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基本技术操作

合集下载

骨科基本技术操作

骨科基本技术操作

通过电流刺激患处周围的神经和肌肉,促 进血液循环和神经再生,缓解疼痛和肌肉 萎缩。
运动疗法
关节活动度训练
通过被动或主动运动, 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
缩。
肌力训练
通过抗阻运动和等长收 缩练习,增强肌肉力量 和耐力,提高关节稳定
性。
平衡与协调训练
通过平衡板、平衡垫等 工具,训练患者的平衡 感和协调性,提高身体
麻醉和体位
根据手术部位和手术复杂程度, 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并使患 者处于适当的体位。
观察和诊断
通过关节镜观察关节内部的情 况,诊断病情。
术后处理
缝合伤口,进行必要的术后护 理和康复训练。
关节镜手术的术后护理
疼痛控制
术后疼痛是常见的并发症,医 生会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
适当的止痛药或镇痛泵。
伤口护理
手术部位消毒
手术前应对手术部位进行严格的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消毒时应遵循无菌 原则,使用合适的消毒液和消毒方法。
02
骨折固定技术
石膏固定技术
总结词
通过在患处外部包裹石膏,利用其硬度和形状维持骨折部位的稳定。
详细描述
石膏固定技术是骨科常用的骨折固定方法之一。通过将特制的石膏材料包裹在患处周围, 形成坚硬的固定层,为骨折部位提供稳定的支撑,防止移位。适用于不同部位和类型的骨 折,尤其适用于关节部位的固定。
认知与心理训练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心理疏导等方式, 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心理状态,提 高生活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05
骨科康复技术
物理疗法
温热疗法
冷敷疗法
通过热源(如热水、热石、电磁波等)作 用于患处,促进血液循环和炎症消退,缓 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中医骨科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骨科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骨科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骨科护理是指对患有骨科疾病的患者进行护理。

中医骨科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常用的一些技术操作规程,包括骨科护理的基本知识、操作注意事项以及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等。

以下是中医骨科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的一般内容及要点。

一、骨科护理的基本知识1.骨科疾病的分类、病因和发病机制;2.常见的骨科疾病,如骨折、脱位、韧带损伤等的症状和护理方法;3.骨科护理的原则:及时、全面、科学、人性化;4.骨科护理常用的仪器设备和药物的使用方法等。

二、操作注意事项1.保持环境整洁和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患者周围的环境整洁,减少噪音干扰,利于患者康复;2.严格消毒措施:骨科患者受伤口较多,护理时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措施,防止感染;3.观察与记录: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体温、心率、呼吸等,及时记录;4.心理护理:骨科疾病的患者一般伴随着疼痛和不便,需要进行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安慰和支持。

三、常见疾病护理方法1.骨折护理:包括固定和疼痛缓解等;根据骨折部位和类型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如石膏固定、夹板固定等;2.脱位护理:包括复位和固定等;在进行复位时要注意力的控制,避免进一步损伤,复位后要进行适当的固定;3.韧带损伤护理:包括炎症控制、疼痛缓解等;采取适当的冷热敷、按摩、贴敷等方法进行护理;4.骨质疏松症护理: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等;注意增加钙吸收,促进骨细胞活化。

四、护理常规技术操作1.管道护理:涉及尿管、导尿管、胃管、鼻饲管等管道的护理;如清洁疗法、护理技巧等;2.换药护理:包括伤口换药和皮肤换药等;要注意洗手,采取无菌操作,选择合适的药品进行换药;3.基础护理:包括洗澡、理发、剪指甲等基本护理;要注意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综上所述,中医骨科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是中医骨科护理中常用的技术操作规程,涵盖了骨科护理的基本知识、操作注意事项以及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等内容。

通过遵循这些规程,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康复。

骨科基本技术操作培训课件

骨科基本技术操作培训课件

2/7/2021
骨科基本技术操作
4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 三、注意事项 ❖ 1、适用于儿童、老人或作为一种最初的、暂时
的治疗手段; ❖ 2、仔细检查牵引处皮肤,祛除污物; ❖ 3、保护骨突起部位,避免胶布粘贴骨突起; ❖ 4、最大牵引重量一般为5㎏,具体因人而异; ❖ 5、抬高患肢,防止水肿; ❖ 6、每天检查肢体长度,调整技术操作
5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石膏固定 ❖ 一、适应证 ❖ 1、用于骨折,脱位,韧带损伤和关节感染性疾
病,用来缓解疼痛,促进愈合; ❖ 2、用于稳定脊柱和下肢骨折,早期活动; ❖ 3、用来稳定固定关节,改善功能,比如桡神经
损伤引起的腕下垂等; ❖ 4、矫正畸形。比如用于畸形足和关节挛缩的治
疗; ❖ 5、预防畸形,用于神经肌肉不平衡和脊柱侧凸
患者。
2/7/2021
骨科基本技术操作
6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二、原则
❖ 石膏固定的原则有二:
❖1、三点固定原则 术者在肢体的两端用力塑形, 第三个点则位于石膏定点的对侧。骨膜和其它软 组织一般要求位于石膏夹板的凸侧来增加石膏的 稳定性。
❖2、水压原则 如果一桶水放在一个坚硬的容器 里,容器可克服水自身的重力而保持水的高度不 变。在胫骨骨折时,如果石膏强度足够的话,那 么在复位固定后,利用水压原则,长度就不会丢 失。
2/7/2021
骨科基本技术操作
10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 二、夹板的材料与制作 ❖ 夹板的材料以就地取材为宜,凡具有以上三种性能者均可应用。在我
处以地产柳木为材料。根据各部位骨折所用夹板的规格要求,制作出 大小合适之夹板,抛光打圆塑形,内粘毡垫,外套步套,备用。 ❖ 三、纸压垫 ❖ 选用质地柔韧的毛头纸折叠而成。能维持一定体形,又有一定的支持 力,能吸水,可散热,对皮肤无刺激作用。常用的有以下9种形状: ❖ 1、平垫:适用于肢体平坦的部位,多用于骨干部。 ❖ 2、塔形垫:适用于关节凹陷处,如肘、踝关节。 ❖ 3、梯形垫:适用于肢体斜坡处,如肘后部、族踝部。 ❖ 4、高低垫:适用于锁骨或复位后固定不稳的桡、尺骨。 ❖ 5、抱骨垫:呈半月状,用于髌骨骨折。 ❖ 6、葫芦垫:适用于桡骨头脱位时。 ❖ 7、横垫:用于桡骨下端骨折。 ❖ 8、合骨垫:用于下尺桡关节分离时。 ❖ 9、分骨垫:用于前臂桡尺骨骨折等。

骨科常规操作规范

骨科常规操作规范

骨科常规操作规范骨科临床基本技术操作规范一、石膏绷带固定在进行石膏绷带固定前,需要准备适当大小的石膏绷带卷、温热水(约40℃左右)、石膏刀、剪、针、线、衬垫物和颜色笔等物品。

患者需要在包扎前用肥皂水洗净患肢,有伤口者需要先行换药。

在固定时,需要先将肢体置于功能位,用器械固定或专人扶持,并保持该位置直至石膏包扎完毕、硬化定型为止。

扶持石膏时应用手掌,禁用手指。

在缠绕石膏时,需要按一定方向沿肢体表面滚动,切忌用力抽拉绷带,并随时用手抹平,使各层相互粘合。

在关节部位应用石膏条加厚加固,搬动时要防止石膏折断,过床后要用枕头或沙袋垫平。

石膏包扎后应注明日期及诊断。

在石膏未干固以前,需要注意凸出部勿受压,以免凹陷压迫皮肤,引起压迫性溃疡。

为加速石膏凝固,可在温水中加放少许食盐,天气潮湿可用电炉、电吹风等方法烘干。

石膏固定应包括骨折部位的远近端二个关节。

肢体应露出指(趾)端以便于观察。

术后应密切观察,尤其最初六个小时。

如有肢体明显肿胀或剧痛、循环障碍或神经受压、不明原因的高热等情况,应及时切开或拆除石膏。

石膏松动、变软失效时,也应及时更换。

应鼓励患者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并抬高患肢,固定部位的肌肉应作主动收缩、舒张的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

二、牵引术牵引术适用于长骨干骨折复位后不稳定,需要维持对位者,如股骨干大斜形骨折;骨折脱位,需要持续牵引方能复位,如颈椎骨折脱位;需要矫正或预防肌肉痉挛所致的关节畸形;软组织挛缩引起的畸形;某些腰痛、坐骨神经痛患者等。

在进行骨牵引时,需要注意小孩易损伤骨骺,应慎用。

在穿针部位时,胫骨结节需要由胫骨外侧,自腓骨头和胫骨结节连线的中点由外向内侧穿入,注意勿损伤腓总神经;跟骨需要踝关节置于中立位,自内髁尖端和足跟后下缘连线中点,由内向外穿入,注意勿损伤胫后动脉及胫神经。

3) 股骨髁牵引:在内上髁内收肌结节上方,沿股骨内髁隆起最高点与髌骨上缘相交的垂线交点处,向外插入牵引针。

骨科专科操作

骨科专科操作

骨科专科操作评分标准及细则分值:1、操作前准备:评分15分操作前需要保持衣帽整齐,规范洗手,并戴上口罩。

同时要准备好所需物品,包括硬板担架或硬板推车、沙袋或固定头部的物品及棉被等。

人员准备需要三名护士。

2、患者搬运操作流程:评分20分将担架抬至患者床旁,三名护士分别托扶患者头部、肩部及腰部及双下肢,并保持患者头部与躯干长轴一致,用均衡的力量同时平托于患者担架上。

患者应采取仰卧位,将沙袋放于颈部两侧固定头部,保持头颈中立位,给患者加盖棉被,确保患者安全舒适。

将患者运送到指定地点,上坡时患者头部在前方,下坡时患者头部在后方。

搬运过程中,应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不适或其他异常,应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3、全程质量评估:评分15分全程质量评估包括评估病情、评估搬运工具的性能、评估患者身高、体重、动作轻巧符合操作规程以及配合默契等方面。

一)颈椎骨折患者搬运法技术操作目的:抢救生命,保护患处,使患者能安全转运到指定的地点。

注意事项:疑有骨折者,按骨折处理,动作轻柔、稳妥。

搬运过程中,头部与躯干长轴保持一致,避免颈椎过伸、过屈和旋转。

急救搬运过程中应防止骨折脱位加重,引起脊髓进一步损伤;禁止搂抱或1人抬头,1人抬足的方法。

二)骨牵引法技术操作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及细则分值:1、操作前准备:评分15分操作前需要保持衣帽整齐,规范洗手,并戴上口罩。

同时要准备好所需物品,包括局部麻醉及手术切开用物、穿刺用具、牵引器、牵引针、小瓶、牵引绳、牵引锤等。

环境需要整洁、安全、安静。

2、操作流程:评分20分选择进针部位,局部消毒、麻醉,做纵切开。

将准备好的无菌克氏针或圆骨针根据不同部位骨牵引的操作要求进行操作,颅骨牵引者在标记处局麻后作纵切口,用颅骨钻将颅骨外板钻透。

连接牵引器,并固定之,在针眼处盖以无菌敷料,牵引针的两端用小瓶防护,以免划破被服或患侧肢体。

骨牵引法技术操作一、目的骨牵引法的主要目的是牵拉关节或骨骼,使脱位的关节或移位的骨折复位,并维持复位后的位置,减少继续性损伤。

骨科手术基本技术 骨牵引术

骨科手术基本技术 骨牵引术
目录
骨 科 手 第三章 骨科手术基本技术 术
第二节 骨牵引术
骨牵引
优点:可以承受较大的牵引重量,配合夹板固定, 便于患肢功能锻炼,无皮炎、皮肤水泡、压迫 坏死循环障碍等不良反应。
缺点:感染可能,穿针操作不当有损伤关节、神经、 血管或劈裂骨折的危险,应用于儿童有损伤骨骺。
牵引装置
1 骨科专用牵引病床 2 牵引支架:布朗氏支架、托马斯支架、挂钩牵引架。 3 附属设备:床脚垫、靠背架、牵引弓、牵引绳等用具。
皮肤消毒、铺巾,在定点标记处局部浸润麻醉, 用小尖刀在此两点各作一小横切口,直达颅骨。 用带有安全环的颅骨钻头在颅骨表面斜向内侧约 45°角以手摇钻钻穿颅骨外板。在儿童颅顶部钻 头约可深入3mm,在成人可深入4mm。将颅骨牵引 钳的两个钩尖分别插入两个钻孔内,旋紧颅钳, 使两钩尖固定于颅骨板障内。缝合此两小切口, 即可施行牵引。
1.有创操作知情同意书。 2.骨牵引器械包:无菌巾(洞巾)、大中小号克氏针、骨
锤、骨钻、纱布等。 3.牵引弓:张力弓、马蹄形弓、颅骨牵引弓。 4.注射器及局麻用品。 5.一次性帽子、口罩、皮肤消毒剂及无菌手须保证无菌操作,最好在手术室进行; 3、注意牵引针孔处预防感染,每日在针孔处滴酒精一次; 4、牵引重量的把握,用软尺比较患侧和健侧肢体长度,维
骨骼牵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 ①成人肌力较强部位的骨折脱位,如股骨干骨折、
髋关节中心脱位。 ②不稳定骨折及开放性骨折。 ③颈椎骨折及脱。 ④如髋关节中心性脱位等。 ⑤某些需要牵引治疗但又不宜行皮肤牵引者。
禁忌证: ①穿针处有炎症或开放性损伤污染严重者。 ②穿针局部骨骼有病变或严重骨质疏松者。
骨牵引的准备
注意事项
1.病人卧硬板床,床头抬高,牵引重量一般为3~4kg 2.为防止牵引弓滑脱,可以在牵引术后的开始1~2天内, 每天将牵引弓的螺丝加紧一扣。

骨科诊疗常规与技术操作规程

骨科诊疗常规与技术操作规程

骨科诊疗常规与技术操作规程一、概述本文档旨在规范骨科诊疗的常规和技术操作,以提高医疗质量和病患安全。

以下是骨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点。

二、常规诊疗流程1. 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疼痛部位、症状、伴随疾病等。

2. 体格检查:全面检查患者的病情,包括观察疼痛部位、活动受限情况等。

3. 影像检查: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等。

4. 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结果,进行诊断,并综合考虑患者的特殊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三、技术操作规程1. 手术准备:对手术室、手术器械进行严格消毒和检查。

2. 麻醉管理: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并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麻醉安全。

3. 手术操作:按照手术方案进行手术操作,操作时注意细节,并随时与团队成员做好沟通配合。

4. 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给予患者必要的术后护理,包括伤口处理、引流管理、镇痛等。

5. 康复计划: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并定期跟踪患者的康复情况。

四、安全措施1. 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手术操作的无菌环境。

2. 事前确认患者身份,并进行必要的标识,避免手术患者混淆。

3. 确保手术器械的正确选择和使用,以减少手术操作风险。

4. 注重团队协作和沟通,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5. 预防术后感染,包括严格控制伤口的护理、使用适当的抗生素等。

以上是骨科诊疗常规与技术操作规程的要点,具体操作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标准进行调整。

在执行过程中,请始终关注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要求。

骨科专科操作

骨科专科操作

一、颈椎骨折患者搬运法技术操作评分标准项目评分标准及细则分值扣分原因得分准备质量15 分1、衣帽整齐,规范洗手,戴口罩2、用物准备齐全(物品准备:硬板担架或硬板推车,沙袋2个或固定头部的物品及棉被)3、人员准备:护士三人5分8分2分操作流程质量70分1、将担架抬至患者患者床旁2、1人托扶患者头部,略加纵向牵引,保持头部处于中立位,1人托肩部及腰部,1人托腰部及双下肢,3人保持患者头部与躯干长轴一致,用均衡的力量同时平托于患者担架上3、患者应采取仰卧位,将沙袋放于颈部两侧固定头部,保持头颈中立位,给患者加盖棉被,确保患者安全舒适4、将患者运送到指定地点,上坡时患者头部在前方,下坡时患者头部在后方5、搬运过程中,应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不适或其他异常,应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5分20分20分15分10分全程质量15分1、评估病情2、评估搬运工具的性能3、评估患者身高、体重4、动作轻巧,符合操作规程5、配合默契3分4分2分4分2分颈椎骨折患者搬运法技术操作(一)目的1、抢救生命,保护患处,使患者能安全转运到指定的地点(二)注意事项1、疑有骨折者,按骨折处理,动作轻柔、稳妥2、搬运过程中,头部与躯干长轴保持一致,避免颈椎过伸、过屈和旋转3、急救搬运过程中应防止骨折脱位加重,引起脊髓进一步损伤;禁止搂抱或1人抬头,1人抬足的方法二、骨牵引法技术操作评分标准项目评分标准及细则分值扣分原因得分准备质量15 分1、衣帽整齐,衣帽整齐,规范洗手,戴口罩2、用物准备齐全(局部麻醉及手术切开用物。

穿刺用具:手摇钻或电钻、锤子等;牵引器:根据病情选择牵引弓、马蹄铁、颅骨钳等;牵引针:克氏针或骨圆针。

其他:小瓶2个、牵引绳、牵引锤)3、环境整洁、安全、安静5分8分2分操作流程质量70分1、选择进针部位(颅骨骨板、尺骨鹰嘴、胫骨结节、股骨髁上及跟骨等处),局部消毒、麻醉,做纵切开2、将准备好的无菌克氏针或圆骨针根据不同部位骨牵引的操作要求进行操作,颅骨牵引者在标记处局麻后作纵切口,用颅骨钻将颅骨外板钻透3、连接牵引器,并固定之,在针眼处盖以无菌敷料,牵引针的两端用小瓶防护,以免划破被服或患侧肢体4、将患肢放于牵引架上,调整好体位5、连接牵引绳,选择适当的牵引重量10分20分20分10分10分全程质量15分1、体位是否合适2、用物齐全,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未引起牵引部位的感染2、操作熟练、准确,患者痛苦小,效果好4分8分3分骨牵引法技术操作(一)目的1、牵拉关节或骨骼,使脱位的关节或移位的骨折复位,并维持复位后的位置,减少继续性损伤。

骨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

骨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

骨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1. 介绍本文档旨在规范骨科诊疗的常规流程和技术操作,以提高骨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确保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

2. 诊疗常规- 2.1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疾病发作时间、症状表现、既往治疗情况等。

- 2.2 体格检查:仔细观察和检查患者的相关部位,包括肿胀、疼痛、畸形等情况。

- 2.3 辅助检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方法,如X射线、CT、MRI等,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 2.4 诊断判断: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确立准确的诊断。

3. 技术操作规程- 3.1 骨折复位:采用手法或手术的方式将骨折的骨片重新复位,恢复骨骼正常形态。

- 3.2 骨折固定:选用合适的固定方法,如石膏固定、内固定或外固定等,稳定骨折断端,促进骨折愈合。

- 3.3 关节镜检查:通过关节镜检查术,观察和诊断关节疾病,如滑膜炎、半月板损伤等。

- 3.4 手术操作:对于一些严重的骨科疾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操作时需遵循操作规程和消毒防护措施,确保手术安全。

- 3.5 康复护理:对于手术或创伤后的患者,要进行康复护理,包括恢复锻炼、功能训练等,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4. 注意事项- 4.1 患者安全第一,操作时需谨慎,避免操作失误和意外发生。

- 4.2 严格按照卫生要求进行消毒和隔离,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 4.3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避免不当使用。

- 4.4 定期进行学术交流和培训,更新骨科诊疗技术和知识。

以上是骨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骨科医生们在日常工作中有所帮助。

实际操作中,应结合具体疾病和患者情况,以医生的专业判断为准。

骨科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

骨科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

骨科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第一章创伤基本问题及骨折脱位、手外伤第一节创伤与急救 (4)多发骨与关节损伤 (4)创伤性休克 (5)骨筋膜室综合征 (6)挤压综合征 (7)脂肪栓塞综合征 (9)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原则 (11)开放性损伤的处理原则 (11)第二节骨折 (12)上肢骨折锁骨骨折 (12)肱骨外科颈骨折 (13)肱骨干骨折 (14)肱骨髁上骨折 (15)肱骨髁间骨折 (16)肱骨内、外髁骨折 (16)桡骨小头骨折 (16)尺骨鹰嘴骨折 (17)尺桡骨骨干双骨折 (18)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 (19)桡骨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 (19)桡骨远端骨折 (20)桡骨远端骨骺分离 (21)腕部骨折 (22)下肢骨折股骨外科颈骨 (23)股骨粗隆间骨折 (24)股骨干骨折 (24)髌骨骨折 (25)胫骨平台骨折 (27)胫腓骨双骨折 (28)踝部骨折 (28)跟骨骨折 (29)骨盆及髋臼骨折骨盆骨折 (30)髋臼骨折 (31)第三节关节脱位 (32)肩锁关节脱位 (32)肩关节脱位 (32)肘关节脱位 (33)腕部关节脱位 (33)髋关节脱位 (34)膝关节脱位 (35)踝、足关节脱位 (35)第四节手外伤 (36)开放损伤 (36)手部骨折 (37)第五节脊髓损伤 (39)第二章关节外科 (41)肩关节周围炎 (41)肱骨外上髁炎 (42)腕管综合征 (43)肘管综合征 (43)踝管综合征 (44)跟痛症 (44)股骨头坏死 (45)Baker囊肿 (47)第三章脊柱外科颈椎病 (47)腰椎间盘突出症 (49)腰椎管狭窄症 (50)第四章骨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石膏绷带固定 (51)牵引术 (52)小夹板固定 (53)清创术 (53)关节穿刺术 (54)第一章创伤基本问题及骨折脱位、手外伤第一节创伤与急救骨折系指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受到破坏。

绝大多数骨折为各种各样暴力所引起;也有一些少见的骨折并无明显外伤史,如病理性或疲劳性骨折。

骨科操作考试内容

骨科操作考试内容

骨科操作考试内容
骨科操作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手术衣和戴手套:要求考生能够正确地穿手术衣和戴手
套,确保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

2.打结方法:要求考生能够熟练掌握打结的技巧,包括单
手打结、双手打结等。

3.铺消毒巾:要求考生能够正确地铺消毒巾,确保手术过
程中器械和手术部位的消毒。

4.骨折固定术:要求考生能够正确地进行骨折固定术,包
括夹板固定、石膏固定等。

5.关节复位术:要求考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关节复位术,包
括肩关节复位、肘关节复位等。

6.截肢术:要求考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截肢术,包括大腿截
肢、小腿截肢等。

7.脊柱侧弯矫正术:要求考生能够正确地进行脊柱侧弯矫
正术,包括牵引、矫形等操作。

8.骨科常用器械的使用:要求考生能够正确地使用骨科常
用器械,包括手术刀、手术剪、骨钻、骨锤等。

通过以上内容的考试,可以全面评估考生的骨科操作技能水平,确保其具备从事骨科临床工作的基本能力。

中医骨科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骨科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7 上肢骨折指上肢及上肢带骨旳骨持续性中断, 常见骨折有锁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外髁骨折、桡骨下端骨折等。

7. 1 护埋评估7. 1. 1 受伤史、暴力性质。

7. 1. 2 患肢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畸形等状况。

7. 1. 3 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7. 1. 4 X线摄片及CT等检查成果。

7. 2 护理要点7. 2. 1 一般护理7. 2. 1. 1 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7. 2. 1. 2 保持肢体功能位或所需旳治疗性体位。

7.2.2 病情观测, 做好护理记录7. 2. 2. 1 骨折部位疼痛、肿胀、血运状况。

7.2.2.2 外固定包扎旳松紧度, 发现问题时, 汇报医师, 及时调整。

7. 2. 2. 3 患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手指时旳反应等。

7. 2. 3 给药护理遵医嘱局部予以贴敷、熏洗, 过敏者及时揭去, 并注意观测用药反应。

7. 2. 4 饮食护理7. 2. 4. 1 骨折初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 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7. 2. 4. 2 骨折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7.2.4.3 长期卧床患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旳蔬菜和水果, 以利大便畅通。

7. 2. 5 情志护理做好情志疏导和生活护理, 防止患者焦急情绪和恐惊心理, 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7. 2. 6 临证(症)施护7. 2. 6. 1 上肢骨折一般应使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腕关节背伸30°、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 三角巾悬吊。

7. 2. 6. 2 锁骨骨折患者在卧床休息时, 应肩胛区垫高, 以保持两肩后伸。

7.2.6.3 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在仰卧时, 头部稍抬高, 患肢垫高与躯干平行, 防止肩关节前屈或后伸。

协助患者坐起时, 应托扶背部及健侧肩部, 以免引起患侧疼痛。

7.2.6.4 注意保暖, 防止受凉。

骨科常见技术操作规范

骨科常见技术操作规范

骨科常见技术操作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骨科常见技术操作,确保医疗人员在骨科手术中遵循标准操作程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2. 术前准备在进行骨科手术前,医疗人员需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审查患者病历和相关检查结果- 确保手术器械和设备的完好性和消毒情况- 确保手术室环境的清洁和卫生3. 操作规范3.1 骨折固定- 根据骨折类型和位置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如内固定、外固定或石膏固定。

- 在进行骨折固定前,需进行适当的麻醉和准备。

- 操作中应注意创伤和手术区域的清洁,避免感染。

- 在固定完毕后,需要进行适当的术后固定和护理。

3.2 关节置换- 在进行关节置换手术前,需进行适当的术前评估,包括关节功能和临床状况。

-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关节置换方法,如全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等。

- 进行手术时应注意关节的解剖结构,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 术后需进行关节功能康复和护理,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3.3 矫形手术- 在进行矫形手术前,需进行适当的术前评估,包括骨骼情况和病变程度。

-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矫形手术方法,如骨盆矫正、脊柱矫正等。

- 进行手术时应注意骨骼解剖结构,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

- 术后需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和护理,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4. 术后护理进行骨科手术后,医疗人员需提供充分的术后护理,包括:-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术后疼痛情况。

- 定期更换伤口敷料,对伤口进行消毒和清洁。

- 给予患者适当的止痛药物和抗生素。

- 进行术后康复指导和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结论本文档总结了骨科常见技术操作规范,旨在提高骨科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医疗人员在操作中应遵循标准操作程序,并提供必要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康复。

骨科护理操作项目

骨科护理操作项目

骨科护理操作项目
1. 更换敷料: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以保持伤口清洁和促进愈合。

2. 协助翻身:帮助患者翻身,以防止压疮的发生。

3. 关节活动:帮助患者进行关节活动,以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4. 拐杖和助行器的使用:帮助患者使用拐杖或助行器,以协助他们行走。

5. 疼痛管理:通过药物、热敷、冷敷等方法帮助患者控制疼痛。

6. 饮食护理: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

7. 康复指导:提供康复指导,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身体功能。

8.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骨科护理操作项目,具体的操作项目可能会因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而有所不同。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any Logo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三、注意事项 1、内置薄层衬垫,保护骨突起部位; 2、水温适宜,以25~30℃最佳; 3、待气泡完全停止排逸再排水,手握石膏绷带 两端向中间挤压,减少石膏丢失; 4、石膏绷带贴着肢体向前推缠,边缠边抹,松 紧适宜; 5、100°~90°方法:如果欲将关节固定于 90°屈曲位,则绑缠石膏时应屈曲100°,塑形 前将其恢复至90°;

Company Logo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石膏固定 一、适应证 1、用于骨折,脱位,韧带损伤和关节感染性疾 病,用来缓解疼痛,促进愈合; 2、用于稳定脊柱和下肢骨折,早期活动; 3、用来稳定固定关节,改善功能,比如桡神经 损伤引起的腕下垂等; 4、矫正畸形。比如用于畸形足和关节挛缩的治 疗; 5、预防畸形,用于神经肌肉不平衡和脊柱侧凸 患者。

Company Logo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10、其它 如在穿刺过程中针不要弯曲;要选 择合适的牵引弓;牵引的力线要与骨折的纵轴一 致;要注意牵引重量,不要过牵;随时给予X线 检查。

Company Logo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Company Logo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外固定架技术 一、定义 将骨折的远近两端用骨针或钉穿过,在皮肤外将 穿过骨折两端的骨针固定在外固定架上,从而达 到使骨折对位和固定的目的,即为外固定架技术。 二、作用 1、能保持骨折端的良好对位; 2、可牵开骨折两端以延长肢体; 3、可利用加压技术,促进骨折愈合; 4、可以纠正早期的成角畸形与旋转畸形。
二、常用部位骨牵引 1、胫骨结节 胫骨结节向后一横指,在其平面下部,由 外向内穿针。 2、跟骨 外踝顶点下2㎝,再向后2㎝或内踝顶点下3 ㎝,由内向外穿针。 3、股骨下端 髌骨上缘2㎝或内收肌结节上2横指处, 由内向外穿针。 4、尺骨鹰嘴 由鹰嘴尖端向远端⒈5横指处,由内向外 穿针。 5、指骨 指骨远节基底远侧。 6、颅骨 双侧外耳道经顶部的连线与两眉弓外缘向枕部 划线的交点。
Company Logo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5、皮肤切口 穿针前,应用小尖刀片预先做一小切 口,再行穿针,针眼处每日以酒精消毒,可减少针道 的感染。 6、尽量用手摇钻而不用动力钻,以避免高温高热造 成骨坏死。 7、穿刺针最好位于干骺端 避免损伤骺板,理想的 穿刺针是只穿过皮肤、皮下和骨骼,避开肌肉和肌腱。 8、不要破坏骨折血肿 以免人为将闭合骨折变为开 放状态。 9、不要穿入关节 否则会造成化脓性关节炎的发生。
Company Logo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二、原则 石膏固定的原则有二: 1、三点固定原则 术者在肢体的两端用力塑形, 第三个点则位于石膏定点的对侧。骨膜和其它软 组织一般要求位于石膏夹板的凸侧来增加石膏的 稳定性。 2、水压原则 如果一桶水放在一个坚硬的容器 里,容器可克服水自身的重力而保持水的高度不 变。在胫骨骨折时,如果石膏强度足够的话,那 么在复位固定后,利用水压原则,长度就不会丢 失。
LOGO
骨科基本操作 技术
毕节市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骨科常用医疗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操作规范
骨牵引 一、穿针原则 1、术前征得患者同意,签手术知情同意书; 2、熟悉穿针部位的血管神经走行。原则是在重要结 构的一侧穿针,以避免损伤这些重要的结果。 3、遵循无菌操作的技术进行皮肤准备。 4、麻醉 以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皮肤,但要 告知病人完全将骨膜阻滞是困难的,在操作中可能会 有疼痛。

Company Logo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三、注意事项 1、适用于儿童、老人或作为一种最初的、暂时 的治疗手段; 2、仔细检查牵引处皮肤,祛除污物; 3、保护骨突起部位,避免胶布粘贴骨突起; 4、最大牵引重量一般为5㎏,具体因人而异; 5、抬高患肢,防止水肿; 6、每天检查肢体长度,调整牵引力度。
Company Logo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三、适应证 1、开放性骨折及开放性骨折病人的转送,方便伤口处理; 2、治疗骨不连; 3、肢体延长术; 4、多段骨折; 5、不稳定的粉碎骨折; 6、关节融合术。 四、种类 1、单边式半针外固定架; 2、双边式骨外固定架; 3、四边式骨外固定架; 4、半环、全环与三角式骨外固定架。
Company Logo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小夹板的制作和应用 一、夹板 夹板是局部外固定的主要用具。应具备以下三种 性能:⑴塑性:夹板可弯曲成各种形状,一适应 肢体各部外形,符合肢体的生理弧度。⑵韧性: 能有足够的支持力,承担得起肢体的重力,起到 外固定的支架作用,不致弯曲、劈裂和折断。⑶ 弹性:能适应肢体肌肉收缩和舒张所产生的肢体 内部压力的变化。并由此通过夹板的弹性将力量 作用于骨折端,发挥持续复位作用。

Company Logo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五、使用方法 1、熟悉解剖,避免损伤重要血管与神经; 2、严格无菌操作,针口处应用酒精敷料包扎; 3、慎选穿针的粗细及穿针部位,不能离骨折端 太近或太远; 4、穿针在局麻下进行,穿针时宜使用慢速钻进 针; 5、应每天检查外固定架连接部位有无松动以及 针眼处有无感染; 6、根据骨折情况,指导病人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Company Logo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6、石膏厚度根据石膏绷带质量和性能而定,应掌握厚薄 适宜; 7、石膏固定应包括邻近上下关节,避免过长或过短;如 胫骨骨折后石膏固定,应包括踝关节; 8、留出肢体末端观察血液循环; 9、一般固定关节于功能位,个别骨折为了防止复位后再 移位,需要将关节固定于非功能位,但在两周左右初步愈 合后,需要及早改为功能位固定; 10、石膏固定完毕,需在石膏上注明骨折情况和固定日 期; 11、交代患者注意事项,患肢抬高,锻炼未固定的关节、 肌肉功能。如出现肢体肿胀、疼痛、麻木或感觉异常,及 时就诊。
Company Logo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二、夹板的材料与制作 夹板的材料以就地取材为宜,凡具有以上三种性能者均可应用。在我 处以地产柳木为材料。根据各部位骨折所用夹板的规格要求,制作出 大小合适之夹板,抛光打圆塑形,内粘毡垫,外套步套,备用。 三、纸压垫 选用质地柔韧的毛头纸折叠而成。能维持一定体形,又有一定的支持 力,能吸水,可散热,对皮肤无刺激作用。常用的有以下9种形状: 1、平垫:适用于肢体平坦的部位,多用于骨干部。 2、塔形垫:适用于关节凹陷处,如肘、踝关节。 3、梯形垫:适用于肢体斜坡处,如肘后部、族踝部。 4、高低垫:适用于锁骨或复位后固定不稳的桡、尺骨。 5、抱骨垫:呈半月状,用于髌骨骨折。 6、葫芦垫:适用于桡骨头脱位时。 7、横垫:用于桡骨下端骨折。 8、合骨垫:用于下尺桡关节分离时。 9、分骨垫:用于前臂桡尺骨骨折等。
Company Logo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四、布带 宽1.5~2㎝,用双层白布或4~6层绷带缝成,大腿用宽厚布带, 上肢用窄薄布带。 五、应用 在手法复位骨折后,按下列步骤行夹板固定: 1、外敷或贴消肿止痛膏药,再以绷带均匀缠绕患肢,切勿加压; 2、放置纸垫:将选好的纸垫,准确地放在骨折的适当部位,正确运 用各种类型的纸压垫,并按两点加压,三点加压,错对加压等方法作 用于骨折端。 3、安放夹板:按照各部位的具体要求,依次安放选好的夹板,由助 手扶托固定。 4、捆绑布带:夹板外缠绷带后以四条布带捆绑夹板。近侧端一道留 在最后。捆绑时先将布带双折对齐,平均用力缠绕两周。检查布带的 松紧度,要求布带在捆紧后能不费力地在夹板上下移动1㎝为宜。
Company Logo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2、接骨板 ⑴种类:①普通接骨板,种类较多,多为钴铬合金制成;②加压接骨 板。 ⑵适应症:根据骨折的部位、程度、形态等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 接骨板进行固定。骨折线的两端应分别以2~4枚螺钉固定,且应离 开粉碎性的骨折线,螺钉必须穿过两侧的骨皮质。 3、髓内针 ⑴种类:①V形与梅花髓内针;②带锁髓内针;③弹性髓内针;④加 压髓内针。 ⑵适应症:应用于治疗各种长管状骨的新鲜骨折、骨折延迟愈合、不 愈合、畸形愈合,以及病理性骨折,另外也适用于良性骨肿瘤切除术 后须行大块植骨的患者。 4、不锈钢丝 主要用于治疗髌骨骨折、尺骨鹰嘴、股骨大转子等骨 折,行钢丝张力带内固定,还可用于捆绑粉碎性骨折。 5、骨圆针 选择各种粗细不同的骨圆针,用于治疗各种掌骨和指骨 骨折以及不适宜用螺钉固定的骨碎片,粗的骨圆针可用于骨牵引。
Company Logo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内固定技术 内固定技术在骨科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治疗各种 四肢、骨盆及脊柱疾患的前后路内固定。 一、骨折常用内固定物的种类及适应症 1、螺钉 ⑴种类:包括:①普通螺钉;②加压螺钉;③生 物可吸收螺钉。 ⑵适应症:常与接骨板联合应用,固定各种骨折、 少数情况下,单独应用就能达到稳定骨折的目的, 获得满意的效果,如内踝撕脱骨折、肱骨内髁骨 折等。

Company Logo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六、固定后病人的护理: ⑴搬送病人:夹板固定后要防止因肢体重量而致骨折移位。 ⑵抬高患肢,观察肢体血运:注意肢体颜色、温度、感觉及肿胀程度, 如发现肢端肿胀,疼痛,温度下降,颜色发青,知觉麻木,伸屈活动 障碍且伴发剧痛者应即使处理,否则,肢体有发生缺血性挛缩的危险。 ⑶调整布带:一般在复位四日内,患肢肿胀有加重趋势,应每日将布 带放松一点,保持1㎝左右的正常移动度。以后肢体肿胀渐轻,布带 会变松,应每日捆紧一点。两周后肿胀消退,夹板固定趋向平稳。 ⑷复位后不稳定的骨折,最初一周内应复查X线片,如骨折有变位或 纸压垫及夹板有移位,应即使调整。 ⑸两周后骨折处已有纤维连接,应每周门诊复查一次,直至骨折临床 愈合。 ⑹及时指导病人进行功能活动,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⑺骨折临床愈合日期即为解除外固定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