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班角色游戏材料和幼儿游戏行为关系

合集下载

不同结构游戏材料与幼儿游戏行为的关系研究

不同结构游戏材料与幼儿游戏行为的关系研究

不同结构游戏材料与幼儿游戏行为的关

系研究

摘要:近些年,我国教育方式发生了改变。在幼儿教学中,幼师除了加深幼

儿对外界事物的理解外,还需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增

强社会适应性。结构游戏是目前幼师在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游戏教学手段,由于

结构游戏种类较多,材料复杂多样,很容易影响到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所以优势

需要转变理念,采取不同的措施,发挥出结构游戏的育人功能。本文主要研究了

不同结构游戏材料与幼儿游戏行为的相关内容,希望能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不同结构游戏;材料;幼儿;游戏行为;关系

引言:

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质量日益关注。结构游戏因为自身的优势,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构建出不同形状、不同结构的物品,从而强化幼儿的感官

能力,现已被广泛应用到幼儿教学活动。因此,幼师需加强重视,设计出新型结

构游戏,全面提升幼儿教育水平。

一、不同结构游戏材料分析

结合幼儿园中开展的结构游戏活动,大致可以分成两种结构材料,一种是低

结构材料,另外一种则是高结构材料。主要以材料与真实事物的对比作为划分依据,通常相似性越强,结构性越高,反之亦然。故两种游戏材料之间具有较多的

不同,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一)高结构材料分析

现在高结构材料基本是现实生活事物的还原,虽然可以给幼儿提供最真实的

认知,但是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生活中常见的货车为例,在高结构游戏材

料制作中,只能高强度还原,并不能当做其他用途[1]。同时高结构材料具有较强

的模拟性,像常见的有自然生物模型材料、交通模型材料、戏剧性游戏道具材料等,往往具有一定的规律,不具备太高的使用弹性,用途也比较单一。但能够强

小班角色游戏材料和幼儿游戏行为关系解读

小班角色游戏材料和幼儿游戏行为关系解读

小班角色游戏材料和幼儿游戏行为关系解读作者:吴萍

来源:《早期教育(教师版)》2013年第06期

本学期我们小班教研组的专题是:关注角色游戏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适宜性,促小班幼儿角色意识的提高。根据这一专题内容,教师定点观察了小(1)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情况。重点围绕游戏环境和材料因素对幼儿游戏状态的影响进行了研讨,进一步梳理环境和材料与幼儿角色游戏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教研实录

组长:周一上午,我们每位教师对小(1)班的角色游戏进行了定点观摩。现在,请大家依次来交流一下,你所看到的游戏区中,幼儿和材料的互动情况如何?

(一)糖果店

教师A:我看的是“糖果店”。三名幼儿在糖果店,乐乐不停地吆喝:“卖糖果喽!卖糖果喽!”他把已经包好的糖果放到盒子里再盖上盖子。放了三个盒子的糖果以后,一名顾客来了。顾客说:“我要草莓味的。”乐乐就把红色的三颗糖放到了小熊形状的盒子里,然后把盒子放在一个礼品袋中,说:“给你糖果。”顾客拿着糖果袋,去娃娃家了。顾客走后,乐乐又开始将散装的糖果分别装进糖果盒中,旁边的两名幼儿也开始用糖纸包糖果。过了两分钟后,又一名顾客抱着娃娃来买糖果了。乐乐同样将糖果装进糖果盒,放进袋子。顾客拎着袋子开心地回家了。

组长:今天的“糖果店”,明显比上次活动时候热闹了许多,顾客多了。“糖果店”中的幼儿也明显忙碌了许多。其中,有两样关键性的材料丰富了游戏的情节,使幼儿有事可做,是什么?

教师B:是糖果盒和糖果袋。新投放的糖果盒、糖果袋这些材料吸引着幼儿投入到游戏中。在操作这些的过程中,幼儿不像以前那样无所事事,而是不停地分分糖果、照看生意。

浅谈幼儿园角色游戏材料的投放

浅谈幼儿园角色游戏材料的投放

角色游戏中游戏材料是幼儿表现游戏内容、幼儿顺利进行角色游戏的物质保障,是发展幼儿游戏水平的重要支柱。玩具、材料是幼儿游戏的工具,幼儿的能力是通过与玩具、材料的互动中学习获得的。因此,教师在提供角色游戏材料时,应考虑材料的操作性、层次性和动态性,支持引发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发挥游戏材料应有的教育价值。

一、游戏材料具有操作性

不同的玩具、材料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环境与材料不是摆设,都要以幼儿的操作为基础,具有可操作性。在美观、温馨的同时孩子可以自由选择并与其产生互动。小班主要以平行游戏为主,而且孩子们喜欢摆弄游戏材料,因此小班角色游戏区的材料要真实、接近幼儿生活,比如娃娃家的炊具、娃娃家的衣服、鞋袜、奶瓶等都是生活中真实物品,在摆弄、操作的过程才能更好地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中大班教师如果为幼儿准备的玩具材料过于逼真,把“饺子”、“馄饨”、“饼干”

等精心包装,幼儿就失去了动手操作探索的机会,老师的诸多“不许”,大大减弱了

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为了不过多的限制孩子,让他们充分自由的玩,在小吃店可以提供少量的成品食物,更多的提供一些半成品如橡皮泥、彩纸、各种菜的轮廓图等,可以让孩子自己制作馄饨皮、饺子皮、将各种颜色的彩纸撕成碎纸片,孩子们尝试自制各种馅料。大班的美林阁餐厅游戏区域给孩子提供了红、黄、蓝、白等各种稀设颜料,根据顾客的要求调制成“牛奶、”“雪碧”、“可乐”、“芬达”等各种饮料等,

同时让孩子讨论、制定规则达成一致:给杯子做上不同标记代表冷饮和热饮。孩子们在游戏中品尝他们自己亲手制作的食品、调制的饮料、欣赏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们对角色游戏的兴趣更浓了,持续的时间也更久了,角色游戏的情节发展也就越来越丰富了。

幼儿园角色游戏材料的提供

幼儿园角色游戏材料的提供

幼儿园角色游戏材料的提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不仅给幼儿带来了快乐,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角色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游戏,而游戏材料在角色游戏中尤为重要。游戏材料是进行角色游戏的物质条件,它不仅起着角色的作用,还能增加游戏情节,丰富游戏内容.因此,教师为幼儿提供的角色游戏材料应合理、恰当。

一、游戏材料应适应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

由于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知识经验不同,教师在选择、投放、变换游戏材料时,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

1.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材料

小班幼儿的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其活动受外界刺激的直接影响,随意性较强,因而对周围成人活动的认识也往往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此阶段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很强,其活动离不开具体的事物,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受到环境中的具体事物的制约,在活动中缺乏明确的目的.这就使他们在游戏活动中其思维离不开具体的游戏材料,离不开周围具体环境的刺激。所以,对他们来说,游戏中具有组织能力的因素是各种各样的材料以及同伴的模仿。

小班幼儿的游戏材料和同伴的游戏活动都能有效地激发他们游戏动机,帮助他们展开特定的想象.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思维的概括性和灵活性较差,在使用物品进行游戏时“以物代物"的能力不强,使他们在模仿同伴的游戏时也往往追求和同伴相同的玩游戏材料,若同样的玩具材料不足时,就容易发生争抢。因而成人在帮助他们开展游戏时,要注意给他们提供各种形象的玩具和游戏材料,以引发他们开展游戏的愿望。为避免争抢玩具,在一个时期内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在种类上可适当少一些,而同类物品在数量上应多一些。

浅谈幼儿角色游戏的组织和实施

浅谈幼儿角色游戏的组织和实施

浅谈幼儿角色游戏的组织和实施

发布时间:2023-05-30T07:52:54.892Z 来源:《教育学》2023年3月总第316期作者:陈楠[导读]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各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具有教育性、趣味性、生动性的特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石头镇幼儿园727405

摘要: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各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具有教育性、趣味性、生动性的特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模仿,从中学会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相互谦让的良好习惯,促进了和同伴之间的友好关系和社交能力,培养了幼儿肯动脑筋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角色游戏的开展,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情绪体验,也可以培养孩子们积极的情感态度,让其尽情地抒发感情,通过扮演不同的职业角色,理解不同的职业语言,既丰富了幼儿的词汇量,又提高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角色游戏组织实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其中,角色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十分有益,让孩子们体验到童年的快乐和幸福,深受幼儿的喜爱。

一、挖掘角色游戏材料的教育功能

角色游戏材料是进行角色游戏的必需品,数量充足、内容丰富的游戏材料,能够推进游戏的进程,让游戏更加丰富,更为生动。同时要注意,投放的游戏材料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符合创设情境的需要,符合表现的主题内容,具有教育的价值功能,这样才能够为幼儿营造更加自由的发展空间。

谈谈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冲突问题

谈谈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冲突问题

谈谈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冲突问题

作者:王星颖

来源:《幸福家庭》2021年第07期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角色游戏被认为是关于幼儿未来定位与发展方向比较直接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幼儿较早地了解和接触社会,也是幼儿走出家庭发展社会性的第一步。然而在角色游戏过程中,幼儿之间可能会因角色、道具争抢和情节设计等因素产生冲突,对此教师应当多渠道丰富幼儿游戏道具并自上而下摆脱性别刻板印象、合理有效地介入与指导,让幼儿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请求老师帮忙,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幼儿冲突,提高角色游戏效率。本文以真实案例为依据,探讨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冲突表现、原因与解决冲突的对策,提高角色游戏活动效率,希望为一线教师们提供些许帮助和参考。

小班幼儿倾向于选择相对简单的角色,如“爸爸”“妈妈”“警察”“医生”“公主”等。在幼儿教育实践的过程中,笔者倾向于让幼儿通过游戏插牌自选的方式决定角色游戏的主题,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这样能让幼儿感到公平,也能让每位幼儿都能體验到不同的游戏主题。在一次角色游戏活动中,开展的角色游戏主题分别是“长发公主”“巴拉巴拉小舞台”“布朗熊建筑工地”“可妮兔医院”。我们将幼儿分成四组,幼儿通过自选决定了游戏主题后,我们向幼儿讲解了游戏规则,幼儿有五分钟的时间自由选择道具,做好游戏前的准备,三十分钟的时间进行游戏,五分钟的时间处理场地、道具。

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出现的冲突问题最频繁,矛盾冲突原因也最多样化,而在这次活动中,笔者发现了角色游戏中的三种典型的冲突。

(一)角色分配冲突

动态调整游戏材料有效推动幼儿发展——以一个案例谈角色游戏材料投放

动态调整游戏材料有效推动幼儿发展——以一个案例谈角色游戏材料投放

动态调整游戏材料有效推动幼儿发展——以一个案例谈角色游戏材料投放

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主体,在游戏中融入学习,这是幼儿园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小医院的游戏中,教师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和游戏需求,动态调整游戏材料,不断助推游戏进程。就这样伴随着游戏情节的发生与发展、伴随着游戏矛盾的冲突与解决,真正赋予幼儿一种“快乐学习”的动力。下面,就以小医院游戏为例,重点谈一谈材料的投放。

阶段一:小医院开张

小班的小医院开张了,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白大褂、听诊器、输液用具及大量的药盒子。一开始,幼儿很热衷于来这里穿上白大褂带上听诊器给小病人看病。“你怎么了?”“我牙疼。”“吃点药就好了。”可是,那么多药堆在橱子里,究竟应该给病人开哪一种呢?药盒上满满的字让“医生”犯难了。每当游戏时,都会看到站在药柜前茫然的小医生。最终小医生们要么求助于老师,要么随手抓一个药盒递给病人。看似丰富的药盒,反而成了累赘。渐渐的,小医生的态度也变得敷衍起来。孩子们对琳琅满目的药盒翻过一遍之后,便再也不去动它了。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和孩子们进行了讨论:“医院里有什么药呢?”在与孩子的讨论中,我们找到了答案。孩子们说:医院里有打针的药、

有甜药、有苦药、有治感冒的药、有治肚子疼的药,有治发烧的药。于是,我们根据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拿走若干药瓶、药盒,只剩下几种孩子们熟悉的常见药。并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给药品做标示,分类放置。贴上红色即时贴的是治发烧的,贴上蓝色的就是治感冒的,贴上绿色即时贴的就是治肚子疼的。“给你这瓶红药,你很快就不发烧了。”小医院的工作人员又忙起来了。

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好的材料承‎载着教育者‎的期望和智‎慧,是吸引幼儿‎注意、帮助幼儿学‎习、引导幼儿互‎动、延续幼儿兴‎趣的媒介。然而,在幼儿园小‎班的角色游‎戏中由于材‎料的投放目‎标不够明确‎,设置不够合‎理,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制约了幼儿‎的主动发展‎,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更是‎困难重重。那么,在小班角色‎游戏材料的‎投放上到底‎存在着哪些‎问题呢?在我带教小‎班角色游戏‎的过程中,通过角色游‎戏实践案例‎观察与记录‎,剖析反思了‎材料投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从而得到一‎些小班角色‎游戏材料有‎效投放的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角色游戏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

角色游戏材‎料投放成为‎活动的颈瓶‎,根据对幼儿‎角色游戏的‎追踪观察记‎录和分析,我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困难和教‎师在指导过‎程中的问题‎概括为以下‎几种:

1来自幼儿‎的“争抢玩具”现象、无人问津”现象、“游离游戏”现象、“喜新厌旧”现象、“无序活动”现象。

2.来自教师的‎“适时调整”问题、“取舍材料”问题、“盲区指导”问题、“无从下手”问题。

二、角色游戏材‎料投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每一种现象‎的背后都有‎原因,如果找出原‎因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角色游戏活‎动的质量。我认为,上述问题产‎生

的跟角色‎游戏的材料‎投放不够合‎理、不够科学有‎必然的联系‎。

1.从幼儿问题‎分析出的原‎因。表现为材料‎投放不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材料投放不‎够形象生动‎、情景性不够‎,不能激发幼‎儿活动的愿‎望;材料投放数‎量不够,无法开展平‎行游戏;材料投放简‎单划一,没有层次性‎,不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幼儿;材料投放混‎乱,各种材料混‎合摆放,造成幼儿活‎动中的混乱‎。

教师对幼儿角色游戏行为的观察及有效介入策略

教师对幼儿角色游戏行为的观察及有效介入策略

教师对幼儿角色游戏行为的观察及有效

介入策略

一、角色游戏

(一)角色游戏的含义

角色游戏是3—6岁幼儿比较喜欢的一种游戏,是以角色扮演为主体,以幼儿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为经验基础,通过角色扮演,如:爸爸、妈妈、警察、医生等常见的人物。想象代替,创造性地在现幼儿对生活认识和理解的一种游戏。这些角色游戏都有一个主题,如娃娃家、小超市、医院,小吃店等等,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角色游戏对幼儿在认识和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二)角色游戏的特点

1.印象性

角色游戏是一种通过回忆生活经验再现客观现实的过程。幼儿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印象是角色游戏的源泉,没有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印象是很难或者不能够进行角色游戏的。因此,角色游戏中的游戏主题、角色、情节、材料的使用均与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有关。

2.虚构性

角色游戏是发挥想象力进行虚构的过程。在角色游戏中,创造性想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游戏角色的假想(以人代人),如扮演妈妈、老师、司机、经理等幼儿生活中熟悉的人物。幼儿运用“各种材料,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表现自己对这些角色的认识与体验。二是对游戏材料的假想(以物代物)。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常常以一种物品代替另一种,还能一物多用。特别是用同一件物品可以代替多种物品,在这个过程可以大大提高幼儿想象力。三是对游戏情景的假

想(情景转换)。幼儿常常通过一个或几个动作和想象,将游戏情景进行浓缩或转换,锻炼了幼儿的反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性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学习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兴

小班角色游戏材料投放原则阐述

小班角色游戏材料投放原则阐述

小班角色游戏材料投放原则阐述

作者:钟颖

概要:幼儿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小孩玩,很少空着手玩的,必须有许多东西

才能玩起来,才能满足玩的欲望。玩固然重要,玩具更为重要。”这正说明了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活动的物质支柱,是游戏活动正常开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教师应把游戏材料作为游戏活动的切入点为幼儿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自主性游戏材料。让小班孩子充分利用游戏材料,在这种宽松、自主的环境中尽情享受,大胆创造。

灵活地为幼儿角色游戏投放适宜的材料,为促进小班角色游戏的有效开展有着

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尝试从材料的投放来促进小班角色游戏的开展,并梳理了以下策略:

一、材料投放与年龄水平相结合

首先,我们在创设小班角色区布局时,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投放材料注重温馨

和谐的感觉,并贴近幼儿的生活,在氛围的营造上,体现出丰富、真实、温暖的感觉。

1.材料投放体现层次性。

一开始教师给幼儿提供的材料是比较直观、具体、形象一些。由教师制作的一

些简单的易操作的物品,如:以小班“娃娃家”为例,教师先提供娃娃、洗衣机、微波炉、床、柜子等等。当幼儿慢慢对游戏产生了兴趣,并有了一定的认知经验后,教师投放材料的难度也可以随之增加,如:围裙、抹布、煤气灶等。体现由易到难的层次性。当然,对于材料的更替也要考虑到幼儿的发展差异性,在新材料题出现的时候,仍然需要保留一些比较熟悉的材料使发展水平相对低的幼儿找到熟悉的游戏内容和环境。

2.材料投放体现操作性:

小班幼儿主要是以满足操作材料为主,他们在操作材料中,角色行为不断产生,角色情节也逐步丰富。因此,教师作为游戏情境的创设者,要善于把材料推到显性地位,使孩子在与材料的“对话”中获得启示。我们在材料的投放上分为主题性材料,还是以小班“娃娃家”为例。如:床、衣柜、梳妆台、餐桌等.其次就是角色

角色游戏中小班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的跟进策略

角色游戏中小班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的跟进策略

角色游戏中小班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的跟进策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为本,观察先行”。没有细致的观察,就谈不上准确有效的教育方法。如何在角色游戏中观察幼儿行为实行恰当地评价,作出有效的指导。坚持观察记录并分析这些情况,能够真实地了解幼儿群体或个体的特点,掌握个体差异及“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实行的材料跟进与调整,才是适宜的、有效的,从而促动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1、结合生活经验,丰富游戏情节

对小班幼儿来说,最吸引他们的就是角色游戏。他们年龄小,生活经验少,随意性大,对成人的活动充满了好奇与渴望,总喜欢去碰一碰,学一学,但是因为扮演角色的水平差,模仿起来总让人忍俊不禁。丰富的生活经验会激发幼儿游戏的愿望,也是提升游戏水平的前提条件。记得小班刚入园时我们只开设了“娃娃家”的平行游戏,游戏内容大多是反映父母对娃娃的关心和照料。主要是为了稳定幼儿情绪,消除入学焦虑。两个月后,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了,幼儿的游戏情节逐渐丰富了,我们又逐步增设医院、超市等。到了小班下学期末,班内已有娃娃家、医院、理发店、点心店、超市和图书吧多个游戏,每个游戏都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如:今天,我上娃娃家做客,刚一入座,就有三杯茶送到我的嘴边,一定要我喝他(她)的那杯茶,活动中,我看见孩子们将菜放在了桌上,掉在地上的菜捡起来送到了我面前。

于是,我假装吃了几口菜,就叫肚子疼,孩子们在一旁着急地说:“吃药,吃药。”我说:“我疼地很厉害。”子贤妈妈说:“不要紧的,吃了药就会好的。”莹莹说:“陈老师,为什么会肚子疼的?”我说:“你们家这么脏,掉在地上的菜没有洗过就给我吃了,所以我才会肚子疼的。”孩子们仿佛受到了启发,大家争着把家里整理了一番,娃娃家又变得整齐了。

浅谈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

浅谈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

三、结语
幼儿园小班区域游戏活动是培养孩子们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提供适当的 游戏材料、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引导合理的游戏规则、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以 及及时进行反馈和评价等指导策略,教师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园小班区域游戏 活动的开展。然而,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有所不同,在指导 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使孩子们在游戏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
在角色游戏中,游戏材料是幼儿进行游戏的物质基础,它不仅可以激发幼儿游 戏的愿望,还可以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因此,在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的指 导中,教师首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
1、提供与生活经验有关的游戏 材料
在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中,教师提供的游戏材料应该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例 如,在“娃娃家”游戏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娃娃、衣服、裤子、鞋子 等玩具,让孩子们为娃娃穿衣服、换鞋子等,这些游戏材料与幼儿的生活经验 紧密在一起,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还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 动手能力。
1、提供适当的游戏材料
对于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来说,游戏材料的选择和提供至关重要。他们需要的 是安全、易于操作、具有启发性的游戏材料。例如,各种形状和颜色的积木、 布娃娃、拼图等,这些游戏材料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还能帮助他们 建立基本的认知和操作技能。
2、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浅谈小班角色游戏材料的投放

浅谈小班角色游戏材料的投放

浅谈小班角色游戏材料的投放

发布时间:2021-07-05T14:17:27.193Z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作者:邱小蓉

[导读] 在小班上学期可能幼儿刚入园,有恋母和恋家的情节,娃娃家只要是提供一个家的感觉,特别是能引起幼儿兴趣的、颜色鲜艳的,成品玩具就可以,例如:漂亮可爱的洋娃娃、软软的床,香香的被子,小碗小勺等等就能满足幼儿需要。

惠安县小岞中心幼儿园邱小蓉

摘要:在小班上学期可能幼儿刚入园,有恋母和恋家的情节,娃娃家只要是提供一个家的感觉,特别是能引起幼儿兴趣的、颜色鲜艳的,成品玩具就可以,例如:漂亮可爱的洋娃娃、软软的床,香香的被子,小碗小勺等等就能满足幼儿需要。但到了下学期幼儿情绪基本稳定,恋家的情节也消失了,那么我们的娃娃家游戏材料就不能只停留在上学期的水平上,下学期我在材料的投放上下了一翻功夫。本文通过对小班角色游戏材料的投放的一些策略,做出了以下的总结。

关键词:小班幼儿;角色游戏材料;投放材料分析

一、材料提供与课程相结合

我们常说游戏即课程,《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在小班创设娃娃家就是给幼儿提供与教育相结合、能让幼儿有表现机会的环境。教师在材料的设计和投放上,要了解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与课程紧密的结合,因为集中教育活动时间比较短,很多的课程需要提前在游戏中渗透,使很多课程中不容易完成的目标,和一些小班孩子需要掌握的生活技能在游戏中得到巩固和发展。

1.与生活技能结合

角色游戏中幼儿的行为探析——以“娃娃家”游戏为例游戏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中幼儿的行为探析——以“娃娃家”游戏为例游戏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中幼儿的行为探析——以“娃娃家”游戏为例游戏角色游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娃娃家’游戏是角色游戏中的一种,是再现成人现实生活情景的一个窗口。”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平时观察到的家庭生活中的人物角色选择扮演,并模仿家庭中及周围现实生活中人物的行为动作和语言,同时在对周围环境各种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体会各种情感与态度。“娃娃家”游戏是观察幼儿行为的重要窗口之一,可以较好地反映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各种行为。因此,研究幼儿在“娃娃家”游戏中的行为显得尤为重要。

一、各年龄段幼儿在”娃娃家”游戏中的行为特点

1.小班幼儿的行为特点

小班幼儿在“娃娃家”游戏中主要是单一地操作和摆弄材料,选择自己想扮演的角色,如扮演爸爸或妈妈给“娃娃”做饭、照顾“娃娃”等。但是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且容易转移,因此他们的角色行为也容易转移,同时,小班幼儿喜欢模仿他人,如看到其他幼儿在炒菜则会放下手上在为“娃娃”打扮的工作,也跑过去炒菜。

小班幼儿的“娃娃家”游戏情节会较多,主要是以简单的操作为主,很多情况下不会垂直扩展下去,有的甚至会消失。例如,一些幼儿说自己的“娃娃”生病了,却没有后续行动,转而做其他事,并没有出现带“娃娃”去看病的情节。

2.中班幼儿的行为特点

中班幼儿在“娃娃家”游戏中能够自己协商分配游戏角色,能了解角色的行为并扮演得更加生动。

中班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逐步能够坚持做一件事情,过程比较细致。例如,扮演妈妈的幼儿知道包饺子时先将需要的各种菜剁成馅儿,装进盘子里,再用棍子将饺子皮擀好,然后开始包饺子,最后将饺子放人锅中。此外,幼儿的创造性行为也有了初步的发展,中班幼儿的游戏情节也变得更加丰富,游戏的活动区域也从家庭延伸至周围环境,如带娃娃去游乐园玩、去小吃店吃东西、去电影院看电影等。

与游戏材料互动 全面提高幼儿能力

与游戏材料互动 全面提高幼儿能力

与游戏材料互动全面提高幼儿能力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与游戏材料互动全面提高幼儿能力

现代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游戏也是儿童生来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幼儿发展的需要和幼儿教育契机。游戏材料是幼儿表现游戏、发展游戏的重要物质支柱,离开了游戏材料,游戏几乎难以进行。游戏材料不仅丰富了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还可以激发出幼儿的游戏动机和游戏构思,引起幼儿的游戏联想和游戏行动。游戏材料的本质特性和多样多变特征,能使幼儿通过游戏活动,发挥出幼儿的各种探索行为与周围生活环境之间互为推进发展的积极作用。可见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物质基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可以这样认为,游戏材料的合理收集与有效运用,直接影响着幼儿游戏的质的提高。

角色游戏是幼儿期的典型游戏,许多学前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在谈到幼儿的游戏时,实际就是指幼儿的角色游戏。众多研究己经证明,角色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角色游戏材料可以促进和提高幼儿自我生活的质量,同时还能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求,有利幼儿自我个性的发展。在开展角色游戏过程中中,游戏材料的收集与运用使幼儿的独立性、自制力、专注性、良好的秩序、合作的精神,能够在幼儿主体意识觉醒的同时得到发展,发挥出促使幼儿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发展的作用。

小班角色游戏中环境创设和材料提供

小班角色游戏中环境创设和材料提供

小班角色游戏中环境创设和材料提供儿童心理学家指出:角色游戏是3—6岁幼儿最典型、最重要的游戏。对于这一时期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指南》指出,教师要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要充分认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把握蕴含其中的教育契机,让幼儿在游戏和交往中感知体验、分享合作、享受快乐。小班幼儿具有强烈的模仿性,在角色游戏过程中,他们不断模仿成人的行为,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他们的语言、动作、社会交往、生活经验等方面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孩子们刚刚接触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由于依恋,有可能会有哭闹现象,通过娃娃家等角色游戏,会适当的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

一、小班角色游戏环境创设

小班幼儿的教育重点是发展幼儿情感、动作、语言,有扮演角色的愿望和意识。由于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的改变,进入幼儿园成了小班幼儿生活上的一个转折点。他们伴有恐惧、依恋家的心情。他们需要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需要情感安慰。因此,小班的游戏环境不仅要考虑美观性、教育性、情境性,更要注意游戏环境的人文性,即游戏环境的情感倾向。以“幼儿熟悉,能给他们带来温馨、有意境感觉”为原则,创造能够吸引幼儿,又让幼儿感到温馨、安全、萌发介入的丰富的游戏环境。

1、创设宽松、温馨、色彩鲜艳、空间大的真实的生活场景,萌发游戏的愿望。

小班的孩子生活经验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但对于平时家里的生活情况还是比较熟悉和亲切的。可以利用全家福照片、桌椅、自制衣柜、厨房等等进行创设与家一样的环境,因为小班幼儿有入园焦虑,创设娃娃家,给予他们温馨、舒适、牢固的环境是心理的一种需要,我们在营造娃娃家氛围时,尽量体现出热闹、丰富、充实、温暖的感觉。如在“颜色”上选择温馨的,如粉色、绿色等;在娃娃家“划分区域”时,分布格局贴近孩子的生活环境,比如卧室、卫生间、厨房、客厅等,孩子们犹如在一个真正的家庭中模仿成人的活动交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学期我们小班教研组的专题是:关注角色游戏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适宜性,促小班幼儿角色意识的提高。根据这一专题内容,教师定点观察了小(1)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情况,重点围绕游戏环境和材料因素对幼儿游戏状态的影响进行了研讨,进一步梳理环境和材料与幼儿角色游戏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教研实录

组长:周一上午,我们每位教师对小(1)班的角色游戏进行了定点观摩。现在,请大家依次来交流一下,你所看到的游戏区中,幼儿和材料的互动情况如何?

(一)糖果店

教师a:我看的是“糖果店”。三名幼儿在糖果店,乐乐不停地吆喝:“卖糖果喽!卖糖果喽!”他把已经包好的糖果放到盒子里再盖上盖子。放了三个盒子的糖果以后,一名顾客来了。顾客说:“我要草莓味的。”乐乐就把红色的三颗糖放到了小熊形状的盒子里,然后把盒子放在一个礼品袋中,说:“给你糖果。”顾客拿着糖果袋,去娃娃家了。顾客走后,乐乐又开始将散装的糖果分别装进糖果盒中,旁边的两名幼儿也开始用糖纸包糖果。过了两分钟后,又一名顾客抱着娃娃来买糖果了。乐乐同样将糖果装进糖果盒,放进袋子。顾客拎着袋子开心地回家了。

组长:今天的“糖果店”,明显比上次活动时候热闹了许多,顾客多

了。“糖果店”中的幼儿也明显忙碌了许多。其中,有两样关键性的材料丰富了游戏的情节,使幼儿有事可做,是什么?

教师b:是糖果盒和糖果袋。新投放的糖果盒、糖果袋这些材料吸引着幼儿投入到游戏中。在操作这些的过程中,幼儿不像以前那样无所事事,而是不停地分分糖果、照看生意。

组长:对。糖果盒的添置不仅使幼儿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角色职责,增强了他们的角色意识,也丰富了幼儿的角色行为。礼品袋的作用也显而易见,它使各游戏区的幼儿之间有了互动的桥梁。因此流动性材料的添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幼儿之间的互动。

(二)“点点家”

教师b:我看到“点点家”中的奶奶把锅拿到餐桌上,把菜都放在里面,开始炒。菜不时地掉到桌子上、地上,然后捡起来放进去再炒。旁边的妈妈从一个柜子中取出袜子,一直忙着叠袜子、熨烫围巾等。

组长:从教师的客观描述中,可以发现:较上次观摩,幼儿的角色意识明显增强了,奶奶、妈妈都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但是大家想想,奶奶为什么把锅拿到餐桌上炒?菜又为什么总是从锅中掉下来?(出示奶奶炒菜的照片)

教师a:可能当时有别的幼儿在用灶头。从图片上看,菜很大,锅较小,所

以菜就容易掉下来。

教师b:当时厨房里就奶奶一个人,没有人用灶头。可能是由于她不知道灶头在哪里,所以才把锅放到桌子上炒。

组长:大家分析得有道理,今天教师提供的灶具上只有两个圆,幼儿不易认出灶头。建议贴上形象一点的灶具图标,暗示幼儿可以在什么地方炒菜。另外,材料的匹配性不够,炊具太小,而蔬菜、馄饨等食物又很大,放几个就装满了,不利于幼儿的翻炒。

(三)“妮妮家”

教师c:我在“妮妮家”中看到一名幼儿将一个胡萝卜、一个洋葱、一根香蕉、一个橘子洗好了以后,放在砧板上用刀切了切后放进锅中开始翻炒起来。炒了两分钟后,拿来一只碗,用铲子把“菜”盛进了碗里,端着它来到客厅,放在桌子上。接着,他以同样的方法,炒了七八盆这样

的“水果蔬菜大杂烩”后喊起来:“开饭啦!”娃娃家的其他幼儿就围拢过来,坐在桌子旁吃起来了。

我还看到一名幼儿在卧室里,拿起袜子一个一个夹到网格上,大约一分钟后,夹了四五只就离开了。

组长:请大家分析一下“妮妮家”中炒菜幼儿的角色意识。

教师c:这名幼儿对于炒菜的过程、步骤已经很清晰了,先洗菜、再切菜,然后炒菜、盛菜。

教师b:他还能在炒完菜后招呼大家一起用餐,说明有“爸爸”的角色意识。

组长:但是,教师也发现了问题。他把水果也放在蔬菜里一起炒了起来。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

教师b:这与教师材料投放的地点不适宜有关。厨房中放了水果,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只能是干扰,没有益处。

组长:是的,材料摆放的地点也会影响到幼儿的角色行为。那再想想,为什么教师认为有趣的“袜子对对碰”没有受到幼儿的欢迎?

教师c:可能是缺少情境性,小班幼儿喜欢一定具有游戏情境的材料,对于单调的袜子整理,肯定缺乏耐心和兴趣。

教师b:是的,可以增加材料的趣味性,如:增加袜子整理盒,上面贴上不同人物头像的照片,请他们为不同的娃娃整理袜子。

组长:所以“袜子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材料提供了,但是幼儿不感兴趣怎么办?教师要考虑材料的呈现方式,要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四)理发店

教师d:我看的是“理发店”。今天“理发店”内的幼儿比前几天多了一些。教师新添置的材料有三个新吹风机、两把剪刀和10个卷发器。幼儿a把卷发筒放到幼儿b的头上,用吹风机吹头发。过了一会儿,幼儿a

说:“好了,你的头发做好了。”于是幼儿b站了起来,准备走了。幼儿a 说:“欢迎下次光临!”说着就站到门口大声招呼:“谁要理发呀!谁要理发呀!”过了一分钟,同时有两名顾客来到理发店,他们说:“我们要卷头发。”“好的。”幼儿a请他们坐了下来,然后拿出卷发工具一一给他们卷头发。

总体来说,店内的几名幼儿都已经有了理发师和顾客的角色意识,理发师会招揽顾客、给顾客吹头发、做发型,会使用礼貌用语,顾客会表明自己想要做的发型。

组长:那么,为什么今天的理发店内的幼儿有较好的游戏状态?与教师提供的材料有什么关系吗?

教师a:有很大的关系。直观、形象的吹风机、梳子和剪刀等材料让幼儿明确了自己的角色职责,在使用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强化了自己的角色意识。

教师d:我在观看的过程中,还发现新材料——卷发器的添置,吸引了不少幼儿的眼球,好几名理发师都愿意尝试着用它为顾客卷头发,丰富了这些幼儿的角色行为。

组长:小班幼儿比较喜欢直观、形象的材料,适时地添置新材料能够激发幼儿进一步的游戏兴趣,从而推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二、反思和启示

(一)具有情境性、趣味性的游戏材料呈现方式更能激发幼儿的角色意识小班幼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他们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材料。上述研讨中,教师观察到理发店中的幼儿在游戏中角色意识较强,这与教师提供的形象、丰富的理发工具吹风机、卷发筒等材料有着直接的关系。正是这些生动的材料激发起了幼儿参与角色扮演的愿望,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角色职责,产生了与自己角色相符的语言和行为。

但是在满足幼儿数量充足的材料之后,如何将它们呈现出来也是一个需要细细琢磨的问题。如小(1)班中的“袜子对对碰”的材料呈现方式就受到了幼儿的冷淡,没有幼儿主动去玩,这就需要教师思考产生这种现象背后的实质原因。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没有任何情境、缺乏一定趣味性的袜子配对版面,是没有趣味的。教师可以从满足幼儿对情境性游戏的需求入手,为幼儿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环境。

(二)高结构材料与低结构材料的配合有利于丰富幼儿的角色行为

高结构材料的结构相对比较固定,它们一般形象逼真,可以直接用来代替或者模拟其他物体进行游戏。但由于高结构材料不易改变的特点影响着幼儿持续角色行为的发生:不能够促进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以物代物能力的发展。因此,需要低结构材料的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角色游戏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丰富幼儿的角色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