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古诗幼儿教案

合集下载

小班古诗《所见》

小班古诗《所见》

小班古诗《所见》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小班教案 所见9篇

小班教案 所见9篇

小班教案所见9篇

所见 1

《古诗两首所见》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生动形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来读《古诗两首》中的《所见》。

二、简介作者: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袁枚,清代诗人,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人。注意不要把“枚”和“牧”混淆。

三、初读:

1、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所见》这首诗,自己解决生字问题。

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a、自己拼读;

b、指名领读;

c、生字描红;

d、交流书写注意点;

e、组词理解生字。

3、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

四、品读古诗:

1、想象每一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师: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你能想象到哪些画面呢?

学生自由地读了一遍,然后停了下来。

师:多读几遍才能想象得更丰富更具体。

学生又读了几遍,然后渐渐停了下来。

师:谁来读读第一句?

学生举手,指名一学生读“牧童骑黄牛”。

师:读了这一句,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牧童骑着一头黄牛在向我们走来。

师:能说一说是一个怎样的牧童吗?

生:这个牧童十岁左右,他戴着草帽,光着脚丫。

师:能说说是一头怎样的黄牛吗?生:是一头高大健壮的黄牛,它的肚子吃得饱饱的,全身的毛很光洁。

师:你看到牛在走的时候,身体的哪个部分在动来动去的?你听到牛走路的脚步声了吗?

生:黄牛边走边甩尾巴,脚步声是哧通哧通的。

古诗所见教案

古诗所见教案

古诗所见教案

教案:古诗所见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用古代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用现代语言解读古代诗歌,并理解古代诗歌所表达的哲理和意义。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步:导入(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张描绘古代风景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向学生提问,了解他们对古代诗歌有哪些了解和想法。

第二步:介绍古诗及其特点(10分钟)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古诗的定义和特点,如言简意赅、意境深远、语言优美等。同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示范朗诵一首古诗,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第三步:学习古诗的韵律与格律(15分钟)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古诗的韵律和格律,如平仄、押韵等。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分析一首古诗的韵律和格律,以培养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和感知能力。

第四步:赏析名句选编(20分钟)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古诗名句,以及与之相关的背景故事和意义,讲解给学生听。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这些名

句,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步:学习古诗的解读(20分钟)

教师可以选择一首较长的古诗,带领学生一起解读其中的意境和哲理。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或提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用现代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第六步:诗歌创作活动(20分钟)

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古诗,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来确定要求和难度。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诗歌写作的技巧,如运用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来增加诗歌的表现力。

第七步:小结与延伸(10分钟)

幼儿园大班古诗:所见

幼儿园大班古诗:所见

大班古诗:所见

大班古诗:所见

目标:

1、在赏识与游戏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古诗的境界。

2、能用较完好的语句勇敢表述图画。

准备:

有关图片,树林、蝉等背景图。

过程:

一、指引叙述

1、师:今日我班要来一个小朋友,我们一同看看是谁好哇。(出示牧童图片)

2、发问:认识吗?和我们同样吗?哪里不同样?(指引幼

儿从衣饰、头发上辨识)。教师解说:这是一个好久好久从前的小孩,因此和我们的穿着都不同样。

3、(出示牧童骑牛图)发问:这个儿童在干什么?教师解说什么是牧童。并引出第一句:牧童骑黄牛。

4、他高兴吗?从哪里看出来?你高兴了会干什么?

5、出示第三幅图片,引出第二句:歌声振林樾。师小结:

这个牧童骑着黄牛也很高兴,高声的唱着歌,把树林里的小鸟也

惊醒了。师念:歌声振林樾。

6、出示第四幅,师:突然,牧童看见了什么?认识蝉(播

放蝉鸣的声音)。哎呀,鸣蝉唱得这么好听,你想不想去抓它?抓了它干嘛?

7、师:牧童也想去抓这只鸣蝉呢,抓住了养在家里,让它

每日给牧童唱歌。引出第三句:意欲捕鸣蝉。

8、怎么去抓?你有什么方法?(在少儿叙述的基础上指引

少儿表述去要轻轻地没有声音的去抓)。让少儿学学怎么样才是轻轻地没有声音的。引出第四句:突然闭嘴立。

二、学念古诗

1、师:我们学了好多古诗,方才的故事也是一首古诗,名

字叫《所见》,听陈老师念一遍。

2、师完好念古诗,指引孩子一同念2-3 次。

三、情形游戏

1、(播放鸣蝉喊声)听,我们这里也有鸣蝉,快找找在哪里?指引少儿察看树林背景图,上边也有很多鸣蝉。

2、想不想抓住它们?要怎么抓?(指引少儿说出轻轻的没

语言古诗所见小班教案

语言古诗所见小班教案

语言古诗所见小班教案

教案标题:《语言古诗所见》小班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古诗的韵律和意境,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帮助学生通过古诗学习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古诗感悟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

古诗《静夜思》《登鹳雀楼》等经典古诗,以及相关的古诗故事和背景知识。

教学准备:

1. 手绘或打印古诗的插图,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

2. 准备古诗相关的游戏和活动,如填词游戏、古诗朗诵比赛等,以增加学生的

参与度和兴趣。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古诗插图或朗诵古诗的方式,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学习:教师讲解古诗的背景故事和意境,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涵。

3. 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填词游戏或古诗朗诵比赛,让学生亲身体验古诗的魅力。

4. 总结: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加深对古诗的印象。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填词游戏或朗诵比赛中的表现,以及课后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评

价学生对古诗的学习效果和兴趣程度。

教学延伸:

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古诗朗诵活动,或者组织学生到博物馆或文化展览馆参观与

古诗相关的展览,拓展学生对古诗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小班教案 小班古诗所见9篇

小班教案 小班古诗所见9篇

小班教案小班古诗所见9篇

小班古诗所见 1

所见

袁牧

牧童①骑黄牛,

歌声振②林樾③。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题解:袁牧(1719—1798),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著有《小仓山房文集》与《随园诗话》等。

“所见”,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画面。

注释:

①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②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③林樾:树阴。

今译: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诵读:

①内容简介:描述了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唱着歌儿,忽然又不唱,准备捕捉知了的一刹那情景。

②写作特点:诗人善于抓住事物瞬间的特点加以描写,反映人物独特的心理状态,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有动有静。

③朗诵指导: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第二句之后要有较长的停顿。要突出“振”、“捕”、“鸣”、“闭口”、“立”等词语。要读出生活情趣。

④思考:

请将这首诗与后面的《小儿垂钓》对比着读,并分析在写作上的共同点。

一、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6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二、教材说明

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诗的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

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一句,写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牧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骑黄牛”表现了牧童悠闲自在的神态。“歌声”则表达了牧童愉快的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幼儿园《所见》古诗教案

幼儿园《所见》古诗教案

幼儿园《所见》古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朗读古诗《所见》;

2.学生能理解古诗《所见》的意思;

3.学生能够通过绘画来表达对古诗《所见》的感悟。

二、教学准备

1.准备表现季节变化的图片或实物;

2.准备文具、颜料、画笔、水杯等;

3.准备古诗《所见》及其注解。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让学生看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想象四季的变化,激发学生对季节的感受。例如:“今天天气怎样?我们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这是什么季节?”

2. 学习古诗

让学生跟读古诗《所见》,教师逐句诵读并讲解句子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例如:“我们平时看到的小草、花朵,有了春雨的滋润,会茁壮成长。大树、涧流不会在寒风中凋谢,而是会迎着春天的阳光,在春天中抽出新芽。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所在。”

3. 朗读古诗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古诗《所见》。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鼓励学生加强语音语调,根据诗句中的变化给出不同的语感。

4. 创作画作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来表达对古诗《所见》的感悟。学生可以在纸上画出描绘季节变化和大自然的图画,并在上面用文字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思考。

四、总结

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古诗《所见》,通过朗读古诗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变化,启发学生的艺术才能,通过创作画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大自然的认知会更深入,对美的敏感度也会提高。

五、作业

让学生回家后根据课堂所学,创作一篇有关大自然的小故事。要求情节生动、意境清新,富有创意,语言简洁流畅,字迹工整、规范。

中班古诗《所见》教案反思

中班古诗《所见》教案反思

中班古诗《所见》教案反思

教案标题:中班古诗《所见》教案反思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古诗《所见》的内容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

1. 古诗《所见》的课文和相关图片。

2. 课堂展示材料,如黑板、彩笔等。

3. 学生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 通过展示古诗《所见》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图片有什么特点?”

- 引导学生思考和猜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欣赏古诗(10分钟):

- 教师朗读古诗《所见》,让学生仔细听。

- 请学生跟读古诗,让他们感受古诗的韵律和美感。

- 引导学生讨论古诗的意义和感受,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语表达。

3. 创作活动(15分钟):

-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幅图片,根据该图片创作一首类似《所见》的古诗。

- 引导学生思考图片中的事物、情感和意境,帮助他们进行创作。

-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4. 综合活动(10分钟):

-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古诗,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式,将古诗中的意象呈现出来。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表现手法,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小组展览。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欣赏古诗《所见》,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好奇心。创作活动和综合活动则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合作意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

发现有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还不够,他们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练习。

幼儿园小班古诗所见教案学习目标

幼儿园小班古诗所见教案学习目标

幼儿园小班古诗所见教案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和形式,培养对古诗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能够通过朗读和模仿,初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认识古诗的特点和形式。

2. 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 学会朗读和模仿古诗。

教学难点:

1.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2. 引导幼儿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

1. 幼儿园古诗课本和其他古诗资源。

2. 课堂展示素材,如图片、绘本等。

3. 录音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创设情境:老师带领幼儿回忆上次学习的古诗,并与幼儿一起朗读。

2. 引入新课:老师出示一幅描绘古代人物或景色的图片,与幼儿一起观察,引导幼儿猜测与图片相关的古诗内容。

二、学习古诗的特点和形式(10分钟)

1. 老师给幼儿展示几首经典的古诗,引导幼儿观察古诗的形式特点,如押韵、

格律等。

2. 通过朗读和模仿,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三、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15分钟)

1. 老师选择一首简短的古诗,与幼儿一起朗读,并引导幼儿讨论古诗中的景物、情感等。

2. 通过观察图片、绘本等素材,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景物和情感。

四、朗读和模仿古诗(15分钟)

1. 老师选择一首适合幼儿的古诗,与幼儿一起朗读,并让幼儿模仿跟读。

2. 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古诗进行朗读和模仿,最后进行

小组间的比赛。

五、总结与展示(5分钟)

幼儿园古诗所见教案

幼儿园古诗所见教案

幼儿园古诗所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提高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古诗的欣赏和朗读,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和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通过欣赏优秀古诗,启发他们对美的感受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传统古诗欣赏:选取一些经典的古诗作为教学材料,如《静夜思》、《春晓》等。

2.古诗朗读:教授幼儿正确的朗读方法,让他们能够流畅、准确地朗读古诗。

3.朗读比赛:组织朗读比赛,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表达和竞争意识。

4.创作活动:引导幼儿发挥创造力,组织他们创作简单的古风诗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中国古诗的音频,激发幼儿对古诗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古诗的特点和意义。

2.古诗欣赏:选取一首简短的古诗,通过朗读和解读,让幼儿感受其中的美和意境,并与幼儿讨论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古诗朗读:教授幼儿正确的朗读方法,包括语音语调、停顿和纵横抑扬的技巧。通过模仿朗读和集体朗读的方式,让幼儿逐渐掌握古诗的朗读技能。

4.朗读比赛:组织幼儿参加朗读比赛,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5.创作活动:引导幼儿发挥创造力,组织他们创作简单的古风诗句。可以给幼儿一些主题或词语,让他们围绕该主题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总结:回顾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幼儿总结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鼓励他们对优秀古诗的欣赏和朗读。

四、教学评价

1.通过观察幼儿的参与度、表现和朗读水平来进行教学评价。

幼儿古诗所见教案

幼儿古诗所见教案

幼儿古诗所见教案

教案标题:《幼儿古诗所见》

教案目标:

1. 帮助幼儿了解古诗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通过学习古诗,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1. 让幼儿了解古诗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幼儿通过古诗感受美好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准备:

1. 幼儿古诗的选本。

2. 幼儿绘本、图片或视频资源。

3. 卡片或幼儿绘画纸。

4. 彩色笔或蜡笔。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1. 引导幼儿回忆并分享他们对古诗的了解,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古诗吗?古诗有什么特点?”

2. 呈现一些古诗的绘本、图片或视频资源,让幼儿观察,并鼓励他们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探究(15分钟):

1. 选择一首简短的幼儿古诗,如《静夜思》。

2. 与幼儿一起读诗,鼓励他们跟随节奏和韵律朗读。

3. 解释诗中的一些生词和意象,帮助幼儿理解诗的含义。

4. 引导幼儿观察诗中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拓展(20分钟):

1. 分发卡片或绘画纸给幼儿,让他们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或自己创作一

首简短的古诗。

2. 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绘画或文字表达诗的意境和情感。

3. 邀请幼儿逐个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幼儿猜测诗的主题或感受。

总结(5分钟):

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幼儿总结古诗的特点和他们的感受。

2.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古诗的喜爱和欣赏之处。

3. 以一个简短的古诗作为结束,再次与幼儿一起朗读。

教学延伸:

1. 继续介绍更多的幼儿古诗,让幼儿欣赏和模仿。

古诗《所见》的教案(8篇)

古诗《所见》的教案(8篇)

古诗《所见》的教案(8篇)

古诗《所见》的教案(1)

背景学问:

《所见》和《小池》是两首从不同侧面表现夏天情趣的古诗,分别由袁枚和杨万里所作。这两首诗布满着童趣、情趣,语言清爽活泼,布满儿童的观看力和想象力。《所见》着力刻画的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牧童夏日捕蝉的情趣;《小池》悉心渲染的是孩子们观赏沉迷的蜻蜓轻落荷叶尖角的动人画面。古诗的韵味、想象的空间,勾画出了夏季独有的童贞世界。

学情分析:

每一个孩子就是一名布满诗性的诗人。儿童与古诗的对话,就是建立在这样诗性的儿童世界里的。细细研读这两首古诗,生字不少,但是对于已经具备肯定识字力量的基础较好同学来说并不难。因此,生字教学主要以自学为主,采纳先学后教、互教互学的形式。老师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引领同学利用各种形象的途径去理解古诗中难以直接领悟的词语上。同时,这两首诗语言清爽活泼,布满儿童的想象力,诗歌的内容接近孩子的现实生活,充分利用孩子已有的生活阅历和感悟促成孩子与古诗的诗性对话,利用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诵、吟诵强化孩子对古诗的体会咀嚼,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学问和力量。熟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童、黄、闭、立

"8个字。

2、过程和方法。在朗读和背诵中理解古诗内容,体会夏日的情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喜爱朗读古诗,情愿积极背诵。激活同学关爱自然、喜爱生活的.情感。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激活爱好。

1、同学在老师的引领下观赏一组配乐的夏日情境图(课件),勾画出对夏日童年生活的回忆。

2、同学沟通:夏天,我最喜爱(干什么)。

3、老师展示课件(课文的插图:牧童欲捕蝉),引领同学猜想:这个古时候的小伴计喜爱在夏天干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袁枚大诗人是怎么说的吧!(课件配乐朗诵,诗问逐行消失。)

古诗《所见》教案

古诗《所见》教案

古诗《所见》教案

第一章:课程简介

1.1 课程目标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

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所见》的内容和意境。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1.2 课程内容

介绍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魅力。

分析古诗《所见》的结构和意境。

解读古诗《所见》中的关键词汇和修辞手法。

第二章:古诗《所见》的作者及背景

2.1 作者简介

介绍古诗《所见》的作者,如作者的生活年代、背景等。

2.2 诗歌背景

解释古诗《所见》创作的背景和时代背景。

第三章:古诗《所见》的内容解析

3.1 诗歌结构分析

分析古诗《所见》的结构,包括诗的节奏、韵律等。3.2 诗歌意境解析

解释古诗《所见》的意境,如景物描写、情感表达等。第四章:古诗《所见》的修辞手法分析

4.1 比喻手法

解释古诗《所见》中的比喻手法,如比喻的类型、作用等。

4.2 拟人手法

解释古诗《所见》中的拟人手法,如拟人的作用和效果等。

第五章:课堂活动与练习

5.1 课堂活动

设计一些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增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5.2 练习题

提供一些练习题,如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等,以巩固学生对古诗《所见》的理解和记忆。

第六章:诗歌欣赏与朗读

6.1 诗歌欣赏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所见》,注意韵律、节奏和意境。

解读诗中的意象,如景物、情感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6.2 诗歌朗读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所见》,注意语调、语气和停顿。

分组进行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欣赏水平。

第七章:创意写作与表达

7.1 写作启发

给予学生写作启发,如以古诗《所见》为灵感,创作自己的诗歌。

幼儿古诗所见教案

幼儿古诗所见教案

幼儿古诗所见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读诵几首幼儿古诗;

2. 能理解幼儿古诗的内容;

3. 能通过欣赏幼儿古诗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

教学准备:

1. 幼儿古诗的诵读录音;

2. 幼儿古诗的图片或画报;

3. 幼儿古诗的教具(如卡片、拼图等);

4. 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1. 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教室里的一些物件,如桌子、椅子、黑板等。

2. 引导幼儿猜测这些物件在古代是什么样子的。

Step 2:新知探究(15分钟)

1. 随机播放幼儿古诗的录音,让幼儿仔细听。

2. 与幼儿共同回忆并梳理已经学过的幼儿古诗。

3. 出示幼儿古诗的图片或画报,让幼儿观察并猜测古诗的内容。

4. 引导幼儿品味幼儿古诗的美,感知其中的韵律和意境。

5. 给幼儿分发幼儿古诗的教具,让幼儿尝试拼凑幼儿古诗,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Step 3:知识运用(20分钟)

1. 分组进行古诗朗诵比赛,邀请幼儿将自己最喜欢的幼儿古诗朗诵给大家听。

2. 让每组选出一位代表,与其他组的代表进行对战,评选出最佳朗诵者。

3. 在黑板上用粉笔抄写出幼儿古诗的关键词句,让幼儿根据关键词句猜测古诗的内容。

Step 4:拓展延伸(10分钟)

1. 引导幼儿自由创作一首幼儿古诗,可以是对已学古诗的改写,也可以是新创的古风诗句。

2. 让幼儿把自己的创作结果与同伴进行分享和交流。

Step 5:总结归纳(5分钟)

1. 让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幼儿古诗的特点和要领。

2. 引导幼儿发表自己学习幼儿古诗的体会和收获。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

所见幼儿园古诗教案

所见幼儿园古诗教案

所见幼儿园古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的意境,培养幼儿对文化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语感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和欣赏能力。

3.教育幼儿崇尚自然,珍爱生命,促进幼儿的人文素质。

4.培养幼儿的记忆和联想能力,提高幼儿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幼儿对古诗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2.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幼儿的语感。

三、教学内容

1.学习古诗《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2.学习古诗《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3.学习古诗《悯农》。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4.学习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五、教学过程

1. 教诵

老师朗诵古诗,并让幼儿跟着朗读,引导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2. 讲解意境

老师讲解古诗的意境,让幼儿对古诗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和感受。

3. 联想和讲述

老师让幼儿联想和讲述古诗,培养幼儿的记忆和语言表达能力。

4. 朗读

幼儿分组朗读古诗,培养幼儿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成果

通过本次古诗教学,幼儿能够理解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能够培养幼儿的语感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和欣赏能力。

古诗《所见》的教案

古诗《所见》的教案

古诗《所见》的教案

•相关推荐

古诗《所见》的教案(精选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所见》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所见》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在古诗的语言环境中识记本课生字“牧、童、骑、闭”,学习部首“马字旁”。

2、学会吟诵古诗,读出古诗的趣味,熟读成诵。

3、借助看图说话,了解古诗的大致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吟诵古诗,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借助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看图说话。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一)出示第一幅图,看图说话,学习生字。(图一:牧童骑在牛背上,张大嘴巴唱歌。)

1、看图,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句式练习说话,随机学习“骑”。

2、初步了解牧童,学习生字“牧”和“童”。

(1)简介“牧童”,出示“mù tóng”拼读音节。

(2)说说记字好方法(“牧、童”)。

(3)老师范写,引导学生注意看清字的笔顺笔画,正确书写。

3、用上“牧童”这个词说话。

(二)出示第三幅图,看图说话。(图二:牧童站在树下,抬头看知了。)

1、看图,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练习说话。

(三)揭示诗名,了解诗作者。

过渡:刚才,小朋友用一句话把你们看到的画面说清楚了,有位诗人把他所看见的情景写成了一首诗。

1、出示:所见,齐读诗名。

2、出示:yuán méi ,指名拼读。

3、出示:清袁枚让学生了解袁枚是清朝的一位诗人。

二初读古诗,指导朗读。

(一)初读古诗,随机正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见古诗幼儿教案

【篇一:小班古诗《所见》】

小班古诗《所见》

小班古诗《所见》

一、课题:

小班古诗活动《所见》。

二、教材简解:

本园致力于古诗特色研究,用多样的形式让幼儿趣味学古诗,体验古诗活动的别样魅力。针对幼儿各个发展阶段,我们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计划。本次的教学活动设计是小班的古诗活动《所见》,我以故事+图片的形式导入课堂,带领幼儿进入这首古诗的意境中,在教学中加入了表演、歌唱等元素,让幼儿既轻松学会了古诗,又感受到古诗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

三、目标预设:

1.通过活动,让幼儿熟悉、理解古诗的内容。

2.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诵读古诗,体验朗诵的乐趣。

四、重难点: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体验学习古诗的乐趣。(重点)

2.知道古诗中“鸣蝉”的意思。(难点)

3.能用打节拍、做动作等方式朗诵古诗。(难点)

五、活动准备:

1.活动课件、伴奏音乐。

2.四幅古诗配画。

3.相关头饰。

六、设计思路:

《所见》这首古诗是非常具有童趣性的,而在幼儿时期,孩子们对故事有着异常浓厚的兴趣,因此,我利用这首古诗中“趣”这个点,以故事和图片的结合形式导入课堂,吸引孩子们的目光,让幼儿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初步的理解这首古诗的内容;之后我通过诗配画这样的形式,让幼儿重温古诗意境,我再逐步进行引导,让他们自己说一说画中你看到了什么,这样既加深了他们对这首古诗的理解,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此过程中,我还会让他们进行一些表演,与我,与其他幼儿做一些互动,充分的感受到

这首古诗带给他们的快乐;最后,幼儿也会和我一起用打拍子、做动作等方式将这首古诗朗诵几遍。整个教学过程,我都将以幼儿为中心,让他们充分参与其中,体验学习古诗的乐趣。

七、教学过程:

1.出示小树林的图片,以故事的形式导入古诗。

1)师:你们听一听,树林里面传来了什么声音?(牧童唱歌的声音)

幼儿进行猜测,师揭晓答案,原来是一个小牧童在唱歌。

2)师:你们来看一看,牧童是怎么来到小树林的呢?

幼儿与教师互动,教师总结:牧童骑着黄牛,唱着歌来到树林,响亮的歌声在树林上空回荡着,他唱呀唱,忽然不唱了,停了下来,你们来猜一猜为什么他不唱了?

幼儿回答,师揭晓,我们来看一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儿听一听,然后放知了的图片,告诉他们这是蝉。

师:牧童啊听到了知了在唱歌,那你们觉得接下来他会怎么样?

幼儿回答,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揭晓接下来发生的事:牧童从牛背上下来,想去捉蝉,但是要轻轻地去捉(师:为什么要轻轻地捉?)因为蝉听到动静会飞走(师边说边做轻轻地动作)

师出示相关头饰,请个别幼儿扮演牧童,个别幼儿扮演蝉,师引导他们进行表演,感受快乐。

2.理解古诗内容,并学会朗诵。

1)师:古代有一位诗人叫袁枚,他看到了这件有趣的事情,于是回去就写了一首古诗,老师把这首古诗藏在了四幅画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不好?

2)分句解释,加深幼儿古诗的理解。

出示第一张图画,让幼儿自己说说内容,再出示第一句话:牧童骑黄牛(师边说边做动作,带领幼儿一起边说边做)。

出示第二张图片,师:你们看,这个小牧童嘴巴张的大大的,在干嘛呢?(引导幼儿自己说出唱歌),他的声音真响亮,都传到哪里去了?(引导幼儿观察树林上空)呦!歌声在树林上空回荡呢。师当牧童,幼儿作大树,进行互动表演,感受牧童响亮的声音,引导第二句话:歌声振林樾。

师总结:在这两幅画里,我们找到了两句诗句,是哪两句呀?(幼儿先说,师带领幼儿一起学说一遍)。

师:我们接下来看下一张图画,我们来看一看这幅画和刚刚的一幅

画有什么不同?(师边说边出示第三幅画)你们看,图片上出现了

什么?(引导幼儿自己说出蝉),原来是一只蝉,它在“知了知了”

的鸣叫,我们可以叫它——鸣蝉,牧童看到了鸣蝉,想去干嘛呀?(引导幼儿自己说想去捉蝉),“捉”可以用“捕”这个好听的词来说。牧童想去捕鸣蝉,所以第三句话就是:意欲捕鸣蝉。

出示第四张图画,师:牧童本来在唱着歌,可是他看到蝉,想去捕,于是他立马就干嘛了?(引导幼儿自己感受牧童闭上了嘴巴,从牛

背上下来,站立着)这就是最后一句:忽然闭口立。

师总结:小朋友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藏在这两幅画里的两句古诗

也被我们找出来了,我们再一起将这两句念一遍:(幼儿和老师一

起变念边说)。

4)师带领幼儿用做动作、模仿古代诗人、打拍子的方式将这首古

诗朗诵几遍,进一步增强学习古诗的趣味性。

【篇二:古诗《所见》教学设计】

【篇三:所见教案】

所见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诗句理解字意。

2、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成

为课堂主人,学习的主体。

3、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

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学会生字新词,指导书写,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运用

语。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很多同学学过很多的古诗,也会背很多的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诵)展示

学生平时的古诗积累。

2、揭题,释题。

齐读课题。所见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指名说说)

小结:所见--所看见的事物(东西)

3、出示课文插图投影:

《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图上的景物。让我们也来

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

二、感知体验

1、自读古诗,读准生字,读通诗句。

2、指名读、齐读。

3、读了这首诗,你知道诗人所看到的是什么了吗?

三、对话互动

1、自由读全诗,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全班交流。

2、理解一、二行诗句。

(1)出示课文插图:这是怎样的一幅情景?(牧童骑黄牛)牧童

高兴的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呢?

(2)出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这可真是个快乐的小牧童,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牧童此时的心情呢?

(3)是啊,让小牧童高兴的事可多了,让我们和小牧童一起走进树林,大家边读边想,边读边看,瞧瞧小牧童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风景。

(4)多么美的田园风光啊,让我们也骑上小黄牛,把前两行美美地

读一读。

3、理解三、四行诗句。

(1)诗人袁牧看到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听到那悦耳的歌声,

正欣赏着,突然,一个小插曲出现了:

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此时诗人又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边读边想象牧童寻蝉的样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4)谁能把这有趣的一幕读出来呢?

4、指导朗读。

四、建构生成

同学们,你们能从短短二十个字想象出色彩绚丽的风景,人物可爱

的表情,有趣的动作,让整首诗都活了起来。下面再让我们看看画

面美美地吟诵这首诗,把这如画的诗、如诗的画留在我们的心里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