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工作[J]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思考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思考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思考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深刻的社会理论,具有极高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对于指导当代中国的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教育意味着要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在当代中国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尤为关键,特别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中更是必不可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接受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能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也可以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传播和推广,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工作,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全面提升,对于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我们应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不断完善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2. 正文2.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基本原则1. 实事求是原则。

马克思主义注重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社会现实,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要根据群众的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2. 以人民为中心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社会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要围绕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思想观念,引导他们正确的思想意识,增强他们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 革命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改革和革命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要弘扬革命精神,唤起人民群众的革命意识,引导他们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行列。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
马克思 主义 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 果, 是党最 可宝 贵的政治 和精神财富 , 全 国各族 人 民团结奋斗 的共 同思想基础 。 是
由群众掌握并通 过群众 的社 会实践 活动将 精神力 量变 为 物质力量从而推 动社会 进步 的动态发 展过程。这一 过程 也是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 理 由抽象 到具 体、 由深 奥到通 俗 、 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 群众 理解掌握 的过 程。“ 大 众化是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 和本质要求 , 克思主义从 马
主义大众化” 这是 “ , 建设 社会 主义核心 价值体 系, 强社 增 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和凝 聚力” 的一项重 要任务 。这

新 的任务 , 为我们研究 当代 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 及进行

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 了新的视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开辟

当代 中国 马 克 思主 义大 众 化 的 内涵

来就不是书斋里 的学问 , 人民群众实践经验 的科 学实 而是
验, 是人们认识 世界 、 改造世 界的强 大思想 武器。马克 思
主义只有被广 大人 民群众所 理解 、 所掌握 , 才能 转化为 强 大的物质力量 , 在实践 中发挥应有 的作用。 [ ” 2 从 2 世纪初至今, 0 伟大的中国人民将 马克思主义理论
论成果 , 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 了前提条件。当代 中 这
国 马克 思 主 义 大 众 化 与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 化 有 着 非 常 密 切
育人民……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 不断赋予 当代 中国马克思 主义鲜明的实 践特色 、 民族 特色 、 时代特 色。开 展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 活动 , 推动 当代 中国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工作[J]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工作[J]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工作骆郁廷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本质联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就是理论掌握群众。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让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

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毛泽东也指出:“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武装群众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普及化、群众化和实践化的过程,也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

江泽民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工作。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最根本的都是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群众,指导和推动人民群众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社会主义事业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事业。

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人民群众,掌握实践主体,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自觉程度和科学水平,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推动人民群众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目的,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

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要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及其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工作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工作

作者: 骆郁廷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出版物刊名: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页码: 23-25页
主题词: 当代马克思主义 思想政治工作者 大众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科学的理论 人民群众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让科学的理论被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投身改革建设的内在动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为此,本刊推出“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特别策划,以进一步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和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以及如何按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分析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分析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分析作者:崔永丽来源:《企业文化》2017年第23期摘要:我党在延安时期时不仅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走向成熟,而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进入新境界。

在这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功能,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

这些宝贵经验对于今天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关键词: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功能,是延安时期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其政治保证、政治导向和政治凝聚等社会功能,自觉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

政治保证功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功能。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帮助广大民众逐渐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国家、社会进行正确分析与判断,防止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为广大民众投身中国革命提供思想政治保证。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增强人民凝聚力、团结人民共同抗敌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手段。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曾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如果这个任务不完成,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

”[1]党在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抗战教育、未来理想教育和对反动思潮的批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通过抗战教育,使解放区“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信念普及到全民族”,[2]使中国共产党“证明了自己是抗日战争的真正的领导者,”“向全国人民说明了自己对于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建设的全部见解”。

[3]通过未来理想主义教育,使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感染了人民大众尤其是教育了其中的先进分子。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探究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探究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探究摘要: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指让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广大群众的共同语言和行动指南,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民众化、普及化的体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为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人民群众的优秀人才。

因此,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探究,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前言: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中国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两个方面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观点。

一、马克思主义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和世界观,它以阶级斗争和社会发展规律为核心,是指导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来源。

在当前社会,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和大众化已成为重要的任务。

而高校作为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则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的工作,旨在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观、政治观和价值观的人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保证马克思主义的传承和普及具有重要的作用[[1]]。

此外,马克思主义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理论。

马克思主义以阶级斗争和社会发展规律为核心,是指导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来源。

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和大众化已成为重要的任务。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普及和大众化的重要阵地,通过高校教育,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到广大群众中,使之成为大众所共有的思想理念。

本文从大众化教学的重要性、实施方法、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的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以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分析,阐述了大众化教学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性。

还展望了大众化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指出了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下,大众化教学应注重利用互联网和新技术手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更好地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

论文综合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重要性、实施方法、特点、实践、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大众性、普及性和实用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传播给广大群众,使其真正成为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在当前社会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核心在于让更多人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和方法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

通过大众化教学的实施,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贯彻落实,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包括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如开展讲座、座谈会、展览、宣传片等,以不同的方式吸引和触及广大群众,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理解马克思主义。

2. 正文2.1 大众化教学的重要性大众化教学的重要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思考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思考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思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将马克思主义思想普及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让人民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增强全民族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素质。

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环节,也肩负着传播和普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使命。

因此,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结合,一直是教育学界所关注的问题。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贯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根据现实情况和学生的需要,深入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使其成为思想觉悟高、文化素质强的新一代。

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和学生进行互动性的沟通和交流,将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更加容易地接受,并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

其次,为了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需要注重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变化,教师需根据新时代的特点和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课程内容,注重与时俱进,增强学生学习的现代感、实用性和针对性。

课堂教学方式也需要创新,借助多媒体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

最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融合多种教学方式,既保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普遍性,同时还要注重与当前社会的关联性和实用性,让学生真正理解、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为此,教师可以采用讲座、读书会、讨论、写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深入理解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密不可分的,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力配合。

虽然这需要教育学家、教师、学生等众多人才的共同努力,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全面提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思考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思考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思考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和思想方法,它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

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和革命性,成为了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指导理论,对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下社会,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普及却面临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如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好地为大众所接受和理解,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高深的理论体系,不易被广大群众所理解。

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和大众化是十分必要的。

因为只有广泛深入地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使群众明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向,进而带来人类社会发展的正面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进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面临的问题在当下社会,面对着来自各种各样新兴理论的冲击,马克思主义面对着诸多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一些人来说,显得过于繁琐和抽象,难以理解。

一些人对于马克思主义持有偏见,认为它过于理想化,与现实社会脱节,不能解决当今社会中的问题。

加之,一些地方政府和学校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也使得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作用四、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教师应当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全面系统地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

教师要善于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教学等,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学校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导和监管,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确保教学质量。

学校还应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和参与度。

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之中。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思考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思考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思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重点在于将其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学习和生活中。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深入浅出地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让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和案例理解和解读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

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结合实际案例和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作用。

教师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如讲座、讨论、案例分析等,来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

除了教师的教育工作,高校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教育。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工作,让他们通过实际行动来感受和体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

高校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和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普及工作,通过短视频、文章等形式,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和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教育不仅仅是一项教学工作,更是一项全社会的努力。

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各界都应该共同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教育。

政府应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和支持,为学校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条件。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

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学生应该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和服务活动。

社会各界应该关注和支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是一项重要而且紧迫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够让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成为一种思想信仰和行为准则。

相信随着全社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和支持,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教育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效,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做出更大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思考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思考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思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观点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中,让普通人能够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指在高等教育阶段为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学科,旨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并培养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本文旨在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推进大众化教育。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学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理论特点。

由于其理论深度和抽象性,导致一部分人对其产生误解或者无法理解;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观点需要被普通人理解和掌握。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承担着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程内容单一、教学方式传统等。

这就需要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需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使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

需要关注马克思主义的普及性。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和观点应当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和广大人民群众。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师应采用生动的语言、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讲解,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观点。

需要关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问题和矛盾层出不穷,马克思主义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精品文档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精品文档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及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时,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实践大众化和创新大众化三个方面,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转变为被人民大众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实践由少数人领导指挥转变为人民大众自觉行动,马克思主义创新由被少数人进行转变为被人民大众丰富完善。

大众,就是民众,群众。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去教育大众,让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方面,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解为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的创新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普及化、生活化、民间化等等。

即在话语和表现形式上要通俗化,用深入浅出的形式讲高深的理论。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我们结合中国的现实状况、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在把握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基础上,引导更多的群众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而不能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的字面意思。

我们要把握好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方法本身庸俗化、低俗化。

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和精神实质[2]。

(二)在大学生中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首先,在大学生中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有利于早日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方面,随着大学入学率的不断提高,大学生已经是整个社会年轻人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出发点就是让广大群众掌握科学、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论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论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讨【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顺利实现的保障。

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优化育人环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科学命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更是明确提出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实际行动,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必然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因而,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之间的关系,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用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等对大学生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大学生能内化为自觉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实际行动。

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把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内化为人民的思想意识、成为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强大思想武器,即是一个追求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过程。

可以说,如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也就解决了。

同时,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依靠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与否关系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马克思主 义大众化 与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化
王锋
( 州师 范高等 专科 学校 基础 部 , 徽 亳 州 2 6 0 ) 亳 安 3 8 0
『 摘 要1 过 对马 克 思主 义 大众化 和 思想政 治教 育科 学化 的 关 系及 其发 展 进程 的研 究 , 示 了马 通 揭 克 思主 义大 众化 的 实质是 马克 思主 义的批 判创 新精神 和 立场观 点方 法的 大众化 。在 马克 思主 义 大众化 的视 阁下 . 只有廓 清认 识 、 明确 方 向 , 准思想政 治教 育的 价值 定位 , 找 以科 学的 态度 、 内容和 方 法 , 才能不 断推动 思想 政 治教 育走 向科 学化 。 『 键词1 克思 主义 大众化 ; 想政 治教 育科 学化 ; 关 马 思 价值 定位
2 1年 第 4期 01 第 1 3卷 ( 第 6 总 8
J U N F H A N N N R LU I E ST O R ALO U I A O MA NV R IY
N o.4 , 2011 G ener o.68,V o . alN 11 3
『 中图分 类号1 1 A8
『 文献标 识码1 A
f 编 号110 — 502 1 )4 0 4 —4 文章 0 9 93 (0 0 — 00 0 1
对 关 于 马 克思 主 义 大众 化 与 思想 政 治 教育 的关 也 是 马克思 主义 大众 化 的首要 前 提 这 些 问题没 系 . 般认 为 。 想 政 治理 论 课 是 马克 思 主义 大 众 有 完 全搞 清楚 . 就是 对 什 么是 马 克思 主义 . 么 一 思 也 什 化 的主 阵地 和 主渠 道 . 这是 正 确 的 . 认 为抓 好 思 是 马 克思 主义大 众化 不完全 清楚 . 但 这两 个 问题 又是 对 想 政治 理论课 就 等于 抓好 了思 想政治 教育 . 这种 认 相 互联 系 和相互 作用 的 什么 是马 克思 主义 不完 识 是肤 浅 的 . 不深 刻 的 。马克思 主义 大众 化视域 下 全 清楚 . 也就 对 马克思 主义 如何 大众化 的 不完全 清 的思 想政 治 教育 是 学校 思 想 政 治教 育 和社 会 思 想 楚 : 只有 搞 清楚 什 么是 马 克思 主 义 , 能 搞 清楚 马 才 搞 政 治教 育 的有机 统一 . 强调 前者 而忽 视后 者是不 科 克 思 主义 大众化 的实 质 : 清楚 马克思 主 义大众 化 学 的 们必 须从 马克 思 主义 的批判 创新 精神和 立 的实质 . 我 大众 才 能明 白掌握 马克思 主义 基 本原 理对 场 观点 方法 的角 度来认 识 马克 思主义 大众 化 . 中 他 们 的用处 什么是 马 克思主 义不 完全 清楚 的人 从 对 国特 色社 会 主义 政 治社 会 化 的角度 来 认 识思 想 政 去宣传 马克 思 主义大 众化 . 结果 是 自明 的 其 治 教育 的科 学化 10多 年来 .人 们对 马克 思 主 义 有 不 同 的解 0 读 。有 人认 为 马克思 主义是 欧洲 文 明的 产物 , 有人 马克思 主义 大众 化这一 命题 提 出 以来 . 人们 对 认 为 马 克思 主 义是 揭 示 了人 类社 会 历 史 发 展 规律 之 进 行 了多 视 角 的研究 .概 括 起来 可 以分两 个 层 的理论 体 系 . 有人认 为马 克思 主义是 关 于人 类解 也 次, 一是 “ 生 态 ” 原 马克 思 主义 大 众 化 , 是 当代 中 放 的学说等 。我 们认 为 . 克思 主义作 为 欧洲 文 明 二 马 国马克 思主 义大 众化 。 “ 对 原生 态 ” 马克思 主义 大众 的产 物 .也 是 欧洲文 明发展 到 l 9世 纪 中叶 的集 大 化 . 熙 国认 为 。掌握 马克 思 主义基 本原 理是 马克 成 者 。读过 马克 思著 作 的人 都不 会忘 记 . 孙 “ 马克 思在 思 主义 大众 化 的第 一 步骤 ” “ 一步 骤并 不是简 单 揭露 资本 主义社 会弊 端 的客观事 实基 础上 . 资本 .这 对 地 回到 马克 思那 里 去 . 是 既要 回到 马克 思 , 要 主义工 业文 明进 行反 思 主张对 不符 合人 类文 明和 而 又 走 出马克思 。 回到马 克思 . 为 了取 得 马克思 主义 社 会进 步 的东西 “ 是 进行 无情 的批判 ”要 求 创新 社会 . 建立共 产 主义社 会 。尽 管这 种社 会 制度 还 没 的真经 : 出马克 思不 是 ‘ 开 ’ ‘ 正 ’ 走 离 或 修 马克思 主 制度 . 义 . 发展 马克思 主义 ” 1 当代 中 国马克思 主义 有 实 现 。 而 。【 ] 对 或者 说 难 于实 现 . 不 可否 认 的是 它 影 响 但 大众化 . 黔玉认 为 .是指 当代 中国马克 思主义 的 了欧洲 和世 界文 明 的发展方 向 . 速 了欧 洲 和世界 郑 “ 加 基 本 原理 由抽象 到具 体 、 由深 奥 到 通 俗 、 由被 少 数 文 明的发展 进程 从人 类追 求文 明和 社会 进 步 的角 人 理解 掌握 到被 广大 群众所 理解 和 掌握 的过程 [ 度 说 .马克 思 主义 就 是批 判 和创 新 社 会 制 度 的 主 ”1 2 那 么 . 们 自然 就要 问 . 人 马克 思 主义 的真 经究 竟 是 义 , 凡是 缺 乏批 判 和创 新 精神 的主 义 . 不 是 马 克 就 什么? 马克 思主义 基本 原理 和 当代 中 国马克思 主义 思主义 。 马克思 主义作 为揭示 人类 社 会历 史 发展 规 的基本 原理 究竟有 什 么联 系和 区别 ? 大众 掌握 马克 律 的理 论体 系 , 作浩 瀚 、 著 理论 精 深 , 但贯 穿 于马 克 思 主义基 本 原理有 什 么作用 ? 我们认 为 , 这些 问 思主 义理 论 体 系 的精髓 是 马 克思 主义 的立 场 观 点 对 题作 出明确 的 回答 .是马克 思 主义者 的 首要任 务 . 方 法 。一般 认为 , 立场 就是人 们观 察 和认 识 事物 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重要性和关系。

在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和应用。

在通过提升马克思主义教育质量和倡导大众化的教育方式,探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实践。

也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发展趋势。

在重申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以及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本文的探讨和分析,旨在引导大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并倡导更加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的综合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词】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质量、倡导、现状分析、实践探索、发展趋势、完善建议、应用价值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通过马克思主义教育,大学生可以拥有正确的社会认知和人生观念,形成积极向上的品德和行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普及性和深入性,才能更好地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努力学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1.2 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和应用马克思主义教育要与时俱进,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需求,引导他们从实践中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和应用意义。

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才能真正做到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和应用。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普及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和应用目标。

2. 正文2.1 提升马克思主义教育质量提升马克思主义教育质量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指导,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践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积极的创新和升级,才能在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认同感的前提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本文主要是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政治工作路径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政治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必须从党的思想建设高度出发,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建设工作,才能在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服力与感召力的同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设以及党和国家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知识。

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际上就是将原本抽象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具体化、通俗化的形式呈现在人民群众的面前,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达成返工时,从而达到改造人民群众思想境界的目的。

如果站在静态角度分析的话,主要阐述的是马克思主义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认可以及转变为实践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物资力量。

如果站在动态角度理解的话,马克思主义实际上酒店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认可并转变为实践的物资力量过程。

就目前来说,决定马克思主义能否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认可并转变为巨大物质力量的要素主义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力量体积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等几方面。

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具有的真理性与价值性统一,是广大人民群众接受、认可并将其转化为实践力量的关键。

我国相关研究人员经过长期的实践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定义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1)理论必须面向大众,通过开展宣传教育的方式,推动马克思主义向群众化方向发展。

(2)合理运用通俗化的语言以及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认同、理解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行动指南。

此外,由于马克思主义在尚未完全启动和实现的情况下,广大人民群众大多倾向于站在动态的角度上界定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注的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所采用的形式、方法以及相关载体。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探析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探析

2012年第09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09,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97期)Total No .297收稿日期:2012—07—12作者简介:雷娜(1981—),女,福建福州人,福建农林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项目简介: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专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系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A11405S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探析雷娜(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350002)摘要: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出发,着重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关系。

认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地位的主要方式,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9—0018—02自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来,专家学者们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内涵、经验、原则、实现路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多视角的剖析,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本文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和重要特征(一)内涵马克思主义和大众化这两个词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结合在一起提出来。

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辅导百问》一书中对此概念进行了解释,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多数人理解掌握的过程。

”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至少有三层涵义。

一是要具体化,即把马克思主义从抽象转变为具体,由理论层面落实到实践层面;二是要通俗化,即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系统的高深的理论体系,从思想上看并非每一个人都可以轻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大众化的过程中,研究者必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深奥的理论;三是要群众化,即把马克思主义这一专业的理论宣传好、普及好,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都能理解和掌握的大众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工作骆郁廷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本质联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就是理论掌握群众。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让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

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毛泽东也指出:“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武装群众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普及化、群众化和实践化的过程,也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

江泽民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工作。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最根本的都是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群众,指导和推动人民群众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社会主义事业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事业。

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人民群众,掌握实践主体,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自觉程度和科学水平,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推动人民群众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目的,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

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要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及其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源泉,又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

早在建党初期和战争年代,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就通过创办《新青年》、《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等刊物,撰写《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兴办“抗日军政大学”等学校,举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人运动讲习所和政治夜校等方式,深入到工农群众和进步青年中,传播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广大理论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也作出了巨大努力。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李达的《社会学大纲》、《实践论解说》、《矛盾论解说》、胡乔木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在向人民群众传播、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等方式,更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现实运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与此同时,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却重视和推进得还不够。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出现了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分配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处理好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中的指导地位和引领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已经成为时代发展赋予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使命和新的要求。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自觉担当起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责任,使广大人民群众能自觉地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分析和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点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着重普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具体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是具有时代气息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这一理论也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普遍真理的传播,不断提高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素养,更要始终坚持以传播、普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重点,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人民群众为中心,促进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掌握和运用。

要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在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时,要注重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来龙去脉,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讲清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等中央三代领导核心在创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理论贡献,讲清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特色与内在联系,讲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价值。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注重立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化。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源于社会实践。

马克思主义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掌握马克思主义也必须密切结合社会实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也必须立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定要注重立足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深入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

要注重运用科学的理论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回答人们思想的新问题、新困惑,为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社会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注重满足人民群众的理论需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的程度,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程度。

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同人民群众的理论需要有着内在的联系。

为了满足一定的利益需要,就要有一定的理论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利益需要与诉求,就要学习掌握科学的理论。

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深刻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提高人民群众理论素养的需要,更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正好能够吻合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理论需要。

由于文化程度和理论水平的不同,人民群众的理论需要往往通过民族化、大众化的语言和方式表现出来。

用人民群众熟悉的语言、事实和方式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人民群众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武器,是满足人民群众理论需要时值得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思想政治工作要全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工作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要在通俗化、形象化、现代化上下功夫,全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思想政治工作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通俗化。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普及活动。

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呼唤着理论教育的通俗化。

它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运用通俗的形式、鲜活的内容、群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少数人理解到多数人理解的转变。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开展理论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必须首先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通俗化过程中,要运用中国化的语言,通过编写通俗读物、开展理论宣讲、发布宣传口号等多种形式,以广大人民群众明白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深入地宣传教育马克思列宁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同志早在1929年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十大教授法”,即:“1.启发式(废止注入式);2.由近及远;3.由浅入深;4.说话通俗化(新名词要释俗);5.说话要明白;6.说话要有趣味;7.以姿势助说话;8.后次复习前次的概念;9.要提纲;10.干部班要讨论式。

”这十大教授法对于推进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通俗化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通俗化,不能走向庸俗化。

思想政治工作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形象化。

思想政治工作要成功实现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使命,不仅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通俗化,而且还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形象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不仅要向人民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还要帮助人民群众加深理解,激发他们的理论学习热情,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形象化的电影、电视、戏曲、诗歌、歌曲、小说、散文等多种载体,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普及化。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贯注重用形象化的方式宣传、普及和传播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革命道理。

《白毛女》、《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日》、《红色娘子军》等,无不成为形象化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品力作,它们长久而深刻地铭刻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现在,电视政论片已成为理论普及教育的重要方式。

大型政论片《复兴之路》等,运用影视作品宣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宣传了我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新成果。

这种图文并茂、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宣传方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普及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工作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现代化是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自觉适应现代社会条件下理论传播新要求的必然选择。

现代传媒手段特别是网络媒介,具有实时性、交互性、开放性、快捷性等特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要主动适应网络时代的新要求,推进理论传播手段的创新。

可以说,思想政治工作只有采用了先进的传播手段,才能占领理论宣传的至高点,掌握理论教育的主导权,也才能开创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局面。

要在继续运用各种现代大众传媒的同时,充分运用先进的数字网络载体,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立体互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体系,推进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现代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尤其要增强广大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对于青少年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和巨大的影响力,因此,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现代化迫在眉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