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精炼技术与工艺

合集下载

棕榈油精炼技术棕榈油目前是全球第二大食用植物油棕榈种植成本低

棕榈油精炼技术棕榈油目前是全球第二大食用植物油棕榈种植成本低

棕榈油精炼技术棕榈油目前是全球第二大食用植物油。

棕榈种植成本低,棕榈油价格低,因此在世界食用油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我国人口众多,对于植物油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我国植物油需求将保持5%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总需求量达2 800万t。

(一)油脂精炼工艺油脂精炼的目的就是为了去除杂质,达到成品食用油的标准。

工艺主要流程为:毛油—脱胶—中和—脱色—脱臭—分提。

加水水化脱胶,加碱中和或蒸气蒸馏脱酸,加吸附剂活性白土或活性炭脱色,高温负压脱臭同时脱除产生油烟的低沸点挥发物。

一、毛油过滤收购回来的毛油需经过过滤,滤去悬浮颗粒杂质以及其他杂质才能进行下面的生产。

二、脱胶胶质即磷脂、糖、蛋白质混合物、微量金属及其他杂质。

脱胶即是对这些杂质的去除工艺,原料油脂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产品的质量,原料油脂中胶质是影响油脂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些杂质使油脂与催化剂不相接触,从而降低了裂解速度,不脱胶就直接中和会因乳化而难以操作和增加油损,胶质也是油脂翻泡的原因,对产品的稳定性和色泽产生不利影响。

该公司采用顶级脱胶法,采用德国的韦斯伐利亚公司设备。

主要工艺流程:毛油→换热器→(加酸)混合器→中间罐→(加碱)混合器→离心机→(加水)混合器→中间→离心机→精炼油该法在加热到90~105 ℃的毛油中加磷酸激烈搅拌混合约3min 后,用稀碱将部分磷酸中和, 将全部油脂用离心机分离后加热水静置, 用特别高的重力加速度进行离心分离。

最后脱胶油中磷脂的含量可在5×10 - 6以下。

顶级脱胶法是由比利时的范德莫特尔公司和德国的韦斯伐利亚共同研究出的新型脱胶方法,期间需经过两次离心机分离,离心分离效果越好,脱胶效果越好,得到的精炼油品质越高。

三、中和中和脱酸是对产品质量和价格有很大影响的一道工序,如果中和工序有问题,会给脱色以后的各工序带来困难,并使产品质量和收率降低。

中和通常有两种方法即物理和化学方法,原则上物理精炼法即气提蒸馏脱酸方法应作为油脂精炼的首选工艺,化学中和方法即用氢氧化钠中和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脱酸会产生皂脚和废水。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1.油脂储存和预处理:新鲜的原始油脂通常需要经过储存和预处理,
以去除含水、杂质和异味。

油脂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和避光的地方,同时
需要定期检查油脂的储存条件。

2.脱水:原始油脂中通常含有一定的水分,水分的存在会影响后续的
精炼过程和油脂的质量。

脱水通常使用离心分离或蒸发浓缩技术,将水分
从油脂中分离出来。

3.酸化:酸化是指将原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转化为容易分离的沉淀物。

这一步骤通常使用硫酸、磷酸等酸性物质进行。

4.硷炼:在酸化后的油脂中添加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或碳酸钠,以
中和游离脂肪酸和沉淀物。

同时,也可以将部分杂质和蛋白质等分离出来。

5.脱色:脱色是去除油脂中的色素和杂质,以提高油脂的外观和品质。

常用的脱色剂有活性白土、活性炭等,通过吸附色素和杂质,使油脂变得
透明。

6.脱臭:脱臭是将油脂中的异味物质去除的过程。

常用的脱臭技术包
括蒸汽蒸馏、蒸馏水蒸馏和真空蒸馏等。

这些技术能够分离油脂中的揮发
性物质和异味物质。

7.过滤:在精炼过程的最后阶段,对油脂进行过滤,去除残留的杂质
和颗粒物。

常用的过滤方法有压滤、真空滤和压力差滤等。

8.灭菌:为了提高油脂的卫生质量,通常需要对油脂进行灭菌处理。

9.包装和储存:经过精炼处理的油脂通常需要进行包装和储存。

包装
方法通常包括塑料瓶、金属罐和灌装袋等。

以上是一个典型的油脂精炼工艺流程,不同的油脂种类和用途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获得最佳效果。

油脂精炼

油脂精炼
油脂精炼 34
3、操作温度 初温,加碱毛油温度 终温,反应后油-皂粒呈现明显分离时, 促进皂粒凝聚加速与油分离而加热所达 到的最终油温 中性油被皂化随操作温度升高而增加 间歇低温,连续高温碱炼 4、操作时间 时间越长中性油损耗越 大
油脂精炼 35
5、混合和搅拌,均匀分散;提高反应 速率 6、杂质的影响,除游离脂肪酸外,还 有胶溶性杂质、羟基化合物和色素 7、分离
油脂精炼 30
影响碱炼的因素
1、碱及其用量,理论碱量算法:NaOH(Kg)= 7.13 ×10-4×油重×酸值 超碱量 为了阻止逆向反应弥补理论碱量在分解和凝聚 其他杂质、皂化中性油以及被皂膜包容所引起 的消耗,需要超出的碱的量。 对于间歇碱炼工艺超碱量在0.05-0.25%。 对于连续碱炼工艺,超碱量占理论碱的10-50%。 GNAOH=(G理+G超)/C
油脂精炼 7
(6)脱色采用活性白土、硅酸铝、活性炭等吸附剂, 脱除油中的各种色素、胶质、氧化物等。 (7)脱臭或物理精炼采用真空汽提原理,脱除油中的 低分子臭味物质、FFA、单甘酯、甘二酯、硫化物以及 色素热分解产物等。 (8)脱蜡或脱脂主要采用冷冻、结晶或冬化结晶、分 提法脱除油中的蜡脂或固脂。 (9)过滤与精滤采用合适的过滤设备将毛油中的固体 微粒、脱色油中的白土以及氢化油中的催化剂等去除, 确保成品油的清晰度。
油脂精炼 20
(二)水化脱胶工艺
按照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水化工艺可分为 间歇式、半连续式和连续式。 间歇式水化工艺
高温水化脱胶
油脂精炼 21
油脂精炼
22
连续式水化工艺
是指水化和分离两道工序均采用连续化生产设 备
连续式水化工艺优点是处理量大、精炼率高、油脚 含油少
油脂精炼

百度文库-典型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百度文库-典型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典型油脂精炼与加工工艺学油脂精炼工艺流程--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豆油、花生油、芝麻油是我国大宗油脂,其脂肪酸组成均以油酸、亚油酸为主,是人类主要食用油脂,如果油料品质好,制取工艺科学,则其毛油的品质是较好的。

一般游离脂肪酸含量低于1%,经过粗炼即能达到普通食用油的品质,其精制油的精炼工艺也较简单。

两种品级食用油的精炼工艺如下:1.一级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间歇式)操作条件:过滤后的毛油含杂不大于0.2%,水化温度60-65℃,加水量为毛油胶质含量的3~3.5倍,水化搅拌时间30~40分钟,沉降分离时间不少于6小时,干燥温度不低于95℃,操作时极限真空6.6kPa(50mmHg).若有残留溶剂时,根据卓品科技工程师现场经验,脱溶温度160~170℃左右,极限真空为4.0kPa,脱溶时间需要3小时。

2.精制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间歇式脱色脱臭)操作条件:过滤毛油含杂不大于0.2%,碱液浓度16~18Be’,超量碱添加量为理论碱量的10%~25%,有时还先添加油量0.05%~0.20%的磷酸(浓度为85%),脱皂温度70~82℃,洗涤温度95℃左右,软水添加量为油量的10~20%,吸附脱色温度95~98℃,极限真空为4.0~4.7kPa。

脱色温度下的操作时间为20分钟左右,活性白土添加量为油量的2.5~5%,分离白土时的过滤温度不大于70℃。

脱臭温度180℃左右,极限真空为0.67kPa(5mmHg),气提蒸汽通量30~50千克/吨油·小时,脱臭时间’6~7小时,柠檬酸添加量为油量的0.02%(配制成乙醇溶液)在90℃油温时加入,根据卓品科技工程师现场经验,安全过滤温度不高于70℃。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菜籽油菜籽油是世界性的大宗油脂之一,是含芥酸的半干性油类,除低芥酸菜籽油外,其余品种菜籽制得的菜籽油均含有较高的芥酸,含量约占脂肪酸组成的26.3%~57%,高芥酸菜油营养结构不及低芥酸菜油,但特别适合于制造船舶润滑油和轮胎等工业用油。

油脂精炼技术与工艺

油脂精炼技术与工艺

油脂精炼技术与工艺一、油脂精炼意义1.增强油脂储藏稳定性2.改善油脂风味3.改善油脂色泽为油脂深加工制品提供原料二、毛油组成成分毛油中绝大部分为混酸甘油脂的混合物,即油脂,只含有极少量的杂质。

这些杂质虽然量小,但在影响油脂品质和稳定性上却“功不可没”。

悬浮杂质:泥沙、料胚粉末、饼渣水分胶溶性杂质:磷脂、蛋白质、糖以及它们的低级分解物脂溶性杂质:游离脂肪酸(FFA)、甾醇、生育酚、色素,脂肪醇,蜡其它杂质:毒素、农药三、脱胶油脂胶溶性杂质不仅影响油脂的稳定性,而且影响油脂精炼和深度加工的工艺效果。

油脂在碱炼过程中,会促使乳化,增加操作困难,增大炼耗和辅助剂的耗用量,并使皂脚质量降低;在脱色过程中,增大吸附剂耗用量,降低脱色效果。

脱除毛油中胶溶性杂质的过程称为脱胶。

我们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方法是特殊湿法脱胶,是水化脱胶方法的一种。

油脂水化脱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磷脂等胶溶性杂质的亲水性,将一定量电解质溶液加入油中,使胶体杂质吸水、凝聚后与油脂分离。

其中胶质中以磷脂为主。

在水分很少的情况下,油中的磷脂以内盐结构形式溶解并分散于油中,当水分增多时,它便吸收水分,体积增大,胶体粒子相互吸引,形成较大的胶团,由于比重的差异,从油中可分离出来。

影响水化脱胶的因素水量操作温度混合强度与作用时间电解质电解质在脱胶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中和胶体分散相质点的表面电荷,促使胶体质点凝聚。

磷酸和柠檬酸可促使非水化磷脂转化为水化磷脂。

磷酸、柠檬酸螯合、钝化并脱除与胶体分散相结合在一起的微量金属离子,有利于精炼油气、滋味和氧化稳定性的提高。

使胶粒絮凝紧密,降低絮团含油,加速沉降。

四、脱酸植物油脂中总是有一定数量的游离脂肪酸,其量取决于油料的质量。

种籽的不成熟性,种籽的高破损性等,乃是造成高酸值油脂的原因,尤其在高水分条件下,对油脂保存十分不利,这样会使得游离酸含量升高,并降低了油脂的质量,使油脂的食用品质恶化。

脱酸的主要方法为碱炼和蒸馏法。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油脂精炼是指将原始的粗制油脂通过一系列的加工工艺,去除杂质和改善品质,使其成为适合食用、工业用途的成品油脂的过程。

精炼工艺的流程通常包括去除杂质、去除有害成分、改善气味和颜色、增加氧化稳定性等步骤。

首先,原始的粗制油脂会经过脱酸、脱色、脱臭等步骤去除杂质和有害成分。

脱酸是通过碱处理或蒸发脱酸等方法去除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从而提高其质量和稳定性。

然后是脱色过程,通过活性粉等吸附剂去除色素和其他杂质,使油脂呈现出清澈透明的状态。

接着是脱臭,利用蒸汽脱臭或真空蒸馏除去油脂中的异味,改善其气味。

在去除杂质和有害成分之后,精炼工艺还包括改善油脂的气味和颜色。

为了增加食用油脂的氧化稳定性,通常还会进行脱氧和抗氧化处理,以延长油脂的使用寿命。

整个精炼工艺流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PH值等参数,
确保油脂的品质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还需要对废水、废渣等副产品进行处理,以确保生产过程符合环保标准。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工程,需要各种加工设备和技术的配合,以确保最终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同时,不同类型的油脂,如食用油、工业油等,其精炼工艺流程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总的来说,精炼工艺是保
证油脂品质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对油脂加工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浅析油脂精炼技术与工艺

浅析油脂精炼技术与工艺

浅析油脂精炼技术与工艺脱色植物油中的色素成分复杂,主要包括叶绿素、胡萝卜素、黄酮色素、花色素以及某些糖类、蛋白质的分解产物等。

油脂脱色常用吸附脱色法。

吸附脱色法原理是利用吸附力强的吸附剂在热油中能吸附色素及其他杂质的特性,在过滤去除吸附剂的同时也把被吸附的色素及杂质除掉,从而达到脱色净化的目的。

吸附剂的种类1、漂土学名膨润土,是一种天然吸附剂。

多呈白色或灰白色。

天然漂土的脱色系数较低,对叶绿素的脱色能力较差,吸油率也较大。

2、活性白土是以膨润土为原料,经过人工化学处理加工而成的一种具有较高活性的吸附剂,在工业上应用十分广泛。

对于色素及胶态物质的吸附能力较强,特别是对于一些碱性原子团或极性基团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

3、活性炭是由木屑、蔗渣、谷壳、硬果壳等物质经化学或物理活化处理而成。

具有疏松的孔隙,比表面积大、脱色系数高,并具有疏水性,能吸附高分子物质,对蓝色和绿色色素的脱除特别有效,对气体、农药残毒等也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但价格昂贵,吸油率较高,常与漂土或活性白土混合使用。

4、凹凸棒土是一种富镁纤维状土,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土质细腻,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吸油率也较低,过滤性能较好。

影响吸附脱色的因素1、吸附剂不同的吸附剂有不同的特点,应根据实际要求选用合适的吸附剂。

油脂脱色一般多选用活性度高、吸油率低、过滤速度快的白土。

2、操作压力吸附脱色过程在吸附作用的同时,往往还伴有热氧化副反应,这种副反应对油脂脱色有利的一方面是:部分色素因氧化而褪色,不利的方面是:因氧化而使色素固定或产生新的色素以及影响成品的稳定性。

负压脱色过程由于操作压力低,热氧化副反应较弱,一般采用负压脱色,真空度为0.096mPa。

3、操作温度吸附脱色中的操作温度决定于油脂的品种、操作压力以及吸附剂的品种和特性等。

脱除红色较脱除黄色用的温度高;常压脱色及活性度低的吸附剂需要较高的操作温度;减压操作及活性度高的吸附剂则适宜在较低的温度下脱色。

生物油脂生产工艺

生物油脂生产工艺

生物油脂生产工艺生物油脂是一种由动植物原料提取或合成得到的油脂,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化妆品工业、医药工业等领域。

它不仅可以替代石油油脂,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还具有环保、可再生等优点。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生物油脂生产工艺。

首先,选择合适的生物原料。

常见的生物原料有大豆、油菜籽、棕榈油等。

选择生物原料时考虑其产量、成本、适应性、可持续性等因素。

然后,进行原料加工。

原料加工是生物油脂生产的第一步,它可以将生物原料中的油分离出来。

常见的原料加工方法包括榨油和溶剂提取。

榨油是通过物理力学的方式将原料中的油分离出来,常见的榨油方法有压榨法和溶剂榨油法。

溶剂提取是通过有机溶剂将原料中的油溶解出来,常见的溶剂提取方法有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溶剂抽提法。

接下来,进行油脂精炼。

油脂精炼是将原料中提取得到的油进行脱酸、脱蜡、脱水、脱色等处理,以提高油脂的品质。

常见的油脂精炼方法有碱炼法、盐水炼法、溶剂脱蜡法等。

最后,进行油脂合成。

油脂合成是将不同种类的油脂进行混合,以得到符合需要的油脂产品。

这一步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用途,调整油脂的成分和性质。

常见的油脂合成方法有单酯合成法、混合物合成法等。

通过以上工艺步骤,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生物油脂产品。

这些生物油脂产品可以用于食品加工、生产生物柴油、制造化妆品等。

需要指出的是,生物油脂生产工艺的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细控制,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性能。

此外,生物油脂生产还需要关注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物油脂生产工艺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生物油脂生产工艺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利用方式,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通过不断完善工艺技术和管理方法,将可以实现生物油脂的可持续生产和应用。

油脂精炼步骤

油脂精炼步骤

油脂精炼步骤
(1)去除毛油中不溶性杂质,采用沉降、过滤、离心分离等物理方法。

(2)脱胶,脱胶就是脱除毛油中的磷脂、黏液质、树脂、蛋白质、糖类、微量金属等,一般采用水化法、酸炼法或酶法脱胶。

(3)碱炼,用碱液中和法脱除油中的FFA、酸性色素、硫化物、油不溶性杂质和微量金属。

(4)水洗,洗去残留于碱炼油中的皂角与水溶性杂质。

(5)干燥,用加热、真空干燥法,脱除精炼后油中的水分。

(6)脱色,采用活性白土、硅酸铝、活性炭等吸附剂,脱除油中的各种色素、胶质、氧化物等。

(7)脱臭或物理精炼,采用真空汽提原理,脱除油中的低分子臭味物质、FFA、单甘脂、甘二脂、硫化物以及色素热分解产物等;物理精炼的目的主要脱除FFA。

(8)脱蜡或脱脂,主要采用冷冻、结晶或冬化结晶、分提法脱除油中的蜡质或固脂。

(9)过滤或精滤,采用合适的过滤设备将毛油中的固体微粒、脱色油中的白土以及氢化油中的催化剂等去除,确保成品油的清晰度。

油脂精炼

油脂精炼

油脂精炼(fats and oils refining)1、关于精炼精炼油是我国居民主要的食用油品种,精炼是从油料到食用油的加工链上的最后一个工段,油脂二次产品对精炼的特别要求。

1.1、油脂精炼目的1.1.1、增强油脂储藏稳定性1.1.2、改善油脂风味1.1.3、改善油脂色泽1.1.4、为油脂深加工制品提供原料1.1.5、去杂质,前提是低消耗、高保留,得到高价值的副产品。

1.2、精炼工序1.2.1、脱胶、脱酸、脱色、脱臭1.2.2、物理精炼:脱胶—→白土吸附—→脱酸/脱臭—→成品油1.2.3、化学精炼:脱胶—→碱炼—→白土吸附—→脱臭—→成品油有各自的特点。

在工艺上共同点很多,设备也基本相同,引进的成套精炼设备都可进行化学精炼和物理精炼。

1.2.4、化学精炼:碱炼工段可以去除:磷脂,FFA,金属,色素;脱色工段可以去除:氧化产物,残磷残皂,金属,色素;脱臭工段可以去除:FFA,异味,色素。

1.2.5、物理精炼:予处理可以去除:磷脂,金属;脱色工段可以去除:氧化产物,残磷残皂,金属,色素;脱臭工段可以去除:FFA,异味,色素。

1.3、精炼技术关键:降低炼耗,二部分1.3.1、不可避免炼耗:类脂物、伴随物,1一3%1.3.2、可控制损耗:油脚、皂脚、白土夹带,因操作不当被皂化、乳化和真空吸出1.3.3、可控制损耗往往占较大的比例,其高低反映了操作水平及工艺的先进与否,在发生操作故障时,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设法降低可控制损耗,如油脚中夹带的过多中性油,破坏乳化等。

2、原油(Crude oil)组成成分原油中绝大部分为混酸甘三酯(≥95%)的混合物,即油脂,只含有极少量的杂质。

这些杂质虽然量小,但在影响油脂品质和稳定性上却“功不可没”。

按其在油脂中的存在状态可分为:2.1、悬浮杂质:①泥沙②料胚粉末③饼渣④草屑根据该类型杂质在大小和比重上与油有差异,去除方法可用过滤,沉降。

2.2、水分。

根据水在100℃(当然,在真空下这个温度会低一些)时为气态的特性,去除可选用热脱水。

油脂制取工艺学

油脂制取工艺学

油脂制取工艺学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油脂制取工艺学。

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事儿啊!你想想看,那平日里我们吃的油,是咋从各种原料里变出来的呢?这就像是一场神奇的魔术表演!油脂制取就像是一个大厨在精心烹制一道美味佳肴。

先来说说压榨法吧,就好像是用力挤海绵,把里面的水分挤出来一样,我们把原料里的油脂给挤压出来。

这可是最传统的方法之一呢,简单又直接。

就好比我们小时候玩泥巴,用力一捏,水就出来了,是不是很好理解呀?还有溶剂萃取法呢,这就有点像用魔法药水去吸取油脂。

把原料放到溶剂里,油脂就乖乖地跑出来啦,是不是很神奇?这就像我们去捉蝴蝶,用个网兜一下子就把蝴蝶给网住啦!那精炼过程呢,就像是给油来一场精心的打扮。

去除杂质呀,让油变得更纯净、更漂亮。

就跟我们出门前要梳洗打扮一番一样,把自己弄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

哎呀呀,油脂制取工艺学可不简单呢!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不同的原料要用不同的方法,就像不同的人要穿不同风格的衣服一样。

而且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不然出来的油可就不那么好了。

你说要是没了这些制取工艺,我们的生活得少了多少美味呀!炒菜没有香喷喷的油,那可不行!所以说呀,这油脂制取工艺学可真是太重要啦!咱再想想,要是没有那些聪明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研究这些工艺,我们能吃到这么多好吃的吗?肯定不能呀!他们就像是一群神奇的魔法师,把那些普通的原料变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宝贝。

总之呢,油脂制取工艺学是个既有趣又实用的学问。

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的美食更加美味可口。

我们可得好好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油脂呀,可别浪费了哦!这就是我对油脂制取工艺学的看法,你们觉得呢?。

油脂精炼工艺与技术

油脂精炼工艺与技术

2、操作温度
毛油中胶体分散相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凝聚时的温度, 称其为凝聚临界温度。
临界温度随分散相质点粒度而升高;而质点粒度又随
水化程度及胶体分散相吸水量而增大。因此,加水量 越大,质点粒度越大,凝聚临界温度就越高。
3、混合强度与作用时间
相界面上进行的非均态反应。机械混合使水滴形成足 够的分散度,又不能形成稳定的油/水或水/油乳化状 态。
对原油的适应性强。但中性油皂化及皂脚中夹带油造成精炼损 耗较高,耗碱,碱炼后水洗产生废水。
图3-1 碱炼脱酸过程示意图
界面反应使油-碱滴界面形成皂膜;皂膜里的碱滴扩散到皂膜 外层,继续与游离脂肪酸反应;胶态离子膜吸附粗油中的胶 质色素等杂质,并相互吸引絮凝成大的胶团即“皂脚”。
二、影响碱炼效果的因素
图2-1 磷脂分子与水作用时的排列
二、影响水化脱胶的因素
水化脱胶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形成磷脂胶团的稳 定性。
1、加水量 适量的加水量才能形成稳定的多层脂质体结构。水
量不足,水化不完全,胶粒絮凝不好;水量过多, 容易形成水/油或油/水乳化现象,难以分离。 加水量与胶质含量和操作温度有关。 低温水化(20~30℃) W=(0.5~1)X; 中温水化(60~65℃) W=(2~3)X; 高温水化(85~95℃) W=(3~3.5)X; 水化时添加水温应与油温相等或略高
硫酸使蛋白质、粘液质等胶杂变性和树脂化,从油中析出;硫 酸使胶质发生水解;硫酸使色素发生磺化或酯化对油脂脱色; 硫酸作为强电解质,中和乳浊状和胶质的电荷,使它们发生凝 聚或絮凝。
二、碱炼法脱胶
碱性条件下,胶溶性杂质发生水解作用继而发生中和、凝聚、 吸附等作用而脱除。
三、吸附法脱胶
利用吸附剂的表面吸附作用将油中胶杂脱除。

油脂精炼工艺脱酸

油脂精炼工艺脱酸
第三章

脱酸
脱酸:脱除毛油(粗油)中游离脂肪酸(FFA)的工艺过程 毛油中一般都存在着一定数量的FFA 毛油中尤其是一些谷物油脂及棕榈油中的FFA含量更高一些 这些油料中一般存在着解脂酶,从而促使甘三酯水解生成FFA
• • • •
来源:不成熟油籽,解脂酶分解甘油三酯,加工、贮藏时甘油三酯分解 含量:一般0.5~5%,陈米糠油、棕榈油可达20% 除去方法:碱炼中和法,物理精炼法 脱除必要性 低级FFA,刺激性气味,影响油脂风味,降低油脂产品的烟点 是油脂、磷脂水解的催化剂,促使水解酸败 对热和氧稳定性差,促使氧化酸败 增加磷脂等胶溶物、水在油中溶解度 妨碍油脂氢化,并腐蚀设备
扩散速率与原油中的胶性杂质的多少有关
油脂精炼工艺与装备 第三章 脱酸 13
• 1.2.2.碱炼反应过程
• •
皂膜→在碱滴表面生成→在摩擦力作用下→以膜的形式落下→落下的膜成小 袋状→局部地捕获油脂→肥皂膜 肥皂膜→在电解质、温度及搅拌等作用下,在油中连续不断地→运动、碰撞 →并相互吸引絮凝成胶团→由小而大→形成“皂脚”→从油中分离沉降
油脂精炼工艺与装备 第三章 脱酸 15
• 1.3.影响碱炼效果的因素
• 碱炼过程是典型的胶体化学反应
皂膜结构决定碱炼效果
• 皂膜对油脂碱炼的影响 必须易于形成,薄而均匀,并易与碱滴脱离
杂质:如果毛油中混有磷脂、蛋白和粘质等
皂膜就会吸附它们而形成较厚的稳定结构→搅拌时就不易破裂 →挟带在其中的游离碱和中性油也就难以分离出来 →从而影响碱炼效果→精炼率降低、降低中性油损耗
应选购隔膜法制品


氢氧化钾 KOH 钾皂软,且苛性钾较贵,很少采用 氢氧化钙 Ca(OH)2 容易皂化中性油,脱色能力差,且钙皂不便利用;很少采用

油脂的精炼与深加工技术

油脂的精炼与深加工技术

油脂的精炼与深加工技术第一节油脂的精炼一、毛油中的杂质种类经压榨或浸出法得到的、未经精炼的植物油脂一般称之为毛油(粗油)。

毛油的主要成分是混合脂肪酸甘油三酯,俗称中性油。

此外,还含有数量不等的各类非甘油三酯成分,统称为油脂的杂质。

油脂的杂质一般分为5大类。

1 机械杂质机械杂质是指在制油或储存过程中混入油中的泥沙、料坯粉末、饼渣、纤维、草屑及其他固态杂质。

这类杂质不溶于油脂,故可以采用过滤、沉降等方法除去。

2 水分水分杂质的存在,使油脂颜色较深,产生异味,促进酸败,降低油脂的品质及使用价值,不利于其安全储存,工业上常采用常压或减压加热法除去。

3 胶溶性杂质这类杂质以极小的微粒状态分散在油中,与油一起形成胶体溶液,主要包括磷脂、蛋白质、糖类、树脂和黏液物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磷脂。

磷脂是一类营养价值较高的物质,但混入油中会使油色变深暗、混浊。

磷脂遇热(280lC)会焦化发苦,吸收水分促使油脂酸败,影响油品的质量和利用。

胶溶性杂质易受水分、温度及电解质的影响而改变其在油中的存在状态,生产中常采用水化、加入电解质进行酸炼或碱炼的方法将其从油中除去。

4 脂溶性杂质主要有游离脂肪酸、色素、甾醇、生育酚、烃类、蜡、酮,还有微量金属和由于环境污染带来的有机磷、汞、多环芳烃、曲霉毒素等。

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存在,会影响油品的风味和食用价值,促使油脂酸败。

生产上常采用碱炼、蒸馏的方法将其从油脂中除去。

色素能使油脂带较深的颜色,影响油的外观,可采用吸附脱色的方法将其从油中除去。

某些油脂中还含有一些特殊成分,如棉子油中含棉酚,菜子油中含芥子甙分解产物等,它们不仅影响油品质量,还危害人体健康,也须在精炼过程中除去。

5 微量杂质这类杂质主要包括微量金属、农药、多环芳烃、黄曲霉毒素等,虽然它们在油中的含量极微,但对人体有一定毒性,因此须从油中除去。

油脂中的杂质并非对人体都有害,如生育酚和甾醇都是营养价值很高的物质。

生育酚是合成生理激素的母体,有延迟人体细胞衰老、保持青春等作用,它还是很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油脂精炼与加工工艺学》复习思考题

《油脂精炼与加工工艺学》复习思考题

《油脂精炼及加工工艺学》复习思考题一、绪论1. 当今世界四大油脂脱酸技术是什么?2. 原油中的杂质分为哪几类?3. 油脂精炼和加工的意义是什么?4. 油脂精炼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二、油脂脱胶1. 原油中的胶溶性杂质对精炼各工序有何影响?2. 油脂脱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3. 影响油脂脱胶的因素是什么?4. 水化脱胶各工艺中加水量应如何确定?5. 磷酸脱胶的目的是什么?磷酸在脱胶过程中有何作用?6. 精炼车间中如何检测脱胶油脂的质量?三、油脂脱酸1. 油脂脱酸的目的和方法是什么?工业生产中常采用哪些方法?2. 试用化学动力学因素分析,间歇式碱炼为什么多采用低温浓碱法工艺?3. 影响碱炼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 碱炼时加碱量及碱液浓度应怎样确定?5. 什么是“威逊损失”?碱炼损耗由哪几部分组成?6. 什么是“酸价炼耗比”、“精炼指数”、“精炼效率”?7. 高速离心机达到平衡工作的关键是什么?8. 碟式离心机的油-皂分离效果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调节?9. 间歇式碱炼工艺方法和连续式碱炼工艺方法有哪几种?10.泽尼斯碱炼的特点是什么?影响泽尼斯碱炼的因素是什么?11.混合油碱炼的特点是什么?影响混合油碱炼的因素是什么?12.物理精炼的特点是什么?其局限性有哪些?四、油脂脱色1. 油脂中含有哪几类色素?油脂脱色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2. 脱色工段除脱色外,还有哪些辅助作用?3. 理想吸附剂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生产中常用的吸附剂有哪些?4. 影响吸附脱色效果的因素是什么?5. 吸附剂的初始脱色能力与持久脱色能力的选择应如何权衡?6. 吸附脱色工艺有哪几种?7. 工业生产中为什么均采用真空吸附脱色?8. 脱色油过滤分离时的初滤液应如何处理?五、油脂脱臭1. 油脂脱臭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2. 脱臭损耗包括哪几个方面?如何降低脱臭时中性油的损耗?3. 影响油脂脱臭效果的因素是什么?4. 脱臭中直接(汽提)蒸汽起何作用?对其质量有何要求?5. 脱臭中直接(汽提)蒸汽的用量大小应如何权衡?6. 脱臭工段加入柠檬酸的作用是什么?7. 脱臭工段常采用哪些间接加热热媒?8. 脱臭工段对真空度有何要求?应选用哪种真空设备?六、油脂脱蜡1. 油脂脱蜡的目的是什么?植物蜡与矿物蜡有何区别?2. 哪些油脂在生产高级油时必须要进行脱蜡?3. 脱蜡的工艺方法有哪些?各种辅助剂在脱蜡中的作用是什么?4. 影响油脂脱蜡效果的因素是什么?七、油脂改性1. 什么是油脂分提?油脂分提的意义和方法是什么?2. 什么是同质多晶现象?油脂冷却时会产生哪些晶型?对油脂分提会产生什么影响?3. 什么是油脂冷却结晶时的过冷、过饱和现象?4. 影响油脂分提的因素是什么?5. 溶剂法分提与溶剂法脱蜡中溶剂的作用有何不同?6. 何谓氢化、选择性氢化、轻度氢化及极度氢化?7. 油脂氢化反应历程是怎样描述的?8. 如何判断氢化是否具有选择性?9. 氢化过程中产生双键的异构化对氢化油的性质有何影响?10.何谓“氢的有效浓度”?影响油脂氢化的因素是什么?11.油脂氢化反应对氢气质量的要求是什么?12.油脂氢化工艺中后脱色工序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3.什么是酯交换?酯交换的目的是什么?14.化学酯交换有哪几种类型?15.酶促酯交换的特点是什么?根据脂肪酶的特异性可分为哪几类?16.天然植物油脂和酯交换油脂的甘三酯中脂肪酸是怎样分布的?17.酯交换反应后,油脂的性质会产生怎样的变化?18.影响油脂酯交换的因素是什么?八、专用油脂制品1. 煎炸油必须具备怎样的性质?生产煎炸油的原料是什么?2. 发展调和油的意义是什么?调和油的类型有哪几种?3. 成品油脂中常用的抗氧化剂有哪些?4. 什么是人造奶油?有哪几种类型?5. 生产人造奶油的原、辅料分别是什么?6. 可塑性范围宽是何意义?7. 什么是起酥油?从其性状看分为哪几类?8. 起酥油应具备怎样的加工特性?9. 生产起酥油的原、辅料分别是什么?10.何谓油脂的起酥性和酪化性?如何衡量?11.国际上,猪油有哪几种类型的产品?12.如何判断猪油的纯度?13.天然猪油酪化性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改善?14.可可脂呈现出尖锐熔点特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5.可可脂代用品有哪几种?其应具备怎样的性质?16.可可脂代用品中,代可可脂与类可可脂有何区别?17.制备蛋黄酱有哪些原、辅料?18.什么是调味汁?其与蛋黄酱有何区别?19.什么是调味油?九、油脂精炼与加工工艺流程1. 一级食用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植物油脂精炼技术

植物油脂精炼技术

40-70℃
油料成熟度影响NHP形成

未成熟的籽粒、青豆,NHP高
某年东北霜降早,早收获,青豆率5%,成品油 “返色”
储藏运输条件影响NHP形成
大豆储藏水分 % 1 大豆A 2 8 0.11 10.8 水化脱胶油中NHP % 0.16
1
大豆B 2
11.8
9.3
0.32
0.10
预处理条件影响NHP形成
精炼技术关键
1. 2.
技术关键在于精炼率与炼耗间存在矛盾 降低炼耗有二部分

不可避免炼耗 类脂物、伴随物,1-3% 可避免损耗 油脚、皂脚、白土夹带、因操作不当被皂化、
乳化和真空吸出
可避免损耗往往占较大的比例,其高低反映了工艺 的先进与否及操作水平,应设法降低,如少夹带, 破坏乳化
油 脂 成 分
油脂精炼
1.
精炼油是我国居民主要的食用油品种
2.
3.
精炼是从油料到食用油的加工链上的最后一个工段
综合利用和油脂二次产品开发对精炼提出了特别要 求
油脂精炼目的
1. 2.
去杂质 得到高价值的副产品 前者为主要目的,前提是低消耗、高保留 后者只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要考虑 如,制谷维素时,为更好地捕集谷维素,允许适 当降低精炼率
固体杂物
膜成本
•在混合油中磷脂易形成胶束,胶 束分子量20000,18-200nm •甘油酯1.5nm •磷脂胶束也束缚金属离子、游离 或结合的糖类
•浓香型或清香型花生油
•10ppm
膜法
组分(ppm) P Ca Mg Fe 胡萝卜素 叶绿素 毛油 1000 120 100 1—10 30 2 水化法 200 80 70 0.5—5 25 2 超级脱胶 20 5 5 0.5 膜法 10 5 0.1 0.1 20 0.5

油脂工艺技术

油脂工艺技术

油脂工艺技术油脂工艺技术是生产和加工各类油脂产品的技术方法和工艺流程。

油脂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其工艺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油脂产品的质量和提升工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油脂工艺技术主要包括原料处理、油脂加工和产品精制三个过程。

原料处理是指对于油脂的原材料进行清洗、烘干、破碎、磨碎等预处理工作。

这些工作的目的是去除杂质、增加材料的流动性和提高生产的效率。

对于不同的原料,其处理的方式也各有不同。

油脂加工是将原料经过炒煮、榨油、浸脂等方法,将脂肪酸从原料中提取出来的过程。

不同的油脂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以确保提取率的最大化和油脂质量的稳定。

产品精制是指对于已经提取出的油脂进行脱蜡、脱色、脱臭等工艺处理,以改善其气味、颜色和口感等方面的质量指标。

这些工艺步骤可以有效去除油脂中的杂质和不良味道,使得油脂产品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在油脂工艺技术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加工方法,如水解法、发酵法和氢化法等。

水解法是通过酶的作用将油脂中的脂肪酸水解成甘油和游离脂肪酸的方法,常用于生产牛油和猪油等产品。

发酵法是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来改变油脂的化学成分和风味的方法,常用于生产黄油和酱油等产品。

氢化法是将油脂经过氢气的作用使其部分或全部转化为饱和脂肪酸的方法,常用于生产人造脂肪和植物黄油等产品。

油脂工艺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油脂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油脂工艺技术不断创新,新的加工方法和设备不断涌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油脂工艺技术也在环保和节能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能源消耗。

总之,油脂工艺技术是生产和加工油脂产品的关键。

通过不断地创新和改进,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率,同时还可以推动油脂产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油脂工艺技术的发展对于满足人们对于食品和工业用油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油脂精炼酶法脱胶技术

油脂精炼酶法脱胶技术

油脂精炼酶法脱胶技术一、酶法脱胶是在油脂精炼中采用现代生物工程高新技术,利用分离的筛选磷脂酶将毛油中的非水合磷脂水解掉一个脂肪酸,从而提高磷脂的亲水性,可以更方便、经济、环保地利用水化的方法将磷脂除去掉,以达到油脂生产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出油率,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酶法脱胶的显著优点1、提高经济效益•主要通过提高精炼得率实现,得率一般提高1%以上•在脱臭物中保留更多Ve,增加脱臭物价值•相应的经济效益可提高30~80元/吨。

2、环境友好技术4电解质油中的胶体分散相,除了亲水的磷脂外,由于油料欠熟、变质、生长土质以及加工等因素的影响,有时尚含有一部分非亲水的磷脂(β-磷脂、钙镁复盐式磷脂、溶血磷脂、N-酰基脑磷脂等),以及蛋白质降解产物(膘、胨)的复杂结合物,个别油品尚含有由单糖基和糖酸组成的黏液质。

这些物质的因其结构的对称性而不亲水,有的则因水合作用,颗粒表面易为水膜所包围(水包分子)而增大电斥性,因此,在水化脱胶中不易被凝聚。

对于这类胶体分散相,可根据胶体水合、凝聚的原理,通过添加食盐或明矾、硅酸钠、磷酸、柠檬酸、酸酐、磷酸钠、氢氧化钠等电解质稀溶液改变水合度,促使凝聚。

电解质在脱胶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如下。

1中和胶体分散相质点的表面电荷,消除(或降低)质点的电位或水合度,促使胶体质点凝聚。

2磷酸和柠檬酸等促使钙镁复盐式磷脂、N-酰基脑磷脂和对称式结构β-磷脂转变成亲水性磷脂。

3明矾水解出的氢氧化铝以及生成的脂肪酸铝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除能包络胶体质点外,还可吸附油中色素等杂质。

4磷酸、柠檬酸螯合、钝化并脱除与胶体分散相结合在一起的微量金属离子,有利于精炼油气味、滋味和氧化稳定性的提高。

5促使胶粒絮凝紧密,降低絮团含油量,加速降速度,提高水化得率与生产率。

水化脱胶时,电解质的选用需要根据毛油品质、脱胶油的质量、水化工艺或水化操作情况来确定。

对于一般食用的脱胶油,只有当普通水水化脱不净胶质、胶粒絮凝不好呀操作中发生乳化现象时,才添加电解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脂精炼技术与工艺一、油脂精炼意义1.增强油脂储藏稳定性2.改善油脂风味3.改善油脂色泽为油脂深加工制品提供原料二、毛油组成成分毛油中绝大部分为混酸甘油脂的混合物,即油脂,只含有极少量的杂质。

这些杂质虽然量小,但在影响油脂品质和稳定性上却“功不可没”。

悬浮杂质:泥沙、料胚粉末、饼渣水分胶溶性杂质:磷脂、蛋白质、糖以及它们的低级分解物脂溶性杂质:游离脂肪酸(FFA)、甾醇、生育酚、色素,脂肪醇,蜡其它杂质:毒素、农药三、脱胶油脂胶溶性杂质不仅影响油脂的稳定性,而且影响油脂精炼和深度加工的工艺效果。

油脂在碱炼过程中,会促使乳化,增加操作困难,增大炼耗和辅助剂的耗用量,并使皂脚质量降低;在脱色过程中,增大吸附剂耗用量,降低脱色效果。

脱除毛油中胶溶性杂质的过程称为脱胶。

我们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方法是特殊湿法脱胶,是水化脱胶方法的一种。

油脂水化脱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磷脂等胶溶性杂质的亲水性,将一定量电解质溶液加入油中,使胶体杂质吸水、凝聚后与油脂分离。

其中胶质中以磷脂为主。

在水分很少的情况下,油中的磷脂以内盐结构形式溶解并分散于油中,当水分增多时,它便吸收水分,体积增大,胶体粒子相互吸引,形成较大的胶团,由于比重的差异,从油中可分离出来。

影响水化脱胶的因素水量操作温度混合强度与作用时间电解质电解质在脱胶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中和胶体分散相质点的表面电荷,促使胶体质点凝聚。

磷酸和柠檬酸可促使非水化磷脂转化为水化磷脂。

磷酸、柠檬酸螯合、钝化并脱除与胶体分散相结合在一起的微量金属离子,有利于精炼油气、滋味和氧化稳定性的提高。

使胶粒絮凝紧密,降低絮团含油,加速沉降。

四、脱酸植物油脂中总是有一定数量的游离脂肪酸,其量取决于油料的质量。

种籽的不成熟性,种籽的高破损性等,乃是造成高酸值油脂的原因,尤其在高水分条件下,对油脂保存十分不利,这样会使得游离酸含量升高,并降低了油脂的质量,使油脂的食用品质恶化。

脱酸的主要方法为碱炼和蒸馏法。

蒸馏法又称物理精炼法,应用于高酸值、低胶质的油脂精炼。

这里主要介绍碱炼法。

碱炼脱酸的作用烧碱能中和粗油中的绝大部分游离脂肪酸,生成的钠盐在油中不易溶解,成为絮状物而沉降。

生成的钠盐为表面活性剂,可将相当数量的其他杂质也带入沉降物,如蛋白质、粘液质、色素、磷脂及带有羟基和酚基的物质。

甚至悬浮固体杂质也可被絮状皂团携带下来。

因此,碱炼具有脱酸、脱胶、脱固体杂质和脱色素等综合作用。

烧碱和少量甘三酯的皂化反应引起炼耗的增加。

因此,必须选择最佳的工艺操作条件,以获得碱炼油的最高得率。

影响碱炼的因素1、碱及其用量,理论碱量算法:NaOH(Kg)= 7.13 ×10-4×油重×酸值2、碱液浓度(1)碱液浓度的确定原则。

1)碱滴与游离脂肪酸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能保证碱液在油中有适宜的降速。

2)有一定的脱色能力。

3)使油皂分离操作方便。

(2)碱液浓度的选择依据1)粗油的酸价2)制油方法3)中性油皂化损失4)皂脚的稠度5)皂脚含油损耗6)操作温度7)粗油的脱色程度3 碱液的计量4 操作温度5 操作时间6 混合和搅拌7 杂质8 分离效果9 洗涤与干燥五、脱色植物油中的色素成分复杂,主要包括叶绿素、胡萝卜素、黄酮色素、花色素以及某些糖类、蛋白质的分解产物等。

油脂脱色常用吸附脱色法。

吸附脱色法原理是利用吸附力强的吸附剂在热油中能吸附色素及其他杂质的特性,在过滤去除吸附剂的同时也把被吸附的色素及杂质除掉,从而达到脱色净化的目的。

吸附剂的种类1、漂土学名膨润土,是一种天然吸附剂。

多呈白色或灰白色。

天然漂土的脱色系数较低,对叶绿素的脱色能力较差,吸油率也较大。

2、活性白土是以膨润土为原料,经过人工化学处理加工而成的一种具有较高活性的吸附剂,在工业上应用十分广泛。

对于色素及胶态物质的吸附能力较强,特别是对于一些碱性原子团或极性基团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

3、活性炭是由木屑、蔗渣、谷壳、硬果壳等物质经化学或物理活化处理而成。

具有疏松的孔隙,比表面积大、脱色系数高,并具有疏水性,能吸附高分子物质,对蓝色和绿色色素的脱除特别有效,对气体、农药残毒等也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但价格昂贵,吸油率较高,常与漂土或活性白土混合使用。

4、凹凸棒土是一种富镁纤维状土,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土质细腻,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吸油率也较低,过滤性能较好。

影响吸附脱色的因素1、吸附剂不同的吸附剂有不同的特点,应根据实际要求选用合适的吸附剂。

油脂脱色一般多选用活性度高、吸油率低、过滤速度快的白土。

2、操作压力吸附脱色过程在吸附作用的同时,往往还伴有热氧化副反应,这种副反应对油脂脱色有利的一方面是:部分色素因氧化而褪色,不利的方面是:因氧化而使色素固定或产生新的色素以及影响成品的稳定性。

负压脱色过程由于操作压力低,热氧化副反应较弱,一般采用负压脱色,真空度为0.096mPa。

3、操作温度吸附脱色中的操作温度决定于油脂的品种、操作压力以及吸附剂的品种和特性等。

脱除红色较脱除黄色用的温度高;常压脱色及活性度低的吸附剂需要较高的操作温度;减压操作及活性度高的吸附剂则适宜在较低的温度下脱色。

常用脱色温度为105℃左右。

4、操作时间吸附脱色操作中油脂与吸附剂在最高温度下的接触时间决定于吸附剂与色素间的吸附平衡,只要搅拌效果好,达到吸附平衡并不需要过长时间,过分延长时间,甚至会使色度回升。

工业上一般将脱色温度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

5、搅拌脱色过程中,吸附剂对色素的吸附,是在吸附剂表面进行的,属于非均相物理化学反应。

良好的搅拌能使油脂与吸附剂有均匀的接触机会。

现生产中采用直接蒸汽搅拌。

6、粗油品质及前处理。

粗油中的天然色素较易脱除,而油料、油脂在加工或储存过程中的新色素或因氧化而固定了的新色素,一般较难脱除。

脱色前处理的油脂质量对油脂脱色效率的影响也甚为重要,当脱色油中残留胶质和悬浮物或油溶皂时这部分杂质会占据一部分活性表面,从而降低脱色效率。

一般脱色前处理的油脂质量应满足如下条件:P≤10ppm、残皂≤100 ppm。

六、脱臭各种植物油都有它本身特有的风味和滋味,经脱酸,脱色处理的油脂中还会有微量的醛类、酮类、烃类、低分子脂肪酸、甘油酯的氧化物以及白土、残留溶剂的气味等,除去这些不良气味的工序称脱臭。

脱臭方法脱臭的方法有真空汽提法、气体吹入法、加氢法等。

最常用的是真空汽提法,即采用高真空、高温结合直接蒸汽汽提等措施将油中的气体成分蒸馏除去。

脱臭机理脱臭的机理是基于相同条件下,臭味小分子组分的蒸汽压远大于甘三酯的蒸汽压,即臭味物质更容易挥发。

因此应用水蒸气蒸馏的原理进行汽提脱臭。

水蒸气蒸馏脱臭的原理,系水蒸气通过含有臭味组分的油脂时,汽-液表面相接触,水蒸气被挥发的臭味组分所饱和,并按其分压的比率逸出,从而达到了脱除臭味组分的目的。

影响脱臭的因素1、温度汽提脱臭时,操作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蒸汽的消耗量和脱臭时间的长短。

在真空度一定的情况下,温度增高,则油中游离脂肪酸及臭味组分的蒸汽压也随之增高。

但是,温度的升高也有极限,因为过高的温度会引起油脂的分解、聚合和异构化,影响产品的稳定性、营养价值及外观,并增加油脂的损耗。

因此,工业生产中,一般控制蒸馏温度在245~ 255℃。

2、操作压力脂肪酸及臭味组分在一定的压力下具有相应的沸点,随着操作压力的降低而降低。

操作压力对完成汽提脱臭的时间也有重要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低,需要的时间也就越短。

蒸馏塔的真空度还与油脂的水解有关联,如果设备真空度高,能有效的避免油脂的水解所引起的蒸馏损耗,并保证获得低酸值的油脂产品。

生产中一般为300—400Pa,即2—3mmHg的残压。

3、通汽速率与时间在汽提脱臭过程中,汽化效率随通入水蒸气的速率而变化。

通汽速率增大,则汽化效率也增大。

但通汽的速率必须保持在油脂开始产生飞溅现象的限度以下。

汽提脱臭操作中,油脂与蒸汽接触的时间直接影响到蒸发效率。

因此,欲使游离脂肪酸及臭味组分降低到产品所要求的标准,就需要有一定的通汽时间。

但同时应考虑到脱臭过程中油脂发生的油脂聚合和其他热敏组分的分解。

这个脱臭时间也与脱臭设备结构有关,现通常为85分钟。

4、脱臭设备的结构脱臭常用设备有层板式、填料、离心接触式几种,现车间用的是层板式塔。

5、微量金属油脂中的微量金属离子是加速油脂氧化的催化剂。

其氧化机理是金属离子通过变价(电子转移)加速氢过氧化物的分解,引发自由基。

因此脱臭前需尽可能脱除油脂内的铁、铜、锰、钙和镁等金属离子。

6、脱色油品质及前处理的方法脱色油的品质及其脱臭前处理方法对脱臭成品油的稳定性具有关键的影响。

脱色油在汽提脱臭前的处理包括脱胶、脱酸、去除微量金属离子和热敏性物质。

热敏性物质、色素及胶质,如果不在汽提脱臭前除去,会在脱臭过程中受高温而分解,进而影响到精制油的质量。

浅析油脂精炼技术与工艺(三)七、影响精炼油得率主要因素1、碱炼损耗(1)为脱除毛油中存在的胶质、游离脂肪酸、水分、杂质等形成的损耗;(2)在处理过程中由于中性油皂化、乳化引起的损耗;(3)理论计算公式:碱炼损耗= 0.2 + 1.25×(FFA%+磷脂含量%+水分%+杂质%+0.3%)2、脱色损耗主要为吸附脱色时废白土吸油所引起的损耗,应尽量降低废白土含油率。

脱色损耗=废白土×废白土干基含油率3、脱臭损耗包括脱臭过程中脂肪酸以及小分子的醛、酮等物质,甾醇、维生素E等不皂化物,甘三酯的蒸馏挥发损失;在汽提过程中油脂的飞溅损失。

脱臭耗=0.2+1.1×(进脱臭塔FFA%+POV/80+水杂%)4、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因设备等原因引起的跑、冒、滴、漏等现象造成的损耗。

此类损耗应该尽量避免。

八、影响精炼成本的因素1、提高精炼率精炼率是影响精炼成本的最主要因素,与毛油品质、精炼的工艺、精炼的操作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2、降低辅料消耗辅料包括液碱、磷酸、柠檬酸、白土、柴油,同样的油品,采用不同的操作方法,都可以达到产品的标准,应该在操作过程中寻找辅料消耗较低的方法。

3、降低能耗包括水、电、汽的消耗。

在生产过程中,应避免能源的浪费。

4、降低人工成本,加强生产管理。

九、影响精炼油品质的主要因素1、温度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一般化学反应,温度每上升10℃,反应速度约增加一倍;对于油脂氧化速度,温度也起重要的作用。

2、水分它会引起和促进亲水物质(如磷脂、酶、微生物等)的腐败变质,加强酶的活性,有利微生物繁殖,导致水解酸败,增加油脂过氧化物的生成。

3、光和射线光,特别是紫外线,能促进油脂的氧化。

这是由于光氧化作用,并能使油脂中痕迹量的氢过氧化物分解,产生游离基,并进入连锁反应,加速了油脂的氧化。

高能射线(β—,γ—射线)辐照食品能显著提高氧化酸败的敏感性,通常将这种现象解释为辐射能诱导游离基的产生的缘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