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城的资料_资料下载完整版

合集下载

万里长城资料介绍

万里长城资料介绍

万里长城资料介绍
(实用版)
目录
1.万里长城的历史背景
2.万里长城的建筑特点
3.万里长城的象征意义
4.万里长城的旅游价值
正文
一、万里长城的历史背景
万里长城,又称长城,是中国古代为了抵御外族侵略而修建的军事防御工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勤劳结晶的象征。

长城始建于公元前7 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历经秦、汉、明等朝代的修建与扩展,总长度达到 2.3 万公里,因此得名“万里长城”。

二、万里长城的建筑特点
万里长城的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势险要:长城选址充分考虑了地势因素,往往依山傍水,利用险要地势来增强防御能力。

2.结构坚固:长城主体采用青砖、石块等材料砌筑,城墙底部宽厚,向上逐渐收窄,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

3.烽火台:长城上每隔一段距离设有烽火台,用于传递战争信息,迅速调动兵力。

三、万里长城的象征意义
万里长城不仅仅是一道坚固的军事防线,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它代表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以及对外来侵
略的抵御能力。

四、万里长城的旅游价值
如今,万里长城已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长城的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价值:长城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事件,游览长城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

2.文化价值:长城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游客可以领略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独特魅力。

3.风景名胜:长城沿线风景秀丽,游客可以欣赏到山水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总之,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世界旅游胜地之一。

长城的知识资料

长城的知识资料
长城的知识资料
序号
项目/内容
详细信息
1
基本信息
1.1
名称
长城(The Great Wall)
1.2
地理位置
中国北方,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1.3
分布范围
河北、北京、天津等15个省、市、自治区
1.4
总长度
明长城: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2
历史沿革
2.1
起源
结构
以城墙为主体,结合城、障、亭、标等防御设施
3.2
墙身
平均高度7.8米,高大、坚固、连绵不断
3.3
修筑方式
沿着山岭脊背修筑,层层指挥、节节控制
4
文化价值
4.1
历史价值
见证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和文化交流,代表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历史
4.2
艺术价值
石墩、石拱、石雕等建筑构件形式美观,技术精湛,展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度水平
4.3
美学价值
融合山水、建筑、文化等多种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山水建筑景观
4.4
社会价值
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国家的象征,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西周时期,用于军事防御
2.2
发展
春秋战国:修筑进入高潮,但长度较短;秦朝: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现存长城多为此时修筑
2.3
保护状况
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20年发布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
3
建筑特点
3.1

关于万里长城的知识资料

关于万里长城的知识资料

关于万里长城的知识资料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修建的一条长达数千里的城墙,也被称为中国长城。

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主要是为了保卫中国北方边境不受外敌入侵而修建的。

万里长城的修建始于公元前 7 世纪,历经数代朝代的建设和修缮,直到明朝时期才基本上形成今天所看到的规模。

万里长城的主要建筑材料是砖、石和夯土。

城墙高度一般在 10 米以上,有些地方甚至达到了 30 米以上。

万里长城的两端连接着中国境内的山脉和河流,中间则由一系列的烽火台、哨所和城堡等防御设施组成。

整个万里长城形成一个庞大的防御系统,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北方边境的防御能力。

万里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文化价值。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工程奇迹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万里长城的修建,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卓越水平。

今天,万里长城已成为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

万里长城的修建经历了多个朝代,其中明朝时期是修建最为完善的时期。

在明朝时期,万里长城的防御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明朝时期,万里长城曾多次得到修缮和扩建,使得其规模更加宏大,防御能力也更加强大。

万里长城的修建不仅仅是为了防御外敌入侵,也有着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万里长城的修建,使得中国北方的交通更加便捷,促进了北方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同时,万里长城也起到了保护中国领土的作用,使得中国在外敌入侵时能够更加有力地保卫自己的领土。

总结起来,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工程,它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文化价值。

万里长城的修建,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展现了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卓越水平。

今天,万里长城已成为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

万里长城的资料

万里长城的资料

万里长城的资料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规模和辉煌的历史而闻名于世。

万里长城的建设始于公元前7世纪的战国时期,经过几个朝代的不断修筑和加固,最终形成了如今人们所称的“万里长城”。

1. 起源与修建长城的修建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防御需要。

早在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保护自己免受敌国入侵,开始筑墙以防守。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了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下令将各国的防御墙连接起来,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长城。

随着历代帝王的不断修建,长城逐渐扩展到了今天的规模。

2. 规模和地理位置万里长城横贯中国北方,总长度约为21,196公里。

它纵横于中国的北方边境,穿越山脉、河流和平原,连接起了各个边境要塞。

长城的地理位置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形成了一道宏伟壮丽的防线。

3. 结构和建筑长城主要由砖、石、土和木材等材料构建而成。

它的建筑形式有山地长城、平原长城、河套长城等,各有其特点。

长城的主要结构包括城墙、城楼、烽火台和箭楼等。

城墙用以限制入侵者的行动,城楼和烽火台用于巡视和通讯,箭楼则是守军进行射击的据点。

4. 防御体系长城不仅是一道巨大的防御工程,还包含了丰富的防御设施。

如箭楼上设置了箭孔,方便守军向敌人射击;城楼上设有守军驻扎点,用于巡视和防守;烽火台用以传递重要信息,以应对突发情况。

这些防御设施构成了一个完备的防线体系,保护着长城沿线的领土。

5. 历史意义和遗产保护万里长城见证了中国古代的边塞文化和军事防御的发展历程,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意义。

长城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由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长城及其周边地区已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单位。

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长城的原貌,包括禁止开发和破坏,在维修过程中保持原始风貌等。

总而言之,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它不仅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同时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和军事技术的发展。

长城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对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历史文化传统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长城有关的知识和资料

长城有关的知识和资料

长城有关的知识和资料
长城是中国的著名地标之一,以下是有关长城的知识和资料:
1. 长城的历史: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在明代达到了全盛时期。

2. 长城的位置:长城横跨中国北方,总长约8851.8公里。

3. 长城的功能: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曾经用于防御外族入侵。

4. 长城的结构:长城大多为青砖石灰砌成,分为城墙、城楼、角楼、敌楼、箭楼等。

5. 长城的名言:"不到长城非好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名言,用来表达勇士气概和对长城的崇敬。

6. 长城的保护:由于长期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长城需要得到科学的修复和保护。

7. 长城的观光:长城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和参观。

中国万里长城详细介绍

中国万里长城详细介绍

中国万里长城详细介绍
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防御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万里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

秦朝统一中国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汉朝和明朝又对长城进行了大规模修建。

万里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绵延万里。

长城依山带水,随山形地势修建,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历经2500多年的修筑和考验,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宏伟壮观的古代建筑之一。

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万里长城在古代就是一个传奇。

传说秦始皇用了近百万人力修建了长城。

从公元前214年开始施工,到公元前221年全部完工。

但是当时修筑长城并不是为了防御敌人,而是为了秦始皇自己统治国家。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派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军队北击匈奴,收复了河南地(今陕西黄河以南地区)和河套地区(今内蒙古河套一带)之后又在北方修筑了万里长城。

—— 1 —1 —。

关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资料

关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资料

关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资料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它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经历代修建,形成了绵延数千里的长城体系。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各地修建的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长城。

长城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价值,被誉为人类的奇迹之一。

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

当时的长城没有机械,全部劳动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

长城的修建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也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能力。

今天,长城已经成为了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北京市延庆县的八达岭长城是保护的最好的长城部分之一,也是最陡峭的部分,同时也是客流量最多的部分。

长城的修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结晶,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伟大意志和力量。

万里长城资料介绍

万里长城资料介绍

万里长城资料介绍
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历经秦、汉、明等朝代的修建与扩展,总长度达到2.3万公里。

长城的建造既具有战略防御的目的,也象征着国家的边界与尊严。

长城的主要结构分为城墙、城楼、烽火台等部分。

城墙由石头、土、木等材料构成,根据地形地貌的不同,有平地城墙和高山城墙之分。

城楼是城墙上的重要建筑,既有军事指挥作用,也可供守城士兵休息。

烽火台则是长城上的信号系统,用于传递敌情。

长城分布地域广泛,涵盖我国北方多个省份。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段落有北京的八达岭长城、嘉峪关、山海关等。

这些地段的长城保存完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长城的保护力度,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政策,并对游客进行有序管理。

同时,长城的旅游开发也逐步规范化,让更多人了解长城的历史与文化。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城见证了我国千年的文明史,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世界人民共同瞩目的历史瑰宝。

今天的长城,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总之,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既是一道坚固的军事防线,也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名胜古迹长城的介绍资料

名胜古迹长城的介绍资料

名胜古迹长城的介绍资料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宏伟而又震撼人心的工程,始建于战国时期,经历了2000多年的修建和改建,是中国古代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城的总长度约为万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人造建筑,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长城位于中国的北部,沿途穿越山脉、河流以及草原,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长城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的防御作用。

长城呈波浪状,因此也被称为“长城之龙”,起点在辽宁省的海城,终点在青海省的嘉峪关。

长城的建造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直到明朝时期才得到了最大的发展。

长城的构造以城墙、城门、烽火台、角楼、关堡等为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城墙是长城的主体,其高度一般在5-8米之间,最高处达到了14米。

长城的建造历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它使中国的防御体系得到了极大地加强,也成为中国文化中重要的象征之一。

如今的长城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这座古老而宏伟的建筑。

关于中国长城的知识

关于中国长城的知识

关于中国长城的知识中国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也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之一。

下面将为您介绍关于中国长城的详细知识。

一、长城的历史中国长城的修建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各个诸侯国为了防御外族侵略而修建了一些短小的城墙。

到了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大规模修建长城,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随着时间推移,汉朝、唐朝、明朝等历代王朝也对长城进行过多次修建和扩建。

二、长城的地理位置中国长城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包括河北、北京、天津等省市。

其中最著名和最具代表性的部分是位于北京市境内的八达岭长城和密云长城。

三、长城的类型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和地理位置,中国长城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较为常见的有砖石结构和土木结构两种。

前者主要出现在明清时期,后者则更早出现在秦汉时期。

四、长城的长度目前已经发现并确认存在的中国长城总长度约为21196.18公里,其中包括了砖石结构和土木结构两种类型。

这个数字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通过对长城进行测量和统计得出的。

五、长城的保护为了保护中国长城这一重要文化遗产,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

其中包括加强监管、修缮和维护、设立长城文化保护区等。

此外,中国政府还将长城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积极开展相关宣传和教育工作。

六、长城的意义中国长城不仅是一道具有防御功能的屏障,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象征之一。

它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的兴衰和变迁,也是中华民族勇敢坚韧精神的象征。

因此,中国长城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长城的详细知识介绍。

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伟大工程以及其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关于长城的资料

关于长城的资料

关于长城的资料关于长城的资料(一):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一样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始修于燕王,历史长达2000多年。

这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东起鸭绿江,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

国家文物局2012年宣布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

18千米,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15个省区,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设施等长城遗产43721处。

长城地质形态“因地形,用险制塞。

”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在秦始皇的时候已经肯定了它,之后司马迁又把它写入《史记》之中,之后的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的。

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选取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

修筑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选取在险要之处。

至于修筑城墙,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都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十分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有“易守难攻”的效果。

在辽宁境内,明代辽东镇的长城有一种叫山险墙、劈山墙的,就是利用悬崖陡壁,稍微地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为长城了。

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真能够说是巧夺天工。

长城,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

长城主要景点介绍八达岭长城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延庆,是明长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段,居庸关的前哨,海拔高度1015米,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

登上那里的长城,居高临下,尽览崇山峻岭的壮丽景色。

中国文化遗产摘抄资料长城

中国文化遗产摘抄资料长城

中国文化遗产摘抄资料长城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

到了公元前七八世纪,春秋战国时期列国诸侯为了相互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自己的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长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长城以自卫。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并灭了六国诸侯,统一了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纷争的局面,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统一国家的大业。

为了巩固统一帝国的安全和生产的安定,防御北方强大匈奴游牧民族奴隶主的侵扰,便大修长城。

除了利用原来燕、赵、秦部分北方长城的基础之外,还增筑扩修了很多部分,“西起临洮,东止辽东,婉蜒一万余里”,从此便有了万里长城的称号。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民族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

自公元前7—8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

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东起辽宁省丹东市的虎山,西至内陆甘肃省的嘉峪关。

1987年,长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写长城的资料

写长城的资料

写长城的资料
长城是一座跨越中国北部的古老而壮观的建筑。

它是中国的象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下面是长城的资料:
1. 长城的历史悠久,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

最早的长城建于战国时期,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

之后的秦朝和汉朝时期,长城被修建得更加庞大和坚固。

2. 长城的总长度超过万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建筑之一。

长城的长度因不同的修建时间、目的和地点而有所不同,其中最著名的是明代的长城。

3. 明代长城建造始于1368年,历时200多年,最终的长度达到了8851.8公里。

明代长城的主要任务是保卫边境和管控边境贸易。

长城采用了各种防御措施和建筑工程,如城墙、城门、烽火台等。

4. 长城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中国文化和历史上的杰作之一。

它不仅表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勤劳和聪明才智,也反映了中国对于国家安全和边境防御的重视。

5. 长城是中国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这座历史古迹。

同时,长城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代表着中华文明和中国的国际形象。

有关长城的资料

有关长城的资料

有关长城的资料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这15个省区市。

其中河北省境内长度2000多千米,陕西省境内长度1838千米。

现存长城文物本体包括长城墙体、壕堑/界壕、单体建筑、关堡、相关设施等各类遗存,总计4.3万余处(座/段)。

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万里长城资料

万里长城资料

万里长城资料1. 简介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修筑的军事防线,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统一国家的需要,历经多个朝代的修建和扩展,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崇高象征和重要文化遗产。

2. 起源和发展长城最早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诸侯国之间常常修筑墙壁作为防御措施。

到了秦朝,统一了中国的始皇帝秦始皇下令将这些墙壁连接起来,形成了最早的长城。

然而,真正称为万里长城的是在明朝时期。

明朝皇帝洪武帝下令修筑长城,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明朝时期修筑的长城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展,最终形成了如今大部分人所熟知的样子。

3. 长城的特点3.1 结构和布局万里长城的结构由城墙、城楼、烽火台以及其他防御设施组成。

城墙一般采用土、石和砖等材料建造,高度和宽度不一。

城墙上有许多城楼,用于监视和防守。

烽火台则用于传递信号和预警。

长城的布局通常沿着山岭或河流,以利用自然地形作为额外的防御。

3.2 功能和意义长城的主要功能是防御军事入侵。

它是中国古代统一国家的重要边界,起到了保护国土和民众安全的作用。

长城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象征和文化遗产,代表着中国古代工程技术和军事智慧的结晶。

4. 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它被认为是人类创造力和工程技术的杰出范例,也是各个朝代和中国民族的集体努力的象征。

长城的壮丽景观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探索。

5. 保护与旅游为了保护长城,中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包括修复破损的部分、禁止滥挖滥采和限制旅游开发。

不仅如此,还推出了相关法规和政策,以确保长城的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长城也成为了中国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每年都有数百万的游客前来欣赏长城的壮丽景观,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还有一些长城的部分被修建成为旅游景区,提供游客服务和观光设施。

6. 结语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杰作,它不仅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万里长城资料

万里长城资料

万里长城资料1. 介绍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王朝为阻止外族侵略而修建的重要防御工事。

它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秦、汉、明等几个朝代多次修筑和加固,最终形成了横贯中国北方的壮丽建筑群。

以下是对万里长城的详细介绍。

2. 建筑历史2.1 春秋战国时期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的诸侯国为了抵御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开始修筑边墙和边堡。

这些边墙和边堡后来被视作万里长城的前身,起到了一定的防御作用。

2.2 秦朝在秦朝时期,秦始皇下令将北方边墙连接起来,形成了最初的万里长城。

当时的万里长城并不像现在那样被称为“长城”,而是被称为“筑城”。

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为了统一中国,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

2.3 汉朝汉朝时期,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增大,汉武帝进行了一系列的加固和扩建工作,使万里长城更加坚固和完整。

这一时期修筑的长城有很大一部分仍然保留至今。

2.4 明朝明朝时期,随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再次崛起,明成祖开始加强长城的防御工事。

明朝时期的长城最为壮观,也是现在人们所熟知的万里长城。

3. 长城特点万里长城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长城线路迂回曲折:万里长城的线路并非笔直向前,而是依山势而建,充分利用地理优势。

•分段建造:长城修造过程中,按照需要进行分段修筑,一方面节约资源,另一方面也方便了长城的维护和管理。

•瞭望塔和堡垒:万里长城上设有许多瞭望塔和堡垒,用于观察和报信。

这些建筑物为长城的防御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交通要道:万里长城作为古代防御工事,也是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

长城沿线设有许多关隘和驿站,使得人们可以在长城上进行交通和物资运输。

•文化遗产:万里长城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4. 保护与修复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万里长城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以下是采取的一些措施:•加强监管:增加长城保护管理机构的投入,在长城沿线设立长城保护管理站,对长城进行定期巡查和修复。

•公众教育:加强对公众的长城保护教育,提高人们对长城文化的认识和重视。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资料介绍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资料介绍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资料介绍
长城(The Great Wall)是中国古代由人工筑起的防御工程,其沿线有多处遗址和遗迹地点,其中部分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的历史悠久,其建造起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的边防筑墙,后经秦、汉、唐、明等历代的修建和扩展,形成了今天所见的大规模石墙和瓦垛结构。

长城总长约8851.8公里,横跨中国北部多个省份和地区,是世界上最长的人造建筑和防御工程。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城代表了中国古代工程技术和防御思想的杰出成果。

其沿线还保存了大量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例如华北平原、黄河、关城、驿道、烽燧、碉堡等,这些遗迹反映了中国古代防御、社会、文化、军事等多个方面的历史演变和发展。

近年来,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加强长城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以期让这一古老的、宏伟的工程永久保留在人类文化遗产中。

有关长城的信息资料

有关长城的信息资料

有关长城的信息资料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我国北方。

长城起始于公
元前7世纪,经过2000多年的修建和完善,长城总长度约有万里之长。

长城的主体是围绕着北方边疆的高大坚固的城墙和城楼,其目的是为
了防御外族的侵略,保卫中原。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长城
虽然经历了沧桑巨变,但其辉煌历史和文化价值依然体现在现代社会。

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感受长城的历史氛围和文化
底蕴。

长城的景点繁多,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北京的八达岭长城和位于
河北的金山岭长城。

此外,还有较少人知道的野长城、险峰长城、飞
来峰长城等非常值得一游的景点。

长城的保护工作也备受关注,中国政府通过多项措施加强长城的
保护,包括对修缮工作的加强、对修建工地的管理以及对旅游交通的
管理。

在保护长城的同时,也让公众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这项古老的工
程的价值和意义。

关于长城的基本资料

关于长城的基本资料

关于长城的基本资料
中国长城
一、基本情况
中国长城是世界最古老的固定建筑群,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二、历史沿革
中国长城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历经两千多年的变迁,比倒数计算,主要由先秦、秦、汉、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国等历史时代所建造,其中宋代以后的长城把蒙古围困,成为实实在在的国防工事;明清以来的西部长城则有较强的社会不稳定性,作为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

三、建筑特色
中国长城以山渊、沟壑、连绵不断的石砌墙体为主体,是一条千里之长的大型工程。

多次扩建,在山顶上筑有楼台、亭台,一二十米宽的城墙顶端筑有巍峨的城楼和高大的城台,给人以宏伟的视觉冲击。

四、保护状况
中国长城是世界遗产,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建筑,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因此我国一直在积极进行保护和修复工作,以保护长城的遗产价值和历史文化的传承。

五、旅游价值
中国长城历经沧桑,构筑出一系列凝重、古朴的建筑,它是历史的宝库,是历史与文化的总结和反映,是中华民族的自豪之物。

因此,
游览长城,是人们了解中华文明历史的重要途径。

中国古代遗产长城的资料

中国古代遗产长城的资料

中国古代遗产长城的资料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人类在古代修建的最长的城墙,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

以下是关于长城的资料:
1. 长城始建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春秋战国时期,到明清时期,长城已经成为了中国的重要防御工程。

2. 长城的总长度达到了2万多公里,建造时间跨越了2000多年,见证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几个朝代的繁荣和衰落。

3. 长城不是一道完整的城墙,而是由多段城墙相互连接而成,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的山区和草原上,跨越了多个省份。

4. 长城的建造过程始终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包括金沙滩和黄山等高山、险峰、悬崖和沙漠等特殊地形条件,还有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资的投入。

5. 长城的主体结构包括城墙、云梯、敌楼、城口、箭楼、角楼、防洪墙等,其中最耗费精力和时间的是城墙的建设,城墙多采用石头、黄土和灰泥结合的方式修筑。

6. 长城在历史上起了重要的防御作用,防御了不少外族侵略,成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一道壮丽之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7. 长城如今已经成为了中国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以其壮丽的景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长城的资料》关于长城的资料(一):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一样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始修于燕王,历史长达2000多年。

这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东起鸭绿江,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

国家文物局2012年宣布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

18千米,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15个省区,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设施等长城遗产43721处。

长城地质形态因地形,用险制塞。

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在秦始皇的时候已经肯定了它,之后司马迁又把它写入《史记》之中,之后的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的。

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选取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

修筑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选取在险要之处。

至于修筑城墙,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都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十分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有易守难攻的效果。

在辽宁境内,明代辽东镇的长城有一种叫山险墙、劈山墙的,就是利用悬崖陡壁,稍微地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为长城了。

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真能够说是巧夺天工。

长城,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

长城主要景点介绍八达岭长城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延庆,是明长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段,居庸关的前哨,海拔高度1015米,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

登上那里的长城,居高临下,尽览崇山峻岭的壮丽景色。

迄今为止,已有包括奥巴马、尼克松、撒切尔夫人在内的三百多位知名人士到此游览,八达岭景区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著称于世。

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在明长城中独具代表性。

八达岭长城博物馆以万里长城为主题,全面反映长城的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中国长城博物馆位于八达岭关城外,1994年建成开放。

慕田峪长城慕田峪长城位于怀柔区境内,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

西接居庸关长城,东连古北口,开放的2250米长城段其特点是长城两边均有垛口,个性是正关台三座敌楼并矗,著名的长城景观箭扣、牛角边、鹰飞倒仰等位于慕田峪长城西端,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

慕田峪长城山峦叠嶂,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

慕田峪长城设有国内一流的登城缆车、开发了中华梦石城、施必得滑道等项目,构成了长城文化、石文化和体育健身娱乐有机结合。

英国前首相梅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等多位外国首脑到慕田峪游览。

1992年被评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

2002年被评为4A级景区。

司马台长城独具险、密、奇、巧、全五大特点的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的古北口镇境内,距北京120公里。

它东起望京楼,西至后川口,全长5。

4公里,敌楼35座,整段长城构思精巧,设计奇特,结构新颖,造型各异,堪称万里长城的精华。

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赞誉道:中国长城是世界之最,而司马台长城又堪称中国长城之最。

司马台长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唯一保留明代原貌的古建筑遗址。

古北口长城古北口长城是中国长城史上最完整的长城体系。

由北齐长城和明长城共同组成,包括卧虎山、蟠龙山、金山岭和司马台4个城段。

古北口是山海关、居庸关两关之间的长城要塞,为辽东平原和内蒙古通往中原地区的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在辽、金、元、明、清这五朝,大大小小争夺古北口的战役从未停止过,因此长城的作用突显得尤为重要。

箭扣长城箭扣长城位于京郊怀柔县西北八道河乡境内,距怀柔县城约30公里,山势十分富于变化,险峰断崖之上的长城也显得更加雄奇险要。

箭扣长城因整段长城蜿蜒呈W状,形如满弓扣箭而得名。

箭扣长城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著名的险段之一,是近年来各种长城画册中上镜率最高的一段,向来是长城摄影的热点。

金山岭长城金山岭长城位于距北京市区140公里密云县与河北滦平县交界的燕山山脉中。

西起龙峪口,东止望京楼,全线10。

5公里。

沿线有建筑各异的敌搂67座,烽火台2座,大小关隘5处,那里长城上敌楼密集,一般50-100米一座,墙体以巨石为基,高5-8米,并设有拦马墙、垛墙和障墙,形式多样,各具特色。

被誉为万里长城,金山独秀。

山海关长城山海关长城是万里长城的入海处。

现属山海关境内的长城全长26公里,主要包括:老龙头长城、南翼长城关城长城、北翼长城、角山长城、三道关长城及九门口长城等地段。

老龙头长城是长城入海的端头部分,有中华之魂的盛誉。

山海关城由关城、东罗城、西罗城、南翼城、北翼城、威远城和宁海城七大城堡构成,四周有长4769米、高11。

6米、厚10余米的城墙,墙体高大坚实,气势宏伟。

在东、西、南、北建有四个城门,城东南隅、东北隅建有角楼,城中间建有雄伟的钟鼓楼。

整个卫城建筑规模宏伟,防御工程坚固。

山海关是明代建立卫所兵制的产物,明代的屯田制和改革政策又对山海关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嘉峪关长城嘉峪关长城是明长城西端起点,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关,河西第一隘口,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

城关由内城、外城和城壕组成的完整防御体系。

此刻看到的城关以内城为主,黄土夯筑而成,外包城砖,坚固雄伟。

城关两端的城墙横穿戈壁,能够体会到大漠孤城的苍凉。

现代肖草《长城》诗:风吹沙漠千山远,雪舞祁连六月寒;登上墙台论楚汉,长城嘉峪见雄关给予真实诠释。

大境门长城大境门长城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市区,长城中唯一一座以门命名的关口。

长城四大关口之一。

大境门长城修筑于明成化年间,坐落在高耸入云的东、西太平山间,据长城之要隘,扼边关之锁钥。

大境门门墙高12米,底长13米,宽9米。

西侧有明万历年间开凿的西境门(小境门)。

景区有西太平山长城公园,来远堡,小境门,关帝庙,二郎庙,山神庙,等众多明清历史遗迹。

为万里长城长城第一门。

【成语】万里长城:原指长城,喻指国家的依靠。

檀道济是南朝高平人。

宋武帝北伐时,道济当先锋,仗打得很艰苦,占领洛阳时,抓了四千名俘虏。

众将想杀了他们示威,道济说:我们是来吊民伐罪的,怎样能滥杀无辜呢?全都放了,为南宋军赢得了民心。

宋文帝七年,南宋军在滑台受挫。

文帝派道济去救援,在寿张大破北魏军,20多天打了30多场仗,最后进抵历城(山东济南)。

这时滑台已经失守,而且道济部队的粮食没了,有人报告了北魏军,大家都很害怕。

道济却不慌不忙,命令士兵夜里在大帐中用斗量沙子,在沙子上洒上仅有的粮食,这样量了一夜,第二天命令众将士身穿重甲南撤,自我穿着布衣,坐在马车上,谈笑自若跟在最后,南宋军安全回到。

自此北魏军很怕他,士兵们用他的像来避邪。

之后文帝听信谗言把道济杀了。

死时,道济瞪圆着眼,把头巾摔在地上,说:你们不是在毁自我的万里长城吗?道济死后十四年,北魏军打到江北的瓜步。

在一江之隔的石头城上,宋文帝感慨地说:如果檀道济还活着,不会让他们这样的。

关于长城的资料(二):长城的历史我国北方的长城,开始于战国秦、赵、燕三国。

长城的起点老龙头一、秦、赵、燕在北边修筑长城的原因秦赵燕为何要在北边修筑长城,这要从战国时期的形势说起。

战国时期,是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

随着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加强,诸夏文化与秦、楚、吴、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统一的趋向日益强烈。

当时进行封建改革的魏、赵、韩、楚、齐、秦、燕七国强盛之后,进行兼并战争,谋求以武力统一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这时,陕北、晋北、冀北和内蒙古草原上的诸少数民族也强大起来,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境。

秦国之北,有义渠,又北为匈奴;赵国西北有林胡、楼烦,北有襜褴、匈奴;燕国北界东胡。

这些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除义渠从事农业外,其他均以游牧、狩猎为生。

义渠是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强国,自春秋至战国,与秦抗衡百余年。

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更是军事素质高,作战潜力强。

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人以游牧、狩猎为生,牲畜以马、牛、羊为最多,其次则为骆驼、驴、骡等。

他们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

然亦各有分地。

男子从小就学习骑射。

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

因此,一到成年,尽为甲骑。

战国之际,匈奴已经进入奴隶社会,并且有了国家政权机构。

国王称为单于,其下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除左、右贤王外,其余大臣都是世袭。

东胡、林胡、襜褴、娄烦与匈奴基本相同。

自战国中期以来,他们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地区。

由于他们善于骑射,长于野战,采取突然袭击,来去飘忽,难于捉摸,显示出很强的战斗力。

而秦、赵、燕在战国中期的作战部队主要是步兵和战车,穿着宽衣大袖的服装,行动迟缓,日行3050里,自然不能阻止匈奴、东胡的袭击和掳掠。

这不仅仅使三国北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大大影响了三国的统一事业。

针对这种被动局面,三国便先后进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筑长城。

秦国自商鞅开始变法,推行富国强兵。

军队逐渐改变成步兵和骑兵,并以军功论赏和升迁,因此军队的战斗力增强,所向无敌。

惠文王六年(前332)和十年,先后大败魏国,夺取魏西河郡(今陕西洛河流域)和上郡(今陕西东北部)地。

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于陇西、北地、上郡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并派军驻守。

赵国于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始改革兵制,实行胡服骑射。

自此兵力遂强。

二十年,武灵王西略林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降服,才班师而归。

二十六年(前300),破中山,攘地北至燕、代(今山西北部),又西北拓地至云中、九原(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至乌加河地区)。

于是,下令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今内蒙古大青山、乌拉特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内蒙古乌加河),而置代郡、雁门、云中郡,以防匈奴南下掳掠。

为了专门经营西北,次年,他让位于其子惠文王何,自号主父。

惠文王二年(前297),主父出代,至西河(今山西、内蒙古间之黄河),破楼烦王而致其兵。

燕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一个国家,南临强齐与新起的赵国,北逼于东胡。

直到燕昭王即位(前311)以后,发愤图强,招纳各国贤能之士,实行改革,燕国才强盛起来。

其时东胡强大,经常南掠燕国北部地区。

燕君为了持续北部的安宁,被迫向东胡王媾和,而以大将为人质。

昭王时,秦开质于东胡,他智勇双全,东胡王甚信之,因此行动自由,得以了解东胡南部的山川险要、布防状况与军队的活动规律。

归国之后,即率大军袭击东胡,大破之,东胡却地千余里。

又度辽东而攻朝鲜拓地至浿水(今朝鲜清川江)。

于是,燕亦筑长城,自造阳(今河北康保县与内蒙古太仆寺旗)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