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研究进展PPT

合集下载

肿瘤学的最新进展和治疗方法

肿瘤学的最新进展和治疗方法

04
前景: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 段,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06
肿瘤热疗技术
原理:利用高温杀 死肿瘤细胞
优点:无创、无痛、 副作用小
应用:适用于多种 肿瘤类型
研究进展:正在研 究提高热疗效果的 方法
肿瘤光动力治疗技术
原理:利用光敏 剂在特定波长的 光照射下产生活 性氧,杀死肿瘤
细胞
优点:精确定位, 对正常组织损伤 小
肿瘤放射疗法
原理:利用高能量射线杀死肿瘤细胞 优点:精确定位,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 缺点:长期副作用,如皮肤损伤、放射性肺炎等 新进展: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质子重离子治疗等
肿瘤免疫疗法
原理:利用免疫系统 攻击肿瘤细胞
优点:针对性强,副 作用小,长期疗效好
主要类型:CAR-T 细胞疗法、PD-
1/PD-L1抑制剂、 肿瘤疫苗等

肿瘤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
信号转导通路的发现: 揭示了肿瘤细胞信号
转导的机制
信号转导抑制剂的研 究:开发出多种信号 转导抑制剂,用于肿
瘤治疗
信号转导与肿瘤微环 境的关系:研究信号 转导在肿瘤微环境中
的作用
信号转导与肿瘤耐药 性的关系:探讨信号 转导在肿瘤耐药性中
的作用机制
Part Two
肿瘤治疗方法
溶瘤病毒疗法: 利用病毒感染和 破坏肿瘤细胞, 同时激发免疫系 统攻击肿瘤细胞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基因治疗:通过修改或替 换基因来治疗疾病
肿瘤基因治疗:针对肿瘤 的基因治疗方法
研究进展:基因编辑 技术(如
CRISPR/Cas9)在 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

恶性肿瘤ppt课件

恶性肿瘤ppt课件

基础研究进展
基因组学研究
01
发现了许多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突变和调控机制,
为理解肿瘤的生物学特征提供了基础数据。
细胞生物学研究
02
揭示了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过程中的关键分子机制,
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持。
药物研发
03
基于对肿瘤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深入理解,成功研发出一批新
型抗肿瘤药物,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02
恶性肿瘤的治疗
手术治疗
1 2
根治性手术
切除肿瘤以及可能受累的大部分或全部器官或 组织,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肿瘤负荷。
姑息性手术
切除部分肿瘤以减轻症状,如姑息性肾切除术 。
3
减状手术
减轻肿瘤引起的症状,如脑室腹腔分流术改善 脑积水症状。
放疗与化疗
• 放疗:使用高能射线或粒子束消灭癌细胞。 • 常规放疗:每天一次,每周五次,持续数周或数月。 • 立体定向放疗:使用先进的定位和瞄准技术,将高剂量辐射聚焦于肿瘤及其周围区域。 • 术中放疗:在手术过程中将放疗应用于手术切除后的肿瘤床。 • 化疗:使用药物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生长。 • 术后辅助化疗:在手术后进行,旨在消灭可能残留的癌细胞。 • 术前辅助化疗:在手术前进行,旨在缩小肿瘤大小或减轻肿瘤相关症状。 • 姑息性化疗:用于无法治愈的癌症患者,旨在减轻症状和延长生存期。
临床研究进展
肿瘤筛查与预防
发展了多种有效的筛查方法,使早期肿瘤的发现率提高,并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加强疫苗 接种等措施,降低了某些肿瘤的发病率。
个体化治疗
基于患者的基因组、表型等特征,实现了对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生 存率。
免疫治疗
利用免疫系统的功能,开发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细胞疗法等新型免疫治疗方法, 为肿瘤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肿瘤基本知识PPT课件

肿瘤基本知识PPT课件

肿瘤基因治疗研究
肿瘤基因治疗是指通过改变肿瘤细胞 的基因表达或基因结构来抑制其生长 和扩散的方法。
目前,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仍面临一 些挑战,如基因导入效率和安全性、 基因治疗与现有治疗的协同作用等,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肿瘤基因治疗的主要策略包括基因敲 除、基因沉默、基因置换等,这些方 法在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试验中已取得 了一定的进展。
肿瘤在发展过程中,可引起一系列全 身症状,如发热、消瘦、乏力、食欲 不振、贫血等。
肿瘤的诊断方法
病理学诊断
通过组织活检或细胞学检查, 对肿瘤进行病理学诊断,确定 肿瘤的性质、类型和分化程度

影像学诊断
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 检查,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 、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 系。
内窥镜诊断
通过内窥镜对肿瘤进行检查, 可以直接观察肿瘤的形态和表 面特征,同时可取组织进行病 理学诊断。
生化指标诊断
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等标本中 的肿瘤标志物、生化指标等, 辅助诊断肿瘤及评估治疗效果

肿瘤的早期发现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对高危人 群和高发地区的人群进行筛查,有助 于早期发现肿瘤。
自查自检
肿瘤基本知识PPT 课件
目录
• 肿瘤概述 • 肿瘤的症状与诊断 • 肿瘤的治疗 • 肿瘤的预防与康复 • 肿瘤研究进展
01
CATALOGUE
肿瘤概述
肿瘤的定义
01
肿瘤是机体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 肿块,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和 功能。
02
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 大类,良性肿瘤通常不会扩散, 而恶性肿瘤会扩散并侵犯其他组 织。
靶向治疗
针对肿瘤细胞特有的基因 突变或异常表达的蛋白, 使用具有针对性的药物进 行治疗。

2024年肿瘤治疗新进展临床医学培训课件

2024年肿瘤治疗新进展临床医学培训课件
通过阻断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间的抑制性信号通路,恢复 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攻击能力。
免疫检查点分子
包括CTLA-4、PD-1、PD-L1等,在正常情况下参与免疫 反应的负调控,防止过度免疫反应对机体造成损伤。
抑制剂类型
主要包括抗体类药物和小分子药物,通过特异性结合免疫 检查点分子,阻断其与配体的相互作用,从而激活免疫系 统对肿瘤的应答。
临床医生应积极参与多学科协 作,与放疗科、化疗科、影像 科等相关科室紧密合作,共同 制定和执行患者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应关 注患者的心理和社会支持需求 ,提供必要的心理干预和社会 资源链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 对疾病和治疗带来的压力。
临床医生可以积极参与肿瘤治 疗的临床试验和研究工作,探 索新的治疗方法和策略,为肿 瘤患者贡献自己的力量。
THANKS.
02
激酶抑制剂
针对肿瘤细胞中异常活化的激酶进行抑制,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和
扩散。如EGFR抑制剂、ALK抑制剂等。
03
PARP抑制剂
通过抑制肿瘤细胞中PARP酶的活性,阻断肿瘤细胞DNA损伤修复途径
,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临床试验结果及前景展望
临床试验结果
多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新型靶向药物在多种肿瘤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如ADCs在乳腺癌、肺癌 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激酶抑制剂在肺癌、结直肠癌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疗效;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乳腺癌 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02
放射治疗的优势
放射治疗具有无创性、局部控制率高、可重复性强等优势 ,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03
放射治疗与其他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
放射治疗与手术、化疗等其他治疗手段联合应用,可发挥 各自的优势,提高肿瘤治疗的整体效果。例如,术前放疗 可缩小肿瘤体积,降低手术难度;术后放疗可消灭残存肿 瘤细胞,降低复发风险;与化疗联合使用可实现协同增效 等。

临床医学中2024年肿瘤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培训课件

临床医学中2024年肿瘤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培训课件
,为靶向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靶向治疗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低毒性的 特点,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细胞免疫治疗
细胞免疫治疗是一种利用人体自 身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的治疗方 法,通过激活或调节免疫细胞,
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
目前,细胞免疫治疗主要包括过 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和免疫检查点
抑制剂治疗。
肿瘤的分类
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 类,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呈膨胀 性生长,而恶性肿瘤则生长迅速,具 有浸润和转移的能力。
肿瘤的发病机制
01
02
03
遗传因素
肿瘤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密 切相关,一些基因的突变 可以增加个体患肿瘤的风 险。
环境因素
环境中的致癌物质、辐射 、慢性炎症等都可能诱发 肿瘤的发生。
伦理审查
确保试验符合伦理原则, 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 。
知情同意
确保受试者充分了解试验 内容、风险和权益,自愿 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不良事件处理
对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不良 事件进行及时处理和报告 ,确保受试者的安全和健 康。
05 肿瘤科学未来展望
肿瘤免疫治疗的前景
01
02
03Leabharlann 04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利用人体 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的方法, 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免疫因素
免疫系统的异常也可能导 致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肿瘤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
通过避免接触致癌物质、保持健 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等方式 可以有效预防肿瘤的发生。
控制
对于已经发生的肿瘤,通过早期 发现、规范治疗和康复护理等方 式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提 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02 肿瘤研究最新进展

病理学肿瘤PPT课件

病理学肿瘤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压迫和阻塞
肿瘤可以压迫和阻塞周围的器官 和组织,导致相应的症状,如疼
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
免疫抑制
肿瘤可以引起免疫抑制,使机体对 肿瘤细胞的清除能力下降,从而加 速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内分泌紊乱
某些肿瘤可以分泌激素或类激素物 质,导致内分泌紊乱,引起相应的 症状,如糖尿病、肥胖症等。
通过激发机体对肿瘤抗原的免疫反应, 预防或治疗肿瘤。
细胞免疫疗法
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攻击肿瘤, 如CAR-T细胞疗法和TCR-T细胞疗法。
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基因编辑技术
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 术,对肿瘤细胞进行精确的基因
改造。
抑癌基因治疗
将抑癌基因导入肿瘤细胞,抑制 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病理学肿瘤ppt课件
• 肿瘤概述 • 肿瘤的病理学分类 • 肿瘤的病理生理学 • 肿瘤的治疗与预后 • 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
01
肿瘤概述
肿瘤的定义与分类
肿瘤的定义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 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 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 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的分类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有助于 早期发现肿瘤,提高治愈率和 生存率。
高危人群筛查
针对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 筛查,如乳腺癌、结直肠癌等 。
疫苗接种
接种一些预防性疫苗,如HPV 疫苗、肝炎疫苗等,可降低某
些肿瘤的发生风险。
05
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
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肿瘤疫苗
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如CTLA-4和 PD-1,来增强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肿瘤PPT演示课件

肿瘤PPT演示课件
病理学诊断
通过组织活检或细胞学检查, 确定肿瘤的性质和类型。
影像学诊断
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检 查,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位 置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
内窥镜检查
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肿瘤的表 面和内部结构,获取病理学诊 断依据。
生化指标检测
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等标本中 的生化指标,辅助诊断肿瘤及
评估病情。
肿瘤的分期与分级
分期
根据肿瘤的侵犯范围、扩散程度 和转移情况,将肿瘤分为早期、 中期和晚期。分期有助于制定治 疗计划和评估预后。
分级
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点和恶性程 度,将肿瘤分为低级别、中级别 和高级别。分级有助于预测肿瘤 的生长速度和恶性程度。
03 肿瘤的治疗肿瘤的手术治疗Fra bibliotek手术切除
通过手术将肿瘤及其周围 组织彻底切除,以达到根 治的目的。
肿瘤干细胞与耐药性
肿瘤干细胞在耐药性产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克服肿瘤耐药性提供了新的思 路。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肿瘤ppt演示课件
目 录
• 肿瘤概述 • 肿瘤的症状与诊断 • 肿瘤的治疗 • 肿瘤的预防与康复 • 肿瘤研究进展
01 肿瘤概述
肿瘤的定义
01
肿瘤是机体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 肿块,具有占位性病变和侵蚀性 生长的特点。
02
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 大类,恶性肿瘤又称为癌症。
肿瘤的分类
根据组织来源,肿瘤可以分为上皮组 织肿瘤、间叶组织肿瘤、淋巴造血组 织肿瘤和神经组织肿瘤等。
通过阻断免疫系统中负向调控信号,增强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已成功应 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
肿瘤疫苗
针对特定肿瘤抗原设计的疫苗,能够激发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特异性反应, 为肿瘤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肿瘤学的前沿研究进展和应用

肿瘤学的前沿研究进展和应用

研究目的:提高肿瘤诊断和治疗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
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流行病学研究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肿瘤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肿瘤学研究有助于了解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治疗
肿瘤学研究有助于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信号分子:发现新的信号分子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信号调控:研究信号转导的调控机制,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信号阻断:开发针对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剂,用于肿瘤治疗
肿瘤学应用
肿瘤诊断和检测技术应用
影像学检查:CT、MRI、PET等
病理学检查:组织切片、细胞学检查等
分子生物学检测:基因测序、生物标志物检测等
肿瘤的研究投入:肿瘤研究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合作
肿瘤学研究的未来展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技术发展:基因编辑、细胞治疗、人工智能等
研究方向:个性化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挑战与机遇:攻克肿瘤耐药性、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等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研究成果,推动肿瘤学研究进展
肿瘤基因组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肿瘤基因组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肿瘤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肿瘤基因组学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和前景
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
肿瘤干细胞的定义和特性
肿瘤干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
肿瘤干细胞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肿瘤干细胞治疗的最新进展和挑战
肿瘤细胞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信号转导通路:揭示肿瘤细胞信号转导的机制和通路
放射治疗:利用放射线杀死肿瘤细胞
化学治疗:使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
肿瘤预防和干预措施应用

抗肿瘤中药研究进展ppt课件

抗肿瘤中药研究进展ppt课件

骨肿瘤等
对S180艾氏腹水癌 有抑制
多种肿瘤
22
附表Ⅴ 扶正固本类药
编号 药名 主要成分
药理作用
应用
Ⅴ-5
核桃 枝
胡桃醌 黄酮甙
对S37使白细胞 消化道癌
血小板有抑制

Ⅴ-6
人参
人参甙、人参 对S180、腺癌755 甙半萜醇总甙 有抑制作用
多种肿瘤
Ⅴ-7
甘草
三萜皂甙、甘 草酸、甘草素
对骨髓瘤、艾氏 腹水癌、吉田肉
药理作用
Ⅳ -1
野葡 萄根
黄酮类、氨基 酸酚类
对S180有抑制
应用
消化道肿 瘤、妇科
肿瘤
Ⅳ -2
半边 莲
生物碱
对S180有抑制 多种肿瘤
Ⅳ -3 翟麦
生物碱VitA
对体外人贲门癌 食管贲门 膀胱癌有抑制 癌膀胱癌
Ⅳ -4
了哥 王
黄酮类
对S180、U14有
肝癌
抑制作用 消化道癌
18
附表Ⅳ 利水化湿类药
2
一、清热解毒类
清热解毒属中医祛邪治疗法则 之一,多用抗恶性肿瘤热证、实证。 这类药物的较广的抗菌谱,能抑制 病毒,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 对一些实验动物肿瘤有一定抑制作 用;对癌细胞与白细胞也有杀伤活 性,因而具有消炎、杀菌、抑癌、 排毒和退热等作用。
3
一、清热解毒类
本类药物较多,包括屯梨根、
支花
生物碱 体癌有抑制作用 种肿瘤
Ⅰ-4 水杨梅 水杨梅素、 对宫颈癌、AK肉 消化道肿瘤

β-谷甾醇 瘤、Walke有抑
制作用
6
附表Ⅰ 清热解毒类药
编号 药名 主要成分

临床医学中2024年肿瘤科学的研究进展培训课件

临床医学中2024年肿瘤科学的研究进展培训课件
患者的舒适度。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饮食偏好,制定个 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 况。
运动康复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提高身体 素质和免疫力,缓解疲劳和焦虑等情绪障
碍。
心理社会干预
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需求,提供心理咨 询、社会支持和志愿服务等综合性干预措 施,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和社会融入。
临床医学中2024年肿 瘤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培训课件
汇报人: 2023-12-26
目 录
• 肿瘤科学概述与最新进展 • 肿瘤发生机制与遗传学研究 • 肿瘤诊断技术进展及挑战 • 肿瘤治疗策略创新与优化 • 生物标志物在肿瘤诊疗中应用价值 • 肿瘤患者心理干预与生活质量提升举措
肿瘤科学概述与最
01
2024年肿瘤科学重要突破
免疫治疗进展
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2024年,免疫治疗在多个瘤种中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如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系 统肿瘤中的成功应用。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治疗
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肿瘤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取得了重要突破。通过基 因测序和生物标志物分析,可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1 2
微创手术技术
通过小切口和精细器械进行手术,减少创伤和并 发症。
机器人辅助手术
利用机器人技术提高手术精度和效率,减少医生 疲劳和误差。
3
3D打印技术在手术中的应用
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个性化手术导板和植入物 ,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效果。
放射治疗技术革新和优势分析
质子治疗
利用质子束进行放射治疗,具有 更高的精准度和更低的副作用。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PowerPoint演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PowerPoint演
为抗代谢抗肿瘤药物是胸腺嘧啶合成酶的抑制剂在体内首先转变成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与胸腺嘧啶合成酶结合再与辅酶510次甲基四氢叶酸作用环磷酰胺属于烷化剂类抗肿瘤药也是广谱药物其毒性比其它氮芥类药物小临床广泛用于恶性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卵巢癌乳腺癌等的治疗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肿瘤组织十分复杂,包含有各群、各期和各型的肿瘤细胞 。
从发展趋势看,今后治疗癌症将以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 为主。
离WHO “六年后攻克癌症”的预言还有4年时间,我们期待 着这一天。
让生命之树常绿
11
• 参考书:

《药物化学进展》、

《药物化学回顾与发展》
彭司勋(院士) 主编


《药物化学总论》
郭宗儒 编著



12
案例学习
• 李某,女,45岁,最近被确诊为乳腺癌。
13
脱氧核苷酸,与胸腺嘧啶合成酶结合, 再与辅酶5,10-次甲基四氢叶酸作用,
14
15
案例学习
• 李某,女,45岁,最近被确诊为乳腺癌。经 活
• 组织检查,X线检查时可见肿块是恶性的,并 已转移
• 至周围的淋巴结。医生建议先进行原发肿块的 切除
• 及淋巴结的清扫,然后在进行系统地化疗。医
生如何
癌症 是由人体中的有害基因造成的,

是由人体细胞基因的病变或缺陷引起的。
(有害基因产生异常细胞,又不幸的被复制成两个、多个,
不受控制的自我复制,并使其避免了通常情况下基因对 一个
新组织生长的调控,从而形成了不断生长的肿瘤组织。)
2002年10月7日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的发现项目是: “细胞程序性死亡”是由基因控制的。对这些基因的研究有助 于发现治疗癌症等疾病的新方法。

临床医学中2024年肿瘤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培训课件(精)

临床医学中2024年肿瘤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培训课件(精)
肿瘤基因突变
利用基因突变检测技术如NGS等,发现肿瘤特异性基因突变,为肿 瘤的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基于生物标志物个体化治疗策略
预测性生物标志物
通过检测患者对特定治疗药物的 敏感性或抗性相关生物标志物, 预测患者对该药物的疗效,从而 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预后性生物标志物
利用生物标志物对患者预后进行 评估,发现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 因素,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 疗和随访建议。
04
放射治疗技术创新及实践应用
质子重离子等先进放疗技术介绍
质子重离子放疗技术
01
利用质子和重离子等带电粒子进行放射治疗,具有剂量分布均
匀、对周围组织损伤小等优点。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
02
通过先进的影像技术,如CT、MRI等,对肿瘤进行精确定位,
提高放疗的精准度和疗效。
适应性放射治疗(ART)
管理中作用
01
肿瘤科学概述与最新进展
肿瘤定义、分类及流行病学
01
肿瘤定义
肿瘤是一类由异常增生的细胞所形成的疾病,这些细胞具有生长失控、
侵袭周围组织和器官的能力。
02
肿瘤分类
根据肿瘤的良恶性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根据组织来源可分为上
皮性肿瘤、间叶性肿瘤等。
03
肿瘤流行病学
全球范围内,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临床医学中2024年肿瘤科学 的最新研究进展培训课件
汇报人:
2023-12-30

CONTENCT

• 肿瘤科学概述与最新进展 • 新型诊疗技术在肿瘤治疗中应用 • 靶向药物设计与优化策略探讨 • 放射治疗技术创新及实践应用 • 生物标志物在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

肿瘤治疗新进展PPT精品医学课件

肿瘤治疗新进展PPT精品医学课件
肿瘤治疗新进展 靶向和免疫治疗篇
.
肿瘤免疫治疗很早就开始研究,但在临 床治疗中一直是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 矮子。
内部参考资料
内部参பைடு நூலகம்资料
内部参考资料
CAR-T细胞治疗最成功的一个案例是美国 的Emily Whitehead,5岁时,她被诊断患有急 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医学上,85%的急性淋巴 细胞白血病患儿来说,化疗可以治愈,但对 于Emily Whitehead并非如此,在进行首轮化 疗时发生感染,差点失去双腿。后来病情复 发,她又接受了治疗,并排期做骨髓移植手 术。等待治疗期间,病情再次恶化,这时医 生们已经无计可施了。
+ 但是,奇迹出现了——艾米丽在7岁生日那 天苏醒,身体逐渐康复。两年后,她依然 健康,能弹钢琴,与狗狗玩耍,后来还上 学了。艾米丽已经成为这种全新疗法的招 牌人物。
内部参考资料
CAR-T,全称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 疫疗法。这是一个出现了很多年,但是近几 年才被改良使用到临床上的新型细胞疗法。 和其它免疫疗法类似,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利 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清除癌细胞,但是 不同的是,这是一种细胞疗法,而不是一种 药。
(4)进行回输之前的清髓治疗,一般为化疗,一方 面可以清除免疫抑制细胞,另外可以减少肿瘤负 荷从而起到增强疗效的作用;
(5)回输CAR-T细胞,观察疗效并严密监测不良反 应。
内部参考资料
内部参考资料
内部参考资料
内部参考资料
CAR-T细胞治疗应用的另一个领域是实体瘤。 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根源在于实体瘤具有一系 列不同于血液系统肿瘤的特征,不同类型实体瘤 具有不同的免疫抑制机制,CAR-T细胞难以进人 肿瘤组织而发挥抗肿瘤作用,而且实体瘤中缺乏 像CD19、CD20这样相对较理想的特异性表面标 记。实体瘤中很少有表达于肿瘤细胞表面的肿瘤 特异性表面抗原,从而能够避免正常组织或细胞 类型受到免疫攻击。

淋巴瘤诊疗进展PPT课件

淋巴瘤诊疗进展PPT课件

9p+
.
8
Dunleavy K, et al. Oncology (Williston Park) 2014;28(4):326-334.
PMBL 主要的信号通路异常
.
9
Mary Gerrard, et al. Blood 2013 121: 278-285
PMBL的诊断与治疗
PMBL概述 PMB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PMBL的治疗
.
12
Johnson P, et al. Primary Mediastinal Large B-Cell Lymphoma. In: Dreyling M, Williams ME, editors. Rare Lymphomas. 2014.
.
13
Steidl C, et al. Blood 2011;118(10):2659-2669.
与生存不佳有关 国际结外淋巴瘤研究组(IELSG)指出,男性,PS差,疾病晚期与预后不佳有
关 近期有研究认为MHCII基因阳性患者预后不良
.
16
Johnson P, et al. Primary Mediastinal Large B-Cell Lymphoma. In: Dreyling M, Williams ME, editors. Rare Lymphomas. 2014.
PMBL的鉴别诊断
• 鉴别诊断主要包括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纵隔灰区淋 巴(MGZL)等DLBCL亚型
.
14
Johnson P, et al. Primary Mediastinal Large B-Cell Lymphoma. In: Dreyling M, Williams ME, editors. Rare Lymphomas. 2014.

(可修改)肿瘤多学科协作(-MDT)发展进展.ppt

(可修改)肿瘤多学科协作(-MDT)发展进展.ppt

优选
21
MDT标准流程
优选
22
总结
• 肿瘤需要多学科协作治疗,开展肿瘤MDT可为临床医生和患者带来多 项临床获益。
• 英国肿瘤MDT起步早、发展成熟、应用广泛。我国肿瘤MDT尚处起步阶 段,可参考英国NHS肿瘤MDT指南,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积极发展肿瘤 MDT,提高肿瘤预后。
优选
23
THANKS
肿瘤——多学科协作治疗
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诊断和治疗均需要多学科协同完成。MDT是实现 “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治疗手段” 进行肿瘤个体化综合治疗的组织 保障。
优选
9
MDT在肿瘤治疗中的任务
• 提供恰当、及时的疾病诊断。 • 基于诊断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基于患者的支持性护理需要完善患者护理方案。 • 考虑所有服务的治疗范围,使癌症患者的护理达到最优化。
优选
20
克服循证医学证据的滞后性,规范化治疗
——积极宣教各种指南, 使广大医疗工作者真正掌握综合治疗的精髓。 ——通过组织专家讨论、达成共识,形成基于循证医学基础的临床指南并 加以切
实执行。
——设计联合科研课题项目,为制定具有我国特色的恶性肿瘤综合治疗 的整体水
平提供理论依据参加全球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 MDT) 是建立于循证医学基础上的一种肿瘤治疗 新模式。
它将医院内部不同科室的医生聚集, 通过定期、定时、定址的会议,汇集各 科室的最新发展动态, 并结合患者的疾病分期、家庭经济状况及其身体状况 和心理承受能力, 在权衡利弊后,确定出科学、合理、规范的最佳治疗方案。
优选
8
优选
3
1
肿瘤的传统诊疗模式
1
优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是多种疾病的组合,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及其复杂。 长时间、多因素、多基因突变、多步骤逐渐演化的过程。
2.发病机制
细胞周期与肿瘤
非增殖细胞群
增殖细胞群
无增殖力细胞
复发 复发
肿瘤增 大
死亡细胞
肿瘤:编码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调控信号及其DNA损伤修复蛋白的基
因发生改变,导致细胞增殖调控失衡的结果
2.发病机制
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2009.6.24
主要内容
1
概述
2
发病机制
3
国际动态
4
国内动态
5
动物模型
• 肿瘤
1.概述
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 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细胞克 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异常形态、代谢和功能, 失去分化成熟能力 生长旺盛,具有相对自主性,致瘤因素不再存在仍能持续性生长 侵袭性生长对原有组织和器官造成破坏 转移往往是肿瘤致死原因
Components of the cell cycle
生长因子
Cyclin
CDK CKI CDC
转录因子
2.发病机制
DNA损伤或复制不完 全可阻断细胞周期
生长因 子信号 通路
抗血管生成:VEGF
Ras
2.发病机制
细胞周期与肿瘤
Checkpoints of the cell cycle
抑癌基因
原癌基因
年份
1949年 1957年
人均寿命 (岁) 35
57
癌症死亡率 (排名) 9
7
人口 老龄化
1997年
70.8
2
1.概述
分布:
年龄: 。集中在中老年人群
性别:生殖系统、甲状腺、胆囊肿瘤多见于女性 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多见于男性
地理分布:城市>农村;国际
影响因素:
外界致 癌因素
化学:亚硝胺类、芳香胺类、多环芳烃类等 物理:辐射、紫外线等 生物:病毒、真菌及其毒素、寄生虫
纤溶过程
内皮细胞变细长,产生细胞表面分子使 其沿ECM迁移
内皮细胞增殖
新血管形成,并与血循环交叉合流,逐渐
成熟(周细胞、平滑肌细胞进入 内皮细胞 转向静态)
2.发病机制
肿瘤组织:缺氧 缺氧诱导因子Hit-1(+HRE/其它) 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及迁移 ;促使其蛋白水解酶的分泌
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及迁移、抑制凋亡
1.概述
• 分类
1.概述
上皮组织
组织来源和类型
肿瘤
间叶组织 神经组织
淋巴造血组织
其他组织
1.概述
来源于不同组织的肿瘤
组织类别 组织来源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鳞状上皮 乳头状瘤
好发部位 皮肤、鼻窦、喉

乳头状癌
子宫、皮肤、肺、鼻咽、阴 茎、喉

腺状上皮 腺瘤
甲状腺、乳腺、胃肠、肺、 支气管

腺癌

滑膜
软骨瘤 滑膜瘤
恶性肿瘤
脂肪肉瘤
平滑肌肉瘤
纤维肉瘤
横纹肌肉瘤 血管肉瘤、 淋巴管肉瘤
骨肉瘤 软骨肉瘤 滑膜肉瘤
好发部位 四肢、皮下部 下肢、腹膜后 子宫、肠胃壁、脉管壁、皮肤 子宫 体表皮肤、四肢 任何部位及器官 头颈部、腋下、会阴、胸壁 四肢、子宫、阴道壁、肾、膀胱、 胃肠、胆管、舌等 皮肤、舌、唇
活跃,内皮细胞更新可短至数周;无序状态
管壁薄弱,通透性强(缺乏完整的基底膜结构,内皮细胞间有较 大空隙);有大量的血管盲端、动静脉间短路及血管的局部膨 出
2.发病机制 如VEGF 释放促进血管生成的因子活化邻近的 血管内皮细胞
纤维酶原激活系统(PA) uPA tPA
MMPs
血管生成(FGF)
产生蛋白水解酶,降解基底膜及ECM
颅骨、长骨 长骨两端、膝部上下、弘骨上部
长骨、短骨 膝、腕、肘、肩、足
1.概述
组织类别 组织来源 良性肿瘤 胶质细胞 星形细胞瘤


神经鞘 神经鞘瘤
恶性肿瘤
好发部位
大脑、小脑、脊髓
多形胶质母细胞瘤 大脑、小脑
成髓细胞瘤
小脑
恶性神经鞘瘤
四肢


淋巴 及造 血组织
神经节 神经节细胞瘤
脑膜
脑膜瘤
淋巴组织 淋巴瘤
内在因素:遗传、免疫、激素、性别、年龄、种族等
1.概述
2.发病机制 细胞增殖周期
细胞周期与肿瘤 细胞分化
细胞凋亡
端粒酶与肿瘤 血管生成与肿瘤
肿瘤的侵袭与转移
药物研究的热门靶点
肿瘤耐药;癌痛;化疗呕吐…
2.发病机制
肿瘤的形成:
致瘤因子
eg:原癌基因 抑癌基因
遗传物质改变
细胞
细胞异常增殖
肿瘤 (新生物)
造血组织
成神经节细胞瘤
脑膜肉瘤
何杰金氏病 非何杰金氏病
白血病、 多发骨髓瘤
纵隔、后腹膜
肾上腺
脑膜
颈、纵隔、后腹膜、 淋巴结、肠膜
椎体、肋骨、胸骨、 颅骨、长骨
1.概述
组织类别 组织来源

绒毛组织
良性肿瘤 葡萄胎

生殖细胞


多胚叶组 畸胎瘤

成黑色素 黑痣 细胞瘤
恶性肿瘤
绒毛上皮癌 病机制
大多是大分子 蛋白的生物活 性片断
2.发病机制
细胞因子:IL-1,趋 化因子,生长因子等
TNFα
2.发病机制
端粒酶与肿瘤
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线性染
色体末端,由串联重复的短的 ds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所组 成的DNA蛋白复合体。
保护染色体末端免于降解或可能 的DNA损害
好发部位 子宫
睾丸
胚胎性癌 恶性畸胎瘤
睾丸
纵隔、睾丸、卵巢、骶 尾部
恶性黑色素瘤 皮肤、眼、粘膜、口腔、 鼻腔、食管、阴道、 阴茎、直肠
1.概述
• 流行病学
我国:新增160万/年,
死亡120万,累计病例 640万。
流行趋势:上升;>心脑血管疾病;首要死因;
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肠癌、乳癌…
21世纪我国癌症的发病趋势如何?
2.发病机制
细胞周期与肿瘤
2.发病机制
血管生成与肿瘤
血管生成:在已有的血管基础上生出新的毛细血管,一般 是从原有的毛细血管和末梢小静脉的内皮细胞出芽而成。
肿瘤血管:上述;新生成的血管
实体瘤后续生长及转移均依赖于新生血管生成。
正常成熟组织 肿瘤组织
血管系统特点
相对静止;内皮细胞更新极缓慢(250-300天)
甲状腺、乳腺、胃肠、肺、
其他腺上皮部位

囊腺瘤 囊腺癌
卵巢
混合瘤 混合癌
唾液腺
移行上皮 乳头状瘤 移行上皮癌 肾盂、膀胱
基底细胞
基底细胞癌 皮肤
1.概述
类别 组织来源 良性肿瘤 脂肪 脂肪瘤
间 平滑肌 平滑肌瘤
纤维组 纤维瘤 叶织
横纹肌 横纹肌瘤

血管、 血管瘤、 淋巴管 淋巴管瘤 织 骨、软 骨瘤
保护”末端复制”问题
“细胞分裂计时器”
2.发病机制
端粒酶与肿瘤
telomerase
Unlimited proliferative capacity Cell death
2.发病机制
端粒酶与肿瘤
端粒酶(telomeras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