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极妙1

合集下载

大阅读诗歌集锦

大阅读诗歌集锦

1.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白话译文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 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

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 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

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 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

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 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

赏析字词: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思想感情:运用了借景抒八琴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乐观开朗的心境。

写作技巧:这首诗的结尾运用了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情感。

(3分) 2王维《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折叠白话译文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 与九江相通。

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 若有若无中。

岸边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动, 滚滚荡云空。

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 饮陪伴山翁。

(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西起荆门往东近看山色缥缈水天相接波涛我愿在此地酣(3)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什么?答:(1 )江水:流长、邈远。

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2 )“浮”和“动”。

“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

虚实结合,化动为静。

(意思对即可)(3 )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抒发了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

3.春雪韩愈新年都末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译文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发了绿芽。

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答案:(1)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1)表现了作者突见春色萌芽时惊喜的心情(语意相近即可)(2)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

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试题解析1

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试题解析1

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试题解析1一、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2.诗歌鉴赏。

书湖阴先生①壁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②送青来。

【注释】①湖阴先生:王安石寓居金陵紫金山下时的邻居。

②排闼:推开门。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请你展开合理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两山排闼送青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

3.阅读下列两首诗,完成后面小题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春夜闻笛(唐)李益寒山①吹笛唤春归,迁客②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注释]①寒山:地名,在今正苏徐州市东南,是东晋以来淮泅流域的战略要地,屡为战场。

②迁客:指遭贬斥放逐之人。

作者此刻被贬滴,也属“迁客”之列。

(1)《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沙似雪”和“月如霜”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氛围?(2)这两首诗写的都是夜闻笛声,但笛声所引发的情感并不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小题。

淮上渔者(唐)郑谷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

②浦:水边,岸边。

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1)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2)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5.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溪居即事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诗人用白描的手法,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临水的村庄,虚掩的柴门,________,________,奔走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2)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把小童的心理和形象表现得巧妙而富有情趣,请作简要分析。

高考诗歌题鉴赏精选20首

高考诗歌题鉴赏精选20首

高考诗歌题鉴赏精选20首1、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6分)蟾宫曲•九日①张可久对青山强整乌纱②,归雁横秋③,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④,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习俗。

②对青山强整乌纱:意为自己勉强登高。

乌纱泛指帽子。

③归雁横秋:应为“横秋归雁”的倒装句式。

④金杯错落:酒桌上觥筹交错。

这是元曲作家张可久写的一首被后人称为“清而且丽”的散曲。

张可久终生仕途失意,故终日沉湎诗酒世界,寄情山水之间。

你认为这首曲中揭示主题的是哪一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描写是否与主题有关?答:从标题“九日”及全文内容看,本文主题应为重阳佳节,倦客思家,所以“倦客思家”应为表达主题的句子。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这种气氛的渲染,有助于思乡主题的表达。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忆从前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

用从前歌舞升平的稍纵即逝衬托现实中人老白发的凄凉,告诫游子不要再留念他乡,而要“倦思”故乡。

这恰是主题的最好表达。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6分)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3)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什么?答:(1)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2)“浮”和“动”。

“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

(意思对即可)(3)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春夜别友人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讲义诗歌鉴赏之情感鉴赏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讲义诗歌鉴赏之情感鉴赏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讲义:诗歌鉴赏之情感鉴赏01 考点解读古诗词是我国文学领域里的瑰宝,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课标》对古诗词的学习提出了具体要求:1、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积累并能理解运用。

2、阅读古诗词,能有自己的感悟和情感体验。

3、领悟并感受古诗词中的意境和形象。

4、了解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5、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把握古诗词情感”这一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写作风格、诗词类别、诗词情境、关键字句、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方面,把握作者抒发的情感、领会人物精神、体会蕴含的感情基调及作者的情绪。

02 考查方式古诗词情感考查的方式通常有: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3.这首诗的某一句或某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03 技巧点拨诗歌鉴赏中,品味作者思想感情题型就是根据整首诗歌大意及意境,把握作者写作意图及情感抒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关注题目,推知情感。

诗歌题目有时明确了写作的目的、背景等,不同的写作目的和背景,往往能够提示抒发什么情感。

诗题形式上的标志词有:思、别、送、谪、行、咏、登、寄、赠、感、遇、访、题......关注诗歌题目、知晓诗歌内容,可以推知诗歌情感:1.“题”、“访”,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

2.“咏”、“感”,咏物言志诗,通过所咏之物寄托诗人品质或理想。

3.“谪”,即事感怀诗,因一事而引发感慨,包括离别之事,迁谪之事等。

4.“行”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等。

5.“送”、“别”,送别诗,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对友人的祝愿、牵挂......二.明确题材,分析情感。

高考常考查的诗歌类型(按题材分类)包括咏史怀古诗、山水田园诗、送别诗、羁旅行役诗、边塞诗、咏物诗、讽喻诗等。

考生对古诗词不同的题材表达的具体情感内涵先有一个总体的认识,考生在鉴赏具体诗歌时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语文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试卷1

语文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试卷1

语文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试卷1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古诗文阅读。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晁端友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③。

【注释】①欲栖乌,意为“乌欲栖”,乌鸦要归巢了。

②愔愔(yīn):寂静无声。

③刍:喂牲畜的草。

残刍,意为草料不多了。

(1)该诗以________为线索,由“残日”、“________”、“卧听”等词可明。

(2)这首诗是诗人旅途所见所感,诗人表达了怎样情感?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江上【明】孙蕡①江上青枫初着花,客帆和月宿蒹葭。

云过疏雨数千点,临水小村三四家。

风起渔船依钓石,潮回归雁认平沙。

秋怀已向南云尽,又是沧洲②阅岁华。

【注释】①孙蕡(fén):字仲衍,号西庵先生,广东南海人。

②沧洲:滨水的地方。

(1)枫树是不会开花的,诗人却说“青枫初着花”,你如何理解?(2)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寿阳曲·远浦帆归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注释】酒旆(pèi):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

(1)全诗境界清淡闲远,前三句中________是近景。

________是远景,近景远景相得益彰。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宋代主流诗人的非主流诗歌

宋代主流诗人的非主流诗歌

宋代主流诗人的非主流诗歌1. 你以为宋代主流诗人就只会写那些规规矩矩的诗词吗?错啦!就拿苏轼来说吧,他也有非主流的一面。

这首诗,嘿,哪有大诗人老写猪肉的呀。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你看,这诗就像在唠家常,讲他在黄州吃猪肉的事儿,完全不似那些文绉绉的大作,可这股子接地气的劲儿,不也很迷人吗?2. 李清照那可是宋代词坛的大腕儿啊。

但她也有特别的诗作。

像,感觉就像是她的一场奇幻之旅。

“晓梦随疏钟,飘然蹑云霞。

因缘安期生,邂逅萼绿华。

秋风正无赖,吹尽玉井花。

共看藕如船,同食枣如瓜。

翩翩坐上客,意妙语亦佳。

嘲辞斗诡辩,活火分新茶。

虽非助帝功,其乐莫可涯。

人生能如此,何必归故家。

起来敛衣坐,掩耳厌喧哗。

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嗟。

”这诗写得如梦似幻的,跟她那些愁啊悲啊的主流词很不一样。

仿佛她进入了一个神仙世界,你能想象平时多愁善感的李清照,突然这么天马行空吗?3. 辛弃疾,那可是写豪迈词的高手。

不过他也有一些“不走寻常路”的诗。

就是这样。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你瞧,他喝醉了跟松树对话,这多有趣啊。

好像看到一个有点醉醺醺的大汉,在那和松树较劲儿呢。

这哪里像我们印象中那个写“金戈铁马”的辛弃疾呀?4. 黄庭坚,他的诗常常很有韵味。

但他也有不一样的烟火。

就说吧。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尚可,牛斗残我竹。

”这诗就像一个小故事,讲放牛娃和牛还有石头竹子的事儿。

他好像在跟人聊天似的,说自己喜欢那石头,可别让牛去磨蹭坏了,要是牛去顶角也就罢了,要是斗起来把竹子弄坏可不行。

这多有生活气息,完全不是那种晦涩难懂的高雅之作。

5. 陆游,大家都知道他爱国情怀满满,写的诗大多是壮志难酬之类的。

范仲淹诗词鉴赏

范仲淹诗词鉴赏

【导语】范仲淹(989-1052),字希⽂,唐宰相履冰之后。

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

下⾯是⽆忧考整理的范仲淹诗词鉴赏,欢迎阅读与借鉴。

【苏幕遮·怀旧】 宋代: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连波,波上寒烟翠。

⼭映斜阳天接⽔。

芳草⽆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好梦留⼈睡。

明⽉楼⾼休独倚。

酒⼊愁肠,化作相思泪。

(留⼈睡⼀作:留⼈醉) 译⽂ ⽩云满天,黄叶遍地。

秋天的景⾊映进江上的碧波,⽔波上笼罩着寒烟⼀⽚苍翠。

远⼭沐浴着⼣阳天空连接江⽔。

岸边的芳草似是⽆情,⼜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除⾮是美梦才能留⼈⼊睡。

当明⽉照射⾼楼时不要独⾃依倚。

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注释 苏幕遮:词牌名。

此调为西域传⼊的唐教坊曲。

宋代词家⽤此调是另度新曲。

⼜名《云雾敛》《鬓云松令》。

双调,六⼗⼆字,上下⽚各五句。

碧云天,黄叶地:⼤意是蓝天⽩云映衬下的⾦秋⼤地,⼀⽚⾦黄。

黄叶,落叶。

秋⾊连波:秋⾊仿佛与波涛连在⼀起。

波上寒烟翠:远远望去,⽔波映着的蓝天翠云青烟。

⼭映斜阳天接⽔:⼣阳的余晖映射在⼭上,仿佛与远处的⽔天相接。

芳草⽆情,更在斜阳外:草地延伸到天涯,所到之处⽐斜阳更遥远。

黯乡魂:⼼神因怀念故乡⽽悲伤。

黯,黯然,形容⼼情忧郁,悲伤。

追旅思:撇不开羁旅的愁思。

追,紧随,可引申为纠缠。

旅思,旅途中的愁苦。

夜夜除⾮,好梦留⼈睡:每天夜⾥,只有做返回故乡的好梦才得以安睡。

夜夜除⾮,即“除⾮夜夜”的倒装。

按本⽂意应作“除⾮夜夜好梦留⼈睡”。

鉴赏 这⾸《苏幕遮》,《全宋词》题为“怀旧”,可以窥见词的命意。

这⾸词的主要特点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声情并茂,意境宏深,与⼀般婉约派的词风确乎有所不同。

清⼈谭献誉之为“⼤笔振迅”之作(《谭评词辨》),实属确有见地的公允评价。

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模拟试卷带解析1

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模拟试卷带解析1

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模拟试卷带解析1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2)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2.课外古诗词诵读。

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花草树木像是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争芳斗艳。

杨花榆荚不像别的花那样“百般红紫”,如同人之“无才思”,只知道纷纷飘落,如雪花般在天空中尽情飞舞。

【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河阳(今河南孟州)人。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卒谥文,世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

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有《昌黎先生集》。

【主题思想】诗人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了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1)诗人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晚春景色?(2)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3)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可怜”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这首诗用了先扬后抑的写作手法,试作分析。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江南①五代•李煜闲梦远,南国②正清秋③。

千里江山寒色④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注释】①望江南:词牌名。

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后所作。

②南国:李煜故国南唐,都城在金陵(今南京)。

③清秋:天高气爽的秋天,指深秋。

④寒色:即秋色。

(1)这首词写江南秋景,选取了江山、、、明月等典型景物,描绘出南国秋天肃杀、凄寒的景色。

(2)这首词借助梦中的美景来抒发词人怎样的情感?5.古诗阅读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精选李白古诗加赏析【十首】

精选李白古诗加赏析【十首】

精选李白古诗加赏析【十首】1.精选李白古诗加赏析静夜思李白〔唐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

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

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

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

”(《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

李更自然,故居王上。

”(《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

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

2023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表达技巧1-修辞(典例引领+方法技巧+巩固训练+答案解析)

2023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表达技巧1-修辞(典例引领+方法技巧+巩固训练+答案解析)

2023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表达技巧1-修辞(典例引领+方法技巧+巩固训练+答案解析)【典例引领】(2022·江苏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登东山寄昌叔①王安石城上啼乌破寂寥,思君何处坐岩峣②。

应须绿酒酬黄菊,何必红裙弄紫箫。

落木云连秋水渡,乱山烟入夕阳桥。

渊明久负东篱醉,犹分③低心事折腰。

注:①本诗写于1051年,作者时年31岁,担任舒州通判。

昌叔:王安石的妹夫。

②岩晓:高山。

③分:甘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以声衬静,用划破寂静的乌啼之声,渲染出了秋日傍晚的空寂,自然的引出了下文对昌叔的思念之情。

B.第三句想象二人相逢之后,登高赏菊,相对酣饮。

“黄”对“绿”,色彩清新中带着明艳,场面十分欢快。

C.颈联写诗人极目远望,只见流云将“落木”“渡口”连成一片,山峦缭绕,落日依依。

意境开阔,气韵生动。

D.尾联用典,既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高洁品质的钦佩之情,又表达了对陶渊明竟也曾因仕途而折腰的深深遗憾。

2.辛弃疾在《水龙吟》中,有这样的感叹:“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王安石这首诗颔联中的“红裙”与辛弃疾《水龙吟》中的“红巾翠袖”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者表情达意有何不同?【答案】1.D2.(1)借代,都是代指女子。

(2)①《九日》中强调二人聚会,只需要绿酒黄菊,无需音乐助兴,表达了二人高雅脱俗的情怀;②《水龙吟》中,写谁能唤来歌女为自己擦去英雄泪,表达了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的激愤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对陶渊明竟也曾因仕途而折腰的深深遗憾”错。

尾联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仰慕,表达了诗人自己甘愿居于下位为国效力的志向。

故选D。

2.考查学生鉴赏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红裙”“红巾翠袖”都是以服饰代女子,是借代修辞。

《水龙吟》中“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谁能请来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揾,擦拭。

悼亡妻诗6首

悼亡妻诗6首

悼亡妻诗6首 1.《离思·其四》作者:元稹曾经沧海容易为水,特兰县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2.《诗经·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并无訧兮!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3.《南乡子·为亡妇题照》作者:纳兰性德泪咽却无声。

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轻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野,午夜鹣鹣梦早醒。

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4.《悼亡诗》作者:沈约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

今春兰蕙草,去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

帘屏既毁坏废,帷席更施张。

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

万事并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沧波初始平,一叶剪风清。

赤壁怒萧雨,蓝天挪锦屏。

笛横神气荡,歌赋玉人听。

欲回去汪洋处,相连万里程。

潘岳(年—年):字安仁,世称潘安,我国晋代著名文学家。

中国古代诗史上,潘岳就是葬花诗的鼻祖,首创以葬花诗的形式纪念亡妇的先河。

“帏屏并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却未吴萸,遗挂犹在壁。

”真实朴素,令人感动。

但是,受到魏晋辞风的影响,诗中鲜有华丽辞藻,消磨了悲伤的抒发效果。

沈园二首/陆游·南宋梦断茶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并无祗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年—年):字务观,号摆翁,南宋优秀爱国诗人。

他就是我国古代作品最少的诗人,仅在他的诗集《剑南诗稿》中留存至今的就存有多首,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

他的诗内容极为多样,风格雄浑洒脱。

《沈园二首》是陆游为悼念前妻唐婉而作,连同此后关于沈园的多首悼亡诗,可以说构成了一个具有相当情节和规模的系列。

在民间流出最广的其实是‘沈园’系列真正的起点——陆游和唐婉各赋的《钗头凤》一首。

陆游与唐婉的故事,是中国封建制度造成的最悲剧性的爱情故事之一。

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的意思

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的意思

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

日月,是宇宙中最为辉煌的存在,它们无时不刻地显现着宏伟壮丽的力量。

而广明之道,则是指日月所蕴含的深远哲理,是人们可以从日月中汲取的智慧和启示。

一、日月的辉煌与伟力1. 日月作为宇宙中的两大灯,其辉煌照耀整个天地,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光明和温暖。

2. 日月,是时间的指引者,它们的运行轨迹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规律的律动。

日月的循环,标志着昼夜交替、季节更迭和年轮轮转。

3. 日月的伟力还表现在它们对地球的引力影响上。

潮汐的涨落、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都受到日月引力的影响。

这些都展示了日月作为宇宙体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奇迹存在。

二、日月所蕴含的哲理与启示1. 顺应自然:日月始终顺应自然规律运行,从未间断。

它们告诫人们要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得到生生不息的力量和保护。

2. 公平与平衡:日月以其公正平衡的方式照耀天地,无论贵贱贫富,都能感受到它们的温暖和光明。

这提醒人们要追求公平和平衡,不分贵贱,不偏袒任何一方。

3. 永恒与持续:日月代表了时间和永恒的概念,它们的运行从未停歇,给人们以永不熄灭的信心和希望。

这启示人们要坚忍不拔,持续不断地追求目标,才能取得成功和成就。

三、人们在生活中如何体悟日月广明之道1. 通过观赏:在日月升起或落下的时刻,人们常常会驻足观赏,沉浸在日月的辉映之中,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奇妙。

2. 诗文歌赋:许多文人墨客都以日月为题材,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歌和文章,表达了他们对日月广明之道的理解和感悟。

3. 宗教信仰:在许多宗教中,日月被赋予了神圣的象征意义,人们通过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来礼敬日月,将其视为生命和灵魂的象征,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四、日月广明之道与现代社会的意义1. 精神指引: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迷失了前行的方向和信念,日月广明之道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指引,让人们重新找到生命的目标和意义。

2. 生态保护:日月广明之道告诫人们要顺应自然,这对于现代社会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0到120字的古诗词

110到120字的古诗词

110到120字的古诗词
以下是一些110 到120 字的古诗词:
1. 《满江红·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送友人诗歌赏析

送友人诗歌赏析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对着北边外城,水绕行到东边的城池。

在此地一分别,你就要像孤蓬一样万里飘泊了。

白云飘浮不定如游子心意,太阳缓缓落山像我依依不舍的感情。

彼此挥手,从此别离;萧萧马鸣,不忍分别。

1、首联写送别之景,其中“横”与“绕”写得极妙,试分析。

“横”勾勒出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出白水的动态,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东城而过,动静结合,描摹出一副寥廓秀丽的图景。

2、颔联写送别之事。

其中“别”照应诗题中的“送”,“孤蓬”是比喻手法,照应诗题中的“友人”。

“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3、颈联情景交融,试分析。

“浮云”“落日”之景与“游子”之“意”、“故人”之“情”交融,拓展意境。

4、尾句“班马鸣”犹作离别之声,衬托了离情别绪。

5.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画面?(2分)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城外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淌过。

6.这首诗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李白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

(意思对即可)7、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情景交融;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秋词——刘禹锡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

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仙鹤排开云层,一飞冲天,我的诗兴也随它到了碧蓝的天空。

1、《秋词》中描写秋高气爽、白鹤凌空、直冲云霄的诗句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刘禹锡为秋天做了一首翻案诗《秋词》,“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写出了秋天胜过春天的原因。

3、刘禹锡的《秋词》:赞美秋景胜春光的诗句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4、诗中直抒赞秋胸臆的诗句是:“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秋日胜春朝”。

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试卷解析1

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试卷解析1

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试卷解析1一、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古诗词阅读。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冷露无声湿桂花”中“冷露”写出中秋月夜的氛围。

(2)“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一问,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小题。

行秋(宋)徐玑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停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

(1)请写出诗人在前两句诗中所描写的意象。

(2)请简要赏析这首诗歌的艺术手法。

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问题。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2)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诗写了哪两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分别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4.下面这两首诗都是咏荷诗,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赠荷花唐·李商隐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对这首元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枯藤老树昏鸦”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

C.这首曲意在描绘一幅深秋晚景图,人在其中起陪衬作用。

D.“断肠人在天涯”表现了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这首小令,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6.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下列小题。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十首古代悼亡诗词

十首古代悼亡诗词

十首古代悼亡诗词1.第一首——《诗经唐风葛生》之:百岁之后,归於其居!百岁之后,归於其室!追悼词葛生——诗经唐风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

谁与独处!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

谁与独息!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

谁与独旦!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於其居!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於其室!【背景】这首诗被后人认为是‘悼亡诗之祖’。

关于这首《葛生》的主旨,历代学者多有争议。

至清郝懿行首先揭示了"角枕"、"锦衾"为收殓死者的用具,指出:"《葛生》,悼亡也。

"今人多取其说。

显然,凭"亡此"、"于域"、"角枕"、"锦衾"、"其居"、"其室"、"独处"、"独息"、"独旦"等词语证本诗悼亡之旨,是有说服力的。

后世对这首诗评价极高,今人认为本篇"不仅知为悼亡之祖,亦悼亡诗之绝唱也"(朱守亮《诗经评释》),又认为"后代潘岳、元稹的悼亡诗杰作","不出此诗窠臼"(周蒙、冯宇《诗经百首译释》)。

就本诗的艺术魅力和对后世悼亡诗歌的创作影响而言,这种评价是当之无愧的。

诗从葛藤写起,或者正是坟墓之地,触动情思,两相分离各自独处,倍感伤心。

诗写亡人的独处无人陪伴,正是为了写活着的人的孤独无亲,从而见出生前的相亲相爱,同心同德,以致于发出死后同穴的悲号。

诗反复抒写无法忍受的独处的时日,都是为了表达当初同处和和谐美好。

《葛生》可以被看作是中国悼亡诗的滥觞,那生死不渝的爱情绝唱,可以穿越时空,成为每个时代人们心中的梦想与期许。

2.第二首——《诗经邶风绿衣》之: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衣——诗经邶风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关于诗歌鉴赏题的√小结

关于诗歌鉴赏题的√小结

关于诗歌鉴赏题的√小结一、诗歌鉴赏题示例1。

题目。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朝辞北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请简要赏析“朝辞北帝彩云间”中“彩云间”三字的妙处。

解析。

“彩云间”三字用得极妙。

它点明了白帝城的地势之高,仿佛耸入云霄,给人一种高耸入云的视觉感受。

“彩云”营造出一种奇幻、绚丽的氛围,与诗人即将踏上轻松愉悦的归程的心情相映衬。

早晨在彩云缭绕的白帝城出发,为整个行程增添了一抹神秘而美妙的色彩。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获赦后轻松、欢快、愉悦的心情。

诗人遭流放途中遇赦,从白帝城返回江陵。

诗中“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等句,通过描写舟行之速,如离弦之箭,一方面体现了江水之急,另一方面也暗示出诗人归心似箭,急于回到江陵,摆脱之前的困境,重获自由的畅快之感。

二、诗歌鉴赏题示例2。

题目。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解析。

这两句词蕴含了词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醉里挑灯看剑”,词人在醉酒之后还挑亮灯烛端详宝剑,一个“醉”字表明词人内心的愁苦郁积,借酒浇愁。

而宝剑是词人曾经征战杀敌的武器,这一动作体现出词人始终不忘杀敌报国的志向。

“梦回吹角连营”,词人在梦中又回到了当年的军营生活,听到了阵阵的号角声,这反映出词人对往昔军旅生活的怀念,渴望重回战场,建功立业。

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解析。

从描写的角度来看,这两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马作的卢飞快”生动地描写出骏马飞奔的姿态,仿佛让人看到战场上骏马疾驰的画面;“弓如霹雳弦惊”则把拉弓射箭时弓弦发出的响声比作霹雳,形象地写出了弓弦响声之大,从侧面表现出战斗的激烈和战士们奋勇杀敌的英勇无畏。

诗歌赏析

诗歌赏析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看看该字运用了 什么手法。 (释含义,明手法)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表现了怎样的景物或怎样的人物特征。
(描景象,摹情态)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情境,或表达了怎 样的感情。(点情境,表感情)
该字有——的含义,(采用了—— 的手法,化——为——),写出 了——的情形,表达了作者——的 感情/烘托了——的情境。
3、“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 赏析。(2012滨州) 写出了船行之快及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感。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请做简 要赏析。 “轻”字有“轻便的”含义,诗人驾驭轻便的小 舟游荡于夹岸高山的长江中,写出了船行之快, 同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感。
寒食
唐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
zhāo
“满”字有“开 满”的意思,采 用反衬的手法, 以乐景写哀情, 描绘了江南二月 繁花似锦的景象, 借以反衬出诗人 内心的悲苦之情。
你认为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 为什么?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雪》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毛泽东《沁园春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毛泽东《沁园春 雪》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 官归京》 官归京》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已《早梅》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已《早梅》

高三模拟考试卷诗歌鉴赏题选编一 试题

高三模拟考试卷诗歌鉴赏题选编一 试题

2021年全国各地高三语文模拟考试卷诗歌鉴赏题选编一10.阅读下面—首词,然后答复下列问题。

〔6分〕点绛唇·长安中作元好问①沙际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

问春何处。

花落莺无语。

渺渺吟怀,漠漠烟中树。

西楼暮。

一帘疏雨。

梦里寻春去。

[注]①元好问,金代词人。

金元光时曾中进士及第。

少时有志于世,雅以气节自许,作此词时,他才十九岁,因参加秋试,在长安住过八九个月。

②沙际,意即水边。

⑴词中的“问春何处。

花落莺无语〞①,比拟欧阳修?蝶恋花?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②,王?清平乐?的“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③,黄庭坚?清平乐?的“春无踪迹淮知,除非问取黄鹂〞④等,你认为哪一句更能表达“春意已尽、无可寻觅〞的意境,并试加分析。

〔可借用序号阐析〕〔4分〕⑵这首词所表现的是传统的伤春主题,但不是浓重的感伤;“梦里寻春去〞是点睛之笔,请结合全篇〔尤其是动词的运用〕简析词人的思想、心态或者精神〔2分〕(1)〔4分〕①句更能表达。

〔1分〕②③④句,或者问花,或者问鸟,不管是落花,还是莺啼,总还有点春天的影子〔或者:总还有可见、可问、可寻之处〕;但在这首词中,不仅是问而无答,乃更无可问讯。

“花落莺无沿〞,熔铸前人词中意象,而翻进一层——春光老尽,连点声息都没有了。

词人对春天的深情脊恋,在词中表现为一种徒劳的追寻。

〔3分〕〔意思对即可。

〕(2)〔2分〕例如4种:a.既说“眷归〞,已是无可置疑,然而还要“问春〞。

问而无答,那么继之以远眺、寻觅。

不见春之踪影,只有在日暮归楼后,隔帘疏雨声中,求得好梦。

即使在梦中也要去寻觅春天,反映年青而有志向的作者对美妙事物的执着追求的精神。

b.结句“梦里寻春去〞,语淡情深。

前面已言明现实之春确已逝去,而词人不作绝望颓唐之想,还要到处寻求,甚至到梦境中去追寻。

这种对美妙事物的执着追求,也正反映了词人年轻安康的心理情绪。

c.作者“春归〞,却又借人家的唱曲“留春〞,还要〞问春〞,既而高楼望春,一切无效后,还要到“梦里寻春〞,这些充分表现出年青人对美妙事物的执着追求的积极心态。

课外诗歌赏析(含答案)

课外诗歌赏析(含答案)

课外诗歌赏析春光好欧阳炯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

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

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注释: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

1.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中“迸”“偎”两字极妙,请任选其一简要分析。

下第①后上永崇②高侍郎唐·高蟾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注释】①下第:指科举落榜。

②永崇:唐时长安的坊名。

1、诗中“碧桃”、“红杏”比喻,“芙蓉”比喻。

2、请分析末两句诗的含义。

送春宋·王令三月残花落更①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注】①更:又,再。

1、一、二句中的“落更开”和“燕飞来”写出了春景怎样的特点?2、诗的三、四两旬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

请对这两句诗作赏析。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诗中的“王孙”指的是。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晚来秋”紧扣标题,点明时间。

B.“春芳歇”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所绘景色如画,清新自然。

D.诗歌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

塞上听吹曲唐·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问。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雪”、“胡天”、“月明”、“羌笛”,“戍楼”勾勒出一幅图景。

2.守关的军士在没有刀光剑影的成楼问,吹奏着《梅花》乐曲,乐音如同真的梅花一样。

借风飞遍关山.这种意境表达了诗人愿望。

钓雪亭(宋)姜夔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

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

1、诗人在诗中寄寓了怎样的感情?答:2、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答:夜发分宁寄杜涧叟黄庭坚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注:写于诗人早年离开家乡去外地做官之时。

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极妙1

情有千千结,欲罢不能忘!借酒寄相思, 浇愁愁断肠!幽游不归处,天涯何处芳! 情深撼青天,风流姻缘. 日月难全,从来 征战几人还? 鸳水秋心 垓下 眠,绝对警幻. 月地花天,古今同书霸王篇!





黄昏的彼岸 雪在飞 临别一眼 缺少爱的告别式 很快就要离开 末班车上 微凉的记忆里有着些许坏感觉 我的心太乱 把你放在回忆的信箱中 再出发 孤单的星空下 寂寞沙洲冷 没有你的日子 冬天的秘密诉与谁人听 关不上的窗 飘进淡淡的花香 听着蓝色土耳其的寂寞边界 翻开记事本 回味弱水三千的柔情 幸福的瞬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