体与地图投影6学时第一节地球体2学时知识点:地球体的基本特征、地理坐标第二节大地测量系统知识点:我国的大地坐标系统、大地控制网第三节地图投影4学时知识点:地图投影的概念、地图投影的变形、地图投影的分类、地图投影的选择第四节地图比例尺知识点:地图比例尺的含义、地图比例尺的表示、变比例尺本章小结重点:地图投影基本概念和地图投影方法难点:地图投影变化和地形图投影思考题:多圆锥投影的概念;普通多圆锥投影、等差分纬线投影、桑逊投影、彭纳投影的特点和应用;地图投影判别的方法;地图投影的选择依据;地图比例尺的含义、变化、表现形式和特殊比例尺作业:名词解释:地图比例尺、主比例尺、变比例尺、地图投影、长度比、长度变形、面积比、面积变形、方位投影、圆锥投影,圆柱投影1、如何理解地图投影对地图比例尺概念的影响?2、传统上地图比例尺表现为哪几种形式?3、地图比例尺的作用?4、地图投影变形分布的规律是什么?5、什么是变形椭圆?研究变形椭圆有何意义?5、地图投影按变形性质分为哪几类?各类投影有何特点?6、地图投影按构成方式分为哪几类?经纬网的构成有何特点?7、方位投影有何特点?适合何种区域制图?8、在实际航海中,为什么要把等角航线和大圆航线结合起来航行?— 3 —教学方法:理论与实际结合,以实际应用为主第三章地图概括2学时第一节概述知识点:地图概括的性质、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第二节地图概括的内容和方法知识点:选取、简化、夸张、符号化本章小结重点:地图概况的性质和地图概况的数量分析方法难点:开方根规律的应用思考题:地图概括的概念和意义;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实施地图概括的步骤;.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作业:名词解释:地图概括、简化、移位/位移1、影响地图概括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地图概括中分类的基本方法有哪些?3、在地图概括中简化的基本方法有哪些?4、在地图概括中夸张的基本方法有哪些?教学方法:理论与实际结合,以实际应用为主第四章地图符号化4学时第一节地图符号———地图的语言2学时知识点:地图符号的特征和功能第二节符号的分类与量表知识点:地理现象的空间维度及其符号化、属性特征度量标准及其符号化第三节符号的视觉变量知识点:视觉变量、视觉变量的组合第四节色彩2学时知识点:色彩的三属性、色彩的命名、地图用色设计第五节符号与图形的心理感受特点— 4 —知识点: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第六节注记知识点:注记的作用、注记的设计本章小结重点:地图符号的分类和构成符号的视觉变量。
地图学实习-实习指导书doc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地图学实习-实习指导书doc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1f832d3087c24028915fc314.png)
实习一认识地图(2学时)一、实习目的了解地形图中主要的地理要素的表示方法,熟悉比例尺、投影方式、注记、地形图分幅编号、地图坐标、方里网等。
二、原理与方法用遥感软件或者GIS软件读取地形图,并对地图要素及其辅助要素进行标示。
三、实习仪器与数据计算机,ENVI或者ArcView软件,1954年1:2.5万地形图。
四、实习步骤1、打开地形图(以ArcView软件为例)File—Extensions—JPEG(JFIF)Image support—OK(写步骤共2分)ArcView GIS 3.2—Cancel—New—Add Theme—路径—Image Data Source—地图—Ok2、新建面状图层进行标注View—New Theme(Point、Line、Polygon)—路径—名称。
3、输出标注图File—Export—输出JPEG格式图4、实习报告要求制出对地形图中的地理要素及其辅助要素进行标注的JPEG 格式图。
实习二 地图符号设计与制作(6学时)一、实习目的用Arc GIS 软件数字化地图要素并对点线面符号进行设计,掌握地图中点状符号、线状符号的设计,定性信息面状制图、等值区域制图等制图方法。
二、原理与方法通过ArcView 软件进行数字化提取点线面要素,并对点线面要素符号进行设计。
三、实习仪器与数据计算机、ArcView 软件,1954年1:10万地形图四、实习步骤1、建一个“点、线、面”主题(1)视图窗口界面中,选定“视图”(View )下拉菜单中的 “New Theme ”项。
制图说明(2)在弹出的对话框内选择想要创建的新主题的图形要素类型(注意:只能选择点、线、面——多边形三种基本类型其中一种),并单击“OK”钮确认。
图2-1 创建新的Shape主题的视图(3)在随后出现的新的对话框内,指定ArcView将要创建的、您所想要添加的新主题的Shape文件的名称与保存位置,单击“OK”钮。
《地图学》课程实习大纲.
![《地图学》课程实习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3d3b0745a8102d276a22ff9.png)
《地图学》课程实习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实习大纲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
目的:掌握MAPINFO软件数字化的功能并能够对相应图层的表结构进行操作,达到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连接。
任务:用MAPINFO软件数字化华中农业大学地形图。
实习学分0.5,实习时间一周(5天)。
面向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
二、实习内容与时间安排
第一天:安排工作任务。
每个学生数字化1:500的华中农业大学地形图一幅,利用MAPINFO软件,指导教师讲述一下具体要求,然后让学生尽可能的到实地看一下,了解实地情况对数字化有帮助。
第二天至第五天:在实验室进行数字化地形图,标注地物的属性值,最后上交实习成果。
三、实习方式与场所
实习主要是在实验室进行,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及相应的数字化软件,采用集中讲述,个别问题单独解答的形式。
四、实习考核内容与考核方法
最后的考核主要是学生数字化的图件和实习总结综合起来打分。
图件是随堂检查,图件和实习总结在实习总成绩中各占40%,其余20%是实习中的表现。
实习成绩占最后课程总成绩的10%。
五、实习要求
实习期间学生不能迟到早退,如果有特殊情况必须向实验教师请假,学生要完成数字化的图件外,还要写一份实习总结,对这一周来的实习做个综合的书面总结。
六、主要参考书目
[1] 蔡孟裔,毛赞猷,田德森,周占鳌.新编地图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2] 张力果等.地图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 胡文亮,张军海主编.全数字化地图制图.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1
撰稿人:苗洁
审稿人:贺立源。
地图学教学大纲
![地图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107bad87cd184254b3535e2.png)
地图学教学大纲说明《地图学》是高等师范地理教育专业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其任务和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在学习地理专业各课程、从事地理教育和野外地理工作所必需的地图知识以及基本的编辑、绘图技能。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地图的性质、特点和用途,并能正确地阅读和使用地图。
2.使学生了解常见绘图软件及其使用方法,初步形成编辑、绘制专题地图、教学挂图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图学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地图编制的基本方法,地图阅读与图上作业。
三、教学进度和学时分配(详见表1)附表1地图学学时分配表四、建议使用教材:蔡孟裔等.新编地图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06五、主要参考书:1 陆淑芬.《地图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2 张立果.《地图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3 廖克.《现代地图学》.科学出版社.20034 许耿.《地图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六、考试考核方式:基础理论部分主要通过闭卷形式的笔试考试;基础实验和基本技能部分在实验过程中适时进行考核,编绘地图的基本能力通过地图的编绘实践考核。
七、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教学配置条件:地图学理论主要使用多媒体教学及常规教学手段进行以讲授为主,学生的自学为中心的教学学习。
实验及基本技能部分主要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学习、掌握有关的技能和技巧。
教学配置条件为:常用的测量仪器,如水准仪、全站仪等;常规测图、绘图工具:如绘图工具、求积仪等;常用测图、绘图软件:如MAPINFO、MAPGIS等类似软件等八、实践环节及其安排:通过使用测绘仪器绘制校园地形图。
九、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1.了解地图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学习方法2.了解地图学的发展以及重要的地图作品和历史人物。
3.认识地图的特性、分类和功用。
教学重点:地图的定义、特性、作用。
教学难点:地图的特征新知识点:地图的特征和分类实验实习:了解实测成图的基本程序,掌握测绘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地图学》课程教学大纲
![《地图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6e7132f04a1b0717fd5ddd8.png)
地图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总学时数:72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地图学》课程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测绘、地理教育、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资源规划与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
由于《地图学》课程具有多学科集成、渗透性强、应用范围广、理论与技术并重等特点,自然形成了地图学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不可替代与不可忽视的地位。
地图学课程作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的“ 中坚力量”,以自然地理、测量学课程为基础,通过地图学课程,培养学生地理现象抽象、空间认知与思维、地图表达的能力,为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图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对整个学科课程体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总学时为72 学时,由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两部分组成。
理论教学主要内容包括:地图及地图学的基本概念、地图投影、地图数据源、地图符号与地图设计、地图综合、普通地图、专题地图、电子地图的理论与方法,并掌握常用地图制图软件以及电子地图软件平台的操作,为后续其它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第一章地图的基本知识一、地图概念地图基本特性、地图定义、地图内容:数学要素、地理要素、辅助要素。
二、地图分类地图按内容分类、地图按制图区域分类、地图按比例尺分类、地图按用途分类、地图按使用方式分类、地图按其它标志分类。
三、地图功能与应用地图认知功能、地图模拟功能、地图信息载负功能、地图信息传输功能,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国防建设、政治活动、文化教育、日常生活。
四、地图成图方法简介实测成图法、编绘成图法、计算机地图制图成图法、遥感资料成图法。
五、地图分幅编号矩形分幅、梯形分幅、地图编号方法。
第二章地图学一、地图学的概念地图学的现代特征;地图学的定义:传统地图学、现代地图学。
二、地图学的学科体系学科名称的变化、学科体系的构成,包括学科体系的整体性、学科体系的层次性、学科体系的关联性和学科体系的开放性。
地图学实习指导书
![地图学实习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1adbaf49e314332396893da.png)
实习一点线面的数字化实习软件:ArcGIS.9.3实习目的:熟悉对地理要素按点、线、面状目标进行提取及其对应属性数据的编辑实习内容:点、线、面的数字化,属性数据的编辑3.1.1 创建新Shapefile和dBASE表ArcCatalog可以创建新的shapefile和dBASE表,并通过添加、删除和索引属性来修改它们,也可以定义shapefile的坐标系统和更新其空间索引。
当在ArcCatalog中改变shapefile的结构和特性(properties)时,必须使用ArcMap来修改其要素和属性。
1. 创建新的Shapefile当创建一个新的shapefile时,必须定义它将包含的要素类型,Shapefile 创建之后,这个类型不能被修改。
如果选择了以后定义shapefile的坐标系统,那么直到被定义前,它将被定义为“Unkown”。
创建一个新的shapefile文件的具体过程如下:(1)在ArcCatalog目录树中,右键单击需要创建Shapefile的文件夹,单击New,再单击Shapefile,如图3.1所示。
(2)打开Create New Shapefile对话框,设置文件名称和要素类型。
要素类型可以通过下拉菜单选择Polyline、Polygon、MultiPoint、MultiPatch等要素类型。
如图3.2所示。
图3.1 创建Shapefile图3.2 Create New Shapefile对话框折线,那么要复选Coordinates will contain M Values,如果Shapefile将存储三维要素,那么要复选Coordinates will contain Z Values。
(6)单击OK按钮,新的Shapefile在文件夹中出现。
图3.3 Shapefile Reference对话框2. 创建新的dBASE表在Catalog目录数中,右键单击需要创建dBASE表的文件夹,单击New,再单击dBASE表,为其输入一个名称,并按回车键。
「1 地图学实验教学大纲」
![「1 地图学实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e6bc0d5a5e9856a57126043.png)
《地图学实验》教学大纲(2012年9月)实验课程名称:地图学实验课程编号:00920105课程性质:独立设置一、学时学分:实验课学时:20;实验课程学分:0.5;二、适用专业与开课学期: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地理科学专业、测绘工程专业;第1学期三、实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地图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地图学实习是地图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地图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地图学实习的主要实验任务有:1)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2)地图投影的选择与辨识;3)分级和分区统计图法制图;4)地形图的阅读与量算;5)计算机辅助专题地图制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理解并掌握地图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本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通过课程实验,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地图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吸收和消化,以提高学生的地图学素养。
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地图学》基本知识的理解;2.掌握地图学原理,能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能熟练判读各种地图,得出正确结论;4.理解各种地图判读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四、课程内容与具体要求实验一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4学时)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目的:(1)复习课堂有关地图分幅编号的理论知识;(2)掌握根据地理区域的地理坐标范围计算相应比例尺地图编号的方法。
主要仪器:地图集、册或电子地图。
实验内容:1、资料收集分析(1)地图分幅编号的基础理论知识回顾,包括基本比例尺地图的经差和纬差范围,并列表显示。
(2)每个同学在地图上或网络地图上查找出自己家乡的经纬度坐标。
2、地图分幅编号的计算按照查出的自己家附近的经纬度坐标求解自家所在的不同比例尺地图的地形图编号。
实验二地图投影的选择与辨识(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目的:(1)巩固学过的地图投影知识;(2)了解地图投影的变形性质和分布特点,以便于正确使用地图;(3)掌握地图投影判别的方法和步骤;主要仪器:中国地图集、世界地图集、直尺、铅笔、圆规等。
地图学课程教学大纲
![地图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fcf1423bed5b9f3f90f1cfd.png)
《地图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地图学/Cartography课程编码:07442403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范围:03地理信息系统学分数:3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学时数:54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课外学时:考核方式:考试制定日期:2003年制定单位:广州大学理学院地理系审核者:夏丽华执笔者:冯艳芬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该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关于地图制作的有关理论及应用对于GIS专业的学生了解空间数据表达至关重要,通过《地图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地图制作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地形图识图、用图与制图的知识,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通过对《地图学基础》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地图的构成、地图的基本要素,可以熟悉地图符号的设计原则,以及普通地图、专题地图要素的表示。
本课程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对他们的动手能力进行训练,因此,还需要进行一些实习来教会他们地图制作的重要环节。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综合课堂的讲授,课内实践以及习题,讨论的方法来传授知识,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是基础知识,另外还需要通过习题、讨论加深印象,最后实践性内容通过课内实践来传授。
(四)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逻辑性比较强,若有《高等数学》知识作背景是最合适的,后续的《计算机地图制图》、《专题地图编制》都以此为基础。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本课程教材:蔡孟裔等著.《新编地图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参考教材:祝国瑞著. 《地图设计与编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廖克著.《现代地图学》.科学出版社.2002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地图的基本概念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地图的构成要素,地图的制作过程第二节地图学定义与学科体系,第三节地图学的历史与发展第四节现代地图的作用与类型地图的功能,地图的应用,地图的类型。
地图学实验
![地图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fe07948002d276a200292e30.png)
云南师大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地图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地图学实验(cartology tutorial)【课程编码】13T103050【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课时】20【学分】1【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配合地图学教学的一门实践课程。
地图是一门技术性很强、应用很广的学科,在高等师范院校是一门基础课程。
根据地理教育专业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计划的安排,《地图学》除了像一般课程那样需要以作业习题,课堂实习加深有关理论的理解外,还需通过集中的全程的实习培养学生编制地图,应用地图的能力,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教学目标)通过地图学各项实习使学生深入理解并巩固《地图学》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掌握编制地图的技能,初步掌握地形图应用和地形图分析的技能。
(教学要求)通过实习实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地图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并能掌握读图、识图、用图及绘图的技能与技巧。
【教学时间安排】【实验内容要点】实验1 认识地图1、实验目的要求(1)认识地图各要素及基本特性;(2)了解地图分类;(3)在参观,阅读地图的基础上写出读图报告。
2、实验主要内容(1)对各种地图(地图集)集中进行参观,阅读,在过去已有的直观认识基础上,得出更为科学,系统和全面的认识,增加学习兴趣,启迪学习思维。
3、实验仪器设备(1)学院现有的各种类地图及地图集。
(2)学校现有的各种类地图及地图集。
实验2 利用点状符号设计分区统计图1、实验目的要求(1)编制平若县食粮作物结构图2、实验主要内容(1)制作底图;(2)对数据进行符号设计和分级;(3)绘制专题符号;(4)清绘。
3、实验仪器设备(1)透图纸、彩色笔、2H铅笔、圆规、直尺、计算器。
实验3 根据离散点数据勾绘等值线1、实验目的要求(1)勾绘一张等高线图,深入了解等值线的特性及制作过程。
2、实验主要内容(1)已有高程点上内插等高线;(2)勾绘等高线;(3)注记等高线高程值。
《地图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地图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54e6e0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15.png)
《地图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地图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目的与任务
掌握有关地图的基本知识,握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的编制方法与过程、GIS软件的基本构架和制图功能。
三、要求与安排方式
(一)实验要求
学生按照要求,一人一组,单独完成上机实验任务,并提交实验报告。
(二)实验安排方式
随堂进行,一人一组,在校机房完成
四、实验项目设置
实验二
五、考核与成绩评定
(一)考核内容
各实验内容完成的准确性以及艺术性。
(二)成绩评定方法五级分制,计入平时成绩。
地图学概论实习指导书
![地图学概论实习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bcb06e881c758f5f61f6725.png)
地图学概论实习指导书王春菊编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实习一:MapInfo的安装、运行及用户界面[目的]掌握MapInfo的运行环境,熟悉其运行特点及用户界面[内容]1.安装MapInfo(如机内已有,勿须重装)2.MapInfo启动、界面认识及使用方法练习3.使用在线帮助(Help)自学MapInfo是美国MapInfo公司的桌面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是一种数据可视化、信息地图化的桌面解决方案。
它依据地图及其应用的概念、采用办公自动化的操作、集成多种数据库数据、融合计算机地图方法、使用地理数据库技术、加入了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功能,形成了极具实用价值的、可以为各行各业所用的大众化小型软件系统。
MapInfo 含义是“Mapping + Information(地图+信息)”即:地图对象+属性数据。
1.安装MapInfo中文版的步骤由于MapInfo 7中文版提供了一个安装向导,用户可以方便地根据该向导的操作提示逐步进行安装。
MapInfo中文版的安装步骤如下:(1)将MapInfo中文版安装光盘放入光驱,稍后会自动启动,或者直接运行MapInfo7.0文件夹中的Setup.exe,屏幕上将显示安装程序初始画面。
(2)稍等片刻,系统开始出现如图1-1所示的【欢迎使用MapInfo Professional 7.0 Install Shield Wizard】界面。
图1-1【欢迎使用MapInfo 7安装向导】界面(3)在图中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图1-2所示的【许可证协议】对话框。
选择【我接受该许证协议中的条款】按钮。
此时,【下一步】按钮由灰色显示变为可操作按钮。
图1-2【许可证协议】对话框(4)接着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用户信息】对话框,如图1-3所示。
该对话框要求用户输入用户姓名和单位以及软件序列号:MIPWCC0700509692(打开sn.txt,即可看到)。
图1-3【用户信息】对话框(5)输入正确的序列号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安装类型】对话框。
《地图学课程设计》大纲-参考模板
![《地图学课程设计》大纲-参考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056faf7192e45361166f542.png)
《地图学课程设计》大纲一、目的、内容和要求1、目的通过本项课程设计,掌握地理底图和专题地图编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制图软件编绘地图,提高数据资料收集、图形化设计和信息综合表达的能力。
2、内容具体内容包括:2.1地理底图的编制:(1)投影网格与比例尺:依据地图内容、用途选用等比例尺底图,注意图廓的配准、注记与经纬网密度删减。
(2)水系:选用河流、湖泊、水库、海岸线等,适当概括。
(3)居民点:居民点分级、概括,地名分级注记。
(4)边界线:视专题地图需要选取(国、省、市、县、镇边界),线性符号选用与设计。
(5)交通线:铁路(车站)、国道、高速公路和水运航线(码头)(6)地貌信息:根据专题需要,选取少量等高线。
2.2专题地图设计(7)收集专题信息相关的图件、文本、数据和参考资料。
(8)资料加工处理,数据统计分析,图象资料运用。
(9)专题内容表示:符号设计与表现形式,图例系统设计。
(10)地图概括:地图内容的选择,点、线、面要素的分类、简化、夸张与合并。
(11)图面内容设计:地图幅面上图名、图例、主图、附图、图表、比例尺、文字等位置安排;图廓、色彩、网纹配置、版权说明等。
2.3 编写专题地图说明书(12)资料与数据来源,分析方法与成图过程。
(13)专题信息导读:专业信息时空分布规律、成因与对策分析。
(14)存在问题分析。
2.4 地图专题内容赣州市地理地图(行政分区地图)基础上(网上搜索),编绘旅游专题、经济专题、人口专题、交通专题、城市专题、环境专题等。
3、要求学生地图课程设计时按地图出版设计要求进行,每人按时上交一份装订成册的专题地图(二分之一开本787*960,彩色打印)及其说明书,并备份存档电子文本和图象、图形格式文件一套。
1 / 2二、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地图学》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课程设计任务可在课程进行至三分之一时布置,期末需要1周时间完成课程设计。
三、考核方式与办法1、考核依据:课程设计的完成情况,包括地图的信息量、图面质量、美术效果与创意、地图说明书等。
地图学大纲
![地图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8e33e7caf1ffc4ffe47acf7.png)
《地图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主要内容第1章导论第1节地图的特征、地图的定义1.1地图的基本特征1.2地图的定义第2节地图的功能和分类2.1地图的基本功能2.2地图的类型第3节地图的历史与现代发展3.1古代地图制作的成就:3.2中世纪西方的黑暗时代和我国的地图传统3.3地理大发现带来的测绘进步第4节地图的成图方法4.1实测成图法4.2编绘成图法第5节地图学的定义与相关学科的关系5.1地图学的定义5.2地图学的学科体系和理论的发展第2章地球体与地图投影第1节地球体1.1地球体的基本特征1.2地理坐标第2节大地测量系统2.1我国的大地坐标系统2.2大地控制网2.3全球定位系统第3节地图投影3.1地图投影的概念3.2地图投影的变形3.3地图投影分类第4节地图比例尺4.1地图比例尺的含义4.2地图比例尺的表示4.3变形比例尺4.4比例尺与多尺度概念第3章地图数据源第1节地面测量数据第2节多源遥感数据2.1遥感的概念2.2航空像片2.3卫星图像第3节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3.1系统结构3.2提高GPS接收精度的方法第4节制图数据与处理4.1地理资料4.2数据的预处理第5节地理数据库5.1数据库的特征5.2数据库基本模型5.3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第4章地图概括第1节概述1.1地图概括的实质1.2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1.3手工概括和自动概括第2节地图概括的内容与方法2.1选取2.2简化2.3夸张2.4符号化第3节地图概括的现代发展3.1概括的新算法3.2自动概括的概念模型第5章地图符号化第1节地图符号——地图的语言1.1符号学的相关理论1.2地图符号学与地图语言学第2节符号的分类与量表2.1地理现象的空间维度及其符号化2.2属性特征度量标准及其符号化第3节符号的视觉变量3.1视觉变量3.2视觉变量的组合第4节色彩4.1色彩的三属性4.2色彩的表示4.3色彩的命名4.4地图用色设计第5节符号与图形的心理感受特点5.1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5.2视分辨力的限度第6节注记6.1注记的作用6.2注记的设计第6章地图表示法第1节呈点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1.1用定位符号表示定性数据1.2用定位符号表示定量数据1.3用定位符号表示地理数据的结构和变化第2节呈线状或带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2.1线状符号的特征2.2线状符号的定性表示2.3线状符号的定量表示2.4运动符号的线状表示第3节呈面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3.1面状地理数据的定域表示3.2面状地理数据的定性表示3.3面状地理数据的定量表示第4节 3 维空间信息的表示——等值线4.1等值线及其特性4.2等高线的测绘4.3等高线的分层设色与晕渲第5节地理信息的动态表示5.1动态制图概述5.2动态符号系列第7章地图编辑第1节普通地图1.1地理图与地形图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示1.2地形图1.3地理图的编辑第2节专题地图2.1专题地图的特征2.2专题地图的类型第3节专题地图的编辑设计3.1专题地图数据类型及处理3.2地理底图的编制3.3表示方法选择与图例设计3.4专题地图的图面配置第4节遥感地图4.1卫星影像图和影像地图4.2从影像生成专题地图4.3遥感系列成图第5节地图集编辑5.1地图集的特征5.2地图集的分类5.3地图集的编辑方法第8章数字制图第1节数字制图的理论与技术基础1.1相关学科及理论基础1.2数字制图的硬、软件环境1.3数字制图产品——数字地图第2节数字地图制图方法2.1数字地图制图的一般过程2.2计算机辅助制图第3节 GIS中的数字制图3.1GIS数字制图的特点3.2常用GIS软件中数字制图的实现3.3GIS软件与CAD软件联合制图第9章地图复制第1节传统的平版印刷过程第2节电子出版印前系统第3节现代地图复制方法的发展第4节地图生产的出版管理第10章地图分析第1节地图分析的数学方法1.1地图上采集数据的统计抽样1.2用测度地图信息量的方法研究地图1.3地图要素的定量量算1.4地图表示方法的变换1.5空间信息的相关分析1.6趋势面分析1.7主成分分析1.8模糊数学的应用第2节地图分析的作用2.1研究各种要素或现象的分布特点好分布规律2.2研究各种要素或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2.3研究各种现象的动态变化2.4进行预测预报2.5进行综合评价第3节阅读分析3.1整体分析3.2单要素分析3.3比较分析3.4推理分析第4节图解分析4.1垂直切割的剖面图4.23维描写的块状图4.3地貌切割密度与深度图第5节复合分析5.1地图与地图的复合分析5.2地图与遥感图像的复合分析第6节地学信息图谱6.1地学图谱与地学信息图谱6.2地学信息图谱的应用研究领域三、教学实习0.5周,详见《地图学实习》教学大纲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出勤+实验+考试;成绩评定:出勤10%+实验20%+考试70%。
地图学教学大纲
![地图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ad5319fdd88d0d233d46a4c.png)
《地图学》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7050003课程名称:地图学英文名称:Cartology学时/学分:34/2主要选课对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工科五类和六类专业本科学生课程简介:地图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又是一门技能性质的工具课。
地图作为地理信息的载体以及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与地学的其他专业课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些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质量和数量特征以及时空变化规律等惟有借助地图才能表现更加形象、清晰、准确、简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图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能正确的读图、识图、用图,掌握基本的手工作图以及应用软件作图的技能与技巧。
从而为相关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地图学基础,为进一步的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提供初步的基本知识。
主要参考书:陆淑芬等编著,《地图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
张奠坤等编著《地图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祝国瑞等编制,《地图设计与编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12王琦等编著,《地图概论》,中国地质出版社,2002年9月。
孙以义著,《计算机地图制图》,科学出版社,2000 年8月。
蔡孟裔等.《新编地图学实习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张立果.《地图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金谨乐.《地图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许耿.《地图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马永立.《地图学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吴忠性.《地图投影》.测绘出版社.1980龚剑文.《地图量算》. 测绘出版社.1987先修课程:地貌学自然地理学测量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地图学》教学大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工科五类和六类专业适用)(34学时)一、大纲说明本大纲根据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工科五类和六类专业本科教学计划(2007年版)制定(一)教学对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工科五类和六类专业本科学生(二)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课(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1、主要先修课程:地貌学自然地理学测量学2、主要后续课程: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与应用、土地利用规划、区域规划等(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实验实习2、重点内容:地图的构成要素;地图的基本特性;地图的功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原理和等高线原理与特性;地图十大表示方法的特点及适用;地图编绘的四个编制阶段;地图应用。
袁勘省:大学地学类《地图学》课程通用教学大纲
![袁勘省:大学地学类《地图学》课程通用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a233a7b31b765ce05081430.png)
2008年“大学地球科学课程论坛”交流论文:大学地学类各专业《地图学》课程通用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属性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地图学(cartography)课程类别:必修课课程学分: 4课程学时:72/54学时(按一学期18周,平均每周4或3节课分别计算)适用专业:地理、地质、测绘等学科“地图学与GIS”、“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计算机操作(一般可安排在二年级第1学期上完数学和计算机课后再上好)使用教材:袁勘省主编.《现代地图学教程》.科学出版社.2007-12拟订人员:袁勘省,各学校任课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进行必要的增删与修改。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特点和培养目标地图学是地理学、测绘学、地质学“地图学与GIS”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地球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类其他相关专业的专业公共基础课,也是地学类各专业的一门通用的专业主干课,同时又是一门技能性较强的工具课,一般师范学校地理教育类专升本无条件开设GIS课的也开设了地图学课。
地图作为地学信息的载体及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它与地学类的其他专业课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些地理事物和地学现象的空间分布、质量和数量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等,只有借助于地图才能表现得形象、清晰、准确和简捷。
所以,《地图学》课一般都安排在大学的低年纪开设,其主要特点是基础性和通用性,因而内容应该是基础理论知识、基本制图技能和地图分析应用应当并重,理工科专业学生可略侧重于理论和技术基础知识(因后续还有专业课),非专业学生可略侧重于制图和用图知识;而对地学教育类师范生则应主要侧重于地图分析和应用,理论与技术也要为分析应用服务的。
所以,地图学课程的内容根据教学对象应当是不同的。
但基本上通用的主要内容应为以下现代地图学的基本知识:包括现代地图与地图学基本概念、地球空间认知与地图数字测绘、地图投影及其判别与变换、地图符号与内容表达、地图概括与自动综合、数字制图与电子地图、遥感制图与数字地球、综合制图与地学信息图谱、地图分析与应用等最基本和基础的知识和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学实习》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目的与任务
目的:该课程是本专业的主要课程之实习。
通过实习不仅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加强技术方法的训练,把地图设计与生产联系起来,使学生所学知识更系统连贯和联系生产实际。
任务:学会使用制图软件制作各种专题图,进一步掌握地图资料的处理、地图读图、各要素制图综合的方法步骤及相互关系处理。
三、内容、要求、进度安排与组织方式
(一)内容
地形图阅读
地图投影判别;
ArcGIS的使用(主要是ArcMap制图部分)
专题地图设计编绘:设计编绘专题地图。
(二)要求
地形图阅读记录的完整、正确
投影判别结果的正确
掌握ArcGIS数据录入、制图部分的功能
专题图制作方法选择准确、美观、布局合理
了解地图生产单位的作业流程和规范
(三)进度安排
地形图阅读(1天)
地图投影判别(0.5天)
ArcGIS的使用——数据录入(3天)
专题图制作(5天)
撰写实习总结、整理资料、出图,上交资料(0.5天)
(四)组织方式
每个同学独立完成
四、场地与设备
1、实践场地:校机房
2、所用设备:计算机、打印机
3、纸张
五、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内容
地形图阅读记录的完整、正确性
投影判别结果的正确性
专题图制作的准确性、艺术性
实习出勤率
实习日志的编写
实习总结的编写
成绩评定方法
实习成果70% 出勤10% 实习日志:10% 实习总结:10% 注:缺勤超过三分之一则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