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学校课堂教学深度变革

合集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教学变革的思考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教学变革的思考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教学变革的思考1. 引言1.1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教学变革的重要性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教学的变革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包括教育领域。

教育教学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而互联网+所带来的技术和思维变革,为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变革,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更可以促进教学方法的革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互联网+不仅让信息更加快速地传递和获取,更让教师和学生可以跨越空间障碍进行互动和协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也将发生转变,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变为引导式和陪伴式教学,教学方式也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变革,不仅是迫切需要的,更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只有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和特点,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和新途径,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1.2 互联网+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一、拓展了教学资源的获取途径。

互联网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海量的信息资源,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各种教学资料、教学视频等,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知识。

互联网还为师生提供了在线学习和互动交流的平台,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让教学资源得以更加广泛地传播和共享。

二、促进了个性化教学的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教育教学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化技术,实现个性化教学、智能化评价,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三、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

互联网+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更多地采用在线教学、混合式学习等新型教学方式。

这种改变不仅拓展了教学的形式,也提升了教学的效率和互动性,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互联网+时代为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了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互联网+必将在教育领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教育教学向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对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教学改革的思考

JIAO YU XIN XI HUA对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教学改革的思考薛子平(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摘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是教育部近年来的重要方针政策,也是有效的教学改革的思路。

本文以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的融合为切入点,推动教学全面改革,在教学模式方面催生新的课程教学范式,在教学内容方面建立课程网络资源库,实现教材的电子化协作、校企的网络化协作,在教学理念方面推动教师树立团体协作的观念、具备学科融通的能力、完成自身角色的转变,以此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教学范式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对推进整个大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有着积极的作用。

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为突破点,对大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此激发整个高校教学系统的活力,进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不失为一有效的教学改革的思路。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向来是教育部的重要方针政策。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教技〔2016〕2号)这些文件都强调了现代信息技术对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也带给我们启示:可以从“现代信息技术”这个点着手改变教学环境,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缺乏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和渠道单一的教学内容,从而推动教学改革。

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变革是相对独立而又密切相关的。

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变革,其本质则是实现传统课堂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

在2018年11月24日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提出要打造五类中国“金课”,五类“金课”中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都要倚重于现代信息技术,而吴岩特别强调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指出“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推进慕课建设与应用,开展基于慕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其重点即在于结合传统课堂之长与现代信息技术之便而推陈出新。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探讨论文(最新篇)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探讨论文(最新篇)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探讨论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探讨论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探讨全文如下: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现状、对策及融合案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本质是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现状1.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内涵认识存在偏差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就是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有些教师认为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就是融合了,在理解上有偏差,不全面。

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开展存在懒惰、畏惧的心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开展首先需要学科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如何进行有机融合。

有些教师不想动,在思想上存在着懒惰的心理;其次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教龄偏大的教师对新技术的使用缺乏信心,不愿使用。

3.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需掌握的技术操作有待提高信息技术是进行融合的工具,技术不到位,融合就不能有效顺利地进行,对于非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而言,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也是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二、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对策1.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学校领导的重视与否直接决定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决定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程度。

教育信息化如何推动学习方式变革

教育信息化如何推动学习方式变革

教育信息化如何推动学习方式变革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教育信息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改变着教育的面貌。

它不仅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技术和工具,更重要的是,它正在重塑着我们的学习方式,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教育信息化为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

过去,学习者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课堂和书本,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而现在,通过互联网,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

无论是在线课程、电子书籍,还是学术论文、教学视频,只要有网络,学习者就能轻松获取。

这种便捷性打破了传统学习的时空局限,让学习不再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不再受到课堂时间的束缚。

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和需求,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

教育信息化丰富了学习资源的形式和内容。

除了传统的文字教材,现在还有大量的多媒体资源,如动画、音频、虚拟现实等。

这些多样化的资源能够以更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知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学习地理知识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习者仿佛身临其境,能够更真切地感受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在学习历史时,生动的动画和音频能够让历史事件和人物栩栩如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这种丰富多样的资源形式能够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和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育信息化促进了个性化学习的发展。

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节奏和需求。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由于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平均水平,往往难以实现真正的个性化教学。

而借助教育信息化手段,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习惯和成绩进行精准分析,从而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例如,在线学习平台可以根据学习者的答题情况和学习进度,智能推荐适合的课程和练习;自适应学习系统能够根据学习者的掌握程度自动调整学习内容和难度,实现因材施教。

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发挥学习者的潜力,提高学习效果。

教育信息化还增强了学习的互动性和协作性。

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与变革

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与变革

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与变革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它已经对许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和变革是不可否认的,它为学生和教育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和变革,并分析其中的利弊。

首先,互联网改变了教育的传统方式和形式。

过去,学生只能通过课堂教学来获取知识,而现在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的在线教育资源。

学生可以使用电脑、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随时随地获取在线教育内容,无论是课程讲义、视频教程还是学习资料,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

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和兴趣进行学习。

其次,互联网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工具。

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寻找和筛选各种教育资源,例如在线课程、教学素材、教学工具等。

这些资源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并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同时,互联网还使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更加便捷,他们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平台或社交媒体分享教学经验和资源,互相促进和学习。

再次,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机会。

传统教育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互联网使学习变得无时无处,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

此外,互联网还打破了传统教育中学科之间的壁垒,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取不同领域的知识,拓宽视野和学科间的联系。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习编程、音乐、美术等课程,培养多样化的兴趣和才能。

然而,互联网对教育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和挑战。

首先,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容易导致信息的泛滥和混乱,学生在获取信息时需要具备辨别和筛选的能力。

同时,互联网学习也可能增加学生对电子设备的依赖,在线学习过多可能削弱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其次,互联网的使用也让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这可能导致传统教室教学的被动和困境。

学生可能更愿意在网络上寻找答案,而不愿意去思考和交流。

这需要教育者在教学中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度思考,并与互联网有机结合,发挥其优势。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现代教育教学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的教育不再像以前那样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移步到了电子、网络等虚拟空间,形成了“互联网+教育”的全新模式。

这种变革的环境使得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传统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得以转变,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同等位置的交互者。

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了许多创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教育教学与互联网结合的深度和广度加强了信息技术可以便捷地收集、处理、传递和共享信息,对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便利。

互联网教育的出现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线学习,打破了以往教学时空的限制,实现了人们的梦想全天候地无时空限制地进行自主学习。

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压缩、储存、传播数字化信息的应用软件和硬件设备日益成熟,从而使得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深入。

音频、视频、绘图、动画、CAD等多媒体技术,不仅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实验、实践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个性化教学成为趋势信息技术为适应学生差异提供了可能性,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手段提供了更加多元的选择。

根据学生的学科基础、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等需求,可以提供针对性教学资源和教学场景。

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进程,分析学习者的各种学习数据,从中发现学习者的优势和劣势,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有效促进和优化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原本单一且有限的教育教学模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

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对教育教学信息化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更加充分地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水平。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

70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孔 植(青海省电化教育馆,青海 西宁 810008)摘 要:现阶段,随着经济变革,我国经济发展快速腾飞,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开始不断提高,尤其是现代化中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教育教学水 平。

中小学实现信息化课堂的建立,能够有力促进知识传播,提升教学效果,进一步缩小我国教学东西部教育差距。

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中,通过“三通两平台”、“中小学现代化标准化建设”等项目开展,笔者针对信息技术和学科教与学模式变革细致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践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一)教育信息化的意义目前,教育现代化日新月异,而信息化教学已经是教育现代化领航标,极大改变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

教育信息化有益于教育教学主要体现在:一是实现教育资源的全面共享,有利于推动教育公平,将好的资源,优质的教学经验在资源平台中共享,教师、学生不分区域、不分学校能促进教育发展;二是有利于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大平台,大资源共享,便于师生共同进步。

(二)教育信息化方法、手段及途径教育信息化如今已是重点话题,推进信息技术合理运用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何实现教育信息化,是当前主要问题,笔者认为有如下三点:首先,学校硬件设备的建设必须加强;其次,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示范区、示范校建设,通过示范区、示范校信息化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全省、全区教育信息化;最后,要掌握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规律,做好信息化教育模式的推广。

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不同于整合教育理念,如何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学科教学当中,切实转变教育模式,不是一时能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并不借助任何信息设备。

现阶段需要做的就是创新教学方式,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那么,如何做好教学革新,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

首先要明确因为信息化,如今课堂教学的结构也在改变,最传统的教学结构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改变为教师-学生-教学设备-教学内容。

以“互联网+”思维促进教育教学的变革与创新

以“互联网+”思维促进教育教学的变革与创新

“⼗⼆五”信息化建设成果为教育教学提供坚实基础 “⼗⼆五”期间,学校信息化⼯作取得重要进展,主要体现在:络安全体系建设得到强化,通过络安全设备的加固和制度体系的规范,实现信息安全防御从内到外、从络层到应⽤层、从项⽬建设到制度建设全⽅位、⽴体化的保障;络基础设施进⼀步完善,络交换能⼒、络带宽总量和外访问速度有⼤幅度提升,⽆线信号实现全校园覆盖,提升了⽤户上体验;络应⽤系统平台初见规模,对学校教学、科研、宣传、管理等各⽅⾯⼯作发挥积极的作⽤;络资源建设成果显著,建设多媒体资源平台,数字媒资数量名列全国外语类院校之⾸。

卫星频道及络电视频道数量⼤幅提升,为各院系部以及外语教学提供了有⼒⽀撑。

运⽤“互联+”思维创新模式,精细化服务于教育教学 “⼗⼆五”期间,学校结合实际,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取得了新的突破。

在完成⼀系列教学平台建设的同时,学校按照精细化服务于教育教学的理念,运⽤“互联+”思维,让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融合。

我们从课程建设出发开发应⽤系统,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培养教师运⽤信息技术的能⼒,创新教学⽅法和模式,使教师和学⽣获得更好的教学体验,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创新改⾰的推动作⽤。

外语学院开设的“英美报刊选读”课程是学校传统的精品课程,从20世纪60年代开设以来,这门课程就以教学内容新、信息量⼤⽽著称,对于学⽣学习“活的”外语、开阔视野、追踪前沿、提⾼语⾔能⼒发挥了重要作⽤。

但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教学⽅式多采⽤教师选取教材,教师讲、学⽣听的模式,相⽐较⽽⾔,教师的⼯作量极⼤,教学的互动性也明显不⾜。

在当今的信息爆炸时代,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寻找到真正有意义的信息逐渐成为⼀个课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英语新闻以络形式出现,其时效性更强,获取更为便捷。

教师也试图寻找时效性强、⽂章结构清晰、内容有吸引⼒的英语新闻作为阅读材料来替代传统教材,但苦于专⽤系统的短缺,不得不使⽤⼈⼒上搜索,耗费极⼤的时间和精⼒,效果却并不明显。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一、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理解经过10余年的实践与总结,中国政府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一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

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要实现这一根本目的,仅仅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一些信息技术手段是不够的。

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新的技术和手段的运用上,而且对教育的发展带来更新的理念和动力,使教育内容、方法和模式发生深刻变革。

因此,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运用信息技术逐步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过程与模式,实现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并根据社会发展和研究者的需求,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范围内选择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这一变革的过程就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过程,只有融合才能体现出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作用,这才是教育信息化的本质。

“融合”不是一般的技术应用,而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相互促进。

一方面,信息技术要进入教育教学过程,改变教育教学模式,形成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实践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提供支撑,同时也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XXX教授提出:以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只从改变“教与学环境”或改变“教与学方式”的角度(最多也只是同时从改变“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角度)去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只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的修修补补”上,还没有触及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

他认为要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自觉地认识到:不能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而必须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一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结构”。

《2024年“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智慧研究》范文

《2024年“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智慧研究》范文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智慧研究》篇一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智慧研究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大趋势。

这种“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机遇。

教学智慧是教师在这一背景下所应具备的重要素质,它不仅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本文旨在探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学智慧的研究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

二、互联网+教育的现状与特点(一)现状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网络教育资源日益丰富,远程教育、在线课程、智能教学等模式应运而生。

这些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途径。

(二)特点1. 资源共享性:互联网教育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使优质教育资源得以普及。

2. 个性化学习: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

3. 交互性: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更加便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智慧在互联网+教育中的应用(一)智慧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教师需要具备整合和利用智慧教学资源的能力,包括对网络教育资源的筛选、整合和优化,以及将传统教学资源与网络教学资源相融合,形成适合自身教学风格和学生学习需求的个性化教学资源。

(二)智慧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教师需要探索和创新智慧教学方法,如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这些方法能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教育”的背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智慧教学评价的实践与反思教师需要运用智慧教学评价工具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反思和调整,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

四、教学智慧研究的问题与挑战(一)资源利用不均问题虽然互联网教育实现了资源共享,但优质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利用仍存在不均现象。

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教育实现教育公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教师能力提升问题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变革

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变革

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变革当今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

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概念和理念,而是已经成为了一种实践和行动。

一、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互联网+时代是信息化时代,教育领域作为信息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跨越信息化和数字化难关。

教育信息化是通过网络技术,将信息化与教育深度融合,以提高教育的效率、增加教育的品质、提升教育的普及度。

随着电子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移动化等综合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在线教育、远程教育、教育资源共享等越来越多的实现了数字化,从而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如今,“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融合在教育领域悄然而至,另外,新的信息技术也已经引领下一代的学习方式。

同时,教育信息化的稳步推进,也带动了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评估的多元。

信息化不仅让教育变得更高效、更智能化,也使学生们在教育中获得更好的体验。

二、互联网+时代下的课程建设互联网+时代下,课程建设的内容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课程建设不再是单调的书本和老师讲解,很多在线课程适配不同的学生群体,既在内容方面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而不断发展,也把学科内容更互动地融入到课程中,如动画、音乐、影视等包装技术,使得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参与进来,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课程建设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室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搭建线上课堂,广泛参与优质网络课程,推行信息化教育,通过线上辅导和线上练习,使学生们得以在课堂内外延伸学习,同时,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

三、开智课堂、一对一学习已成为教育主流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赋予了人们推行个性化、精细化、系统化的教学更多的可能性。

让学生们参与进来,通过运用各种智慧型课程教学软件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一种“开智课堂”的方式,个性化,针对性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

教育信息化实现深度融合举措

教育信息化实现深度融合举措

教育信息化实现深度融合举措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

教育信息化不仅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技术手段和资源,更重要的是为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要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

首先,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基石。

学校和教育机构应确保具备高速稳定的网络环境,让师生能够流畅地获取和共享信息。

这包括校园网的升级改造,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以及足够的网络带宽以支持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传输和在线学习活动的开展。

同时,要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如智能白板、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实验室等,为信息化教学提供硬件支持。

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和共享是关键的一环。

我们需要建立丰富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库,涵盖各个学科和教育阶段。

这些资源不仅包括教材、课件、试题等传统教学材料的数字化版本,还应包括微课程、虚拟实验室、教育游戏等创新性的资源。

而且,要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资源的共享,打破地域和学校的限制,让更多的师生能够受益于优质的教育资源。

为了保证资源的质量和适用性,应建立严格的资源审核机制,鼓励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参与资源的创作和分享,并给予相应的激励和支持。

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提升是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核心要素。

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其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信息化的效果。

因此,要为教师提供系统的信息技术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各种教学软件和工具的使用,如在线教学平台、教学管理系统、多媒体编辑软件等。

同时,要培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理念,鼓励他们创新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在线互动平台开展小组讨论、项目式学习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同样不可忽视。

我们要让学生从小就接触和了解信息技术,培养他们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习惯。

在课程设置中,应增加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教授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网络安全知识、信息检索和处理能力等。

“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正在逐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正在被“互联网+”教育所颠覆,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更加丰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实现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形式也在不断革新。

学生们可以通过在线视频课程、网络直播讲座、在线作业等多种方式扩展学习渠道,实现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

这种“互联网+”下的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也使教育更加普及和公平。

本文将探讨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分析互联网+教育的特点,描述互联网+下学生学习方式的特点和影响,同时探讨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希望能够对教育领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启发和促进作用。

1.2 问题提出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学生面临着信息过载的困扰,由于互联网上的信息呈爆炸式增长,学生们很容易陷入信息混乱的困境,难以有效筛选和获取有效的学习资源。

互联网+时代下的学生学习方式容易陷入被动接受信息的境地,缺乏对知识的深度思考和探究,导致学习质量不高。

互联网+带来的便捷和高效也会让学生产生依赖性,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影响学习效果。

如何有效应对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所带来的问题,是当前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只有充分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积极寻求相应策略和措施,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方式,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素质。

2. 正文2.1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教育领域中一个热门议题。

信息化条件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分析

信息化条件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分析

信息化条件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开始着力探索,对如何合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对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进行创新和变革、如何能够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的效果、如何能够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上发挥积极作用、如何能够让越来越多的小学生越发地喜爱学习语文而且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活动中等问题展开讨论。

本文将对信息化条件下有关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展开深入的剖析,具体内容如下。

一、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现状与问题(一)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现状与问题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的变化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传统教学模式对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的影响仍然十分强烈,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遵循的教学原则,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仍然十分强烈。

第一,传统教学模式是以“灌输式”教学为基本特点。

小学语文教师在遵循传统教学原则来开展教学活动时,会强调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以及运用语文知识点来进行解题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率较低,整体的课堂氛围略显沉闷。

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讲授知识,而学生的主要任务则是听取教师的讲解,牢记所学知识并完成正确的解题过程。

第二,小学语文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个性差异等方面的关注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会将关注点放到教学进度是否按计划推进、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学习的效果好坏等,倘若小学语文教师未来能够对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有着更加透彻的理解,并践行“因材施教”的要求,着力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和丰富教学内容,那么整体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会变得更好。

(二)小学语文学习方式现状与问题当前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方式上,主要暴露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小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

《2024年“互联网+”时代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启示——微课、慕课、翻转课堂》范文

《2024年“互联网+”时代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启示——微课、慕课、翻转课堂》范文

《“互联网+”时代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启示——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篇一互联网+时代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启示一、引言在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概念在各行业的应用日趋深入,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了教育的核心方向。

这些模式对于教学形式的变革和质量的提升,均带来了深远的启示和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对这几种新型教育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与探讨,分析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启示。

二、微课的深度应用与价值微课以其“微而全”的教学形式,让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想要学习的知识。

这种教学方式使教学内容得以浓缩,更加精准地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微课的互动性也大大增强,使得学生可以随时提问、讨论,教师也可以及时反馈,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

三、慕课的开放性与影响力慕课以其开放性、共享性的特点,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慕课让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共享,使更多人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同时,慕课也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的平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四、翻转课堂的实践与创新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和课后反思等环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新型教学模式的启示这些新型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带来了教育理念的变革。

它们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化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使教育更加公平、开放和高效。

同时,这些新型教学模式也启示我们,要重视教育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通过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推动教育的进步。

六、结语在“互联网+”时代,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它们不仅改变了教学方式,也改变了教育理念。

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新型教学模式的优点,推动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为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开放和高效的教育体系做出贡献。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也在不断进行变革和革新。

道德与法治作为中小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需要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并分析融合的意义和方法。

一、深度融合的意义1. 提高教学质量信息技术可以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供更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教学软件等,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质量。

2.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深度融合可以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和理解,提高其信息素养,培养其信息获取、加工、传递和利用的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铺垫。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促进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

4. 增强教学互动性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加教学的互动性,使教学更具启发性和趣味性,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融合的方法1.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精美的课件,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图片、文本、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展示案例分析、法律条文、道德故事等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用互联网上的优质资源,如法律法规文本、相关案例、道德故事、专题资料等,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和社会实践,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3. 开展网络讨论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学生进行网络讨论、在线答疑、主题分享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扩大课堂教学的覆盖面和互动范围,提高教学效果。

4. 使用教学软件教师可以结合专业教学软件,如模拟法庭软件、道德思辨软件等,帮助学生进行案例分析、道德思考、法律实践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互联网对教学的重要作用

互联网对教学的重要作用

互联网对教学的重要作用在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深度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领域也不例外。

互联网为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机遇,对教育的质量、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体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互联网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

过去,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教材和教师的讲解,资源相对有限且单一。

而现在,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轻松访问海量的学习资料,包括各类电子图书、学术论文、教学视频、在线课程等等。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的优质教育资源,都能够在网络上找到。

这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拓宽了知识面,不再局限于课堂上教师传授的那部分知识。

其次,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要求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集中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自由。

但有了互联网,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无论是在家里、在图书馆,还是在旅途中,只要有网络连接,就能够登录学习平台获取知识。

而且,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安排学习时间,对于理解较慢的知识点,可以反复观看教学视频或查阅相关资料,直到完全掌握为止。

这种灵活性使得学习更加个性化,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需求。

再者,互联网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在线教学平台、教育类APP 等工具的出现,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元素,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讲解历史事件时,可以播放相关的纪录片;在教授科学实验时,可以通过动画演示实验过程。

此外,互联网还支持互动式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讨论、投票、答题等方式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互联网也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便利。

通过网络学习社区、论坛等平台,学生可以与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学习资源、共同解决问题。

这种跨地域的交流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线教学要求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在线教学要求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在线教学要求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面对措手不及的线上教学的刚需,教师瞬间成为主播,过去我们可以慢慢来,现在不行了,这需要我们迅速开启适应模式,以变应变。

2020年,疫情之下的在线教育无疑是大规模在线学习的元年。

互联网诞生的那一天,人们开始做互联网教育梦,但到今天为止还没有实现。

特别是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不仅落后于教学的需要,也落后于其他行业。

我们在教育信息化规划、对信息化的认识、基础环境建设、应用培训体系、信息化素养的普及和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均存在不足。

教育部十多年前就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现在,随着5G时代来临,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刻不容缓,要求我们以现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将信息技术自然地、恰如其分地融合到在线课堂教学活动中,其目的是利用其音像效果、网络信息覆盖面广、及时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高效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发展性学习,从而达到既要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教,更要有利于学生自由、自主性地学,两者和谐地统一。

对于学校而言,当务之急是构建智慧教育环境,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在教学设计上,将传统的基础知识教学与网络信息教育有机结合,改变教学思路,充分开发智慧课堂的潜在功能;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自主使用的认知、探究手段和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达到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发现性学习、创造性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环境,改变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获取信息、加工处理及应用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进行多元化的信息交互,从而达成互动教学的目的。

没有产品支撑,“互联网+教育”就是一种隔空喊话。

这包括以下方面:无线网络环境建设,数字化教学空间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种是“校内翻”,即前置学习和课堂讨论都在学校内完成, 只不过分两次课来做。第一次课在机房看微课和学习资源,第二次 课回到教室进行讨论(这里说的两次课可以不连堂)。
第三种是“课内翻”,即前半节课看微课和做练习,后半节课讨 论。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操作便利,教师自己可以掌控。
翻转课堂在教学中成功的三个关键
互联网+
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顾俊琪
2020年10月3日
从一堂特别的课说起
课题是《桥的构建》。教室里,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 脑,教师把世界各地不同形状的桥呈现在平板电脑上供学 生观看,接下来进行探究性学习,如果学生再遇到不明白 的问题,教师会在系统内监测到并马上给予帮助。同时, 学生可以现场连线外地桥梁工程师,直接与之沟通、交流、 咨询,尔后利用3D打印等技术开始在教室里打造自己心中 理想的桥,在实践中验证学习成果……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尚俊杰
一、不能不懂的几组概念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 告中提出了“互联网+”的新概 念
互联网+是一个新时代
互联网+是一种应用 所谓“互联网+”就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
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 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
“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
方法: 扫描二维码
点击图标 进入微信
1.点击发现
扫一扫
发现
2.扫描 二维码
说说二维码
二维条码/二维码(2-dimensional bar code) 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 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 信息的。马化腾称"二维码是线上线下的一个关键 入口"。
创客的标准定义其实是未经最终确认的,有着多元化的 理解,目前所说的中国创客也是不仅包含了“硬件再发明 ”的科技达人,还包括了软件开发者、艺术家、设计师等 诸多领域的优秀代表。
创客空间
哈佛大学的教授将传统的演 讲厅改变成一个开放的创客 空间和实验室环境,培养学 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力。
如何将网络上的信息通过二维码发送到手机
如何将本机上面信息通过二维码发送给听众的手机
翻转课堂的起源
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一个山区学校——林地公园高中,教师 们常常被一个问题所困扰:有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时常错过正常的 学校活动,且学生将过多的时间花费在往返学校的巴士上。这样导致 很多学生由于缺课而跟不上学习进度。
2007年春天,学校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开 始使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并把结 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课堂缺席的学生 补课。
翻转课堂的基本含义
翻转课堂是英语“Flipped 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中文 意思是“反转式课堂教学模式”,简称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包括两个阶段,先是线上学习阶段,这个部分学生的时间 是自由的,由学生自己控 制,可以跳跃式学习,也可 以反复学习;再就是线下的 学习,这个部分是学生与老 师共同参与的,老师通过引 导和答疑使学生与老师之间, 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动,从而强化知识点,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的具体形态
第一种是“家校翻”,学生在家看微课、做练习,到课堂上讨论。 国内试点学校做法与国外有所不同的是,教师把微课和学习资源发 给家长,由家长放给孩子看。
“端”则是用施户的直抽接象接。触的个人电脑、移动设备、可 穿戴设备、传感器,乃至软件形式存在的应用。
以智能终端为接入界面,互联网内容逐渐从门户网站主导的网页向异彩 纷呈的APP应用程序转变。中国已成为全球智能终端增长的绝对主导力量。使用学习终将会成为主流
分享和交流:我的学习收获
讨论交流: ①你印象最深的报告内容; ②你学到最实用的技术; ③你印象最深的主讲专家采用 的教学方法; ④你对本次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哪些领域”
互联网+是一种技术升级
“云”是指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云计算、大数 据基础设施像水电一样为用户便捷、低成本地使用计算 资源打开方便之门。
“网”不仅包括云原是有网的络“、互互联联网网”的,一还种拓比展喻到说“法物。联 网”领域,网络承过载去能在力图不中断往得往到用提云高来、表新示增电价信值网持,续 得到挖掘。 后来也用来表示互联网和底层基础设
APP
APP是应用程序的外语缩写(全称:Application)。 APP指的是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比较著名的应 用商店有苹果的App Store,谷歌的Google Play Store,诺基亚的Ovi store,还有黑莓用户的 BlackBerry App World,微软的Marketplace等。
移动APP带来的好处
1.APP用户增长速度快、经济能力强,思维活跃。 2.App可带给用户前所未有的用户体验。 3.App基于手机的随时随身性、互动性特点,容易通过 微博、SNS等方式分享和传播,实现裂变式增长。 4.APP的开发成本,相比传统营销手段成本更低。 5.通过新技术以及数据分析,APP可实现精准定位企业 目标用户,实现低成本快速增长成为可能。 6.用户手机安装APP以后,企业即埋下一颗种子,可持 续与用户保持联系。
用手机辅助课堂互动
seewolink
实用的教育APP软件举例
2014年国内教师喜爱的50个手机APP软件
创客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 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
他们是一群新人类。坚守创新,持续实践,乐于分享并 且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简单的说就是玩创新的一群人。
• 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 高质量微课程视频 • 重塑教师角色
翻转课堂与MOOC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 网上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 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这三个大平台的课程全 部针对高等教育,并且像真正的大学一样,有一套自己的学习和管 理系统。再者,它们的课程都是免费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