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2.3 有理数的乘除运算(教案)北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2.3 有理数的乘除运算(教案)北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2.3有理数的乘除运算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2.理解倒数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倒数.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计算乘法.难点理解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则.一、导入新课问题1:指名学生计算:(-2)+(-2)+(-2).问题2:你们知道有理数包括哪些数吗?小学学习的四则运算是在有理数的什么范围内进行的?(非负数)问题3: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中,关键问题是什么?与小学所学的运算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符号问题)学生讨论并举手回答,教师点评.教师:根据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引出的新问题主要是负数的加、减,运算的关键是符号的确定,你能不能猜出在有理数乘法以及以后学习的除法中将引出的新内容以及关键问题是什么?(负数问题,符号的确定)二、探究新知1.有理数乘法法则甲水库的水位每天升高3 cm,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3 cm,预计经过4天甲、乙水库水位的总变化量各是多少?如果用正号表示水位上升,用负号表示水位下降,那么经过4天甲水库的水位变化量为3+3+3+3=3×4=12(cm);乙水库的水位变化量为(-3)+(-3)+(-3)+(-3)=(-3)×4=-12(cm).(1)课件出示:一只小虫沿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以每分钟3 m的速度向东爬行2 min,那么它现在位于原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引导学生用乘法来解答:3×2=6.①即小虫位于原来位置的东边6 m处.(2)把上述问题变为:小虫以每分钟3 m的速度向西爬行2 min,那么结果有何变化?引导学生用乘法来解答:(-3)×2=-6.②即小虫位于原来位置的西边6 m处.教师:请同学们比较上面两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得出:当我们把“3×2=6”中的一个因数“3”换成它的相反数“-3”时,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总结: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教师:应用此结论计算3×(-2),(-3)×(-2),(-3)×0,3×0.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教师点评,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出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教师强调:“同号得正”中正数乘正数得正数就是小学学习的乘法,有理数中特别注意“负负得正”和“异号得负”.例1(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例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答案,教师点评,并进一步讲解:如果两个有理数的乘积为1,那么称其中的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也称这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三、课堂练习1.教材第50页“随堂练习”.2.计算:(1)9×6;(2)(-9)×6;(3)3×(-4); (4)(-3)×(-4).【答案】2.(1)54(2)-54(3)-12(4)12四、课堂小结1.什么是倒数?2.有理数乘法法则是什么?五、课后作业教材第55页习题2.3第1,2题.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是在小学数的乘法运算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关键是把中学引入负数后的乘法运算化归为小学算术数的乘法运算.由于有理数的乘法是有理数最基本的运算之一,因而它是今后学习实数运算、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以及函数知识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新的角度去认识乘法,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实质,掌握运算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思考归纳,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2课时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1.掌握多个有理数连续相乘的运算方法;2.正确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的内容;3.能运用运算律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运算.重点多个有理数连续相乘的运算方法以及乘法的运算律,运用运算律进行乘法运算.难点运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一、导入新课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什么?2.小学时大家学过乘法的哪些运算律?二、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学习积极性.计算(-5)×89.2×(-2)的过程能否使用简便方法.这样做有没有依据.小学里数的运算律在有理数中是否适用?2.导入运算律:(1)通过计算①5×(-6),②(-6)×5,比较结果得出5×(-6)=(-6)×5.(2)用文字语言归纳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3)用公式的形式表示为:ab=ba.这里的a,b表示有理数,讲解“a×b→a·b→ab”的过程.(4)分组计算,比较[3×(-4)]×(-5)与3×[(-4)×(-5)]的结果,讨论,归纳出乘法结合律.用文字语言归纳: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用公式的形式表示为:(ab)c=a(bc)(5)全班交流,规范乘法结合律的两种表达形式:文字语言、公式形式.(6)分组计算、比较,5×[3+(-7)])与5×3+5×(-7)的结果,讨论归纳出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用文字语言归纳: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用公式的形式表示为:a(b+c)=ab+ac(7)一个数同几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几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b+c+d)=ab+ac+ad(8)确定下列积的符号,试分析积的符号与各因数的符号之间有什么规律?2×8×(-0.5)×(-7),2×(-3)×(-0.5)×(-7),(-2)×(-3)×(-0.5)×(-7).当负的乘数个数为奇数时,积为________;当负的乘数个数为偶数时,积为________.结论1: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____________决定;结论2:有一个乘数为0,则积为________;用两种方法计算:(13+14-16)×12比较上面两种解法,它们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区别?解法2用了什么运算律?哪种解法运算量小?三、课堂练习1.教材第52页“随堂练习”第1、2题.2.下列各式中用了哪条运算律?如何用字母表示?(1)(-4)×8=8×(-4);(2)[(-8)+5]+(-4)=(-8)+[5+(-4)].【答案】2.(1)乘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c=a+(b+c)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1.乘法的运算律2.多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规律五、课后作业教材第55页习题2.3第3,7题这一节课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继续,又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课的学习按以下流程进行:探索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计算的方法.通过课堂练习、变式练习,让学生灵活掌握运算律的使用场景,加深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完成练习的习惯.第3课时有理数的除法1.通过类比小学除法与乘法的关系归纳总结出有理数除法法则一,能理解有理数除法法则,感受类比思想,发展归纳总结的能力;2.通过计算观察归纳出有理数除法法则二,熟练掌握有理数的除法运算,发展从大量事实概括法则的能力.重点正确运用有理数除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难点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更简便的方法求商.一、导入新课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个数乘以3等于12,这个数是多少?如何列算式表示?一个数乘以-3等于-12,这个数又是多少?如何列算式表示?根据学生所列算式,引出本节课题:第3课时有理数的除法.二、探究新知1.讨论探究,归纳分类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卡片讨论有理数的除法有几种情况,并进行分类.六种情况:正数÷正数,负数÷负数,同号;正数÷负数,负数÷正数,异号;0÷正数,0÷负数,0除以任何非0的数.2.计算猜测,探究法则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完成以下问题: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猜测以下式子结果:8×9=________,72÷9=______;2×(-3)=________,(-6)÷(-3)=________;(-4)×(-3)=________,12÷(-4)=________;(-1)×4=________,(-4)÷4=________;0×3=________,0÷3=________;(-10)×0=________,0÷(-10)=________.3.观察探究,总结法则问题1:小组合作,观察各组商的符号及商的绝对值与被除数和除数有何关系,归纳总结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并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问题2:想一想被除数是0的情况下,除法法则是什么?板书: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提醒学生注意:0不能做除数.4.举例示范,理解法则例1.计算:(1)(-15)÷(-3);(2)(-0.75)÷0.25;(3)7÷(-63);(4)0÷(-13 49).板书:解:(1)(-15)÷(-3)=+(15÷3)=5;(学生尝试完成第(1)题之后,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步骤:)步骤:①判断类型;②确定符号;③绝对值相除.注意:负数在有理数运算中一定要加上括号.(2)(-0.75)÷0.25=-(0.75÷0.25)=-3;(3)7÷(-63)=-(7÷63)=-19 ; (4)0÷(-1349 )=0.5.趁热打铁,熟练法则(1)(-64)÷4;(2)36÷(-9);(3)0÷(-16).(一名学生成果展示,并讲解这三道题,教师及时鼓励学生). 问题3:对于有理数的除法还有其他解法吗?6.法则再探,柳暗花明计算:(男生做除法题,女生做乘法题)(1)1÷(-25 )与1×(-52 );(2)0.8÷(-310 )与0.8×(-103 );(3)(-14 )÷(-160 )与(-14 )×(-60).比较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由此得到什么结论?并与同伴交流.引导学生归纳出有理数除法的又一个法则并板书: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并且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在非负数范围内成立的法则在有理数范围内也成立,除法的两个法则本质上是一致的.7.举例示范,理解法则例2.计算:(1)(-18)÷(-23 );(2)16÷(-43 )÷(-98 );(3)(-15)÷(-15 )÷(-2).学生尝试完成此题之后,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步骤:①除号变为乘号;②除数变为倒数;③确定符号,绝对值相乘.本例的目的是巩固转化的思想,在书写上与例1有区别,突出了先转化再计算的思想.8.两个有理数相除,有两种方法方法一、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非0数都得0(0不能作除数).方法二、把除法转化为乘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说说在进行除法运算时如何选择法则使计算更简便呢?如(-78)÷3运用上述第________种方法简便;425 ÷(-35 )用上述________种方法比较简便.引导学生总结:根据算式中所给数的不同合理选择法则,整数的除法先确定符号,再把两数绝对值相除;有分数或小数参与的运算,将除法转化为乘法,确定结果符号后再计算,一般情况下这样做会比较简便,学生做题时可有目的地选择方法.三、课堂练习计算:(1)(-18)÷6;(2)(-1)÷(-1.5);(3)(-3)÷(-25 )÷(-14 );(4)(-12)÷(-112 )÷(-100).【答案】(1)-3 (2)23 (3)-30 (4)1.44四、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有理数除法法则是什么?3.计算有理数除法的一般步骤有哪些?五、课后作业教材第55页习题2.2第4、6题.让学生深刻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对学好本节内容有比较好的作用.教学设计可以采用课本的引例作为探究除法法则的过程.让学生自己探索并总结除法法则,同时也让学生对比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加深印象.并讲清楚除法的两种计算方法:(1)在除式的项和数字不复杂的情况下直接运用除法法则计算.(2)分数除法,或多个有理数进行除法运算,或者是乘、除混合运算时应该把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统一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计算.。

有理数的乘除法教案

有理数的乘除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 让学生理解有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有理数的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同号相乘,异号相乘。

2.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 乘除法的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2. 教学难点: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

2. 采用示例法,展示有理数乘除法的运算过程。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乘除法运算。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复习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引出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

2. 讲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示例讲解同号相乘和异号相乘的运算过程。

3. 讲解有理数的除法法则,示例讲解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的运算过程。

4. 讲解乘除法的运算顺序,让学生明白先乘除后加减的规则。

5.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乘除法运算。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示例和练习,评价学生对有理数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练习题中的表现,评价他们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乘除法运算的熟练程度。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计算面积等。

2. 介绍有理数乘除法的运算技巧,提高运算速度。

3. 引导学生探索:有理数的乘除法与函数、方程等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

3. 反思教学评价,是否客观公正地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九、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内容: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法》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和运算性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更复杂数学运算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运算,但对乘法运算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加深对有理数乘法概念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和运算性质。

2.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和运算性质。

2.灵活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案例教学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培养学生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有理数的乘法。

例如,计算-2乘以3等于多少?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

2.呈现(10分钟)呈现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和运算性质,通过示例和解释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进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有理数乘法的理解和运用。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乘法的扩展问题,如负数的平方、零的乘法等。

通过讨论和探究,拓展学生的思维。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和运算性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有理数乘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内容。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公式,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律,能够灵活应用有理数的乘除法,提高有理数的运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2.掌握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法则;3.能够适当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将乘除法运算规律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

三、教学方法本课以示例教学为主,引导学生探究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律。

四、教学步骤1. 概念讲解首先讲解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律:两个有理数相乘,符号相同为正,符号不同为负;两个有理数相除,分子符号不变,分母相反数。

2. 案例分析接着,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进行实际训练。

2.1 例1小明去购物需要花费-35元,他手里有3张10元的纸币和一张5元的纸币,问小明需要找回多少钱?通过讲解和引导,学生可以得出以下公式:-35 = 10 × (-3) + 5同时也可以得出结果:小明需要找回5元。

2.2 例2小王要将一根长度为3/4米的木板剪成5段,每段长度相等,问每段木板的长度应该为多少?通过讲解和引导,学生可以得出以下公式:(3/4) ÷ 5 = 3/20同时也可以得出结果:小王应该将木板剪成5段,每段长度为3/20米。

2.3 例3小李看到一个价值为-120元的物品打折40%,问小李买下这个物品需要花费多少钱?通过讲解和引导,学生可以得出以下公式:-120 × 0.4 = -48同时也可以得出结果:小李可以以-48元的价格购买这个物品。

3. 练习与展示接着,让学生用自己的笔记本或工具进行练习,并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答案和思路。

4. 总结回顾最后,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再次强调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的规律和方法,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究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

《有理数的乘除法》教案

《有理数的乘除法》教案

《有理数的乘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包括同号相乘、异号相乘和零乘以任何数的结果。

2. 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除法实质,即乘以倒数,并掌握除法法则。

3. 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同号相乘得正,异号相乘得负,零乘以任何数得零。

2. 有理数的除法实质:乘以倒数。

3. 除法法则:同号相除得正,异号相除得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

2. 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除法实质,掌握除法法则。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

2. 采用例题法,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乘除法运算。

3. 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有理数乘除法的实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复习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进入有理数的乘除法学习。

2. 讲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通过PPT展示公式和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法则。

3. 讲解有理数的除法实质,让学生明白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

4. 讲解除法法则,通过PPT展示公式和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法则。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乘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题,评估学生对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学生的乘除法运算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有理数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的正确做法,指出并纠正错误。

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3. 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有理数乘除法知识。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定义;2.掌握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3.能够运用有理数的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有理数的乘法定义和性质;2.有理数的除法定义和性质;3.有理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4.有理数乘除法的综合应用。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并与乘法和除法进行对比。

步骤二:有理数的乘法定义和性质1.介绍有理数的乘法定义:有理数a和a相乘得到的数仍为有理数,记作a×a。

2.解释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通过例题让学生理解和运用。

步骤三:有理数的除法定义和性质1.介绍有理数的除法定义:有理数a除以非零有理数a得到的数仍为有理数,记作a÷a。

2.解释除法的相关性质,并通过例题让学生理解和运用。

步骤四:有理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1.通过练习题和实例,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

步骤五:有理数乘除法的综合应用1.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有理数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

2.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四、教学重点1.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定义;2.有理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

五、教学拓展1.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解决有理数乘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2.提供更多有理数运算的练习题,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六、教学评价1.课堂练习情况观察;2.学生对乘除法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估;3.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

七、教学资源1.课本: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练习题。

八、教学延伸1.学生可使用计算器进行乘除法运算的练习;2.推荐一些在线数学学习网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知识。

以上是关于1.4有理数的乘除法的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有理数的乘除法课程设计 (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有理数的乘除法课程设计 (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有理数的乘除法课程设计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掌握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3.能够正确计算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题目;4.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并正确计算出结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有理数的乘法运算;2.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教学难点1.对于乘法和除法运算,需要掌握抽象概念和实际问题转化的能力;2.程序设计和编写。

教学内容1.乘法运算1.1 有理数的乘法定义有理数a与b的乘积可以表示为 $a \\times b$,其中a和b都是有理数。

如果a和b的符号相同,则它们的乘积是正数;如果a和b的符号不同,则它们的乘积是负数。

1.交换律:$a \\times b = b \\times a$;2.结合律:$(a \\times b) \\times c = a \\times (b \\times c)$;3.分配律:$a \\times (b + c) = a \\times b + a \\times c$。

1.3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方法1.同号相乘得正,异号相乘得负;2.记录一下相乘前后的符号,乘数与被乘数相乘后去掉符号,再添加上符号即可。

1.4 有理数的乘法应用1.计算 $\\dfrac{2}{3} \\times \\dfrac{5}{6}$;2.计算 $(-\\dfrac{2}{5}) \\times (-\\dfrac{3}{4})$;3.计算 $(-25) \\times (\\dfrac{-4}{5})$。

2.除法运算2.1 有理数的除法定义有理数a与b的商可以表示为 $\\dfrac{a}{b}$,其中a和b都是有理数,且b eq0。

如果a和b的符号相同,则它们的商是正数;如果a和b的符号不同,则它们的商是负数。

2.2 有理数的除法基本性质1.除法的定义不能改变;2.乘法与除法互逆:若b eq0,则 $\\dfrac{a}{b} \\times b = a$;3.不等式的正、负翻转。

七年级数学上册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一)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能够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计算两个数的乘法.3.能说出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则,能用例子说明法则的合理性.教学重点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概括算式的规律.教学设计(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1.计算(1)2+2+2+2=(2)(-2)+(-2)+(-2)+(-2)+(-2)=2.你能将上面两个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自学教材第28至30页,完成下列问题: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__得正__,异号__得负__,并把__绝对值相乘__.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2.互为倒数:乘积是__1__的两个数互为倒数.3.有理数乘法运算时,应注意,先__确定符号__,再__确定积的绝对值__.4.几个有理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为0,则积为__0__.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探究点一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活动一:阅读教材第28至29页,思考: 1.说一说三个“思考”中各有什么规律?2.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观察教材中的算式,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有理数乘法法则分几种情况进行归纳的? 例1 计算:(1)(-3)×9; (2)8×(-1); (3)(-12)×(-2); (4)(-5)×(-7).【展示点评】要得到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将它乘以-1即可.题(3)中两个因数互为倒数.【小组讨论】计算两个有理数相乘的一般步骤有哪些?法则是怎样的? 【反思小结】两个有理数相乘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其法则是: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 探究点二 有理数乘法的运用 活动二: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攀登1 km 气温的变化量为-6℃,攀登3 km 时气温有什么变化?【展示点评】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乘法算式(-6)×3,计算解答. 【小组讨论】例2是如何体现正数、负数的实际意义的? 反思小结:“-18℃”即下降18℃的意思.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探究点三 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活动三:计算:(1)(-3)×56×(-95)×(-14);(2)(-5)×6×(-45)×14.【展示点评】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按小学所学的正数间的乘法计算. 【小组讨论】多个不是0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反思小结】多个不是0的有理数相乘应注意:首先要确定积的符号,然后再按法则运算.几个有理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那么积为0.【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 四、总结梳理 内化目标 1.法则:有理数乘法. 2.步骤:有理数乘法.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倒数运算步骤―→实际运用 五、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1.两个有理数的积是负数,和为0,那么这两个有理数一定是( D ) A .一个为0,另一个数是负数 B .两个都是负数C .一个为正数,另一个为负数D .均不为0,且互为相反数2.下列运算结果错误的是( D )A .(-2)×(-3)=6B .(+3)×(+4)=12C .(-5)×0=0D .(-12)×(-6)=-33.6×(-9)=__-54__; (-114)×(-45)=__1__;3×(-32)=__-92__;(-54)×32=__-158__. 4.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1,-1,13,-123,-34,0.45.解:1,-1,3,-35,-43,2095.计算:(1)13×(-6);(2)(-312)×27; (3)(-35)×(-152);(4)(-123)×(-127).解:(1)-2 (2)-1 (3)92 (4)157六、布置作业 巩固目标 课后作业 见“学生用书”. 第2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二)错误!错误! (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1.说一说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多个有理数相乘又该如何计算. 二、自主学习 指向目标自学教材第31至33页,完成下列问题: 1.计算:(1)5×(-6)=__-30__;(-6)×5=__-30__;(2)⎝ ⎛⎭⎪⎫-35×⎝ ⎛⎭⎪⎫-109=__23__;⎝ ⎛⎭⎪⎫-109×⎝ ⎛⎭⎪⎫-35=__23__; (3)[3×(-4)]×(-5)=__60__;3×[(-4)×(-5)]=__60__;(4)2×[3+(-5)]=__-4__;2×3+2×(-5)=__-4__.2.观察上面每组中的两个式子及结果,看看它们存在什么联系与区别?你能发现有理数乘法有哪些运算律吗?解: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3.(1)乘法交换律__ab =ba __; (2)乘法结合律__(ab )c =a (bc )__; (3)乘法分配律__a (b +c )=ab +ac __. 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探究点一 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活动一:计算:(1)(-25)×39×(-4); (2)125×25×(-4)×(-8).【展示点评】第(1)题可以将(-25)与(-4)结合在一起;第(2)题可以将125与(-8),25与(-4)各自结合在一起.【小组讨论】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相乘,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或者任意先把其中几个数相乘,积会怎样?【反思小结】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要注意灵活、综合地运用,不能分开.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目的是把容易计算(积为整百、整千、可以约分等等)的几个因数先进行计算,它只改变运算顺序,而不改变结果.【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 探究点二 乘法的分配律活动二:用两种方法计算(14+16-12)×12.【展示点评】可以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加减法,再进行乘法运算,也可以运用乘法的分配律展开计算.【小组讨论】比较上面两种解法,它们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区别?计算中用了什么运算律使计算更简便?【反思小结】乘法运算律是用来简化有理数乘法运算的依据,根据算式的特点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打破“先算括号”的计算习惯,大大简化乘法与加法的运算;也可以应用转化数学思想,把一个数拆为几个数的和或差,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巧妙计算.【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 四、总结梳理 内化目标 1.法则:多个有理数相乘. 2.步骤:多个有理数相乘.多个有理数相乘⎩⎪⎨⎪⎧符号规律运算步骤五、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1.五个数相乘,积为负,那么其中负因数的个数是( D ) A .1 B .3 C .5 D .1或3或5 2.下列运算结果错误的是( B ) A .(-2)×(-3)×(-1)=-6 B .(-12)×(-6)×0.25=-34C .(-5)×(-2)×(-1)=-10D .(-3)×(-8)×(+4)=96 3.填空:6×(-9)×(-23)=__36__;(-114)×(-45)×(-78)×47=__-12__;(-9)×3×(-32)=__812__;(-1)×(-54)×815×0×32=__0__.4.计算:(1)(-35)×(-56)×(-2);(2)(-312)×27×(-65)×(+173);(3)13×(-6)×(-123)×(-35); (4)(-23)×623×(-12)×(-115).解:(1)-1 (2)345 (3)-2 (4)-83六、布置作业 巩固目标 课后作业 见“学生用书”.第3课时 有理数的除法(一)教学目标1.经历有理数除法法则的推导过程,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3.能够运用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化简分数,能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运用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除法法则的推导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1)小红从家里到学校,每分钟走50 m ,共走了20 min ,问小红家离学校有________ m ,列出的算式为______________.(2)放学时,小红仍然以每分钟50 m 的速度回家,应该走________min ,列出的算式为______________.从上面这个例子你可以发现,有理数除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3)你能计算(-10)÷2吗?请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解释你的结果的合理性. 二、自主学习 指向目标自学教材第34至35页,完成下列问题:1.(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__倒数__,即a ÷b =__a×1b__(b 不等于0);(2)两数相除,同号得__正__,异号得__负__,并把绝对值相__除__.2.a (a≠0)的倒数是__1a__.3.若a >0,b <0,则ab__<__0,ab __<__0;若a <0,b <0,则ab__>__0,ab __>__0.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探究点一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活动一:阅读教材第34页,相互交流下面的问题: 1.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换其他的数进行类似讨论,是否仍有除以a (a≠0)可以转化为乘1a ?3.用字母如何表示有理数除法法则?4.你能类比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说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的另一种表述方法吗? 例1 填空:(1)8÷(-4)=8×______=______;(2)(-15)÷3=(-15)×______=______; (3)(-14)÷(-12)=(-14)×______=______;(4)0÷(-1212)=______;0÷2012=______.【展示点评】观察、分析、并与小学里学习的乘除法进行类比与对比,得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用字母表示为a ÷b =a·1b(b≠0).另外,有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小组讨论】①法则(1)中为什么要强调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运用法则(1)要注意什么?②从法则(2)中,可以看出有理数的除法运算的步骤有哪些?【反思小结】根据以上问题的解决,可体会到在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时可以转化为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再一次体会转化思想,另外通过对比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感受类比的数学思想.【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 探究点二 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活动二:例2 计算:(1)(-36)÷9; (2)(-1225)÷(-35).【展示点评】(1)(-36)÷9=-(36÷9)=-4;(2)(-1225)÷(-35)=1225÷35=1225×53=45.【小组讨论】有理数除法的一般步骤是什么?用到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反思小结】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时,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并把除法运算转化成乘法运算,再计算出结果.用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活动三:例3 化简下列分数:(1)-123;(2)-45-12.【展示点评】将它们转化成除法运算即可. 【小组讨论】:分数与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转化?【反思小结】化简分数时,可以把分数线理解为除法运算,然后再根据除法法则进行除法运算.【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 探究点三 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活动四:例4 计算: (1)-12557÷(-5);(2)(-2.5)÷58×(-14).【展示点评】(1)中带分数要转化成假分数;(2)中小数需转化成分数.【小组讨论】在有理数乘、除法同级运算中,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反思小结】乘除是同级运算,应该从左到右进行运算,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再将它们的绝对值相乘除,若化为乘法运算可以利用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 四、总结梳理 内化目标 1.法则:有理数的除法.2.关系:有理数的除法与乘法之间. 3.数学思想:转化. 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的乘法 五、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1.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D ) A .100÷13×(-3)=100×3×3B .100÷13×(-3)=100÷(13×3)C .100÷13×(-3)=100×13×(-3)D .100÷13×(-3)=100×3×(-3)2.化简:(1)54-8; (2)-18-72; (3)-63-7. 解:(1)-274 (2)14(3)93.在学习了有理数的除法之后,王老师想考查同学们综合运用有理数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的能力,出了一道计算题:-2.5÷58×(-4)小明的解题过程是:-2.5÷58×(-4)=-52÷(-52)=1小华的解题过程是:-2.5÷58×(-4)=-52×85×4=-16小军的解题过程是:-2.5÷58×(-4)=52×85×4=16这三位同学的解题过程对吗?如果不对,请说明他们各错在哪里?解:小明和小华的解题过程错误,小军的解题过程正确,小明错在运算顺序没有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小华错在积的符号确定错误.4.计算:(1)-56÷78÷(-113);(2)(-214)÷(-45)×(-23);(3)1÷(-227)×513;(4)312÷(-1415)×(-323).解:(1)48 (2)-158 (3)-73 (4)554六、布置作业 巩固目标 课后作业 见“学生用书”.第4课时 有理数的除法(二)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会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2.能运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的乘除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设计 (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 明确目标1.说一说以前学习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已知高度每上升1000 m ,气温大约下降6℃,光明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估计某座山的高度,他们测得山顶的温度是1℃,山下地面的温度是13℃,你能帮助他们估算一下这座山的高度吗?二、自主学习 指向目标自学教材第36页,完成下列问题:1.有理数混合运算,应先__乘除__,再__加减__,如果有括号则先__算括号__里面的. 2.同级运算应按__从左到右__的顺序进行计算.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有些能用__乘法的运算律__简化运算. 4.计算:(1)-3÷4×14=__-316__;(2)-313÷213÷(-2)=__57__.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探究点一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及运用运算律和简便运算 活动一:例1 计算:42×(-23)+(-134)÷(-0.25).【展示点评】在这个式子中包含加、乘、除法几种运算.本题的运算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式子中的带分数和小数需要先转化成分数.【小组讨论】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反思小结】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1.注意运算顺序;2.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3.要注意符号的变化;4.若出现带分数可以化为假分数,小数可化为分数计算.活动二:例2 计算:(79+56-1112)×36.【展示点评】可以先计算括号里面的,也可以运用乘法的分配律展开运算. 【小组讨论】例2与例1有什么不同?此题有哪些解法?【反思小结】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1.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2.能用运算律的尽量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 探究点二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 活动三:例3 某个体商店经营季节性较强的商品,去年由于受到市场的影响,1到3月份平均每月亏损1.5万元,4到6月份平均每月盈利2万元,7到10月份平均每月盈利1.7万元,11到12月份平均每月亏损2.05万元.这个商店去年一年总的盈亏情况如何?【展示点评】从数学的角度思考,亏损用负数表示,盈利用正数表示. 【小组讨论】:说说你对运用有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看法. 【反思小结】在生活中经常用正负数来表示意义相反的两个量,要习惯从数学的角度看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去解决问题.【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 四、总结梳理 内化目标1.顺序: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2.注意的问题.实际问题―→数学问题―→构建模型―→计算求解⎩⎪⎨⎪⎧运算顺序运算法则运算律五、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B )A.⎝ ⎛⎭⎪⎫-312-⎝ ⎛⎭⎪⎫-12=4 B .0-2=-2 C.34×⎝ ⎛⎭⎪⎫-43=1 D .(-2)÷(-4)=2 2.计算:(1)18-6÷(-2)×(-13);(2)214×(-76)÷(12-2).解:(1)17 (2)743.运用运算律计算: (1)5÷(-34)+43×8;(2)-25+(58-16+712)×(-2.4). 解:(1)4 (2)-2.94.已知m ,n 互为相反数,x ,y 互为倒数,求(4m +4n -24)÷(8xy-3)-2(m +n). 解:∵m ,n 互为相反数,x ,y 互为倒数,∴m +n =0,xy =1.∴原式=[4(m +n )-24]÷5-2(m +n )=(0-24)÷5-0=-245六、布置作业 巩固目标课后作业 见“学生用书”.。

初一有理数乘除法教案

初一有理数乘除法教案

初一有理数乘除法教案【篇一:有理数的乘除法教案】1.4有理数的乘除法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有理数的乘法是在学生学完有理数的加法后学习的,它与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一样,也是建立在小学算术的基础上。

因此,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在确定“积”的符号后,实质上是小学算术数的乘法运算,思维过程就是如何把中学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化归为小学算术数的乘法运算。

由于有理数的乘法是有理数最基本的运算之一,因而它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实数运算、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以及函数知识的基础。

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增强学习代数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学重、难点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渗透化归、分类等数学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化归意识和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

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传授知识的同时。

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已经对符号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观察、归纳、猜想、验证能力。

由此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三、教学策略对于认知的主体——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探究问题的能力,但是对知识的主动迁移能力较弱,为使学生更好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将在教学中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法并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以学生为中心,使其在“生动活泼、民主开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五、几点说明(一)、时间安排1、创设情境复习导新——————————————————3分钟2、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0分钟3、分析法则掌握实质——————————————————10分钟4、解决问题综合运用——————————————————10分钟5、体验成功享受快乐——————————————————8分钟6、总结收获畅谈体会——————————————————3分钟7、布置作业巩固深化——————————————————1分钟(三)、自我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观察为起点,以问题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宗旨:遵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采用诱思探究教学法,通过课件和师生的双边活动,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提高。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有理数的乘除法有理数的乘法》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有理数的乘除法有理数的乘法》

教学设计课程名称:2024秋季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有理数的乘除法——有理数的乘法》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定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包括正数、负数与零的乘法运算规则。

2.数学运算:通过具体运算,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特别是处理含有负数的乘法运算。

3.逻辑推理:在解决有理数乘法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理解运算规则背后的逻辑依据。

4.问题解决:能够将有理数乘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法的定义及法则。

•负数与正数、负数及零相乘的运算规则。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乘法导致结果变号的规律。

•应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解决复杂问题。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讲解、示例及练习)。

•实物教具(如计数器、正负数卡片)。

•学习任务单,包含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应用及拓展题目。

教学方法•讲授法:清晰阐述有理数乘法的定义和法则。

•示例教学法:通过具体例子展示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过程。

•互动探究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探究负数乘法的规律。

•练习巩固法:通过大量练习,巩固学生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要点导入新课:•从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找零问题或温度变化的反方向增减引入,引导学生思考负数与正数相乘的意义,从而引出有理数乘法的概念。

新课教学:•定义讲解:明确有理数乘法的定义,即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结果仍是有理数。

•法则阐述:详细讲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特别是负数与正数、负数及零相乘的运算规则,强调结果符号的确定方法。

•示例演示: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有理数乘法的具体运算过程,包括正数乘正数、正数乘负数、负数乘负数、任何数与零相乘等情况。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负数乘法导致结果变号的规律,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课堂小结:•总结有理数乘法的定义、法则及运算规律。

•强调结果符号确定的重要性,并回顾负数乘法导致结果变号的规律。

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第一章有理数 有理数的乘除法 1.4.1有理数的乘法(1)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第一章有理数 有理数的乘除法 1.4.1有理数的乘法(1)教学设计

1.4.1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目标: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重点: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难点: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合作交流,解读探究活动一在小学,我们已经学过了正数、0之间的乘法,进入初中阶段后,我们有学习了负数,那么,现在的乘法分为几类呢?活动二问题1:在有理数范围内,两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会出现哪几种情况?(二)观察归纳总结法则问题2:1.计算:3×3 3×33×2 2×33×1 1×33×0 0×33×(-1) (-1)×33×(-2) (-2)×33×(-3) (-3)×3正数乘以正数积为数负数乘以正数积为数正数乘以负数积为数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因数绝对值的(-3)×3(-3)×2(-3)×1(-3)×0(-3)×(-1)(-3)×(-2)(-3)×(-3)负数乘以负数积为数零与任何数相乘或任何数与零相乘结果是活动四师生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例1] 计算:(1)(一3)×9;(2)8×(-1)(3))2()21(-⨯-.[例2]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千米气温变化量为一6℃,攀登3千米后,气温有何变化?解:(一6)×3=一18,所以气温下降18℃.。

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优秀教案

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优秀教案

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优秀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优秀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优秀教案篇1一、学情分析:在此之前,本班学生已有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经验,多数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探索问题。

由于学生已了解利用数轴表示加法运算过程,不太熟悉水位变化,故改为用数轴表示乘法运算过程。

二、课前准备把学生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分为10个小组,以便组内合作学习、组间竞争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2、能力与过程目标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入新课。

教师:由于长期干旱,水库放水抗旱。

每天放水2米,已经放了3天,现在水深20米,问放水抗旱前水库水深多少米?学生:26米。

教师:能写出算式吗?学生:……教师:这涉及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教师板书课题)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优秀教案篇2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会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2、使学生更多经历有关知识发生、规律发现过程。

教学分析:重点:对乘法运算法则的运用,对积的确定。

难点:如何在该知识中注重知识体系的延续。

教学过程:一、知识导向:有理数的乘法是小学所学乘法运算的延续,也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与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基础上所学习的,所以应注意到各种法则间的必然联系,在本节中应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多让学生经历知识、规律发现的过程。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教案、教学设计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会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广泛应用。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团队精神。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但在乘除法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对乘除法运算规则的混淆,难以理解负数的乘除运算,以及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乘除法则的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概念,掌握其运算法则。
2.能够正确进行同号有理数、异号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3.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有理数乘法和除法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会对有理数乘法和除法进行简化运算,灵活运用分配律、交换律等运算性质。
2.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逐步引导,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帮助他们克服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对优秀创新思维。
3.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或数学问题,引出有理数乘除法的运算,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有理数乘法运算的性质有哪些?
2)有理数除法运算的性质有哪些?
3)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有理数乘除法运算?
-每个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2.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他们对有理数乘除法运算性质的理解。

2.3有理数的乘除运算(第1课时)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3有理数的乘除运算(第1课时)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3节有理数的乘除运算(第1课时)一、学习任务分析“有理数的乘除运算”是学生在认识了有理数、学习了有理数加减运算之后进行探究学习的新内容,不仅是对学生先前所学有理数知识的深化,更是数学逻辑思维的一次重要提升。

通过学习有理数的乘除运算,学生将能够进行更为广泛的运算,解决更为复杂的实际问题。

同时,这也为学生后续学习字母运算、方程求解等数学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理数的乘除运算”共3课时,主要内容包括:乘法的意义、运算法则和运算律,除法的意义、运算法则。

通过现实情境引入有理数的乘法,从保证原来范围内成立的运算律在更大范围内仍然成立出发,探索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从除法的意义(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出发探索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将除法统一成乘法。

本节课为“有理数的乘除运算”的第1课时,主要内容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从数学的角度解释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本质,即要保证小学的乘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仍然成立,培养学生的代数推理能力。

二、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已经掌握了算术四则运算,初中有理数运算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负数的运算,即数字带有符号。

符号法则是有理数运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之一。

学生在本章前面几节课学习过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对有理数的符号、绝对值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基础。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前面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数学活动,感受到了数的范围的扩大,能借助生活经验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如计算比赛的得分、计算温差等。

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数学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推理等能力。

2.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提高运算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运算扩充;【第二环节】问题思考,感悟算理;【第三环节】分类思考,归纳概括;【第四环节】典型例题,深入思考;【第五环节】巩固练习,拓展提升;【第六环节】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4 有理数乘除法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1.4 有理数乘除法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1.4 有理数乘除法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掌握有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3.能够运用有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1.有理数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有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三、教学难点1.运用有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

–相关教学素材和实物。

2.学生准备:–数学课本。

–笔、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具。

1. 导入新知识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出有理数的乘除法,例如:“小明今天买了3块巧克力,每块巧克力花费2元,那么他总共花费了多少元?”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然后提出如下问题:“如果小明买了-3块巧克力,每块巧克力花费2元,那么他总共花费了多少元?”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乘法的概念。

2. 学习有理数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教师通过示例和解释,介绍有理数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并通过几个简单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有理数乘法的理解和掌握。

3. 学习有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教师通过示例和解释,介绍有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并通过几个简单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有理数除法的理解和掌握。

4. 运用有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有理数乘除法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小明共有12元,他要买3块巧克力,每块巧克力花费多少元?”或者“班级共有40个学生,他们按照3人一组排队,请问可以排多少组?”通过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总结归纳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和归纳所学的有理数乘除法的概念、运算规则和应用。

并提醒学生注意一些常见的错误和容易混淆的地方。

6. 练习巩固教师布置一些乘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并在下次上课时进行相关的解答和讲解。

通过课堂观察、练习作业和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教学评价。

对于掌握不够的学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和提供额外的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4有理数的乘除法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4有理数的乘除法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有理数乘除法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有理数乘除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同号异号相乘得正负和绝对值相乘的规则,以及除法的运算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有理数乘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总价和找零。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使用计数器等工具,演示有理数乘除法的基本原理。
其次,在讲授乘除混合运算时,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对于运算顺序不够明确,容易出错。针对这个问题,我应该在课堂上加强练习,让学生多次进行类似的题目,形成条件反射。同时,强调使用括号来明确运算顺序,避免混淆。
此外,关于乘方概念的引入,我觉得可以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比如,可以以故事形式讲述一个关于面积和体积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乘方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1)有理数乘法法则:理解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的规律,掌握绝对值相乘的方法。
举例:2×3=6,-2×3=-6,-2×(-3)=6。
(2)有理数除法法则:理解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的规律,掌握绝对值相除的方法。
举例:6÷3=2,-6÷3=-2,-6÷(-3)=2。
(3)乘除混合运算: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进行混合运算。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实际问题导入:教师展示一个关于物品价格计算的问题,例如,“小明去超市购物,购买了3件衣服和4本书,每件衣服的价格是120元,每本书的价格是25元。请计算小明购买这些物品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通过这个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引导学生回顾小学学过的乘法运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4.通过具体例题,讲解负数除法的运算规则,使学生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a.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是什么?
b.负数乘以正数和负数的结果是什么?
c.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是什么?
d.负数除以正数和负数的结果是什么?
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2.探究阶段:
a.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讨有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数学规律。
b.通过师生互动,总结有理数乘除法的运算步骤,明确正负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c.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突破难点。
3.应用阶段:
a.设计不同类型的例题,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能够认真对待每一次运算。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其在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身素质。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开始接触有理数的乘除法。这个阶段的学生在认知发展上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乘除法运算的理解和掌握需要借助具体实例和操作活动。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乘除法运算基础,但面对有理数的乘除法,特别是负数的运算,可能会出现概念混淆、运算错误等问题。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学习兴趣和运算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和差异化指导,使每位学生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有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提高运算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1.4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1.4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设计
3.创设悬念:教师提出一个与乘除法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负数乘以负数会得到正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讲授新知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讲解有理数乘法法则:教师以具体例子讲解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强调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的原则。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运算的规律。
2.讲解有理数除法法则: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讲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同时,强调除数为零的情况,让学生避免在运算中犯错。
-利用直观教具和实际例题,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有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
-设计互动式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合作意识。
2.教学步骤: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基本概念:讲解有理数乘除法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通过例题和练习加深理解。
-解题技巧:教授有理数乘除法的运算技巧,如交叉相乘法、倒数法等,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应用拓展: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乘除法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有理数乘除法的学习要点,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策略: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分层次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难度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七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掌握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但对于乘除法运算还相对陌生。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于有理数乘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律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难以将乘除法运算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缺乏运用乘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3.教师点评:教师针对学生的总结和分享进行点评,鼓励优秀表现,对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和鼓励。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 有理数的乘除法》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  有理数的乘除法》教案

《有理数的乘除法》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乘除运算。

2.能理解乘除法运算的算理,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乘除运算。

难点:正确理解乘除法运算的算理,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教具:黑板、粉笔、计算机、投影仪等。

多媒体资源:PPT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方法】1.通过实例引入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法则,让学生理解其意义和作用。

2.通过讲解、演示、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除运算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和全班交流,让学生深入理解乘除法运算的算理,提高解题能力。

4.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用有理数的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5.通过反馈与纠正,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和不足,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实例引入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法则,让学生理解其意义和作用。

2.探究新知:通过讲解、演示、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除运算方法。

3.巩固练习:通过小组合作和全班交流,让学生深入理解乘除法运算的算理,提高解题能力。

4.拓展延伸: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用有理数的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5.课堂小结:通过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让学生总结有理数乘除法运算的要点和方法。

6.布置作业: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对学生的参与程度进行评价。

2.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3.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进行评价。

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计划

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计划

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计划 如果要想做出高效、实效,务必先从自身的工作计划开始。

有了计划,才不致于使自己思想迷茫。

下文为您准备了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计划。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有理数乘法法那么.2.内容【解析】有理数的乘法是继有理数的加减法之后的又一种基本运算.有理数乘法既是有理数运算的深入,又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除法、乘方的基础,对后续代数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与有理数加法法那么类似,有理数乘法法那么也是一种规定,给出这种规定要遵循的原那么是〝使原有的运算律保持不变〞.本节课要在小学已掌握的乘法运算的基础上,通过合情推理的方式,得到〝要使正数乘正数(或0)的规律在正数乘负数、负数乘负数时仍然成立,那么运算结果应该是什么〞的结论,从而使学生体会乘法法那么的合理性.与加法法那么一样,正数乘负数、负数乘负数的法那么,也要从符号和绝对值来分析.由于绝对值相乘就是非负数相乘,因此,这里关键是要规定好含有负数的两数相乘之积的符号,这是有理数乘法的本质特征,也是乘法法那么的核心.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那么.【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法法那么,能利用有理数乘法法那么计算两个数的乘法.(2)能说出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那么,能用例子说明法那么的合理性.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在进行两个有理数乘法运算时,能按照乘法法那么,先考虑两乘数的符号,再考虑两乘数的绝对值,并得出正确的结果.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能通过具体例子说明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那么的归纳过程.【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有理数的乘法与小学学习的乘法的区别在于负数参与了运算.本课要以正数、0之间的运算为基础,构造一组有规律的算式,先让学生从算式左右各数的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观察这些算式的共同特点并得出规律,再以问题〝要使这个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然成立,那么应有……〞为引导,让学生思考在这样的规律下,正数乘负数、负数乘正数、两个负数相乘各应有什么运算结果,并从积的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总结出规律,进而给出有理数乘法法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体会规定的合理性.上述过程中,学生对于为什么要讨论这些问题、什么叫〝观察下面的乘法算式〞、从哪些角度概括算式的规律等,都会出现困难.为了解决这些困难,教师应该在〝如何观察〞上加强指导,并明确提出〝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看规律〞的要求.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观察给定的乘法算式;从哪些角度概括算式的规律.【四】教学过程设计问题1 我们知道,有理数分为正数、零、负数三类.按照这种分类,两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会出现哪几种情况?教师引导学生从有理数分类的角度考虑,区分出有理数乘法的情况有:正数乘正数、正数与0相乘、正数乘负数、负数乘正数、负数乘负数.设计意图:有理数分为正数、零、负数,由此引出两个有理数相乘的几种情况,既复习有关知识,为下面的教学做好准备,又渗透了分类讨论思想.问题2 下面从我们熟悉的乘法运算开始.观察下面的乘法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3×3=9,3×2=6,3×1=3,3×0=0.追问1:你认为问题要我们〝观察〞什么?应该从哪几个角度去观察、发现规律?如果学生仍然有困难,教师给予提示:(1)四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左边都有一个乘数3.(2)其他两个数有什么变化规律?——随着后一个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递减3.设计意图:构造这组有规律的算式,为通过合情推理,得到正数乘负数的法那么做准备.通过追问、提示,使学生知道〝如何观察〞〝如何发现规律〞.教师:要使这个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然成立,那么,3×(-1)=-3,这是因为后一乘数从0递减1就是-1,因此积应该从0递减3而得-3.追问2:根据这个规律,下面的两个积应该是什么?3×(-2)= ,3×(-3)= .练习:请你模仿上面的过程,自己构造出一组算式,并说出它的变化规律.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构造算式,加深对运算规律的理解.追问3: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观察这些算式(指师生给出的所有含正数乘负数的算式),你能说说它们的共性吗?先让学生观察、表达、补充,教师再总结:都是正数乘负数,积都为负数,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设计意图:先得到一类情况的结果,降低归纳概括的难度,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问题3观察以下算式,类比上述过程,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3×3=9,2×3=6,1×3=3,0×3=0.鼓励学生模仿正数乘负数的过程,自己独立得出规律.设计意图:为得到负数乘正数的结论做准备;培养学生的模仿、概括的能力.追问1:要使这个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然成立,你认为下面的空格应各填什么数?(-1)×3= ,(-2)×3= ,(-3)×3= .练习:请你模仿上面的过程,自己构造出一组算式,并说出它的变化规律.追问2 :类比正数乘负数规律的归纳过程,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观察这些算式(指师生给出的所有含正数乘负数的算式),你能说说它们的共性吗?先让学生观察、表达、补充,教师再总结:都是负数乘正数,积都为负数,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追问3:正数乘负数、负数乘正数两种情况下的结论有什么共性?你能把它概括出来吗?设计意图:让学生模仿已有的讨论过程,自己得出负数乘正数的结论,并进一步概括出〝异号两数相乘,积的符号为负,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既使学生感受法那么的合理性,又培养他们的归纳思想和概括能力.问题4 利用上面归纳的结论计算下面的算式,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3)×3= ,(-3)×2= ,(-3)×1= ,(-3)×0= .追问1:按照上述规律填空,并说说其中有什么规律?(-3)×(-1)= ,(-3)×(-2)= ,(-3)×(-3)=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出负数乘负数的结论.因为有前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学生能独立完成.问题5总结上面所有的情况,你能试着自己给出有理数乘法法那么吗?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课堂交流,师生共同完成,得出结论后再让学生看教科书.追问:你认为根据有理数乘法法那么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时,应该按照怎样的步骤?你能举例说明吗?学生独立思考、回答.如果有困难,可先让学生看课本第29页有理数乘法法那么后面的一段文字.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归纳乘法法那么,明确按法那么计算的关键步骤.例1计算:(1);(2);(3)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教师说明:在(3)中,我们得到了=1.与以前学习过的倒数概念一样,我们说与-2互为倒数.一般地,在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追问:在(2)中,8和-8互为相反数.由此,你能说说如何得到一个数的相反数吗?设计意图:本例既作为巩固乘法法那么,又引出了倒数的概念(因为这个概念很容易理解),同时说明了求一个数的相反数与乘-1之间的关系(反过来有-8=8×(―1)).例2 用正数、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km气温的变化量为-6°C,攀登3km后,气温有什么变化?设计意图:利用有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表达数学的应用价值.小结、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回顾本节课的内容:(1)你能说出有理数乘法法那么吗?(2)用有理数乘法法那么进行两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的基本步骤是什么?(3)举例说明如何从正数、0的乘法运算出发,归纳出正数乘负数的法那么.(4)你能举例说明符号法那么〝负负得正〞的合理性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知识内容和学习过程两个方面进行小结.作业:教科书第30页,练习1,2,3;第37页,习题1.4第1题.【五】目标检测设计1.判断以下运算结果的符号:(1)5×(-3);(2)(-3)×3;(3)(-2)×(-7);(4)(+0.5)×(+0.7).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那么的理解.2计算:(1)6×(-9); (2)(-6)×0.25; (3)(-0.5)×(-8);(4); (5)0×(-6); (6)8×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有理数乘法法那么的理解情况.上文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计划,大家感觉还满意吗?获取更多内容请关注本网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计划
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计划范文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

内容
有理数乘法法则。

2。

内容解析
有理数的乘法是继有理数的加减法之后的又一种基本运算。

有理数乘法既是有理数运算的深入,又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除法、乘方的基础,对后续代数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与有理数加法法则类似,有理数乘法法则也是一种规定,给出这种规定要遵循的原则是“使原有的运算律保持不变”。

本节课要在小学已掌握的乘法运算的基础上,通过合情推理的方式,得到“要使正数乘正数(或0)的规律在正数乘负数、负数乘负数时仍然成立,那么运算结果应该是什么”的结论,从而使学生体会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与加法法则一样,正数乘负数、负数乘负数的法则,也要从符号和绝对值来分析。

由于绝对值相乘就是非负数相乘,因此,这里关键是要规定好含有负数的两数相乘之积的符号,这是有理数乘法的本质特征,也是乘法法则的核心。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
(1)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计算两个数的乘法。

(2)能说出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则,能用例子说明法则的合理性。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在进行两个有理数乘法运算时,能按照乘法法则,先考虑两乘数的符号,再考虑两乘数的绝对值,并得出正确的结果。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能通过具体例子说明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则的归纳过程。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有理数的乘法与小学学习的乘法的区别在于负数参与了运算。

本课要以正数、0之间的运算为基础,构造一组有规律的算式,先让学生从算式左右各数的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观察这些算式的共同特点并得出规律,再以问题“要使这个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然成立,那么应有……”为引导,让学生思考在这样的规律下,正数乘负数、负数乘正数、两个负数相乘各应有什么运算结果,并从积的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总结出规律,进而给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在这个过程中体会规定的合理性。

上述过程中,学生对于为什么要讨论这些问题、什么叫“观察下面的乘法算式”、从哪些角度概括算式的规律等,都会出现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困难,教师应该在“如何观察”上加强指导,
并明确提出“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看规律”的要求。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观察给定的乘法算式;从哪些角度概括算式的规律。

四、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1我们知道,有理数分为正数、零、负数三类。

按照这种分类,两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会出现哪几种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从有理数分类的角度考虑,区分出有理数乘法的情况有:正数乘正数、正数与0相乘、正数乘负数、负数乘正数、负数乘负数。

设计意图:有理数分为正数、零、负数,由此引出两个有理数相乘的几种情况,既复习有关知识,为下面的教学做好准备,又渗透了分类讨论思想。

问题2下面从我们熟悉的乘法运算开始。

观察下面的乘法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3×3=9,
3×2=6,
3×1=3,
3×0=0。

追问1:你认为问题要我们“观察”什么应该从哪几个角度去观察、发现规律
如果学生仍然有困难,教师给予提示:
(1)四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左边都有一个乘数3。

(2)其他两个数有什么变化规律—
—随着后一个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递减3。

设计意图:构造这组有规律的算式,为通过合情推理,得到正数乘负数的法则做准备。

通过追问、提示,使学生知道“如何观察”“如何发现规律”。

教师:要使这个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然成立,那么,3×(—1)=—3,这是因为后一乘数从0递减1就是—1,因此积应该从0递减3而得—3。

追问2:根据这个规律,下面的两个积应该是什么?
3×(—2)=,
3×(—3)=。

练习:请你模仿上面的过程,自己构造出一组算式,并说出它的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构造算式,加深对运算规律的理解。

追问3: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观察这些算式(指师生给出的所有含正数乘负数的算式),你能说说它们的共性吗?
先让学生观察、叙述、补充,教师再总结:都是正数乘负数,积都为负数,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

设计意图:先得到一类情况的结果,降低归纳概括的难度,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问题3观察下列算式,类比上述过程,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
3×3=9,
2×3=6,
1×3=3,
0×3=0。

鼓励学生模仿正数乘负数的过程,自己独立得出规律。

设计意图:为得到负数乘正数的结论做准备;培养学生的模仿、概括的能力。

追问1:要使这个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然成立,你认为下面的空格应各填什么数?
(—1)×3=,
(—2)×3=,
(—3)×3=。

练习:请你模仿上面的.过程,自己构造出一组算式,并说出它的变化规律。

追问2:类比正数乘负数规律的归纳过程,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观察这些算式(指师生给出的所有含正数乘负数的算式),你能说说它们的共性吗?
先让学生观察、叙述、补充,教师再总结:都是负数乘正数,积都为负数,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

追问3:正数乘负数、负数乘正数两种情况下的结论有什么共性你能把它概括出来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模仿已有的讨论过程,自己得出负数乘正数的
结论,并进一步概括出“异号两数相乘,积的符号为负,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

既使学生感受法则的合理性,又培养他们的归纳思想和概括能力。

问题4利用上面归纳的结论计算下面的算式,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3)×3=,
(—3)×2=,
(—3)×1=,
(—3)×0=。

追问1:按照上述规律填空,并说说其中有什么规律?
(—3)×(—1)=,
(—3)×(—2)=,
(—3)×(—3)=。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出负数乘负数的结论。

因为有前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学生能独立完成。

问题5总结上面所有的情况,你能试着自己给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课堂交流,师生共同完成,得出结论后再让学生看教科书。

追问:你认为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时,应该按照怎样的步骤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

如果有困难,可先让学生看课本第29页
有理数乘法法则后面的一段文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归纳乘法法则,明确按法则计算的关键步骤。

例1计算:
(1)
;(2)
;(3)。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教师说明:在(3)中,我们得到了
=1。

与以前学习过的倒数概念一样,我们说
与—2互为倒数。

一般地,在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追问:在(2)中,8和—8互为相反数。

由此,你能说说如何得到一个数的相反数吗?
设计意图:本例既作为巩固乘法法则,又引出了倒数的概念(因为这个概念很容易理解),同时说明了求一个数的相反数与乘—1之间的关系(反过来有—8=8×(―1))。

例2用正数、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

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km气温的变化量为—6°C,攀登3km后,气温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利用有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小结、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1)你能说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吗?
(2)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两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3)举例说明如何从正数、0的乘法运算出发,归纳出正数乘负数的法则。

(4)你能举例说明符号法则“负负得正”的合理性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知识内容和学习过程两个方面进行小结。

作业:教科书第30页,练习1,2,3;第37页,习题1。

4第1题。

五、目标检测设计
1。

判断下列运算结果的符号:
(1)5×(—3);
(2)(—3)×3;
(3)(—2)×(—7);
(4)(+0。

5)×(+0。

7)。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则的理解。

2计算:
(1)6×(—9);
(2)(—6)×0。

25;
(3)(—0。

5)×(—8);
(4)0×(—6);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