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真题汇编(含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试卷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分类汇编及解析

初中语文试卷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分类汇编及解析

初中语文试卷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分类汇编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曾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粥不继,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选自《范仲淹苦学》)(注)①粥:稠粥。②日昃:太阳偏西。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__)

②微斯人(________)

③日昃始食(________)

④去之南都(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遂大通六经之旨。

(3)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各划两处)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4)怎样评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答案】(1)思想感情;如果没有;才;离开

(2)①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就为君王担忧。②于是他精通了六经的主旨要义。

(3)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②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4)体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思想,有积极意义。但其中也包含“忠君”思想,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

案)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

(二)阅读选文,完成7~10题。(14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匡庐①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日香炉,峰北寺日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明年春,草堂成。

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傍叹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②。

一旦蹇剥③,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

(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有删改)【注释】①匡庐:即庐山。

②颓然:松弛的样子。嗒(tà)然:物我两忘的样子。③蹇(jiǎn)剥:指时运不济。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匡庐奇秀.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B.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C.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D.乐天既.来为主既.克,公问其故(《曹判论战》)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

(1)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古专题-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通用版】(附答案解析)

文言文阅读古专题-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通用版】(附答案解析)

文言文阅读古专题-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附答案

解析)

(2022·北京·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则《论语》,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与“不义而富且贵”中“贵”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达官显贵.B.洛阳纸贵.C.物以稀为贵.D.春雨贵.如油

2.对“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一句的理解,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A.蔬菜米饭冷水,弯臂枕书苦读,读书的快乐是人生至乐。

B.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这样的生活也有乐趣。

C.健康的饮食习惯、劳逸结合的生活状态,是快乐的源泉。

D.艰苦的物质生活,使人获得心理的满足,从而得到乐趣。

3.根据两则《论语》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

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

(取材于周敦颐《通书·颜子第二十三》)材料二

初,公未显时,已欲任天下之重。尝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夫忧人之忧,而欲免其忧,使人皆乐,然后与之同其乐。

(取材于王直《重修范文正公忠烈庙记》)颜回箪食瓢饮,孔子称赞他“贤哉”,师生二人志同道合。周敦颐认为颜回“不改其乐”的原因是“①____”。范仲淹汲取孔颜之乐的思想,主张“②____”。他们倡导的人生追求已成为中华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真题汇编(含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真题汇编(含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真题汇编(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对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管夷吾/举于/士

B. 曾益/其所/不能

C. 必/先苦/其心志

D.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与例句中划线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A.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B.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C. 休祲降于天

D.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3)下列对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内心苦恼,坚持思考,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B. 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C. 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振作起来。

D. 内心苦恼,平衡思虑,然后表现出来。

(4)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文章的开头运用了排比句式,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

B. 文章先列举实例,再依据实例讲道理,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

C. 文章列举六个成功人士的事例,意在论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D.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表达的观点与本文的论点是一致的。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言

文阅读及答案

2020中考专题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第一套文言文阅读中考试题汇编

【一】(2020年中考·甘肃天水卷)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第1-4题。(15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4分)

(1)持汤沃灌(2)同舍生皆被绮绣

..

(3)腰白玉之环

(4)弗之怠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俭以养德

..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

..

③险躁则不能治.性

④意.与日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静以.修身投以.骨

B.年与.时驰陈太丘与.友期行

C.夫君子之.行又数刀毙之.

D.淫慢则.不能励精学而不思则.罔

(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4)文章中诸葛亮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立志、学习、惜时三个条件,请你谈谈这三个条件之间的关系。

2.文言文阅读。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

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

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项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项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

【2023年天津】阅读《出师表》的节选文字,回答下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耕于南阳躬:亲自

B.至于斟酌损益益:益处

C.以告先帝之灵告:祭告

D.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慢:缓慢

2.下面句子中加粗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奉命于危难之间

C.先帝知臣谨慎

D.恐托付不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作者从叙述自己身世入手,追述了先帝三顾茅庐、自己临危受命这两件往事。

B.第②段写作者已经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重任,以此回报了先帝的知遇之恩。

C.第③段作者阐明了自己和其他朝臣的责任,并以“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来劝勉刘禅。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各地方试卷集合汇编及解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各地方试卷集合汇编及解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各地方试卷集合汇编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耕者王清臣

天启初,颍川张远度买田颍南之中村,地多桃花林。一日,携榼①独游,见耕而歌者,徘徊疃②间,听之,皆杜诗也。遂呼与语,耕者自言王姓,名清臣,旧有田,畏徭役,尽委诸其族,今为人佣耕。少曾读书。客有遗一册于其舍者,卷无首尾,读而爱之,故尝歌,亦不知杜甫为何人也。异日远度过其庐,见旧历背煤字漫灭,乃烧细枝为笔所书③,皆所作诗,后经乱不知所在。

【注】①榼:古代盛酒或贮水的器具。②瞳:村庄。③见旧历背煤字漫灭,乃烧细枝为笔所书:看到旧的历书背后,用烧过的树枝写的字模糊不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少曾读书________

②故尝歌________

(2)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一天张远度到他家拜访

B. 过几天张远度到他家拜访

C. 过几天张远度经过他家

D. 这一天张远度经过他家

(3)张远度来到“________”(用本文语句回答)的“颖南之中村”,见到王清臣,主动与他交谈的原因是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1)年幼;所以

(2)B

(3)地多桃花林;王清臣边耕种边吟唱杜甫的诗,令张远度很是惊奇

【解析】【分析】(1)根据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少”这是是年幼的意思。

(2)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前面写张远度有一天见到耕者王清臣读杜甫的诗,对他非常好奇,过了几天就专门到他家里去拜访,因此划线句的理解应为:过几天张远度到他家拜访。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真题汇编(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真题汇编(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真题汇编(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①,偶语②者弃市③。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④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⑤,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选自《入关告谕》)【注释】①族;灭族。②偶语:两个人在一起谈论。③弃市:死刑。④案堵:即“安堵”,安居不变、安顿不动的意思。⑤霸上:地名,在咸阳东。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上书谏寡人者诽谤者族

B.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公问其故

C. 门庭若市烨然若神人

D. 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水落而石出者

(2)将选文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4)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

(5)【甲】文中齐威王给群臣吏民下达命令,【乙】文中刘邦入关前给百姓写告谕,他们这样做各有什么目的?

【答案】(1)B

(2)①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②我和诸侯们约定,先入关的人做这里的王。(3)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21篇汇编【包含答案,译文】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21篇汇编【包含答案,译文】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21篇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戴胄犯颜①执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

流⑤。”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

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⑤流:把犯

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⑥布:昭示。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未几,有诈冒事觉者

②陛下忿选人之多诈

③故欲杀之

④天下无冤狱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②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③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4分)

参考答案:

1. ①觉:(被)发现②忿:愤恨③故:所以④狱:案件

每题1分,共4分。

2.①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②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③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

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附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专题

江苏省苏州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四市2021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2题。

绍兴灯景张岱

绍兴灯景,为海内所夸者无他,竹贱、灯贱、烛贱。贱,故家家可为之;贱,故家家以不能灯为耻。故自庄逵①以至穷檐曲巷,无不灯、无不棚者。棚以二竿竹搭过桥,中横一竹,挂雪灯一,灯球六。大街以百计,小巷以十计。从巷口回视港内,复叠堆垛,鲜妍飘洒,亦足动人。

十字街搭木棚,挂大灯一,俗曰“呆灯”,画《四书》《千家诗》②故事;或写灯谜,环立猜射之。庵堂寺观以木架作柱灯及门额,写“庆赏元宵”“与民同乐”等字。佛前红纸荷花琉璃百盏,以佛图灯带间之,熊熊煜煜。庙门前高台鼓吹五夜。市廛③如横街轩亭、会稽县西桥,闾里相约,故盛其灯,更于其地斗狮子灯,鼓吹弹唱,施放烟火,挤挤杂杂。小街曲巷有空地,则跳大头和尚,锣鼓声错,处处有人团簇看之。

城中妇女多相率步行,往闹处看灯;否则,大家小户杂坐门前,吃瓜子、糖豆,看往来士女,午夜方散。乡村夫妇多在白日进城,乔乔画画④,东穿西走,曰“钻灯棚”,曰“走灯桥”,天晴,无日无之。

万历间⑤,父叔辈于龙山放灯,称盛事,而年来有效之者。次年,朱相国家放灯塔山,再次年,放灯蕺山⑥。蕺山以小户效颦,用竹棚,多挂纸魁星灯。有轻薄子作口号嘲之曰:“蕺山灯景实堪夸,葫筿竿头挂夜叉;若问搭彩是何物?手巾脚布神袍纱。”由今思之,亦是不恶。

(选自《陶庵梦忆》卷六)

[注释]①庄逵:四通八达的道路。②《四书》《千家诗》:“四书”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千家诗》为诗集名,旧时为儿童启蒙读物。③市廛(chán):商店集中的处所。④乔乔画画:此处指打粉。⑤万历:明神宗年号,公元1573 - 1620年。

初中语文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一)

初中语文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一)

初中语文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一)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任元受①事②母尽孝,母老多疾病,未尝离左右。元受自言:“老母有疾,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或以燥湿,或以语话稍多,或以忧喜稍过。尽言皆朝暮候之,无毫发不尽,五脏六腑中事皆洞见曲折,不待切脉而后知,故用药必效,虽名医不迨③也。”张魏公作都督,欲辟④之入幕。元受力辞⑤曰:“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况能舍母而与公军事耶?”魏公太息而许之。

(节选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注】①任元受:名尽言。②事:侍奉。③迨(dài):及。④辟:征召。⑤辞:推辞。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未尝离左右________

②或以语话稍多________

③尽言方养亲________

④必持以遗老母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

A.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幼时记趣》)

B. 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C.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D.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虽名医不迨也

(4)翻译下列句子。

①魏公太息而许之。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5)《老学庵笔记》是宋人笔记中的佼佼者。选文对任元受这一形象的刻画很出色,请简要分析。

【答案】(1)身边;稍微;正;给

(2)D

(3)虽/名医/不迨也

(4)①张魏公感动不已答应了他。②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5)文章运用多种方法刻画了任元受至孝的形象。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16分)

【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马说》)【乙】帝①置酒洛阳南宫,曰:“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②;给饷馈③,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④也。”

(选自《资治通鉴·汉纪》,有删改)[注]①帝:指汉高祖刘邦。②子房:指张良,字子房。③饷馈:军饷。④禽:通“擒”。

8.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断句。(限2处)(2分)

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

9.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才美不外见.▲(2)执策而临.之▲

(3)高起、王陵对.曰▲(4)不绝.粮道▲

10.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B.其.真不知马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C.有功者害之.何陋之.有(《陋室铭》

D.有一范增而.不用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二章》)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真题汇编(含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真题汇编(含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真题汇编(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推、敲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作“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做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节选自《诗话总龟》)【注】①出自《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一日于驴上得句云________

②又欲作“推”字________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引手做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出自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比“敲”“推”二字,说说贾岛为什么最终选用“敲”字?

【答案】(1)在;想要

(2)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动作,看到的人感到很惊讶。

(3)敲显得有礼貌,衬托出夜的宁静,起到以动衬静的作用。

【解析】【分析】(1)解答时,要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结合课内所学①“于”翻译为“在”;②“欲”翻译为“想要”。

(2)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语的理解:引手:伸手;势:动作。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句。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诗人当然不可能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初中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及解析

初中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及解析

初中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根据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名之者谁(________)

②觥筹交错(________)

③山岳潜形(________)

(2)下列划线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 若听茶声然/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B.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C.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D. 乃记之而去/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小石潭记》)

【答案】(1)①取名;②酒杯;③潜藏

(2)B

【解析】【分析】(1)①名之者谁:命名它的人是谁?“名”是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取名。②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相互交错。觥,古代用兽角做的酒器,这里翻译成酒杯。③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潜”是一词多义:隐藏;隐居;专心。

(2)A. 好像/好像。B. 因为/用来。C. 归家/归家。D. 离开/离开。故选B。

故答案为:⑴①取名;②酒杯;③潜藏;

⑵B。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⑵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答题时应注意,要确定词语在本题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这类词。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①?

中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总(含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总(含答案)

2020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

分类汇编之文言文阅读

【安徽省】

[三](16分)

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咏菊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①瓦轻,芭蕉新折败荷②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③初开晓更清。

[注]①著:附着。②荷:也称作蒲。③金粟:金粟一般的花蕊,这里指荷花。

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晋陶渊明独爱菊独________

(2)濯清涟而不妖妖________

(3)宜乎众矣宜________

(4)金粟初开晓更清初________

1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5.《爱莲说》中,菊是______的象征;《咏菊》中,菊有______的特点。(用原文词语填空)(2分)

16.《爱莲说》《咏菊》对莲(荷)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其原因是什么?(6分)

[三](16分))

13.(4分)(1)只(2)(过分)艳丽(3)应当(4)开始,刚刚(每小题1分)

14.(4分)

(1)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2)(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每小题2分)

15.(2分)隐逸(者)耐寒(每空1分)

16.(6分)

情感:《爱莲说》喜爱(赞美)莲,《咏菊》不喜爱(鄙弃)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真题汇编(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

(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治水必躬亲》)(乙)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无敢言时政者。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 ”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节选自《明史.海瑞传》)(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举大计亦死

B. 远嫌而避怨/ 远望若有光

C. 顾左右曰/ 顾野有麦场

D. 此人素有痴名/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帝得疏,大怒,抵之地

A. 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B. 趣执之,无使得遁

C.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

D. 少顷

复取读之

(3)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海瑞治水必躬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实情,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

B. (乙)文海瑞迁淳安知县时,为政清廉,洁身自爱,平时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自足。听说他为老母亲祝寿,才买了二斤肉。

C. (乙)文明世宗在位久了,不理政务而修斋醮,无人敢言,海瑞独自上疏。皇帝读了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对左右下了命令,最终把他逮了起来。

D. (甲)文海瑞是一个躬亲治水、不畏艰辛、为民着想、清正廉洁、以身作则、严律下属的人。

(4)把两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② 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

【答案】(1)C

(2)D

(3)D

(4)① 不观察、测量就不能知道它的真实情况,不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它的情况。)② 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该死,买了一个棺材,和妻子孩子诀别,在朝廷待罪。

【解析】【分析】(1)C都是:回头看。A成功/发动。B远离/在远处。D向来/白色。

(2)A 助词,的。B代词,他。C助词的。D与例句均指代奏章。

(3)D“下令左右把他逮了起来”有误,只是下令,并没有逮起来。

(4 )本题注意以下关键词:相度:观察和测量。咨询:访问,征求意见。穷:追究到底。致:事理。

故答案为:⑴ C;⑵ D;⑶D;

⑷ ① 不观察、测量就不能知道它的真实情况,不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它的情况。)② 听说他上

疏时,自己知道冒犯该死,买了一个棺材,和妻子孩子诀别,在朝廷待罪。

【点评】⑴ 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答题时应注意,要确定词语在本题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这类词。

⑵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思,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虚词。⑶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作出选择。

⑷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

【参考译文】甲文,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快有慢,池塘有深有浅,河流的形势有弯有直,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轻装便服,冒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亲自发给民工钱粮,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索一文钱财。必须像这样,才能做成事情。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乙文,海瑞,字汝贤,琼山(今海南)人。考中乡试,被委任为南平县教谕,调任淳安知县。他穿布袍,吃粗饭,让老仆人种菜自给。总督(官职名)胡宗宪曾经对人说:“昨天听说海县令为母亲祝寿,才买了两斤肉。”都御史(官职名)鄢懋卿从淳安县经过,海瑞对他们的招待都很简陋,说淳安县地方太小容不下车马。鄢懋卿非常愤恨。但是他早就听说过海瑞的名声,因此只好收敛威风离开了。

当时,明世宗在位时间长了,不上朝处理政务,深居在西苑,专心致志地斋戒修道。总督、巡抚等高官争着向皇帝贡献有祥瑞征兆的物品,礼官总是上表致贺。朝廷大臣中没有敢说时政的人,海瑞独自上疏。嘉靖皇帝读了海瑞的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对身边的臣子说:“快把他逮起来,不要让他跑掉!”

宦官黄锦在旁边说:“这个人向来

有傻名。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皇上该死,买了一口棺材,和妻子诀别,在朝廷听

候治罪,奴仆们也四处逃散没有留下来的,这样(的人)是不会逃跑的。

”皇帝听了默默无言。过了一会儿又读海瑞的奏章,一天里反复读了多次,为之感动叹息。

2.阅读《桃花源记》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