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 11 第11章 超静定结构 缺三弯矩方程
《工程力学》第 11 章 压杆的稳定性
工程力学电子教案
压杆的稳定性
6
F u
π EI (2l )
2
2
z
F x
Fcr
根据上图所示偏心距e为不同时的 F –d 图线可以推想: 若将实际压杆看作初始偏心距 e为零的理想中心压杆,则其F-d 关系应如下图(a)、(b)所示。 当F<Fu时杆的直线状态的 平衡是稳定的(不可能弯曲);
l
y
(a) 理想中心压杆
F cr EI
z 2
n
F cr EI
z
d
令
F cr EI
z
k
, 则有
2 2 n + k n k d
工程力学电子教案
压杆的稳定性
11
得挠曲线方程
n= A sin kx + B cos kx + d
由边界条件
x=0, n = 0 x=0, n′ = 0 得 则 A=0 ,B= -d
l
π E
2
l
2
——— (3)
式中l =ml/i,为压杆的柔度,亦称长细比。 将式(3)代入(1)式,则有
s cr
π E (ml / i )
2 2
2
π E
2
l
2
sp
或改写为
l
π E sp
工程力学电子教案
工程力学-超静定结构
2KN
2KN
0.5m
2、GH平行于EF,并且GH、EF垂直于圆轴的轴线。 圆轴、GH、EF处于水平。已知:圆轴的直径为D1 =100毫米,GH、EF的直径为D2=20毫米,材料 相同。G=0.4E,M=7KNm。求轴内的最大剪应 力。
M
2m
H
1m
1m G
E
2m F
3、直角拐ABC的直径为D=20毫米,CD杆的横截面 面积为A=6.5㎜2,二者采用同种材料制成。弹性 模量E=200GPa,剪变模量G=80 GPa。CD杆 的线胀系数α=12.5×10-6,温度下降50º。求出直 角拐的危险点的应力状态。
(3)、去掉多余约束代之以反力 ,得到相当系统。
A
D
FN
FN
FN
F
B
C
FN
E
(4)、设两梁的挠度以向下为正,则变形协调方程为
CDl
D
FN 23 3EI
(5)、用能量法求 wC
l FN l EA
x FN
xF
M1(x)Fx 0x2
M 2(x)F (x 2 ) F N x 0x2
A
D
F
B
C
E
单位力作用下的内力方程:
二、刚架的静不定(各刚架的抗弯刚度EI为常量)
1、直角拐的抗弯刚度为EI,CD杆的变形 不计。求CD杆的受力。
工程力学第十一章 组合变形
11.1 组合变形的概念
一、组合变形基本概念
在复杂外载作用下,构件的变形会包含几种基本 变形,当几种基本变形所对应的应力属同一量级时,不 能忽略,这类构件的变形称为——组合变形(combined deformation)。
压弯组合变形:同时发生轴向压缩与弯曲
烟囱
双向偏心拉伸(压缩)
1.外力分析 2.内力分析
3.应力计算
D A
C B
2、中性轴方程
令y0,z0代表中性轴上任一点的坐标
D A
C B
例11-5 图示不等截面与等截面柱,P=350kN,试分别 求出两柱内的绝对值最大正应力。
解:两柱均为压应力
图(Fra Baidu bibliotek) 图(2)
FN
选择题
图示正方形截面直柱,受纵向力P的压缩作用。则当P力 作用点由A点移至B点时柱内最大压力的比值有四种答案: (A)1:2 (B)2:5 (C)4:7 (D)5:2
解:(1)外力分析
(2)内力分析
(3)应力分析 B左截面压应力最大
查表并考虑轴力的影响:
二、偏心拉伸(压缩)
偏心拉伸或偏心压缩是指外力的作用 线与直杆的轴线平行但不重合的情况。
单向偏心拉伸(压缩)
单向偏心压缩时,距偏心力较近的一侧边缘总是产生压应力 ,而最大正应力总是发生在距偏心力较远的另一侧,其值可能是 拉应力,也可能是压应力。
工程力学 超静定结构
3、分析方法
(1)力法:以未知力为基本未知量的求解方法; (2)位移法:以未知位移为基本未知量的求解方法。
2013-3-23 5
二、力法的求解过程
1.判定超静定次数 解除超静定结构的多余约束,用多余约束力X1, X2 ,X3·代 · · 替多余约束,得到一个几何不变的静定系统,称为原静不定系统 的“相当系统”; 2.在多余约束处满足“变形几何条件”,得到变形协调方程; 3.由补充方程求出多余约束力; 4.在相当系统上求解原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和变形。
超静定结构
2013-3-23
1
§10-1 力法的基本概念 一、概述
用静力学平衡方程无法确定全部约束力和内力的结构, 统称为静不定结构或系统,也称为超静定结构或系统。
在超静定结构中,超过维持静力学平衡所必须的约束 称为多余约束,多余约束相对应的反力称为多余约束 反力,多余约束的数目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B
l
1
X1 1
Fl
(3)列协调方程
A
l
11 X1 1F 0
1 1 2 4l 3 11 [ l l l l l l ] EI 2 3 3EI
1F
2013-3-23
1 1 2 Fl 3 [ Fl l ] EI 2 2 EI
3F X1 8
2013-3-23
工程力学 第11章:梁的变形
§11–2 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11–3 积分法计算弯曲变形
§11–4 叠加法计算弯曲变形
§11–5 梁的刚度条件
§11–6 简单超静定梁的解法
武昌理工学院 工程力
§11–1 概述
工程中的弯曲变形
武昌理工学院 工程力
P x y
梁在平面弯曲时,其轴 线弯成一平面曲线,称为梁
3
24 EI
3 3
q 1 3 l 2 ql ql ( l l ) ; 2 3 2 24 24
B
ql
3
24 EI
EIy C
4 3 5 ql q 1 l 4 l l 3 ql l [ ( ) ( ) ] ; yC 384 EI 2 12 2 6 2 24 2
武昌理工学院 工程力
48 EI
y C y Cm y CP Pl
3
12 EI
=
=
=
m=Pl A
EI C l/2
B Am
l/2
ml 3 EI
Pl
2
3 EI
, y Cm
ml
2
16 EI
Pl
3
16 EI
+
+
+
P
A EI C l/2 B AP l/2 武昌理工学院 工程力
工程力学-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
结点转角的 数目:3个
独立结点线位移的数目:2个 不等于层数 1
9
§11-4 位移法典型方程
Δ2
F1 Δ2
Δ1
Δ1
F1=0 F2=0
Δ1
Δ1
F2
位移法
基本体系
F1=0
k11D1 k12D2 F1P 0
F2=0
k21D1 k22D2 F2P 0
•F11、F21(k11、k21) ── 基本体系在Δ1(=1)单独作
11
28 30 16
15kN/m
↓↓↓↓↓↓↓↓
30 i
M图
Δ1 30
2i
48kN
i
4m
15kN/m
↓↓↓↓↓↓↓↓
Baidu NhomakorabeaF1
Δ1
48kN
当F1=0
基本体系
(kN.m) 4m
2m 2m
20 15kFN1/mP 36
↓↓↓↓↓↓↓↓
48kN
4i k11 Δ1=1 i
+ F1P=-16 20
MP
2i k11 =8i
M1
l
ql2/2 ↓↓↓↓↓↓↓↓↓↓↓↓↓↓↓
X1=1
MP
ql2/8
↓↓↓↓↓↓↓↓↓↓↓↓↓↓↓
M图
ql 2
m
工程力学—简单超静定问题
杆件的变形 简单超静定问题
一 、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拉(压)杆变形计算
2.熟练掌握圆轴扭转变形计算与刚度条件 3.掌握积分法求梁的弯曲变形
4.熟练掌握叠加法求弯曲变形与梁的刚度计算
5.理解超静定概念,熟练掌握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 6.了解弹性体的功能原理,掌握杆件基本变形的应变能计算
二、 内容提要
1.拉(压)杆的轴向变形、胡克定律
拉(压)杆的轴向变形为l ∆,l l l -=∆1,式中l 、1l 分别为变形前、后杆的长度。
当杆的应力不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时,可以应用胡克定律计算杆的轴向变形,即
EA
l
F l N ⋅=
∆ (4.1) 图 4.1
式中,EA 称为杆件的抗拉(压)刚度。显然,轴力F N 为正时,△l 为正,即伸长变形;轴力F N 为负时,△l 为负,即缩短变形。
公式(4.1)的适用条件:
(1) 材料在线弹性范围,即p σσ≤;
(2) 在长度l 内,F N ,E ,A 均为应力常量。当以上参数沿杆轴线分段变化时,则应
分段计算变形,然后求代数和得总变形。即
∑
==∆n
i i
i i N A E l F l i 1
(4.2)
当F N ,A 沿杆轴线连续变化时,式(4.2)化为 ()()⎰=
∆l
N x EA dx
x F l 0 (4.3)
2.拉压超静定问题
定义 杆系未知力的数目超过静力平衡方程的数目,仅用静力平衡方程不能确定全部未知力。这类问题,称为超静定问题,或静不定问题。
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 根据变形协调条件建立变形几何方程,将变形与协调关系与力之间的物理关系带入几何方程得到补充方程,再与静力平衡方程联立求解,可得到全部未知力。
工程力学11弯曲变形-精选
最大挠度及最大转角
max(L)
PL2 2EI
9
fmax
f
(L)
PL3 3EI
9
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
例2 解:建立坐标系并写出弯矩方程 a
P
P(xa) (0xa)
M (x) 0
(axL)
L
x
f 写出微分方程的积分并积分
EfI 0 P(ax)
fC1 P 1L E 6 2aIP 32 E a3 IP 3 2a E 2L I5.1 1 90 6m
校核刚度
f m ax L
f L
fm a 5 .x 1 1 9 6 m 0 f 1 5 m 0
m a0 x .4 2 1 3 4 0 0 .001
B
F1al F2l2 3EI 16EI
由这一转角引起的C点挠度为
wC1aBF 31E a2lI1F2a6E2lI
BC悬臂梁在集中载荷作用下的挠度为:
C点实际挠度为:
wC2
F1 a 3 3EI
w w C w 1 C 2 F 3 1 E a 2 l 1 F I 2 a E 2 6 l F 3 1 I E a 3 F I 1 a 3 2 E l a I1 F 2 a E 2 6 lI
18
梁的刚度校核
工程力学:11第十一章 简单的超静定问题
© 将物理方程带入该点的位移方程,从而得到有 约束反力表示的补充方程;
4、联立上述方程,从而解得该点约束反力。
11-1 拉压超静定问题
❖ 拉压超静定问题实例
已知l1=l2=l, E1=E2=E, A1=A2=A, l3 ,E3,A3 求P作用下结构各杆件的轴力
解: 平衡方程:
Fx 0 Fy 0
FN1 FN 2
FN1 cos FN 2 cos FN3 F 0
物理方程:
l1
FN1l1 EA
l3
FN 3l3 E3 A3
几何关系: l1 l3 cos
补充方程
FN1
FN 3
EA E3 A3
cos2
联立求解后得
FN1
FN 2
2 cos
F
E3 A3 E A c os2
F
FN 3
1
2
EA E3 A3 cos3
11-2 装配应力、温度应力
一、装配应力 二、温度应力
11-3 扭转超静定问题
11-4 简单超静定 梁
未知反力的数目多于平衡方程的 数目,仅由静力平衡方程不能求 解的梁,称为超静定梁
例:已知q、l,求A、B支座反力。
解除B 处约束, 代之以约束反力
工程力学-简单的超静定问题
FN1
FN2
FN3
图10.7
Fy 0, FN1 FN2 FN3 0
(a)
M B 0, FN1 a FN3 a 0 (b)
工程力学
第十章 简单超静定问题
第二步,进行变形分析,列写变形协调方程。各杆 变形如图10.6b所示,由此可以列出变形协调方程:
l1 l2
(c)
第三步,第三步,根据变形与轴力的关系,列写物
11qa4 Fa3 FNa3 FNl 24EI 4EI EI EA
第二步,画出各杆件的变形图,建立各杆件变形之间的变 形协调方程。该结构是对称的,且受力也是作用在结构的 对称轴上,因此结构的变形也是对称的。这时节点A只能在 竖直方向有一个位移,设A点移动到了 点。根据对称性,1 杆的变形与3杆的变形是相同的,只需要找出1杆(或3杆) 与2杆变形之间的关系。设1杆的变形为伸长,且伸长量
程为:
wBq wBF wBN l
(a)
工程力学
力与变形之间物理关系为:
wBq
11qa4 24 EI
wBF
Fa 3 4EI
wBN
FN a 3 EI
l FN l EA
第十章 简单超静定问题
(b) (c) (d) (e)
工程力学
第十章 简单超静定问题
将物理关系式(b)、(c)、(d)、(e)代入变 形协调方程(a),可得补充方程:
工程力学(天津大学)第11章答案
第十一章 梁弯曲时的变形
习 题
11−1 用积分法求下列简支梁A 、B 截面的转角和跨中截面C 点的挠度。
解:(a )取坐标系如图所示。弯矩方程为:x
l
M M e
=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为:x
l
M y EI e
-=''
积分一次和两次分别得:C
x
l M
y EI e +-=
'2
2, (a )
D
Cx x
l
M
EIy e
++-
=3
6 (b)
边界条件为:x =0时,y =0,x =l 时,y =0, 代入(a )、(b)式,得:0
,6
==D l M C
e
梁的转角和挠度方程式分别为:
)
6
2(12
l M x
l
M
EI
y e e
+
-=
',)6
6(13
lx M x
l
M
EI
y
e
e
+
-
=
所以:EI
l
M y l EI
M
θEI
l M θe C e
B e A 16,3,
62
=
-
==
(b )取坐标系如图所示。 AC 段弯矩方程为:)
2
0(11l x x l
M M e
≤
≤=
BC
段弯
矩
方程为
:
)2
(22l x l M
x l
M M e
e
≤≤-=
两段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分别为:
(a)
(b)
习题11−1图
x
AC 段:11x l
M y EI e
-
=
''
12
11
2C x l M
y EI e
+-=', (a ) 1113
11
6D x C x l
M
EIy
e
++-
= (b)
BC 段:e
e
M
x l
M y EI +-
=''22
22
22
2C M
x l M
y EI e
e
++-=', (c )
2
2223
22
6D x C x M x l
M
EIy
e e
+++-
= (d)
边界条件为:x 1=0时,y 1=0,x 2=l 时,y 2=0, 变形连续条件为:21
工程力学 (杨云芳) 课件 第11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
Y
B
A MA NA q
B MB NB
分段叠加法的理论依据:MB M
B
YA
M 假定:在外荷载作用下,结构
构件材料均处于线弹性阶段。
图中:OA段即为线弹性阶段 MB MA AB段为非线性弹性阶段
M
A
q
YB
MB
MA
O
YA
+
M
YB
M M
MA
MB
M M M
4kN· m
4kN
8kN· m
如图所示梁,其中 AC 部分不依赖于其它部分,独立地与大地组成一个
几何不变部分,称它为基本部分;而CE部分就需要依靠基本部分AC才能保 证它的几何不变性,相对于AC 部分来说就称它为附属部分。
A
C E A E C
C
E
A
(a)
(b)
(c)
二、分析多跨静定梁的一般步骤
对如图所示的多跨静定梁,应先从附属部分CE开始分析:将支座C 的支反 力求出后,进行附属部分的内力分析、画内力图,然后将支座 C 的反力反向 加在基本部分AC 的C 端作为荷载,再进行基本部分的内力分析和画内力图, 将两部分的弯矩图和剪力图分别相连即得整个梁的弯矩图和剪力图 。
11.2
单跨静定梁
轴力—截面上应力沿杆轴切线方向的
第十一 章合变形(工程力学)
FN A
z
FzF/Wy y
z
FyF/Wz y
y
FN
(a)
z
My
(b)
Mz
(c)
D2
D1 y
max F F z F F yF min A Wy WZ
强度条件
max [ ]
例题3 正方形截面立柱的中间处开一个槽, 使截面面积 为原来截面面积的一半。 求:开槽后立柱的最大压应力是原来不开槽的几倍。
Px 产生拉伸变形
1.外力分析
A B Py
Px
φx P
力P Px P cos
Py P sin
——轴向力 ——横向力
∴轴向拉伸和平面弯曲的组合
y
2.内力分析
A
x
1
B
Py Px +
N Px P cos M Py (l x ) P sin (l x)
N M max c max A下 max A W [ c ]
例1 悬臂吊车如图所示。横梁用 20a 工字钢制成。 其抗弯模量为 Wz = 237cm3 , 横截面面积为 A=35.5cm2 , 总荷载 F= 34kN , 横梁材料的许用应力为 []=125MPa。 C 求: 校核横梁 AB 的强度。 解:(1) 分析 AB 的受力情况 mA 0
工程力学—第十一章弯曲应力
h
z y z b
Wz
D 3
32
(1 )
4
d D
可查型钢表或用组合法求
第二节 对称弯曲正应力
[例1] 如图所示的悬臂梁,其横截面为直径等于200mm 的实心圆,试计算轴内横截面上最大正应力。
30 kN· m
D
L
M
D13 (1 0.6 4 ) 7.9 10 4 32 D1 210 mm
第二节 对称弯曲正应力
(2)比较两种情况下的重量比(面积比):
A空 4 A实
D1 (1 2 )
2
4
D2
210 2 (1 0.6 2 ) 200 2
0.7
由此可见,载荷相同、 max相等的条件下, 采用空心轴节省材料。
第二节 对称弯曲正应力
h
b
最大弯曲正应力
max
M My max M Iz I z ymax W z
bh I Z 12
3
z y d z y D d
惯性矩
矩形截面
实心圆截面 I Z
d
4
z
64
4
d 空心圆截面 I D 1 4 Z D 64 型钢 可查型钢表或用组合法求
工程力学课第11章 弯曲变形
M ( x) FA x F ( x a)
Fa (l x) l
(d)
由(a)、(c)两式可知,左、右两梁段的剪力 图各为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由(b)、(d) 两式可知,左、右两段的弯矩图各为一条斜 直线。根据这些方程绘出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如图11.10(b)和图11.10(c)所示。 由图可见,在 b a 的情况下,AC段梁任一 Fb F 图11.10 横截面上的剪力值为最大, S,max ;而集 l Fab 中荷载作用处横截面上的弯矩为最大, ;在集中荷载作用 M max l 处左、右两侧截面上的剪力值不相等。
FS ( x) FA qx
ql qx 2 x qlx qx2 M ( x) FA x qx 2 2 2
(0 ≤ x ≤ l ) (0 ≤ x ≤ l )
由上式可知,剪力图为一倾斜直线,弯矩图为抛物线。仿照例题 11.2中的绘图过程,即可绘出剪力图和弯矩图(如图11.9(b)和 图11.9(c)所示)。斜直线确定线上两点,而抛物线需要确定三个 点以上。
可得 (a) 内力 FS称为截面的剪力。另外,由于 FA与 FS 构成一力偶,因而,可 断定m—m上一定存在一个与其平衡的内力偶,其力偶矩为M,对 m—m截面的形心取矩,建立平衡方程 MC 0 ,M FA x 0 可得 M FA x (b) 内力偶矩M,称为截面的弯矩。由此可以确定,梁弯曲时截面内力 有两项——剪力和弯矩。 根据作用与反作用原理,如取右段为研究对象,用相同的方法也可 以求得m—m截面上的内力。但要注意,其数值与式(a)、(b)相 等,方向和转向却与其相反(如图11.4(c)所示)。
工程力学第十一章
M1 FQ1
FA
FB
26kN
F
0 26 2 5 FQ1 0 FQ1 16kN 5 M A ( F ) 0 2 5 2 FQ1 5 M1 0 M1 105kN m
y
[3] 选择 II-II 截面右侧为研究 对象计算弯矩剪力
q=2kN/m
FQ ( x) FQ 常数 FQ 0 FQ 0 FQ 0
M ( x)
dM ( x ) FQ ( x) dx
FQ 2 FQ1 q( x)dx
2 1
2 M 2 M1 1 FQ ( x)dx
讨论: 下面的剪 力弯矩图错在 什么地方?(时 间3分钟)
(计算数值是否正确 不考虑)
2.变形特点:
直杆的轴线在变形后变为曲线。
平面弯曲
F
q(x) M
梁轴线
FA
FB
纵向对称面
梁弯曲后,它的轴线变成了曲线。如果弯曲变形发
生在外力作用平面内(形成平面曲线),则这种弯曲称
为平面弯曲。
本章只讨论:外力在同一平面内,变形也在此平面
内的情况,也就是说只讨论平面弯曲问题。 (平面弯曲是工程中最常见的情况)
一、基本原理
如图所示简支梁受到载荷的作用: 建立坐标系
y
F1
F2
x
取其中一微段d x q(x)为连续函数,规定向上为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形协调条件: B点的 挠度为
Δ1 X1 Δ1F 0
1X1表示由于X1作用在静定基上时,X1作用 B 点沿X1方向的位
移.
1F表示荷载 F (广义力) 作用在静定基上时,X1作用 B点沿X1
方向的位移.
1F 1X1 0
A
求解这两个量
1F
由于F已知,故用莫尔积分易求
B
F
1F 由F引起B处(1处)沿X1位移
1F —在基本静定系上,由原载荷引起的在X1作用点沿X1方向
外载荷为平面力系,则 为三次外静不定静
为空间力系,则 为六次外静不定
三、超静定次数的判定
(2)内力超静定次数的判定:
一个平面封闭框架受力为平 面结构时,为三次内力超静 定;为空间受力结构,则为6次 超静定。
平面桁架的内力超静定次数
=未知力的个数-二倍的节点数.
静定系
基本系中增加 了一约束杆, 因而为一次超 静定
用车床加工细长轴时,经常 采用顶尖和跟刀架等辅助支撑以 减少其变形。卡盘和辅助支撑 构成超静定系统。
第十一章 静不定结构
§11-1 静不定结构概述 §11-2 用力法解静不定结构 §11-3 对称及反对称性质的应用
11-1 静不定结构概述
一、静不定结构
用静力学平衡方程无法确定全部约束力和内
力的结构,统称为静不定结构或系统,也称为超静
例题11-1 如图所示,车削工件安有尾顶针的简化模型,梁EI 为常数,试求支座反力.
A
F
A
F
(1)去掉多余约束代之 约束反力,得基本静定系
B
把 B 支座作为多余约束
X1
B AB 悬臂梁为基本静定系
X1 为多余反力
(2) 利用多余约束处的变形情况写出变形协调条件
A
F
1F
A
B
X1
B
1X1
1F 由F引起B处(1处)沿X1位移 1X1由X1引起B处(1处)沿X1位移
C 外力超静定问题
F
第三类:在结构外部
和内部均存在多余约束,
即支反力和内力是静不 定的,也称联合静不定结 A
B
构.
内力超静定问题
判断下列结构属于哪类超静定
(a)
外力超静定
(b)
内力超静定
(c)
混合超静定
(d)
外力超静定
(e)
内力超静定
(f)
混合超静定
三、超静定次数的判定
(1)外力超静定次数的判定:根据约束性质确定支反力的个 数,根据结构所受力系的类型确定独立平衡方程的个数,二者的差 即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A
B
C
l Mc
1F
M c
EI
1 EI
Fa a 2
(l
a) 3
Fa 3 6EI
Fa 2l 2EI
11X 1 1F 0 A
Q=1 B
求解
积分法
11
11
AB:
11 由X1引起B处(1处)沿X1位移
M (x) Q(l x) (l x)
M (x) F (l x) (l x)
F 1
定结构或系统.
在静不定结构中,超过维持静力学平衡所必 须的约束称为多余约束,多余约束相对应的反力
称为多余约束反力,多余约束的数目为结构的静 不定次数.
二、静不定问题分类
B
A
第一类:仅在结构外部存在多余
约束,即支反力是静不定的,可称为
F
外力静不定系统;
第二类:仅在结构内部存在多余 约束,即内力是静不定的,可称为内力 静不定系统;
BC:M 2 (x) 0
M 2 (x) (l x)
A
1F
C
B
aF
l
1F 由F引起B处(1处)沿X1位移
F 1
A
C
B
1F
1 EI
a
M
(x)M
( x )dx
Fa 3
Fa 2l
0
6EI 2EI
11X 1 1F 0
求解 1F 图乘法
A
1F
B
C
aF
l
M Fa
a/3
F 1 M
Mc l a/3
l
l
l3 3EI
l
Mc
X1
1F
11
Fa2 a 3l
6EI
二、力法正则方程
上例中以多余力为未知量的变形协调方程可改写成下式
11 X 1 Δ1F 0
变形协调方程的标准形式,即所谓的力法正则方程. X1— 多余未知量;
11— 在基本静定系上, X1取单位值时引起的在X1作用点X1 方
向的位移;
相当系统——在静定基上加上外载荷以及多余约束力的系 统称为静不定问题的相当系统。
B
A
F
B
A
F
B
A
F
C
超静定结构
C
基本静定系
C
相当系统
五、分析方法
1.力法:以未知力为基本未知量的求解方法; •在求解静不定结构时,一般先解除多余约束,代之以多 余约束力,得到静定基。 •再根据变形协调条件得到关于多余约束力的补充方程。
三、超静定次数的判定
(3)混合静不定系统的静不 定次数: 先判断外静不定次数, 后判断内静不定次数, 二者之和为结构静不定次数。
四、 静定基和相当系统
静定基——解除静不定结构的某些约束后得到静定结构, 称为原静不定结构的基本静定系(简称)。静定基的选择 可根据方便来选取,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选择。
11 静不定结构
工程中的超静定结构
在机械和工程结构中常采用超静定结构增加系统的刚度,提 高构件的承载能力 .
塔式吊车起重臂可简化为外伸粱结构,当需要延长主臂以 增加其回转半径时,如何才能保持原有的承载能力?
来自百度文库
辅助支撑
跟 刀 架
顶 尖
在铣床上洗削工件时,为 防止工件的移动并减小其变形 和振动,需要增加辅助支撑, 虎钳和辅助支撑构成系统
2.位移法: 以未知位移为基本未知量的求解方法.
§11-2 用力法解静不定结构
一、力法的求解过程
1.判定超静定次数 解除超静定结构的多余约束,用多余约束力X1, X2 ,X3···代替 多余约束,得到一个几何不变的静定系统,称为原静不定系统的 “相当系统”; 2.在多余约束处满足“变形几何条件”,得到变形协调方程; 3.由补充方程求出多余约束力; 4.在相当系统上求解原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和变形.
无需写出
A
用求解1F 时的单位载荷即可
B C
11
1 EI
l
M (x)M (x)dx
1
0
EI
l M 2 (x)dx l 3
0
3EI
11X 1 1F 0
求解 11
图乘法
Q=1
无需画图
用求解1F
时的单位载荷即可 ——自乘
M
A
B
11
l
l/3
F 1 M
A
B
C
11
M c
EI
1 EI
l l 2
2l 3
A
X1
Q=1
B
11
A
B
1X1
1
X
由X1引起B处(1处)沿X1位移
1
11
由X1方向单位力引起B处(1处) 沿X1位移
小变形范围内
X1 1
1X1
11
在B处施加单位力Q=1
代入有
11X 1 1F 0
正则方程
11X 1 1F 0
求解 1F 积分法
AC: M1(x) F(a x) M1(x) (l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