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票据市场制度性障碍及其变迁路径的选择
应用文-我国票据市场制度变迁解析
我国票据市场制度变迁解析'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票据市场进行了诸多研究。
在国外研究方面,Mitchell和Michael通过对上世纪80年代后美国票据市场的进行的全面分析,得出货币市场基金和商业银行的资金支持是票据市场发展关键因素的结论;[1]James通过对美国票据市场发展的,认为该市场存在相较于其他金融市场明显的成本优势,并发现该市场具有明显的机构投资特征;[2]Rosalyn在类比分析基础上,实证检验了美国票据市场对联邦基金利率和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的敏感性,并验证了James关于该市场存在成本优势的结论;[3]Lim Guan Hua和Liew Mun Kiong比较了亚洲与北美、欧洲不同的票据市场发展轨迹,指出缺乏应有的信用评级机制导致亚洲票据市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制度上的隐患。
[4]在国内研究方面,秦池江对我国票据市场的功能进行了系统阐述,并进一步明确了该市场在金融市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5]王雅茜等从风险控制层面对票据市场的风险表现及风险控制机制做出了分析;[6]严文兵等从制度层面对我国票据市场的功能和发展阶段进行了介绍,得出该市场存在一定程度上“锁定”的结论;[7]孙健等在对票据市场发展中主要问题归纳的基础上,从制度创新角度论述了该市场的发展取向;[8]黄建军从操作层面,比较了票据专营机构和票据贴现窗口的功能差异。
[9] \xa0\xa0\xa0\xa0通过以上国内外研究可以发现,我国对票据市场的研究仍有待深入,具体表现为:首先,现有研究视角较为单一,主要集中于票据市场特定发展阶段的表象,对该市场发展规律的整体把握不够深入;其次,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观念层面和操作层面,在研究的深度上拓展不足;再次,研究缺乏以系统性的理论为指导,从而导致研究结论的系统性程度有待提高。
基于以上认识,在汲取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精髓的基础上,本文拟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出发,结合国家职能理论,通过系统分析制度内涵、制度需求、制度供给,通过对我国票据市场现有市场特征的刻画来对该市场发展阶段进行精确定位,并以此为基础对该市场制度变迁的取向以及具体的制度变迁策略进行系统研究。
财政票据管理现状及解决对策
财政票据管理现状及解决对策财政票据是国家财政收支的重要工具,是国家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财政票据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现状问题,如票据管理流程不规范、制度不完善、风险管控不到位等。
本文将就财政票据管理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财政票据管理现状分析1. 票据管理流程不规范目前,我国财政票据管理中存在着一些流程不规范的现象,如审批流程不清晰、交接手续不完善、账目核对不及时等问题。
这些问题容易导致票据管理环节出现漏洞,进而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
2. 制度不完善国家有关财政票据管理的制度和政策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不完善之处。
在实际操作中,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一些违规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的制约和惩罚。
3. 风险管控不到位财政票据管理涉及资金安全和流动性风险等多个方面,但目前尚未形成一套完备的风险管控体系。
在日常票据管理中,资金流动性风险、假冒伪造风险等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二、解决对策建议1. 完善票据管理流程要加强财政票据管理,首先要完善票据管理的流程。
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的财政票据管理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资金流向的透明和合规。
2. 完善票据管理制度要加强财政票据管理,必须完善国家有关的财政票据管理制度和政策。
要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对于违规操作的人员要进行严肃处理,形成威慑效应。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票据的发放、使用和销毁流程,建立资金监管制度,提高财政票据管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3. 加强风险管控要提高财政票据管理水平,必须加强资金风险管控。
建立完善的资金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票据使用和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有效防范各类风险。
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提高财政票据的防伪技术水平,保障财政票据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4. 强化监督检查要加强对财政票据管理的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管理上的问题。
对于发现的问题要进行严肃处理,对于违规行为要进行严格追究。
票据市场发展新变化新趋势和新思考
票据市场发展新变化新趋势和新思考1. 引言1.1 票据市场发展背景票据市场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扩大社会融资渠道、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票据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票据市场的发展背景是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作为金融工具的票据市场逐渐成为资金的重要来源和流通媒介。
随着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创新,票据市场逐渐引入更多的市场化元素和制度机制,推动了票据市场各项业务的发展和创新,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多样的选择,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票据市场作为具有低风险、高流动性等特点的金融工具,融资主体广泛,并在企业融资结构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票据市场的发展背景是中国经济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不断扩大,为票据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票据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为促进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和企业的融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2 票据市场发展重要性票据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票据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提供了融资和投资的重要渠道,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票据市场有助于完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增强金融风险管理能力。
票据市场是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调节货币供应和需求,维护货币市场的稳定。
票据市场还有助于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
票据市场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改善金融环境,提高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票据市场的监管和规范,促进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票据市场发展新变化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票据市场也不断出现新变化。
电子票据的兴起将大大提高票据的流动性和市场透明度。
传统纸质票据需要邮寄和存放,容易造成延误和丢失,而电子票据可以实现即时交易和全程追踪,极大地简化了交易流程。
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与其发展趋势
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票据市场是以商业票据为金融工具, 主要从事短期融资交易或融资业务的金融市场。
作为货币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票据市场的发达程度对一国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我国要进一步促进经济金融的发展, 就必须高度重视票据市场的发展。
一、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其特点: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票据市场从无到有, 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 并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票据市场已成为企业融资和银行提高资产流动性、规避风险的重要途径, 也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了一个传导机制。
具体来说, 目前我国票据市场已具有以下特点:1、区域性票据市场逐渐形成。
目前区域性票据市场正在逐步形成,部分地区贴现、转贴现、再贴现、票据回购业务发展势头强劲。
近年,上海、沈阳、重庆、天津、长春、大连、青岛、南京、武汉、成都等金融机构集中、金融业务发达、辐射能力强的中心城市正在逐步形成区域性票据市场。
上述中心城市商业汇票业务量已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
2、票据业务向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发展。
在华信工行和沈阳交行的示范效应带动下,以及对于中国票据市场前瞻性的认识,各商业银行都陆续成立了票据中心、票据支行等业务模式的经营管理机构,使票据业务在专业化水平和人员素质上都得到显著提升,规模化经营也为银行机构带来了较为丰厚的收益,提高了商业银行开展票据业务的积极性。
3、票据业务成为完全竞争的业务品种。
由于对票据业务的认识逐渐提高,央行要求把票据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改善金融服务、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各商业银行则利用票据业务,达到拓宽收入来源、调整资产结构、降低资产风险、增强资产流动性的目的。
因此,票据业务的竞争已日趋“白热化”。
4、创新冲动进一步增强。
在当代金融创新理论的指导下,西方发达国家推出的“票据发行便利”业务,拉开了当代金融“四大发明”的序幕,票据业务创新品种层出不穷。
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相对成 熟时 ,允许 商业 本票 的签发 ,因 为商业 本票 作为一种 独 立的企业 信 用形
式 , 对 企 业 融 资 直 接 推 向 市 场 ,减 轻 银 行 及银 行 信 用 的 压 力 , 促 进 企 业 经 营 机
1 我 国票 据 市场 的 发展 史
我 国 的 票 据 市 场 产 生 于 改 革 开 放 后 的 8 代 初 期 ,但 票 据 业 务 真 正 得 到较 0年 快 发 展 是 在 19 年 中 国 人 民银 行 将 再 贴 93 现政 策宏观 调控 的货 币政策 公布 之后 : 在 这段时期 内 ,票据信 用 的观念 得到 传
币政策工 具提 供 了运 作 空间 ,使 中央银 行 可 以 配 合 其 它 货 币 政 策 工 具 的 使 用 来 调节基 础货 币供应 量 .传导货 币政 策 旨
[ 键 词 】票 据 市场 ; 问题 ;对 策 关
票 据 市 场 是 货 币 市 场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是 以 商 品 和 劳 务 的 实 际 交 易 为 基 础 的 短 期 融 资 市 场 。建 立 一 个 高 效 、规 模 化 的票 据市 场不仅 是健全 我 国货 币市 场 的 重 要 环 节 , 更 是 促 进 我 国宏 观 经 济 稳
制 的转 变都 具有建设 性 意义 ;最后 ,推 广使 用银 行本票 ,将 存单 、保险单 等 有 价 证 券 纳 入 票 据 范 畴 , 不 断 创 新 和 丰 富 票 据 市 场 信 用 工 具 : 同 时 , 允 许 保 险 公
司 、证 券 公 司 等 非 银 行 金 融 机 构 办 理 票 据 承 兑 和 贴 现 业 务 , 有 计 划 、有 步 骤 地 吸 收 更 多 的 企 业 加 入 票 据 市 场 ,以 开 拓
我国票据市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我国票据市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百姓金融网导读:近年来,我国票据市场发展迅速,商业票据累计贴现量从1996年的1955亿元上升到2002年的23073亿元,7年中平均以超过50%的速度增长。
票据市场活跃程度显著提高,市场参与主体数量迅速增加,票据周转频率加快,新产品创新层出不穷,票据市场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中成长最快的子市场之一。
我们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票据市场的这种快速发展是一种不均衡的发展。
市场发展的速度超过了市场建设的速度,加剧了市场风险。
但对票据市场一味持批评态度,有可能造成票据市场的倒退,这对经济发展、企业、银行都会带来一定负面的影响。
目前的票据市场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人民银行、监管机构、商业银行、理论界、新闻界共同努力,客观分析票据市场面临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发展思路,共同促进票据市场健康、稳健的发展。
应当说,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对构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扩大商业银行业务空间、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功不可没。
但近一段时期票据市场暴露出的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整个票据市场至今仍然处在一个分散的、缺少足够透明度的状态下;票据业务具有调整利润、增加存款、稀释不良贷款等方面的衍生功能,商业银行在管理上缺乏应对措施;票据市场本身缺乏明确一致的可操作性标准,加之各经营机构规范经营的意识不强,导致票据业务在不同市场参与主体之间的发展状态不平衡。
商业银行是从事风险业务的行业,风险的高低取决于对风险的控制能力。
即使是一些零风险业务,如果违规操作,一样会给银行造成巨大的损失。
当前票据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市场信用风险加大。
主要表现在:一是票据发行增长过快,8月末,票据承兑余额达12346亿元,比上半年末增加993亿元,同比增加5791亿元。
前8个月,累计承兑19502亿元,同比增长98.6%,增速明显加快。
二是承兑占比结构进一步分化,国有商业银行占比下降,其他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和商业承兑占比大幅度提高。
我国票据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票据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票据市场是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融资、资金融通的重要渠道。
然而,近年来我国票据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对策加以解决,具体如下:
一、问题
1.票据市场缺乏信任机制,信用风险高。
2.票据市场监管不够严格,违规行为较多,影响市场秩序。
3.票据市场发债积极性不高,规模较小,难以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4.票据市场运作效率低下,流动性较差。
二、对策建议
1.建立完善的信任机制,提高票据市场的信用度。
可以通过建立票据登记机构、加强信息披露等方式实现。
2.加强票据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可以加强对票据市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监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
3.鼓励企业发债,扩大票据市场规模。
可以采取税收优惠政策、降低融资成本等措施,吸引企业发债。
4.提高票据市场的运作效率和流动性。
可以采用电子化票据、票据互换等现代化工具,提高票据市场的流通性。
总之,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政府、监管机构、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推动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
- 1 -。
我国票据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
’
’
.
w曲 tef n me tl ot d rf n n o n h ud s na t ie a o sa d c u t e s i
a l 0 e 山 “ U s Tsfr Y 】 d gO T㈣
’ Uma k t 8 r e
Ke or s: yW d BⅢ M ak t P o e r e ; rblms; une e s rs C。 【删 a u e
摘
要 : 据 市场 的 改 革 与 发展 , 其 是 商 业 票 据 的 大 力 推 广 与使 甩 . 宽 了 盘 业 的 融 资 渠 道 . 进 了经 济 的 票 尤 拓 促
良性发展。但就我 国目前经济改革的现状 . 币市场发展 滞后 于资本 市场 的发展 . 货 票据 市场发展 中存 在的 问题 不
b o de e h nep s s f a cn h n e a d p o td he e in d v lp n o c o Bu t o s t"c u r s r a n dt e e t rr e ’ i n ig c a n l n r moe t b ng e eo me t f eon my i n tf fr a Ol o nt i s / y’
a d te r be s xsig i te e eo me f e l n po lm e it n h d v lp m o t bi mak t al t e v ro k d. Ths a t l e p u d te e e st o h n h l re c r’ b o elo e i ri e x o n s h n c si c y f d v o ig o rc u r sbl m ak t - n h n b : d o n y igt epobe xsig i urc u ty s miln a k tC l  ̄i p e b pn u o nty i r e a d te a, na alzn l mse it n o o nr l r r n r i Ol l l , e h r n t t u
我国票据市场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
第 l 期 ( 27 O 总第 2 期)
财 经 问 题 研
究
N m e 1 G nr eaN . 7 u br0( e aSrl o2 ) e l i 2
Oc b r 2 0 t e, 0 2 o
Re e r h o n n i l n o o i s u s s a c n Fi a c a d Ec n m c I s e a
我 国 票 据 市 场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改 革 思 路
陈 为 涛 , 张 弥 臻 ,徐 惠 卿
( 尔 滨 商 业 大 学 贸 易 经 济 学 院 ,黑 龙 江 哈 尔 滨 10 7 ) 哈 5 0 6
摘
要 :票 据 市 场 作 为 金 融 市 场 的 基 础 子 市 场 , 承 担 着 融 通 短 期 资 金 、 传 导 货 币政 策 等 诸 多 功
一
、
我 国 商 业 票 据 市 场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其 产
生 的 原 因
1 交 易 工 具 单 一 , 场 功 能 未 能 充分 发 挥 . 市 票 据 市 场 作 为 一 种 市 场 , 具 有 融 资 短 期 它
资金 , 现 债 权 流 通 、 应 市 场 信息 、 导 货 币 实 反 传
政 策 等 多 项 功 能 , 中 最 基 本 功 能 就 是 融 通 短 其
期 资 金 的 功 能 , 是 其 它 交 易 工 具 的 产 生 和 发 这 挥 其 它 功 能 的 基 础 。 而 目前 我 国票 据 市 场 中最 主要 的 交 易 工 具 为银 行 承 兑 汇 票 , 业 承 兑 汇 商 票 占比很 低 , 银 行 本 票 、 单 、 险 单 等 其 它 而 存 保 交 易 工 具 的 占 比几 近 为 零 ; 据 市 场 业 务 规 模 票 还不 大 , 且 强 调 票 据 必 须 是 与 真 实 交 易 、 权 并 债 债 务 相 关 , 极 大 地 影 响 了 票 据 市 场 的 规 模 化 这 发展和产品创 新 的能 力 , 之信 息采集 、 理 、 加 整 分 析 等 系 列 性 方 法 不 完 善 , 使 商 业 票 据 功 能 致 仅 局 限 于 信 用 结 算 功 能 , 业 票 据 的 融 资 功 能 商 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 2. 未形 成全 国性 统 一 的 、 有效率 的票 据市 场 与 货 币市 场 其 它 子 市 场 相 比较 而 言 , 据 票 市 场 区 域 特 色 比 较 明 显 , 没 有 形 成 全 国统 一 还 的 、 效 率 、 达 的 市 场 。原 因 主 要 是 : 是 参 有 发 一 与 票 据 市 场 交 易 的 主 体 少 。 目前 参 与 我 国票 据 市 场 的 主 体 仅 为有 限 的金 融 机构 及 小 部 分 大 中 型企 业 , 别 是 在 票 据 一 级 市 场 上 , 了 银 行 特 除 外 , 够 被 社 会 公 认 和 接 受 的 其 它 主 体 屈 指 可 能 数 , 此 导 致 一 级 市 场 创 造 的票 据 量 也 相 对 有 由
中国票据市场制度的内在性缺陷
市场上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不协调的一个重要原
因。因此, 将地方政府债券合法化 , 使之与企业债 券分离开来, 是对我国债券市场缺位的一种矫正, 有利于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
( 田风 摘 自《 国 国情 国力 》 0 6年第 3期 中 20 《 还地方政府债券本来面 目》 )
票据市场制度性缺陷, 再贴现利率仍然是管制利
的话, 就有专业人士来监督地方政府 的行 为, 减 少地方政府违约的风险。
由于不允许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 我国的地方政
府债券一直隐匿于企业债券中, 形成了一种“ 政企 不分 、 鹊巢” 鸠占 的比较混乱的局面, 地方政府债券
与企业债券在性质上有着很大的差异, 将两者景于
统一管制体制下, 对两者的发展都极为不利。发达
国家对两者的监管经验表明, 对于企业债券, 政府 监管的核心是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 而对于地方政
2 体制性缺陷。票据市场的制度变迁显然 .
要受一个 国家制度供 给的约束 。随着计划经济
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 国民经济 由整体性短缺向结
构性过剩 的过渡 , 经济运行由行政性的直接调控
府债券的发行 பைடு நூலகம் 从发行规模到使用方向都是严格约
束和管制的。 目 前我国基本上是采用监管公共部 门债券的方式监管企业债券,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 了我国真正企业债券的发展, 这也是导致我国金融
向市场化 的间接调控过渡 , 国家政府控制 的银行 信用向市场化的股份信用过渡 , 商业票据从无到
有, 票据市场经历二 十多年发展 , 已经成为货 币 市场重要的子市场。但是 , 政府政策偏好形成了
使用, 并不普遍 , 没有形成 流通使用 的市场。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市场型融资结构 , 证券市场 尤其是票据市场的发展 , 多元化融资结构初步形 成, 银行 间接融资 比重逐步下降, 证券市场融资 快速兴起 .而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极不均衡 , 短 期头寸融资问题依然困扰企业和金融机构 , 票据 市场作为货币市场 的子市场 , 其市场规模 、 交易 主体 、 交易工具 、 交易方式等制度框架还不完善 , 尤其票据利率只是管制利率而非市场利率 , 与市 场融资结构、 市场融 资制度不相适应 , 还有很 长
我国票据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票据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文章从中央银行监管、商业银行、企业、区域票据市场发展和民间贴现市场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票据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有的商业银行提出的设定贴现率下限进行了经济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从推进商业信用票据化、建立货币市场基金、加强中央银行监管、组建票据公司和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重视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贴现;票据公司;票据市场票据市场是指以实质交易为基础的、以自偿性为保证的短期资金交易或融资活动,是货币市场中最基础和交易主体最广泛的组成部分。
票据市场上交易的票据主要有三种,即汇票、本票和支票,其中汇票又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
票据市场的快速发展,对改善融资结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优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以及丰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手段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金融市场参与者的角度看,相对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银行信贷间接融资,票据融资是最方便快捷的融资方式。
票据市场相对较高的收益和良好的市场流动性,又使其成为理想的短期投资工具。
从加强金融宏观调控的角度看,以票据为标的物的再贴现政策是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是满足金融机构短期流动性需求的重要手段。
从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角度看,发展票据市场能够为社会提供持续丰富的短期融资渠道,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通过政策扶持方式,支持票据市场发展。
国外票据市场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以美国为代表的放任经营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引导专营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强管制模式。
它们都有发达的市场经济水平、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成熟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体系及完善的规章制度等。
这为票据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支持货币政策尤其是票据的再贴现政策充分发挥效应提供了重要条件。
目前,发达国家的票据市场呈现以下特点:票据多样化,融资性票据与交易性票据并存、再贴现操作方式趋同,再贴现利率多层次、中介机构多元化等。
我国票据市场起步较晚,在本世纪初开始快速增长,2001~2008年商业汇票年累计承兑量由1.2 万亿元增加到7.1 万亿元,年均增长29%;贴现量由1.4 万亿元增加到13.5 万亿元,年均增长41%;期末商业汇票未到期余额由0.5 万亿元增加到3.2 万亿元,贴现余额由0.3 万亿元增加到1.9 万亿元。
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现代商贸工业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崔卫红(河北银行邢台分行,河北邢台054000)摘要:票据市场作为货币市场的重要子市场,央行的再贴现和公开市场操作离不开成熟发达的票据市场,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市场。
票据市场一头连接实体经济,一头连接货币经济,是大量中小企业融资和商业银行 进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平台。
从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这三方面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票据市场;电子票据;操作性风险;票据交易所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9311/ki. 1672-3198. 2016. 26. 087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我国票据市场取得长足 进步,银行承兑汇票签发量从2002年的1. 61万亿元 增长到2015年的22. 40万亿元,余额从2002年的 7400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0. 40万亿元。
票据贴现 量(含直贴和转贴)从2002年的2. 31万亿元增长到 2015年的102. 10万亿元。
票据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 重要的资金业务和盈利来源,是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 调节和中央银行调节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
1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现状1.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我国票据市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票据融资 成本低、方便快捷,裏据流通速度加快,无论是一级市 场的承兑签发量还是二级市场的贴现、转贴现规模均 呈现爆发式增长。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大 企业融资渠道拓宽,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成为大企业 融资的主要场所,民营和中小企业遂成为票据市场的 主要角色,借助于票据市场低成本、方便快捷的融资特 点,为民营和中小企业进一步生产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1.2交易主体多元化发展我国票据业务发展初期,票据交易主要集中于大 型国有商业银行和极少数大型企业,随着我国确立市 场经济地位、金融业改革和票据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票据交易主体逐步扩大到中小金融机构、中小型企业、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公司等,活跃于票据市 场的民间交易主体也不断发展壮大。
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发展研究论文
根据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一章第二条的规定,我国的票据包括:汇票、本票和支票三类。
以上三种票据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票据体系,如图2-1。
图2-1我国票据体系图
1.3.3票据市场的内涵
(1)票据市场的定义:指的是在商品交易和资金往来过程中产生的以汇票、本票和支票的发行、担保、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现来实现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是货币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
(5)优化社会信用环境。融资性票据可以优化社会信用环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分散银行信用风险,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二是加强企业信用意识,创造信用激励机制。在不允许发行融资性票据束缚下,企业只能将票据通过银行来进行贴现获取资金。在贴现的过程中,大量的商业信用转化为了银行信用,风险全都集中到银行身上,风险一旦超出了银行的承受能力,整个社会经济就将面临崩溃,这样的社会信用体系很是脆弱。融资性票据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允许和支持那些讲信誉的企业签发融资性票据,建立一种对企业讲信誉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诚实守信。对于那些不讲信誉的企业,除了监管部门强力打击外,还需社会公众和其他企业坚决抵制。这就迫使企业加强信用意识,从而最终达到优化社会信用环境的作用。
(1)票据市场的发展有利于节约成本。票据是无真实商品交易背景的其签发和贴现凭借的是票据双方当事人之间的良好信誉,以至于其筹资成本低于银行贷款。因此,利用融资性票据进行融资,可以有效地节约筹资成本。同时监管部门会对其实行一定的到监管部门的禁止。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无真实贸易背景的融资性票据仍不断涌现,这说明融资性票据具有巨大的潜在的市场需求,如果监管部门继续进行禁止,必定付出很高的代价。所以,允许融资性票据的存在和流通还可以有效的节约监管成本。并且融资性票据还可以节约银行的运营成本。因为投资者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进行融资性票据的买卖交易,这就省去了金融媒介——银行,从而节约了银行的运营成本。
票据市场发展新变化新趋势和新思考
票据市场发展新变化新趋势和新思考【摘要】票据市场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呈现出新的趋势和思考。
本文首先介绍了票据市场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其现状和问题。
随后探讨了票据市场的新变化,包括数字化、创新产品等方面。
在新趋势部分,提出了票据市场将向更开放、多样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本文也对票据市场的新思考进行了探讨,包括风险管理、监管机制等方面。
给出了未来发展建议,指出应加强信息披露、提高市场透明度等。
票据市场面临着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展望未来,我们对票据市场的发展充满信心,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票据市场必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
结论部分强调了要注重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以保障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票据市场,发展,新变化,新趋势,新思考,分析,建议,展望1. 引言1.1 引言票据市场一直是金融市场中重要的一环,它扮演着资金流动和贸易融通的角色。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科技的发展,票据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变化和趋势。
本文将针对票据市场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市场新变化和新趋势,提出新思考,并给出未来的发展建议。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票据市场呈现出多种新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金融科技的不断创新推动了票据市场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使得票据交易更加便捷和安全。
全球贸易的不断扩大和深化也带动了票据市场的蓬勃发展,促进了资金的跨境流动和商业活动的协调。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应对票据市场的新变化和挑战。
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票据市场的制度和机制,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只有不断提升市场的透明度和效率,才能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推动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未来,我们应该密切关注票据市场的发展动态,及时调整政策和措施,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只有不断创新和改进,才能使票据市场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为经济增长和贸易畅通发挥更大的作用。
2. 正文2.1 票据市场发展状况分析票据市场是金融市场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融资和支付结算常用的工具之一。
我国票据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票据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问题:
1.信用风险较大:当前我国票据市场上,信用背书、保证等制度尚不
完善,导致部分票据出现违约风险。
2.操作复杂、风险高:票据市场交易环节众多,涉及多个机构和部门,操作风险较大。
3.发行主体不多样化:票据发行主体以银行为主,未能够吸引更多的
非银机构和实体经济参与,市场竞争不充分。
4.行业监管不够严格:我国票据市场监管部门力度不够,导致市场红
利未能得到充分挖掘,行业整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建议:
1.完善票据市场信用背书和保证制度,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提
高市场信用水平。
2.统一票据市场监管,并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
公正性,减少操作风险。
3.推广票据市场的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非银机构和实体经济参与,
增加市场竞争力。
4.加强票据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打击违法和违规行为,提高市
场整体发展水平。
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形成
票据 融资 已成 为近 年来增 长 幅度最 高 、发展最 快 的
一
种短期融资方式 。20 05年 ,全 国票 据融资同比
增幅持续在 3 左右 ,高于贷款 同比增 幅 2 个百 0, 9 6 0 分点,票据正 1 3 益成为商业银行资金业务的重要工
场健 康发展
首 先是 规范票 据业 务 的法 规滞后 。 目前 ,中国 规范票 据 业 务 的法 律 、规 章 主 要 是 《 据 法 》和 票 《 支付 结算 办法 》等 ,有 些 条 款 已相 对 陈 旧 ,操 作
性不强 ,对票据业 务的指导 和管理都存在一些真 空 ,例 如对票据 专 营 机 构 的 管理 缺 乏 规 范性 要 求 。
维普资讯
20 0 6年第 4 期
四川省干部 函授学 院学报
我 国票 据 市 场 发 展 的 问题 及 对 策 思 考
闰晓 梅
提 要 我 国票据市场在经济金 融领域 的重要作用 日益显现 。笔者从分 析我 国票据市场发 展 的基 本态势 入
手 ,揭示 了 目前票据市场发展 中需要关注 的几点 问题 ,并提 出了加强票 据市场 制度化建设 、建 立全 国统一 的票
我 国票 据 市 场 发展 的 问题 及 对 策 思考
随着 中国票 据市 场 的快速 发展 ,市场参 与 主体 不断增 加 ,市 场 主体 的职 能也 进一 步分化 ,票据 市 场 多元 化 的竞争 格 局 已初 步形 成 。在众 多市场 主体 中 ,各 类金 融 机构 根 据 资 金 实 力 和 自身 的 经 营 特 点 ,在 票据 市 场 中扮演 着不 同 的角色 。其 中 ,票 据 承兑 环节 主要 以股份 制商业 银行 等 中小金融 机构 为 主体 ,而 票据 贴 现和 转贴 现环节 则 主要 以国有独 资 商业 银行 为主体 。具 体而 言 , 以上海 市 为例 ,票据 市场 细分 特 征 表 现 为 : 1 大 国有 商 业 银 行 均 已 .四
我国票据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
占基础货 币的 2 6 国家统计局公布 的 2 0 %。 0 0年 9月份
市场经济 是信用经济 . 市场交 易的方式除了钱货 两 月度形势 报告 显示 . 9月末 , 国工业 企业应 收账款净额 全 清 的即期交易方式外 . 还有 以预付 和赊销实现的远期交 为 1 3 1 49 亿元 , 比上年同期增长 8 9 . % 这表 明我 国商业
中央银行连续四次下调再贴现率 。 19 到 99年 6月再贴现 的期限计算 , .6 接 个 再贴 现率 比同期
2 有利 于完善 货 币市场工具 体 系和扩 展 市场毒与 .
的再贷款利率低 了近 15 个百 分点 , .3 提高 了商业银行进 者 范 围 行再贴现业 务的积极性 。00年 1 月 9日, 20 1 我国第一个
易方式 . 商业信 用由此产生 。 以信用为纽带 的经济活 动 , 信用票据化程度相 当低 , 抑制 了票 据市场规模扩张 。 其典型特征就是时嘉孕 育着 风险。 5 出于规避 风险的需要 ,
2 关 于票 据 市场 交易客 体 问题
在 商业信用产生时 . 以票据为载体 . 以契约形式将 当事人
随着利 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化 , 票据贴现市 场必 然能
票据专营机构——中国工 商银行票据营业部 在上海正式 为投资者提供与风随——收 益相匹 配的投资工具 , 有利 成立 , 揭开了我 国票据专业 化 、 规摸化经营 的序幕 。 据统 于货 币市场 的全面发展。 同时 , 票据 工具的引 人 , 能为 还 计表 明 .0 1 1 ~5月, 国商业 票据签发 额 4 2 不少无资格 者发放贷款 , 20 年 月 全 29 为有富余 资金并且 企图在货 币 亿元 , 比增 长 9 .%, 同 0 1 商业银行累计办理 贴现 4 7 54亿 市场 上追逐 较高回报的机构投 资者 提供合 法的“ 贷款渠
论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
论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中国票据市场发展二十多年以来,从开始的缓慢发展到现在的飞速发展,给中国广阔企业单位提供了多种买卖方式,极大的活跃了我国的金融市场。
票据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愈发重要,票据业务的处理量也越来越多,管理也越来越标准化。
中国票据市场的长期发展目标就是加快票据市场的体系化建设,但我国现在的票据市场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票据市场的信用比较薄弱,市场缺少清晰的定位,票据的结构存在一定的失衡,传统的经营模式,缺少专业的中介机构,未能形成统一的票据市场等。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议,构筑坚实的信用基础,成立专业的票据中介机构,构建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提升票据行业的金融服务水平。
关键词:票据市场电子票据中介机构信用风险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 研究背景在经济的新常态下,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也逐渐步入新常态,我国票据市场的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逐渐转变为中速稳定增长。
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票据市场的融资结构也在随之改变,其在许多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业等领域都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票据市场的参与主体将会进一步扩大,票据的创新力度资金运作化程度将会越来越明显。
电子票据也将迅猛发展,金融机构的业务品种和盈利模式也会更加的多样化。
票据市场目前的特点是票据签发的总量增速有所回落,但是商业汇票的签发数量仍然十分庞大,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依旧会推动票据市场的发展。
银行对信贷投放较为热衷,从近期银行信贷发放的状况来看贴现对贷款投放的支持力度十分的明显,银行在接下来仍旧会继续增加票据贴现的业务,票据融资规模依然会持续增加。
正是由于我国经济出现了新常态,票据市场主题的多元化,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互相影响,票据市场也随之出现了新的挑战。
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部分地区和某些产业潜在信用风险增加,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频频发生,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随着票据市场产品的不断创新,和电子票据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爆发,票据产品在带来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票据市场制度性障碍及其变迁路径的选择投稿人:未知作品来源:不详发布时间:2006-12-1 点击次数: 72一、我国票据市场发育的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票据市场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如果仅从时间序列分析,这一发展过程的速度并不能算慢:以1995年《票据法》的颁布为起点,我国商业银行办理票据承兑年均增幅超过15%,办理票据贴现年均增幅达10%以上;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业务年均增幅超过8%,短短几年时间,已经初步建立起一个交易主体相对丰富、交易功能相对齐全、宏观调控渠道相对通畅的票据市场架构。
但是如果我们将票据市场的发展与我国资本市场和其他货币市场子市场(如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尤其是与其在我国金融体系中所应有的地位和所应起的作用相比较,现有发展状况的相对滞后性就显得十分突出,这主要体现在:1.从总量上看,我国票据市场规模与现代金融体系的要求极不相称。
截至1999年底,我国累计签发商业汇票5076亿元,占GDP的比重仅为13.39%,只相当于股票市场交易总量的10%,未到期票据金额仅占国内债券余额的15%;金融机构累计办理贴现2499亿元,占其贷款的比重仅为0.9%;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1150亿元,仅占基础货币的2.6%。
2001年我国票据市场交易总额为31169亿元,这一交易额仅占我国货币市场总额的39%。
2001年末国内金融机构的票据贴现余额为2795亿元,仅相当于同期贷款增加额的21.5%,与之相比较,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企业票据和银行票据的交易量就已相当于整个股票市场的交易量,占货币市场总量的60%以上。
1994年美国票据市场交易额为 6250亿美元,联邦基金和回购协议的交易额之和为1510亿美元,票据市场的交易额远高于联邦基金和回购协议市场的交易额,占三者之和的80.54%。
票据市场发展规模的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其市场组织功能的发挥。
据统计,目前我国企业票据融资量仅占其外部融资总量的2%,应收票据净额仅占企业应收账款净额的10%左右,商业信用票据化程度如此之低,使得票据市场在促进企业投融资、改善银行资产结构、加强基础货币管理等方面所应起的作用大大受到限制。
2.从结构上看,我国票据市场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完整、充分的市场交易平台。
近年来,虽然上海、沈阳、重庆、武汉等中心城市的票据业务发展迅猛,对周边区域的金融辐射效应也很明显。
但就全国而言,却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类似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或国债发行回购市场那样的全国性票据交易系统。
各区域性票据市场所流转的商业票据大多由区域内的商业机构所签发、承兑;贴现和转贴现的业务主体也多来自于同一区域的金融机构,各区域性票据市场之间既没有统一的票据印制、登记、查询、鉴证机制,也缺乏跨区域的票据贴现及转贴现的专业组织。
从金融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一个完整、健康的票据市场必须同时拥有一个充分有序的一级市场(主要涉及票据的签发和承兑)和一个灵活便捷的二级市场(主要涉及票据的贴现和流转),两者互为条件、缺一不可。
但是在我国目前这种分割断裂的市场格局下,票据的签发、承兑、背书、转让都只具有局部性意义,无法就此衍生出一个“进入充分、退出便捷、完整有效”的全局性票据市场交易网络。
3.从运行机制上看,我国票据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偏低,市场对票据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处于相对残缺的状态。
由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起点所决定,票据市场与其他新兴货币市场子市场一样都是依托于作为中央计划工具的传统金融体制发育起来。
但是,当其他新兴货币市场已经或正在有效摆脱传统金融体系的束缚的时候,我国票据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却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目前中央银行对票据市场交易的价格区间、主体资格、交易范围和交易方式均保持着较为严格的管制性规定:《票据法》对票据范围的界定只包括了银行本票,却对发达国家更为普遍的商业本票未作说明;只承认发生真实贸易关系的交易性票据的合法性,却不承认无真实贸易背景的融资性票据交易的合法性;只给予少数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及大型企业进入票据一、二级市场的特许权利,却排斥信托公司、城乡信用社、地方性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及其居民投资者的市场准人权利;票据的贴现价格只能在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再贴现率和银行贷款利率之间加点生成,商业银行在所有承兑业务中只能收取统一规定的服务手续费(0.5%),而不能由交易主体就不同交易对象自主确定风险价格和服务费用。
这些金融管制措施一方面压缩了体制内票据交易主体对交易对象、交易品种及交易价格的选择空间,另一方面也在体制外“倒逼”出一个规模不小的民间自发票据市场。
由于民间自发票据交易得不到现行法律法规的认可、保护和规范,所以它的市场深化过程同样受到严重的扭曲和抑制。
二、制约我国票据市场发育的制度性原因我国票据市场发育相对滞后的现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央行对这一市场的不够重视。
事实上,为了加快我国票据市场建设,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一直没有停止对这一市场的扶持和规范,早在1993年5月,央行就印发了《商业汇票办法》,对票据转贴现和再N占现业务进行了明确,1995年5月,我国颁布了专门规范票据市场行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1998年6月央行又下发《关于加强商业汇票管理,促进商业汇票发展的通知》,次年9月央行再次下发《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再贴现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充分认识运用和发展商业汇票对于衔接产销关系,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和扩大市场需求的重要作用,鼓励商业机构积极开展票据业务;与此同时,央行还在再贴现利率水平的制定上采取实质性的鼓励措施,将月再贴现利率由原先的3.3‰逐次下调至1.8‰,以刺激商业银行拓展票据业务的积极性。
然而正如我们以上所分析的,央行所采取的这些政策性扶持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票据市场发育相对滞后的状况。
明确的政策导向与不明确的政策实施效果之间的巨大反差耐人寻味。
目前,理论界倾向于把票据市场发展的滞后归因于我国现有社会信用环境和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不足,对此观点我们并不十分认同。
要知道,从人类金融创新的历史看,票据的发明和票据交易的普及从来就不是在一个信息完全对称的状态下展开的,票据信用对传统商业信用的替代并不是导致商业交易不确定性增加的原因,恰恰相反,它的出现是无数追求资产收益最大化的经济个体为了降低彼此间交易费用所作努力的结果。
如果过分强调社会信用环境对我国票据市场深化的制约作用,我们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在同样(甚至更为恶劣)的信用环境下,却能够自发演生出一个生机勃勃的体制外民间票据交易市场。
进一步讲,银行业本质上就是一个为风险定价,并买卖风险的行业,如果所有票据的交易过程都不存在信用风险,那么银行也就失去了进入票据交易过程的基础和载体。
因此,正确的提问方式似乎应当是:为什么在我国目前特定的低社会信用度环境下,以商业银行为主要信用担保主体的票据交易市场却没有充分发展起来?我们认为,只有将这个问题置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及金融深化的宏观背景下加以考察,才有可能得出合乎逻辑的解释。
任何新兴市场在原有体制框架内的孕育发展过程从本质上讲都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
新制度经济学根据推动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方面的差异,一般将之区分为两种基本的模式:一是所谓“政府强制型”制度变迁,即主要由政府来提供制度变迁的诱因和动力,新的制度关系作为一个由政府单方导入的独立变量强制替代原有的制度关系;二是所谓“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即以原有制度结构下各经济行为主体的自我逐利冲动作为制度变迁的诱因和动力,逐渐推进新制度关系的形成和发育,并最终达到替代原有制度关系的制度变迁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始终都是由政府(以央行作为具体代理人)主导并推动的强制型制度变迁,央行不仅实际上决定着这一新兴市场的性质、功能、规模和变迁方向(及速度),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着票据交易的价格、品种和主体资格。
这种制度变迁模式在市场化初始阶段为新制度关系的生成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合法性保证和基本的公共运作资源,但是当市场框架已经基本确立,新的市场关系已经初步形成的时候,它却转化为制约市场关系进一步深化的体制性障碍。
政府管制一方面将一大批急需短期融资但达不到人市标准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排斥在票据市场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它抑制了票据市场内部合格微观交易主体的成长空间和创新动力,模糊了票据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和国家信用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我国票据市场历来存在“企业高度依赖商行,商行高度依赖央行”的情况:企业接受票据,不是以是否有助于企业资产收益最大化为条件,而是以能否得到商行的承兑和转贴为条件;商行承兑和贴现票据,不是以是否有助于资产结构优化为条件,而是以能否得到央行再贴现为条件。
这一我国票据市场所特有的经济现象与其说是一种与“社会信用”相关联的文化现象,不如说是现有制度变迁模式及其金融管制环境所内生的必然结果。
从实质上讲,商业票据与股票、债券、银行存单等金融工具一样,都是具有不同风险偏好和时间偏好的经济行为人之间为了实现其资产收益最大化所缔结的合约(或者说合约的凭证),卖出票据意味着卖出了合约到期无法兑现的风险,贴现率的高低决定了其卖出风险的成本。
反之,买人票据则意味着买人了风险,贴现率的高低决定了其买人风险的收益。
因此,在一个成熟的票据市场上,票据买卖主体的核心业务就是为风险定价,并据此买卖风险,而充分市场竞争所形成的贴现率(风险的价格)则反映着市场对不同票据的信用水平的总体评价。
然而,在我国的票据市场上,票据的签发、承兑和贴现主体却既没有权力,也没有动力去从事这些风险管理工作。
因为在政府强制型制度变迁模式下,央行一身兼有比赛组织者、教练员、裁判员和运动员等数项职能,而除它之外的其他市场交易主体都只是既定风险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和票据政策的被动执行者,由于所有经审核具有人市资格的票据交易主体(尤其是商业银行)都间接的享受着政府所给予的无成本信用担保,所以理论上讲,只要购人票据的价格处于政府规定的贴现率以下,所有由央行审核通过的商业票据品种就都不会存在“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具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票据“经营者”当然也就完全不需要考虑票据交易的风险定价问题,同时也不会有动力去积极进行票据业务创新和改善票据服务质量的活动,而央行则无形中扮演了票据市场上唯一的市场推动者、风险评估者和风险承受者的角色。
这是造成我国票据市场“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根本原因。
三、我国票据市场的成长路径选择基于以上分析,我国商业票据市场发育相对滞后的现状与推动这一市场发育的既定制度变迁模式密切相关。
在目前由政府强制型制度变迁模式所内生的严格金融管制环境下,票据市场合格微观交易主体难以获得成长动力和发展空间,合格微观交易主体的缺失导致政府宏观管理职能的缺失,并最终引致整个票据市场在合理配置稀缺金融资源方面的功能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