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四川省成都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为内环境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表示组织液 B.②表示淋巴液C.①②③的成分相近 D.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②2.下列几种物质中,不属于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是()A.血浆中的Na+和Cl﹣B.神经细胞释放的递质C.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D.胃腺分泌的胃酸3.刺激离体的神经纤维中间某点,关于兴奋传导方向和电流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膜内局部电流双向传导,兴奋单向传导B.兴奋在膜内和膜外传导方向相反C.膜内和膜外的局部电流都是单向传导D.兴奋传导方向和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同4.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不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是()A.吞噬细胞 B.浆细胞C.T细胞D.效应T细胞5.下列关于神经元中突触小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小体是轴突末梢的膨大部分B.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器C.突触小体能与树突相接触形成突触D.一个神经元有多个突触小体6.结合下面某患者的血液化验报告单,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比正常值低B.若垂体正常,则促甲状腺激素会偏低C.该患者兴奋性比较高,但是比较怕冷D.患者体内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较低7.组织间隙液体过多而引起的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肿胀的症状称为组织水肿,又称浮肿.下列情况不能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长期营养不良造成血浆蛋白减少B.受伤导致毛细血管破裂C.一次性吃糖太多引起血糖升高D.某种疾病引起淋巴循环受阻8.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B.血浆渗透压主要与Na+和Cl﹣有关C.人体体温维持在37℃由垂体调节D.HCO3﹣、HPO42﹣是维持pH的缓冲物质9.如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抗原刺激机体后,T细胞和B细胞分化得到的细胞都能识别抗原B.与效应T细胞相比,浆细胞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效应T细胞与相应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释放出抗原10.如图所示为欧洲兔引入澳大利亚后,对袋鼠数量影响以及当地人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后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欧洲兔与袋鼠之间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B.引入的狐狸与袋鼠之间没有捕食关系C.引入黏液瘤病毒是防治兔灾的有效方法D.d年开始欧洲兔对黏液瘤病毒抗性增强11.人体的呼吸中枢、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能看懂能写能说但听不懂的人受损的中枢分别是()A.脑干、小脑、W区B.脑干、小脑、H区C.小脑、脑干、S区D.下丘脑、脑干、V区12.某同学的体检报告单上关于乙肝检测结果显示为:乙肝抗原呈阴性(﹣),乙肝抗体呈阳性(+).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未患乙肝病,但是乙肝病毒携带者B.从父母遗传得到了对乙肝的抵抗力C.未感染乙肝病毒,曾经注射过乙肝疫苗D.体内无乙肝病毒,容易被乙肝病毒感染13.精神病患者发病时,自控能力较差,有暴力倾向,医生给病人注射一定量的某物质,使其出现暂时休克现象,若要使其迅速苏醒,可注射另一种物质,这两种物质分别是()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麻醉剂和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和葡萄糖D.甲状腺激素和生理盐水14.某人在踩到钉子后,立马抬起脚,然后才感觉到痛,然后大叫一声“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过程涉及到的感受器有两个B.控制该过程的神经中枢有两个C.该过程至少涉及有两个传出神经元D.该过程涉及到的效应器有两个15.冬天洗凉水澡时,下列不会出现的生理反应是()A.毛细血管开始舒张 B.开始洗澡时散热增加C.骨骼肌不自主颤栗 D.肝脏和肌肉的产热增加16.一个池塘中,水蚤、虾、鲤鱼等所有动物集合起来组成()A.一个群落 B.一个种群 C.多个群落 D.多个种群1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产者都是植物B.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C.消费者都是动物D.微生物都是分解者18.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比实际数值可能偏小的是()A.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其标志物脱落B.显微镜下计数酵母菌数量时不统计方格线上的菌体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19.与生产者的能量流动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A.线粒体和核糖体B.叶绿体和线粒体C.叶绿体和核糖体D.线粒体和内质网20.如图为胶州湾的某食物网简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带鱼和鳀鱼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B.食物网中全部生物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群落C.大量捕捞梭子蟹和鳀鱼可以提高带鱼的产量D.为了可持续发展,捕捞鱼的网眼应该大一些二、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1.如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A液、B液、C液共同组成内环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液、B液、C液分别表示组织液、血液、淋巴B.与B液相比较,A液C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胰腺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B液中的葡萄糖浓度D.A液B液C液本质上是一种类似于海水的盐溶液2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一些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中的比值上升C.当种子从休眠进入萌发状态后,比值上升D.记忆细胞都是在受抗原刺激后,由B淋巴细胞和T细胞增殖分化来的23.图为人体内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解.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在饥饿(餐后4﹣5小时)时,4过程将会加强B.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促进4过程C.若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功能减弱,则C液将会减少D.若某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则此人可能会出现C液增多并含有葡萄糖的现象24.人的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听课时需要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单向传递信息B.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效应器产生的兴奋只传导到视觉中枢C.抄笔记需要大脑皮层感知学习内容和控制手部书写活动D.参与小组讨论,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和H区参与25.图表示种群各特征之间的关系,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甲、乙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C.丙为稳定型时种群数量越来越大D.性引诱剂可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26.下列过程能双向进行的是()A.生态系统中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D.肌糖原与血糖之间的转化27.图左侧为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琼脂块左右正中间用不透水云母片隔开.那么一段时间后,右侧①②③处于图示位置时,其生长情况依次是()A.向右弯曲、向右弯曲、向右弯曲B.向右弯曲、直立生长、向左弯曲C.向左弯曲、直立生长、向右弯曲D.向右弯曲、向左弯曲、向左弯曲28.下列几种农业生产中的相关措施中没有涉及到生长素两重性的是()A.棉花通过摘心促进侧枝生长 B.用2,4﹣D除去麦田中的杂草C.扦插时保留一定的芽和幼叶 D.横放盆栽的根向地弯曲生长29.科学家初步研制出H5N1型禽流感疫苗,投入使用前,以未感染H5N1病毒的一群健康小鸡(随机分为甲、乙两组)为实验动物进行了实验,过程和结果见图,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A.甲组小鸡存活是记忆细胞快速产生抗体的结果B.甲组小鸡体内的吞噬细胞一定参与了免疫过程C.乙组小鸡体内缺乏合成H5N1型病毒抗体的基因D.乙组小鸡全部死亡是因为体内没有发生免疫反应30.如图可表示某些生命活动调节的模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e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c产生的激素可以作用于a和bB.若b表示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则信号在ab之间只能单向传递C.若d和e都表示抗利尿激素,则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D.若a表示胰岛A细胞,c表示胰岛B细胞,则b可以代表肌肉细胞31.当人体内T细胞过度分化为效应T细胞时,T细胞可与某些特定的体细胞接触并使其裂解进而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比如胰岛B细胞被裂解而导致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会偏高B.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C.坚持口服胰岛素能够有效治疗这种疾病D.注射免疫抑制剂能够缓解该病的病情32.如图所示为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兴奋只能从d传向b,不能由b传向d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作出反应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33.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探究过程的注意事项的说法错误的是()A.正式实验前通常要进行预实验,既节约成本又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B.应选择容易成活的植物幼嫩枝条并找准枝条的上下端,防止颠倒C.要控制好无关变量,如处理的时间长短应一致及温度要相同且适宜D.此探究活动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因此不需要对照实验34.如图所示,灵敏电流计的两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的膜外表面.刺激图中①~④处(②为AB的中点),电流表能够发生两次方向相反偏转有几处()A.一处 B.两处 C.三处 D.四处35.表为人体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几种物质的含量平均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②中蛋白质比③多,所以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B.手和脚上被磨出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来自于②C.②和③的渗透压主要来自于含量最多的两种离子D.③与④成分含量差异较大是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表现36.如图所示为某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图中的增长曲线上的b点表示“K值”B.该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时间大约在第2年C.第7年开始该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D.在第10年时该种群的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37.实验调查得到某一树林生态系统中三个营养级及分解者的能量(单位:×106kJ)结果如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推测丙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4.646×108kJC.丁和甲同化的能量全部来自于丙D.呼吸散失的热量可以被丙重新利用38.某岛屿在1937年引入一批荷兰兔,后来研究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得到下列数据,说法正确的是()A.从表中可知,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1380左右B.该种群进入这个环境后呈“S”型增长C.该物种进入该岛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数量越来越多D.该种群的增长原因之一是岛屿食物和空间充裕39.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40.下表是某营养级昆虫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呼吸作用会有能量散失是能量传递效率不能达到100%的原因B.昆虫同化的能量中约有3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C.昆虫的后一个营养级能够获得的能量最多为14kJD.昆虫的前一营养级的能量至少有1000kJ三、非选择题(共40分)41.研究发现,高等动物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调节之间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构成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网络,完成生命活动的调节,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可以看出,在机体受到突然的刺激(急性应激)时,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的作用,对等免疫细胞的功能产生明显的作用,甚至引起某些疾病.这是应激调节免疫功能的主要途径之一,它成为免疫调节中一条重要的负反馈调节通路.由此可以说明,在紧张、恐惧、焦虑、高度压力等刺激下,人体会因而患上癌症.(2)图中也可以看出,一些免疫应答产生的免疫活性因子能与神经细胞膜上的结合,激活周围感觉神经元,引起内流,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到相关神经中枢.(3)研究发现,某些传出神经元通过类似的结构连接各类免疫细胞,神经中枢接受感觉神经元传递的信号后,再通过传出神经元的末梢释放出信号来调节这些免疫细胞的免疫应答能力.(4)综上,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能通过不同的方式识别和应对机体内外的危险.神经、内分泌系统通过释放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和病原体感染的免疫应答水平;免疫系统则通过产生消灭进入人体的抗原以及人体产生的异常细胞,还可通过一定的过程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活性,从而构成了复杂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2.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都有分布,具有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1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图中曲线的来历:材料培养→用某种溶剂配置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测量、记录→统计、计算并分析.如果选择小麦,需要将切取的胚芽鞘尖端下的一段用蒸馏水浸泡,其目的是去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图中的三条曲线呈现出生长素调节作用的共同特点是;A、B、C三点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说明.(2)如图2表示赤霉素对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的调节关系.图示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是通过降低该过程中的活性实现的.(3)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青少年食用豆芽,豆芽中所含的生长素,会不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4)农业上棉花“打顶”有利于增产,依据的原理是.43.有一片长着马尾松和山毛榉的针、阔叶混交林,对两个树种的存有量逐年进行统计,并把马尾松存有量与山毛榉存有量的比值记为C,作曲线如图1.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两树种的关系.(2)两树种处于竞争状态的年份段是.(3)两树种处于平衡状态的年份段是.(4)在a年的优势树种是,在d年的优势树种是.排除气候条件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随着前一种群的繁盛,逐步改变了当地的,使之反而适合后一种群的生存需求.(5)由此可见,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群落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种群了,而另一些种群兴起了,从而使整个群落的结构和都发生了变化,一直到群落达到动态平衡,这就称为群落的.(6)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火灾,几十年后得以恢复,此过程为演替.(7)研究人员对该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在无迁入、迁出的情况下,绘制出某昆虫种群数量的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该种群在前5年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是曲线增长,5年后λ值开始变小的原因是.44.图甲示某湖泊中一种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为该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B、C代表3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百万千焦.请据图回答问题.(1)为获得持续较高的经济效益,在渔业捕捞时最好把种群密度控制在图甲中的点.若测得图甲中B点时的该鱼种群数量为1000条,则湖泊中其种群的K值为条,D点时该鱼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型.(2)图乙表明,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百万千焦,能量流动特点是,从B到C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营养级通过呼吸消耗的能量占其所得到能量的百分比是.(3)在能量的流动过程中,第二个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中的部分能量(4)如果该湖泊长期污染将会导致下降,从而减弱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使生态系统的稳态遭到破坏.(5)该湖泊中的植物除绿藻(浮游植物)外,还有芦苇(挺水植物)和黑藻(沉水植物)等,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结构.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为内环境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表示组织液 B.②表示淋巴液C.①②③的成分相近 D.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②【考点】E8:内环境的组成.【分析】1、人体的内环境是人体细胞赖以生活的体内液体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2、从上图可以看出,三者间关系主要体现在相互之间的物质交换上,毛细血管分布于组织间隙而且毛细血管有一定的通透性,正常情况下,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血浆蛋白外,其他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因此,组织液和血浆可以双向物质交换;毛细淋巴管的功能是回收非正常情况下渗入到组织液中的血浆蛋白等物质,这些物质一旦进入毛细淋巴管就不再回渗,因此,淋巴与组织液之间物质交换是单向的.当淋巴形成后,通过各级淋巴管,最后经淋巴总管回流到血液循环,淋巴和血浆间的交换也是单向.所以图中①组织液、②血浆、③淋巴.【解答】解:A、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组织液渗透毛细淋巴管而形成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在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液,故图中①组织液,②血浆,③淋巴,A正确;B、②表示血浆,③表示淋巴液,B错误;C、血浆、组织液、淋巴的成分都包括水、无机盐、蛋白质、葡萄糖等,可以转化,成分相似,C正确;D、毛细血管分布于组织间隙而且毛细血管有一定的通透性,正常情况下,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血浆蛋白外,其他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的功能是回收非正常情况下渗入到组织液中的血浆蛋白等物质,故②血浆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多,D正确.故选:B.2.下列几种物质中,不属于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是()A.血浆中的Na+和Cl﹣B.神经细胞释放的递质C.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D.胃腺分泌的胃酸【考点】E1: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血浆中的Na+和Cl﹣参与血浆渗透压的维持,A正确;B、神经细胞释放的递质参与神经调节,B正确;C、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参与免疫调节,C正确;D、胃腺分泌的胃酸进入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故选:D.3.刺激离体的神经纤维中间某点,关于兴奋传导方向和电流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膜内局部电流双向传导,兴奋单向传导B.兴奋在膜内和膜外传导方向相反C.膜内和膜外的局部电流都是单向传导D.兴奋传导方向和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同【考点】D9: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为兴奋部位,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而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刺激离体的神经纤维中间某点,关于兴奋传导方向和电流方向如下图:(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解答】解: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A错误;B、兴奋从刺激点向两侧传导,膜内膜外兴奋传递方向一致,B错误;C、膜内和膜外的局部电流都是双向传导,C错误;D、神经纤维内部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外部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D正确.故选:D.4.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不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是()A.吞噬细胞 B.浆细胞C.T细胞D.效应T细胞【考点】E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解答】解:只有体液免疫过程中才能产生抗体,而体液免疫的具体过程为:可见,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所以不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是效应T细胞,其只参与细胞免疫.故选:D.5.下列关于神经元中突触小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小体是轴突末梢的膨大部分B.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器C.突触小体能与树突相接触形成突触D.一个神经元有多个突触小体【考点】D8:突触的结构.【分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解答】解:A、突触小体是轴突末梢的膨大部分,A正确;B、突触小体中有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B错误;C、突触小体能与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相接触形成突触,C正确;D、神经细胞的轴突末梢会出现许多分支,每个分支末端膨大成杯状的突触小体,D正确.故选:B.6.结合下面某患者的血液化验报告单,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比正常值低B.若垂体正常,则促甲状腺激素会偏低C.该患者兴奋性比较高,但是比较怕冷D.患者体内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较低【考点】DB: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正常值时,通过负反馈调节作用,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该患者的甲状腺激素低于正常水平;对于下丘脑和垂体分泌活动的抑制会减弱,故该患者的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会增多,该患者的胰岛素含量低于正常人,该患者血糖浓度比正常值高.【解答】解:A、该患者的胰岛素含量低于正常人,而胰岛素是降血糖的激素,故该患者的血糖浓度比正常值高,A错误;B、该患者的甲状腺激素低于正常水平;对于下丘脑和垂体分泌活动的抑制会减弱,则促甲。

四川省成都市五校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五校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五校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全卷满分:100分完成时间:90分钟)1.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研究种群中基因频率变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进化改变的是群体而不是个体C.物种形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基本环节D.突变可以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2.如图所示为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图解,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物种可以有很多种群,这些种群间只是因为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B.若物种2是由物种1形成的,则物种1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C.交配后能产生后代的一定是同一物种,由物种1形成物种2的必要条件是地理隔离,D.若种群1与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和新物种形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皮康霜治疗皮肤病,使用一段时间后,药效下降,这是由于引起皮肤病的病原体接触药物后,产生了对皮康霜药物有效成分的抗药性变异B. 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灰色桦尺蛾变成——黑色桦尺蛾,黑色桦尺蛾是进化的结果,但不是新物种C. 华南虎和东北虎的形成,只有地理隔离,没有生殖隔离,还是同一物种D. 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不育的“狮虎兽”,说明狮子和老虎存在生殖隔离4.已知苯丙酮尿症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据调查,该病的发病率为1/10000。

请问,在人群中苯丙酮尿症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和携带此隐性基因的杂合基因型频率各是多少?()A. 1%, 1.98%B.1%, 99%C.1% , 1.89%D.1%, 98% 5.下表是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某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由这些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B.a基因控制的性状可能更适应新环境C.1970年,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8%D.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6.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

四川省成都市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9月入学学业检测试题(无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9月入学学业检测试题(无答案)

2016~2017学年度入学考试高二年级生物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本卷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恩格斯把细胞学说、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其中细胞学说创立的意义在于①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②揭示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③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统一起来④证明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之间存在着差异性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③④2.经测定某化合物只含C、H、O、N、S,下列哪项最不可能是它的功能A.携带遗传信息 B.催化细胞内的化学反应C.细胞膜上运载葡萄糖的载体 D.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3.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原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4.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其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的变化趋势是5.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B.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RNAC.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6.在人体的胰岛细胞中,与合成和分泌胰岛素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A.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B.内质网、核糖体、叶绿体、高尔基体C.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D.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体7.人类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因为异体细胞间存在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A.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组成 B.细胞膜的外表面有糖蛋白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8.下列试剂与鉴定的物质及颜色变化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A.双缩脲试剂—蛋白质一紫色 B.苏丹Ⅲ染液—脂肪一橘黄色C.吡罗红-RNA-红色 D.斐林试剂—麦芽糖一绿色9.人体细胞中所含的核酸中,分别含有A、G、C、T的核苷酸共有A.8种 B.7种 C.5种 D.4种10.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质基质不能为细胞代谢提供ATP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的识别有关C.细胞若失去结构的完整性将大大缩短其寿命D.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11.在动物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A.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B.线粒体和叶绿体 C.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D.线粒体和细胞核12.下列物质中,不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A.麦芽糖酶 B.核糖核酸 C.胰岛素 D.抗体13.在生物体内,作为生命活动的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依次分别为A.糖类、蛋白质、核酸 B.蛋白质、核酸、磷脂C.磷脂、蛋白质、糖类 D.蛋白质、核酸、糖类14.下列有关水的生理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B.水溶液可将代谢废物运输到体外C.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D.水分解能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15.下列各种生理活动中,没有涉及到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是A.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 B.肝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结合胰岛素C.高等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相互交流物质 D.唾液腺细胞合成、加工并分泌淀粉酶吸受阻16.下面对ATP结构式中标号的识别中,正确的是A.①代表腺苷 B.②代表脱氧核糖C.③代表普通磷酸键 D.④代表三个磷酸基17.胡萝卜素的颜色是A.黄色 B.橙黄色 C.黄绿色 D.蓝绿色18.为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某同学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下图所示安装好。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附答案)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附答案)

武威六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生物(理)《必修1》第三次模块学习终结性检测试卷第Ⅰ卷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对细胞或某些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只存在于细胞核中,故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B.蓝藻细胞中的酶合成后要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C.植物细胞作为生命系统的一个结构层次,其边界是细胞膜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具有与细胞呼吸和生物合成相关的酶2.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C.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D.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膜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3.下列图中动植物糖类、脂质的分类与比较正确的是()4.请分析关于食品检验的设计,正确的是()5.在唾液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B.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C.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叶绿体D.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6.下列相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绿体时,可见叶绿体具有双层膜B.健那绿染液是一种活细胞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C.“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实验中,材料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关键原因是它无细胞核及各种细胞器D.做“观察在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实验时,如果选用植物细胞,尽量选择浅色或无色的植物细胞,避免细胞本身的颜色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产生影响7.元素与化合物的组成关系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①为生物大分子,则其可能是蛋白质B.若②是动物细胞内的特有储能物质,则②是糖原C.若③为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则③是核酸D.若④为植物的能源物质,则④包括淀粉和纤维素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分子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B.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D.大肠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9.下列关于酶的表述,全面而准确的是()A.酶是蛋白质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C.酶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D.酶与无机催化剂没有本质区别10.图中曲线Ⅰ、Ⅱ分别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剂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能量的变化过程。

成都市2017~2018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二年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成都市2017~2018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二年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成都市2017~2018学年度上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高二生物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第1页至5页,第Ⅱ卷6页至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机读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第Ⅰ卷的机读卡和第Ⅱ卷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本卷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抗利尿激素、钠离子、血浆蛋白B.抗体、载体蛋白、ATP合成酶C.尿素、氨基酸、胃液中的盐酸D.白细胞、溶菌酶、呼吸氧化酶2.下列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体液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共同构成B.人体内的细胞外液约占人体体液总量的2/3C.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3.下图代表正常情况下肌细胞与人体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Y化学成分的主要差异是无机盐含量不同B.X液体中的大部分物质都通过Z液进入Y液中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会导致X液的pH明显降低D.若饮食过咸,则X、Z、Y的渗透压都可能升高4.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

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D.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B.仅依靠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就能维持血浆pH的稳定C.机体细胞既依赖于内环境又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D.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就能维持内环境稳态6.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的部位可能是在反射弧的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①②B.②③C.②④D.④⑤7.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射弧是人和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B.任何反射弧中的感受器都位于身体表面C.任何反射弧的神经中枢都在脊髓灰质中D.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8.下图所示的神经纤维膜上有A、B、C三个点,现将一电流计的两极分别连接在A、B两点,若在C处给一强刺激,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A.偏转一次,方向向左B.偏转一次,方向向右C.偏转两次,方向相反D.偏转两次,方向相同9.某人大脑的某个部位受到损伤后,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能听懂别人的谈话,却读不懂报刊上的新闻。

2018高二生物期初试卷(附答案)

2018高二生物期初试卷(附答案)

2018高二生物期初试卷(附答案)图1细胞内细胞外相对浓度胰岛素CO2阳离子A 阳离子B 糖蛋白ADP +Pi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3周质量检测高二生命科学(拓展)试卷命题人:高二生命科学备课组2018年3月1日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生物中,用碘液染色后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棕黄色球状结构的是……………()A.水绵 B.颤藻 C. HIV D.大肠杆菌2.人体出现地方性甲状腺肿与肌肉抽搐症状是因为缺少……………………………()A.碘、钙 B.钠、钙 C.铁、锌 D.钾、钠3.下列措施属于切断乙型肝炎传播途径的是…………………………………………()A.隔离病人 B.消毒餐具 C.锻炼身体 D.接种疫苗4.下表中关于食物中营养物质的鉴定,材料、试剂和显色结果均正确的是………()选项鉴定成分材料试剂显色结果A 还原性糖红心火龙果班氏试剂加热砖红色B 蛋白质鸡蛋清双缩脲试剂蓝色C 淀粉大米碘液黑色D 脂肪大豆油苏丹III试剂橘红色5.图1表示ATP的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含有磷元素B.②很稳定C.③表示核糖D.④表示腺嘌呤6.某酵母菌菌株基因突变,其线粒体失去了原有的功能,那么该菌株………………()A.不能产生CO2B.不能利用氧气C.不能产生能量D.不能分解葡萄糖7.图2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某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其中通过图3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图2 图3 A.阳离子A B.阳离子B C.胰岛素D.CO28.在人体糖代谢过程中,不能发生的是…………………………………………………()图4a 细胞c 物质 红细胞b 细胞吞噬A .肝糖原→血糖B .葡萄糖→脂肪C .CO 2+H 2O →葡萄糖D .葡萄糖→CO 2+H 2O +能量9.下列选项的图示中,能正确表示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是…( )10.猴子听到锣声就会作出爬杆的动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反射为条件反射B .锣声是无关刺激C .该反射由相应的反射弧完成D .为防止该反射消退,需要不断强化11.图4表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 细胞表示致敏T 细胞B .b 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 .红细胞膜上无抗原物质D .c 物质化学本质是多糖12.大丽菊块根上能长出芽,形成新的植株。

2017-2018市统考高二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卷答案

2017-2018市统考高二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卷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评生物试卷(考试时间:下午2:30—4:00)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在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相应试题的答案填入下表。

1.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正常情况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下列哪项有关A.血浆中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C.血浆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答案:AB.血浆的pH D.人的体温解析:渗透压是指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作用,单位体积内溶质微粒的个数决定渗透压,因此,血浆中无机盐、蛋白质含量越多,渗透压越大。

2.如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B.三种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占快速调节的地位C.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一直维持在稳定不变状态答案:D解析:人体内环境调节的三种方式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且三种方式中神经调节最为迅速,A B正确。

内环境理化性质包括温度、渗透压、和pH,C正确。

内环境的稳态是相对稳定的状态,D错误。

3.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微量和高效B.通过体液运输C.在全身各种细胞起作用D.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解析:激素调节的特点包括特异性、微量高效性、体液运输、调节物质和代谢失活,故A B D正确,C错误,必须要有特异性受体才能发挥其作用。

4.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共有的特点是A.产生抗体B.产生记忆细胞D.与抗原特异性结合C.导致靶细胞裂解答案:B解析:产生抗体的是浆细胞,A错误。

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均可以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B正确。

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得靶细胞裂解,C错误。

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是抗体,D错误。

5.大面积烧伤时,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原因是A.第一道防线阻挡能力增强B.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C.体液不断流失D.皮肤不能再生解析:皮肤属于人体免疫三道防线中的第一道防线:体表屏障,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高二】四川成都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高二】四川成都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1-30每题1分,31-50每题1.5分)1.下列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抗体B.乙酰胆碱C.RNA聚合酶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2.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RNA聚合酶与特定的位点结合,并转录形成信使RNAB.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C.丙酮酸氧化分解形成CO2和H2OD.食物中的淀粉经过消化分解形成葡萄糖3.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共同构成了人体细胞生存的内环境B.当人体较长时间对蛋白质摄入不足时,乙液会变少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可以生活在甲液和丙液中D.甲液和乙液在组成上的主要差别是无机盐含量的多少4.右图表示人体的组织,A、B、C表示细胞外液。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体液调节中的信息分子通过体液传送作用于靶细胞发挥作用B.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将会增加C.激素、糖原和氨基酸都属于A的组成成分D.当A液渗透压小于C液渗透压时,易导致组织水肿5.给健康大鼠静脉注射大量的低渗盐水后,会出现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大鼠的排尿量增加C.肾小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6.如图是反射弧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人体反射活动中兴奋可以在④处双向传导B.兴奋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C.在②所在的神经元上,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D.③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7.去甲肾上腺素(NE)既是肾上腺髓质细胞分泌的激素也是某些神经一肌肉接点处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这种递质可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也可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NE继续分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E即参与神经调节,也参与体液调节B.NE作用于突触后膜,促进Na+内流C.NE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元继续分泌属于反馈调节D.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产生,体现了膜的流动性8.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丁区域没有发生K+ 内流B.甲区域与丙区域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C.乙区域与丁区域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9.如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10.某哺乳动物在20℃的环境中产热速率为Q1,散热速率为Q1′;进入0℃环境30min后的产热速率为Q2,散热速率为Q2′,则A.Q1=Q1′<Q2=Q2′B.Q1=Q1′<Q2,Q2>Q2′C.Q1>Q1′,Q2>Q2′D.Q1<Q1′,Q2>Q2′11.如图为神经调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四川省成都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过程,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细胞学说主要阐述了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B.细胞学说的建立需要理性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C.显微镜下观察到多种多样的细胞是细胞学说建立的基础D.魏尔肖所说的“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已被推翻2.某50肽中的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50肽水解得到的几种有机物比原50肽增加了4个氧原子B.若将得到的几个氨基酸缩合成多肽,则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C.若新生成的几条多肽链总共有5个羧基,那么其中必有1个羧基在R基上D.将新生成的几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将脱去3个水分子3.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B.核酸可以贮存能量供应生命活动C.人的遗传物质由4种核苷酸组成,病毒的遗传物质也是由4种核苷酸组成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染色SARS病毒可观察到DNA和RNA的分布4.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A.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需要消耗ATP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不消耗ATPC.大分子只有通过主动运输才能进人细胞D.蜜饯腌制过程中蔗糖进入细胞是主动运输的结果5.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时,观察到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现象说明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细胞B.图中阴影所示的结构为原生质层C.若将图示状态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可观察到复原现象D.图中值愈大,说明细胞质壁分离程度越高6.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后,把得到的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沉淀物(含细胞器)和未离心的匀浆,分别加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向试管滴加等量的丙酮酸后,其终产物是CO2和水的试管是()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 D.乙7.下列与生活联系的实例中,描述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可以合成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不需要从外界直接获取B.吃熟鸡蛋容易消化是因为高温使蛋白质空间结构变得松散,易被蛋白酶水解C.大量出汗的运动员可以用高浓度饮料补充水分D.大棚种植蔬菜时,选用绿色塑料薄膜可以提高蔬菜产量8.下列有关细胞生命的历程,说法正确的是()A.蓝细菌产生子代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无丝分裂B.造血干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C.细胞癌变后,细胞形态发生显著变化,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加快D.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与核酸的种类和数目均发生改变9.如图四幅图是来自于同一生物体内的、处于四个不同状态的细胞分裂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生物的正常体细胞中含有16条染色体B.图①与图③所示细胞中DNA含量比例为1:2C.图②与图④所示过程仅发生在某些器官中D.由图④可知,该生物一定是雄性个体10.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①杂种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②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③⑤D.②④⑤11.下列四项有可能存在等位基因的是()A.一个双链DNA分子 B.2条非同源染色体C.一个染色体组 D.一个四分体12.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研究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B.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让DNA和蛋白质混合作用于细菌C.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中的一种D.根据DNA分子碱基序列的相似度可判断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13.下列是某同学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①携带遗传信息;②能转运氨基酸;③能与核糖体结合;④能转录产生RNA;⑤每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⑥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14.某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请根据图中所示实验,分析下列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A.在花粉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花粉通过组织培养形成的植株A为单倍体,其特点之一是高度不育C.秋水仙素的作用是:在细胞分裂时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花粉形成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15.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胚胎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则F1中()A.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占B.染色体数正常的白眼果蝇占C.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D.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6.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的特征C.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突变产生抗药性,在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下,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17.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不需要载体蛋白B.消化道内的葡萄糖和氨基酸通过①进入血浆C.抗利尿激素增加可增强②,使尿量增加D.Ⅳ表示的器官能排出水和少量无机盐18.组织液大量积累在组织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毛细淋巴管阻塞C.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D.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19.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用于供能B.机体在运动中经体温调节降低产热量以防止体温升高C.运动员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D.球员的相互配合需要大脑皮层参与调控20.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A.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B.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D.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21.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黑点(●)表示神经元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大脑也能产生感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⑥⑤④B.肌肉受刺激不由自主收缩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①②③C.兴奋只能由⑦传递至③而不能由③传递至⑦D.肌肉受到刺激,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④⑤⑥22.如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对K+通透性增大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一定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C.在前膜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③是突触后膜,其膜内外均存在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23.图中曲线表示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化学物质X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如果X代表血糖,在a→b时段血糖浓度的升高主要是由于肝糖原分解,则b→c的变化过程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升高有关B.如果X代表抗利尿激素,c→d时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大C.如果X代表CO2,c→d时段,脑干中的吸中枢兴奋,呼吸强度增加D.如果X代表甲状腺激素,则分级调节过程可表示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24.烧伤后的伤口容易化脓的主要原因是受绿脓杆菌的感染,头孢菌素是临床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抗生素.用药前一般会对病人做过敏实验和细菌耐药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淋巴细胞接受绿脓杆菌刺激后形成的浆细胞会使绿脓杆菌裂解死亡B.吞噬细胞接受绿脓杆菌刺激后会将相关信息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C.用药前做耐药实验的原因是抗生素滥用诱导细菌发生耐药突变D.对头孢菌素过敏的患者使用头孢菌素后机体不再发生免疫反应25.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重要作用.如图为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模型,图中Ⅰ、Ⅱ表示细胞,E、F表示物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E物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有一定的流动性B.若上图表示免疫调节过程,则Ⅱ细胞可能是B细胞C.若上图表示血糖调节过程,且E与F结合使Ⅱ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增加,则可能是由饥饿引起的D.若E与F结合后,促使Ⅱ产生并释放了一种物质X,且X使E的生成量增加,这种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2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霉素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B.顶端优势的产生与细胞分裂素有关C.乙烯促进果实的发育成熟D.脱落酸不只存在于衰老的植株体内27.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28.不同处理对某种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叶产生了能促进雄株形成的赤霉素B.若对完整的植株使用赤霉素则雄株数量增多C.若对完整的植株使用细胞分裂素则雌株数量增多D.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性别分化的作用是不同的29.褐色雏蝗是每年只有一个世代的一年生昆虫.某地区褐色雏蝗从卵经若虫到成虫的季节消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褐色雏蝗的卵、若虫和成虫构成了一个褐色雏蝗的种群B.从成虫数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该地区褐色雏蝗的数量变化属于稳定型C.褐色雏蝗以虫卵的形式过冬,当年成虫的数量与卵的数量呈正相关D.决定该地区褐色雏蝗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30.如图反映了种群密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海洋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因素较为稳定B.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则常常出现因竞争而被排除现象C.若环境条件不稳定且持续时间较长,则足以使一种生物被竞争排除D.自然群落中的竞争排除现象是有限的,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31.某农场面积约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由于鹰的捕食,黑线姬鼠的年龄组成有可能发生改变32.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构成第一营养级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D.﹣2~2℃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33.鸡嗉子榕仅仅依赖于鸡嗉子榕小蜂为其传粉,而这种榕小蜂也只依靠该榕树为其提供繁殖后代的场所和食物.某科研人员通过实验发现,鸡嗉子榕之所以能吸引榕小蜂是因为鸡嗉子榕的隐头花序能分泌4﹣甲基苯甲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鸡嗉子榕小蜂与鸡嗉子榕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B.4﹣甲基苯甲醚对榕小蜂来说是一种化学信息C.鸡嗉子榕开花季节,榕小蜂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鸡嗉子榕与鸡嗉子榕小蜂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化34.某农田弃耕后发生了一系列的演替,演替过程中不同阶段优势植物和常见植物记录如表.相关判断错误的是()A.在演替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物种,并取代原有的物种B.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的垂直结构变得复杂C.农田弃耕5~10年后,群落演替至少发展到了灌木阶段D.与草本植物阶段相比,木本植物阶段的演替比较缓慢35.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A.恒温动物的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B.哺乳动物的值一般为10%﹣20%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值D.食肉哺乳动物的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36.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同化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因细胞呼吸而散失,另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B.乙1→乙2…中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C.丙中生物的生活方式为腐生或寄生D.甲同化的总能量等于乙和丙的总能量之和37.某环保部门在凌晨2点选择某养猪场附近河流的4个不同地点,由上到下依次标记为1、2、3,4并测量其溶氧量,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A.这条河流污染最严重的是地点3附近B.污染最可能从地点2附近开始C.地点3溶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光照不足,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减弱D.地点4数据表明该河流具有自我调节能力38.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以及对秸秆进行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若大量捕杀青蛙,则鼠的数量呈下降趋势C.微生物分解秸秆后产生的无机盐可被农作物利用D.该模式主要充分利用了秸秆中的能量,从而提高能量传递效率39.如图a~d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Y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的所处的营养级最低的一定是d种群B.若Y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不同演替阶段,则自然演替的顺序为a→b→c→dC.若Y表示生物的能量,则生态系统a~d四个种群间一定有食物链d→c→b→aD.若Y表示物种多样性,a~d表示四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a 40.“发展经济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要保护生态系统,应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人们在广大的山区进行人工植树造林,在许多城市建造了湿地公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片山林地上通过人工管理提高某种速生树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春天湿地公园群落中的青蛙呈“J”型曲线增长C.造成人工林中群落垂直分布的主要原因为阳光D.湿地公园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二、非选择题41.图l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图解,其中①~⑤表示代谢过程,A~F表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图2表示密闭适宜温度条件下,光照、CO2等环境因素影响植物生理活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1中,过程①~⑤中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有,物质A是.(2)图2中t2→t3段,限制氧气产生速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t5时刻叶绿体中C5的合成速率将.(3)铜是导致土壤污染的重金属之一,当土壤中铜含量超过一定浓度时,植物由于铜中毒而引起缺铁,出现失绿症.为初步验证上述结论,应设置完全培养液(A组)、培养液(B组)、培养液(C组),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同种植物,一定时间后取等量叶片检测色素含量.若组色素含量明显偏少,则上述结论正确.42.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1表现型及比例如图:(1)灰体和黑体性状的遗传遵循定律.根据上述实验可以推断短刚毛和长刚毛的显隐关系.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或.若实验一为测交实验,则丙果蝇的基因型应为.(2)实验二的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得到F1,F1中灰体果蝇8400只,黑檀体果蝇1600只.F1中Ee的基因型频率为.亲代群体中灰体果蝇的百分比为.43.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部分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婴儿出生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母体子宫内温度,最终促进腺体A 分泌甲状腺激素,该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感受器兴奋,促进下丘脑合成分泌相关激素,调节水盐平衡.(3)当血糖浓度下降时,下丘脑中的血糖调节中枢产生兴奋,最终使血糖浓度上升,此过程属于调节.(4)某种糖尿病由胰岛B 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从遗传上看,该病是病.同时发现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 细胞的抗体和效应 T 细胞,则从免疫角度来看,这是一种病.胰岛 B 细胞的损伤是机体通过免疫导致的.(5)某人全身突然被冰水浇湿,躯干、四肢的骨骼肌会产生战栗,并感觉刺骨的寒意,该过程的神经中枢分别位于、.44.植物的根是合成激素的主要器官,又是植株生长发育的基础.请回答相关问题.(1)引起茎向光生长的内因是.经研究发现根的背光生长的原因也是如此.现已测得图1中A、B、C、D四处生长素浓度,请在坐标曲线上标出A、B、C、D对应的位点.(2)生长素是由植物体内的这一物质转化而来,在韧皮部的运输方式是.(3)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促进叶与果实的衰老与脱落.有人认为植株中存在的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并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假设:植株中存在的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如图2所示的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有人认为要验证推测,必须对丙组进行修改,并在图3的1、2位置应分别放置和.②将乙组和修改后的丙组进行比较,若一定时间后,,则推测正确.③若在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组落叶数量基本相等,则可以说明.45.硫循环是物质循环的重要内容,图1是生物圈硫循环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雾霾天气,雾霾的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与汽车尾气成分相近.从物质循环的层面看,雾霾的主要原因是硫循环失衡,如图1.如何缓解S循环失衡成为中国目前比较紧迫的问题,请你给出两种种合理措施:、.(2)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若蛇的食物来自鼠,来自蛙.则理论上,蛇每增加1kg重量,至少消耗植物kg.蛙的视觉对飞行中的昆虫更敏感,蛙捕食飞虫利用的主要信息属于信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域外物种微甘菊进入该地区并快速增长,则该地区生物多样性将会.(3)某同学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图2生态系统中某种鼠的种群密度,得到的结果为:N只/km2.鼠记忆力较强,同种方法被二次捕获的概率减小,由此推断,该同学的调查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相等、偏小)图3是该同学调查鼠的种群密度时计录的该种鼠的年龄分布图(注:图形面积表示个体总数),由此图推测该时间该地该鼠的种群年龄组成属于型.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过程,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细胞学说主要阐述了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B.细胞学说的建立需要理性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C.显微镜下观察到多种多样的细胞是细胞学说建立的基础D.魏尔肖所说的“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已被推翻【考点】11: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解答】解:A、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主要阐述了细胞的统一性,A正确;B、细胞学说的建立需要理性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B正确;C、显微镜下观察到多种多样的细胞是细胞学说建立的基础,C正确;D、“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魏尔肖的名言,它认为细胞是由先前存在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这句话是正确的,D错误.故选:D.2.某50肽中的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50肽水解得到的几种有机物比原50肽增加了4个氧原子B.若将得到的几个氨基酸缩合成多肽,则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C.若新生成的几条多肽链总共有5个羧基,那么其中必有1个羧基在R基上D.将新生成的几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将脱去3个水分子【考点】16: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3、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4、分析题图:题图是某50肽及其含有的4个丙氨酸(R基为﹣CH3)的位置(分别位于第21、27、35、49位)图,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会得到4条多肽链(分别由1~20位、22~26位、28~34位、36~48位构成)和5个氨基酸(4个丙氨酸和1个第50位氨基酸).【解答】解:A、该50肽水解掉其中的每个丙氨酸均需断裂两个肽键,水解掉图中的4个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共需要水分子数=2×4=8个,得到的几种有机物比原50肽增加的氧原子为8个(每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A错误;B、由以上分析知,该50肽水解所得到的氨基酸是5个(4个丙氨酸和1个第50位氨基酸),若将得到的该5个氨基酸缩合成多肽(五肽),则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B正确;C、由以上分析知,该50肽水解所得到的肽链有4条(分别由1~20位、22~26位、28~34位、36~48位构成),每条肽链至少含有1个羧基,若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总共有5个羧。

2017-2018市统考高二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卷答案

2017-2018市统考高二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卷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评生物试卷(考试时间:下午2:30—4:00)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在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相应试题的答案填入下表。

1.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正常情况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下列哪项有关A.血浆中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B.血浆的pH2.如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B.三种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占快速调节的地位C.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3.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微量和高效B.通过体液运输C.在全身各种细胞起作用4.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共有的特点是A.产生抗体B.产生记忆细胞5.大面积烧伤时,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原因是A.第一道防线阻挡能力增强B.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C.体液不断流失6.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7.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体都能被蛋白酶水解B.抗体是免疫活性物质,属于免疫系统组成成分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8.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艾滋病病人体内的T细胞数量较低B.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C.感染HIV后的病人只有体液免疫发挥作用9.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A.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10.手足口病是由某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下列关于该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虽然能引发传染病,但是其没有细胞结构,因而它不是生物B.能引发传染病,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C.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可以培养11.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12.右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分。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抗体 B.纤维蛋白原 C.血红蛋白 D.抗利尿激素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包括 A.温度 B.酶的活性C.渗透压D.pH3.在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正确的是4.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③④⑤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④⑤C.⑤中的蛋白质含量大于③④中的蛋白质含量D.③④⑤处的渗透压小于②处的渗透压 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维持稳态依赖于机体神经一体液的调节网络B.内环境(细胞外液)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Na +和Cl -的含量 C.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D.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6.下列反应中,发生在内环境的是A.有氧呼吸B.蛋白质的合成C.在小肠内淀粉酶水解淀粉D.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和碳酸氢钠反应7.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如果只涉及结构②正常与否,其他结构均正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结构②破坏,刺激A 处,E 无反应,即无反射活动 B.结构②破坏,刺激①处,E 无反应,即无反射活动 C.结构②正常,刺激A 处,E 有反应,即有反射活动 D.结构②正常,刺激①处,E 有反应,即有反射活动 8.静息电位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离子分布特点是 A.内正外负 B.内负外负 C.内负外正 D.内正外正 9.神经纤维受到剌激时,细胞膜的变化是A.Na +的通透性增加,Na +内流 B.Na +的通透性增加,Na +外流 C.K +的通透性增加,K +内流 D.K +的通透性增加,K +外流 10.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指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树突相接触的结构B.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C.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D.若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则下一神经元不会发生膜电位变化 1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中枢位于大脑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C.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D.反射弧的传入神经是传入神经元的轴突组成的12.下列各项中,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A.胸腺B.泪腺C.胃腺D.唾液腺13.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下列激素的变化是A.促甲状腺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增加B.促甲状腺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C.促甲状腺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D.促甲状藤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减少14.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激素分子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对全身的细胞都起作用B.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后可持续发挥作用C.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D.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不受神经系统的调节或影响15.如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

四川省成都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以下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达尔文完全否认了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强调了自然选择的作用B、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环境的变化C、自然学说能科学的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D、达尔文认为自然学则作用于种群,使种群发生进化【答案】C2.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该种群A、显性基因的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频率B、随机交配将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繁殖一代后,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为0.32D、基因频率若发生变化,说明新物种已经产生【答案】C【解析】该种群中显现基因频率为0.2,隐性基因频率为0.8,显现基因频率小于隐性基因频率,A错误;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是突变和基因重组、选择、迁入和迁出,遗传漂变等,随机交配不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B错误;由哈代温伯格平衡公式可知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是:2×0.8×0.2=0.32,C正确;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D错误.【考点定位】基因频率的变化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一定会引起生物的进化B、亲子代间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也一定不变C、只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D、自然选择的直接选择对象是个体的基因型,本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答案】A4.如图是我国黄河两岸a、b、c、d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的模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B、黄河北岸的b物种迁回黄河南岸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内因是种群的基因库不同,外因是存在地理隔离C、c物种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则该物种一定在进化D、判断物种d是否是不同于物种b的新品种的方法是观察两个物种的生物能否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答案】B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共同进化是指各种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下共同发展进化B、某金丝猴种群的数量由100只发展到1000只,这种群的基因库一定变大了C、一株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矮茎豌豆,该现象属于基因重组D、用秋水仙素处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单倍体均可获得纯合子植株【答案】B【解析】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A错误;金丝猴种群的数量由100只发展到1000只,该种群的基因库变大了,B正确;一株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矮茎豌豆,该现象属于基因分离,C错误;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得到的不一定是纯合子,如Aa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到的AAaa是杂合子,D错误. 【考点定位】;生物进化6.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B、人体内环境中含有溶菌酶、激素、抗体和tRNA、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C、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生活的环境D、人体内的液体统称为体液,绝大部分分布在细胞外构成细胞外液【答案】C【解析】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淋巴液和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A错误;tRNA 在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C正确;人体内的液体统称为体液,绝大部分分布在细胞内构成细胞内液,D错误.【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名师点睛】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7.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答案】B【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8.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

四川省成都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7-2018学年上期半期考试高二生物第一部分:共40题,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所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2.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3.如图表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那么A.在单侧光的作用下,若胚芽鞘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a,则背光侧为bB.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c,则远地侧为bC.若曲线I表示生长素对植物茎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根的作用D.若曲线I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杂草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单子叶植物的作用4.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5.感染“诺如病毒”会引发人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病人的主要症状有呕吐、腹泻与发热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感染“诺如病毒”后会引起垂体大量合成抗利尿激素B.病毒的外壳蛋白作为抗原可被免疫细胞识别C.效应T细胞与“诺如病毒”结合可抑制该病毒在体内增殖D.患者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6.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特点是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血中胰岛素低、血糖高等。

四川省成都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1.高等动物的物质交换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尿素排出体外的顺序依次是()①体内细胞②组织液③血液(或淋巴)④呼吸系统⑤泌尿系统⑥消化系统⑦体外环境A.①②③④⑦ B.⑦⑥③②①C.⑦⑥③⑦① D.①②③⑤⑦2.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正常机体通过神经系统、体液、免疫系统等的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3.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A.甲状腺激素、氧气、尿素、蛋白质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C.消化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D.呼吸氧化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4.右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T细胞在④中流动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C.图中②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D.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是①②、②③、②④5.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

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6 .如图是作用于人体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四大系统模式图,图中1、2、 3、4分别是()A.消化、循环、泌尿、呼吸 B.循环、呼吸、泌尿、消化C.呼吸、泌尿、循环、消化 D.消化、泌尿、呼吸、泌尿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其成分处于不变的状态B.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C.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于消化道、组织液、淋巴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下丘脑中的神经中枢产生渴觉8.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下丘脑与呼吸、体温恒定、水盐平衡等的调节控制有关B.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血浆、淋巴中C.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随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而升高D.突触间隙的液体中也含有少量蛋白质9.如图中a、b、c分别表示3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3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B. b中有的细胞不消耗氧气C.c含有激素和消化酶D.a中细胞种类最多10.组织液生成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就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中不能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饮水过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 B.花粉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D.毛细淋巴管阻塞,淋巴循环受阻11.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中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饮食过咸,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胰岛素受体缺乏,导致血糖水平过高C.抗原刺激,导致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D.环境温度下降,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12.如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13.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2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乙中的蛋白质含量比甲高,丁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C. 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丙液中,乙酰胆碱可存在于甲中D.剧烈运动后丁中产生大量乳酸通过过程4、1进入乙导致乙的pH明显降低14.下列关于动物体内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B.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C.神经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15.激素作为一种信息分子,能把某种调节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考试时间:80 分钟满分:90 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40 题,1-30每题 1 分,31-40每题2 分)1.下列有关生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所选双亲必须是纯合子B.诱变所得植株若不出现预期性状就应该丢弃C.诱变育种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D.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的分离定律2.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工程常以抗生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B.获得目的基因需要使用解旋酶和限制酶C.基因工程的操作中需要进行目的基因检测与鉴定 D.通常用不同的限制酶来获得目的基因和处理运载体3.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不正确的是A.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C.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D.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根本上讲,若没有突变,进化将不可能发生B.迁入、迁出不会造成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保留对环境更适应的性状D.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5.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进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由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后一定会形成新的物种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一般情况下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6.一个种群中AA 占25%,Aa 占50%,aa 占25%。

如果因为环境的变化,每年aa 个体减少20%,AA和Aa 个体分别增加20%。

一年后,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A.45.5%B.20%C.18.2 %D.15.6%7.右图为正常人体体液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叙述正确的是①A、B、C、D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②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C 中③B中的CO2浓度高于C④血红蛋白存在于D 内A.②③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8.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代谢产物、激素等物质的作用B .血浆和淋巴都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的生存环境C .组织液中代谢产物大部分通过毛细血管动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D .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9.在成都七中第 38 届田径运动会 1500 米比赛中,运动员需要通过一定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 B .产热增多使体温升高,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以维持体温稳定 C .运动员剧烈运动中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血浆的 pH 仍恒定不变 D .葡萄糖的大量消耗使血糖浓度偏低,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进行调节 10.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生长激素、溶菌酶、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 .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C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D .稳态是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 11.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B .参与反射弧的神经元的细胞体不都在 b 中C .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兴奋传至 a 处时神经纤 维膜外局 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D .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不属于反射 12.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B .神经元细胞膜外 Na + 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C .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 .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 13.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 B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C .S 区受损伤,患者会得运动性失语症 D .人脑的高级功能特指语言、学习、记忆、思维功能 14.右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 B .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 .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D .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15.下图是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在a 、c 两点给予适宜强度刺激(a 点为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检测 各位点电位变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刺激c 点,b 、d 点都能兴奋,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B .刺激c 点,a 处不能兴奋是因为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 C .刺激a 点,兴奋由d 传到e 过程中,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D .刺激a 点,电流表①不偏转,电流表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16.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均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幼年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17.右图为动物的某种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激素X 是促性腺激素,激素Y 为雌性激素B.激素Y 进入靶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C.该生理过程中既存在分级调节,又存在反馈调节D.长期注射激素Y 会导致性腺萎缩,甚至失去生殖能力18.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单细胞生物只有体液调节,没有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的信号是化学信号,神经调节的信号是神经冲动C.某些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有分级调节的现象19.右图表示动物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刚进入寒冷环境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①代表促甲状腺激素B.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C.激素①作用的靶细胞也可以是甲状腺细胞D.受神经系统调节,骨骼肌发生不自主战栗20.关于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B.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C.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可将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D.组成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包括B 细胞、T 细胞和吞噬细胞A.淋巴细胞只有受到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相应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B.唾液腺细胞分泌的能杀灭病菌的溶菌酶属于第二道防线C.效应T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通过激活效应T 细胞的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裂解D.同种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与病毒特异性结合23.如图是人体某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图是体液免疫过程,能分化出细胞①的只有 B 细胞B.该免疫过程可能需要T 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的刺激C.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也可以是人体自身组织细胞D.细胞②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24.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共 8 页第 4页 A .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都是由于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异常敏感,反应过度引起的 B .免疫抑制剂使 T 细胞增殖受阻,降低了机体免疫功能,但可提高器官移植成功率 C .HIV 感染初期由细胞免疫消灭大多数病毒,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 HIV 感染 D .被毒蛇咬伤时,以抗蛇毒毒素血清对伤者进行免疫治疗属于二次免疫25.下列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相关处理,叙述错误的是A .将胚芽鞘置于黑暗与单侧光下,可以观察单侧光对其生长的影响B .将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与完整的胚芽鞘一起培养,可以观察尖端对其生长的影响C .将含 IAA 琼脂块与空白琼脂块分别放在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中央,研究其向光性原因D .用锡箔帽和锡箔环套分别处理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下面并照射单侧光,可以研究其感光部位26.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同一苹果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茎B .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有关C .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D .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 2,4-D 浓度一定相同27.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A .用赤霉素处理水稻种子,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B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C .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D .在单子叶植物水稻田里喷洒高浓度细胞分裂素可除去双子叶杂草28.研究表明植物根部 有向着背光侧生长 的特性, 现将萌发中的幼苗 呈水平状 用细线悬 挂在只能 获得单向光照的盒中气培(空气湿度完全满足幼苗的生长需要),装置如图所示。

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 长方向最可能是29.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 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 )、脱落酸(ABA )、CTK+ABA 溶液中,再将各组 置于光下。

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据图判 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 .可推测 ABA 组叶绿体中 ATP 合成速率大于 CTK 组C .本实验中 CTK 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 ABA 削弱D .可推测施用 ABA 能使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时间缩短30.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科学发现史,叙述错误的是A .达尔文的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 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B .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C .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 .温特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吲哚乙酸引起的31.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TTRR)和矮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 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A.A 组和 B 组都利用了杂交的方法,目的是一致的B.A 组 F2 中的矮秆抗病植株Ⅰ可以用于生产的占 1/3 C .B 组 F2 中的矮秆抗病植株Ⅱ可以直接用于生产 D .C 组需大量处理高秆抗病植株才有可能获得矮秆抗病植株 32.在 19 世纪中叶以前,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几乎都是浅色型(s)的。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 排出的煤烟逐渐将树皮熏成黑褐色,到了 20 世纪中叶,黑色型(S)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

下列与此相 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浅色桦尺蠖与黑色桦尺蠖同时存在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 B .桦尺蠖种群进化过程中接受选择的是各种基因型的个体 C .该地区桦尺蠖种群进化过程中 Ss 的基因型频率不会改变 D .长时间的环境污染导致 s 基因突变成 S 基因的频率增加 3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细胞内外的 Na +、K +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耗能来维持的 D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34.下图为人体稳态调节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