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上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
2020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3上半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他把教师赞誉为()。
A.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B.心灵的建筑师
C.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D.辛勤的园丁
2.对童年期的学生来说,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浅显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A.稳定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3.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体育课
B.课外体育锻炼
C.体育竞赛
D.运动队训练
4.通常把一个国家各级分类学校的总体称为()。
A.国民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管理体制
D.学校教育结构
5.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A.决定作用
B.动力作用
C.主导作用
D.基础作用
6.1949年美国学者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段论”,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的课程编制模式,这一模式被称为()。
A.实践模式
B.过程模式
C.环境模式
D.目标模式
7.目前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主要课程是()。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探究课程
8.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学的实地测算、地理的地形测绘、生物的植物栽培和动物的饲养。上述情况属于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
A.实验法
2013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孟子》
1.【答案】C。
2.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体现了教育的什么功能?( )
A.经济功能
B.育人功能
C.政治功能
D.文化功能
2.【答案】A。
3.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
A.梅伊曼
B.赫尔巴特
C.洛克
D.康德
3.【答案】D。
4.人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 )。
A.幼儿阶段
B.青少年阶段
C.成年阶段
D.老年阶段
4.【答案】B。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隐喻了教师劳动具有( )。
A.连续性
B.长期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5.【答案】B。
6.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课程论命题的学者是( )。
A.夸美纽斯
B.斯宾塞
C.杜威
D.博比特
6.【答案】B。解析:1859年,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提出了“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观点。
7.一个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对数学的厌恶,他在离开学校后很可能不会再主动研究数学问题了。这种现象属于( )。
A.连带学习
B.附属学习
C.正规课程
D.显性课程
7.【答案】A。解析:杜威曾在《经验与教育》一书中提出过"连带学习"的概念。他认为"连带学习"在一定条件下,甚至比正规教学内容有更重大的教育影响。例如,一个学生可以得到优秀的数学成绩,但如果他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而"学会"了对数学的厌恶,那就可以预料,在离开学校后,他很可能永远不会再去主动钻研数学问题了。美国教育家克伯屈也曾提出一个"附属学习"的概念,指的是在学习正规课程内容时,学生在有意无意之间接受的态度、兴趣和情改的熏陶。
2013年上半年中学教育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年上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
一、单选题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他把教师赞誉为()。
答案
A,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B,心灵的建筑师
C,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D,辛勤的园丁
考点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分值2分
正确答案C
文字解析夸美纽斯将教师赞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斯大林最初对作家的称谓,后来被教育家加里宁引用到教育界。
2,对童年期的学生来说,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浅显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答案
A,稳定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考点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分值2分
正确答案B
文字解析儿童身心发展的每个阶段均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其面临的主要矛盾也不尽相同。教学要根据相应的阶段性特征采用对应的教学方法,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答案
A,体育课
B,课外体育锻炼
C,体育竞赛
D,运动队训练
考点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分值2分
正确答案A
文字解析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其本身就是一种生动活泼、充满乐趣的课程。
4,通常把一个国家各级分类学校的总体称为()。
答案
A,国民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管理体制
D,学校教育结构
考点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分值2分
正确答案B
文字解析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具有不同性质和任务的学校为主体而
形成的体系,这个体系通过教育行政机构来制定学历与学位相关规范与标准,并且统筹、规
划、监督、落实统一的教育政策。简称学制。
201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鲁班由“茅草划破手”这一现象引发思考,发明了锯子。这种创造活动的心理机制属于()
A.负向迂
B.原型启发
C.思维定势
D.功能固着
答案:B
解析: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任何一个人对某一项目的发明创造或革新,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在开始时总要受到某种类似的事物或模型的启发。
2.人们一般认为,北方人豪放,南方人细腻。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A.投射效应
B.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效应
答案:D
解析: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中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个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效应。
3.为了便于因材施教,学校对报名参加英语课外小组的学生进行水平测试,并据此成绩进行编班。这种评价属于()
A.诊断性评价
B.安置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答案:B
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安置性评价的概念。
4.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甚至摆脱社会影响的法国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
B.洛克
C.卢梭
D.杜威
答案:C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卢梭的教育观点。
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的是()
A.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C.正面教育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D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因材施教原则的典型体现。
6.某寄宿制小学的一位学生睡觉时突然小腿抽筋,生活老师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让学生下床,站直抽筋的腿
B.让学生平躺,按摩抽筋部位
C.让学生下床,用冷水冲洗抽筋的腿
D.让学生平躺,在其抽筋部位贴上止痛膏
资格证 中学 教育知识与能力 国考 真题及解析 13
《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是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理想国》
2.高一(2)班班主任王老师在班主任教育教学过程中,从来不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因为他深刻的认识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连续性
C.差异性
D.顺序性
3.教育可以“简化”文化,吸取其基本内容,教育可以“净化文化”,消除其不良因素,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
A.选择功能
B.发展功能
C.传递功能
D.保护功能
4.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的两个典型对立的理论主张是()
A.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B.国家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C.全面发展论与个性发展论
D.国家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
5.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D.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6.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表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
B.依附性
C.时代性
D.独立性
7.在影响教育的诸多因素中,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
A.人口分布
B.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
D.生产力水平
2013年上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3年上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共21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他把教师赞誉为()。
A.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B.心灵的建筑师
C.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D.辛勤的园丁
1.【答案】C。
2.对童年期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道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稳定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2.【答案】B。解析:题干中描述的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内
容和方法,很明显地体现了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故本题选B。
3. 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体育课
B.课外体育锻炼
C.体育竞赛
D.运动队训练
3.【答案】A。
4.通常把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称为()。
A.国民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管理体制
D.学校教育结构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
为实现其国民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
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5.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
A.决定作用
B.动力作用
C.主导作用
D.基础作用
5.【答案】C。解析: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6.1949年,美国学者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段论”,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的课程编制模式,这一模式被称为()。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2013年上半年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2013年上半年
(总分:150.02,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
1.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______。
∙ A.传授知识
∙ B.依法执教
∙ C.教书育人
∙ D.培养能力
(分数:2.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教师是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2.我国小学低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生活》在课程性质上属于______。
∙ A.校本课程
∙ B.活动型综合课程
∙ C.分科课程
∙ 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分数:2.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3.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甚至摆脱社会影响的法国教育家是______。
∙ A.洛克
∙ B.卢梭
∙ C.裴斯泰洛奇
∙ D.杜威
(分数:2.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其自然人性观出发的,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甚至要摆脱社会影响。这些思想在他的作品《爱弥儿》中有充分体现。其他较著名的教育思想代表和理论有:①夸美纽斯——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班级授课制,“泛智教育”;②康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并得到自我完善;③裴斯泰洛齐——教育应该是有机的,应做到智育、德育和体育的一体化,使头、心和手都得到发展,教育者的首要职责在于塑造完整的、富有个性的人;④洛克——“白板说”、绅士教育。
2013最新版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
学科中心课程论基本观点:是最早出现,影响最广的课程理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等是代表人物,要素主义,结构主义是代表理论。基本主张是,学校的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与不同学科对应设置课程,通过分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各学科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从而形成学生知识结构。
活动中心课程论基本观点:是20世纪初杜威提出的,基本主张是,课程应以儿童的社会活动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为中心来组织,通过儿童自己的活动改造其经验促进其成长。
社会中心课程论基本观点:既有古代理论的形态,也有现代理论形态。主要在20世纪出现代表人物有社会改造主义代表布拉梅尔德,批判理论代表金蒂斯,布迪厄。基本主张是课程应以社会的需要社会的改造社会的批判为中心,通过社会问题的批判分析研究促进社会改造和进步。
制约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学科三方面:(1)社会经济政治对课程开发的影响(2)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知识影响着课程开发(3)学生对课程开发的影响(4)课程理论对课程的影响
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概括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体现了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是体现社会与个体结合的发展观,避免了单纯的社会本位论和个体本位论的偏颇。概括为六个观念:(1三维目标观,即教学的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2综合课程观,即课程的设置要更加综合,以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生综合视角和综合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既分化又综合的现实。(3内容联系观,即课程内容的教学,要努力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是学习有意义。(4学习方式观,即强调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使学生适应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5发展评价观,即重视学习的过程评价,并通过评价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6校本发展观,即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开发校本课程增加学生选择性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2013江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答案
2013江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1879年,( A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 冯特
B. 桑代克
C. 华生
D. 特曼
2、世界上第一位太空老师是( D )
A. 克丽斯塔•麦考利夫
B. 王亚平
C. 阿尔文•德鲁
D. 芭芭拉•摩根
3、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 A)
A. 迁移
B. 同化
C. 顺应
D. 模仿
4、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D)
①下丘脑②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④电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⑤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④⑤
5、在对事物的知觉中,需要有以往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知觉的这一特性叫( A )
A. 知觉的理解性
B. 知觉的选择
C. 知觉的恒常性
D. 知觉的整体性
6、( A )是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主要根据个人好恶得出一个判断,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识对象其他品质的现象。
A. 晕轮效应
B. 近因效应
C. 社会刻板效应
D. 首因效应
7、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而是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B)
A. 传授学生知识
B. 发展学生能力
C. 培养学生个性
D. 养成学生品德
8、( A )也称储存。指已编码的信息,必须在头脑中得到保存,在一定时间后,才能被提取。
2013年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材料解析)
2013年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
与能力》真题
材料解析题(共两题,每小题20分)
24.材料: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有趣的试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把其中的一辆摆在一个中产阶级集聚社区,而另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停在相对杂乱的街区。放在中产阶级集聚社区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还完好无损。而打开顶棚的那一辆车,一天之内就给人偷走了。于是,该研究者把完好无损的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发现,刚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因此,有研究者以该试验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破窗理论”。
(1)基于上述材料,请从教育学、心理学视角谈谈你对“破窗理论”的理解(8分)
(2)试述“破窗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12分)
25.请观看小学高年级《落花生》教学片段,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结合本教学片段评析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10分)
(2)试论述教师课堂提问的功能(10分)
四、案例分析题(共二题,共76分,每题38分)
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黄山奇石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的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他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挡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2013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和答案
.
2013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注意事项 1. 2. 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分。 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选(共 21题,每题2分,共42分) 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孟子》 2.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体现了教育的什么功能?( ) A.经济功能 3.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A.梅伊曼 B.赫尔巴特 C.洛克 B.育人功能 C.政治功能 D.文化功能 )。 D.康德 4.人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 A.幼儿阶段 B.青少年阶段 C.成年阶段 D.老年阶段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隐喻了教师劳动具有( A.连续性 B.长期性 C.创造性 )。 )。 D.示性 6.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课程论命题的学者是( A.夸美纽斯 B.斯宾塞 C.杜威 D.博比特 7.一个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对数学的厌恶,他在离开学校后很可能 )。 不会再主动研究数学问题了。这种现象属于( )。 A.连带学习 B.附属学习 C.正规课程 D.显性课程 8.“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 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D.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9.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 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一个课时。这种出现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教学组织 形式是( )。 A.文纳特卡制 B.活动课时制 C.道尔顿制 D.特朗普制 10.“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辨析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辨析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
解析)
题型有:1.
1.德育的起点是提高道德认识。
正确答案:该说法是错误的。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2.目前,我国普通高中不属于基础教育。
正确答案: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普通高中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也就是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故普通高中也属于基础教育。
3.教学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正确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其中。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首要任务。此外,教学还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学活动的任务具有多样性,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4.直观教学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
正确答案:此观点是错误的。直观教学是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直观教学是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一般存学生对教学内容比较生疏时,或在理解遇到困难时才需要教师运用直观,而不能把直观作为教学的目的。
5.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正确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它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如果失去了这一质的规定性,那就不能称之为教育了。影响人的发展的活动可能是有目的的,也可能是自发的,只有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才是教育。因此,题干的描述是不
201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卷(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他把教师赞誉为()。
A.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B.心灵的建筑师
C.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D.辛勤的园丁
2.对童年期的学生来说,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浅显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A.稳定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3.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体育课
B.课外体育锻炼
C.体育竞赛
D.运动队训练
4.通常把一个国家各级分类学校的总体称为()。
A.国民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管理体制
D.学校教育结构
5.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A.决定作用
B.动力作用
C.主导作用
D.基础作用
6.1949年美国学者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段论”,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的课程编制模式,这一模式被称为()。
A.实践模式
B.过程模式
C.环境模式
D.目标模式
7.目前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主要课程是()。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探究课程
8.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学的实地测算、地理的地形测绘、生物的植物栽培和动物的饲养。上述情况属于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
2013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3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孟子》
2.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体现了教育的()功能。
A.经济功能
B.育人功能
C.政治功能
D.文化功能
3.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A.梅伊曼
B.赫尔巴特
C.洛克
D.康德
4.人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
A.幼儿阶级
B.青少年阶级
C.成年阶级
D.老年阶级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隐喻了教师劳动具有()。
A.连续性
B.长期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6.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课程论命题的学者是()。
A.夸美纽斯
B.斯宾塞
C.杜威
D.博比特
7.一个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对数学的厌恶,他在离开学校后很可能不会再主动研究数学问题了。这种现象属于()。
A.连带学习
B.附属学习
C.正规课程
D.显性课程
8.“西邻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跛,一子偻,乃使朴者衣,敏者贾,盲者卜,跛者纺,偻者绩”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直观性原则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年真题(年份)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年真题(年份)
《教育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真题
2011年下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
A.生产劳动B.模仿C.语言D.动物本能
2.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的是()。
A.陶行知B.蔡元培C.杨贤江D.徐特立
3.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格塞尔B.杜威C.华生D.霍尔
4.最早倡导教育实验并提出“实验教育法”这个名称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齐C.梅依曼D.洛克
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为()。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6.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A.认识活动B.智育活动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
7.“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
8.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A.课程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年编制
9.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A.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B.认知结构理论
C.教学与发展理论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10.教师职业开始出现始于()。
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初期
C.封建社会初期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11.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示范性B.复杂性C.主体性D.长期性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部分辨析题
辨析题备考
第一章
1凡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2013年上半年全国教资真题)
解析:错误,考察的是教育的概念。课本P2页。
预测题:
教育就是学校教育。(错误,考察广义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2动物界也存在教育。(2012年上半年全国教资真题)
解析:考察的是教育的本质。课本P3页
预测题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特有活动。(正确,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2013年下半年全国教资真题)
解析:考察的教育的社会属性-相对独立性。课本P3-P4。
4教育的民主化就是教育的平等化。
解析:错误,考察20世纪教育的特点,民主化指的是一方面教育均等化,还有就是教育的自由化。P7
5教育的现代化就是技术的现代化。
解析:错误,考察20世纪教育的特点,教育的现代化指的是技术和观念的现代化。
6生产力对教育起着决定作用。
解析:正确。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定,制约教育内容。
7教育可以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2012年下半年全国教资真题)
解析:错误。教育可以加速改变政治经济关系。最终政治制度的改变还要通过暴力夺权来实现。
8遗传素质决定能力发展的水平。(2012年上半年教资真题)
解析:错误。本质上考察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四个因素都有可能出道题目,大家尽量将四个因素好好看下它们的作用。遗传只能起到前提和基础的作用。最终决定一个能力发展还是主观能动性。
9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解析:正确,课本P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上半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他把教师赞誉为()。
A.人类灵魂的工程师B.心灵的建筑师C.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D.辛勤的园丁
2.对童年期的学生来说,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浅显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A.稳定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3.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体育课B.课外体育锻炼C.体育竞赛D.运动队训练
4.通常把一个国家各级分类学校的总体称为()。
A.国民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管理体制D.学校教育结构
5.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
A.决定作用B.动力作用C.主导作用D.基础作用
6.1949年美国学者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段论”,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的课程编制模式,这一模式被称为()。
A.实践模式B.过程模式C.环境模式.D目标模式
7.目前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主要课程是()。
A.分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探究课程
8.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学的实地测算、地理的地形测绘、生物的植物栽培和动物的饲养。上述情况属于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
A.实验法B.参观法C.演示法D.实习作业法
9.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理论是()。
A.形式教育论B.实质教育论C.传统教育论D.现代教育论
10.针对我国目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品德要求出现差异甚至对立的现象,应强调贯彻的德育原则是()。
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B.理论联系实际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D.正面启发积极引导
11.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段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实际锻炼法B.个人修养法C.情感陶冶法D.榜样示范法
12.学生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头脑中呈现诗句所描绘的相关景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无意记忆B.有意记忆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
13.丁力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查与监控。他所运用的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
14.老师问:“一张桌子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张东不假思索地回答:“三个角。”老师又问:“还有其他答案吗?”张东想了想,没有回答出来,这说明张东在解决问题时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
A.功能固着B.原型启发C.心理定势D.垂直迁移
15.王老师播放一首交响曲后,学生们便在头脑中产生了相应的视觉想象。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对比B.联觉C.补偿D.错觉
16.闭卷考试时,学生在头脑中呈现问答题答案的心理活动属于()。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
17.当同学们获悉本班取得学校合唱比赛第一名的成绩时欣喜若狂,他们的情绪状态属于()。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
18.人们通常认为“北方人开朗、豪放,南方人含蓄、细腻”。根据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上述人格特质属于()。
A.共同特质B.首要特质C.次要特质D.中心特质
19.学生张亮在课堂上出现怪异行为时,老师和同学都不理睬。他的这种行为便逐渐减少了,这种行为矫正法称为()。
A.强化法B.脱敏法C.消退法D.惩罚法
20.当学生嘲笑张老师个子矮小时,张老师以一句“浓缩的就是精华’’化解了当时的尴尬,这种情绪调节的方法称为()。
A.升华B.补偿C.幽默D.宣泄
21.罗森塔尔效应强调哪种因素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A.教师的知识B.教师的能力C.教师的人格D.教师的期望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凡是能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23.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
24.逆向迁移都是负迁移。25.遗传素质决定能力发展水平。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
27.简述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28.简述人格的特征。
29.简述品德的特征。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张林是一个对上网非常痴迷的孩子,爸爸由于工作需要买了一台电脑在家中上网。起初他同爸爸一起玩,父母也没有表示反对。到后来,他发展到每天一起床,就去上网,连中午、晚上休息时间也不放过。张林俨然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网虫”,沉迷于互联网上紧张、激烈的游戏,精美的图片和无拘无束的网上聊天而无法自拔。
老师了解了这一情况后并没有全盘否定张林的上网行为,而是与他聊了互联网,聊了比尔·盖茨,充分肯定了他通过上网学习电脑技术的积极性,并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了张林上网的内心世界。针对他的情况,老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第一,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加强与同学的交流,例如:让他担任小组长,每天收发、检查作业,在劳动值日中协调合作,建立互帮互助关系;第二,针对他喜欢电脑的特点,成立了计算机兴趣小组,并让他担任组长,有计划、有落实,定期给其他同学讲解互联网知识;第三,利用各种机会表扬他,与他沟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张林对自已有了信心,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在班级工作中为老师出谋划策,有活抢着干,任课老师都反映张林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问题:
试以德育的原则和方法的相关理论评析这位教师的做法。(18分)
31.材料
在一次讨论课上,老师问学生:“雪融化后变成什么?”张红抢先回答:“雪融化后变为水。”黄阳想了想说:“雪融化后变成泥土。”柳丽慢条斯理地回答:“雪融化后变成了春天。”老师评价道:“张红反应敏捷,回答准确,可以得到满分。黄阳和柳丽真不知你们怎么想的,要是给分,只能得0分。”
问题:
(1)运用心理学知识评价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10分)(2)这个案例对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