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2015-2016高中物理新课标选修3-3课件 10.3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师说》优秀课件(25张)

高中语文《师说》优秀课件(25张)

高中语文《师说》优秀课件(25张)《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代表作,收录在《韩昌黎文集》中。

本文主要讲述了师道的价值和意义,提出了师者的概念,阐述了师的作用和责任,强调了师徒关系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态度。

一、教学内容1. 了解韩愈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2. 掌握《师说》的文言文特点和语言风格。

3. 解读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等。

4. 理解师者的概念和师的作用和责任。

5. 掌握文中强调的师徒关系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态度。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韩愈的生平和文学地位,提高学生对文学家的认识和了解。

2. 通过对《师说》的解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使学生理解师者的概念和师的作用和责任,培养学生的师德观念和学习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 《师说》的文言文特点和语言风格。

2. 师者的概念和师的作用和责任。

3. 文中强调的师徒关系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态度。

难点:1. 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解读。

2. 师者的概念和师的作用和责任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投影仪、录音机、课文朗读光盘。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韩愈的简介,引入《师说》的学习。

2. 课文朗读:播放课文朗读光盘,让学生跟读并熟悉课文。

3. 课文解读:对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解读和分析,解释其中的含义和意义。

5. 课堂讲解:对师徒关系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态度进行讲解,结合实际例子进行阐述。

6. 随堂练习:给出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师说韩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者,所以引导学长也师徒关系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介绍韩愈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答案: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文学家韩愈是唐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文学理论和创作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包括《师说》、《进学解》、《祭十二郎文》等,其中《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阐述了师道的价值和意义。

《师说》ppt课件

《师说》ppt课件

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其: 代词,自己。 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于:对于。
惑:糊涂
身:自己。
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
非……也:判断句的标志。
人们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们; (但是)对于他们自己呢,却以从师学习为耻, (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们的老师,是教给 他们读书和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 (能)传授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 人。
师道:从师学习的风 尚。
之:取独,不译。
出人:超出一般人。
犹且:尚且。
焉:兼词“于是”, 指在老师这里。
众人:(古)一般人。 (今)很多人,大家。 下: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而:表转折。 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 很困难!古时候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 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辱。
文章内容探究:第二段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 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 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 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①本段对“古之圣人”“从师”与“今之众人”“耻师”相对 比后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拜别人为师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一 听到有人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集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 (为什么这样),他们就说:“他和他年纪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 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官位高的人为老师,就近于谄媚。

人教版必修《师说》上课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师说》上课PPT精品课件
人物 自身素质 学风、态度 结果
古之圣人
出人远
犹从师而问 圣亦圣
今之众人
下圣人远
耻学于师
愚亦愚
对 比 手 法(一)
人教版必修3《师说》上课课件
人教版必修3《师说》上课课件
读文章第二段回答问题
作者是怎样进一步批判这种不良社会风气的?
人的行为:爱子、择师而教之习句读
小 学
人的态度:自身耻学于师



对 比 手 法(二)
读文章第一段回答问题
文章的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说明古人重视师道, 针对现实,借古讽 今
语气及其肯定, 强调从师重要性
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托古言事,增强立论力度
读文章第一段回答问题
老师有什么作用呢?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指儒家思想
目的

承载儒家思想 的经典著作
手段

学习经典著作时 遇见的疑难问题
人教版必修3《师说》上课课件
人教版必修3《师说》上课课件
读文章第二段回答问题
作者是怎样进一步批判这种不良社会风气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对此不齿——其智反不能及 对 比 手 法(三)
人教版必修3《师说》上课课件
人教版必修3《师说》上课课件
读文章第二段回答问题
作者是怎样进一步批判这种不良社会风气的?
必然
人教版必修3《师说》上课课件
读文章第一段回答问题
为什么必须要从师?
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 为惑也,终不解矣。
人教版必修3《师说》上课课件
人教版必修3《师说》上课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课件《10.3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课件《10.3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3.如果物体在跟外界同时发生做功和热传递的过程中,内能的变化 ΔU 与热量 Q 及做的功 W 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答案:ΔU=Q+W。该式表示的是功、热量跟内能改变之间的定量关 系,在物理学中叫做热力学第一定律。
迁移与应用 1 一定质量的气体从外界吸收了 4.2×105J 的热量,同时气体对外界做 了 6×105J 的功,问: (1)物体的内能是增加还是减少?变化量是多少? (2)分子势能是增加还是减少? (3)分子的平均动能是增加还是减少? 答案:见解析 解析:(1)气体从外界吸热为:Q=4.2×105J 气体对外界做功为:W=-6×105J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 ΔU=W+Q=(-6×105J)+(4.2×105J)=-1.8×105J ΔU 取负值,说明气体的内能减少,减少了 1.8×105J。
答案:D 解析: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ΔU=Q+W,气体吸收热量 Q>0,体积膨胀对 外做功 W<0,但不能确定 Q 与 W 值的大小,所以不能判断 ΔU 的正负, 则气体内能的增减也就不能确定,选项 D 正确。
预习导引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1.内容: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的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与 外界对它所做的功的和。这个关系叫做热力学第一定律。
2.数学表达式:ΔU=W+Q。
二、能量守恒定律
1.各种能量:自然界存在着多种不同形式的运动,每种运动对应着 一种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运动对应着机械能;分子的热运动对应着内 能。
迁移与应用 2 如图所示,一演示用的“永动机”转轮由 5 根轻杆和转轴构成,轻杆的 末端装有用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叶片。轻推转轮后,进入热水的叶片因 伸展而“划水”,推动转轮转动。离开热水后,叶片形状迅速恢复,转轮因此 能较长时间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师说》ppt课件

《师说》ppt课件

学习借鉴,迁移运用----化课文内容为写作素材(一)
论点:互帮互学,方能共同进步。 孔子当年就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当年 也批评了“耻学于师”的风气,提倡“不耻相师”。在今 天激烈竞争的年代,有些人暗自发力,以为“留一手”, 自己可以脱颖而出,其实封闭自己,只会变成井底之蛙, 你虚心求教,必有进步;你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促使自己 提高。不要看轻自己,不必自怨自艾,世间很少全才,更 少有十全十美的人,只要你有一技之长,你就可能在这方 面胜过别人。韩愈不是说过吗,“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 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 有专攻,如是而已”。
(四段)
交代写作的缘由,委婉发出倡 议:好古文,行古道!
正面、 事例论 证
拓展延伸要壹求Fra bibliotek贰 叁
认真审读材料。 可适用角度有哪些?
展示成果。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作者概括而全面地提出了老师的职责。强调 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 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4、一词多义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代,他
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代,那些
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代,指圣人
4、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大概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前指士大夫
后指“真是”
6、吾其还也
语气,还是
“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1. 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1)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2)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师说》教学课件

《师说》教学课件
2021/10/10
1
目录
导入新课 作者简介 解题 背景介绍 字词注音
整体把握 课文分析 写作特点 文言知识类释
2021/10/10
2
导入新课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个人的成长、人类的
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教师。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
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产
2021/10/10
20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
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
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
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
“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
“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
2021/10/10
)
(
杏 坛 图
南 宋 版 画
18
2021/10/10
19
课文分析
一、第1段 思考:中心论点是什么?分几个层面来论述的?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 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 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 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 “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 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 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2021/10/10
28
2. 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 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 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 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 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 责备语气; 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 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师说】2015-2016高中物理新课标选修3-3课件 第7章分子动理论7.1

【师说】2015-2016高中物理新课标选修3-3课件 第7章分子动理论7.1

【解析】 (1)每个分子的质量等于摩尔质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比值,即 ML M0= . NA 1 ρ 3 (2)1 m 的这种物质中含有的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n= = , 故1 M L ML ρ ρNA m3 的这种物质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N=n· NA= . ML ML (3)1 mol 这种物质的体积,即摩尔体积 VL= . ρ (4)平均每个分子所占据的空间是摩尔体积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 VL ML 比值,即 V0= = . NA ρNA
V 6.数据处理:在实验中由 d= 计算分子直径,V 是经过换算后 S 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各物理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VN (1)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V′= (N 为滴数,VN 为 N 滴油酸 N 酒精溶液的体积). (2)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 V=η×V′(η 为油酸的浓 度). (3)油酸薄膜的面积 S=na2(n 为小正方形的有效个数, a 为小正方 形的边长).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 (2)将 1 cm3 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 300 cm3 的油酸酒精溶液;测 得 1 cm3 的油酸酒精溶液有 50 滴.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 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是 0.13 m2.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 为________m.(结果保留 1 位有效数字)
典例精析 例 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①往边长约为 40 cm 的浅盘里倒入约 2 cm 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 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②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 待薄膜形 状稳定. ③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 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④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 记 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 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 积. ⑤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 上.

【师说】2015-2016高中物理新课标选修3-3课件 第10章热力学定律10.5-6

【师说】2015-2016高中物理新课标选修3-3课件 第10章热力学定律10.5-6

3.下列有关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熵是系统内分子运动无序性的量度 B.在自然过程中熵总是增加的 C.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叫做熵增加原理 D.熵值越大代表越有序
)
【解析】 首先应明确熵的物理意义:它是表征分子运动无序性 的物理量,熵越大,说明越混乱,即越无序.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 意义表明: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 行, 即向熵增大的方向进行, 所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叫做熵增加原理. 【答案】 D
4.熵及熵增加原理: (1)熵:表达式 S= klnΩ, k 表示玻耳兹曼常量, Ω 表示一个宏观 状态所对应的微观状态的数目. S 表示系统内分子运动无序性的量度, 称为熵. (2)熵增加原理: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减 小.
二、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1.能量耗散和品质降低: (1)能量耗散:有序度较高 (集中度较高 )的能量转化为内能,成为 更加分散因而也是无序度更大的能量,分散到环境中无法重新收集起 来加以利用的现象. (2) 各种形式的能量向内能的转化是无序程度较小的状态向无序 程度较大的状态的转化,是能自动发生、全额发生的. (3) 能量耗散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的自发变化过程 具有方向性. (4) 能量耗散虽然不会导致能量总量的减少却会导致能量品质的 降低,实际上是将能量从高度有用的高品质形式降级为不大可用的低 品质形式.
跟踪练习 1.下列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微观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微观的角度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一个统计规律 B.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减小的方向进行 C.有的自然过程沿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有的 自然过程沿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减小的方向进行 D.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减小

高中物理选修3-3第10章 热力学定律4

高中物理选修3-3第10章 热力学定律4
• A.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内能可以与其他形式 的能相互转化,而热力学第二定律则指出内能 不可能完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故这两条定 律是相互矛盾的
高中物理选修3-3课件
• ◎ 教材资料分析 • 〔思考与讨论〕 • 地球上海水的总质量达1.4×1021 kg.如果把这
些海水的温度降低1 ℃,放出的热量就达 9×1018 kW·h,足够全世界使用4 000年.这个 设想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但是不能实现,所 以叫做第二类永动机.前面学到的,违背能量 守恒定律的永动机,叫做第一类永动机. • 学过热力学第二定律之后,你能说出为什么不 能制成第二类永动机吗?
高中物理选修3-3课件
• 2.其他影响:指除了从单一热库吸收的热量, 以及所做的功以外的其他一切影响;或者除了 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高温物体得到相同的热 量外,其他一切影响和变化.不是不能从单一 热库吸收热量而对外做功,而是这样做的结果, 一定伴随着其他变化或影响.同样,也不是热 量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是指不产 生其他影响的自动热传递是不可能的.
高中物理选修3-3课件
• 【跟踪发散】 1-1:关于永动机和热力学定 律的讨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第二类永动机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 B.如果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内
能一定增加 • C.外界对物体做功,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 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
从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观点来看这两种改变方式 是有区别的
高中物理选修3-3课件
• 5.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 •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每一种描述,都揭示了
大量分子参与宏观过程的方向性,使人们 认识到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 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高中物理选修3-3课件

《师说》ppt课件

《师说》ppt课件

不屑与之同列
恢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反问语气词,难道
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第二段【翻译】唉!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 还跟从老师并且向老师请教;现在的普通人,(才智)远远低于 圣人,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出自这个原 因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 于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 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人,不是我所 说的能传授儒道,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读要问老师,有 不解的疑惑却不请教老师,小的方面要学习而大的方面却放弃了, 我没有看到这些人的聪明之处。
岂,哪
因此
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
学习道理
存在的地方
无论、不分
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判断句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要有老师。老师,是
依靠他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人。人不 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 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它们作为疑惑,就 最终不能解除了。生在我前面,他领会道理本来就 早于我,我跟随他学习;生在我后面,如果他领会 道理也早于我,我也跟随他学习。我学习的是道, 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因此,无 论地位贵贱,无论年龄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 老师在的地方。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 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
主将。 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

《师说》ppt(优秀课件)

《师说》ppt(优秀课件)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
转折连词
动词,成为
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
矣。承接连词 疑问代词,谁 跟从 指示代词,那些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 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啊。人不是一生 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的问题)?(有了) 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 (就)始终不能解答了。
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有关大道理的)疑难问题的
(老师)。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不能解决(大道理
的)疑难问题,有的(书本上的字句)向老师学习,有的
(大道理的疑难)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
大的方面(却反而)放弃(不学),我未能看出那种人
(是)明白(事理)的!
3、第二自然段中“今之众人”在从 师一事上存在自相矛盾的事实,这是 怎样的一个事实?
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
•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 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 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 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 如是者数矣。-------《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柳宗元
介词,在
介词,比
承接连词
以之为师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
发语词
哪里知道
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
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
取独
存在的地方
因此,所以
存,师之所存也。
出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早于我,我 (应该)跟从(他),把他当做老师;出生在我后面(的 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 (他),把他当做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 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 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 师所在的(地方)。

【师说】2015-2016高中物理新课标选修3-3课件 第10章热力学定律10.4

【师说】2015-2016高中物理新课标选修3-3课件 第10章热力学定律10.4

【解析】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可知 A 对.热机效率 总低于 100% , B 错;满足能量守恒的过程未必能自发进行,任何过 程一定满足热力学第二定律, C 错;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ΔU= W+ Q 可知, W>0, ΔU 不一定大于 0,即内能不一定增加, D 错. 【答案】 A
4.下列宏观过程不能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解释的是 ( ) A.大米和小米混合后小米能自发地填充到大米空隙中而经过一 段时间大米、小米不会自动分开 B.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会均匀扩散到整杯水中,经 过一段时间,墨水和清水不会自动分开 C.冬季的夜晚,放在室外的物体随气温的降低,不会由内能自 发地转化为机械能而动起来 D.随着节能减排措施的不断完善,最终仍不会使汽车热机的效 率达到 100%
跟踪练习 1.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热机中燃气的内能不可能全部变成机械能 B.电能不可能全部变成内能 C.在火力发电机中,燃气的内能不可能全部变成电能 D.在传热中,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
【解析】 凡是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热现象都具有方向性.无论 采用任何设备和手段进行能量转化,总是遵循 “机械能可全部转化为 内能,而内能不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故 A 正确;火力发电机发电 时,能量转化的过程为内能 →机械能 →电能,因为内能 →机械能的转 化过程中会对外放出热量,故燃气的内能必然不能全部变为电能, C 正确;热量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不能自发进行,必须借助外界 的帮助,结果会带来其他影响,这正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一种 (克氏 ) 表述的主要思想,故 D 正确;由电流热效应中的焦耳定律可知,电流 的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故 B 错误. 【答案】 B
【解析】 根据热传递规律可知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 到高温物体. 但在一定条件下, 热量也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例如电冰箱等就是这样的装置.因此选项 B 正确, A 错误.机械能可 以全部转化为内能, 在一定条件下, 热量也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例 如气体的等温膨胀,就是将吸收来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做功,但是它 引起了一定的变化,那就是气体膨胀了,要使气体回到原来状态,就 必须对气体做功,因此选项 D 正确, C 错误. 【答案】 BD 【方法归纳】 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 向性.如果若引起其他变化或者在一定条件下,热量可以从低温传到 高温,内能也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师说》优秀课件优秀教学课件

《师说》优秀课件优秀教学课件

《师说》优秀课件优秀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师说》。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古人对于师徒关系的看法,以及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课文内容包括韩愈的《师说》全文,以及课后注释、翻译和拓展阅读。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课文中的生字词学习,以及对于课文中所阐述的师徒关系和尊师重道的思想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教材。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向学生展示古代师徒传授技艺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师徒关系的重要性。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释生字词的含义,阐述课文中所阐述的师徒关系和尊师重道的思想。

4. 例题讲解: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观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8.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师说韩愈尊师重道七、作业设计1. 请根据课文内容,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观点。

答案:课文主要观点是阐述师徒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2. 请列举两个你曾经遇到的良师,并简要描述他们对你的影响。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让学生通过课后调查,了解现实生活中尊师重道的现象,并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课文内容理解:学生需要理解《师说》中古人对于师徒关系的看法,以及尊师重道的具体表现。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具体例子和情景引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师说】2015-2016高中物理新课标选修3-3课件 第10章热力学定律10.1-2

【师说】2015-2016高中物理新课标选修3-3课件 第10章热力学定律10.1-2

4 新思维 · 随堂自测 1.说出下列过程中是什么能量转化为内能. (1)物体沿粗糙斜面下滑 ( ); (2)电源、变压器发热 ( ); (3)汽油机内气体燃烧后变成高温气体 ( ); (4)车刀切下炽热铁屑 ( ).
【解析】 (1)物体沿粗糙斜面下滑,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 化为内能;(2)电流做功,电能转化为内能;(3)气体燃烧,化学能转化 为内能; (4)车刀切下铁屑时车刀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 (1)机械能 (2)电能 (3)化学能 (4)机械能
【解析】 此过程为绝热过程, ΔU= W, M 向下滑动,气体体 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故 B、C、D 错误,A 正确. 【答案】 A
知识点二 功、内能、热量和温度的区别与联系 重点聚焦 1.内能与温度:从宏观上看,温度表示的是物体的冷热程度;从 微观上看,温度反映了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 志.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但向物体传递热量,物体的 内能却不一定增加(可能同时对外做功 ). 2.热量和内能:内能是由系统的状态决定的,状态确定,系统的 内能也随之确定.要使系统的内能发生变化,可以通过热传递或做功 两种方式来完成.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的特征物理量,热量只是反映 物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所转移的能量,是用来衡量物体内能变化的, 有过程, 才有变化,离开过程, 毫无意义.就某一状态而言, 只有“内 能”,根本不存在“热量”和“功”.因此,不能说一个系统中含有 多少热量.
新知预习 一、焦耳的实验 1. 绝热过程: 系统只通过外界对它做功或对外界做功而与外界交 换能量,它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放热. 2.代表性实验: (1)重物下落带动叶片搅拌容器中的水,引起水温上升. (2)通过电流的热效应给水加热. 3.实验结论:要使系统状态通过绝热过程发生变化,做功的数量 只由过程始末两个状态决定,而与做功的方式无关.

《师说》(优秀课件)

《师说》(优秀课件)

《师说》优秀课件一、引言《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旨在阐述尊师重道的思想。

本文通过对《师说》的深入剖析,旨在为读者呈现一篇优秀的课件,以期提高对尊师重道观念的理解和认识。

二、作者简介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

他提倡古文运动,反对骈文,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

韩愈的文学成就极高,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为“韩柳”。

三、《师说》主要内容《师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尊师重道的观念;第二部分论述师者的品质和责任;第三部分强调师道的重要性。

1.尊师重道观念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他强调尊师重道的重要性,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一观点打破了当时社会上的等级观念,提倡师生之间平等相待,相互尊重。

2.师者的品质和责任韩愈提出,师者应具备的品质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他认为,师者应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3.师道的重要性韩愈认为,师道是国家的基石,关系到国家的兴衰。

他强调,师道兴则国兴,师道废则国废。

因此,尊师重道是国家的根本大计。

四、《师说》的现实意义1.弘扬尊师重道传统在当今社会,尊师重道的传统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承担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全社会都应尊重教师,关爱教师,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2.提高教师素质《师说》中关于师者品质和责任的论述,对现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应具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品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3.培养学生尊师重道观念《师说》的教育观念对现代教育具有启示作用。

学校和家庭应注重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观念,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五、《师说》是一篇论述尊师重道观念的优秀文章,对现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通过深入剖析《师说》,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韩愈的文学风采,还可以从中汲取尊师重道的智慧,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师说】2015-2016高中物理新课标选修3-3课件 第7章分子动理论7.2

【师说】2015-2016高中物理新课标选修3-3课件 第7章分子动理论7.2

2.产生扩散现象的原因:扩散现象不是外界作用引起的,而是分 子无规则运动的直接结果,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宏观反映. 3.分子运动的两个特点: (1)永不停息:不分季节,也不分白天和黑夜,分子每时每刻都在 运动. (2)无规则:单个分子的运动无规则,但大量分子的运动又具有规 律性,总体上分子由浓度大的地方向浓度小的地方运动.
3.(多选)对“热运动”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运动越快 B.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里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激烈 C.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里每个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都越激烈 D.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是热运动
【解析】 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剧,这是大量 分子的平均效果,具体到每个分子的运动就不一定了,应选 B、D. 【答案】 BD
第2节 子的热运动
新情境· 激趣引航 暮春时节,金黄的油菜花铺满了原野,微风拂过,飘来阵阵的花 香。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离很远人们就能够闻到这沁人心脾的香味 呢?
学习目标 1.了解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的热运动产生的. 2.知道什么是布朗运动,理解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 3.知道什么是热运动及决定热运动激烈程度的因素.
跟踪练习 1. 如图所示, 一个装有无色空气的广口瓶倒扣在装有红棕色二氧 化氮气体的广口瓶上,中间用玻璃板隔开.
对于抽去玻璃板后所发生的现象, (已知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的 密度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过一段时间可以发现上面瓶中的气体也变成了淡红棕色 B.二氧化氮由于密度较大,不会跑到上面的瓶中,所以上面瓶 不会出现淡红棕色 C.上面的空气由于重力作用会到下面的瓶中,于是将下面瓶中 的二氧化氮排出了一小部分,所以会发现上面瓶中的瓶口处显淡红棕 色,但在瓶底处不会出现淡红棕色 D.由于气体分子在运动着,所以上面的空气会到下面的瓶中, 下面的二氧化氮也会自发地运动到上面的瓶中,所以最后上、下两瓶 气体的颜色变得均匀一致

【师说】2015-2016高中物理新课标选修3-3课件 第7章分子动理论7.3

【师说】2015-2016高中物理新课标选修3-3课件 第7章分子动理论7.3

【解析】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 大而减小,故 C、D 选项正确;分子间作用力是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 合力,分子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关系较复杂,在由 r0 增大到 10r0 的过 程中先增大后减小,故 A、B 选项错误. 【答案】 CD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给汽车轮胎充气时费力,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液体很难压缩,说明液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C.向气球充气时,需要用力,这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以上各项说法全错
【解析】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 从分子间的作用力跟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很容易看出分子间相互作用 的合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到零,然后又增大,又减小到零, 故 A、D 正确. 【答案】 AD
【方法归纳】 牢记并理解“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分子间距离的关 系图”,知道分子间的合力随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先减小后增大再减 小的变化趋势,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也减小,但斥力要比引力减小得 快.
3.分子力与物质三态不同的宏观特征 分子间的距离不同,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也就不一样. 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小,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明显,其分子只能 在平衡位置附近做范围很小的无规则振动.因此,固体不但具有一定 的体积,还具有一定的形状. 液体分子间的距离也很小,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较大,液体分子可 以在平衡位置附近做范围较大的无规则振动,而且液体分子的平衡位 置不是固定的,因而液体虽然具有一定的体积,却没有固定的形状. 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彼此间的作用力极为微小,可认为分子除 了与其他分子或器壁碰撞时有相互作用外,分子力可忽略.所以气体 既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总是充满整个容器.
2.分子力的规律 (1)图象表示(如图所示)
①当 r=r0 时,F 引=F 斥,F=0. ②当 r<r0 时,F 引和 F 斥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 F 斥增 大得更快,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③当 r>r0 时,F 引和 F 斥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 F 斥减 小得更快,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④当 r≥10r0(10-9 m)时,F 引和 F 斥都十分微弱,可认为分子间无 相互作用力(F=0).

《师说》ppt课件

《师说》ppt课件
也:助词,用于句中,表 停顿。
欲:动词,想要。
矣:感叹句末助词,了啊。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 也难了!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 问焉 ;
出:动词,超出。 远:形容词,多。 犹且:副词,还。 问:动词,请教。
之:助词,的。 也:助词,用于句中,表停顿。 而:连词,表顺承。 焉:代词,同“之”,他。
师 说【
唐 】 韩 愈
题 解
说:是一种议论文体,一般陈述自己对某事物的见解, 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先议后叙。初中时学过的《马说》、 《捕蛇者说》、《爱莲说》等都属于这种文体。 “说”是 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与“论”相比较,“说”较偏重于说明 (始自唐宋,明清时尤甚),而且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 质;同时,“说”的内容、写法和风格较为灵活多样,所以 后世对于论说文中的“说”,又有所谓“杂说”的称呼。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呜呼:感叹词,哎。 复:恢复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哎!求师之道的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 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不齿:不屑,看不起。 今:现在。 智:智慧。 反:反而
乃:竟然
其: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
欤:感叹词,表示疑问或反 问,跟“吗”或“呢”相同。
而已:句末语气词,罢了。
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明白道 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 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
之:代词,它们,指经传。
经:经典。传:注解经典的著作。 于(第一处):表被动。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踪练习 1.一定量的气体在某一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了 8× 104 J 的功, 气体的内能减少了 1.2× 105 J,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 A. W= 8× 104 J, ΔU= 1.2×105 J, Q= 4×104 J B. W= 8× 104 J, ΔU=- 1.2× 105 J, Q=- 2×105 J C. W=- 8× 104 J, ΔU= 1.2× 105 J, Q= 2× 104 J D. W=- 8× 104 J, ΔU=- 1.2× 105 J, Q=- 4×104 J 【解析】 因为外界对气体做功, W 取正值,即 W= 8×104 J; 内能减少, ΔU 取负值, 即 ΔU=- 1.2× 105 J;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ΔU = W+ Q,可知 Q= ΔU- W=- 1.2×1.5 J- 8×104 J=- 2×105 J, 即 B 选项正确. 【答案】 B
3.一定质量的气体,从状态 A 变化到另一个状态 B 的过程中, 内能增加了 160 J, 则下列关于内能变化的可能原因的说法中不可能的 是( ) A.从 A 到 B 的绝热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160 J B.从 A 到 B 的单纯热传递过程中,外界对气体传递了 160 J 的 热量 C.从 A 到 B 过程中吸热 280 J,并对外做功 120 J D.从 A 到 B 过程中放热 280 J,外界对气体做功 120 J
【解析】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ΔU= W+ Q 可知 A、B、 C 对,D 错. 【答案】 D
4.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这是因为 ( A.它不符合机械能守恒定律 B.它违背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C.它做功产生的热不符合热功当量 D.暂时找不到合理的设计方案和理想材料
)
【解析】 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原因是违背了能量的转化 和守恒定律,故 B 项正确. 【答案】 B
2.与某种运动形式对应的能是否守恒是有条件的.例如,物体的 机械能守恒,必须是只有重力或系统内的弹力做功;而能量守恒定律 是没有条件的,它是一切自然现象都遵守的基本规律. 3.第一类永动机失败的原因分析: 如果没有外界热源供给热量,则有 U2- U1= W,就是说,如果系 统内能减少,即 U2<U1,则 W<0,系统对外做功是要以内能减少为代 价的.若想源源不断地做功,就必须使系统不断回到初始状态,在无 外界能量供给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
5.密闭有空气的薄塑料瓶因降温而变扁,此过程中瓶内空气 (不 计分子势能 )( ) A.内能增大,放出热量 B.内能减小,吸收热量 C.内能增大,对外界做功 D.内能减小,外界对其做功
【解析】 不计分子势能,故瓶内空气的内能随温度降低,内能 一定减小,体积减小了,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此过程为放热过程, 故 D 选项正确. 【答案】 D
(1)吸盘恢复原状时,盘内气体压强为 ________; (2)在挂钩上最多能悬挂重为 ________的物体; (3)请判断在吸盘恢复原过程中盘内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并简述 理由.
(1)吸盘恢复原状时盘内气体发生等温变化由 p1V1= -6 5 p1V1 p0V1 1.0× 10 ×2.0×10 p2V2 可得 p2= = = Pa= 2.0× 104 Pa. -5 V2 V2 1.0× 10 (2)由平衡条件可得, G= (p0- p2)S= 100 N. (3)吸盘恢复原状过程中盘内气体发生等温膨胀,其内能不变却对 外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热. 【答案】 (1)2.0×104 Pa (2)100 N (3)吸热.理由见解析
5 新视点 · 名师讲座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综合应用 内能的变化可以引起气体体积、温度的变化,内能的变化量可以 通过热力学第一定律 ΔU= Q+ W 分析得到.因此,此类题目既包括 根据气体状态参量的变化分析系统吸放热和做功情况,也包括根据热 力学第一定律分析气体状态参量变化的问题.
新知预习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与热传递.两者在改变系统内能方 面是等效的. 2.热力学第一定律: (1)内容: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与 外界对它所做的功的和. (2)数学表达式: ΔU= Q+ W.
二、能量守恒定律 1.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 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 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意义: (1)各种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 (2)各种物理现象可以用能量守恒定律联系在一起. 三、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1.第一类永动机:不需要任何动力或燃料,却能不断地对外做功 的机器. 2.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原因: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Hale Waihona Puke 本题综合性较强,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列出方程即可得 1 到 正 确答 案. 设在 t 时 间内 吹 在风 车上 的空 气的质 量为 m′ = 4 1 1 2 3 1 2 2 πd ·vt·ρ , 风 的 动 能 Ek = m′ v = πd v tρ. 根 据 题 意 : 2 8 8 m″ 2 3 πd v tρ× 50% ×80% = m″gh,则单位时间内提升水的质量 m= t πd2ρv3 = . 20gh πd2ρv3 【答案】 20gh
知识点二 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重点聚焦 1.能量的存在形式及相互转化: (1)各种运动形式都有对应的能:机械运动有机械能,分子的热运 动有内能,还有诸如电磁能、化学能、原子能等. (2)各种形式的能,通过某种力做功可以相互转化.例如,利用电 炉取暖或烧水,电能转化为内能;煤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列车 刹车后,轮子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判断是否做功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外界对物体做功与否,需看 物体的体积是否变化. (1)若物体体积增大,表明物体对外界做功, W<0. (2)若物体体积减小,表明外界对物体做功, W>0.
典例精析 一 定 质 量 的 理 想 气 体 在 某 一 过 程 中 , 外 界 对气 体 做 功 7.0× 104 J,气体内能减少 1.3× 105 J,则此过程 ( ) A.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2.0×105 J B.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 2.0×105 J 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2.0×104 J D.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 6.0× 104 J
【方法归纳】 有关能量守恒定律的问题,首先应明确题目中涉 及哪几种形式的能量,其次分析哪种能量增加了,哪种能量减少了, 确定研究的系统后,用能量守恒观点求解.
跟踪练习 2.风沿水平方向以速度 v 垂直吹向一直径为 d 的风车叶轮上, 设空气的平均密度为 ρ,风的动能有 50% 转化为风车的动能,风车带 动水车将水提高 h 的高度,效率为 80% ,则单位时间最多可提升的水 的质量 m=________.
【解析】 外界对气体做功 W=+ 7.0× 104 J, 气体内能减少, ΔU =- 1.3× 105 J,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ΔU= W+ Q, 得 Q=- 2.0× 105 J, 负号表示向外界放出热量. 【答案】 B 【方法归纳】 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时要明确研究对象是哪个物 体或者是哪个热力学系统.要依照符号法则代入数据,对结果的正负 也同样依照规则来解释其意义.
知识点一 正确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 重点聚焦 1.对公式 ΔU= Q+ W 中 ΔU、 Q、 W 符号的规定: 符 Q W ΔU 号 外界对 物体吸 内能 + 物体做 收热量 增加 功 物体对 物体放 内能 - 外界做 出热量 减少 功
2.几种特殊情况: (1)若过程是绝热的,即 Q= 0,则 ΔU= W,物体内能的增加量等 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 (2)若过程中不做功,即 W= 0,则 ΔU= Q,物体内能的增加量等 于物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3)若过程的始末状态物体的内能不变, 即 ΔU=0, 则 W=- Q(或 Q=- W), 外界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放出的热量(或物体吸收的热量 等于物体对外界做的功).
2.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加热,气体吸收了 500 J 的热量,它受热膨 胀的过程中对外做功 300 J,气体的内能将怎样改变( ) A.增加 800 J B.减少 800 J C.增加 200 J D.减少 200 J
【解析】 由公式 ΔU= W+ Q 可得出 ΔU=-300 J+500 J= 200 J. 【答案】 C
问题探索 ◆ 想一想 问题 1 什么是第一类永动机?它能实现吗?
提示 不消耗任何能量,却可以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的机器叫做 第一类永动机;第一类永动机不能实现,因为第一类永动机违反了能 量守恒定律。
问题 2 体体现吗?
热力学第一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具
提示 是.热力学第一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 不同形式的能相互转化时的具体体现 .
【解析】
4 新思维 · 随堂自测 1.关于物体内能的变化,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 B.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 C.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D.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解析】 做功与传热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由热力学第 一定律 ΔU= W+ Q 可知,改变物体的内能决定于 W 与 Q,故选 C. 【答案】 C
吸盘是由橡胶制成的一种生活用品,其上固定有挂钩用于悬 - 挂物体.如图所示,现有一吸盘,其圆形盘面的半径为 2.0× 10 2 m, - 当其与天花板轻轻接触时,吸盘与天花板所围容积为 1.0× 10 5 m3; - 按下吸盘时,吸盘与天花板所围容积为 2.0×10 6 m3,盘内气体可看 做与大气相通,大气压强为 p0= 1.0× 105 Pa.设在吸盘恢复原状过程 中,盘面与天花板之间紧密接触,吸盘内气体初态温度与末态温度相 同.不计吸盘的厚度与吸盘和挂钩的重量.
1 新情境 · 激趣引航 有一种所谓“全自动”机械手表,既不需要上发条,也不用任何 电源,却能不停地走下去.这是不是一种永动机?如果不是,你知道 维持表针走动的能量是从哪儿来的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