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洛丽塔》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
简析《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
简析《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洛丽塔》是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创作的一部小说,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描绘了主人公亨伯特·洛利的爱恋之情,以及他对少女洛丽塔的迷恋和控制。
洛丽塔这一角色成为了小说中的悲剧人物,她的悲剧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她的成长环境和遭遇。
洛丽塔的悲剧性来自于她的家庭背景。
小说揭示了洛丽塔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而她的母亲则是一个荒诞、脆弱、爱财如命的女人。
这样的家庭环境无疑给了洛丽塔不稳定和不安全的成长环境,而且她的母亲并没有给予她足够的关爱和照顾。
这样的家庭背景使得洛丽塔在性成熟期过度地渴望男性的关怀和认同,而她在这一过程中却又受到了虐待和伤害。
洛丽塔的悲剧性来自于她与亨伯特·洛利之间的关系。
亨伯特是洛丽塔的继父,他对洛丽塔的病态迷恋和控制使得洛丽塔陷入了一种不自由的状态。
在小说中,亨伯特不断地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试图让读者相信他并没有伤害洛丽塔,甚至还害怕她受到其他人的伤害。
事实上,亨伯特对洛丽塔的控制和滥用使得洛丽塔失去了自由和自主权,她在这段关系中失去了自己的成长空间和尊严,最终变成了一个无助的受害者。
洛丽塔的悲剧性还来自于她的最终命运。
在小说的结尾部分,洛丽塔被送进了一个精神疗养院,而她的命运也变得不明朗起来。
她的结局成了小说中最让人心痛的部分,因为读者不知道她是否会走出困境、重获自由,或者她是否会一直被困在亨伯特和她母亲所造成的悲惨环境中。
洛丽塔的命运无疑是悲剧性的,而其成因就是她所处的家庭环境和与亨伯特之间的关系所导致的。
洛丽塔是《洛丽塔》中的悲剧人物,她的悲剧性来自于她的家庭背景、与亨伯特之间的关系以及她的最终命运。
小说通过洛丽塔这一角色的塑造,揭示了家庭和社会环境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性,以及性侵犯和控制对个体的摧残和伤害。
洛丽塔的悲剧成因体现了小说对于人性的深刻揭示和对于道德伦理的反思。
简析《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
简析《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洛丽塔》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一部著名小说,小说以其对美国社会的描绘和对人性的深刻探讨而闻名。
其中的角色洛丽塔是该小说的灵魂人物之一,她的悲剧性命运和成因引发了人们对于道德和情感的思考,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析《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洛丽塔这个人物。
她是一个十二岁少女,与主人公亨伯特发生了一段错综复杂的爱恋关系。
洛丽塔在小说中被塑造成了一个身材娇小、天真无邪,但同时又充满了成熟魅力的女孩。
她对亨伯特的感情虽然充满了矛盾和混乱,但她的内心却充满了对爱情和自由的渴望。
在小说中,洛丽塔的悲剧命运几乎是注定的,她最终因为被一个嫉妒的女性杀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那么,洛丽塔的悲剧命运和成因是什么呢?我们不得不提到她的家庭背景。
洛丽塔的父母离异,她的母亲再婚后把她丢给了亨伯特。
这样的家庭环境无疑对她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她在亨伯特家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和呵护,而是成了亨伯特欲望的牺牲品。
她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难免对自己的身份和情感产生深深的困惑和伤害。
洛丽塔的悲剧成因还在于她的个性。
她天真无邪的外表下隐藏着对成年男性的吸引力,而她又是一个渴望自由和独立的女孩。
她对于爱情的向往和对权力的渴望,使得她在亨伯特的世界里不断受挫和压抑。
她试图逃离亨伯特的控制和伤害,却总是陷入更深的泥潭。
她的内心矛盾和挣扎最终导致了她的悲剧命运。
洛丽塔的悲剧命运还与亨伯特的人格缺陷有关。
在小说中,亨伯特被描绘成了一个自私、变态的男人,他对洛丽塔的爱并不真实,而是建立在对她身体的欲望之上。
他的行径不仅损害了洛丽塔的身心健康,更让她陷入了无尽的痛苦和绝望之中。
洛丽塔最终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她的悲剧命运也成为了亨伯特罪恶的见证。
洛丽塔的悲剧命运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
她的家庭背景、个性特点以及亨伯特的人格缺陷都为她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她渴望爱情和自由,但却在现实生活中面临重重困难和挑战。
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女主人公悲惨结局的原因分析及启示
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女主人公悲惨结局的原因分析及启示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悲剧般的故事,女主人公洛丽塔的结局让人扼腕叹息。
她从一个无辜的少女变成了被性侵犯和伤害的受害者,最终以悲惨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样的结局让人深感心痛,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社会道德、伦理观念和人性的深思。
洛丽塔悲惨结局的原因在于她所处的不友善的社会环境。
小说中描写的美国社会充满了虚伪、自私和道德沦丧的现象。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洛丽塔这样的女孩很容易沦为他人欺凌和伤害的对象。
她的父亲死后,她失去了得到关爱的机会,成为了充满孤独和脆弱的孩子。
而对她产生性幻想的男主人公亚历克斯也是在这种不友善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他对洛丽塔的迷恋和侵犯,正是社会伦理道德的败坏所造成的结果。
洛丽塔悲惨结局的原因还在于她自身的无助和受害。
洛丽塔在小说中是一个无辜的少女,她对世界充满好奇和热情,但是她并没有选择自己的命运。
她成为了亚历克斯的性对象,被剥夺了自己的尊严和自由。
在这种痛苦和压抑下,她的性格逐渐扭曲,她渴望被关爱和被理解,但却陷入了一个个的误会和困境之中。
她无法摆脱亚历克斯的控制和束缚,最终走向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这一切都源于她自身的悲惨处境,她无法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洛丽塔悲惨结局的启示在于对于社会伦理和人性的反思。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给予了我们许多深刻的启示。
在这个充满虚伪和自私的社会中,我们需要保护好自己,同时也要关爱和保护他人。
我们要意识到性侵犯和伤害对受害者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我们要秉持着尊重和保护每一个人的态度。
我们也要反思自己的人性和道德观念,做一个有责任感和善良的人。
我们要建立一个更加友善和公正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得到尊重和关爱。
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女主人公悲惨结局的原因分析及启示,给我们带来了对于社会伦理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我们要从小说中汲取教训,做一个有爱心和有责任感的人,建立一个更加友善和公正的社会环境。
浅论《洛丽塔》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
浅论《洛丽塔》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第一篇:浅论《洛丽塔》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霍尔顿形象解读英汉礼貌用语对比研究爱默生超验主义对世纪美国人生观的影响——以《论自助》为例从文化翻译学行为论看汉语国俗语的英译过程——对林语堂和《吾国吾民》的个案考察 Scarlett O'Hara and Feminism 解读《最蓝的眼睛》中的姐妹情谊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弥尔顿《失乐园》中撒旦的悲剧英雄形象The Narrative Strategies of O.Henry’s Short Stories Gender Difference in Daily English Conversation Advertising and Its Application 《吉姆爷》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论中美文化差异对其商务谈判的影响及策略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 从卡明斯的L(a 看视觉诗的可译潜势中国文化特色词的英译——以《阿Q正传》的两个译本为例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805 990 74 9 模糊语在商务英语谈判中的语用研究英文征婚广告和中文征婚广告所体现的文化差异女性形象下的女权主义思想——浅析汤亭亭小说《女勇士》译员主体性在歌曲《我有个梦》歌词翻译中的体现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及其翻译《呼啸山庄》和《远离尘嚣》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的对比书面语言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英语中介语无标志被动语态的错误分析从女性视角看男权主义下的婚姻秩序——以《苔丝》为例中国特色词汇及其翻译从莎士比亚女性主义意识浅析《驯悍记》主角凯瑟琳娜A Studyof Self-Other Relation in The Painted Veil 论标示语汉英翻译中的等效问题论《爱玛》的反讽艺术约翰.邓恩诗歌艺术陌生化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由国内“外语早**”看关键期假设英语单位名词研究——以《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为例从跨文化角度对商标翻译的研究简•奥斯汀《诺桑觉寺》中人物对爱情和婚姻的不同态度《辛德勒名单》主人公性格分析Reconstruction of Black Identity in Toni Morrison’s Beloved Analysis of the Individual Heroism in the American Movies 从电视剧《绝望主妇》看委婉语的交际功能“词块”理论及应用前景探微43 英语广告双关语的语用功能An Analysis of the Random and the Determined in 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 45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中女性主义意识的对比研究46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47 《彼得潘》中的“成长”主题 48 《傲慢与偏见》中的三层反讽 49 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中英组织文化差异的跨文化研究 51 英语新词汉译原则研究关于中美大学生消费观异同的文化分析(开题报告+论)53 On Translation of Humorous Language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5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55 Translation of English News 56 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之对比研究57 论《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 58 《红字》的人文主义色彩 59 英汉广告文化和翻译《小妇人》与《傲慢与偏见》中女性爱情观对比研究 61 霍桑清教观的矛盾性在《红字》中的体现An Analysis of Gothic Atmosphere in The Shining 63 Text Cohesion in 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 64 《呼啸山庄》中哥特式风格的表现 65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On House’s Model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A Case Study of Li Mi’s Chen Qing Biao 67 Existentialism in Prideand Prejudice 68 《还乡》中游苔莎的悲剧命运分析69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美国梦 70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72 浅析卡夫卡小说中的荒诞意识从目的论角度研究法国香水网络广告语的汉译本的语言特征 74 浅析商务谈判中的恭维语应用 75 文化负迁移对翻译的影响浅析小组合作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77 英语体育新闻的翻译An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n Chinese Catchwords 79 本哈德•施林克小说《朗读者》“平庸的恶”现象研究 80 浅谈涉外英语合同的特征及翻译技巧 81 从电影《阿甘正传》看二战后美国价值观 82 国际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的礼貌策略 83 张培基翻译个案研究之背影从民族文化心理差异角度看功能对等论在商标翻译中的运用 85 欧•亨利短篇小说中幽默的翻译86 从“硬汉”角度分析《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皮拉尔 87 英汉语言性别歧视对比研究An Analysis of Key Elements of Cross-cultural Business Negotiation 89 英语外贸电子邮件的语篇分析 90 归化和异化在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91 电影英文片名汉译的原则论莎士比亚《尤利乌斯凯撒》墓地演说中的人际意义的实现手段93 顺应理论视角下《红楼梦》中社交指示语的英译研究94 从浪漫主义角度剖析《海上钢琴师》在中国流行的原因 95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女性人物的认知局限 96 英汉化妆品说明书对比及汉译策略英汉工具类名转动词实时构建的整合分析--基于网络论坛语料98 《老人与海》中的和谐关系小组合作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100 隐转喻名名复合词的语义分析浅析《看不见的人》中的第一人称叙述策略102 论基督教教义对美国人慈善观的影响A Study on Theme Slogan Transl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104 中美商务接待文化差异Analysis of Social Condition from American Gold Rush in The Call of the Wild 106 《远大前程》中皮普成长的心路历程EFL Learning Strategies on Web-based Autonomous Learning 108 英语“名词+ ly”类形容词的词化分析、语义特征及句法功能 109 交际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10 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111 论《爱玛》中的反讽Comparative Study of Love-Tragedy Between Romeo and Juliet and The Butterfly Lovers 113 文化与幽默欣赏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 115 试析诗歌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处理浅析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在求职面试中的应用117 试析运动品牌口号语的中英译失误The Tran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 119 美国梦的幻灭——追问盖茨比命运的悲剧性根源 120 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 121 浅谈中美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哈里的迷惘与自我救赎——《乞力马扎罗的雪》的哲学解读123 荒诞与抵抗——《局外人》中莫尔索的荒诞表现之原因分析 124 《了不起的盖茨比》和美国现代社会从传递文化信息视角探讨《红楼梦》翻译中“异化”与“归化”策略 126 从文化负载词褒贬意义看中西文化差异 127 从文化视角浅谈旅游英语翻译 128 中西服饰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129 金钱决定婚姻英汉颜色词语象征意义的对比执著——赏析《暮光之城》女主角Bella的爱情观132 旅游翻译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从礼貌原则看《威尔与格蕾丝》的对话134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互动 135 英语广告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排比的修辞功能在政治演讲辞中的应用An Analysis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Nature and Civilization in Wuthering Hei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criticism 138 Influence of Western Food Culture upon Chinese People 139 从《纯真年代》的人物塑造看伊迪丝华顿的女性主义意识140 中美价值观的比较--以《老友记》为例 141 浅析《飘》中的女性意识浅谈交际教学法在中学课堂中的问题与对策论《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体系及霍尔顿的精神世界144 凯特肖邦《觉醒》中女主人公女性意识的觉醒145 论《简•爱》中伯莎•梅森的疯癫 146 从中西文化对比看英文电影字幕翻译 147 从Salsa舞解析墨西哥人的性格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大一学生阅读策略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149 《嘉莉妹妹》中女主人公的服饰所反映的女性意识150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151 《呼啸山庄》男主人公希斯克里夫的性格分析152 论莎士比亚《尤利乌斯•凯撒》墓地演说中的人际意义的实现手段 153 《呼啸山庄》中嵌套式叙述的美学功能154 影响英语阅读效果的主要因素与策略——针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155 法律英语中的情态动词shall的翻译156 从女性主义批评看《金色笔记》中的人物描写 157 Problems in the Oral Class and Solutions to Them 158 违反合作原则所表达的会话含义—以《越狱》中Theodore Bagwell话语为例 159 A Study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Business Etiquette 160 分析苔丝悲剧的形成原因161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 162 英语基本味觉词“甜/苦”的隐喻机制163 用合作原则分析莎士比亚《李尔王》中的会话含义 164 英语商务信函的文体和语言特点165 从合作原则看英语广告中模糊语言的运用及解读 166 论《弗兰肯斯坦》中贾斯汀的悲剧167 浅析莱辛在《屋顶丽人》中的女权主义思想 168 《麦田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分析 169 《劝导》中安妮•艾略特的道德判断 170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正迁移与负迁移 171 中外汽车文化对比研究 172 论翻译的艺术173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苔丝》174 分析《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的个性特点175 性格决定命运----浅谈《老人与海》桑提亚哥性格特点176 从《哈利波特》看儿童的成长 177 中西方寒暄语简要对比研究178 从原型批评理论角度分析威利洛曼的悲剧179 Yellow Peril–the Image of Fu Manchu in the West 180 解读《飘》中斯佳丽的形象181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应用研究182 Emerson’s Ideas on Nature and Social Harmony 183 从许渊冲“三美论”评析《声声慢》三个译本184 从《紫色》中的意象看黑人女性身份的自我重塑185 试析《远大前程》中匹普性格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86 论英语广告语中的双关应用及翻译187 从《虎妈战歌》看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 188 旅游与文化18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90 浅论《洛丽塔》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191 从《成长的烦恼》和《家有儿女》的对比看中西方家庭价值观的差异192 Heathcliff’s Pilgrim’s Passage193 女性形象下的女权主义思想——浅析汤亭亭小说《女勇士》194 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研究195 从文学作品中透析东西方女性异化现象 196 从文化差异角度来分析习语的翻译 19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98 英语电影的中文名称翻译199 On the Sufferings of the Protagonists in Wilde’s Fairy Tales from the Aesthetic Perspective 200 群体隐私和个体隐私——中美家庭中隐私观念的对比研究第二篇:试析《骆驼祥子》悲剧命运的根源钦州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试析《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命运的根源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李幼英学号指导教师单位中文与传媒学院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年月试析《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命运的根源汉语言文学专业级李幼英指导教师×××摘要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一部悲剧作品,自从问世以来一直以它的悲剧性激励着和启发着读者。
简析《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
简析《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洛丽塔》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一部著名小说,小说以其引人注目的主题和复杂的人物形象而闻名。
悲剧人物洛丽塔是本书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角色。
她的成因和悲剧命运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简析《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从多个角度来深入探讨这一深刻的人物形象。
洛丽塔这一人物形象的产生,与她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
小说中描述了洛丽塔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
洛丽塔的母亲是一个放纵和疏于教导的女人,对洛丽塔的教育和管束都十分不力,导致了洛丽塔在成长过程中缺少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小说中,洛丽塔经历了家庭的破裂和父母的离异,这些不幸的家庭背景也让她在心理和行为上产生了许多不健康的倾向,使她成为一个悲剧人物。
洛丽塔成为悲剧人物的另一个原因,是她与男主人公的不正常关系。
在小说中,洛丽塔与男主人公雨果一起生活,并且发生了不道德的关系。
雨果在小说中被描绘为一个受过教育但是道德败坏的男人,他对洛丽塔的关心和照顾只是出于自己的私欲。
他对洛丽塔的影响和控制,使得洛丽塔在他的控制下变得更加不健康和悲惨。
这种不正常的关系也是洛丽塔成为悲剧人物的重要原因之一。
洛丽塔成为悲剧人物的原因还在于她自身的性格和行为。
洛丽塔在小说中被描绘为一个青春期的少女,她的性格和行为都呈现出不成熟和不健康的一面。
她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和自我价值,没有清晰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而是陷入了一种迷惘和无助的状态。
在小说中,洛丽塔的行为经常让人无法接受,她的种种不健康行为也直接导致了她最终的悲剧命运。
洛丽塔成为悲剧人物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她的家庭环境、与男主人公的不正常关系以及自身的性格和行为都共同导致了她的不幸命运。
在《洛丽塔》这部小说中,洛丽塔这一悲剧人物形象对于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社会问题和伦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也引发了读者对人性和道德的深刻思考。
希望本文的简析能够为读者对《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有更深入的理解。
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女主人公悲惨结局的原因分析及启示
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女主人公悲惨结局的原因分析及启示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以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独特的叙事风格而闻名于世。
小说讲述了一个悲惨的女主人公洛丽塔的一生,她经历了无尽的痛苦和悲剧,最终走向了不幸的结局。
本文将探讨洛丽塔悲惨结局的原因,并思考其中的深层启示。
洛丽塔悲惨结局的原因之一是她所经历的性侵和虐待。
小说中的主人公亨伯特·洛利是洛丽塔的继父,他对洛丽塔进行了多次性侵犯和虐待。
这种儿童性侵对洛丽塔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成为了她一生的阴影。
她在成年后也陷入了不健康的性关系中,这些都是她悲惨结局的导火索。
洛丽塔悲惨结局的原因还在于她的心理扭曲和自我保护机制。
在小说中,洛丽塔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创伤,她逐渐产生了心理防卫机制,让自己将那些不堪回首的昔日记忆抹去,以便忘记和逃避。
她逐渐变得冷漠、孤僻、荒唐和自私,最终走向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洛丽塔悲惨结局的原因也在于她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经历。
洛丽塔是一个被迫成熟的少女,她在年幼时失去了父母,同时又遭遇了亨伯特的性侵和虐待。
她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和保护,缺乏良好的教育和引导,这使她在生活中显得孤独无助,最终导致了悲惨的结局。
洛丽塔悲惨结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性侵和虐待、心理扭曲和自我保护机制、社会环境和生活经历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也使我们深切反思和思考,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加重视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环境,以免再次发生类似的悲剧。
面对洛丽塔这一悲惨结局,我们需要认真反思和深刻反省,从中汲取深刻的启示。
我们应该关注和保护弱势群体,特别是未成年人的权益。
在家庭和社会中,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保护,杜绝一切可能侵害他们的行为。
我们应该重视心理健康,关注心理创伤的治疗和康复。
对于那些遭受了创伤和伤害的人,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自信和生活的勇气。
我们应该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走向美好的未来。
简析《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
简析《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洛丽塔》是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备受争议的作品。
小说通过主人公洛丽塔的形象,探讨了性爱、虐待、心理变态等多重主题,塑造了一个深具复杂性和悲剧性的人物形象。
洛丽塔在小说中首先以一个被性侵犯的少女形象出现,她是一位十三岁的少女,被三十九岁的主人公亨伯特·亨伯特绑架,并成为他的性对象。
洛丽塔的童年丧失了她理应拥有的无忧无虑和天真无邪,成为性虐待的牺牲品。
造成洛丽塔这一悲惨命运的成因多种多样。
她成为亨伯特的猎物,得益于男主人公的权力和统治欲望。
亨伯特通过心理控制和性虐待,将洛丽塔控制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这种不平等的权力结构使得洛丽塔无法摆脱自己的困境。
洛丽塔也具备自身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她既是受害者,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挑逗性的少女,对亨伯特展现出强烈的吸引力。
洛丽塔的魅力使得亨伯特无法自拔,成为控制她的动力源泉。
小说中的社会、家庭环境也给洛丽塔的成长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洛丽塔在一个缺乏父爱且家庭关系紊乱的环境中长大,她的母亲对她不够关心,而她的继父则对她展开性攻击。
这样的家庭环境导致洛丽塔对爱与性的认知出现了偏差,难以建立健康的性别认同。
洛丽塔最终在小说中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她在与亨伯特的虐待和盘剥中丧失了自我,她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和创伤。
而当她试图逃离这一困境,寻找自由与真爱时,却被社会和命运的无情插手打断,最后在一场车祸中失去了生命。
通过洛丽塔这一悲剧性的人物形象,纳博科夫在《洛丽塔》中探讨了性虐待、心理扭曲和道德沦丧等主题,揭示了人性的黑暗面和社会的不完善性。
洛丽塔的悲剧源自于对她的虐待,同时也源自于她自身的复杂性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小说中的洛丽塔成为了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人物形象,引发了读者对于伦理和道德的深思。
简析《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
简析《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洛丽塔》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一部小说。
小说主题曲折复杂,其中的悲剧人物洛丽塔更是承载了整个故事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对《洛丽塔》中的洛丽塔及其成因进行简要分析和解读。
一、洛丽塔的形象洛丽塔是一个十三岁的青春期少女,她是小说的男主人公亨伯特的继女。
洛丽塔机智聪明,开朗自信,那种热情洋溢的天性,深深吸引着亨伯特。
作者在小说中塑造了洛丽塔的形象,从她的容貌到性格,都充满了一种令人着迷的迷人特质,吸引着读者的目光。
特别是男主人公亨伯特,他深深沉浸在对洛丽塔的痴迷之中,忘乎所以,甚至漠视了洛丽塔的幸福和感受。
洛丽塔是一个迷人、快乐和智慧的青春期女孩。
然而,她的生活却并不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美好。
二、洛丽塔的悲惨命运洛丽塔的父母离异,她被安置在寄宿学校接受教育。
然而,她在寄宿学校的生活并不愉快,经常被欺负和孤立。
在这样的环境中,她渴望着爱与关注,并逐渐被亨伯特所吸引。
亨伯特被洛丽塔的美貌和活泼聪慧所吸引,于是开始追求她。
在亨伯特和洛丽塔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亨伯特逐渐掌握了洛丽塔的家庭和学校的资料,开始对她进行掌控,阻止她与其他男性接触。
此时,洛丽塔逐渐感觉到了自己遭到了压迫,开始对亨伯特心生厌恶。
然而,亨伯特并不理会她的感受,反而自我安慰,认为洛丽塔也爱着自己。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维持了长达两年的关系。
在此期间,洛丽塔渐渐成熟,并意识到自己的情感。
然而,当她准备和亨伯特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亨伯特却残忍地将她扔在了寄宿学校,并让她成为自己的诱惑工具和性玩具。
这个变化对洛丽塔来说非常残酷和无法接受,她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并对未来失去了希望。
洛丽塔的悲剧命运主要来自于她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作者在塑造洛丽塔的时候,给出了一些线索,使读者能够看到洛丽塔的背景。
他的父母离婚,她被父亲忽视,母亲也不关心她。
洛丽塔逐渐感觉到了孤独和无助,在寄宿学校流落异乡,没有人关心她。
简析《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
简析《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洛丽塔》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于1955年出版的小说,讲述了中年男子亨伯特·亮普斯与他对邻居的女儿洛丽塔之间的禁忌爱情故事。
洛丽塔作为小说中的悲剧人物,在她的成长和个性中存在着一系列因素导致悲剧的产生。
洛丽塔的家庭环境是她悲剧人物身份的重要成因之一。
她出生在一个没有父爱的家庭中,母亲哈瓦娜是一个放纵和不负责任的人,无法提供给洛丽塔一个稳定的家庭环境。
洛丽塔从小缺乏亲情和爱,成为她在生活中寻求爱和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
洛丽塔自身的青春期困惑与迷失也是导致悲剧的成因之一。
小说中描述了洛丽塔年轻时对性的好奇和早熟,以及她对男性的吸引力。
这一切都导致了亚伯特的诱惑和迷恋,同时也使洛丽塔在感情上易受伤害。
她的迷失和对亚伯特的误读导致了她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失去自我,成为亚伯特性欲的牺牲品。
洛丽塔个人的弱势地位和亚伯特对权力的掌控也是导致其悲剧的成因之一。
亚伯特是一个聪明且心机深重的人,他利用洛丽塔的孤独和渴望得到爱和温暖的心理,将她控制住。
他通过教育与金钱的手段使洛丽塔成为他的“私有财产”,将她控制在自己的权力之下,导致了洛丽塔在这段爱情中的被动和悲剧的境地。
整个社会对于这种禁忌的爱情的不满和谴责也是造成洛丽塔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亚伯特和洛丽塔的关系被认为是犯罪行为,受到了社会的道德与法律的谴责。
这导致了洛丽塔在社会和家庭中失去了地位和尊严,进一步加深了她的孤独和痛苦。
《洛丽塔》中洛丽塔作为悲剧人物的成因可以归结为她的家庭环境、青春期困惑与迷失、个人弱势地位和社会对禁忌爱情的谴责等多个因素。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她陷入一个无法逃脱的悲剧境地,成为整个小说的核心角色。
简析《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
简析《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洛丽塔》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一部著名小说,讲述了主人公亨伯特·洛尔的病态爱情故事。
洛丽塔是这部小说中的重要角色,她的悲剧命运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弦。
洛丽塔的成因涉及到多种因素,包括家庭背景、性侵害和心理创伤等,下面就从不同角度简析《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
洛丽塔的家庭背景是她成为悲剧人物的原因之一。
她的母亲是一个放荡不羁的女人,经常与不同的男人发生关系。
在小说中,她的母亲将她送到了养父亨伯特·洛尔的家中,由于母亲的不负责任,洛丽塔长大的环境大大不利于她的成长。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洛丽塔缺乏安全感和爱的滋养,她的童年时光并不快乐,这对她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性侵害是导致洛丽塔悲剧命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小说中描述了亨伯特·洛尔对洛丽塔的性侵犯和控制,这种行为严重伤害了洛丽塔的身心。
亨伯特·洛尔对洛丽塔的性侵害使她失去了自由和尊严,成为了一个被他人操纵和控制的对象。
这种心理创伤和身体伤害对洛丽塔的成长和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她走上了悲剧的道路。
洛丽塔的悲剧命运还与她自身的心理状态和情感需求有关。
在小说中,洛丽塔渴望得到亨伯特·洛尔的爱和关注,然而他却只对她进行性侵害和控制。
洛丽塔在亨伯特·洛尔的操纵下变得自卑和消沉,她对爱的渴望被扭曲成了一种不健康的依赖和迷恋。
在小说中,洛丽塔无法摆脱对亨伯特·洛尔的情感纠缠,这种情感上的困扰也成为了她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
《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家庭背景的不健康、性侵害和心理创伤以及个人情感需求等因素共同作用,最终导致了她的悲剧命运。
通过对洛丽塔成因的简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中这个悲剧人物的内心世界,也更加珍视每个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简析《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
October 2019读与写杂志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2019年10月第16卷第10期Vol.16No.10简析《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刘春瑜(天津商业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天津300134)摘要:《洛丽塔》是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流传最广,争议颇多的一部长篇作品。
小说主要描写了具有恋童癖倾向的中年男子亨伯特和美国寡妇夏洛特之女十二岁洛丽塔之间的故事。
本文将分析洛丽塔的性格特点和成长背景,进而分析悲剧人物洛丽塔的成因,追究其在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教育的缺失。
关键词:洛丽塔悲剧人物缺失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0-0018-01《洛丽塔》大部分篇幅是男主人公亨伯特的独白。
少年时他与同龄小伙伴安娜贝儿相恋,但安娜贝儿不幸死于伤寒早早夭折。
亨伯特自此始终迷恋九到十四的小女孩。
成年后,他与一位同龄女子结婚后离婚。
又到美国与寡妇夏洛特相遇并结婚,但亨伯特结婚的目的只为接近她的女儿洛丽塔。
命运似乎非常偏袒亨伯特,夏洛特在发现日记秘密后,出门意外死于车祸。
于是亨伯特带着继女开始了穿越全美的自驾旅行。
两年后,洛丽塔终于找机会逃离了亨伯特的掌控,而后结婚,怀孕。
亨伯特给处于贫苦的洛丽塔送钱时得知当年是剧作家奎尔蒂带走的她,于是他杀了奎尔蒂,后锒铛入狱。
洛丽塔也随后因难产而死去。
1洛丽塔的性格特点和成长背景小说开篇的第一句即“洛丽塔,我的生命之火,我的欲念之火。
我的罪恶,我的灵魂。
”洛丽塔是战后生于美国、长于美国的“时尚”女孩。
像那个年代十二三岁孩子一样,她喜欢流行音乐、好莱坞情节剧、电影杂志等等。
年幼时父亲去世,之后她和母亲一起生活。
母亲夏洛特属于战后富裕的美国中产阶段。
在母亲眼中,洛丽塔是个性情不稳定的女孩,平时总是吵吵闹闹的、不耐烦的、固执的,爱打听闲事的、成绩不好,也不听话。
一天,帅气又有学识的房客亨伯特的到来激起了夏洛特对男人的欲望,于是很快嫁给了亨伯特,并打算洛丽塔夏令营活动回来把她送到寄宿学校,这样就可以没有干扰的和亨伯特每天厮守在一起。
简析《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
简析《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洛丽塔》是俄国文学大师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以其极具争议和引人深思的题材广为人知。
小说通过主人公伊戈尔•霍布斯的视角,讲述了他对少女洛丽塔的病态爱情之旅。
洛丽塔一角被视为悲剧人物,她的成长背后有着诸多的成因。
本文将就《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进行简析。
洛丽塔在小说中被塑造成了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
她是个13岁的少女,性感且具有攻击性,通过她与霍布斯的关系,展现出了一种曲折而悲惨的生活。
洛丽塔的父母缺席,她的母亲早逝,与此她与霍布斯的关系被塑造为一种不健康的挑战,一种不成熟的心理吸引。
洛丽塔的成因可以从她的家庭背景和性格特点入手。
洛丽塔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少女,她内心充满了因父母早逝而产生的缺陷与痛苦。
在小说中,她拒绝与霍布斯发生性关系,却在关系中又表现出对霍布斯的依赖。
洛丽塔的叛逆和成长问题不断在小说中展现,这也使她成为悲剧人物的重要原因之一。
洛丽塔的成因还可以从作者的刻画入手。
纳博科夫在小说中对洛丽塔进行了极其细腻而深刻的刻画,使得她的悲剧性格更加鲜活。
在小说中,洛丽塔的成长过程被塑造成了一场挑战与煎熬,她处于一种无法自拔的痛苦状态。
洛丽塔的成因不仅仅是来自于她自身的成长问题,更来自于她和霍布斯之间复杂而变态的关系。
洛丽塔的成因也涉及到了社会环境和价值观的影响。
在小说中,洛丽塔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一个缺乏父母关爱、缺乏安全感的环境。
这种社会环境使得洛丽塔的成长之路充满了挑战与磨难,使得她成为了悲剧人物的典型代表。
《洛丽塔》中的悲剧人物洛丽塔具有多方面的成因,这些成因包括了她自身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作者的刻画与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
洛丽塔的悲剧性格令人深思,也使得她成为了小说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人物。
对于洛丽塔的成因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小说,也能够引起我们对现实社会中类似问题的关注。
简析《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
简析《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洛丽塔》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中年男子海明威学教授的迷恋未成年女孩洛丽塔的故事。
洛丽塔被塑造成一个悲剧人物,其成因既有个人因素,也受到环境的影响。
首先,洛丽塔的成长环境对她的性格和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
她的母亲是一位旅游作家,经常与女儿周游列国。
因此,洛丽塔从小就长期缺乏稳定的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这导致她对父爱的渴求和孤独感的加剧。
此外,她的母亲也是一个性开放的女性,经常与男性约会,洛丽塔从小就接触到了她母亲诸多情人的性行为,这对她的性认知和心理状态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次,洛丽塔的早熟和性骚扰经历使她的性格更加复杂。
在小说中,洛丽塔被塑造成一个早熟的少女,她在十三岁时便已经发育完全。
在她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有成年男子对她做出不当的行为,包括海明威学教授自己。
这些经历使她既希望得到男性的关注和爱护,又害怕被欺骗和伤害,在性行为和感情之间摇摆不定。
最后,海明威学教授对洛丽塔的性侵犯是洛丽塔成为悲剧人物的根本原因。
海明威学教授是一个有妻子有子的中年男子,他对未成年女孩洛丽塔的迷恋最终演化成了性侵犯行为。
他不断地控制、性虐待洛丽塔,让她在深深的心理创伤中无法自拔。
虽然洛丽塔之后与海明威学教授逃离,但她的心理创伤已经造成了无法修复的伤害。
总之,《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的成因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环境、个人因素和性侵犯行为的结合,导致她的人生走向悲剧。
这也提醒我们,不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在面对性侵犯和忧郁等心理问题时,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帮助非常重要。
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女主人公悲惨结局的原因分析及启示
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女主人公悲惨结局的原因分析及启示《洛丽塔》是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其情节引人入胜与深刻的心理描写而著称。
而其中的女主角洛丽塔则是小说中最耀眼的角色之一。
她的悲惨结局引起了人们的深思与讨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洛丽塔的悲惨结局呢?又从中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呢?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探讨。
洛丽塔的悲惨结局源于她的童年时期所遭受的性侵犯。
小说中的主人公亨伯特·洛尔(Humbert Humbert)对洛丽塔进行了性侵犯并控制她,这种行为给洛丽塔留下了永久的心理创伤。
她的童年被亨伯特·洛尔所摧残,失去了幸福的童真,而这种心灵上的伤害是无法抚平的。
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洛丽塔身上的心理创伤时常会作为阴影笼罩着她,影响着她的性格和行为。
这些心理上的问题最终导致了她的悲惨结局。
洛丽塔的悲惨结局与她对爱情的迷失不无关系。
在小说中,洛丽塔对美满的爱情充满了向往,但同时也充满了对青春期的好奇和渴望。
这种对爱情的渴望和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使得她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她在寻求爱情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在亨伯特·洛尔的操纵下失去了自由和独立。
她没有意识到自己对于爱情的渴望已经成为了她悲惨结局的导火索。
她的这种对爱情的渴望导致了她在成年后不断被各种男性所利用,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洛丽塔的悲惨结局也与她自身的心理问题有关。
在小说中,洛丽塔的性格有些叛逆和孤僻,她自身心理上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她的悲惨结局。
她对亨伯特·洛尔的反抗和对其他男性的迷恋都是她内心的困惑与挣扎的表现。
她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爱情,也不知道如何在复杂的情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种内心的挣扎最终导致了她在爱情与性的纷扰中走向了悲惨结局。
洛丽塔的悲惨结局引发了人们对于未成年性侵与性问题的深刻思考。
小说中亨伯特·洛尔对洛丽塔的性侵犯行为揭露了社会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性问题。
简析《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
简析《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洛丽塔》是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作品,是文学史上一部备受争议的小说。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者亨伯特·亨姆伯特(Humbert Humbert)的视角,描绘了他对少女洛丽塔的迷恋和性关系。
洛丽塔成为小说中的悲剧人物,她的悲剧不仅仅是因为她是一个被性侵犯的少女,还因为她的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
洛丽塔的成因与她的家庭背景密不可分。
她是一个典型的家庭缺失的孩子,父母都对她的成长没有关注。
她的母亲是一个放荡不羁的女人,经常追求新的男性情感。
她的父亲则是一个酒鬼,对她无关心。
在这个没有父爱的家庭中,洛丽塔对爱的渴望变得异常强烈,她渴望被关注和疼爱。
这种缺失的家庭环境加剧了她对性关系的不理性追求,她通过与年轻男子的性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情感和心理需求。
洛丽塔的悲剧也与她自身的性格和心理状态有关。
洛丽塔是一个早熟的少女,她拥有成年女性的身体和诱人的魅力,但内心却是一个不成熟的孩子。
她缺乏理性和判断能力,容易被他人的引导和操控。
在与亨伯特的关系中,她被他迷恋和控制,并无法觉察到自己所处的危险环境。
她对性的渴望和对亨伯特的依赖导致了她的自我毁灭,她无法从这种有害的关系中解脱出来。
洛丽塔的悲剧也反映了社会对性问题的漠视和对少女保护的缺失。
小说中的人物和社会对洛丽塔的遭遇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忽视和漠视态度。
亨伯特作为小说的叙述者,试图为自己的罪行辩解,试图让读者接受他对洛丽塔的侵犯。
而洛丽塔的母亲则对自己的女儿缺乏关爱和保护,她不顾洛丽塔的安全将她送入了亨伯特的控制之下。
整个社会也对洛丽塔的遭遇漠不关心,没有及时揭露和制止亨伯特的行为。
这种对性侵犯和对少女保护的缺失导致了洛丽塔的悲剧。
《洛丽塔》中洛丽塔成为悲剧人物的原因主要是她的家庭背景、个人性格和心理状态以及社会对性问题的漠视和对少女保护的缺失。
小说通过洛丽塔的悲剧命运揭示了现实社会中对性侵犯和对少女保护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简析《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
简析《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1. 引言1.1 悲剧人物洛丽塔的介绍悲剧人物洛丽塔,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她的故事让人深感悲伤和心痛。
洛丽塔是一个年仅12岁的少女,美丽、无知、天真,却注定了悲剧的命运。
她的童年被毁于她后来与40多岁的男主人公亨伯特的不正常关系。
洛丽塔的命运一直备受争议和抨击,她是一个深受伤害的灵魂,她的悲剧与生俱来的天真和无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洛丽塔的形象在文学史上独具一格,她的故事唤起了人们对于道德、伦理和人性的深刻思考,也引发了对于权力和弱势、成年与幼童、爱与性欲之间的关系的讨论。
对于洛丽塔这个悲剧人物,人们要思考的不仅是她个体的命运,更是她所代表的一种无助和被剥削的弱者群体。
在探讨洛丽塔的悲剧成因和后果时,我们也应该反思社会对于这类儿童的保护和关注,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和健康的成长环境。
2. 正文2.1 洛丽塔的成长经历洛丽塔的成长经历可以说是充满着悲剧与荒诞。
她的童年时光并不如同龄人那般美好无忧,反而充斥着性虐待与心理创伤。
洛丽塔的父母离异后,她被送至一所寄宿学校,那里的环境并不友好,同学们常常欺负她。
加上家庭的影响,洛丽塔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安全感与依恋对象,导致了她对亨伯特这位成年男性的依赖与迷恋。
在与亨伯特的相遇之后,洛丽塔对他的依赖越来越深,将他视为唯一可以依附的对象。
亨伯特却并非一位真正关心她的人,而是将她视为自己欲望的满足物。
洛丽塔试图寻找父亲般的关爱与安全感,却陷入了更加扭曲的关系中。
洛丽塔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伤害和背叛,她的心理逐渐扭曲,对世界充满了猜疑与愤怒。
她逐渐失去了对爱情与幸福的信念,沉溺于一种无助与绝望的状态之中。
洛丽塔的成长经历充满了悲剧色彩,她所受的伤害与心灵创伤造就了一个被社会遗忘的孩子,一个注定孤独终老的灵魂。
【内容到此结束,总字数达到2000字】。
2.2 洛丽塔与亨伯特的关系洛丽塔和亨伯特的关系是《洛丽塔》中的核心之一,也是这部小说的核心之一。
《洛丽塔》男主人公亨伯特的悲剧根源
理 论有很 多契合之处。弗氏的这 些理论 为分析亨伯特的人 生悲剧提供 了新的视 角。亨伯特 幼年时期 两次失败的性经历 ,
以及成年后他的白我、 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动态失衡是他的心理病因, 同时也是他人生悲剧的根源。
收 稿 日期 :20 _0 5 o 9_ 3
亨伯特对这两次幽会 的回忆使 用的语言 相当含蓄 , 轻
描淡 写 , 让很多读者认 为他就是一个旁观者。然而 , 这些轻
作者简介 :张梦雪 (9 2 ) 18 一 ,女 ,河南开封人 ,湖南第一师范学 院公共 外语教学部 助教 ,我的内脏——都献给她的慷慨
“ 洛丽塔” 是一个 比他 的名字更 有 知名 度的名 字。然而 这 也是一个在美 国社会消失了的名字 , 因为 在《 丽塔》 洛 出版 之后 , 没有一个美 国家庭 愿意 把 自己的 女儿取 名为 “ 丽 洛
塔 ” 【 。 ] ‘
学英语教学研究 。
7 O
20 09年
张梦雪 :洛丽塔> < 男主人公 亨伯特 的悲剧根源
第 3期
描淡写的文字背后隐藏 的却是令亨伯特痛苦终生 的心灵感 受。这些残酷的儿时经历给亨伯特 以后的人生抹上 了永久 的阴暗底色 。文 中有 多处 对此进 行 了描 写 , 比如 “自那 以 后 我生活的二十五年逐渐变细 , 了一个不 断颤 动的尖稍 , 成 最终消失不见 了”11 [6以及 “ 管我看 上去 很有 男子 气概 , 1 尽 但实际上却非常胆 怯。一想 到要 碰上什 么非常下流不快 的
疹伤寒。 …” ”
时社会对道德的期望值 , 更承载 不 了主人 公亨伯 特炽热 而 沉重的感情和生命 的重 量 , 而 使悲 剧 的产生 成为 必然 。 从 在2 0世纪的文学理论思潮里 , 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 析学 无疑是浓墨重彩 的一笔。在《 丽塔》 , 洛 中 主人公 亨伯 特是
简析《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
简析《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洛丽塔》是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于1955年出版的小说,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描绘了主人公亨伯特与特殊少女洛丽塔之间的禁忌恋情,并探讨了人性的黑暗面和道德伦理的深度问题。
洛丽塔是小说中的一位悲剧人物。
她的悲剧性主要源自于她的童年被剥夺和性虐待。
洛丽塔的童年被剥夺了。
她的父母早逝,她成为孤儿,被寄养在亨伯特家中。
亨伯特是一个中年男子,对洛丽塔抱有不正当的性欲望。
在他的监护下,洛丽塔失去了正常的童年生活。
她没有受到正常的爱和关怀,而是被迫要适应亨伯特对她的控制和虐待。
这种剥夺了洛丽塔玩耍、学习和成长的权利,使她的童年被抢走了。
洛丽塔的悲剧人物形象也表现在她的心理成长中。
她在亨伯特的控制下渐渐对他产生了依赖和情感。
尽管她知道这种关系是不被道德和社会接受的,但她无法摆脱亨伯特给她带来的欲望和情感上的支持。
她对亨伯特是爱恋又恨意相结的复杂情感。
这种内心的纠结和矛盾使洛丽塔的心灵陷入了深深的苦闷和困境。
洛丽塔的成因在于社会和家庭的失序。
她的父母早逝使她成为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而亨伯特的出现给了她一个表面上的家。
亨伯特的不正当行为和控制让她无法真正得到温暖和爱。
小说中也反映了社会对性侵儿童的沉默和无视,没有得到及时和适当的保护和帮助。
这些环境因素促成了洛丽塔的悲剧命运。
《洛丽塔》中的洛丽塔是一个悲剧人物,她的童年被剥夺了,她遭受了性虐待,她的心灵受到了深刻的伤害。
她的悲剧成因在于社会和家庭的失序。
这部小说对于人性的探讨和道德伦理的思考提出了重要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简析《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
简析《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洛丽塔》是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描写了主人公亨伯特·洛尔的爱恋他几乎继女,同时也是故事的名字洛丽塔的成长历程。
洛丽塔作为小说中的悲剧人物,其性格和成长过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异乎寻常的人物形象。
本文将对《洛丽塔》中悲剧人物洛丽塔及其成因进行简析。
洛丽塔的悲剧性格首先展现在她的童年生活。
洛丽塔的父亲早年去世,母亲则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她,导致她处于一种缺乏家庭温暖和关爱的环境中。
在她最需要被保护和照顾的时候,她却感受到了孤独和无助。
这种童年的心理创伤对她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她在心理上变得软弱、敏感、孤独,并且渴望获得关爱和重视。
这些心理特征成为了她悲剧性格的基础。
洛丽塔的悲剧性格还表现在她被性侵的经历上。
小说中的主人公亨伯特·洛尔对洛丽塔进行了性侵行为,对她进行了严重的身体和心理伤害。
这种伤害使得她的情感和人格深受摧残,变得扭曲和痛苦。
在这种情况下,她的悲剧性格得到了更加深刻的展现。
她由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女变成了一个内心受伤、心灵扭曲、性格叛逆的少女,整个人生命轨迹也因此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洛丽塔是一个悲剧人物,她的悲剧性格主要体现在她的童年生活、被性侵的经历以及对爱情的追求上。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洛丽塔在整个故事中都散发着一种悲剧气息。
洛丽塔的形象既代表了受害者的无辜,又展现了一个深受伤害的心灵。
她的一生都被性侵的阴影所笼罩,她对爱情的追求也终究没有得到满足,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洛丽塔》通过这一悲剧人物的形象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痛苦和扭曲的内心世界,从而引发了对人性、爱情、道德等诸多问题的深刻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2017 届)论文(设计)题目作者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职称)论文字数论文完成时间大学教务处制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一、论文说明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英语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找扣扣805990 074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
部分题目已经写好原创。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1、(英语毕业论文)Saussure’s Five Contributions to Linguistic Study and Its Modern Applications2、(英语毕业论文)从认知角度看“水”的一词多义现象3、(英语毕业论文)《晚安,妈妈》中公共汽车和洗衣机的象征寓意(开题报告+论文)4、(英语毕业论文)解读《爱玛》中的女性主体意识(开题报告+论文)5、(英语毕业论文)中英礼貌用语差异6、(英语毕业论文)从翻译美学角度评析白朗宁夫人“How do I Love Thee?”四种汉译本的得失7、(英语毕业论文)A Brief Study on Brand Name Translation8、(英语毕业论文)凝视与对抗:《屋顶丽人》中的两性战争(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9、(英语毕业论文)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10、(英语毕业论文)中国英语学习者道歉言语行为的中介语石化现象(开题报告+论文)11、(英语毕业论文)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12、(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13、(英语毕业论文)浅谈《竞选州长》中的幽默与讽刺14、(英语毕业论文)《宠儿》中塞斯的性格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5、(英语毕业论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中隐喻的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6、(英语毕业论文)英汉“悲伤”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17、(英语毕业论文)《智血》中主要人物生命历程解读(开题报告+论)18、(英语毕业论文)少儿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9、(英语毕业论文)从文化角度看商标翻译的失误20、(英语毕业论文)分析中美家庭观念的差异-以李阳家暴事件为例(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21、(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22、(英语毕业论文)从后殖民视角解读《孤独的割麦女》(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23、(英语毕业论文)人性的苏醒—《香蕉鱼的好日子》主题研究24、(英语毕业论文)《觉醒》与《欢乐之家》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权思想之比较(开题报告+论文)25、(英语毕业论文)《鲁滨逊漂流记》中‘星期五’的意义(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26、(英语毕业论文)An Analysi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inTeaching Spoken English in China27、(英语毕业论文)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地位—《远大前程》中人物郝维仙之研究28、(英语毕业论文)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策略研究29、(英语毕业论文)英文电影名称汉译原则和方法的研究30、(英语毕业论文)英汉广告互译的顺应化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31、(英语毕业论文)交际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研究(开题报告+论文)32、(英语毕业论文)中英报刊新闻标题语言特色探讨(开题报告+论文)33、(英语毕业论文)语境顺应视角下英语情景喜剧中幽默字幕翻译--以《生活大爆炸》为例(开题报告+论文)34、(英语毕业论文)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35、(英语毕业论文)从《红楼梦》和《飘》看中美恭维语比较36、(英语毕业论文)英语汽车商标的翻译策略(开题报告+论文)37、(英语毕业论文)论《达芬奇密码》中的基督教元素(开题报告+论文)38、(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39、(英语毕业论文)A Comparative Study of Feminism in Jane Eyre and Wuthering Heights (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40、(英语毕业论文)《西游记》和《哈利波特》的对比41、(英语毕业论文)商务电子邮件中礼貌用语的运用(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42、(英语毕业论文)On the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the Death in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by Hemingway(开题报告+论文)43、(英语毕业论文)解读《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玫瑰”的象征意义44、(英语毕业论文)试析中英婚姻生活差异及其原因(开题报告+论文)45、(英语毕业论文)简与林黛玉性格及命运对比46、(英语毕业论文)论奥斯卡•王尔德的唯美主义47、(英语毕业论文)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的《奥兰多》(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48、(英语毕业论文)从欧•亨利笔下的小人物探寻人生的真正价值(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49、(英语毕业论文)女性主义家园乌托邦思想的构建--论夏洛特•吉尔曼在《戴安莎的作为》50、(英语毕业论文)从《河东狮吼》与《套礼服》的对比中分析中美婚礼的差异51、(英语毕业论文)探析《红字》中齐灵渥斯的恶中之善(开题报告+论文)52、(英语毕业论文)《非洲的青山》与《乞力马扎罗山的雪》中描写非洲形象的改变53、(英语毕业论文)超验主义思想在惠特曼诗歌中的体现(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54、(英语毕业论文)从目的论角度比较研究《彼得•潘》两个中文译本(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55、(英语毕业论文)A Study of C-E Translation of Tourist Materi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e(开题报告+论文)56、(英语毕业论文)《围城》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开题报告+论文)57、(英语毕业论文)《抽彩》和《蝇王》的艺术魅力比较(开题报告+论文)58、(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59、(英语毕业论文)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Francesca in 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Based on Jung’s Collective Unconscious(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60、(英语毕业论文)On Symbolism in D.H. Lawrence’s The Rainbow(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61、(英语毕业论文)The Influence of Bob Dylan and His Works on American Social Movements62、(英语系经贸英语)贸易壁垒下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突破之路—以华为为例63、(英语毕业论文)电影《死亡诗社》中的教育意义64、(英语毕业论文)从个人英雄主义到爱国主义的升华—《荷马史诗》中阿喀琉斯形象的分析65、(英语毕业论文)用目的论理论研究英汉电影名翻译(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66、(英语毕业论文)《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考尔菲德精神世界的分析67、(英语毕业论文)英汉互译中不可译现象的文化阐释68、(英语毕业论文)高中英语“后进生”产生的原因以及补差方法研究69、(英语毕业论文)从目的论角度看公司网页误译70、(英语毕业论文)《喜福会》中隐喻的使用71、(英语毕业论文)艾米丽·勃朗特《呼啸山庄》中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形象分析72、(英语毕业论文)原版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研究(开题报告+论文)73、(英语毕业论文)论《简爱》对当代女性爱情观的启示74、(英语毕业论文)卡森•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福柯式解读(开题报告+论文)75、(英语毕业论文)美剧字幕中的译者主体性——以美剧Gossip Girl第一季为例(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76、(英语毕业论文)从浪漫主义角度剖析《海上钢琴师》在中国流行的原因(开题报告+论文)77、(英语毕业论文)《雾都孤儿》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78、(英语毕业论文)从文化无意识的角度分析《喜福会》中的边缘人79、(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80、(英语毕业论文)《儿子与情人》中扭曲的爱(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81、(英语毕业论文)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Main Characters in Daniel Defoe’s Roxana and Emily Zola’s Nana82、(英语毕业论文)论伊恩•麦克尤恩作品《赎罪》中的道德观83、(英语毕业论文)从文本类型角度看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开题报告+论文)84、(英语毕业论文)论美国精神在《阿甘正传》中的反映85、(英语毕业论文)《祝福》两个英译本翻译中文化缺失现象的对比研究(开题报告+论文)86、(英语毕业论文)车贴中的语言污染现象研究(开题报告+论文)87、(英语毕业论文)从目的论角度比较研究《彼得•潘》两个中文译本(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88、(英语毕业论文)从文本类型角度看企业外宣材料的翻译(开题报告+论文)89、(英语毕业论文)从贫穷到堕落——解读嘉莉妹妹中嘉莉的奋斗历程(开题报告+论文)90、(英语毕业论文)“词块”理论及应用前景探微(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91、(英语毕业论文)Pragmatic Study on the Humor Effect in The Big Bang Theory(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92、(英语毕业论文)浅析公示语的翻译(开题报告+论文)93、(英语毕业论文)从奥运菜单看中式菜肴英译名规范化程度(开题报告+论文)94、(英语毕业论文)英汉礼貌用语对比研究95、(英语毕业论文)《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性格分析96、(英语毕业论文)On Michael Moore's Fahrenheit / From the Rhetoric Perspective97、(英语毕业论文)从合作原则看《傲慢与偏见》中的会话含义(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98、(英语毕业论文)英语词汇在日常生活中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99、(英语毕业论文)《威尼斯商人》中的种族及宗教冲突(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00、(英语毕业论文)从翻译目的论角度分析商务广告翻译101、(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102、(英语毕业论文)论英语专业八级口语测试的内容效度(开题报告+论文)103、(英语毕业论文)浅析英语新闻标题特点及其翻译技巧104、(英语毕业论文)《恋爱中的女人》欧秀拉和古迪兰的性格对其爱情观的影响(开题报告+论文)105、(英语毕业论文)中译英口译活动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实证研究106、(英语毕业论文)On the Differences of Jocasta Complex in Sons and Lovers and Jin Suo Ji(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07、(英语毕业论文)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语言特色分析(开题报告+论文)108、(英语毕业论文)广告中反语现象的关联分析109、(英语毕业论文)中法身势语的文化差异研究110、(英语毕业论文)福克纳笔下的“南方淑女”--从互文视角解析凯蒂和艾米莉的边缘化形象特征(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11、(英语毕业论文)浅论中文商标的翻译(开题报告+论)112、(英语毕业论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宠儿》(开题报告+论文)113、(英语毕业论文)论《弗罗斯河上的磨坊》中的人物关系及象征意义114、(英语毕业论文)顺句驱动原则下英汉同声传译中英语非动词转换为汉语动词的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115、(英语毕业论文)从顺应论角度看英汉称谓语的翻译(开题报告+论文)116、(英语毕业论文)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处理策略(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17、(英语毕业论文)Developing University Students’Cross-cultural Awareness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118、(英语毕业论文)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开题报告+论文)119、(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120、(英语毕业论文)从体育舞蹈看中西方社会的审美文化差异(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21、(英语毕业论文)卡森•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福柯式解读(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22、(英语毕业论文)解读《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俄狄浦斯的影响(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123、(英语毕业论文)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开题报告+论文)124、(英语毕业论文)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Future of Gothic Novel125、(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126、(英语毕业论文)《名利场》的女性主义解读(开题报告+论文)127、(英语毕业论文)《尤利西斯》与《春之声》中意识流手法的不同128、(英语毕业论文)英语名的取名艺术129、(英语毕业论文)英语演讲语篇中的parallelism及其汉译策略—以奥巴马就职演说稿为例(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130、(英语毕业论文)英语新闻的用词和翻译(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31、(英语毕业论文)论《最后的莫西干人》中的印第安情结(开题报告+论文)132、(英语毕业论文)A Miniature of Ambivalence and Self-Discovery as Reflected by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133、(英语毕业论文)论英语俚语的汉译—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134、(英语毕业论文)从关联-顺应理论视角研究旅游文本英译(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135、(英语毕业论文)清教思想在《失乐园》中的体现136、(英语毕业论文)Oscar Wilde’s Aestheticism o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137、(英语毕业论文)Analysis of Cross 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Failure138、(英语毕业论文)《彼得潘》中彼得潘形象分析139、(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140、(英语毕业论文)问题类型对TEM阅读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141、(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142、(英语毕业论文)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ida’s Dynamic Equivalence(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143、(英语毕业论文)英汉关于“愤怒”隐喻的分析(开题报告+论文)144、(英语毕业论文)从许渊冲的“三美论”看唐诗中的典故翻译(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145、(英语毕业论文)《奥罗拉•李》中的女性形象解读146、(英语毕业论文)Preciseness of Legal English147、(英语毕业论文)荒原背景下《还乡》和《呼啸山庄》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比较分析148、(英语毕业论文)从功能理论角度分析电影《点球成金》字幕翻译149、(英语毕业论文)从《厄舍古屋的倒塌》看爱伦坡写作的哥特式风格(开题报告+论文)150、(英语毕业论文)论马可•吐温小说中的讽刺技巧151、(英语毕业论文)英语新词的发展研究(开题报告+论文)152、(英语毕业论文)功能对等视角下汉语广告的英译策略(开题报告+论文)153、(英语毕业论文)应酬语的中英文比较154、(英语毕业论文)The Inconsistencies between Margaret Mitchell’s Gone with the Wind and Alexandra Ripley’s Scarlett155、(英语毕业论文)从《嘉莉妹妹》看现代女性的自我实现(开题报告+论文)156、(英语毕业论文)从女性主义视角浅析《纯真年代》中两位女主人公爱情观的不同(开题报告+论文)157、(英语毕业论文)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语用失误研究158、(英语毕业论文)试分析《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模式(开题报告+论文)159、(英语毕业论文)中西饮食文化中的差异(开题报告+论文)160、(英语毕业论文)浅析王尔德《快乐王子》中基督教救赎的表现形式161、(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162、(英语毕业论文)礼貌原则视角下奥巴马演讲技巧的分析(开题报告+论文)163、(英语毕业论文)从E.B.怀特的三部儿童文学作品看模糊叙事艺术(开题报告+论文) 164、(英语毕业论文)象征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的运用(开题报告+论文)165、(英语毕业论文)On the C-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66、(英语毕业论文)论《荆棘鸟》中的女性形象167、(英语毕业论文)Comparison between High and Low-context Culture in Language Expression(开题报告+论文)168、(英语毕业论文)《老人与海》中的孤独(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69、(英语毕业论文)Psychoanalytical Study of Kate Chopin’s The Awakening(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70、(英语毕业论文)浅析澳洲英语词汇文化的特色(开题报告+论文)171、(英语毕业论文)《呼啸山庄》中的哥特元素分析(开题报告+论文)172、(英语毕业论文)浅论《洛丽塔》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开题报告+论文)173、(英语毕业论文)论《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象征174、(英语毕业论文)追逐梦想的人——浅析《刀锋》中拉里的性格多样性175、(英语毕业论文)麦都思眼中的中国宗教形象(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76、(英语毕业论文)浅析卡夫卡小说中的荒诞意识(开题报告+论文)177、(英语毕业论文)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s and Influences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178、(英语毕业论文)汉语公示语翻译中的误译现象研究179、(英语毕业论文)论《英国病人》中角色的自我认知(开题报告+论文)180、(英语毕业论文)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以红茶为例(开题报告+论文)181、(英语毕业论文)公示语的功能、语言特点及翻译182、(英语毕业论文)从美国梦看美国社会流动机制(开题报告+论文)183、(英语毕业论文)美国个人主义与中国集体主义的比较(开题报告+论文)184、(英语毕业论文)初中生英语听力理解的障碍因素及对策(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85、(英语毕业论文)女性主义对《绝望主妇》人物性格塑造的影响186、(英语毕业论文)英汉翻译中词汇空缺现象及翻译策略187、(英语毕业论文)“冰山理论”在海明威小说创作中的运用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88、(英语毕业论文)《永别了,武器》中主人公亨利形象分析189、(英语毕业论文)从违反合作原则研究《生活大爆炸》(开题报告+论文)190、(英语毕业论文)《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分析191、(英语毕业论文)从翻译美学角度谈化妆品商标词的翻译192、(英语毕业论文)《幸存者回忆录》中多丽丝•莱辛的生态观(开题报告+论文)193、(英语毕业论文)从电影《刮痧》看东西方文化差异(开题报告+论文)194、(英语毕业论文)爱伦•坡的《乌鸦》中的浪漫主义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95、(英语毕业论文)从女权主义视角分析《德伯家的苔丝》196、(英语毕业论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97、(英语毕业论文)合作原则下幽默的语用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98、(英语毕业论文)商务信函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分析—基于xx公司商务往来信函(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199、(英语毕业论文)从目的论角度研究法国香水网络广告语的汉译本的语言特征200、(英语毕业论文)论交际法在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