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总结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

1、人口增长的总趋势:上升趋势;人口变化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3、人口增长模式由(俄自然增长率水平低,人口增长稳定甚至出现负增长。

、人口增长不平衡: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慢,4 罗斯、德国、日本)欠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快,自然增长率水平高。

(中国、巴基斯坦、几日利亚)、二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5 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②传统型:6、三种人口增长模式:①原始型:年代:计划生育到目70(中国:20世纪高自然增长率;③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前,我国已基本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②具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人口迁移: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①分类:7Ⅰ改变常住居住地;Ⅱ改变居住地达到一定的时间;Ⅲ跨越一定的行政条件。

③影响因素:⑴自备条件: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
⑵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主导因素)⑶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国家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文化教育、婚姻家庭。

8、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
⑴二战前:①原因:殖民主义扩张、资本主义发展、地理大发现、新航线开辟;②特点:⒈从旧大陆到新大陆;⒉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⑵二战后:①原因:.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②特点:⒈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⒉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

9、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⑴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①原因:⒈计划经济体制;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②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③方向:⒈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⒉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地广人稀的地区。

⑵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①原因:改革开放政策;②特点:自发迁移、民工流动;③方向:⒈内地到沿海;⒉山区到平原;⒊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

10、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⑴迁入地:①有利影响:⒈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⒉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⒊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②不利影响: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的管理难度。

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⑵迁出地:①有利影响:⒈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⒉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⒊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②不利影响: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12、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13、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生活或文化消费水平(负相关)。

14、合理人口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重要性: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着区域的经济
社会发展战略。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等人口问题,并由人口、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15 问题进一步引发了严重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建立公平秩2)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16、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1)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3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平衡生态,又不断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17、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平原地区))知名4)种族或宗教因素;(2)历史因素;(318、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1)收入水平;(度对于住宅区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19、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一定规模后:化。

20、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50-100中等城市(100-500万)、特大城市(500-1000万以上)、大城市(超大城市我国的划分:(1000万以上)、万)、小城市(500万以下)城市人口规模
21、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23、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动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24、城市化进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24、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成熟阶段。

2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表现:⑴生物的多样性减少;⑵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渣对城市的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⑶城市的道路系统和生产,生活活动设施使降水、径流、蒸发,渗漏产生再分配,也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运动;⑷城市气温、降水等要素也发生变化,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密集的建筑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

2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两个方面:
合理:改善环境: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
过快: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
28、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⑴环境质量下降;⑵交通拥堵;⑶居住条件差;⑷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

29、缓解措施:
⑴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⑵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⑶中心区发展高新产业,第三产业。

30、如何建设“生态城市”: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31、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农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32、农业地域的含义: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具有相同的特征。


3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⑴区位因素:①自然因素: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较好;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②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交通发达、便利;面向国际市场;机械化水平高和科技水平高,;政府鼓励支持:距海港近,海运便利,市场广阔。

⑵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羊毛);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
⑶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⑷发展措施:东水西调;围栏放牧、划区轮牧;改天然草场为半人工草场;播种豆科牧草并施肥;牧草与作物轮作
⑸优点:①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③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

34、季风水田农业:
⑴区位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候以季风为主,雨热同期;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②社会经济因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年历史);饮食偏好,人多地少,粮食市场需求量大;人均耕地面积小,单位产量高。

⑵生产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南亚、东南亚等);生产作物:水稻
⑶特点:①家庭经营(生产规模小);②单产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

35、商品谷物农业:面向市场
⑴区位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②社会经济因素: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地租低;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科技先进。

⑵生产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我国的东北和西北《国营》);生产作物:小麦、玉米
⑶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6、大牧场放牧业:
⑴区位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广人稀,土地资金低(拉普拉塔平原);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广阔(国际);距海港近,交通便利(水陆)。

⑵生产分布: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美国、阿根廷《牛》,澳大利亚、南非《牛》)
⑶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地广人稀,草场广阔。

⑷发展措施:①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保鲜技术、冷冻船);②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草;
③开辟水源;④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⑤种植优质牧草和饲料。

⑸借鉴:①合理利用草场,使草场不退化;②保护草场,开辟水源,建立配套的人工草场,提高草场载畜量;③发展交通运输事业,研究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扩大市场;④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牲畜,提高畜牧业的产出。

37、乳畜业:
⑴区位因素:①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②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凉、潮湿,多雨雾、日照少,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③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消费市场广阔。

⑵生产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的大城市周围);生产作物:牛奶及乳制品
⑶特点: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交通便利。

38、工业区位因素: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动力。

②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政策;科技;运输;市场;资金;能源;机械设备。

39、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的利润。

不同的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生产构成的成本也就不一样。

因此,根据影响成本的主导因素不同,工业区位选择可以分为不同的导向型。

、工业类型导向:40.
⑴原料导向型工业:①工业特点: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原料产地;③典型工业部门: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④优势发展地区: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⑵市场导向型工业:①工业特点: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消费市场;③典型工业部门:(食品厂、棉布场)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④优势发展地区: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⑶动力导向型工业:①工业特点: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水电站);③典型工业部门:(电镀厂)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④优势发展地区: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⑷劳动力导向型工业:①工业特点: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③典型工业部门:(所有加工组装厂)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④优势发展地区: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⑸技术导向型工业:①工业特点:技术要求高的工业;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地区;③典型工业部门:(生物工程、电子制造业)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④优势发展地区: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41、几种特殊的工业类型:大庆、辽阳的石化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接近油田);南京、北京的石化工业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

4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决定性因素)的不断提高,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

世界: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煤炭区位→铁矿区位→港口区位;中国:鞍钢(靠近煤、铁产地)、宝钢(靠近市场)
43、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区位因素:
⑴环境要求: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即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⑵污染程度:①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②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③严重污染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⑶污染类型:①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时应考虑风向,应选择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已知当地最小风频的地区,工厂宜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②水污染严重的工厂,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尽量布局在河流下游;③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44、工业联系:
⑴工序上的联系(生产上有投入——产出的联系)概念:工厂之间存在着产品与原料的联系。

⑵空间利用上的联系(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概念: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或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

⑶信息上的密切联系
45、工业集聚:⑴概念: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工业集聚现象。

⑵形成: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

⑶优点:①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②还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⑷工业集聚的两种情况:①传统的专业化生产集聚区(钢铁工业区、石油化工区)原因: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都较大.聚集可以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

②技术专业化生产集聚区(新兴产业集聚区)原因:在生产上没有联系,是接近用户、及时反馈信息,利用集聚的规模优势,扩大自身的影响.
46、工业地域:⑴概念: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

⑵分类:Ⅰ.【形成】工业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类: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原因: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
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基础: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目的:降低生产成本;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基础:有工序联系或非生【性质】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的不同,可.Ⅱ吸引投资者建厂,降低生产成本。

目的:产上的空间联系;
分为两类:①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举例:食品工业):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发育程度较低潜力小,多为原料加工型;②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举例:钢铁工业区):工业联系复杂、生产规模大、协作企业多、发育程度高潜力大,多为综合型,往往能够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

47、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⑴原因:①老工业区处于饱和状态,使得新建企业分散迁出;②原材料少,产品小;③寻找最优区位。

⑵表现:①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工厂之间的分散。

(结果:形成跨国公司;趋向:公司的规模为中小型,且全球化)②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分布在许多地方。

⑶结果:引发工业的地域联系工业的地域联系⑴条件:①工业分散的现象,引起了工业的地域联系。

【必要性】②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及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可能性】;⑵意义: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质和信息等的流动【重要性】
48、传统工业区:⑴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俄罗斯欧洲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等。

⑵特征:(历史悠久、资源丰富)①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②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⑶历史: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之后许多国家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改造。

⑷面临的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

49、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⑴区位: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离铁矿较近(法国的洛林铁矿);
③充沛的水源;④便捷的水陆交通;⑤广阔的市场(德国、西欧)。

(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少数重工业部门高度集中。

)⑵衰落原因:(20世纪50年代以后):①生产结构单一(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⑤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

⑶整治措施(20世纪60年代):①调整工业结构;②调整工业布局(工业布局向西部拓展);③发展第三产业;④优化环境。

⑷借鉴:①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迁入的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企业为主,同时对原有的传统工业部门进行大力改造,促进其经济结构多样化;②挑战工业布局,充分发挥邻近地区的区位优势,使工业布局适当分散;③发展、建设交通运输,完善交通网;④进行全方位的环境治理工作,关闭或装移一些污染严重而又无法治理的企业,大规模植树造林、美化环境。

⑸辽中南工业区的区位优势:①铁矿、铁矿、石油、海洋资源丰富;②交通运输便利;③消费市场广阔;④水资源不足、市场体制薄弱。

50、新兴工业区:⑴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⑵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⑶意大利新兴工业区:⒈发展条件:①大批廉价劳动力;②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③发达的信贷体系;④意大利高度开放的经济⑤政府的大力支持;⑥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⑦交通方便。

⒉发展特点:①以中小企业为主;②以轻工业为主;③集中了大量同类和相关企业;④生产高度专业化;⑤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等形式,生产过程分散。

⑷工业小区:①概念: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②作用: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51、美国“硅谷”:⑴特点: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①从业人员水平高;②研发费用高;③增长和更新速度快;④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⑵崛起原因: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②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③交通便捷;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④全世界的人才高地(斯坦福大学);⑤市场稳定,军事订货。

52、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⑴铁路运输:①优点: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运输③适用范围: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②缺点:续性好;
大宗、笨重的、需长途运输的货物。

⑵公路运输:①优点: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②缺点: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③适用范围:运输短程、量小的货物。

⑶水路运输:①优点: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②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③适用范围:运输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

⑷航空运输:①优点: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②缺点: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③适用范围:运输急需,贵重、数量不大的货物。

⑸航空运输:①优点: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

货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

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运量很大。

;②缺点: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③适用范围:运输大量流体货物。

交通运输方式在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和网络化发展。

53、交通运输布局:【影响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⑴自然(最基础的限制性因素):包括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⑵技术(可行性因素)⑶社会经济(决定性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和城市的分布、民族团结、国防需要、资源开发、完善交通网的需要等】
①交通运输网: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活动的需求,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各种交通运输线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

(省级综合运输网、大区级综合运输网、国家综合运输网)②交通运输线的布局都要受到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的影响和制约;
③南昆铁路的建设:⒈决定意义: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科学技术的进步等。

⒉意义:⑴经济:把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结合起来,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

激活了我国的铁路网。

⑵社会: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⑶战略:有利于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54、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⑴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主要交通线的影响表现:①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②交通方式的衰落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表现:①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②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大城市带。

⑵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和位置。

(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山区运输方式单一,商业网点密度小;平原交通运输多样,商业网点密度大,沿公路分布。

2.商业网点多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干线。

3.交通线路的改变也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和衰落。

55、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及选制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