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STC89C52单片机存储器扩展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第8章89C51单片机扩展存储器的设计

第8章89C51单片机扩展存储器的设计
+25V(或12V)
程序读出
高阻
2、存储器地址空间分配

一个存储器单元对应一个地址 在外扩的多片存储器芯片中,AT89C51要完成这种功能,必 须进行两种选择:
一是必须选中该存储器芯片(或I/O接口芯片),这称为“片 选”,只有被“选中”的存储器芯片才能被AT89C51读出或
写入数据。为了片选的需要,每个存储器芯片都有片选信号
P2.7 P2.6 P2.5 P2.4 0 1 1 1 2732(1) 1 0 1 1 2732(2) 1 1 0 1 6116(2) 1 1 1 0 6116(1)
两片程序存储器的地址范围: 2732(1)的地址范围:7000H~7FFFH; 2732(2)的地址范围: B000H~BFFFH; 6116(1)的地址范围:E800H~EFFFH; 6116(2)的地址范围:D800H~DFFFH。
注意: (1)MCS—51 MOVX MOVX MOVX MOVX 对外部数据存贮器的操作指令 只能寻址较小的外部数据存贮器空间 能对64KB的外部数据存贮器空间寻址 A,@Ri @Ri, A A,@DPTR @DPTR, A
(2)由于89C51采用不同的控制信号和指令 ,尽管ROM与 RAM的地址是重叠的,也不会发生混乱。
P2.7 P2.6 P2.5 1 1 0 1 0 1 0 1 1 选中芯片 地址范围 存储容量 IC1 C000H-DFFFH 8K IC2 A000H-BFFFH 8K IC3 6000H-7FFFH 8K
读片外RAM操作时序
写片外RAM操作时序
译码法
各片62128地址分配 P2.6 P2.7 译码输出 选中芯片 地址范围 存储容量 0 0 YO* IC1 0000H-3FFFH 16K 0 1 Y1* IC2 4000H-7FFFH 16K 1 0 Y2* IC3 8000H-BFFFH 16K 1 1 Y3* IC4 C000H-FFFFH 16K

STC89C52单片机硬件结构ppt课件

STC89C52单片机硬件结构ppt课件

UART
0023H
T2
002BH
0033H
003BH
23
4.3.2 STC89C52单片机数据存储器
STC89C52RC系列单片机内部集成了512字节 RAM,可用于存放程序执行的中间结果和 过程数据。内部数据存储器在物理和逻辑 上都分为两个地址空间:内部RAM(256字 节)和内部扩展RAM(256字节)。此外, 还可以访问在片外扩展的64KB数据存储器。 STC89C52RC系列单片机的存储器分布如图45所示。(特别说明:图中阴影部分的访问
10
+ STC89C52目前有LQFP44、PQFP44、PDIP40、 PLCC44等封装形式,并且不同版本的引脚也不 同,图4- 3所示为各封装形式的HD版本和90C 版本的引脚图。
图4- 3(a)PDIP40的HD版本引脚图 图4-3(b)PDIP40的90C版本引脚

11
图4-3(c)LQFP44的HD版本引脚图 图4-3(d)LQFP44的90C版本引脚 图
2
STC89C52RC单片机有如下功能部件和特性: 1.增强型6时钟/机器周期和12时钟/机器周期任意
设置。 2.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 3.工作电压:5.5~3.4V(5V单片机)/2.0~3.8V
(3V单片机)。 4.工作频率:0~40MHz,相当于普通8051单片
机的0~80MHz,实际工作频率可达48MHz。 5.用户应用程序空间:8KB片内Flash程序存储器,
INT0 (外部中断0) INT1 (外部中断1)
输入口使用时,因为有内 P3.4 T0(定时器0的外部输入)
部的上拉电阻,那些被外 部信号拉低的引脚会输入 P3.5
T1(定时器1的外部输入)

第8章 STC89C52单片机存储器扩展

第8章 STC89C52单片机存储器扩展


本书讲解时把单片机系统的地址线笼统地分为低位地
址线和高位地址线,片选都是使用高位地址线。实际上,
16条地址线中的高、低位地址线的数目并不是固定的,只
是习惯上把用于 “单元选择”的地址线,都称为低位地
址线,其余的为高位地址线。
第41课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常用的存储器地址空间分配方法有两种:线性选择法 (简称线选法)和地址译码法(简称译码法)。
➢ STC89C52单片机属于总线型结构,片内各功能部件都是按 总线关系设计并集成为整体的。
➢三总线:地址总线(AB) 、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 第4➢1单课 片地机球系在统宇宙扩中展的主位要置包括存储器扩展和I/O接口部件扩展。
第8章 单片机接口技术
STC89C52单片机与外部设备连接有两种方式:
使用的控制信号如下: ➢PSEN 作为外扩程序存储器的 读选通控制信号。
EA
➢WR 和RD 为外扩数据存储器 和 I/O的读、写选通控制信号。 ➢ALE作为P0口发出的低8位地址 锁存EA控制信号。 ➢ 为片内外程序存储器的选 STC89C52为减少引脚数量,采用了复用择P0口方案,即P0口兼作数据线 和低8位地址线,为了将地址和数据信控息区制分信开号来。,需要在P0口外部增
总线方式
总线方式——采用片外RAM指 令访问外设
I/O口方式(非总线方
例如:MOVX A, @DPTR (片外RAM 0~0FFFFH)
I/O口方式——采用片内RAM指 令访问外设
例如:MOV A,P0
STC89C52单片机没有专用总线引脚,而是采用了I/O引脚兼作
第4总1课线引地脚球在的宇方宙案中。的位置
P2口输出高8位地址信号+ 373输出低8位地址信号 →同时产生பைடு நூலகம்6位地址信号 +8位数据信号

STC89C52单片机存储器扩展

STC89C52单片机存储器扩展
第八章 STC89C52单片机存储器的扩展
8.1 系统扩展结构 8.2 地址锁存与地址空间分配 8.3 程序存储器的扩展 8.4 数据存储器的扩展 8.5 EPROM和RAM的综合扩展
8.1 系统扩展结构
为减少连接线,简化组成结构,可把具有共性的连线归并成 一组公共连线,即总线——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BUS)。
STC89C52为减少引脚数量,采用了复用P0口方案,即P0口兼作数据 线和低8位地址线,为了将地址和数据信息区分开来,需要在P0口外 部增加地址锁存器,即将地址信息的低8位锁存后输出。
STC89C52RC的4个并行I/O口,由于系 统扩展的需要,能够真正作为数字I/O使用, 就剩下P1和P3的部分口线了。
STC89C52单片机发出的地址码用于选择某个存储器 单元,在这个过程中单片机必须进行两种选择:一是选 中该存储器芯片,称为“片选”,未被选中的芯片不能 被访问。二是在“片选”的基础上再根据单片机发出的 地址码来对“选中” 芯片的某一单元进行访问,即“单 元选择”。为实现片选,存储器芯片都有片选引脚。同 时也都有多条地址线引脚,以便进行单元选择。注意, “片选”和“单元选择”都是单片机通过地址线一次发 出的地址信号来完成选择的。
I/O口方式(非总线方式 )
例如:MOVX A, @DPTR
I/O口方式——采用片内RAM
(片外RAM 0~0FFFFH) 指令访问外设
例如:MOV A,P0
STC89C52单片机没有专用总线引脚,而是采用了I/O引脚兼
作总线引脚的方案。
STC89C52单片机的存储器扩展即包括程序存储 器扩展又包括数据存储器扩展。AT89S51单片 机采用程序存储器空间和数据存储器空间截然 分开的哈佛结构。扩展后,系统形成了两个并 行的外部存储器空间。

第8章 89C51单片机扩展存储器的设计

第8章 89C51单片机扩展存储器的设计
第8章
89C51单片机扩展存储器的设计
单片机片内资源有限,在许多情况下,根据单片机应用系 统的功能要求,片内资源还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对单片机进行 拓展。 单片机的系统扩展主要是外扩存储器和I/O接口部件。 扩展外部存储器包括扩展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 I/O接口部件的扩展在第9章介绍。
1
8.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系统扩展结构
地址总线用于传送单片机发出的地址信号,以便进行存储
单元和I/O接口芯片中的寄存器选择。地址总线是单向传输的。 2.数据总线(Data Bus,DB) 数据总线用于在单片机与存储器之间或与I/O端口之间传送 数据。数据总线是双向的,可以进行两个方向的传送。
3.控制总线(Control Bus,CB)
控制总线实际上就是单片机发出的各种控制信号线。
图8-5
64KB地址空间划分成8个8KB空间
采用全地址译码方式,单片机发地址码时,每次只能选中一 个存储单元。同类存储器间不会产生地址重叠的问题。 ①高3位地址线:接74LS138的C、B、A,输出/Y0~/Y7正好分 别接到8片6264的“片选”端; ②低13位地址线:完成对选中的6264芯片中的各个存储单元 14 的“单元选择”。
电路,体积小,成本低。
缺点是可寻址的芯片数目受到限制。 另外,地址空间不连续,每个存储单元的地址不唯一,不能
充分有效地利用存储空间,这会给程序设计带来一些不便,只适
用于外扩芯片数目不多的单片机系统的存储器扩展。
10
2.译码法[图8-19] 使用译码器对89C51的高位地址进行译码,将译码器的译码输 出作为存储器芯片的片选信号。是最常用的地址空间分配的方 法,它能有效地利用存储器空间,适用于多芯片的存储器扩展。 常用的译码器芯片有74LS138(3-8译码器)、74LS139(双 24译码器)、74LS154(4-16译码器)。若全部高位地址线都参加 译码,称为全译码;若仅部分高位地址线参加译码,称为部分译

第8章89C51单片机扩展存储器的设计

第8章89C51单片机扩展存储器的设计
如果用74LS138把64K空间全部划分为每块4KB,如何划分呢? 由于4KB空间需要12条地址线进行“单元选择”,而译码器 的输入有3条地址线(P2.6~P2.4),P2.7没有参加译码, P2.7发出的0或1决定了选择64KB存储器空间的前32KB还是后 32KB,由于P2.7没有参加译码,就不是全译码方式,这样前 后两个32KB空间就重叠了。
89C51与74LS373的连接如图8-9所示。
图8-7
引脚说明如下:
D7~D0: 8位数据输入线。
Q7~Q0: 8位数据输出线。
G:
数据输入锁存选通信号,
图8-8
OE*: 数据输出允许信号 图8-9
74LS373功能如表8-3所示。
表8-3 74LS373功能表 OE* G D Q 0111 0100 0 0 × 不变 1 × × 高阻态
CPU相类似的片外三总线,见图8-2。
图8-2
2. 以P2口的口线作为高位地址线 P2口的全部8位口线用作高位地址线,再加上P0口经地址锁存
器提供的低8位地址,便形成了完整的16位地址总线(见图 8-2),使寻址范围达到64KB。 3.控制信号线 除了地址线和数据线之外,还要有系统的控制总线。这些信号 有的就是单片机引脚的第一功能信号,有的则是P3口第二功 能信号。其中包括: (1)PSEN*信号作为外扩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控制信号。
图8-3

G1 G2A* G2B*
表8-1 74LS138译码器真值表

输出
CBA
Y7* Y6* Y5* Y4* Y3* Y2* Y1* Y0*
(2)74LS139 74LS139是双2-4译码器。两个译码器完全独立,分别有各自的
数据输入端、译码状态输出端以及数据输入允许端。其引脚 如图8-4所示,真值表如表8-2所示(见P138)。

第8章 89C51单片机的系统扩展

第8章 89C51单片机的系统扩展
5V 5V 5V 5V 5V DOUT
任意
H L H
高阻
DIN DOUT
正脉冲
L L
高阻
注:L:TTL低电平;H:TTL高电平;DOUT:数据输出; DIN:数据输入。
2、2732EPROM存储器 2732是4K×8紫外线擦除电可编程只读存储 器。单一+5V供电,最大工作电流为100mA, 维持电流为35mA,读出时间为250ns。引脚如 图8-2。
CE
OE WE RDY/BUSY N.C.
写入使能
器件忙闲状态指示 空脚
图8-6 2817A引脚图
2817A的3种工作方式见表8-6。
表8-6 2817A工作方式选择(VCC = +5V)
方 引
式 读 维持 字节写入 字节擦除 脚
CE (20) L OE (22) L WE (27) H 任意 L
输入/输出
(11~13,15~19) DOUT
×
H
高阻
DIN DOUT
L L
L
注:DATA查询为数据查询方式。
8.1.3 典型程序存储器的扩展方法
1、程序存储器扩展方法
i=N-8
P2.0~P2.i
N~7 A8~AN
ALE 89C51 +5V EA 8 P0 PSEN
锁 存 器
8 A0~A7 EPROM 8 CE D0~D7 OE
VCC
输出
(28) (11~13,15~19) 5V 5V 6V 6V 6V DOUT
任意
H L 任意
任意
L H 任意
高阻
DIN DOUT
L
L H
编程检验 编程禁止
高阻

单片机课件8 单片机的存储器的扩展

单片机课件8 单片机的存储器的扩展
P2.7 P2.6 P2.5 P2.4 P2.3 P2.2 P2.1 P2.0 A15 A14 A13 A12 A11 A10 A9 A8 P0.7 P0.6 P0.5 P0.4 P0.3 P0.2 P0.1 P0.0 A7 A6 A5 A4 A3 A2 A1 A0
MCS-51单片机的地址总线为16位,它的存储器最大的 扩展容量为216,即64K个单元。
2013-6-27
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
20
8.3 程序存储器扩展
8.3.2 外部程序存储器扩展原理及时序
(一) 外部程序存储器扩展使用的控制信号
(1)EA——用于片内、片外程序存储器配置, 输入信号。当EA=0时,单片机的程序存储器全部为扩 展的片外程序存储器;当EA=1 时,单片机的程序存 储器可由片内程序存储器和片外程序存储器构成,当 访问的空间超过片内程序存储器的地址范围时,单片 机的CPU自动从片外程序存储器取指令。 (2)ALE——用于锁存P0口输出的低8位地址。 (3)PSEN ——单片机的输出信号,低电平时, 单片机从片外程序存储器取指令;在单片机访问片内 2013-6-27 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 程序存储器时,该引脚输出高电平。
2013-6-27 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 11
8.2 半导体存储器
8.2.2 只读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ROM 一般用来存储程序和常数。ROM是采用特殊方式写入 的,一旦写入,在使用过程中不能随机地修改,只能从 其中读出信息。与RAM不同,当电源掉电时,ROM 仍 能保持内容不变。在读取该存储单元内容方面,ROM 和RAM相似。只读存储器有掩膜ROM、PROM、EPROM、 E2PROM(也称EEPROM)、Flash ROM等。它们的区 别在于写入信息和擦除存储信息的方式不同。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基于Keil C和Proteus仿真第8章 STC89C52单片机存储器扩展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基于Keil C和Proteus仿真第8章 STC89C52单片机存储器扩展

导通 锁存 隔离
结构:内部由8路D触发器和8个三态缓冲器组成。 原理:/OE端为低电平时,D端信号在 G端正脉冲作用下实
现“接通-锁存-隔离”功能。
74LS373的引脚 373功能表
引脚说明: • D7~D0:8位数据输入线, • Q7~Q0:8位数据输出线。 • G:数据输入锁存选通信号。当
加到该引脚的信号为高电平时, 外部数据选通到内部锁存器,负 跳变时,数据锁存到锁存器中。 • OE:数据输出允许信号,低电平 有效。当该信号为低电平时,三 态门打开,锁存器中数据输出到 数据输出线。当该信号为高电平 时,输出线为高阻态。
373的工作过程: 1、P0口先将低8位地址信号锁 存在373中; 2、373的输出端与输入端(P0 口)隔离;
3、P0口输出8位数据信号+ P2口输出高8位地址信号+ 373输出低8位地址信号 →同时产生16位地址信号
+8位数据信号
STC89C52单片机P0口与74LS373的连接
2.锁存器74LS573
例如:MOVX A, @DPTR (片外RAM 0~0FFFFH)
I/O口方式(非总线方式 )
I/O口方式——采用片内RAM 指令访问外设
例如:MOV A,P0
STC89C52单片机没有专用总线引脚,而是采用了I/O引脚兼 作总线引脚的方案。
STC89C52单片机的存储器扩展即包括程序存储 器扩展又包括数据存储器扩展。AT89S51单片 机采用程序存储器空间和数据存储器空间截然 分开的哈佛结构。扩展后,系统形成了两个并 行的外部存储器空间。
8.2 地址锁存与地址空间分配 8.2.1 地址锁存
目前,常用的地址锁存器芯片有74LS373、 74HC373,74LS573等。在每个机器周期,ALE两次有效, 可以利用地址锁存器在ALE的下降沿将P0口输出的地址信 息锁存,当ALE转为低电平时,P0输出8位数据信息。 1.锁存器74LS373----带有三态输出门的8D触发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书讲解时把单片机系统的地址线笼统地分为低位地
址线和高位地址线,片选都是使用高位地址线。实际上,
16条地址线中的高、低位地址线的数目并不是固定的,只
是习惯上把用于 “单元选择”的地址线,都称为低位地
址线,其余的为高位地址线。
常用的存储器地址空间分配方法有两种:线性选择法
(简称线选法)和地址译码法(简称译码法)。
1.线选法----一般只适用于外扩少量的片外存储器和 I/O接口芯片。
线选法是指直接利用单片机系统的某一高位地址线 作为存储器芯片(或I/O接口芯片)的“片选”控制信 号。为此,只需要把用到的高位地址线与存储器芯片 的“片选”端直接连接即可。
线选法的优点是电路简单,不需要另外增加地址译 码器硬件电路,体积小,成本低。缺点是可寻址的芯 片数目受到限制,芯片之间地址不连续,地址空间没 有充分利用。
第8章 单片机接口技术
STC89C52单片机与外部Leabharlann 备连接有两种方式:总线方式
总线方式——采用片外RAM 指令访问外设
例如:MOVX A, @DPTR (片外RAM 0~0FFFFH)
I/O口方式(非总线方式 )
I/O口方式——采用片内RAM 指令访问外设
例如:MOV A,P0
STC89C52单片机没有专用总线引脚,而是采用了I/O引脚兼 作总线引脚的方案。
STC89C52RC的4个并行I/O口,由于系 统扩展的需要,能够真正作为数字I/O使用 ,就剩下P1和P3的部分口线了。
8.2 地址锁存与地址空间分配 8.2.1 地址锁存
目前,常用的地址锁存器芯片有74LS373、 74HC373,74LS573等。在每个机器周期,ALE两次有效, 可以利用地址锁存器在ALE的下降沿将P0口输出的地址信 息锁存,当ALE转为低电平时,P0输出8位数据信息。 1.锁存器74LS373----带有三态输出门的8D触发器
导通 锁存 隔离
结构:内部由8路D触发器和8个三态缓冲器组成。 原理:/OE端为低电平时,D端信号在 G端正脉冲作用下实
现“接通-锁存-隔离”功能。
74LS373的引脚 373功能表
引脚说明: • D7~D0:8位数据输入线, • Q7~Q0:8位数据输出线。 • G:数据输入锁存选通信号。当
加到该引脚的信号为高电平时, 外部数据选通到内部锁存器,负 跳变时,数据锁存到锁存器中。 • OE :数据输出允许信号,低电平 有效。当该信号为低电平时,三 态门打开,锁存器中数据输出到 数据输出线。当该信号为高电平 时,输出线为高阻态。
EA
ØWR 和 RD 为外扩数据存储器和 I/O的读、写选通控制信号。 ØALE作为P0口发出的低8位地址 锁存控制信号。 Ø EA 为片内外程序存储器的选择 控制信号。
STC89C52为减少引脚数量,采用了复用P0口方案,即P0口兼作数据 线和低8位地址线,为了将地址和数据信息区分开来,需要在P0口外 部增加地址锁存器,即将地址信息的低8位锁存后输出。
STC89C52单片机的存储器扩展即包括程序存储 器扩展又包括数据存储器扩展。AT89S51单片 机采用程序存储器空间和数据存储器空间截然 分开的哈佛结构。扩展后,系统形成了两个并 行的外部存储器空间。
数据总线——P0口
地址总线——P0+P2
控制总线——P3口+控制引脚
使用的控制信号如下: ØPSEN 作为外扩程序存储器的 读选通控制信号。
373的工作过程: 1、P0口先将低8位地址信号锁 存在373中; 2、373的输出端与输入端(P0 口)隔离;
3、P0口输出8位数据信号+ P2口输出高8位地址信号+ 373输出低8位地址信号 →同时产生16位地址信号
+8位数据信号
STC89C52单片机P0口与74LS373的连接
2.锁存器74LS573
STC89C52单片机发出的地址码用于选择某个存储 器单元,在这个过程中单片机必须进行两种选择:一是 选中该存储器芯片,称为“片选”,未被选中的芯片不 能被访问。二是在“片选”的基础上再根据单片机发出 的地址码来对“选中” 芯片的某一单元进行访问,即 “单元选择”。为实现片选,存储器芯片都有片选引脚。 同时也都有多条地址线引脚,以便进行单元选择。注意, “片选”和“单元选择”都是单片机通过地址线一次发 出的地址信号来完成选择的。
(1)74LS138
3线-8线译码器,有3个数据输入端,经译码产生8种 状态。
当一个选通端为G1为高电平,且 另外两个选通端 G2A 和 G2B 为低电平时, 可将输入端C、B、A的二进制编码在一 个对应的引脚输出端以低电平译出,其 余引脚输出均为高电平。此时,可将输 出为低电平的引脚作为某一存储器芯片 的片选信号。
2.译码法---适合于多芯片扩展.
使用译码器对AT89S51单片机的高位地址进行译码,译 码输出作为存储器芯片的片选信号。
译码法的优点是能够有效地利用存储器空间.
常用的译码器芯片有74LS138、74LS139和74LS154。若 全部高位地址线都参加译码,称为全译码;若仅部分高位 地址线参加译码,称为部分译码。部分译码存在着部分存 储器地址空间相重叠的情况。
是一种带有三态门的 8D锁存器,功能及内部结 构与74LS373完全一样,只 是其引脚排列与74LS373不 同。与74LS373相比,
74LS573的输入D端和输出Q 端依次排列在芯片两侧, 为绘制印制电路板提供方 便。
8.2.2 地址空间分配 实际系统设计中,既需要扩展程序存储器,又需要
扩展数据存储器,如何把片外的两个64KB地址空间分配 给各个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芯片,使一个存储单元 只对应一个地址,避免单片机发出一个地址时,同时访 问两个单元,发生数据冲突。这就是存储器地址空间分 配问题。
第8章STC89C52单片机存储器扩展
8.1 系统扩展结构
Ø 为减少连接线,简化组成结构,可把具有共性的连线归并成 一组公共连线,即总线——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BUS)。
Ø STC89C52单片机属于总线型结构,片内各功能部件都是 按总线关系设计并集成为整体的。
Ø 三总线:地址总线(AB) 、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 Ø单片机系统扩展主要包括存储器扩展和I/O接口部件扩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