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孟的人格范式

合集下载

试论孟子的修养工夫论与人格理想的当代价值

试论孟子的修养工夫论与人格理想的当代价值

试论孟子的修养工夫论与人格理想的当代价值孟子的修养工夫论就是养浩然之气,使“四端”成为“四德”。

而孟子的人格理想是善的美的人格, 人格理想根源于、植根于内在、情感性的浩然之气,它既是“仁义礼智”在个体全人格中的充分体现, 也是“浩然之气”在个体全人格中的完满贯注, 是善与美的和谐统一。

孟子的修养工夫论正是其人格理想的真实写照。

孟子的修养工夫论及其人格理想学说具有永久的魅力,它们不仅深刻而久远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发展史, 而且在当代,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孟子的修养功夫论“恻隐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礼之于宾主,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孟子•尽心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四端”,“四端”还只是“善端”,故还有待于功夫扩而充之,才能流行为实然性的“善”——仁、义、礼、智“四德”。

“四端”是未发,是隐性之善,那么“四德”是已发,是显性之善,包涵着社会道德诉求和道德规范。

而这社会道德诉求和道德规范,在孟子看来,是人之本质性的规定、人之存在的理由,人当求之。

“四端”仅仅是善之“端绪”,善之萌芽,“君子存之,小人去之”。

因此,更为举足轻重的是如何扩而充之,使本然变为实然。

使本然变为实然、使“四端”成为“四德”,就是孟子思想体系中的修养功夫论。

孟子修养功夫论的特点是无待性。

无待性指“由仁义行,非行仁义”(《孟子•离娄下》),即由“四端”扩充至“四德”过程的自然而然性,无需费纤毫之力。

孟子曾这样形容“四端”臻至“四德”的过程:“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孟子•公孙丑上》)。

既然人内在地禀赋“四端”,那么油然而发,人自知扩而充之,其扩充的特点是自我训诱,非外在训导,孟子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喻该过程沛然而发、莫之能御的自发性。

略论《孟子》的理想人格

略论《孟子》的理想人格

2017.04一、理想人格概述人格是指人在世界万物中的格位,主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和格式。

从实质来看,人格是对道德理想的体现,但与一般道德理想不同,人格理想是对人格的进一步转化,可以表现出具体的形态,成为人格典范。

理想人格就是在某一种文化中,受到人们极力推崇和尊重的人格范型,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文化中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特征。

理想人格表现出来的形式是完美至善的,有着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它与现实人格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是人们努力为之奋斗的目标,表现为一定的超前性。

二、《孟子》对理想人格的阐释1.人性善《孟子》理想人格学说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人性善”,孟子认为人人都有恻隐、羞恶、恭敬以及是非“四心”,这可以看作理想人格形成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区别人与动物之间差异的主要特征。

这“四心”的延续就是其中道德修养的延续。

同时孟子也认为,如果人们主观的努力程度不够,或者是受到周围客观环境的影响,都有可能会丧失“本心”。

也就是说,如果人们希望保持善的本性,在日常的生活中就必须注重道德修养教育。

2.人皆可以为尧舜尧和舜作为我国古史中的圣明君主,受到古代以及当代人的仰慕,其思想道德已经达到了至高的境界,是理想人格的典范。

《孟子》中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观点,其含义主要是尧、舜所具备的理想人格是可达到的,只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形成与尧、舜相同的理想人格。

从中可以看出,孟子的主要目的是鼓励人们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并以尧舜的理想人格为目标,提高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3.修己、善其身孟子认为,如果想使社会和谐,那么社会中的所有个体都需要不断地完善自我,这也是实现理想人格的基础和前提。

所谓的“修己”“善其身”强调的都是在道德观念上注重自律和自重。

首先,人们如果想成为有道德的人,必须做到修己、善其身。

也就是说,人们的生活目标如果仅仅是为了满足吃喝需求的话,则与动物没有什么差别。

因此,人们必须注重提高自身的略论《孟子》的理想人格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蔡君52DOI:10.16412/ki.1001-8476.2017.11.026ywjszxk@修养,加强对良好品格的培养,塑造理想人格。

孟子君子人格思想研究

孟子君子人格思想研究

密 级: 学校代码:10075 分类号: 学 号:20090029哲学硕士学位论文孟子君子人格思想研究学位申请人:马冬婕指导教师:刘京菊 教授学位类别:哲学硕士学科专业:中国哲学授予单位:河北大学答辩日期:二○一二年六月Classified Index: CODE:10075 U.D.C: No:20090029A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M. PhilosophyThe Study on Mencius Gentleman Personality Thought ViewCandidate:Ma DongjieSupervisor:Prof.Liu JingjuAcademic Degree Applied:Master of PhilosophySpecialty:Chinese PhilosophyUniversity:Hebei UniversityDate of Oral Examination:June,2012摘 要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者之一,其君子人格观是他的理想人格思想之一。

君子小人之别在于能否存养善心。

能存此心者,能时时迁善改过,为善去恶,故为君子。

本文的前言首先对孟子君子人格作一简单梳理。

君子之道是君子的行为准则。

第一,君子的内圣之道,君子之为君子的特点就在于能够把仁、礼存于心。

善由心而出,心通过仁义礼智表现出来。

四心即为良心,需时常保存,并以尧舜为榜样论证君子之善。

第二,君子的处世之道。

君子在世间行走,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原则,以礼为基础。

第三,君子的为官之道。

君子需要为官,有自己的志向和求官的态度。

道是准则,德是行为。

君子之德通过居仁由义,心无愧怍、大丈夫精神几个方面表现。

第一,居仁由义以仁为根本,用义扶持,把内心的善与外在的德行联系在一起。

第二,通过良心本心的自我体认使之无愧于天地。

第三,大丈夫是君子的代表,通过舍生取义、乐天知命来践行着自己的人格精神。

孔孟儒学的人格境界论

孔孟儒学的人格境界论

孔孟儒学的人格境界论儒家学问是生命的学问,其精髓是做人的道理,并将这些道理身体力行,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

儒学是为己之学,而不是为人之学。

也就是说,儒者的修养,主要是靠自我觉悟,自我挺立,提升自己,成就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摆摆样子,做给别人看的。

儒者的身教与言教,如果说可以影响别人,那也不是强加式的,而是引导式的,感通式的。

儒者提示、启悟与他生活在一起的学生或周围的人,领略、觉识自己生活的目的、意义、价值。

儒家教育的目的是成就人格,其向度一是提升境界,二是做修养工夫。

所谓人格境界论,就是儒家哲学的形上学,或者叫境界形上学。

儒家的境界形上学彰显了人的终极性,但与生活世界并不隔绝,可以下贯到日常生活中去。

反过来说,儒家思想并非如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所说,只是俗世伦理,它的性与天道的思想含有深刻的哲学形上学的内涵,其日用伦常亦可以提升到形而上的境界层面。

形上与形下,境界与工夫,高明与中庸、神圣与凡俗是相互贯通的。

儒家的这些哲理在今天仍然有着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一、孔子论君子、圣人、仁人与成人在儒学的话语系统中,说到人格,是不讨论自然人,而只讨论道德人的。

儒家不排斥功利,但批评仅仅以个人功利作为生活的总目标的人,并称之为小人。

君子与小人之辨,是人格与非人格的区分。

道德人当然首先是自然人,道德人并非不讲功利(在一定的时空场合反而更讲族群、整体的功利),但人格境界是从价值上说的。

孔子所提示的人格,是君子人格,其最高的境界是“圣”即“圣人”的境界,次高的境界是贤人的境界,然后是君子的境界。

孔子继承先哲所提倡的道义原则、仁爱忠恕原则、仁、义、礼、智、信等价值理想,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中国文化可大可久的依据。

这些价值理想通过孔子自己践仁的生命与生活显示了出来。

先说君子。

《论语》多处记载孔子及其高弟讨论君子与小人之辨的文字。

据《雍也》,孔子曾提醒子夏,要做君子儒,不做小人儒。

孔子指出,君子的人格境界、修养进路和行为准则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从《论语》和《孟子》看孔孟理想人格的承变

从《论语》和《孟子》看孔孟理想人格的承变

孟子还把“ ” 仁 规定 为人 的道德 品格 : 仁也 者 , “ 人也。合 而 言 之 , 也 …‘ 者 以 其 所 爱 及 其 所 不 爱 ; 仁 者 以 其 道 仁 不 所不爱及其所爱” 强恕 而行 , 仁莫 近焉 ” 这是说 , 。“ 求 。 用爱“ 所爱及其 所不 爱” 来表 明对 待不 同事 物 的平 等 态 度 , 强恕” 以“ 的积极态 度来推 行“ 的精神 , 而达 到 仁” 从 “ ” 仁 的境 界 。 在理 想 人 格 的 修 养 中 , 子 不 但 重 视 “ ” 而 且 还 孟 仁 , 重视 “ ” 孟 子 主 张 “ 仁 由义 ” 他 说 : 仁 , 之 安 宅 义 。 居 , “ 人 也 ; , 之 正路也 。旷安 宅 而 弗居 , 正路 而不 由 , 义 人 舍 哀 哉 ! “ , 心 也 ; , 路 也 。舍 其 路 而 弗 由 , 其 心 而 ”仁 人 义 人 放 不知求 , 哀哉 ! 这就是 说 “ 是善 的 出发 点 , 义 ” 判 ” 仁” “ 是 断善恶的标准。而且 “ 皆有所 不忍 , 人 达之 于其所 忍 , 仁 也 ; 皆有 所不为 , 之于 其所 为 , 也 。 可 见, 子把 人 达 义 ” 孟 “ ” “ ” 为 最 基 本 的 道 德 修 养 ,仁 ” 道 德 修 养 的 仁 和 义 作 “ 是 出发 点 , 义 ” 外 在 行 动 的准 则 ; 仁 ” 人 心 , 义 ” 认 “ 是 “ 是 “ 是 识 “ ” 的行 为 过 程 。 仁 后 可 见, 子对 “ 的定义要 比孔子具 体一些 。而且 孟 仁” 这种 “ 居仁 由义 ” 的修 养方法 也 大 大深 化 了孔 子 的“ 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格 。
君 子 人 格 是 孑 子 思 想 学 说 的 核 心 , 贯 穿 于 孔 子 的 L 它 整个思想体系 。孑 子通过与小人的对 比阐明了君 子 : 君 L “ 子 周 而 不 比 , 人 比 而不 周 。 “ 子 上 达 , 人 下 达 。 孔 小 ”君 小 ” 子 还 赋 予 君 子 道 德 内 涵 : 君 子 耻 其 言 而 过 其 行 。 “ 子 “ ”君 之 仕 也 , 其 义 也 。 “ 子 成 人 之 美 , 成 人 之 恶 。 在 孔 行 ”君 不 ” 子 看 来 , 子 就 是 言 行 一 致 , 里 如 一 , 成 人 之 美 而 不 君 表 能 道 人之 过 , 以 安百 姓 ” 己 任 。 孔 子 之 所 以 称 子 产 为 以“ 为 君 子 , 是 因 为 子 产 “ 行 己也 恭 , 事 上 也 敬 , 养 民 也 就 其 其 其 惠 , 使民也义” 其 。君 子 在 修 己时 , 能 敬 上 养 民 , 人 们 还 使 得到实 惠, 就是君子的抱负 。 这 孑 子在塑造 理 想人 格 的 同时 , L 自身 也作 出 了表率 。 孑 子 就 具 有 刚 毅 、 极进 取 的 人 格 。 他 以 “ 子 儒 ” L 积 君 自励 , 为实现“ 仁政 ” 理想 , 游列 国, 周 历尽 困苦 , 即使 被人讥 笑 为“ 其不 可而为之 者 ” 也矢 志不 渝 , 生 “ 而不 厌 , 知 , 终 学 诲人不倦” “ 愤 忘食 , 以 忘忧 , 知 老之将 至” ,发 乐 不 。并

孔孟儒学的人格境界论

孔孟儒学的人格境界论

孔孟儒学的人格境界论儒家学咨询是生命得学咨询,其精髓是做人得道理,并将这些道理躯体力行,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儒学是为己之学,而不是为人之学.也确实是讲,儒者得修养,要紧是靠自我觉悟,自我挺立,提升自己,成就自己,实现自己得价值,而不是摆摆模样,做给不人看得.儒者得身教与言教,假如讲能够妨碍不人,那也不是强加式得,而是引导式得,感通式得.儒者提示、启悟与他生活在一起得学生或周围得人,领会、觉识自己生活得目得、意义、价值.儒家教育得目得是成就人格,其向度一是提升境地,二是做修养工夫.所谓人格境地论,确实是儒家哲学得形上学,或者叫境地形上学.儒家得境地形上学彰显了人得终极性,但与生活世界并不隔绝,能够下贯到日常生活中去.反过来讲,儒家思想并非如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所讲,只是俗世伦理,它得性与天道得思想含有深刻得哲学形上学得内涵,其日用伦常亦能够提升到形而上得境地层面.形上与形下,境地与工夫,高超与中庸、神圣与凡俗是相互贯穿得.儒家得这些哲理在今天仍然有着现实得意义和价值.一、孔子论君子、圣人、仁人与成人在儒学得话语系统中,讲到人格,是不讨论自然人,而只讨论道德人得.儒家不排斥功利,但批判仅仅以个人功利作为生活得总目标得人,并称之为小人.wWw君子与小人之辨,是人格与非人格得区分.道德人所以首先是自然人,道德人并非不讲功利(在一定得时空场合反而更讲族群、整体得功利),但人格境地是从价值上讲得.孔子所提示得人格,是君子人格,其最高得境地是“圣”即“圣人”得境地,次高得境地是贤人得境地,然后是君子得境地.孔子继承先哲所提倡得道义原则、仁爱忠恕原则、仁、义、礼、智、信等价值理想,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中国文化可大可久得依据.这些价值理想通过孔子自己践仁得生命与生活显示了出来.先讲君子.《论语》多处记载孔子及其高弟讨论君子与小人之辨得文字.据《雍也》,孔子曾提醒子夏,要做君子儒,不做小人儒.孔子指出,君子得人格境地、修养进路和行为准则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卫灵公》)君子与百姓是有差不得.作为治理者得君子与被治理者得百姓得关系是:“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论语·尧曰》)孔子确信君子得物质利益要求和食色欲望得满足,只是要求取之有道,节之以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因此,颠沛必因此.”(《论语·里仁》)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希望得;然而不用正当得手段去得到它,君子也不同意.君子没有吃完一餐饭得时刻离开过仁德,确实是在仓卒匆忙、颠沛流离得时候,都与仁德同在.(1)人一辈子存得价值就在于他能超越自然生命得欲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为学也已.”(《论语·学而》)在那个意义上,“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以上是孔子对君子人格得差不多描述,也是君子内在自觉得要求.再讲圣人.历史上被尊奉为圣或圣人得,基本上后死者对前人得追封.孔子讲:“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有操守得君子是现实人,而圣人则是理想人.郭店楚简《五行》指出,“圣”德,圣与仁、义、礼、智五德之所和,属于天之道得境地,仁、义、礼、智四德之所和,属于人之道得范畴.又讲:“闻君子道,聪也.闻而知之,圣也.圣人知天道也.”(2)按,这个地方“闻君子道”得“君子”,实指圣人.现实得人们与理想得圣人有时空得阻隔,二者相接,是通过耳得听闻,气得感应,心得沟通.圣字(繁体)从耳,此不仅凸现圣人得听德,指能够容受逆耳之言(耳顺),而且表示人们与圣人相感通得路径――同意音乐、乐教得熏陶,通过耳闻,进入心灵.听是天赋得能力,胎儿在娘肚子里就有听觉.关于仁人.孔子思想得核心范畴是“仁”.“仁”字得内涵有层次得区不,高一层次得“仁”能够统摄与“义”、“礼”、“智”、“信”并列得低一层次得“仁”.就前者而言,《中庸》引述孔子得话讲:“仁者,人也.”在儒家看来,“仁”和“仁人”是人得最高精神境地,也是人之因此为人得最高标准,是最高得道德原则.孔子从不轻许人(包括他自己)为“仁”:“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在特定得语境中,孔子视“圣”与“仁”为同一境地.他答子张之咨询,指出令尹子文只能就是“忠”,陈文子只能就是“清”,尚未达到“仁”之境(见《论语·公冶长》).关于他得学生,如子路、冉有、公西华,他确信其才,但未期许为“仁”(同上),评价他最称道得颜回亦只到这种程度:“其心三月不违仁”(《论语·雍也》),关于政治家,他只确信管仲“如其仁”(《论语·宪咨询》).他对管仲之违礼有严厉得批判,但承认管仲关心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幸免了生灵涂炭,在那个意义上接近了“仁”,然并不许管子为仁人.有得论者批判孔子,既提倡“仁”,又讲那个人没有达到“仁”,那个人没有达到“仁”,那么“仁”有什么普遍性和现实性呢?产生这种误解,是不明白得“仁”在孔子那儿,是有层次区不得.以上所引,是与“圣”等值等价得“仁”.至于“仁”得原则得普遍性和实践“仁”得现实性,如:“樊迟咨询仁,子曰:‘爱人’”;“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等等,基本上显例,兹不赘述.“仁”与“圣”有什么区不与联系呢?仁者得境地以“圣”(圣人、圣王)为最高.“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孔子得意思是,广泛地给百姓以好处,关心大伙儿,使他们生活得更好,让他们自己尊重自己,自己挺立自己得生命,这差不多达到了圣人得境地了,尧舜估计还做不到呢.有得论者不解“立人达人”之意,以为是外在性地施予.孔子强调“为仁由己”,强调儒家得学咨询是“为己之学”,因此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是外在强加似地使不人立或达起来,而是制造一种气氛或环境,让人家自己站立起来,通达起来.我们不能代他人立、为他人达.我们想要通过自己挺立生命、通达人间,也要尊重不人,让他自己去挺立生命,通达人间.就这一点来讲,尧舜都还没有做到.(3)郭店楚简《尊德义》:“民可使道(导)之,而不可使知(智)之.民可道(导)也,而不可强也.”(4)由此能够印证孔子所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也是强调对民众得引导而不是强迫.庞朴认为,“不可使智之”,是不可强加于人,再好得主张,也只能在人民得理解中慢慢推行.(5)这与孔子得外王学主张是一致得.由此可见,就人格境地而言,仁与圣是统一得,圣是仁之极至得境地,仁是圣得内在精神,圣通过仁而下贯.所谓“成人”,顾名思义是指完美得人.“子路咨询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能够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为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终生之言,亦能够为成人矣.”(《论语·宪咨询》)这是讲,智慧像臧武仲,清廉像孟公绰,勇敢如卞庄子,多才多艺如冉求,再以礼乐来成就他得文采,也能够讲是全人了.朱熹注:“成人,犹言全人.……言兼此四子之长,则知足以穷理,廉足以养心,勇足以力行,艺足以泛应,而又节之以礼,和之以乐,使德成于内,而文见乎外.则材全德备,浑然不见一善成名之迹;中正和乐,粹然无复偏倚驳杂之蔽,而其为人也成矣.”(《论语集注》卷七)“成人”是德才技艺兼备、全面进展得人.这是不是至善至美得圣人呢?按朱子得理解,孔子这个地方得一个“亦”字是大有文章得.此不是指极至之境,只是对子路因材施教,应机讲法,就子路所可达到得人格目标加以点醒.上引文本本身也能够证明.孔子并不把“成人”等同于至上境地得圣人,相反,他提醒子路注意,“成人”是在现实性上通过努力能够达到得贤人人格.由此,孔子把“成人”得标准修订为三条:“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终生之言”.“要”是“约”得借字,指穷困得意思.由程子和朱子得解释,可知理想得“成人”,再进一步成为集大成者,近乎完美无缺得圣人;而现实得“成人”指并不纯全完备者,例如“有忠信而不及于礼乐者”(同上).我把后者视为“贤人”.从《论语》中不难看出,“贤人”是富于道德或者才能得人,是人们在现实上能够“见”得到得人格榜样.所谓“见贤思齐”确实是那个意思.孔子表彰颜回与柳下惠,许之为“贤”,可知他们即是“圣”得标准之下得“成人”.前面我巳讲过,圣人是“见”不到得人格典范,人们只能通过“耳”同意传闻、诗歌、乐教来体认.而贤人则不同,是能够“见”得到得人格典范.郭店楚简《五行》:“见贤人,明也.见而知之,智也.知而安之,仁也.”(6)人们能够通过“目”直截了当接触贤人得德行,并以此为榜样.所以,人们关于圣人,能够听而不闻,关于贤人,能够视而不见,关键确实是人得心灵能否感应,是否有觉识、觉解.综上所述,孔子得人格境地论本是在因材施教中得方便讲法,意在启迪不同谈话对象得觉悟,其内涵十分丰富.假如以化约论得方式表达,约略相当于:理想得至上境地:圣人(超越于贤人人格得、理想得仁人与成人)――天道层现实得理想境地:贤人(超越于君子人格得、现实得仁人与成人)――人道层现实得道德境地:君子(超越于自然人得道德人)―――――――――人道层然而圣人并不是遥不可及得,我们能够通过贤人体验、仿效圣德.凡圣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之鸿沟.儒家传统中得“人皆能够为尧舜”、“途之人皆能够为禹”,是就凡人也具有圣贤得潜能来讲得.只要有觉识觉解,只要有一点仁心,当下即可达到君子、贤人、圣人得境地.故孟子启导人皆具有得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四端”之心,或所谓“不忍人”之心,让人们以“推恩”得方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扩而充之,足以养育父母妻儿,同时有益于社会,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事实上是十分平实得道理.二、子思、孟子得理想人格论近几十年出土得简帛资料,尤其是马王堆汉墓、郭店楚墓出土资料表明,“思孟”学派确实曾经存在过.子思学派“四行”“五行”“德圣”学讲关于“圣”和圣贤人格得推崇,与孔子接近,本文前节差不多涉及.《中庸》得祖本与子思有关,这一点在宋代往常没有人怀疑,现已为学界多人所认同,故本文把《中庸》得材料放在《孟子》之前.咨询题是,《中庸》以“诚”作为中心范畴和最高境地,那么,“诚”与“圣”是什么关系呢?鄙人以为,“诚”确实是“圣”,二者同属天道.《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诚”是天道,是圣人之天性本然.关于圣人来讲,真实无妄,由仁义行,均出乎自然,不用勉力下功夫而符合中道,不用思虑而有所得,从容达到中道.贤人和君子则是所谓“诚之者”,他们需要在后天努力追求,用功择善,坚守不渝.因此,君子需要通过“博学之,审咨询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得求诚功夫,反复实践,知行合一.“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由至诚而有明德,是圣人得自然天性;由明德而到至诚,是贤人通过后天学习才能达到得.因此,前者为“性”,后者为“教”.由诚而明,是天道理境;由明而诚,是人道实践.“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能够赞天地之化育.能够赞天地之化育,则能够与天地参矣.”(同上)致诚得圣人能极尽天赋得本性,同时尽量发挥不人得本性,发挥万物得本性,进而赞助天地生成万物,其功能与天地并列为三!贤人则需要用心追求善,从细微处,从一件件事或某个方面做起,慢慢达到全面.贤人通过修养功夫,达到内心至诚,则躯体、容貌、行止,自然合乎标准,而且能妨碍、改变他人,化善成俗.从现实性上来讲,贤人是由明而诚,即经历学习、修养得点滴积存,由部分到全体,由尽人道来改日道,最后改善他所处得环境.足见君子、贤人得求诚功夫做到一定地步,也就达到圣人得“诚”得境地了!《中庸》:“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因此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在这个地方,“诚”是天赋道德得内在性,是人格修养得潜质.“道”是自己修养、实践得过程.“诚”又是万物得本体,贯穿万物得全体和过程.君子奉“诚”为珍宝.至诚得人不仅要成就自己,而且还要成就他人和他物.成就自己得人格是内在之“仁”得要求,成就他人得人格,并使他物畅遂其性,是内在之“知”得要求.内在性得“圣”“诚”“仁”“知”都有向外扩展得要求,因此,成就自己和成就他人他物是一致得.只有成就了他人他物,才能最终成就自己.此即儒家得诚恕之道.换言之,《中庸》得“诚”包含了仁爱忠恕之道.不仅如此,《中庸》得“诚”是天人、内外合一得极境,它包含了两面得撑开,一面是与天道相联系之内在精神得神奇之地,所谓“至诚如神”;另一面则是“成物”“尽性”,由天向地、人、物下贯.“己立”“己达”与“立人”“达人”,“尽己性”与“尽人之性”“尽物之性”,“明明德”与“新民”,“内圣修己”与“外王事功”基本上一体两面得事.这与前述孔子得人格境地论是统一得.孟子得人格境地论亦以“圣”为至上,以“诚”为中心.据杨伯峻《孟子译注》称,《孟子》一书,“圣”字凡47见,“诚”字凡22见.孟子进展了孔子得思想,以“仁”“义”并举、“仁义内在”讲推进了孔子得“仁”学,尤其强调了天道与人性得贯穿.关于“圣”“神”等范畴,他讲:“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孟子·尽心上》)这是指圣王通过得地点,人们受到他得精神得感化,他所停留得地点,其精神感召得作用,更加神奇莫测,与天地同时运行.孟子讲了四种人:第一是侍奉君主并讨人主喜爱得人(这种人是孟子所不齿得),第二是安定国家并以此感到快乐得人,第三是“天民”,第四是“大人”.“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同上)“天民”和“大人”在这个地方确实是指得“圣人”,当他们得“道”大行于天下时,努力去实践,当他们端正了自己时,他人他物也随之而端正了.孟子又讲:“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尽心下》)这个地方确信了六种人格:善、信、美、大、圣、神.“圣”有光辉表现且能感化万众,“神”是“圣”之神妙不测得境地.孟子确信了圣人得不同特征:“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万章下》)与子思“至诚如神”得思想一脉相承,孟子也凸现了“诚”得神奇性和终极性.他讲:“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正如蒙培元先生所指出得,“诚”是与天道合一得心灵境地;“思诚”不是以天道为客观对象得考虑,而是返回到自身,使“天之所与我”得道德理性自觉地呈现或实现出来.(7)不仅如此,孟子也坚持了内外、物我、诚明等两行之理得并进与互动.孟子强调“践形”:“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能够践形.”(《孟子·尽心上》)这是指躯体容貌与内在心灵得和谐统一.郭店楚简《鲁穆公咨询子思》载,鲁穆公咨询“如何而可谓忠臣”?子思答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颖孟子继承了子思得批判精神,开启了中国自由知识分子得抗议传统,指出:“讲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孟子·尽心下》);“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其“以德抗位”、“天爵人爵”、“浩然之气”、“大夫君、相公”、“舍我其谁”、“舍生取义”得人格精神和“民贵君轻”、“制民之产”、“富民”“善教”等社会经济、政治、教育主张,都有非常强得现实性、实践性.(8)论者常常讲孟子学使儒家得精神内转,批判孟子心性论、社会理想和人格修养论与现实脱节.这些批判基本上大有咨询题得.要之,孔孟儒学得人格境地论决不是空疏之论.它一方面确有神圣性、超越性,另一方面又不脱离社会政事、教育师道和日用伦常等生活世界.三、孔孟人格境地论得特质孔孟儒学得人格境地论有两个要点,一个是它得终极至上性,即与天道相联系得“圣”得境地,另一个是它得经世致用性,即与人道相联系得“凡”得现实.前者是最高得理想,后者是理想得实现,两者之间紧密沟通,不可脱离.有得论者只看到儒学得世俗伦理得一面,不承认它得超越性;有得论者又只看到儒学得高超理想得一面,不承认其所具有得普适性、现实性.关键得咨询题是要理解天道与人道、神圣与凡俗得贯穿.这是传统知识分子得人格理想和行为模式.与孔子相比较,思孟学派或心学一系更强调道德得内在性.这非但没有削弱孔子学讲博大得社会实践性,反而更加强了其外王学.这种“内收”,专门把天道、神性与人得德性相贯穿,把圣人与凡人相联系,全然上使得君子得政治行为、社会活动、教育师道、道德勇气,有了天命、天道等超越理据得支撑,尤其是此超越神性意义得天就在人心人性之中,无疑增强了儒者得担当意识.这种意识也来自孔子.夫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论语·宪咨询》)“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孟子把这种当下自我承担得意识内化为“舍我其谁”“独行其道”得胆识气势,并以“至大至刚”之气相养育,使其充塞于天地之间.孟子提出得义与道、志与气得相互补充论,使“内收”之讲亦有了“气”得烘托.直至宋明理学,有张横渠之“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9)有些西化派人士以为这是传统知识分子无谓得狂妄自大,他们不理解传统士人长期以来在儒学浸润下,其神性意义和客观化得天道巳与个体人格,乃至其心其身其气其志其形其貌其性其情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在一定意义上,中国传统思想中,人、物均是具有某种神性得,此与西方传统不同.传统士人以天道自命,杀身成仁、为民请命得精神即源于此.这也表明孔孟人格境地论是有其宗教性得内蕴得.这不仅使君子得个体行为有了天命天道得理据,而且也有了内在得动力、动因.现实性得社会与理想性得社会得差距,现实性得人与理想人格得张力,使儒生真实得关切系于国事民瘼,以匡正社会人一辈子为目得.儒生之理想人格得达成,决不自外于国计民生.甚至在非常多场合,传统士人正是在外王事功中实现其人格理想得.王阳明确实是一个非常好得例子.王学在近世东亚得现代化运动中起了相当显赫得作用,这亦昭示孔孟及其人格境地论仍有强大得生命力.注释:(1)参见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2版,第36页.(2)(4)(6)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第150页、174页、150页.(3)参见王邦雄等著:《论语义理迹解》,台北鹅湖出版社,1994年3月第5版,第30页. (5)参见庞朴:《使由使知解》,《文史知识》,1999年9月第9期.(7)参见蒙培元:《心灵超越与境地》,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153页.蒙先生这个地方得理解是准确得.但蒙书把儒家得仁、诚、乐、天人合一诸境分开来讲,似有未妥.按鄙人得理解,以上诸境,究极地讲,只是一境,即“圣”境是也.(8)关于孟子得心性论、仁政学讲和人格修养论,请见拙著《传统道德与当代人一辈子》,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第54—62页.(9)此“横渠四句”为宋代至今之通行得讲法.据《张子语录》记载,原文为“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见《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第1版,第320页.。

试论孟子的“人格论”及其对青少年人格的塑造

试论孟子的“人格论”及其对青少年人格的塑造

摘要:孟子是先秦时代的一代大儒,力主法先王而行王道,正人心而存仁义,对儒家学说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孟子的思想体系中,“人格论”思想卓异,风格独具,有着丰富的内涵,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对当代青少年而言,塑造优秀人格是提升素养,融入社会,实现远大理想的重要环节。

本文从孟子所倡导的“浩然之气”、“大丈夫人格”和“自强人格”三个方面深入分析,阐明培养健全而完美的人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当代青少年继承、发扬历史文化的精髓,践行孟子的人格思想,构建完整的道德体系,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

作为先秦时代的一代大儒,孟子博学多闻,通五经,贯六艺,授徒讲学,游说诸侯,力主法先王而行王道,正人心而存仁义,对儒家学说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也因此,孟子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在孟子的思想体系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与理性的光辉。

其中,“人格论”更是思想卓异,风格独具,有着丰富的内涵,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对当代青少年而言,塑造优秀人格是提升素养,融入社会,实现远大理想的重要环节。

对此,孟子的人格思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儒家哲学处处体现的是积极的“入世”精神,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这种思想支撑之下,儒家非常看重自身的道德修养,注重个体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强调人格的独立和社会责任感。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心中的理想人格:“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三军试论孟子的“人格论”及其对青少年人格的塑造文/武俊辉Analysis of Mencius’s “Personality Theory” and Its Effect on Teenager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ART CITY075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论语》中的理想人格论

《论语》中的理想人格论

《论语》中的理想人格论丹寨县丹寨民族高级中学潘启文摘要《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论语》中的君子人格被儒家视为一种理想人格。

君子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以仁、义、礼、智、信等诸德来要求自己,当今,在市场经济商业化的冲击下,许多人的灵魂和人格被金钱和利益所腐蚀,人格被商业化所扭曲和变异,被物欲化的生命,丧失了信仰,精神极度空虚。

而《论语》中的君子审美人格,对现代人构建自己健全的人格,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榜样作用。

本文以儒家经典《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中庸等六个主要的道德范畴,分别进行讨论。

关键词:《论语》;理想人格;仁、义、礼、智、信、中庸一、《论语》:闪耀着道德之光的理想人格孔子所处的时代是“礼崩乐坏”、“春秋无义战”的混乱时期。

为了重新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孔子提出了具有圆满完善的理想人格,而这一理想人格又具体反映在君子的形象中。

君子在《论语》中一共出现了108次,除了两三次是指居于上位的人外,其余大多数都是指有德者。

君子担当起重建社会秩序的责任,其任务主要表现在为政治国和道德传承两方面。

在为政治国上,君子是处于君主和百姓之间的,是连接两者的枢纽。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这正是孔子对君子执政之道的总结,概括为四个字“忠君惠民”。

孔子向子路阐述了君子的三层次,“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和“修己以安百姓”。

就是要先做好自我的人格修养,而后“忠君惠民”。

道德传承是孔子为士人建立稳定的价值体系所做的长远考虑。

君子学习前人优秀的文化成果“择其善者而从之”,对于今之贤者也常常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不断修养自己的德行。

孔子深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道理,所以常劝勉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既要忠君惠民,又要实现“天下归仁”的理想,君子的责任确实重大。

《论语》中君子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的,几乎包含了《论语》中所倡导的所有的优秀品行。

论孔孟“君子”人格的内涵及其现代价值

论孔孟“君子”人格的内涵及其现代价值

论孔孟“君子”人格的内涵及其现代价值摘要儒家孔孟“君子”人格产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以社会新旧交替、动荡不安的时代为背景,以孔子的“仁学”、孟子的“人性本善”理论为依据,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思想特质。

孔孟“君子”人格的思想特制主要包括: 君子以仁爱精神为道德准则、君子以重义轻利为荣辱观念、君子要有自强不息的意志、君子要有言而有信的品质等。

孔孟所提倡的“君子”人格不仅在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当今社会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鼓励人们养成优秀的人格也有着积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君子人格中的“仁爱”思想有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君子重义轻利的思想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君子的坚毅品质有利于社会和个人健康、全面的发展;君子言而有信的品质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完善。

关键词:孔孟,“君子”人格,现代价值Of Confucius and Mencius, "Gentleman" The Concept and Its Modern ValuesAbstractConfucius and Mencius, "gentleman" personality generated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based on social inter-face, the background of turbulent times, to Confucius, "Benevolence," Mencius "basically good" theory, has a rich theoretical content and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onfucius and Mencius, "gentleman" special ideological character include: the caring spirit of the gentleman code of ethics, the gentleman Valuing Loyalty to honor the concept of self-improvement will be a gentleman, a gentleman to be true to its word and so on. Confucius and Mencius, "gentleman" personality not only at the time had a tremendous impact on our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to encourage people to develop good character has a positive meaning.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gentleman's character in "love" thinking, help to promote interpersonal harmony; gentleman Valuing Loyalty ideas will help form the correct values, the gentleman in the determined quality conducive to social and personal health and overall development A gentleman true to its word contribute to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market economy improved.Key words: Confucius and Mencius, "gentleman" personality, modern value一、孔孟“君子”人格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理论基础(一)孔孟“君子”人格产生的时代背景孔子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以血缘为基础、以礼法为特征的传统的宗法体制开始解体,新的社会制度还未建立,社会处在一个新旧交替的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

论孔孟的人格范式

论孔孟的人格范式
, . 僖公二十六年/ ) , . & 公孙丑上( / $
卫大夫宁喜欲攻杀孙林父和卫殇公* 迎卫献公回
, . 襄公二十六年/ ) 国* 他又! 从近关出 " 而躲避% 在今天
看来* 这是个没有责任感的政治投机者% 在这里* 孔子树立了两种政治道德人格% 一 类是史鱼的! 有道无道* 行直如矢" * 是后来! 愚忠" 的典范% 另一类是蘧伯玉的 ! 有道则见* 无道则 * 是明哲保身的典范%其中孔子更推崇蘧伯玉 隐" 的灵活和全身远害* 称他为! 君子" %! 孔子之所严
, . 襄公十四年/ ) 殇公* 蘧伯玉 ! 从近关而出 " 逃避祸难%
! 不降不辱" 的特点是) 不改变自己意志* 不丧 失自己的尊严# 不入庸君之朝* 冰清玉洁$ 傲然不 群%! 道不同不相为谋 " 松柏之 后 凋 "
, . & 子罕( / & , . & 卫灵公( / &
* ! 岁寒* 然后知
* 赞扬的就是伯夷! 举世污
浊* 清 士 乃 见" 的 可 贵 品 格% 齐 人 ! 不食嗟来之 食" * 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 " * 秉承的就是这一 气节% 关于少连* 史籍记载不多%& 礼记 ’ 杂记 ( 载 孔子语曰) ! 少连$ 大连善居丧* 三日不怠* 三月不 期悲哀* 三年忧* 东夷之子也% " 这应是个孝子 解* 的典范* 与! 降志辱身 " 的品格无关%! 降志辱身 " 主要指柳下惠%& 论语 ’ 微子 ( 载* 柳下惠为士师 而三黜* 人曰) ! 子未可以去乎? " 曰) ! 直道而事人* 焉往而不三黜# 枉道而事人* 何必去父母之邦? " 孟 ! 柳下惠不羞污君* 不卑小官* 进不隐贤* 必 子称* 以其道* 遗佚而不怨* 厄穷而不悯 " 攻鲁国的齐军

论孔孟人格思想的差异及其不同影响

论孔孟人格思想的差异及其不同影响

论孔孟人格思想的差异及其不同影响孔孟学说,一脉承传、源流贯通。

但在人格思想方面,孔子所津津乐道、反复倡扬的是“君子”,而孟子所崇奉高标、心所依归的是“大丈夫”。

那么,孔子的“君子”和孟子的“大丈夫”人格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在历史上的影响又有哪些区别呢?本文略陈管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孔子的“君子”人格理论,在《论语》中的表述颇多,其内涵极为丰富,难于一言以蔽之。

因此,在“君子”人格基本特征的概括上,学术界也见仁见智,各有所得。

下面三段话是论者考察“君子”人格常常引用的材料,也是孔子对学生有关“君子”提问的直接回答。

其一:“子路问君子。

子曰:‘修已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已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修已以安百姓。

修已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宪问》)其二:“司马牛问君子。

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颜渊》)其三:“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为政》)我觉得这三段话看起来是孔子对“君子”概念的直接论述,但实质上不足以体现“君子”人格的内涵。

因为孔子说这三段话的根本意图在于阐明一人要成为“君子”的方法和途径。

作为一个教育家,孔子的教育目的是要为社会培养一批他理想中的“君子”。

而他的学生在品德追求上,将成为“君子”当作梦寐以求的理想。

子路、司马牛、子贡向老师请教的是怎样才能成为君子的问题,孔子分别告诉他们的方法是“修已”、“内省”和“先行”。

子路为人果敢率直、粗陋鲁莽,与“礼”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孔子告诫他要成为“君子”,关键在于“修已”。

即加强自身修养、去掉粗野鲁莽的坏毛病。

而司马牛,因为他的哥哥司马桓魋作乱于宋,家人或死或逃,便产生了忧愁恐惧的情绪。

正是忧惧在心的司马牛请教成为君子的门径,孔子才说:“君子不忧不惧”,“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至于子贡,能言善辩是其显著的特点。

当他问君子之道时,孔子十分关切地教导他:“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从《论语》和《孟子》看孔孟理想人格的承变

从《论语》和《孟子》看孔孟理想人格的承变

必达到了圣人的境 界。《 雍也》 载子 贡问“ 施于 民而 记 博
其次是贤人和 君子 。贤人 多是从 政 治角度 来理 解 , 孟 子认 为“ 微子 、 仲……胶 鬲—— 皆贤人也 ” “ 微 , 贵德而 尊士 , 贤者 在位 , 能者 在 职 ” “ , 国君 进 贤 …… 左右 皆 日
Vl _ 0 NO 2 l1 l . Ap . 01 r2 0
21 0 0年 4月
文 章 编 号 :62—6 5 ( 00 0 0 3 2 17 7 8 2 1 ) 2— 0 3—
从《 论语 》 孟 子》 孔孟 理 想 人 格 的承 变 和《 看
李凤 鸣
摘 要 : 论语》 孟子》 《 和《 这两部重要 的儒 家经典 , 从理论核心 、 主体 和培养 方法三个方 面对儒 家的理 想 人 格 进 行 了全 面 而 系统 的 阐释 , 现 了孔 孟在 理 想人 格 方 面 的 承 变 。 体 关 键 词 : 子 ; 子 ; 想人 格 ; 变 孔 孟 理 承
孟子还把“ ” 仁 规定 为人 的道德 品格 : 仁也 者 , “ 人也。合 而 言 之 , 也 …‘ 者 以 其 所 爱 及 其 所 不 爱 ; 仁 者 以 其 道 仁 不 所不爱及其所爱” 强恕 而行 , 仁莫 近焉 ” 这是说 , 。“ 求 。 用爱“ 所爱及其 所不 爱” 来表 明对 待不 同事 物 的平 等 态 度 , 强恕” 以“ 的积极态 度来推 行“ 的精神 , 而达 到 仁” 从 “ ” 仁 的境 界 。 在理 想 人 格 的 修 养 中 , 子 不 但 重 视 “ ” 而 且 还 孟 仁 , 重视 “ ” 孟 子 主 张 “ 仁 由义 ” 他 说 : 仁 , 之 安 宅 义 。 居 , “ 人 也 ; , 之 正路也 。旷安 宅 而 弗居 , 正路 而不 由 , 义 人 舍 哀 哉 ! “ , 心 也 ; , 路 也 。舍 其 路 而 弗 由 , 其 心 而 ”仁 人 义 人 放 不知求 , 哀哉 ! 这就是 说 “ 是善 的 出发 点 , 义 ” 判 ” 仁” “ 是 断善恶的标准。而且 “ 皆有所 不忍 , 人 达之 于其所 忍 , 仁 也 ; 皆有 所不为 , 之于 其所 为 , 也 。 可 见, 子把 人 达 义 ” 孟 “ ” “ ” 为 最 基 本 的 道 德 修 养 ,仁 ” 道 德 修 养 的 仁 和 义 作 “ 是 出发 点 , 义 ” 外 在 行 动 的准 则 ; 仁 ” 人 心 , 义 ” 认 “ 是 “ 是 “ 是 识 “ ” 的行 为 过 程 。 仁 后 可 见, 子对 “ 的定义要 比孔子具 体一些 。而且 孟 仁” 这种 “ 居仁 由义 ” 的修 养方法 也 大 大深 化 了孔 子 的“ 仁

儒家的人格理想

儒家的人格理想

梅不争春 傲视冰霜
兰不争宠 饮露自洁
竹不争风 气节清高
菊不争艳 悄然绽放。
左光斗 方孝儒
史可法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 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 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 使人也,求备焉。
(《论语·子路》)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 (《论语·学而》)
赞天地之化育。 ( 《中庸》)
天地生养万物,兼收并蓄,既有美丽 的仙鹤,也有丑陋的癞蛤蟆;既有雄健的 狮子,也有卑琐的老鼠;既有空灵的蜻蜓, 也有恶心的蛆虫;既有娇柔的鲜花,也有 长刺的仙人掌。所以天地之间是美丑并存, 善恶同在的。
老天生养每一样东西都有它的意义和 价值。没有蛆就没有苍蝇,没有苍蝇就无 法分解腐烂的物质;没有癞蛤蟆,蚊子就 会猖狂;没有豺狼虎豹,草食动物就会泛 滥;草食动物泛滥则草木遭殃。所以天地 间的一切都是相生相克、相互制约以达到 万物的平衡。这就是天地的化育之德。
(《论语·里仁》)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
(《论语·卫灵公》)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
儒家的行仁是一种道德的要求, 是一种自我的要求,是一种内心的真 诚,没有利益,没有利害关系,是一 种由内向外发自内心的一种修炼和提 升。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易经》)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论语·学而》)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卫灵公》)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论语·子罕》)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

孔孟理想人格及其承变

孔孟理想人格及其承变

孔孟理想人格及其承变虽同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不同时代特征下的孔子和孟子在各自思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理想人格的构想,建构出自己的教育目的论。

从孔子到孟子理想人格的承变,其中既有相似又有各自的特点。

标签:孔子;孟子;理想人格;承变在中国传统教育哲学史上,各学派根据各自的理论提出了欲培养的理想人格,形成了各自的教育目的论,其中孔孟的理想人格理论影响最为深远,他们对各自理想人格的构想具有相似又各有特点,直至今日仍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1 孔孟理想人格1.1 孔子的理想人格:圣人与君子孔子出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当时的社会诸侯僭越,民生凋敝,礼崩乐坏,他期望通过理想的伦理道德,构建出和谐的社会秩序。

在《孔子家语·五仪解》中,孔子将现实中人分为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和圣人,其中圣人是理想人格中的至高人格。

在“圣人”理想人格构成因素中,既有“仁”也有“智”,但与较低一级的君子中的“仁”和“智”相比,“仁”更为宏大,“智”则不思而得,不虑而能。

《孔子家语·五仪解》中“所谓圣人者,德合于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始终,协庶品之自然。

明并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赌者不识其邻。

此则圣人也”,也将“德”作为圣人的基本因素,但这里的“德”与天地相合,“智”与日月同明并精悉万物始末。

孔子将其塑造出的意义是为世人提供值得效法的最高典范,并不期望有世人能够达到,在现世中“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以”(《论语·述而》)。

君子人格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君子形象,质指内在道德品质,文指文化修养和风度礼仪等,质胜于文虽朴实但略显贫乏,文胜于质则华而不实,两者搭配得当才能称之为君子。

孔子认为“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但是“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可见君子的品格主要体现在智与仁这两个方面。

古代文学中的仁义道德范式

古代文学中的仁义道德范式

古代文学中的仁义道德范式古代文学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承载了丰富的仁义道德范式。

这些范式以各种形式出现在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中,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念,也给予了后人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一、仁者爱人古代文学中最为重要的仁义道德范式之一就是“仁者爱人”。

在《孟子》中,孟子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爱、互助。

这一思想在古代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例如,《红楼梦》中的贾母、王夫人等人物,无论对亲人还是对仆人,都表现出了深厚的仁爱之心。

他们不仅关心家族的兴衰,也关注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幸福与悲伤。

这种仁爱之情在古代文学中被赋予了高度的道德价值,成为了后人学习和追求的典范。

二、义者尽责古代文学中的仁义道德范式还包括“义者尽责”。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人应该尽其所能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这种思想在古代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表达。

例如,在《水浒传》中,宋江等人以义薄云天的精神,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反抗压迫的斗争中。

他们不仅为自己的利益而战,更是为了救济苍生,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他们的行为展现了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成为了后人学习和崇拜的楷模。

三、道者追求古代文学中的仁义道德范式还包括“道者追求”。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人应该追求道德的境界,追求内心的净化和升华。

这种追求在古代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表达。

例如,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了个人修养与社会治理的关系。

这种追求在古代文学中被赋予了高度的道德价值,成为了后人学习和追求的目标。

四、范式的现实意义古代文学中的仁义道德范式不仅仅是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念,更是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思考。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普遍面临着道德沦丧、利益至上的困境。

因此,我们有必要回顾古代文学中的仁义道德范式,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首先,我们应该学习古代文学中的“仁者爱人”思想,关心他人的幸福与悲伤。

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我们都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试论孟子的人格美学思想

试论孟子的人格美学思想

2008 年第
11 期
安徽文学
艺 术 殿 堂
者善于引用主人公这些充满个性化的语言, 如破了纪录的 21 岁罗伯斯赛后说: “这是上天赐予我的好成绩, 其实我并没有 准备破纪录。 能让读者看到是一个栩栩如生、 ” 有血有肉的人 物形象在说话, 比那些陈言套话更加形象、 生动。 动态消息虽然是常见的新闻文体, 篇幅不长。但对于罗 附录: 版面图 伯斯、 刘翔这样的经常并提的焦点人物, 把两则消息放在一 起, 合则为一、 分则两立, 能够上下衔接、 配合的浑然天成, 却 是极大的考较了记者的现场观察力、 篇章组合力, 展现一个记 者的新闻功底——这是远远超出文字技巧层面的。
(上接第 96 页)眼神里就可以推断出他的内在品格, 这是无法 隐藏的。 所有这些说法表明: 孟子认为人格精神的美并不是不可 感知的东西, 而恰恰是具体表现在人们外在的形体之上, 可以 直观感受到。 这也就是说, 人格精神的美, 是内在的精神表现 在外在的形体上。这一方面, 外在的形体也只有当它显示了 内在的高尚的道德精神时才会 “生色” 成为美。 , 另一方面, 内 在的道德精神, 包括孟子所说的 “浩然正气” 只有表现于外在 , 的形体时才能为人所感知, 引起审美的感受。 正如鲁迅所讲: “功利由理性而被认识, 但美则凭直感底能力而被认识。 享受 着美的时候, 虽然几乎并不想到功用, 可由科学底分析而被发 见, 所以美底享乐的特殊性, 即直接性, 然而美底愉乐的根底 里, 倘不伏着功用, 那事物也就不见得美了。 并非人为美而存 在, 乃是美为人而存在。 ” 这样孟子以所谓 “浩然之气” 把握了个体人格美的特征, 进而又指出人格美不是不可感知的抽象存在, 而是个体的道 德精神在他的外在形体动作上的表现, 在孟子那里, 内在美和 外在美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孟子把它概括成一个非常简明的 命题:充实之谓美” 这里所谓的 “ 。 “充实” 指的是个体通过自 , 觉的努力, 把固有的善的本性 “扩而充之” 使之贯注于人的形 , 体中。充实之所以能成为美, 在于它能使自然的形体具有高 尚的道德精神的意义, 同时通过事物的形体表现出来, 成为直 观可感的东西。 四、 信、 大、 神——人格美的等级 善、 美、 圣、 孟子在讲到对个体人格的评价时说:浩生不害问曰:乐 “ ‘ 正子, 何人也?’ 孟子曰: 善人也, ‘ 信人也。 ’ ‘何谓善?何谓 信?’ ‘可欲之谓善, 曰: 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 充实而 有光辉之谓大, 大而化之之谓圣, 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乐正 子, 二之中, 四之下也。” ’ 《尽心下》 ( ) 在这段话中, 孟子把人对个体人格的评价划分为善、 信、 美、 圣、 大、 神六个等级。 “善” 是 , “可欲” 就是追求符合仁义 , 的东西。 是 信, “有诸己” 就是说个体在行动中处处以仁义作 , 为自己的行动准则。 “美” 是 , “充实” 就是把仁义礼智的道德 , 准则扩充到人的容貌形色行为等各个方面。 “大” 是 , “充实而 有光辉” 就是人的道德人格光照四方。 , “圣” 是 , “大而化之” , 就是用道德人格化育天下。 “神” 是 , “圣而不可知之” 就是 , 说, 圣人为什么能用道德人格化育天下, 这是神秘莫测的, 一 般人是难以把握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 学 月 刊 2005年 第7期专题研究论孔孟的人格范式秦永洲(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关键词]人格范式;圣之清者;圣之和者;圣之任者;圣之时者[摘 要]孔孟在对伯夷、柳下惠、伊尹等圣贤、权威的人格价值评判中,形成了四种人格范式: 圣之清者 不降不辱、独善其身;圣之和者 降志辱身,身处污泥而不染; 圣之任者 忍辱负重、兼善天下;圣之时者 金声而玉振。

君子 、 大丈夫 、 大人 、 士 等,是孟子对人格典范的再创造和权力、权威的人格化。

孔子以人格为本位,是一种 无可无不可 、 愚不可及 的生存智慧和道德之术,孟子以天下、道义为本位,是人格权威和人格统治在儒家精神世界的建立。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83-0214(2005)07-0021-05On the Confucian Ideal PersonalityQIN Yong-zho u(S chool of H istorical Cultur e&Social Dev e lop me nt,Sh an dong N ormal Univ ersity,J inan250014,S hand on g,China)K ey Words:idea l personality;inco rr uptionists of saint;peacemaker s o f saint;patriots of saint;tact icians o f saint Abstract:F ro m their judg ements o n the perso nality v alue o f BoY i,L iu X iahui and Y iY in,Co nfucius and M encius dev elo ped four t ypes o f per sonalit y:F irst,inco rruptio nists of Saint w ho didn t surrender o r humiliate,but maintained their ow n in-teg rity;Seco nd,peacemakers o f Saint who debased their ambitions and humiliated themselves,being in the mud but no t co nt aminat ed;T hir d,pat rio ts of Saint w ho sw allow ed insults,bo re heav y bur dens and tr eat ed the w or ld w ell concurrent-ly;In the end,tacticians of Saint w ho gather ed tog ether all that w as goo d.T he classic per so nality such as G entlemen, T rue men and literaties w ere the M encian re-creatio n of t he classic per sonalit y and also the personif ication o f pow er and autho rit y.Confucius to ok personality as the st andard,w hich w as a feasible and stupid w isdo m o f exist ence,a mor al ar t-i fice;and M encius t ook nation mor alit y and just ice as t he standard,and his mo ral personality w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au-tho rit y and dominatio n o f personality in the spirit ual wo rld o f Co nfucianism.人格是个体行为的全部本质,也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基本精神支柱和自我信仰基础,所谓的自信、自尊、自强、自立,都必须以对自身人格的信仰为基础。

高尚的品格,是人性最高形式的体现,它能最大限度地展示人的价值。

一 孔子人格类型的初步建立对人格信念的珍视和执著,强调个体品格的完善和高扬,并使其理想化、典型化,是儒家道德人格的基本特征。

为此,孔子一方面强调人对个体品格的能动作用,即道德的自觉和自律,主张 士不可以不弘毅 [1]( 泰伯 ),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1]( 卫灵公 );又倡导用圣人之言、礼乐制度、人格典范来规范、诱发人们的人格意识。

为了发挥人格典范的表率作用,孔子把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廉、恭、宽、敏、惠、温、良、俭、让等几乎所有的道德素质统统集中到理想的载体君子身上,创造了一个完美的理想人格形象。

在 论语 中, 君子 频繁出现, 君子谋道不谋食 [1]( 卫灵公 ), 君子义为上 [1]( 阳货 ),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1]( 颜渊 )等等,比比皆是。

君子以厚德载物 [2]( 乾卦 ), 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3]( 曲礼 ),此道出了君子的道德内涵,它已由原来的 在官长者 转义为有德者了。

君子所过者化 [4]( 尽心上 ),显示了它的人格魅力和所应具备的示范性和感染力。

另一方面,孔子又在对伯夷、叔齐、柳下惠、夷逸、史鱼、蘧伯玉等人的人格价值评判中,分别树立了各种类型的品格范式。

论语 微子 称: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

子曰: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

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

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

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

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在这里,孔子揭示出四种人格价值:一是以伯夷、21叔齐为代表的 不降不辱 ;二是以柳下惠、少连为代表的 降志辱身 ;三是虞仲、夷逸的 隐居放言 ;四是孔子自己的 无可无不可 。

据 史记 伯夷叔齐列传 载: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 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伐君,可谓仁乎? 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遂饿死于首阳山。

不降不辱 的特点是:不改变自己意志,不丧失自己的尊严;不入庸君之朝,冰清玉洁、傲然不群。

道不同不相为谋 [1]( 卫灵公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1]( 子罕 ),赞扬的就是伯夷 举世污浊,清士乃见 的可贵品格。

齐人 不食嗟来之食 ,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 ,秉承的就是这一气节。

关于少连,史籍记载不多。

礼记 杂记 载孔子语曰: 少连、大连善居丧,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忧,东夷之子也。

这应是个孝子的典范,与 降志辱身 的品格无关。

降志辱身 主要指柳下惠。

论语 微子 载,柳下惠为士师而三黜,人曰: 子未可以去乎? 曰: 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孟子称,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 [4]( 公孙丑上 ),也是指这件事。

另外,柳下惠曾以文辞说退大举进攻鲁国的齐军[5](僖公二十六年),反对臧文仲祀 爰居 和纵 逆祀 。

其实,孔子没有称赞柳下惠 坐怀不乱 ,他所赞扬的是柳下惠 降志辱身 的宽容,对个体的洁身自好,对典章礼仪的谙熟和恪守。

柳下惠的品格特点是:有 降志辱身 的大度,宽容而又不枉道,身处污泥而不染。

虞仲即吴太伯之弟。

夷逸,据 论语 微子 正义引 尸子 曰: 夷逸者,夷诡诸之裔,或劝其仕,曰: 吾譬则牛,宁服轭以耕于野,不忍被绣入庙而为牺。

由此可知, 隐居放言 是典型的隐士人格。

孔子 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的价值趋向,模棱两可,给后人留下无限遐思。

刘宝楠 论语正义 引各家解说。

西汉扬雄认为是 不夷不惠,可否之间也 。

郑玄注曰: 不为夷、齐之清;不为惠、连之屈,故曰异于是也。

马融认为是 亦不必进,亦不必退,惟义所在 。

其实,它与孔子 过犹不及 的中庸态度是一致的,是一种审时度势的 政治智慧 。

夷齐失之过峻 ,缺乏应有的宽容, 是知夷齐虽圣人所许,亦圣人所不为也 。

亦即孟子所谓的 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 [4]( 公孙丑上 )。

后来,孟子据此继续发挥,塑造出另一类人格形象 圣之时者 。

围绕如何从政,孔子树立了史鱼、蘧伯玉两种人格形象。

论语 卫灵公 载孔子语曰: 直哉!史鱼。

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君子哉!蘧伯玉。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史鱼曾劝卫君任蘧伯玉退弥子瑕,未被采纳。

临终嘱其子不准治丧正堂,以尸谏卫君。

韩诗外传 卷七称他 生以身谏,死以尸谏,可谓直矣 。

史鱼创造了中国古代最极端的进谏形式 尸谏。

蘧伯玉也是卫大夫,孙林父欲杀卫献公立卫殇公,蘧伯玉 从近关而出 [5](襄公十四年)逃避祸难。

卫大夫宁喜欲攻杀孙林父和卫殇公,迎卫献公回国,他又 从近关出 [5](襄公二十六年)而躲避。

在今天看来,这是个没有责任感的政治投机者。

在这里,孔子树立了两种政治道德人格。

一类是史鱼的 有道无道,行直如矢 ,是后来 愚忠 的典范。

另一类是蘧伯玉的 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是明哲保身的典范。

其中孔子更推崇蘧伯玉的灵活和全身远害,称他为 君子 。

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

[6]( 仲尼弟子列传 )孔子在更多的场合明确表达了对 愚忠 的反对和对明哲保身、相机行事的肯定: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 泰伯 )宪问辱,子曰: 邦有道,穀(当官食俸禄);邦无道,穀,耻也。

[1]( 宪问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1]( 宪问 )。

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1]( 公冶长 )子曰: 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 公冶长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 卫灵公 )孔子儒学的博大精深就在于它的 中庸 ,哪方面都不走向极端,哪方面的需求都给以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