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第109页整理与练习2
四年级下数学【说课稿】-整理与练习-苏教版
四年级下数学说课稿-整理与练习-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程主要内容是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整理与练习》。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1.知识目标:学生掌握整理和练习的方法和步骤,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整理能力,提升自我练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1.整理和摆放物品的方法和步骤;2.将物品分类整理的方法;3.判断图形的对称性;4.找出规律和特点,推断下一步操作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教案、教具、课件等教学材料;2.教学材料需要事先准备好,方便使用。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演示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2.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3.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六、课程安排本节课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课堂导入:通过引用一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2.整理和分类: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进行分类和整理;3.图形的对称性:学生通过练习找出图形的对称性;4.规律和特点:学生通过观察找出规律和特点。
七、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可以用一个问题或图片开启本节课程,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例如:“你们学过的数学概念中,有哪些可以进行整理和分类?”或者展示一些混乱的场景,让学生找出其中存在的规律或分类的方法。
2. 整理和分类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演示,引导学生掌握整理和分类的方法和步骤。
教师可以将物品放在课桌上,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分类。
例如:“请你们将课桌上的纸张、铅笔、橡皮、书本等物品进行分类整理。
”3. 图形的对称性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的图形或在黑板上画出一些图形,让学生找出其对称轴或对称中心。
通过观察和练习,加深学生对图形对称性的理解。
例如:“请你们找出下面这个图形的对称轴或对称中心。
”4. 规律和特点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找出图形的规律和特点。
2014六上数学第6单元 整理与练习(2)
经验课堂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整理与练习(2)教学内容:第108、109页“练习与应用”第9~13题,“探索与实践”和“评价与反思”。
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悉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积累分析和解决问题经验。
2.学生能通过探索与实践,经历分析、比较、猜想、验证的思考过程。
3.学生能通过评价与反思,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4.学生能通过从实际生活中收集数据,计算并比较,体会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能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积累分析和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的经验。
教学准备:自主学习单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获取经验根据教材完成自主学习单自主学习部分。
1.完成第107页“练习与应用”第10题。
(1)独立解答。
(2)再说说这两题的解题过程。
2. 完成第107页“练习与应用”第12题。
(1)独立解答。
(2)说说解题时的思考过程。
3.说说当单位“1”的数量已知时,一般应用怎样思考,当单位“1”的数量未知时又该怎样分析?二、合作学习交流经验1.小组交流。
(组间交流)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后小组交流讨论。
小组内先结对子交流,对有争议的内容提交全组交流,小给交流后还存在疑问的,可以在题号前打上“?”,在大组交流时可以提出来讨论。
2.大组汇报。
(全班交流)指名带自主学习单到展台全班交流。
三、教师指导完善经验让学生带着自主学习单到展台上交流学习情况,找不同的学生汇报各题,逐题了解全班学习情况,教师针对学习出现的情况进行指导。
1.第1个问题要让学生重点说说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
2.第2个问题交流时进一步突出在什么情况下要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3.第3个问题重点帮助学生积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四、实践应用深化经验1.做“练习与应用”第9、11、13题。
(1)独立解答。
(2)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
2.完成“探索与实践”中的第14、15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时)《整理与复习的练习(2)》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时)《整理与复习
的练习(2)》教案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能够:
1.回顾整理与复习的相关知识点;
2.进行练习,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重点
整理与复习的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
三、教学内容
1.复习前几课的知识点;
2.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
1.课件:准备好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教材:备好学生教材和练习册;
3.黑板:准备好可以写字的黑板和粉笔;
4.其他教学辅助工具:如计算器、图形工具等。
五、教学步骤
步骤一:复习知识点(15分钟)
1.教师复习前几课的知识点,回顾重点内容。
步骤二:练习(30分钟)
1.教师出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2.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并交给教师批改;
3.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
步骤三:总结(5分钟)
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出学生在学习和练习中需要特别
注意的点。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主要是对整理与复习的练习进行巩固和加深,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七、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2.针对学习中遇到的难点进行巩固。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老师和学生们能够在本节课程中有所收获。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01—103页回顾整理及104-109页相关练习优秀教学设计
表内除法复习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01—103页回顾整理及104-109页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与复习,系统条理地巩固除法的意义,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进一步体会“倍”的意义,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在回顾整理表内除法的过程中,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逐步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体验数学学习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现实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谈话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表内乘法,除法和乘法是一对好朋友,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有关除法的知识。
课件出示情景图:1.同学们,喜欢这幅图画吗?请仔细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河里有8只鸭子岸上有24只鸡河里有3只鹅……2.引导: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关除法的数学问题?预设:鸡的只数是鸭的几倍?鸡的只数是鹅的几倍?3.学生独立列算式解决问题,集体交流汇报:预设:24 ÷8=3 用乘法口诀“三八二十四”算出得数的。
24 ÷3=8 也是用乘法口诀“三八二十四”算出来的。
师: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既快又准,我们还学习了有关除法的哪些知识呢?4.引导梳理:(1)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是什么?(2)除法各部分名称及关系?(3)倍与除法的关系?师生交流,共同完成表格。
(课件出示)除法的意义除法各部分名称及关系倍与除法的关系计算方法平均分就是每份分的同样多按每份个数进行平均分按份数进行平均分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用乘法口诀求商列竖式求商5.现在,就让我们看一看“表内除法”这一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吧!板书课题:表内除法练习【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图的展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根据所给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13《整理与练习二》∣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13《整理与练习二》∣苏教版一、教材分析《整理与练习二》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十三讲,内容主要涉及到四大板块:整数的加减、乘法的永恒性、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小数运算。
在本讲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整数和小数的基本计算方法和应用,强化和巩固乘法的永恒性和小数之间的计算方法。
同时也需要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加强和拓展数学的自学能力。
本专题设置了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的知识和技能,充分教育他们,并提供适宜的练习和活动,在锻炼学生的计算和思考能力的同时,增强他们的数学素养。
因此,我们教师要对以上板块有更深入的理解,并确定教学目标,制定任务和步骤,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能正确理解整数的加减乘法,并进一步掌握其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方法;2.能够熟练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及其简单计算;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自学能力。
三、教学步骤和方法1. 整数加减法及其应用1.通过列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整数加减的概念和方法;2.通过画图、计算、比较等方式,帮助学生确定答案和验证答案的正确性;3.通过练习和活动,巩固和拓展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2. 乘法的永恒性及应用1.通过小学奥数等比例尺的例子,简单地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永恒性;2.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和应用中掌握乘法的应用,并举几个例子进行讲解;3.通过练习和活动,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数的读写方法及其计算1.引导学生理解小数读法和写法的概念和方法,并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讲解;2.通过练习和活动,巩固和拓展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熟练进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并通过一些小事例,提高他们运用小数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整数的加减乘法应用;2.小数的运算和应用。
五、教学资源1.课本;2. 计算练习和活动练习。
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
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三109页例2,练习二十二第十二3、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2、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认识、并会绘制条形统计图。
2、能简单分析和预测。
教学难点:能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用不着格表示几个单位。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车,各种车辆每天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而且道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
请同学们看,这是一条道路上往车辆的录像片。
请同学们帮助记录一下四种车辆的数量。
二、探求新知1、组织记录。
(1)给学生记记录单种类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辆数(2)学生记录。
同学们,在观看录像的时候,你是如何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的?交流后明确用“正”字的方法记录既快捷又方便。
(3)再次播放录像,学生记录。
由于车辆过往速度快,学生记录会产生困难,反馈时如果学生记录不全,再次组织学生研究如何记录才能完整。
强强调分组合作记录,每人记录一种车辆的数量。
(4)再次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
(5)整理数据并填入统计表。
4、制作统计图。
(1)学生分组讨论。
如果运用一个■表示1辆或5辆车,最多画几个格?应该怎么办?明确用1个■表示5辆车比较合适。
(2)师生共同完成统计图。
先让学生尝试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然后回答问题。
组织讨论:2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3)师生总结绘制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三、巩固应用1、独立完成第三者111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一~题。
(1)练习二十二的第1题。
组织学生提供信息,收集信息,记录数据并填写统计表,完成填空题。
(2)练习二十二的第2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练习二》教学设计
《练习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下整理与复习1、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结构特点《练习二》——测量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度单位,明确了长度单位之间的联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测量的基础上的一节归纳、整理课。
这节课关键的是把重要的、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方法整理出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这节课采用“梳理知识——分层练习——扩展延伸”这样一个教学模式。
(2)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练习二》——测量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长度单位、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后的一节整理复习课。
它没有新授课那么“新鲜”,但让孩子们学会如何整理与归类是十分必要的。
所以在整理阶段让孩子们开动思维,用多种形式去整理(图形式、列表式、五指表达式等),强化练习阶段,要善于策划、精选例题、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挖掘数学问题的内涵和外延,是学生的转换和迁移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实现数学的再发和再创造。
3、学情分析(1)学生的认知基础:二年级的学生没有太多的生活经验,但在老师的引导下也能根据生活实际作出判断(2)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正是让学生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经验的过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这一过程中,能使学生体会到认识事物和归纳事物特征的方法,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
(3)学生学到新知遇到的困难:由于是低年级的孩子,生活经验很少,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很贫乏。
所以会遇到出现不同单位时,不能灵活运用单位间的进率关系。
4、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千米、毫米、分米等;掌握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在不同的场合运用合适的单位;能运用所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整理所学的单位及单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体会知识的逻辑性与条理性;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八下数学课本109页练习题答案优秀名师资料
八下数学课本109页练习题答案精品文档八下数学课本109页练习题答案?随堂检测1、若x= a ,则叫的平方根,如16的平方根是,2、?表示的平方根,?表示12的 2的平方根是93、196的平方根有个,它们的和为4、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0没有平方根;—1的平方根是?1;64的平方根是8;5是25的平方根;??65、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100 ? 1.21?典例分析例若2m?4与3m?1是同一个数的平方根,试确定m的值?课下作业?拓展提高一、选择1、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是a+3和2a-15,那么这个数是A、B、2C、- D、?21 / 8精品文档二、填空3、若5x+4的平方根为?1,则x=1154 )集体备课教案正弦和余弦一、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能力训练点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德育渗透点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2(难点:学生很难想到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事实,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三、教学步骤2 / 8精品文档明确目标1(如图6-1,长5米的梯子架在高为3米的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米, 2(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CAB为30?靠在墙上,则A、B间的距离为多少, 3(若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40?架在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4(若长5米的梯子靠在墙上,使A、B间距为2米,则倾斜角?CAB为多少度, 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回忆,并使学生意识到,本章要用到这些知识(但后两个问题的设计却使学生感到疑惑,这对初三年级这些好奇、好胜的学生来说,起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对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些问题单靠勾股定理或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是不能解决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一种新方法,求出一条边或一个未知锐角,只要做到这一点,有关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未知边角就可用学过的知识全部求出来(通过四个例子引出课题(整体感知1(请每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分别测量并计3 / 8精品文档算30?、45?、6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很快便会回答结果:无论三角尺大小如何,其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程度较好的学生还会想到,以后在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其中一边长,就可求出其他未知边的长(2(请同学画一个含40?角的直角三角形,并测量、计算4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又高兴地发现,不论三角形大小如何,所求的比值是固定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当锐角取其他固定值时,其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吗,这样做,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有了整体感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大胆地探索新知(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会猜想到“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怎样证明这个命题呢,学生这时的思维很活跃(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能解决它(因此教师此时应让学生展开讨论,独立完成(2(学生经过研究,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教师可适当引导:若一组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相等,可以把其4 / 8精品文档顶点A1,A2,A3重合在一起,记作A,并使直角边AC1,AC2,AC3??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斜边AB1,AB2,AB3??落在另一条直线上(这样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独立证明:易知,B1C1?B2C2?B3C3??,??AB1C1??AB2C2??AB3C3???,?形中,?A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通过引导,使学生自己独立掌握了重点,达到知识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能力,进行了德育渗透(而前面导课中动手实验的设计,实际上为突破难点而设计(这一设计同时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sin60??32作了孕伏同时使学生知道任意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练习题为值都能求出来(总结与扩展1(引导学生作知识总结:本节课在复习勾股定理及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基础上,通过动手实验、证明,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教师可适当补充:本节课经过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验,大胆猜测和积极思考,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结论,相信大家5 / 8精品文档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有所提高,希望大家发扬这种创新精神,变被动学知识为主动发现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2(扩展:当锐角为30?时,它的对边与斜边比值我们知道(今天我们又发现,锐角任意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如果知道这个比值,已知一边求其他未知边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看来这个比值很重要,下节课我们就着重研究这个“比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提前预习一下(通过这种扩展,不仅对正、余弦概念有了初步印象,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四、布置作业本节课内容较少,而且是为正、余弦概念打基础的,因此课后应要求学生预习正余弦概念(五、板书设计正弦和余弦一、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使学生初步了解正弦、余弦概念;能够较正确地用30?、45?、60?sinA、cos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熟记特殊角6 / 8精品文档角的正、余弦值,并能根据这些值说出对应的锐角度数(能力训练点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德育渗透点渗透教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正弦、余弦概念(2(教学难点: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组sinA、cosA表示正弦、余弦;正弦、余弦概念(三、教学步骤明确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直角三角形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2(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将研究直角三角形一锐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正弦和余弦(整体感知只要知道三角形任一边长,其他两边就可知(而上节课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与斜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固定(这样只要能求出这个比值,那么求直角三角形未知边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7 / 8精品文档了(通过与“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相类比,学生自然产生想学习的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以下要研究的内容有了大体印象(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正弦、余弦的概念是全章知识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都十分重要,因此确定它为本课重点,同时正、余弦概念隐含角度与数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函数思想,又用含几个字母的符号组来表示,因此概念也是难点(在上节课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正、余弦,“把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称做正弦、余弦”(如图6,3:8 / 8。
整理与复习——数的世界、图形王国、应用广角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整理与复习——数的世界、图形王国、应用广角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本单元内容是本册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系统复习。
通过本单元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形成技能,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水平,增强探索和掌握数学知识、规律和方法的能力;而且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和挑战性,体验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树立进一步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单元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数的世界”复习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第二部分是“图形王国”复习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第三部分是“应用广角”组织学生开展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活动。
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原本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增进持久记忆。
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非常有益的。
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经验,以及初步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本单元的整理与复习奠定了基础。
需要教师根据复习内容,适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地整理知识,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在组织复习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需求,尽可能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练习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并能应用这些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积的变化规律在计算中的应用,能用简便方法笔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进一步明确三角形三条边之间、三个角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掌握三角形的分类,加深对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切实掌握对称轴的含义,能在方格图上画出图形平移和旋转90°后的图形,以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方法,加深对图形变换方式的理解,发展空间观念。
等量代换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9的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的:1、理解等量代换数学题的特点以及解题方法。
2、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经验,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形成我要学好数学的精神风貌;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友好合作,营造和谐共进的氛围。
教学重点:在解决等量代换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数学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口述等量代换时的想法。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天平、法码及相应的图片。
学具准备:水果、食物、天平、法码及其它图片。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趣设疑。
1、故事导语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喜欢听故事,今天也准备了一个,开心吗?2、讲故事在一个动物王国里,动物大王和他们的动物们都过着开开心心的生活。
有一天,动物大王从市场里买了很多东西回来,然后每只动物发了一些东西,但是没想到有一些动物当收到东西时却很不高兴,后来,经过棒小猴出谋献策后又高兴起来,知道棒小猴的妙方在哪里吗?3、看录像录像内容1:小猫把5个白菜与小猴5个萝卜进行对换。
录像内容2:小白兔把2000克的东西与小羊2千克的东西进行对换。
4、揭示课题根据数量相等或重量相等来进行东西对换这叫做等量代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板书课题。
二、互动探究,获取新知教学例2交换一直在热闹地进行着,下面我们再看看唐老鸭和米老鼠的交换情景。
唐老鸭和米老鼠做事认真,在交换水果时还用了一些称重的工具。
(出示天平和法码)问:你知道这叫什么吗?(用实物介绍天平和法码)当天平两边平衡时,说明了天平两边的重量怎样?(课件出现课本例题上的第一、二幅天平图)假设天平上的每个苹果都一样,你能从天平上知道一些什么信息?(课件出现第三幅天平图)下面我们再多看一个天平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几个苹果与一个西瓜同样重?这个问题提得太好了!我知道肯定有很多同学能解决的,不过老师有个要求:要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片把你解决问题的想法边摆边说出来。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案九 回顾整理——总复习-第3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整理复习
第3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整理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109页,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整理复习。
教学提示这部分内容包括整百乘整十数的口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笔算和解决问题等内容,这是整数乘法的最后一次安排。
孩子们其实已经在前面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笔算是本单元乘法学习的最直接的认知基础,所以从本质上讲,本单元并无新的内容,学生完全可以运用前面的计算方法迁移过来推动本单元内容的学习。
通过对本单元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有一个系统、整体的把握。
引导学生根据课本的资料提出问题,列式解答,在解答过程中,对列式的根据、计算的策略、笔算的方法等进行讨论,使所学知识得到深化。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归纳估算的方法和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小卡片教学过程(一)前置复习多媒体出示:1、自主整理本单元所学的主要内容。
2、口算下面各题500×20 700×40 7×0×12 200×15 25×4 24×20070-30×2 4×200 400×30一、检查前置作业:1、全班交流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包括:口算.估算.笔算.积的变化规律.及解决问题.(师板书) 师:这几部分内容间有什么关系?2、检查口算练习情况500×20 700×40 7×0×12 200×15 25×4 24×200 70-30×2 4×200 400×30生开火车说答案。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6单元 复习与关联(教案) 练一练教案
第六单元复习与关联6.5 练一练【课题名称】第5课时练一练【课型、课时】复习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08-110页。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正确且较迅速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的含义,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会辨认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20以内进位加法和10以内加减法。
教学难点: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1.教师:教学课件:《七彩课堂》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标注完成《七彩课堂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教师:在这一学期中,我们一起学习了很多数学本领。
在小组内说说这学期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预设: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目录,从中学会有条理地回顾整理的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学习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等。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闯关练习。
(课件出示本册教材知识点)二、巩固练习1. 教材第108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看图写数。
预设:学生说出每幅图中的数,重点对后两幅图进行交流,明确10个一就是1个十,计数器上个位表示几个一,十位表示几个十,再把两部分合起来。
2. 教材第108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能比较轻松地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增加“8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这样的题目,避免学生出现思维定势。
3. 教材第108页练一练3题。
教师:仔细观察,说说这个机器人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分别有几个,数一数再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教师展示学生作业。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数错、漏数的情况。
教师请数得正确的学生分享方法,例如用不同的记号进行标注、从上往下有序地数等。
【设计意图】通过分类数立体图形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也让学生初步感知统计知识的运用。
小学数学《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简易方程》教学设计小学数学《简易方程》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小学数学《简易方程》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页的例2、例3,完成第109页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七的第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和初步学会ax±b=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认识解方程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重点:会ax±b=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认识解方程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难点:看图列方程,解答多步方程。
教具准备:电教平台。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三个小动物,让学生围绕三个小动物提提出问题进行学习。
二、新课1、教学例2。
出示小老鼠的问题:出示例2。
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
教师:这道题的第一个要求是“看图列方程”。
我们来共同研究一下,怎样根据图意列出方程。
我们学过方程的含义,谁能说说什么是方程呢?学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教师:那么,要列方程就是要列出什么样的式子呢?学生: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师:观察这副图,从图里看出每盒彩色笔有多少支(x支。
)3盒彩色笔有多少支(3x支。
)另外还有多少支(4支。
)一共有多少支彩色笔(40支。
)那么,怎样把这副图里的数量关系用方程(也就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表示出来呢学生:3x+4=40。
教师:很好!谁能再说说这个方程表示的数量关系?学生:每盒彩色笔有x支,3盒彩色笔加上另外的4支,一共是40支。
教师:对!我们现在来讨论一下如何解这个方程。
如果方程是x +4=40,可以怎么想根据什么解学生:可以把原方程看作是“加数+加数=和”的运算,因此,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来解。
这样也可以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来解。
得出3x=40-4,再得出3x=36。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出解此方程的前两步,下面的解法让学生自己做在练习本上。
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得出方程的解以后,要求学生在算草纸上进行检验。
请一位学生口述检验过程,集体订正。
教师小结例2的解法:解答例2,先要根据图里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然后解这个方程。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整理与练习
整理与练习教材第107~109页的内容。
1.帮助学生复习整理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百分率等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2.通过复习培养解答纳税、利息、折扣问题以及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经历复习过程,教会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以数学眼光来审视生活问题。
1.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注意与相关知识的对比,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课件。
1.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百分数也叫作百分率或百分比。
2.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1)意义不同。
百分数只能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表示某一具体数量。
百分数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
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还可以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2)书写形式不同。
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百分号“%”来表示。
因此,不论百分数的分子、分母之间有多少个公因数,都不约分;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自然数,也可以是小数。
分数的表示形式有: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一般要通过约分化成最简分数。
任何一个百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而分母是100的分数并不都具有百分数的意义。
(3)百分数不能带单位名称,当分数表示具体数时可带单位名称。
3.百分数与小数、分数怎样互化?(1)小数化成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添上%;百分数化成小数,去掉%,同时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2)百分数化成分数,先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约分。
(3)分数化成百分数,先化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除不尽时,保留三位小数。
4.什么是折扣?几折表示十分之几也表示百分之几十,如:八五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85%。
5.折扣、现价和原价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原价×折扣=现价现价÷折扣=原价现价÷原价=折扣6.百分数应用时需注意什么?(1)可以超过100%的如:增长率、增产率等。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总结收获
总结收获。
(教材第109~111页)1.通过总复习,学生可以对本学期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整理。
2.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提高,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对本学期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整理。
难点:计算能力提高,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
师: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啊,这本书的内容我们就学完了,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系统地进行整理与复习。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这节课要进行的教学内容,避免复习时杂乱无章,尽量做到目标明确、有条不紊】1.这学期有什么收获?师:在小组里跟同学说一说,你们这一学期有什么收获?整理出来,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收获,并做好记录,进行整理;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会说:认识了更大的数。
师:对于多位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呢?生1:我知道数位,会制作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生2:我会读写亿以上的数,知道无论是读数还是写数,都要先分级,从高位起。
生3:在读数的时候,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余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生4:我知道数位表示的意义,也就知道了每个数的组成,还知道计数单位……生5:我知道在生活中不仅有准确数,很多情况下还存在近似数。
学会了把大数改写成用“亿”或“万”作单位的数,或者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
师:总结得不错,就这样继续归纳我们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继续努力。
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师: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生1:我学会了口算整十数除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
生2:我能笔算商是一位数或两位数的除法。
生3:我知道了积和商的变化规律和不变的规律,应用这些规律可以是计算简便。
生4:我还知道了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等这样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用这些数量关系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习题部分参考答案教材第4页“做一做”118010教材第5页“做一做”还要等20分钟才开门。
练习一1.少于1分钟多于1分钟2.时秒分4.>>><>=5.2秒2分5分8.11:4020分12:004:1545分5:0025分5:259.9时15分+25分=9时40分11.(1)9时-8时20分=40分(2)做眼保健操(3)7时30分路上用的10分钟应从7时40分去掉(4)10:55—11:35教材第10页“做一做”(1)33+36=69(张)先算30+30;再算3+6。
(2)36+38=74(张)先算36+30=66,再算66+8。
教材第11页“做一做”88328394549练习二1.47545940667278782.82997787908958513.834.616.471952107.15248.884教材第14页“做一做”660490710600120920190650练习三1.77050036080600810190602.850-780=70(千克)3.8506909705204.1505.(1)(2)7.218接近220700-220=480(元)8.245看作240187看作180240+180=420(元)420>400不够9.6402209905305005010.32011.9012.350-280=70(米)或350+280=630(米) 13.610大约剩下多少瓶饮料?528看作530184看作180530-180=350(瓶)上午比下午大约少卖多少根雪糕?219看作220392看作390390-220=170(根)教材第19页“整理和复习”1.8752805692444450 2.990850640820280210290360 3.441看作440632看作630630-440=190(个)练习四2.<<><><3.(1)405看作400600-400=200(米)(2)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比广州塔大约矮多少米?468看作470600-470=130(米)教材第22页“做一做”1.28422.131225教材第23页“做一做”70506练习五3.分米毫米厘米4.91200607.毫米分米18.><=><<9.2米=20分米20÷4=5(分米)10.4÷2÷2=1(分米)思考题:5×4=20(毫米)=2(厘米)4×3-2=10(厘米)教材第27页例5“做一做”1000230003练习六1.千米毫米米3.千米即1000米中有20个50米,要游20个这样的长度4.80001620005.厘米分米8.400+400+400+400+400=2000(米)2000米=2千米9.(1)√(2)×(3)×(4)×11.340003513.20个100米是2000米,即2千米15.12时-8时=4时80+80+80+80=320(千米)320>308能到达教材第32页例7“做一做”2.2200204教材第32页例8“做一做”65000教材第33页“做一做”6张5元或4张5元和5张2元练习七2.克吨千米3.7000196006.×√×7.(1)有三种方案①7条小船②1条小船和4条大船③4条小船和2条大船(2)第②种方案最省钱教材第37页“做一做”9995978955991190971345158教材第38页“做一做”2438031014162练习八1.408795975909 2.96580413805953291079 4.73193260193961911008.(1)85+148=233(元)(2)买一个书包和一个耳套148+39=187(元)(3)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耳套要多少元?85+39=124(元)10.888+88+8+8+8=1000教材第41页“做一做”82323020330428839559149教材第42页“做一做”232364109480练习九1.182********2.892-265+403=1030(位)892+265+403=1560(位) 5.39166138159105 6.632274012797.10531017958.904731479732 10.919910294493611429600 11618739511.(答案不唯一)8 9 4- 4 2 34 7 1 4 6 9+ 3 3 48 0 38 4 5+ 5 59 0 012.194+248+165=607(米)14.按下面的方案,运6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体备课教案
内容整理与练习
复备栏主备人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111页整理与练习的“探索与
实践”第9~13题和“评价与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探索与实践,经历分析、比较、
猜想、验证的思考过程。
2、使学生通过评价与反思,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
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3、使学生通过从实际生活中收集数据,动手试验,
计算并比较,体会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探索,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收集的数据,实验、计算并比较。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探索与实践
1、完成“探索与实践”第9题
师要求学生课前从报刊、电视等媒体收集一些百
分数。
生汇报交流收集的百分数,并说说它们的含义。
2、完成“探索与实践”第10题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数据填表,独立完成计算。
师生集体评价。
3、完成“探索与实践”第11题
师介绍计算器上“%”键,想一想它有什么功能?
生尝试用计算器计算3÷8的结果是百分之几,通过交流明确操作方法。
小结“%”键的使用方法,指导完成第(3)题。
指出:当遇到除不尽的情况下,百分数只保留一位小数。
4、完成“探索与实践”第12题
课前布置学生调查自己家一个月食品支出的金额大约各是多少元?
生汇报调查结果。
指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
介绍恩格尔系数:
家庭食品支出
=恩格尔系数
家庭总支出
师:你能算出你家上个月的恩格尔系数吗?
5、完成“探索与实践”第13题
强调:要严格按要求做实验,并坚持做记录。
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结果。
联系自己和同学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说说体会,感受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评价与反思
指导学生理解每项评价指标的含义,并让学生回忆相关的学习过程。
指名结合指标说一说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先自评,再在小组内互评。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回顾和整理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四、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