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抗战知识点

高考历史抗战知识点

高考历史抗战知识点

近百年前的抗战,是中华民族艰苦卓越的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战斗史,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民族意识的象征。在高考历史考试中,抗

战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为大家梳理相关内容。

一、抗战爆发的背景

抗战的爆发源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行为。自19世纪末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逐渐加剧,而日本是其中最为强势的国家。日本侵略者以侵华北部和东北为契机,不断侵略中国领土。1937年7

月7日,日军在北京卢沟桥发动事变,侵略行为引发全面抗战。

二、抗战的基本经过

1.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战爆发后,全国人民抱着民族存亡的决心,团结起来抵抗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及其他抗日组织

在全国范围内发动民众进行抵抗,形成了全面抗战的局面。

2. 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抗日战争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

略反攻三个阶段。在战略防御阶段,中国军民以坚固的长城抵挡了日

本侵略者的进攻,并在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等战役中取得了重要胜利。在战略相持期,中国军队保持了持久的抗战,消耗了日本帝国主

义的战斗力。到了战略反攻阶段,中国军民在国共合作下,发动了一

系列具有重大影响的战役,最终在日本投降前夕夺取了全国胜利。

3. 重要的抗战战役: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长城战役、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台湾桅杆之战等都是抗战历史中的重要战

役。这些战斗经历了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的顽强搏斗,展现了中华民

族奋勇抗敌的英勇形象。

三、抗战的具体成果

1. 国际影响: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神圣抗争,也引起了国际

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国取得的抗战胜利,对于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斗争

高考抗日战争知识点框架

高考抗日战争知识点框架

高考抗日战争知识点框架

抗日战争历史事件的深度和复杂性使得它成为高考历史科目中重要的考点之一。在准备和复习的过程中,重点抓住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将有助于我们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情境和事件进行更全面的理解。

一、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和背景

在此部分中,我们需要了解到导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以及背景条件的形成。首先是日本对中国进行侵略扩张的动机,包括资源控制、军事战略和政治目标等等。其次是中国内部经济、政治和社会状况,包括农民危机、封建社会结构和政治腐败等因素的积累。最后,我们还需要了解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背景下中国成为抗战重要一方的国际因素。

二、中国与日本的战争进程和战略态势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需要了解并描述中国与日本在抗战期间的战争进程和战略态势。主要的内容包括中国东北抗战、华北抗战、华中抗战等战役的发生和进展情况。同时,我们还要了解到中国在抗战初期面临的一系列劣势,如军事实力差距、策略处置问题、后勤保障等,以及中国军民在战争中的艰苦抵抗和牺牲。

三、国共合作和重要战役胜利

这一部分要重点掌握国共两党的合作与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以及重要战役的胜利对整个战争进程的影响。我们需要了解到在国共合作下形成的以国民党为主导、共产党为骨干的统一战线,以及两党

在战略操作和战术决策上的互动。另外,还要了解重要战役的发展过程和战果,如平型关、淞沪会战和台儿庄战役等,这些战役胜利对于中国的抗战事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支援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需要了解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支援在抗战中的作用以及对中国战局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苏联的支援和援助、美国的援助和国际援助等,这些外援和国际支持对中国在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战略作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13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13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13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一、抗日战争

1.日本侵华

(1)局部侵华⎩

⎪⎨⎪⎧ 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占领东北。②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加深。 (2)全面侵华⎩⎪⎨⎪⎧ ①标志: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②扩大:先后占领北平、天津、上海、南京、广州、武汉等地,中国失去大片领土。

2.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1)抗战初期

①共同抗日: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②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并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③正面战场: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英勇抵抗日军侵略。

④抗战结果:中国军队虽然取得了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但无力阻止日军的疯狂侵略;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比较辨析] 党内合作与党外合作

1.党内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所谓党内合作,是指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的合作在国民党一党内部进行。

2.党外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所谓党外合作,是指国共两党没有统一到任何一个政党内部,而是在两党外部进行合作。

3.相持阶段

(1)中国共产党: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2)国民政府:除在中国境内作战外,中国军队还开辟了国外战场,派遣远征军到缅甸作战。

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1931-1945年的抗日战争

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1931-1945年的抗日战争

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反蒋 抗日)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联将抗日方针基本实现)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形成
国民党发布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03
时间 1941.12 1941.12 1942.1 1942-1945 1943.11 1943-1944
全面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联系 事件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国民政府紧随美国,正式对日宣战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中国远征军两次赴缅作战,盟军援助建立中国驻印军队
中美英召开《开罗会议》 国民政府废除治外法权
授课人
01
01
02
02
02
政治 经济
废除治外法权
政治 经济
民族工业西迁;统制经济; 官僚经济的扩张
03
03
时间 1935.8 1935.12 1936.12 1937.8 1937.9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 事件
内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八一宣言”
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
瓦窑堡会议 西安事变 洛川会议

高考历史 第10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历史 第10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4.抗战胜利后至人民解放战争结束,中共同国民党
的谈判主要有哪两次?从背景等方面说明两次谈判
的不同。
答:1945年的重庆谈判和1949年的北平谈判。 1945年抗战结束后,蒋介石一面准备发动内战
,一面又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特别是
内战准备尚未完成,采取“假和平,真内战” 的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949年 ,随着三大战役的顺利结束,蒋介石发出了“ 求和”声明。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
展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 1.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广大人 民同北洋军阀的矛盾。中共成立后,为推翻北洋军 阀的反动统治,联合一切革命力量,与民族资产阶
级革命政党——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通过国
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2.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南京国民政府成 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和帝国主义在华统治的 工具,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代表——国
一、抗日战争 1.防御阶段
(1)日军侵华及罪行:①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
卢沟桥 事变,继而向华北、华中进攻,企图三 个月内灭亡中国。②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河北省 潘家峪惨案,还在东北成立“七三一 部队”,用 中国活人作试验。 (2)国民党抗战:①组织了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武汉 会战、 徐州会战 等多次重大战役。②结果:失去了华 华南 北、华中和 的大片领土。

高考历史基础知识综合复习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课件

高考历史基础知识综合复习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课件

相持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开始,中国军队取得第三次长 阶段 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评价
虽然中国的经济、军事与技术水平远落后于日本,难以抵挡日 军深入国土。但人民的抗敌意志高昂,除了军事抵抗以外,东部 沿海工业和华北、华东著名高校,迁到西南大后方,鼓舞了全国 人民的抗战决心,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
地实施“三光”政策,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
重庆大轰炸
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五 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
实施细菌战 践踏国际公法,残杀中国军民
政府犯罪 推行“慰安妇”制度,约20万中国女性遭受蹂躏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典例1(2020·1月浙江学考)据战犯供词及日方资料,1940年下半年,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人民解放战争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背景
(1)国人心愿:抗战胜利后,和平建国是国人的强烈愿望。
(2)两种前途:中国共产党号召和平、民主、团结,主张建立联合政
府;国民党坚持独裁和内战。
2.过程
(1)重庆谈判:1945年8—10月召开,国共代表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
经过
意义
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

抗战战役知识点总结大全

抗战战役知识点总结大全

抗战战役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背景

1. 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2. 乙未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3. 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国土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受损害

4. 日本侵略者采取了全国嵖民的实施,全面进行对华侵略的实施

5. 中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民族运动的发展。

二、抗战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1. 反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 军事抗日战争的形成

3. 中国军队战略的制定和战术实施

4. 中国抗日军事战略中的重要战役

5. 抗日战争战略实施中的相关问题

三、抗日战役的演变和胜败

1. 1937年发生的淞沪会战

2. 1938年发生的平型关大捷

3. 1938年发生的太原保卫战

4. 1938年发生的台儿庄会战

5. 1938年发生的武汉保卫战

6. 1938年发生的南昌保卫战

7. 1939年发生的河南保卫战

8. 1939年发生的中原会战

9. 1940年发生的胶济线会战

10. 1940年发生的长沙会战

11. 1940年发生的常德保卫战

12. 1940年发生的延安保卫战

13. 1940年发生的开宁会战

14. 1940年发生的衡阳会战

15. 1941年发生的南昌战役

16. 1941年发生的同蒲决战

17. 1941年发生的海港战役

18. 1941年发生的兰新战役

19. 1941年发生的华中战役

20. 1941年发生的黄松战役

21. 1941年发生的包座战役

22. 1941年发生的天河镇战役

23. 1941年发生的牂牁山战役

24. 1941年发生的十万大山战役

25. 1941年发生的岭面战役

26. 1942年发生的与打

高考历史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最新

高考历史考试的时候,要注意对选择题进行复核,也许会有新的灵感,但要珍惜第一印象,注意不要因为紧张而看错题,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高考历史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高考历史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一、九一八事变

1.原因:

_

②1927年东方会议确定了“征服满蒙”方针

③为摆脱1929——1933年经济危机

④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日有机可乘

⑤欧美忙于应付危机,无暇东顾,苏联忙于社会主义建设.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2.过程: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轨道,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

3.国民政府政策:不抵抗政策

4.结果:

①东北三省沦陷

②1932年建立伪满洲国

二、七七事变

1.经过: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2.影响:

①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②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

总结:防御阶段日军的军事行动主要有哪些?

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

②1932年“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

③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④1937年七七事变

⑤ 1937年“八一三事变”侵占上海,进攻南京

⑥1938年5月占领徐州,10月占领广州、武汉,中国失去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三、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

1.军事进攻—6次

2.野蛮屠杀—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杀害人数超过30万)、潘家峪惨案、三光政策

2024高考历史基础知识综合复习默写训练8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2024高考历史基础知识综合复习默写训练8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1.1931年,日本制造,侵略中国东北,日本侵华开始,面对日军的一步步侵略,国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

2.1935年的北平学生掀起运动,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在中国共产党

的感召下,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3.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和中国全国抗战开始的标志。在中国共产党推动下,正式建立。

4.20世纪30年代,日本先后发动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制造了等无数惨案;在占领区,政治上实行“以华制华”方针,经济上实行“”;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三光”政策;进行重庆大轰炸(无差别轰炸);实施细菌战,推行“”制度,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

5.连线题

忻口会战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武汉会战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台儿庄战役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歼敌的第一场胜仗

平型关大捷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

第三次长沙会战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场战役

6.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建立,开展游击战争。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进入到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发动以破袭日军为主要目标的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7.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的旗帜下,中国社会各阶层和海外华侨共同抗敌,日本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随着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中国的抗日战争与美、英在对日作战密切地联系起来。中国战场在战略上配合了盟军作战,而且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此后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战绩名扬海外。《》决定了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处分日本的基本策略。

高考历史抗日时期知识点

高考历史抗日时期知识点

高考历史抗日时期知识点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一段艰辛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抗战。这段历史对于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高考中也成为了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之一。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介绍高考历史抗日时期的相关内容。

一、抗日战争的起因

抗日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这次事变标志着日本开始对中国进行全面侵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出兵侵占了东北三省,成立了伪满洲国。随后,日本对中国其他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行动。这些侵略行动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抗议,最终演变成全面抗战的局面。

二、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通过坚持中国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利益一致,组织和领导了广大的农民抗日武装。他们带领农民对抗日本侵略者,维护了中国光

明的前途。同时,中国共产党还在敌后建立了抗日根据地,为整

个抗战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三、中国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中国国民党也是抗日战争的重要力量之一。虽然国民党在抗日

战争初期面临了一些困境,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合作下,两

党共同抵抗了日本侵略者。特别是抗战后期,国民党与共产党实

现了相对和谐的合作关系,为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役

抗日战争中有许多重大战役,这些战役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比如淞沪会战、平型关战役、太原会战、武汉保卫战等等。这些

战役上展现了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精神,也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

团结抗战的重要象征。

五、国际抗日运动的支持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国际支持。苏联等共产党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军事物资和援助。同时,中国也得到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如美国、英国等。国际抗日运动对中国抗战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024高考历史详细知识点总结

2024高考历史详细知识点总结

2024高考历史详细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历史科目主要考查了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部分内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总结有关知识点。

一、中国近代史

1.辛亥革命和建立中华民国: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2)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的呼声及其建立的过程。

2.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1)五四运动的背景、目标和经过。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和影响。

3.中共建党:

(1)中共建党的背景、时间和地点。

(2)中国共产党的初期组织和领导人物。

4.清末民主革命:

(1)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派别及其主张。

(2)武昌起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和北洋政府的倒行逆施。

5.抗日战争:

(1)日本侵华的原因和战略目标。

(2)抗日战争的发展过程、主要战役、战略部署和胜利的影响。

6.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

(1)解放战争的起因和全面内战的背景。

(2)新中国的成立及其外交政策。

7.社会主义建设:

(1)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步骤和主要措施。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主要特点。

二、世界近代史

1.第一次世界大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和参战国情况。

(2)战争的发展过程、战略、战役和结束的影响。

2.纳粹德国及其侵略战争:

(1)纳粹党的兴起原因、纲领和特点。

(2)纳粹德国的扩张和侵略行为,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第二次世界大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和参战国情况。

(2)战争的发展过程、战略、战役和结束的影响。

4.冷战与世界格局:

(1)冷战的起因、发展和特点。

(2)冷战期间的国际关系格局和相关事件。

抗日战争高考知识点 高考历史抗日战争知识点

抗日战争高考知识点 高考历史抗日战争知识点

抗日战争高考知识点高考历史抗日战争

知识点

抗日战争高考知识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可以说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制胜法宝,也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1、提出:

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洛川会议——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全面抗战路线。

2、形成: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3、特征:

第一,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

第二,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

第三,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具体的共同纲领。

4、内容:

第一,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第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第三,对待顽固势力要坚持又联合又斗争政策。

第四,在和顽固派斗争时,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原则。

5、意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和壮大,是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抗日战争高考知识点: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

1、政权建设: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三三制是指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1/3。

2、经济建设:减租减息,发展生产。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为适当调节各抗日阶层的利益实行的土地政策。实行这个政策既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抗日积极性,又有利于争取地主资产阶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主统一战线一边。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提纲:抗日战争(人教版必修1)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提纲:抗日战争(人教版必修1)

第16课抗日战争

一、全民族的抗战

1、背景

①1931年,日本侵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

②1932年,1932年1月,袭击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

③1932年, 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

④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侵华过程

①1937年7月7日,发动卢沟桥事(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

②占领北平、天津;占领华北、华中、华南

3、中国的全民族抗战

(1)方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国民政府正面战场:

①四次会战:淞沪会战(谢晋元)、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

②意义:国民党前期是防御阶段的主战场,其军队是抗日的主力。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具有重要的意义。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牵制了日军的主力,

(3)中共敌后战场: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人民战争路线)

①抗战初期,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②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4)国外战场:1942年,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缅甸作战,击败侵缅日军.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1)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2)1941年初,日军对河北省丰润县潘家峪村民进行残酷屠杀.(3)残暴的日本侵略者还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用中国活人作试验,称为“七三一部队”。

三、抗战的胜利

(1)结果:1945。8。15日本无条件投降

(2)胜利原因: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②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各国人民的支援③日本是非正义的法西斯侵略战争

精品解析:考点 抗日战争-备战2020年高考历史考点一遍过(解析版)

精品解析:考点  抗日战争-备战2020年高考历史考点一遍过(解析版)

考点09 抗日战争

1.背景

(1)九一八事变: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东北沦陷,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加深。

(2)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随后,日本入侵中国,北平、天津相继失守。

2.实现

面对日本全面侵华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3.概况

(1)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战: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2)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先后组织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4.结果

(1)取得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

(2)失去华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大片领土。

(3)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5.日军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以后,对南京的和平居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遇难人数超过三十万人。

(2)潘家峪惨案:1941年初,河北省丰润县潘家峪全村的一千五百多人中有一千二百多人被杀害。

(3)细菌战:日本侵略者还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称为“七三一部队”。他们用中国活人作试验,因受试验而惨遭杀害的中国人达三千以上。

6.抗战

的胜利(1)胜利①敌后战场a.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华北地区,彭德怀指挥;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

模战役。

b.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高考历史全民族的抗战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全民族的抗战知识点总结

[键入文字]

高考历史全民族的抗战知识点总结

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日战争。以下是全民族的抗战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复习有帮助。

1、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是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

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的建立是由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符合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利益的。

3、抗日战争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和两条路线,即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片面抗战路线;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全面抗战路线。

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支援。

4、国民党在抗战初期认真抗日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5、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1937 年9 月25 日)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典型地说明了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日。

6、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30 多万同胞被日本鬼子杀害。南京大屠杀是日军对中国军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史实确凿,铁证如山。

7、1940 年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8、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9、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的抗战。

10、全民族抗战的表现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共敌后战场的配合抗日。

全民族的抗战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历史网。

1

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 第20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 (共60张PPT)

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 第20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 (共60张PPT)

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 中国军队在_正__面__战__场__ 取得的最大胜利
万余人,取得_台__儿__庄__大__捷__
时间 1938年 6—10 月下旬
1941年 12月
战役
概况
武汉 武汉沦陷,是抗战以来规 会战 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第三次 中国军队重兵防御,拼死 长沙 抵抗,歼灭大批日军,最 会战 终取得会战胜利
(3)打破“囚笼政策”,发动“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 以破袭日军_华__北__交通线为主要目标,发动了“百团大战”,打破了日 军的“囚笼”,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
2.打退反共高潮 (1)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_皖__南__事__变__”。 (2)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一面从政治上坚决打退国 民党的反共高潮,一面坚持艰苦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不断巩固和扩大 抗日民主根据地。 3.抗日根据地建设 (1)经济上: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建设成效显著;开展大生产 运动。 (2)政治上:精兵简政,以“三三制”为原则,开始实行“普遍、自 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
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 七七事变;“攘外必先安内”“八一宣 言”、瓦窑堡会议;一二·九运动;西安 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南京大屠 杀、“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粮食 统制”“治安强化运动”、细菌战、
“慰安妇”“囚笼政策”;淞沪会战、 忻口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第三 次长沙会战;平型关大捷、《论持久 战》、百团大战;战略相持阶段;正面 战场、敌后战场;抗日根据地;皖南事 变;减租减息政策、“三三制”原则; 东方主战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开罗宣言》;改订新约运动;中共七 大、毛泽东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战争是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自卫战争,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连成一体;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的并存是显著特点之一;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持久性,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防御阶段:1937年7月——1938年10月

相持阶段:1938年10月——1945年8月

反攻阶段:1945年8月9日——1945年8月15日

一、九一八事变

1.原因:

①灭亡中国,称霸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②1927年东方会议确定了“征服满蒙”方针

③为摆脱1929——1933年经济危机

④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日有机可乘

⑤欧美忙于应付危机,无暇东顾,苏联忙于社会主义建设.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2.过程: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轨道,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

3.国民政府政策:不抵抗政策

4.结果:

①东北三省沦陷

②1932年建立伪满洲国

二、七七事变

1.经过: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2.影响:

①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②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总结:防御阶段日军的军事行动主要有哪些?

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

②1932年“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

③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④1937年七七事变

⑤1937年“八一三事变”侵占上海,进攻南京

⑥1938年5月占领徐州,10月占领广州、武汉,中国失去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三、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

1.军事进攻—6次

2.野蛮屠杀—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杀害人数超过30万)、潘家峪惨案、三光政策

3.生化实验—细菌战和毒气战(东北“七三一”部队)

4.进行殖民统治

(表现:a.扶植傀儡政权b.实行殖民统治(以华治华)c.进行经济掠夺(以战养战)d.推行奴化教育)

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原因:

①日本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②国民党态度的变化

③中共的努力

④全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高潮

⑤国际因素。

2.过程:

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共立即发表抗日宣言

②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1935年12月中共领导一二九运动

时间:1935年12月9日

背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

地点:北平对象:学生

意义:兴起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④1935年底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⑤1936年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时间:1936年12月12日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

各派的态度:

A.亲日派:讨伐张杨

B.亲英美派:和平解决

C.中共:和平解决

结果:蒋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意义: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⑥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⑦两党协议改编红军为八路军和第四军(八路军正副总指挥:朱德、彭德怀,下辖一一五师、一二0师、一二九师新四军正副军长:叶挺、项英)

⑧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作用:成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4.特点:

①广泛的民族性和极大的复杂性

②主要以国共两党、两个政权、两个军队的合作

③没有共同纲领和固定的组织形式。

以上就是关于抗日战争的知识点整理,想必同学们对于这部分知识已经非常熟悉了,那么在熟悉的基础上,在考试中遇到相关知识,我们就要力求满分,充分发挥出我们的实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