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合集下载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全)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全)

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1.当代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世界银行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世界贸易组织(95年)三大经济体:欧盟 & 北美自由贸易区 & 亚太经合组织主要行为主体:国家(最基本)/跨国公司/国际性组织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1 国际汇率金本位制p.s.世界贸易组织(WTO)前身为关贸总协定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入世2.影响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科技 & 资源 & 各国的制度与文化环境硬实力:经济、军事;软实力:文化、价值观3.经济全球化影响下当代世界经济的特点:a.全球分工与协作体系发生重大调整b.国家主权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和挑战c.”马太效应”愈加明显,不同国家发展水平的差距迅速拉大d.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全球性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且更加难以解决,世界经济因而受到严重影响和干扰。

因此,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世界经济不断增长、实现繁荣的同时,也带来对现状的强烈冲击,更导致一些矛盾与问题愈演愈烈。

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4.有关联合国:1945年6月26日宪章日;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日该天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6大主要机构,其中联合国大会为主要审议机构;安全理事会掌握实权包括5个拥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中俄英美法)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

1971年通过2758号决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中的席位。

联合国历任秘书长:1.特里格韦·赖伊(挪威,欧洲),1945年至1953年,辞职。

2.达格·哈马舍尔德(瑞典,欧洲),1953年4月至1961年3.吴丹(缅甸,亚洲),1961年接任,1962年当选,服务至1971年12月。

4.库尔特·瓦尔德海姆(奥地利,欧洲),1972年1月至1981年12月4.佩雷斯·德奎利亚尔(秘鲁,南美洲),1982年1月至1991年12月。

5.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埃及,非洲),1992年1月直至1996年12月,因美国投下了否决票而未能连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件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件
02 跨国威胁
跨国威胁如毒品走私、非法移民、网络犯罪等也 对全球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国际社会需要加强 合作,共同应对这些跨国威胁。
03 核武器与裁军
核武器是全球安全的最大威胁之一。国际社会应 该推动核裁军进程,降低核战争风险,维护全球 和平稳定。
国际组织与国际法
国际组织的作用
国际组织是维护全球和平、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机构。国际组织通过推动国际法和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实施,促进各国 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国际关系理论与政策制定
国际关系理论对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正确的理论指导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 更好地把握国际形势,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外交政策。
03
全球性问题与挑战
全球气候变化
总结词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代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它对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详细描述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地球温度升高、极端气候事 件频发、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产、水资源 、人类健康等方面造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也加剧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不稳定性。
会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04
国际战略与政策
大国竞争与博弈
1 2 3
大国间的经济竞争
主要表现在贸易、投资、科技和人才等方面,这 些竞争对全球经济格局和各国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
大国间的政治博弈
涉及地缘政治、国际话语权、国际制度和规则制 定等方面,这些博弈对国际秩序和地区稳定产生 深远影响。
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总结词
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它们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 展。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世界经济的行为主体包括:主权国家和非主权国家(即跨国公司、世界经济组织、地区性国家集团等)2.名词解释:跨国公司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组成,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济活动的国际性大型企业。

3.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议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

国际金融体系在70年代初收到了巨大冲击,1971年12月和1973年3月,美元两次贬值,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4.《欧洲联盟条约》(马斯特里赫条约)的签订标志欧盟的成立。

5.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6.名词解释:经济全球化是指由于生产、贸易等经济行为超越一国领土界限的大规模活动,各国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依赖这样一种经济状态,也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

7.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技术成果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散、金融全球化、跨国公司遍布全球,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作用不断加强。

8.经济全球化的作用:1)积极作用(1)生产要素得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

世界各国在日益密切的经济交往中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经济效益。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从而推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面向统一的世界市场,这会促使各国改善企业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促使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3)有利于科技成果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传播。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投资和技术转让相互促进,不断加快。

这种加速转让在客观上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发展,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工业化进程,加速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

(4)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新机遇。

2)负面影响(1)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名词解释: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与国家集团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运动的经济有机整体,也是在世界市场与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世界范围的生产力。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制,逐渐消除各种壁垒和阻碍,从而使各国经济关联性和依存性日益增强的过程。

他是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和国际分工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内时代的基本特征,世界基本矛盾的本质内容以及时代发展总趋势的集中体现。

霸权主义:是指大国或强国凭借军事力量,经济实力,使用暴力或非暴力手段,肆意干涉别国内政,任意宰割别国,操纵国际关系,从控制、支配或统治其他国家和地区直至全世界的政策和行为。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充当主角的各种力量,在一定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规模和态势。

或者说它是指国际政治中若干中心力量,,包括主权国家、国家集团一国际组织等行为主体,基于自己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实力,在一定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但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全球性整体结构和表现形态。

万隆会议:1954年4月28日至5月2日,印度、印尼、锡兰(今斯里兰卡)、巴基斯坦5国总理在锡兰首都科伦坡举行会议,会议上提出了召开亚非会议的问题,1955年4月18日——24日,在印尼的万隆召开了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参加的共有29个国家。

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而有亚非民族独立召开,讨论有关亚非国家人民的切身利益的大规模会议。

转型国家: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了又社会主义到资本主义制度历史性剧变的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这些转型国家政治上从过去的认一党执政和党政融合为一体特征的传统政治模式向认多党制、三权分立和自由选举为特征的西方民主政治体制过渡转轨,在对外关系上也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政策调整。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_教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_教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_教案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当代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发展趋势。

2. 掌握当代世界经济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3. 分析当代世界经济对我国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当代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一体化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科技创新对世界经济的影响2. 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发展趋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3. 当代世界经济对我国发展的影响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我国应对世界经济变化的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座式教学:讲解当代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经济事件,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对当代世界经济的认识和看法。

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当代世界政治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发展趋势。

2. 掌握当代世界政治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3. 分析当代世界政治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当代世界政治的基本特征多极化进程中的国际力量对比政治体制的多样性全球化对世界政治的影响2. 当代世界政治的主要发展趋势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加剧跨境问题的凸显政治文明的进步3. 当代世界政治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我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我国应对国际政治变化的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座式教学:讲解当代世界政治的基本特征、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2. 模拟联合国:让学生体验国际政治谈判的过程,提高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对当代世界政治的认识和看法。

六章:全球化与我国的发展战略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全球化的概念及其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影响。

2. 分析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3. 掌握我国应对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

二、教学内容1. 全球化的概念与进程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全球化的发展阶段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2. 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发展机遇我国的经济开放与融入全球化全球化对我国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全球化带来的外部资源与市场机遇3. 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发展挑战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国际竞争加剧对我国产业的压力全球化对我国环境与资源的挑战4. 我国的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策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三、教学方法1. 讲座式教学:系统介绍全球化的概念、进程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新教材)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新教材)

第二节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和特点
一、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 4、贸易的全球化 1990-1997年世界贸易出口额平均增长6%,远 高于同期的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的1.3% 水平。2005年全世界贸易出口总额高达103931亿 美元,占到当年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23.4% 。当 代国际贸易结构也发生巨大的变化: 货物贸易 中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上升,初级产品所占比重 下降。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上升 。
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EU)简称欧盟,它的前 身就是欧洲共同体,现有正式成员国27个。1991年12月, 欧共体的成员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正式签署《欧洲联 盟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马约》包括 《政治联盟条约》与《经济联盟条约》。《政治联盟条 约》确定了政治联盟的基本目标。条约规定,把西欧联 盟建设成欧共体的防务机构,负责制订欧洲的防务政策, 同时与北约保持一定联系。条约还规定用5年时间让西 欧联盟与北约把包括后勤在内的各项工作统一起来。 《经济联盟条约》确定了经济和货币的最终目标。规定 最迟于1998年7月1日成立欧洲中央银行,并于1999年1 月1日实行单一货币。明确经济联盟的目标,意味着成 员国把货币决策管理的自主权转让给欧洲中央银行,这 个超国家机构将承担起行使成员国货币主权的职能,以 确保价格稳定及实现统一大市场,提升成员国在经济增 长和就业方面的整体利益。1993年11月1日《马约》生 效,欧洲联盟取代欧洲共同体。1999年1月欧元的启动, 标志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发展的三阶段基本完成,欧洲 进入经济联盟与政治联盟的新阶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第一章 当代世界经济的 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第一节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演变
一、两大经济体系对立并存,美国独霸世界 经济领域 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 1、“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确立了以美元 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2、GATT—是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体制。 3、马歇尔计划和第四点计划—加强对他国的 经济和政治控制。 4、推行“道奇计划”,加大对日本的经济援 助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变动中的政治与经济: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特点(国际经济体系公共产品、金砖四国)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特征(华盛顿共识、北京共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世界经济格局,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各国或国家集团的经济力量及其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一种结构。

决定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基本因素,是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状况。

2、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基本趋势:战后世界经济急剧增长,美日欧经济体三足鼎立。

3、当代世界经济特点:第一、经济多极化不可逆转。

第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第三、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

第四、区域经济合作内涵深化从“极格局”的角度看,当今世界经济的突出特点是多极化;从“域格局”的角度看,当今世界经济则明显表现为两极分化4、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南北国家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各地区、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也严重不平衡;人口增长过快,粮食供应短缺;全球环境不断恶化5、世界政治的演变及趋势: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发展;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6、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特征:世界几大力量对比逐渐朝相对均衡方向发展;地区多极化趋势明显;发展中国家实力增强7、世界政治经济的相互影响:两个基本理论元素:国家和市场现代世界民族国家和市场的共存及相互作用产生了政治经济学。

两者的相互作用影响着世界上权力和财富的分配,但两者有各自不同的逻辑8、三种基本的政治经济学理论1)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是组织和管理市场经济以便取得最大效益、最高经济增长以及最大个人利益的学说和准则自由主义坚信市场不应受到政治干预,同时经济活动必然会加强国家的力量和安全。

自由主义者相信“绝对获益”。

华盛顿共识背景:拉美国家遭遇经济危机,苏东剧变,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

内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贸易和资金政策,宏观产业政策北京共识在“华盛顿共识”分崩离析、世贸组织会谈中断、阿根廷经济脆弱不堪,以及世界大多数地区不知新的发展范例为何模样的情况下,“北京共识”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一线希望。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一、当代世界经济是指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相互结成的一种现有关系又有矛盾的一经济体系。

其特点有:1、世界各国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进一步发展。

2、改革和调整成为世界性浪潮。

3、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愈加显著。

除此之外,世界经济将来趋向于经济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1、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①经济体制障碍逐渐清除,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开放的市场机制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认同,各国政府对经济管制逐步放松。

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减少,“无疆界市场”正在形成。

②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小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消除了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和地域差。

传统“原产地”和“消费者”之间的地理界限已失去意义,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快捷,地球对经济逐渐成为现实。

③跨国公司快速发展,凭借其独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成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是世界各国战胜危机,实现可持续和均衡增长的战略选择,但“全球经济再平衡”,不会是一个自动实现的过程,而将充满博弈与挑战。

世界经济发展长期的不平衡,造成更多的不安全因素。

经济全球化在为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南北差距,一些发展中国家内部矛盾不断加剧,削弱了其应对危机,抵御自然灾害,严重污染性疾病和跨国犯罪等威胁的能力,并导致难民和非法移民数量急剧增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既要警惕“全球经济再平衡”可能带来的挑战,也要利用其带来的机遇,积极推动自身经济战略调整,以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主动权,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成就:A、经济实力有所提高;B、初步改变了过去畸形的国民经济的结构,工业发展比较迅速;C、经济自主性有所增强,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能够按照自己的民族意愿制定本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扶植民族工业,并对外国垄断公司进行监督和管理;D、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一.世界格局(一)两极格局解体1.国际经济格局: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世界政治格局崩溃,世界经济深受影响,发生了重大变化和调整:冷战结束后,苏联继承国俄罗斯政治动荡,经济危机长达十年之久;新兴国家迅速崛起;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

2.国际政治格局(1)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西方国家害怕、敌视并千方百计扼杀社会主义国家和蓬勃兴起的世界革命运动,而美国又借此机会谋求世界霸权。

(2)两极格局的特点集中体现在:政治上两面旗帜的斗争;经济上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军事上冷战和局部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意识形态上和平演变和反和平演变的斗争。

(3)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东欧剧变、两德统一、华约解散、苏联解体,导致了雅尔塔体制的解体、两极格局终结(4)导致两极格局终结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国际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发展,世界基本政治力量的不断转换与相互作用,有力的震撼着两极格局。

第二,美苏两国在长期争夺世界霸权中矛盾不断激化,力量相互遭到削弱。

第三,苏联解体从根本上动摇了两极格局的基石。

(二)世界多极化1.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有:(1)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发展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2)美国独霸世界不得人心,遭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危及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2.当今国际格局的特征:3.世界多极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原因有:(三)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3.经济全球化的两面性:4.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体化的关系:(四)区域经济一体化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阶段: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4.最具代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五)综合国力竞争1.综合国力的含义:2.综合国力的作用:3.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内容:(1)(2)(3)(4)(5)(6)4.当今综合国力竞争的特点:(1)处于科技发展领先地位的发达国家居于优势地位(2)信息代替资本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并最终占据核心资源(3)联合争强、集团取胜的模式将是未来竞争的主要手段(4)新世纪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为一场世界范围的“创新战”(5)在新世纪的竞争中,有可能出现富国愈富,穷国越穷的趋势。

第五部分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总结

第五部分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总结
(2) 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与作用(历年无考题)
(1) 第三世界的崛起,不仅根本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 的国际政治格局,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战后国际政 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 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维护世 界和平的主要力量。
(3) 大批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深刻地改变着联合 国的面貌,使这一国际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发生很 大的变化。
第五部分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历程和两极格局的瓦解 (1) 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98年,00年考过)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世界各国和国家集团 在世界经济领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规模和态势。 其核心内容是各个或者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 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利分配状况,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取决 于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经济实力的消长。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一到 多):
(2) 推动构建和谐世界(重点关注:内容、依据、 要求)
原因: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 选择。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企盼。 目标:胡锦涛主席用八个大字来描述和谐世界的美好图景—— 持久和平、共同繁荣。
(1) 措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国情和自 身发展的需要决定的。
(1) 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是战后世界经济格 局的第一个阶段,主要表现为美国称霸世界经济 领域。
(2) 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是战 后世界经济格局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3)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加快 发展是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重新形成稳定的格局。目前世界上不确定的因素很 多。 第 新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各主要大国都 2, 在力争对自己有利的新世界新格局,为争夺对世界 新格局的主导权展开斗争,斗争的结果将取决于历 史的“合力”,在和平时期这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演 进过程。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综述】本课程着重阐述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趋势与特点;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推动构建和谐世界的努力。

重点是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趋势、特点及国际斗争的主要问题;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推动构建和谐世界的努力。

【框架体系】本课程是以专题的形式出现的,共有14个知识点:两极格局解体。

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

综合国力竞争。

大国关系。

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

地区热点问题。

联合国等主要国际组织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挑战。

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

南北关系。

南南合作。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推动构建和谐世界。

可以划分为四块:第一块,前四个知识点,主要阐述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与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趋势,包括两极格局从形成到解体(格局)、世界多极化(世界政治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第二块,从第五个到第九个知识点,主要阐述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特点,包括综合国力竞争(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以及大国关系、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地区热点问题、联合国等主要国际组织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挑战等(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四个特点)。

第三块,从第十个到第十二个知识点,主要阐述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南北关系、南南合作。

第四块,从第十三个到第十四个知识点,主要阐述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推动构建和谐世界的努力。

这是本课程的重中之重。

【复习建议】1.由于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把这门课与“形势与政策”组合在一起,作为一门考试科目,所以,一定要注意本课程中与国际形势联系密切的那部分内容,关注国际热点问题。

2.要注意把握课程的宏观体系,形成知识链,以应对综合性的题目。

3.既要全面复习,又要突出重点,特别要注意突出重点,因为本课程只考一道分析题,没有选择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一、名词解释1、世界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它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在经济相互联系中所形成的一定的国际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2、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它包括母公司及其在国外设立的分公司,是世界经济舞台上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经济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

3、世界贸易:是世界经济活动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世界经济运行状况的一大标志,它是指国际间商品、劳务、技术、管理及其他知识所有权方面的交换关系的总和,由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构成。

4、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连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所有国家、地区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5、世界政治格局:就是国际政治舞台上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系的比较集中而概括的表现形式。

6、霸权主义:是指少数大国或强国通过各种手段,对其他国家进行干涉和控制,谋求对某一地区、某一领域甚至整个世界衽统治的政策和行为。

7、强权政治:是指少数大国或强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持强凌弱、以大欺小、以富压贫的政策与行为。

8、一国两制:它是指一个统一的国家内,实行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即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9、世界主题:是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尽管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但是,它的提出表明当代国际矛盾的内容、重点和解决矛盾的途径正在发生变化。

10、国际秩序:是与国际无政府状态的混乱相对的,它是指追求国家社会或国际社会的基本或主要目标的行为格局。

11、区域集团:是指地理位置相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在经济联系愈益密切的基础上,为了促使商品、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在一定区域内更加自由的流动和有效配置,相互之间采取比对区域外国家更为优惠、开放、自由的政策,并在机制上结成联合体以至国家集团。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件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件
2 资源枯竭
资源枯竭限制了经济发展和资源分配的可能性。
3 生物多样性丧失
生物多样性丧失导致生态系统不稳定,加剧了许多环境问题。
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变革
全球供应链
国际贸易的变革推动了全球供应链 的发展和重组。
投资自由化
投资自由化和经济合作区域的形成 改变了国际经济秩序。
双边和多边贸易协议
双边和多边贸易协议推动了国际贸 易的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
国际组织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的作用
1
联合国
联合国在和平维护、人权保护和国际协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解决了贸易争端。
3
国际货币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国际金融稳定和债务解决提供了重要支持。
环境问题对全球经济和政治的影响
1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威胁到全球经济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进步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影响
数字化革命
数字化革命改变了产业结构和 商业模式,推动了全球经济的 发展。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发展催生了新的行 业和就业机会,但也带来了一 系列伦理和社会问题。
大数据
大数据的应用促进了企业决策、 市场预测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本课件介绍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重要内容,包括全球化、中国的崛起、西 方民主国家面临的挑战、国际组织的作用、环境议题、国际贸易和投资、技 术进步、新兴市场、能源安全、社会文化因素、性别与多样性问题、冲突解 决和和平建设、经济不平等、人权、腐败、侨民社群、移民、政治不稳定和 地区冲突、未来前景和挑战。
国际合作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倡导 多边主义,推动全球事务的解 决。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一、什么是时代主题?时代主题,反映时代基本特征,揭示世界基本矛盾本质内容,预示时代发展总体趋势。

正确把握时代主题,是一个国家制定内外政策的基本依据。

二、判断时代主题的基本依据。

判断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换为和平与发展,基本依据是当时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变化。

1.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2.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使各国联系日益紧密;3.美苏军事对抗形成的“恐怖平衡”使世界大战可能性降低。

三、为什么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1.保持世界总体和平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2.谋求发展进一步成为世界各国的战略重心3.合作共赢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四、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难题与挑战1.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2.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增长动力依然不足;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实现经济可持续、平衡增长任务艰巨;贸易保护主义明显升温3.地区热点和局部动荡此起彼伏新旧热点冲突多发频发军备竞赛日趋激烈4.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传统安全威胁依然存在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上升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五、20世纪70年代是和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代世界两大问题的转折期。

六、非传统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安全、网络安全、恐怖主义、环境污染、粮食安全、跨国犯罪、传染性疾病,以及能源、水资源和国际航道的安全等。

1.国际恐怖主义更加猖獗;2.网络安全已成为普遍面临的综合性挑战;3.气候变化问题趋于严峻;4.世界粮食安全问题突出;5.能源安全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稳定的战略性问题。

特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行为主体和来源更具多样性非传统安全问题具有更强的社会性、跨国性和全球性非传统安全问题治理难度大、过程长、关联性强七、和平与发展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吗?(十九大报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二章当代世界经济第三节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一、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客观历史过程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不可逆转的客观趋势。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连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所有国家、地区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1.科技革命的大发展科技革命 发达国家物质生产增长的速度、规模和数量达到新高度 生产力无限扩大和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更加尖锐 扩展国外市场的要求更加迫切 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科技革命 运输和通讯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全球性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形成 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生产活动全球化在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的基础上,随着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软化”,新一轮全球性的产业重组和转移已经开始,处于不同发展水平和层次的国家和产业,在重组和转移中正在整合为一个统一互动的全球生产体系。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国际分工的内容和机制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国际分工内容的变化: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国际分工 以现代工艺、技术为特征的国际分工;产业部门间的分工 各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物质生产领域的分工 服务领域的分工;在高技术产业中,出现了产品的研发与产品制造的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机制的变化:市场自发机制决定的分工+企业(主要是跨国公司)的协议性分工+一体化区域集团各成员组织的协议性分工总结(生产全球化):当今的国际分工正从传统的地域分工演变为全球性的网络分工。

在国际分工网络中,每个国家不仅成为这个体系产业链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了全球商品价值链的一个环节。

各国产业结构在这个生产体系的循环中动态升级,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增长命运共同体”和“结构进步共同体”。

国际分工网络中“穿针引线”的是——跨国公司。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我国外交政策一直坚持一边倒。X 新经济”也被称为“知识经济”。D 宣告建立欧洲联盟的条约是布鲁塞尔条约。X 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美、英、日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世界秩序重新作出安排。X 颜色革命”就是国家改变国旗颜色。X 议会制度是西方民主的象征和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核心。D 造成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根源是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矛盾与冲突。X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与发展宏观经济调控机制。D 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具有一票否决权。D 中国是在1971年10月5日的第26届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的。D 中国与韩国于1992年正式建交。D 主权国家是世界经济的基本主体。D 自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中国已经不是发展中国家。X 布雷顿森林体制( ); → 由关贸总协定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构成。, 冷战( ); → 是指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政策和行为,诸多经济上的封锁与制裁,政治上的 对抗,军事上的遏制等。, 强权政治( ); → 就是以强凌弱,以追求控制、统治、支配他国为 目的,以侵略、干涉、威胁、制裁为主要手段,奉行“强权即公理”的哲学,处处插手他国内政。, 马歇尔计划( ); → 美国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扶植政策。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在 哈佛大学发表了援欧演说,提出的“复兴欧洲计划”。, 霸权主义( ); → 指大国或强国凭借 军事实力,按照本国意志,对他国内政进行干涉、控制,侵犯他国领土,统治他国的一种政策。 第三世界( ); → 指那些在历史上受过殖民统治和剥削,独立后经济落后,在国际经济政治中 处于不平等的被动无权地位,在地域上大多数位于南半球的广大亚非拉国家。这些国家也被称为发 展中国家、民族独立国家、南方国家。, 2、南北关系( ); → 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 系。, 国际组织( ); → 两个以上的政府、民间团体或个人基于特定的非赢利性目的,以一定 的协议形式建立起来的跨国机构。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即相互尊重领土主权和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该原则为中国首创。1953年12月31日,周 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政府谈判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4、南南关系( ); → 是指发展中国家的 相互关系。 国家( ); → 是最基本、最活跃、最普遍的世界经济政治行为体,其活动遍及国际社会的一切 领域和一切过程,并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国家利益( ); → 指满足国家生存与发展所需的 一切物质和精神条件。, 世界经济( ); → 指世界经济行为体超越国界进行生产、分配、交换 、消费等活动的总和,是世界各国的经济在相互联系中形成的全球范围内的有机总体。, 当代世界 经济与政治行为体( ); → 指能够独立地参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事务,具有影响世界经济政治 能力的经济政治实体。, 综合国力( ); → 它是衡量国家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全方面发 展的主要指标,对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它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力量构成。 和平演变( ); → 指西方国家通过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 经济、文化渗透,促进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发生变化。2、 东欧国家的经济转轨( ); → 指东欧 国家从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3、新经济( ); →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经济中巩固其主导地位,美国掀起了一场以 高新技术为中心、以信息通讯为先导的新技术革命。4、新经济体制( ); → 1964—1982年勃 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把经济放在首位,先后三次进行完善经济体制的工作。5、行政导向型市场经济 ( ); → 指日本经济模式,主要是政府干预经济,一方面,维护和鼓励企业之间竞争与合作, 另一方面,采取行政手段对企业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1.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根源是什么?邓小平根据70年代以后美苏两霸激烈争夺的形势,一针见血地指出:“霸权主义是世界最危险的战争策源地,是危害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的根源。

”“现在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是霸权主义。

”冷战时期推行霸权主义的主要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随着苏联的解体、东欧的演变,世界的战略局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出现了“一超多强”的新格局。

但是霸权主义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的是新霸权主义。

2华沙条约组织存在的时间是?北约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简称。

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军事集团。

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和一些欧洲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

同年8月24日,北约正式成立。

目前北约共有26个成员国,它们分别是: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丹麦、荷兰、葡萄牙、卢森堡、冰岛、挪威、希腊、土耳其、德国、西班牙、波兰、匈牙利、捷克,保加利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

北约国家实行集体防御。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成员国同其他国家发生战争时,北约必须援助,包括军事援助。

平时,除法国、西班牙外,多数成员国都指派本国的一部分军队归北约统一指挥。

冰岛没有军队,无兵可派。

北约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北大西洋理事会,军事方面,主要有3个司令部,它们是:大西洋盟军最高司令部、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加拿大美国地区计划小组。

此外,还有20多个国家与北约建立了和平伙伴关系。

华约全称为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5月14日,苏联、捷克和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8国针对美、英、法决定吸收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一事,在华沙签订了《友好互助合作条约》,同年6月条约生效时正式成立了军事政治同盟——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Warsaw Treaty Organization -- WTO)。

总部设在莫斯科。

1991年2月25日在布达佩斯举行的华约政治协商委员会特别会议上,华约6个成员国(保加利亚、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苏联)的外长和国防部长分别代表本国在一项议定书上签字,宣布华沙条约组织所有的军事机构从1991年4月1日起全部解散,同时停止一切军事行动。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引言在当代世界中,政治和经济是相互关联且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领域。

政治决定了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模式,经济则反过来影响了政治的走向和决策。

本文将探讨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分析它们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当代世界政治的特点当代世界政治的特点之一是多极化和多边主义的兴起。

在过去,全球政治秩序主要由少数大国主导,但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世界政治格局逐渐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同时,国际社会也越来越强调多边主义,呼吁各国通过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

这种多极化和多边主义为国际政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也给世界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国内政治对国际政治的影响日益凸显。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内政治决策不再仅仅影响国内经济和国内民众,而是会产生全球性的影响。

例如,一国政府的经济政策调整可能会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甚至引发国际贸易战。

因此,国内政治的稳定和合理决策对国际政治与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当代世界经济的特点在经济领域,当代世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全球化的加深。

通过全球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商品、资本、信息和人员可以自由流动。

这使得全球经济成为一个整体,各国的经济命运也越来越相互依存。

全球化带来了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机遇,但也带来了经济不平衡和贫富差距扩大的挑战。

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新技术的革新和应用。

科技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产业的形态和发展模式,也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兴起。

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不仅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创新和创业的活动。

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也带来了全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政治对经济的影响政治对经济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政治决定了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政策环境。

政治稳定和良好的政治体制能够提供一个可靠的投资环境和预测性政策环境,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政治因素也会影响到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情况,政治决策是否开放、保护主义与自由主义的选择都会对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作内容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模式,是我国近几十年来不断改革创新的探索成果。但中国模式下的社会主义仍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与当代中国国情相结合,认真回顾和总结改革的历程和经验,把社会主义发展壮大,担起复兴社会主义的大任,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三)最后,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哲学来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对立统一的。邓小平同志领导革命建设80年的经验,把对两者的哲学关系应用到政治层面。对于维护和平和稳定,我们需要学习资本主义的优势和先进的地方不断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理论,但对于资本主义那些腐朽没落的地方,我们必须进行坚决斗争。社会主义需要全面的复兴和现代化,与时俱进,与资本主义不断对立而又统一的结合在一起,维持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总趋势。
三、中国社会主义的未来前景
当我们清楚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要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时,我们必须冷静的思考它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现状的改革,让它充满活力,不断吸收新鲜的养分,形成壮大的阵营,才能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担当其社会主义复兴的伟大任务。
(一)首先,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创新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源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始终强调的是自身道路的特殊性。中国模式的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应该是一次高扬社会主义的理想性和价值性之旅。社会主义不仅具有导向性的功能,而且赋予我们以超越资本主义的精神力量和勇气。正如有学者所认为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最重要的不是有没有详尽的蓝图,而是有没有认清社会主义方向的视野,有没有不相信历史已经终结的睿智,有没有不折不挠地迈向社会主义未来的勇气,有没有不断探索实现社会主义理想新途径的胆略,只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未来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如果我们只满足于目前的现状,不思进取,很快就会被世界发展的潮流而淹没,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其次,社会主义执政党派必须搞好自身建设,保持先进性。
(二)一个国家执政党的先进性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
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决定着党能否在历史舞台上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也决定着党领导的国家和人民能否不断走向兴旺发达。放眼世界,多极化形势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速度不断增加,这样的国际环境既给了我们挑战,又给了我们机遇,而中国共产党要保持生机活力,不断进行内部建设改革,把握时代的脉搏,走在时代的前列,保持活力与先进性,充分发挥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对“中国奇迹”沾沾自喜和停步不前也都是不对的。对此,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况 胡锦涛明确指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我们既不能把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当作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教条,也不能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东西看成完美无缺的模式。”
所以纵观近几十年中国模式下社会主义的发展,我们在经济,政治,军事乃至综合国力上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础上,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警方和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当代中国发展模式的成就及其价值,就在于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引领当代中国走上了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道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验在内的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不断发展壮大自己。面对这些成就与进步,不少人开始鼓吹“中国模式”的完美性,盲目自大,安于现状,不是引导人们看清危险所在,寻求突围的路径;反而沉迷于肯定现状,美化和固定缺陷。我们应该明确中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各各方面仍需要创新与改革,不断修正错误的理念。中国模式的比较优势,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政治家和学者的共识。但是,也不能把它看得尽善尽美,中国模式还未定型,有待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完善。
[关键词]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
一、“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
关于“社会主义”的最早使用,通常认为是19世纪30至40年代,“社会主义”一词在西欧广为流传。社会主义的第一阶段是——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社会主义进入了第二阶段---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1917年,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俄国诞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并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从而结束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后来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吸取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探索出了社会主义新的发展模式,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即被人称之------中国模式。
(二)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模式"具有八大特点
1.是实事求是。通过对事实的检验,中国得出了结论:前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和西方民主模式都不能使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2.是民生为大。中国纠正了西方人权观念中公民政治权利总是高于其他权利的偏见,制定了消除贫困的一系列务实政策,这可能会深刻地影响占世界人口一半的穷人的命运。3.是稳定优先。过去的30多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跨长度的持续稳定的发展,这才使中国奇迹成为可能。4.是渐进改革。中国拒绝了“休克疗法”,鼓励各种改革的试验,经济特区就是进行改革试验的地方,试验成功了再推广。5.是顺序差异。中国改革的总体顺序是:先农村后城市,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为主后政治,先进行相对容易的改革后进行相对艰难的改革。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阶段的改革为下一阶段的改革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6.是混合经济。中国力求把“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市场的力量和政府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防止市场失灵。7.是对外开放。中国保持了有选择地汲取别人长处的传统,但始终坚持了自己的政策空间,自己来决定取舍,绝不盲从。全方位地对外开放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国家之一。8.是有一个比较中性、开明、强势的政府。所以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越走越远,才能在资本主义的势力打压下坚持自己的特色与原则,坚持改革创新的道路,成为社会主义阵营坚强的支柱。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作业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
2015年12月12日
成绩(等级制)
教师评语
(一)而外界对“中国模式”的定义也是各有见解。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中国模式是一种混合模式,既不是苏联模式,也不是西方模式的延伸,既否定了苏联的完全公有化模式,也破除了西方的极端私有化模式;中国模式是国际最优经验和中国本身实践结合的产物,既有世界性,也有中国性。日内瓦学者张维为认为,所谓“中国模式”,是指“重大的经济改革和较小规模的政治改革”的有机结合,是“以一种循序渐进、摸索和积累的方式,从易到难进行改革,并吸取中外一切优秀的思想和经验”的改革和发展模式。俄罗斯学者皮沃瓦罗娃认为,中国模式是“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受国家调控的市场经济模式,这一模式是与世界潮流相一致的。”就中国目前的形式来看,“中国模式”能在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逐渐衰落的情形之下仍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并且取得不可小窥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它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