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标准、检测方法
水质检测方法
![水质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ebf2e2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5.png)
水质检测方法水质检测是指对水体中的各种物质和微生物进行检测和分析,以确定水质的优劣程度。
水质检测方法的选择对于保障饮用水安全、环境保护以及工业生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水质检测方法。
一、物理检测方法。
1. 温度检测,水温对水质有一定影响,高温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低温则可能影响水中生物的生长。
因此,检测水温对于水质的评估具有一定的意义。
2. pH值检测,水体的酸碱度对水质有着重要的影响,pH值在7以下为酸性,7以上为碱性。
一般来说,饮用水的pH值应在6.5-8.5之间。
3. 溶解氧检测,溶解氧是水中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对于湖泊、河流等水域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检测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对于评估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化学检测方法。
1. 总氮检测,总氮是水体中的一种重要污染物,它来源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
检测水体中的总氮含量可以评估水质的优劣程度。
2. 总磷检测,总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检测水体中的总磷含量对于保护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3. 重金属检测,重金属是水体中的一种常见污染物,它对人体健康和水生生物都具有一定的毒性。
因此,检测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对于评估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三、生物学检测方法。
1. 浮游生物检测,浮游生物是水体中的一种重要生物群落,它对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因此,对水体中的浮游生物进行检测可以评估水质的优劣程度。
2. 水生态系统检测,水生态系统对水质具有重要的调节和净化作用,对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底栖动物等进行检测可以评估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以上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水质检测方法,不同的方法可以相互结合,综合评估水质的优劣程度。
在实际的水质监测工作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水质检测工作的开展对于保障饮用水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能够对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水质检测的常见方法与标准
![水质检测的常见方法与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ed33234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6.png)
水质检测的常见方法与标准水质检测是评估和监测水体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水质检测的常见方法与标准,并分步骤详细列出。
1. 水质检测的意义:-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 水质检测能够发现水中存在的污染物,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水资源。
- 水质检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评估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2. 常见的水质检测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浑浊度、颜色、温度、气味等的检测。
常用的仪器包括浊度计、色度计、温度计等。
- 化学方法:通过检测水中化学物质的含量来评估水质。
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pH值、溶解氧、总硬度、重金属等。
常用的仪器有pH计、溶解氧仪、电导仪等。
- 生物学方法:通过检测水中生物指标来评估水质。
常见的指标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
常用的仪器有显微镜、生物显微镜等。
3. 水质检测的步骤:- 选择适当的样品点: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样品点,例如饮用水源、河流、湖泊等。
- 采样: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水样的采集。
避免污染和混杂,并确保采样器具的洁净。
- 处理样品: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对采集的水样进行处理,例如过滤、酸碱调节等。
- 进行检测:按照不同的检测方法使用相应的仪器进行结果测量。
- 数据分析与评估:根据测量结果对水质进行分析评估,判断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 结果报告:将检测结果整理成报告,清晰明了地向相关部门或用户反馈。
4. 水质检测的标准:- 国际标准:例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饮用水质量准则》、国际水源保护联合会(IWRM)制定的水质标准等。
- 国家标准:各国政府制定的水质标准,例如中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美国的《环境保护局水质标准》等。
- 地方标准:根据当地水资源的特点和需求,地方政府或机构可以制定适用于本地的水质标准。
综上所述,水质检测是确保水体质量的重要手段,涉及到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多个方面。
水质监测项目和检测方法
![水质监测项目和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0bb0aa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a.png)
水质监测项目和检测方法水质监测是为了保护水资源和人类健康而进行的活动,主要目的是分析和评估水体中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参数。
水质监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微生物与寄生虫、重金属、营养物质以及水体的pH值、溶解氧、浊度等指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质监测项目及其检测方法。
1.有毒有害物质:-化学物质:如重金属(铅、汞、镉等)和有机污染物(农药、工业废物等),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检测设备进行分析。
-环境激素:如内分泌干扰物和药物残留物,可通过液质联用仪(LC-MS/MS)等设备进行检测。
-毒性评估:可以通过短期急性毒性试验(LC50试验)、长期慢性毒性试验等生物学方法进行评估。
2.微生物与寄生虫:-总菌落计数:采用平板计数法,将水样在特定培养基上培养并计数。
-大肠杆菌群:通过内部、外部指标(如总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的检测,可以评估水体受粪便污染的程度。
-寄生虫卵囊:通过膜过滤法、浓缩法和染色识别法等进行检测。
3.重金属:-铅、汞、镉、铬等重金属:可以使用原子吸收光谱(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仪器进行检测。
4.营养物质:-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可通过分光光度计、荧光分析仪等设备进行监测。
5.水体的pH值、溶解氧、浊度等指标:-pH值:可通过玻璃电极或化学试剂进行测定。
-溶解氧:可以使用溶解氧仪、滴定法等进行测定。
-浊度:利用涡旋式浊度计等设备进行测定。
除了上述项目外,还可以进行水中特定物质的检测,如有机磷农药、氨、铜等。
此外,还有一些辅助项目,如水体温度、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等指标的监测。
水质监测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监测项目和目的。
常用的水质检测方法包括物理测定法、化学测定法和生物学测定法。
物理测定法:通过仪器测量水体的温度、pH值、溶解氧、浊度等物理参数。
采用这些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水体的基本信息。
化学测定法:通过对水样进行化学反应,使用分光光度计、荧光分析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仪器对特定化学物质进行测定。
水质检验方法和相关标准
![水质检验方法和相关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fb7677c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6f.png)
水质检验方法和相关标准
水质检验是指对水体中各种物质的含量、性质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测和分析,以评价水质是否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
水质检验方法和相关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总大肠菌群检测:检测水体中的总大肠菌群数量,是评价水体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发酵管法、荧光法、PCR法等。
2. 氨氮检测:检测水中氨氮的含量,是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水杨酸法等。
3. 总磷检测:检测水中总磷的含量,是评价水体营养盐含量和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钼酸铵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
4. 化学需氧量(COD)检测:检测水样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是评价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密闭燃烧法、紫外吸收法等。
5. 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检测:检测水中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的含量,是评价水体营养盐含量和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水杨酸法等。
以上标准和方法只是其中一部分,不同的水质检测项
目和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实际检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水质检测方法
![常用水质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e84246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de.png)
常用水质检测方法水质检测是评估水体质量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水质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指标检测、化学指标检测和生物指标检测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常用的水质检测方法。
物理指标检测:1.温度检测:通过测量水体的温度可以了解水体的热力性质及环境变化情况。
2.pH值检测:pH值是表示水体酸碱性的指标,可通过pH试纸、酸碱度计等测定仪器检测。
3.浊度检测:浊度是衡量水体中颗粒物质含量的指标,通常通过浊度计来测定。
4.溶解氧检测:溶解氧是衡量水体中溶解氧含量的指标,可以采用溶解氧仪等仪器进行测定。
化学指标检测:1.总固体含量检测:通过蒸发水样、干燥后称重的方法,可以测定水体中总溶解性固体的含量。
2.化学需氧量(COD)检测:COD是衡量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指标,可以通过化学分析仪器测定。
3.氨氮检测:通过测定水样中氨氮的含量来判断水体中有机负荷的水平。
4.水中金属元素检测:可以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仪器来测定。
生物指标检测:1.生物学监测:可以通过观察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种类、数量及其生态学特征来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
2.生物化学检测:通过测定水体中的生化指标,如叶绿素含量、藻类生长的速率等来评估水体的质量。
3.水中细菌检测:可以通过培养方法、蛋白质核酸技术等手段检测水体中的细菌数量及种类。
此外,现代科技也为水质检测提供了一些新方法,如荧光光谱、红外光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等。
这些技术不仅仅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还能够快速进行大量样品的检测。
综上所述,常用的水质检测方法包括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生物指标等。
这些方法能够全面评估水体的状况,帮助我们了解和控制水体的质量,保护我们的水资源。
水质检测方法标准
![水质检测方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b5af50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e.png)
水质检测方法标准一.水质检测概述水质检测是对水样品进行分析和测试以确定其化学、物理性质及其中是否存在有害物质的过程。
水质检测的目的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环境保护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本节将介绍水质检测方法标准的重要性和一般检测流程。
二.常见水质参数测试方法1. pH值检测pH值是衡量水中酸碱性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检测方法有玻璃电极法、指示剂法和电化学法。
其中,玻璃电极法是最常使用的方法,通过测量电极之间的电势差来确定水样的pH值。
2. 溶解氧检测溶解氧是水中重要的生物学指标,对水生生物和化学反应过程有很大影响。
溶解氧检测可采用摄氏-氧化物法、电化学法等。
摄氏-氧化物法通过测量水样中氧化还原能力来间接测定溶解氧。
而电化学法则通过电极与水中溶解氧发生反应,测量电流来确定溶解氧浓度。
3. 水温检测水温是水体物理性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着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化学反应等。
测量水温可采用电子温度计等电子设备,通过接触水体进行温度的测量。
4. 浑浊度检测浑浊度是测量水中非溶解物质含量的指标。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悬浮物计数法、光散射法和光吸收法。
其中,悬浮物计数法通过显微镜观察和计数悬浮物颗粒来确定浑浊度。
5. 化学需氧量检测化学需氧量是测量水中有机物氧化所需要的氧气量,是衡量水体有机物含量和污染程度的指标。
常见的检测方法有闭瓶法、石墨消解法和分光光度法。
闭瓶法通过测量溶液中溶解氧的减少来计算化学需氧量。
6. 总磷检测总磷是测量水中无机、有机磷的总和,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检测方法有酶促发光法、分子荧光法和原子吸收法。
其中,酶促发光法是一种灵敏且快速的检测方法,通过测量荧光信号来确定总磷浓度。
7. 重金属检测重金属是水体中的常见污染物之一,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具有潜在风险。
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化学法和荧光法等。
其中,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量样品中特定金属元素的浓度。
水质监测方法标准
![水质监测方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8fcff6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b.png)
水质监测方法标准水是生命之源,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障水质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各行业必须严格执行水质监测方法标准。
本文将从采样、检测和评估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揭示水质监测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
一、采样方法标准1. 采样位置选择采样位置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地理条件、污染源分布和流动特征等因素。
优先选择距污染源远、水流稳定的位置,以保证采样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2. 采样工具准备采样前需准备好洁净的采样工具,如玻璃瓶、不锈钢采样器等,并对其进行反复清洗和漂洗,以避免采样过程中的污染。
3. 采样方法(1)定点采样:在已确定的采样位置进行定期采样,并根据需要进行频次抽样,以获取一定时期内该位置水质的变化情况。
(2)流动采样:根据水流速度和取样时间确定取样量,利用取样器在水流中匀速采集水样,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二、检测方法标准1. 检测项目选择检测项目的选择应基于水质监测目的和所关注的主要污染物。
常见的水质指标包括溶解氧、悬浮物、有机物、重金属、细菌和农药等。
2. 检测设备准备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准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如光谱仪、电化学分析仪、气相色谱仪等,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校准状态。
3. 检测方法(1)理化参数检测:采用标准方法和仪器设备,按规定操作程序进行检测,包括pH值测定、溶解氧测定、浊度测定等。
(2)微生物检测:采用培养基培养、快速菌种测定、蛋白质分析等方法,对水样中的微生物进行数量和种类的分析。
三、评估标准1. 水质评价指标水质评价指标是根据不同用途的水体所确定的一系列水质指标,如饮用水标准、生态水质标准等。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评价指标进行水质评估。
2. 评价方法根据评价指标,采用不同的定量方法进行评价。
例如,根据饮用水标准,比较水样中各项指标与标准限值的差异,以判断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
3. 结果解释根据评价结果,对水质进行分类,如优、良、中、差等,以便于汇总和表达。
水质检测方法及参数对照
![水质检测方法及参数对照](https://img.taocdn.com/s3/m/2694460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3.png)
水质检测方法及参数对照水质检测是评估水体是否适合特定用途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收集水样品、测量水样品中特定化学物质或物理性质的浓度或水质参数,然后与特定标准进行对比以确定水质的质量。
1.pH值检测:pH值是衡量水的酸碱度的指标,通常使用酸碱滴定法或pH电极法进行测量。
pH值的合理范围是6.5-8.52. 溶解氧检测:溶解氧是水中可以支持生物生存的重要物质,通常使用溶解氧仪或溶解氧电极法进行测量。
溶解氧的标准浓度应该在5-10 mg/L之间。
3. 高锰酸盐指数检测:高锰酸盐指数反映了水体中的有机物和化学需氧量的含量,通常使用高锰酸钾滴定法进行测量。
高锰酸盐指数的标准浓度不应超过1.0 mg/L。
4. 氨氮检测:氨氮是水体中的一种重要污染物,通常使用尿素酶法或还原蒸馏法进行测量。
氨氮的标准浓度应低于0.15 mg/L。
5.总大肠菌群检测:总大肠菌群是水体中常见的细菌群体,通常使用MPN法进行测量。
合格的水体中不应含有总大肠菌群。
6.铜、铅、镉、汞等重金属检测:重金属对生物和环境都有很大的危害,通常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进行测量。
各种重金属的浓度应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
7.有机物检测:有机物通常通过化学分析或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
合格的水体中应该不含有害的有机物。
8.浊度检测:浊度是衡量水体中悬浮微粒数量的指标,通常使用浑浊度计或浑浊度传感器进行测量。
浊度的标准浓度由具体应用要求决定。
9.温度检测:水样温度对水的化学和生物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并且可以影响采样和检测的准确性。
温度的标准范围根据具体应用要求确定。
以上是常见的水质检测方法及参数对照。
对于不同的应用需求,还可能需要其他特定的检测方法和参数。
此外,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收集水样品并进行分析时还需要遵循严格的采样和实验室操作规程。
因此,在进行水质检测时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简单的测试水质的方法
![简单的测试水质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f4667c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fd.png)
简单的测试水质的方法水质是指水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和微生物的种类、浓度和状态。
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因此,了解水质的情况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进行简单的水质测试呢?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试方法。
一、目测法目测法是最简单的水质测试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水的外观和颜色,我们可以初步了解水质的情况。
一般来说,清澈透明的水质较好,而浑浊或有颜色的水质可能存在问题。
二、气味法气味法是另一种简单的水质测试方法。
我们可以闻一闻水的气味,如果有刺鼻或难闻的气味,可能是因为水中含有有机物质或细菌等污染物。
三、PH值测试PH值是衡量水的酸碱性的指标,也是测试水质的重要参数之一。
我们可以使用PH试纸或PH仪器来测试水的PH值。
一般来说,PH 值在7左右的水质较为中性,而低于7的水质偏酸,高于7的水质偏碱。
四、溶解氧测试溶解氧是水中溶解的氧气的含量,是水体中生物生存和繁殖的重要因素。
我们可以使用溶解氧测试仪来测定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通常情况下,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以维持水生生物的正常生理活动。
五、余氯测试余氯是指加入水中的消毒剂(如漂白粉、次氯酸钠等)未被消耗的部分。
余氯的存在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但过高的余氯含量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可以使用余氯测试剂或余氯测试仪来测试水中的余氯含量。
六、重金属测试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较大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等。
这些重金属常常存在于水中,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我们可以使用重金属测试仪器或试剂盒来测试水中的重金属含量。
七、细菌测试水中的细菌是造成水质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们可以使用细菌培养皿或快速细菌检测仪器来测试水中的细菌含量。
一般来说,水中的细菌含量应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以确保水质的安全。
总结起来,测试水质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测试方法可以了解水质的不同方面。
在实际测试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测试方法,以确保水质的安全和健康。
水质检测方法
![水质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77b7ee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5.png)
水质检测方法
水质检测是一种重要的环境监测方法,用于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水质检测方法:
1. pH值检测:pH是衡量水体酸碱度的指标,可以使用pH试
纸或pH计进行测量。
正常的水体pH值应接近中性,即7。
2. 溶解氧测量:溶解氧是水体中的重要气体,对水中生物生存至关重要。
可以使用溶解氧仪或溶解氧电极进行检测。
正常水体应该含有适量的溶解氧。
3. 总悬浮固体检测:通过滤膜或沉淀的方法将水中的悬浮物固体分离出来,并称重测量,可以评估水体中的固体悬浮物含量。
高浓度的悬浮物可能表明水体被污染。
4. 化学需氧量检测:化学需氧量(COD)是衡量有机物质分
解所需的化学药剂量的指标。
可以使用COD试剂进行测量,
常用的方法有PCR法和浊度法。
高COD值可能表明水体受到有机污染。
5. 氨氮检测:氨氮是水体中重要的营养物质,但过高的氨氮浓度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可以使用氨氮试剂盒或氨氮仪进行检测。
6. 高级氧化还原物(ORP)检测:ORP是衡量水体中氧化还
原性质的指标,可以反映水中的电子转移能力和氧化性或还原性。
可以使用ORP电极进行测量。
这些检测方法可以帮助评估水体的质量,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和保护。
如何检测水质是否合格
![如何检测水质是否合格](https://img.taocdn.com/s3/m/d2c03c1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4f.png)
如何检测水质是否合格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资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论是饮用生活用水还是农业生产中的灌溉水都要进行水质检测,以保证水的安全性和合格性。
那么,如何检测水质是否合格呢?一、水质检测的意义水质检测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手段,来检测水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和种类等信息,来评估和判断水的安全性和合格性的过程。
其意义在于:1. 保证饮用水的安全性;2. 提高水的生产和使用效率;3. 保护环境和生态,预防水污染等不良影响。
二、水质检测的方法水质检测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 目测法:即观测水的颜色、味道、混浊度等,用肉眼进行判断。
这种方法易于操作,但仅能通过感官来判断水质,比较主观。
2. 试纸法:利用化学方法,将试纸浸到水中,根据试纸变色的程度来判断水质。
3. 仪器法:包括比色仪、pH计、电导仪等多种测量仪器。
通过测量水中各种物质的含量和指标值,最终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结果。
三、常见的水质检测指标在进行水质检测时,需要检测的指标一般包括以下几种:1. pH值:水的酸碱度,一般应保持在6.5-8.5之间。
2. 浑浊度:衡量水中杂质、悬浮物的含量,越浑浊表示水质越差。
3. 氯含量:氯是一种消毒剂,但过量使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4. 重金属含量:如铅、汞等重金属,过量摄入会危害人体健康。
5. 细菌含量:以大肠菌群为主,其含量越高,表示水体越受污染,安全性越低。
四、如何进行水质检测在进行水质检测时,需要采集水样,并使用专业的仪器或试剂进行检测。
以下是水质检测的具体步骤:1. 采集水样:应该在饮用之前采集,用无菌容器存储,并注明采样时间、地点等信息。
2. 检测水样:通过目测法、试纸法或仪器法进行检测,记录测定结果。
3. 比对标准:将检测结果与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进行比对,判断水质是否合格。
5. 评估结果:根据水样检测结果,对水质进行评估和判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理和处理方案。
五、如何防止水质污染保障饮用水安全,防止水质污染,除了采取水质检测的方法外,还有以下几点建议:1. 饮用水应该来自可靠的供水系统;2. 饮用水存储容器,应该有完整并保持完整的卫生措施;3. 清洗水箱和管道,定期检查水质,并及时清除水质污染源。
水质检测国标
![水质检测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a955e47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b.png)
水质检测国标
水质检测国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一项权威的水质标准,旨在对水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以保障水资源的安全、健康和有效使用。
水质检测国标包括三大部分:水质检测原则、水质检测指标和水质检测方法。
一、水质检测原则
1. 坚持以水质标准为依据,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生态系统平衡为目标,努力维护水体环境健康。
2. 坚持以防治污染为基础,采取综合性措施,综合考虑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确保环境质量安全。
3. 坚持把水环境保护作为国家战略,重视水质检测与评估工作,加强水质监测,形成污染防治和水质管理的综合体系。
二、水质检测指标
1. 水质检测指标包括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生物指标。
2. 物理指标:水温、溶解氧、PH值、悬浮物、浊度等。
3. 化学指标:总有机碳、氨氮、硝酸盐、氯化物、磷酸盐、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4. 生物指标:微生物、藻类等。
三、水质检测方法
1. 常规水质分析:利用化学分析、物理分析、微生物分析等方法,检测水体中的物质组成及其浓度。
2. 非常规水质分析:利用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电导率分析、比重分析、比表面分析、比容量分析等方法,检测水体中的物质组成及其浓度。
3. 模拟检测:利用静态模拟、动态模拟等方法,模拟水体中污染物的聚集、扩散、变化等情况,对污染物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
水质检测国标是维护水体环境健康和保障水资源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水资源有效管理和保护的重要依据。
通过遵守国家规定的水质检测原则,科学技术检测水质指标,科学管理水质,不仅能够保障水资源的安全,而且可以有效改善水环境,确保人民的健康与安全。
水的检测标准
![水的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3f5feb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15.png)
水的检测标准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生活离不开清洁的水资源。
因此,对水质的检测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水的检测标准是保障水质安全的重要手段,下面我们将介绍水的检测标准及其相关内容。
一、水的理化指标检测标准。
1. pH值,水的酸碱度是影响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要求在6.5-8.5之间。
2. 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直接关系到水中生物的生存,一般情况下,溶解氧的含量应在5-9mg/L之间。
3. 高锰酸盐指数,该指标是反映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重要参数,一般要求在2mg/L以下。
4. 氨氮,水中的氨氮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要求在0.15mg/L以下。
5. 铅、汞、镉等重金属,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有害,因此检测其含量是十分重要的。
二、水的微生物指标检测标准。
1. 总大肠菌群,是反映水中细菌污染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要求在100个/L以下。
2. 大肠杆菌,水中大肠杆菌的检测是判断水质是否受到粪便污染的重要手段,一般要求不得检出。
三、水的有机物指标检测标准。
1. 水中有机物的检测一般包括挥发酚、苯系物、多环芳烃等,这些有机物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检测。
2. 有机磷、有机氮等有机物的检测也是水质检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水的放射性指标检测标准。
1. 放射性核素的检测是为了防止水源受到放射性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对水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进行检测是必要的。
五、水的检测方法。
1. 传统的水质检测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滴定法、电化学法等。
2.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的水质检测方法也不断涌现,如光谱分析法、电化学传感器法等。
六、水的检测标准的意义。
水的检测标准是保障水质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水质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水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人民生活用水的安全。
七、结语。
水的检测标准是保障水质安全的重要手段,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水质检测,才能确保人民饮用水的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检测水质的正确方法
![检测水质的正确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6501d91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cf.png)
检测水质的正确方法
正确方法检测水质包括以下步骤:
1. 获取水样:使用干净的容器收集水样。
确保容器没有任何污染物,并且不使用含有任何添加物的容器。
2. 观察外观:观察水的外观,看是否有悬浮物、颜色变化或浑浊度的改变。
清澈的水通常是无色或略带蓝色。
3. 气味测试:闻一闻水样,注意是否有任何气味,如腐败物、化学物质或其他异味。
正常情况下,水应该没有明显的异味。
4. pH值测试:使用pH试纸或pH计仪器测试水样的酸碱度。
水的pH值范围通常在6.5至8.5之间被认为是接受的。
5. 温度测试: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样的温度。
合适的饮用水温度通常在10至20摄氏度之间。
6. 溶解氧测试:使用溶解氧仪或其他测试设备检测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较高的溶解氧含量通常与较好的水质相关。
7. 水质测试包:使用水质测试包来检测水样中的各种参数,如总溶解固体(TDS)、
硬度、铁、锌等。
根据测试包的说明操作,根据结果来评估水质。
8. 大型设备测试:如果需要进行更详细的水质测试,可以使用专业的设备,如光谱仪、电导率仪、溶解氧仪等。
请注意,以上方法主要适用于初步的水质检测。
对于高度敏感的水质检测,可能需要更精确的仪器和实验室分析。
若需要更详细的水质评估或存在严重的水质问题,建议咨询专业的水质检测机构或实验室。
检测水质的正确方法
![检测水质的正确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14987c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2.png)
检测水质的正确方法
检测水质的正确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收集水样:选择代表性的水样,可以是自来水、井水、河水等。
避免使用已经受到污染的容器来收集水样。
2. 观察水质:观察水样的颜色、浑浊度和气味。
正常情况下,水应该是透明的,无颜色,无浑浊度和异味。
3. pH检测:使用pH测试试纸或pH计仪器,检测水样的酸碱性。
理想的水质pH值应在6.5-8.5之间。
4. 溶解氧检测:使用溶解氧测试仪或试剂,测量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溶解氧含量高说明水质好,低则可能表示水质存在问题。
5. 浊度检测:使用浊度计或试纸,测量水中的悬浮物质量。
较高的浊度值可能意味着水中有大量的悬浮物,水质较差。
6. 化学检测:使用相关试剂盒或测试仪器,检测水中的污染物质如重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等。
根据相关标准比较测试结果,评估水质的安全性。
7. 微生物检测:使用相关试剂盒或实验室检测,检测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寄生
虫等微生物。
正常的饮用水不应含有致病微生物。
8. 参考标准:将测试结果与国家或地方的水质标准相比较,评估水质是否符合安全和健康要求。
注意:相关水质检测方法和仪器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和使用,遵循正确的操作规范。
对于自行进行水质检测的人群,建议参考专业机构的指导,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水质检测技术与方法
![水质检测技术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dd3e96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a.png)
水质检测技术与方法水质是指水中溶解的溶质、浊物、微生物、有机物等物质的种类和含量的组合。
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水质检测技术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质检测的技术和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进行水质检测。
一、常见的水质检测指标1. pH值:pH值是反映水体酸碱性的重要指标,可通过酸碱度试纸或pH计进行测量。
2. 悬浮物浓度:悬浮物是指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其浓度可通过浑浊度仪或离心法进行测量。
3. 溶解氧浓度:溶解氧是水中的重要气体,对水生生物生存至关重要,可以通过溶解氧仪进行测量。
4. 总硬度:总硬度是指水中可溶解的钙和镁的总含量,可通过滴定法或复合指示剂法进行测量。
5. 有机物浓度:有机物是水污染的重要指标,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或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量。
二、水质检测的步骤1. 采样:首先需要从待测试的水源处取样,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采样时应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避免污染和样品变质。
2. 准备样品:取样后,需要将样品进行处理,如过滤去除悬浮物、调整pH值等,以便后续测试的准确进行。
3. 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根据需要检测的指标,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不同的指标可能需要不同的仪器和试剂,如pH计、溶解氧仪、滴定管等。
4. 进行检测:按照检测方法的要求,进行仪器的校准和样品的处理,然后进行测试。
确保测试的过程准确可靠。
5. 结果分析和对比:得到测试结果后,可以进行结果的分析和对比。
将测试结果与相应的标准进行比较,评估水质的优劣程度。
6. 结论和建议:根据测试结果,制定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若水质合格,则可以继续使用;若不合格,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
7. 定期监测:水质检测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定期进行监测可以及时掌握水质的变化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理。
三、水质检测技术的发展和趋势1. 传统方法的优化:传统的水质检测方法,如滴定法和离心法,有时操作繁琐、耗时长。
国标水质检测方法标准
![国标水质检测方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1ac06a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b5.png)
国标水质检测方法标准一、概述本标准规定了水质检测的各项方法,包括水样采集和保存、水质物理指标检测、水质化学指标检测、水质微生物指标检测、水质重金属检测、水质有机物检测、水质放射性检测和综合指标检测等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水源水、饮用水、工业用水、废水等水质的检测。
二、水样采集和保存1. 水样采集在进行水质检测前,应先采集水样。
采集的水样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被检测水体的整体情况。
采集的水样应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并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采集。
2. 水样保存采集的水样应妥善保存,以防止在检测前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应根据水样的性质和检测项目的要求,选择适当的保存方法和容器。
三、水质物理指标检测1. 透明度透明度是指水样的透光能力,用浊度计或透明度计进行测定。
2. 色度色度是指水样的颜色,用色度计进行测定。
3. 嗅味嗅味是指水样的气味,用鼻闻进行测定。
四、水质化学指标检测1. pH值pH值是指水样的酸碱度,用pH试纸或数字pH计进行测定。
2. 总硬度总硬度是指水样中钙、镁等金属离子的总量,用滴定法或比色法进行测定。
3. 氨氮氨氮是指水样中的氨和铵离子,用纳氏试剂比色法或滴定法进行测定。
五、水质微生物指标检测1. 总大肠菌群数总大肠菌群数是指水样中耐热大肠菌群的数量,用滤膜法或培养皿法进行测定。
2. 耐热大肠菌群数耐热大肠菌群数是指水样中耐热的细菌数量,用滤膜法或培养皿法进行测定。
3. 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是指水样中可能存在的原生动物和孢子虫的数量,用显微镜观察法进行测定。
六、水质重金属检测重金属是指水样中含量较高的金属元素,如铜、锌、铬、铅、汞等。
可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进行测定。
七、水质有机物检测有机物是指水样中含有的有机化合物,如挥发性有机物、多环芳烃等。
可用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进行测定。
八、水质放射性检测放射性是指水样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质,如铀、钍等。
测水质指标的方法
![测水质指标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8ece4a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7.png)
测水质指标的方法1、直接观察法,眼观+鼻闻,最简单粗略的水质检测方法。
用度量杯或者透明度高的玻璃杯装入具有代表性的水,对着光观察其中是否含有细微杂质和漂浮物。
将水静置三小时后,用肉眼观察是否有沉淀物、水体颜色是否有异常,如果有则说明水中悬浮杂质严重超标。
也可以用鼻子闻,可以初步判断水中是否含有漂白粉(氯气)的味道,如果嗅到刺鼻的气味,则说明水中余氯的含量超标。
如果铁锈味明显,则说明水中金属杂质含量高,不适合做饮用水。
2、tds水质检测笔,对水质硬度、水溶物进行简单自测。
tds水质检测笔,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水质自检工具。
将tds笔放入待检测的水中,显示的tds值越低,代表水中的溶解性固体越少,水质越纯。
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tds值低于1000mg/L的为合格的水质。
3、专业人员用测试仪器,对水质数据进行全面分析。
以上都是方法都是比较简单的水质自测方法,当我们所需检测的水量比较大,或者对人们身体健康起重大影响作用时,可以联系专业的水质检测机构人员,运用超高精度多种类的水质检测仪器,对水质进行实地检测。
4、泡茶检测法、水垢检测法、口味检测法等其他检测小技巧。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检测方法,还有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让我们对水质有简单的了解。
泡茶检测法:用自来水泡茶,隔夜后观察自来水是否变黑,如果确实变黑了,则说明水中的铁、锰含量超标。
水垢检测法:可以查看水壶、热水器内壁是否有明显的水垢,如果有,则说明水中钙、镁盐等含量过高,水的硬度过高。
水的硬度过高容易造成热水器管道结垢而导致热交换不良以致爆管。
长期饮用也容易造成结石病。
口味检测法:自来水在烧成白开水后,可以直接品尝检测,判断是否有涩涩的感觉。
如果有,则说明水的硬度过高,需要购入净水器对水进行处理。
常用水质检测方法和实验技巧
![常用水质检测方法和实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2d71b3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2.png)
常用水质检测方法和实验技巧水是生命之源,为了保障人类健康生活和环境保护,对水的质量进行检测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水质检测方法和实验技巧。
一、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目前常用的水质检测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水样中各种物质进行化学反应,从而确定水样中各种物质的含量。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有滴定法、比色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等。
1. 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用定量试剂溶液滴定水样中一种可反应的物质的方法。
它通常用于测定硬度、酸度、碱度等指标。
操作时,先将一定量的试剂溶液加入到少量的水样中,掌握滴定速度,当试剂与水样中的反应物完全反应时,记录下需要的试剂溶液的体积,从而计算出反应物的浓度。
2. 比色法比色法利用不同物质在吸光度上的不同特性,测定水样中某种物质的含量。
它通常用于测定水中铁、锰等金属离子的含量。
比色法适用于各种水质的测定,准确度高,操作简单。
分光光度法是一种根据物质分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来测定物质浓度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测定水中各种有机物、无机物浓度,检测水体颜色和浊度等。
4. 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分析土壤、环境水样质量中金属元素含量的定量化分析方法,特别适用于测定微量元素。
5. 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是一种灵敏、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主要用于测定含氧化还原物的水样中氧化还原电位、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水体中有机物、无机物等物质的含量等分析。
二、物理分析法物理分析法是将水样的物化性质加以测量和分析,如比重、流动性、电导率等来研究水质等级的方法。
常用的物理分析方法有离子色谱分析法、动态粘度法、溶解氧测定法等。
1. 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是测定水中离子质量和数量含量的标准方法之一。
该方法可分析大量离子分子,如无机阴离子、有机阴离子和阳离子等离子体系。
动态粘度法是测量液体阻力大小的方法,粘度越小,水体中的离子浓度越低,水质越好。
3. 溶解氧测定法溶解氧测定法主要是通过在水中溶解氧气的饱和状况下,测定剩余溶解氧浓度的方法来评价水体中的氧化还原状态和氧化有机物的能力,从而判断水质的好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HJ/T338-2007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2007-2-1HJ/T341-2007水质汞的测定冷原子荧光法(试行)2007-5-1 HJ/T342-2007水质硫酸盐的测定铬酸钡分光光度法(试行)2007-5-1 HJ/T343-2007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汞滴定法(试行)2007-5-1 HJ/T344-2007水质锰的测定甲醛肟分光光度法(试行)2007-5-1 HJ/T345-2007水质铁的测定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试行)2007-5-1 HJ/T346-2007水质硝酸盐氮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2007-5-1 HJ/T347-2007水质粪大肠菌群的测定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试行)2007-5-1 HJ/T191-2005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2005-11-1 HJ/T195-2005水质氨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2006-1-1 HJ/T196-2005水质凯氏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2006-1-1 HJ/T197-2005水质亚硝酸盐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2006-1-1 HJ/T198-2005水质硝酸盐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2006-1-1 HJ/T199-2005水质总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2006-1-1 HJ/T200-2005水质硫化物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2006-1-1 HJ/T164-200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2004-12-9 HJ/T132-2003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2004-1-1 HJ/T96-2003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97-2003电导率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HJ/T98-2003浊度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HJ/T99-2003溶解氧(DO)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HJ/T100-2003高锰酸盐指数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HJ/T101-2003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HJ/T102-2003总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HJ/T103-2003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HJ/T104-2003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HJ/T86-2002水质生化需氧量(BOD)的测定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2002-7-1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2003-1-1HJ/T92-2002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2003-1-1HJ/T70-2001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2001-12-1HJ/T71-2001水质总有机碳的测定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2002-1-1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HJ/T72-2001水质邻苯二甲酸二甲(二丁、二辛)酯的测定液相色谱法2002-1-1HJ/T73-2001水质丙烯睛的测定气相色谱法2002-1-1HJ/T74-2001水质氯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2002-1-1HJ/T83-2001水质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测定离子色谱法2002-4-1HJ/T84-2001水质无机阴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2002-4-1HJ/T58-2000水质铍的测定铬箐R分光光度法2001-3-1HJ/T59-2000水质铍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001-3-1HJ/T60-2000水质硫化物的测定碘量法2001-3-1HJ/T49-1999水质硼的测定姜黄素分光光度法2000-1-1HJ/T50-1999水质三氯乙醛的测定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2000-1-1HJ/T51-1999水质全盐量的测定重量法2000-1-1HJ/T52-1999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2000-1-1GB17378.1-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一部分:总则1999-1-1GB/T17130-1997水质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普法1998-5-1GB/T17132-1997环境甲基汞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998-5-1GB/T17133-1997水质硫化物的测定直接显色分光光度法1998-5-1GB/T16488-1996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1997-1-1GB/T16489-1996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1997-1-1HJ/T15-1996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1996-7-22GB/T15440-1995环境中有机污染物遗传毒性检测的样品前处理规范1995-8-1GB/T15441-1995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1995-8-1GB/T15503-1995水质钒的测定钽试剂(BPHA)萃取分光光度法1995-8-1GB/T15504-1995水质二氧化碳的测定二乙胺乙酸铜分光光度法1995-8-1GB/T15505-1995水质硒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995-8-1GB/T15506-1995水质钡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995-8-1GB/T15507-1995水质阱的测定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分光光度法1995-8-1GB/T15959-1995水质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测定微库仑法1996-8-1GB/T14204-93水质烷基汞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993-12-1GB/T14375-93水质一甲基肼的测定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分光光度法1993-12-1GB/T14376-93水质偏二甲基肼的测定氨基亚铁氰化钠分光光度法1993-12-1GB/T14377-93水质三乙胺的测定溴酚蓝分光光度法1993-12-1GB/T14378-93水质二乙烯烷三胺的测定水杨醛分光光度法1993-12-1GB/T14552-93水和土壤质量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994-1-15GB/T14581-93水质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1994-4-1GB/T14671-93水质钡的测定电位滴定法1994-5-1GB/T14672-93水质吡啶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994-5-1GB/T14673-93水质钒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994-5-1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GB/T13898-92水质铁(Ⅱ、Ⅲ)氰络合物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993-9-1GB/T13896-92水质铅的测定示波极普法1993-9-1GB/T13897-92水质硫氰酸盐的测定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1993-9-1GB/T13899-92水质铁(Ⅱ、Ⅲ)氰络合物的测定三氯化铁分光光度法1993-9-1GB/T13900-92水质黑索金的测定分光光度法1993-9-1GB/T13901-92水质二硝基甲苯示波极谱法1993-9-1GB/T13902-92水质硝化甘油的测定示波极谱法1993-9-1GB/T13903-92水质梯恩梯的测定1993-9-1GB/T13904-92水质梯恩梯、黑索金、地恩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993-9-1GB/T13905-92水质梯恩梯的测定亚硫酸钠分光光度法1993-9-1GB/T12990-91水质微型生物群落监测PFU法1992-4-1GB/T12997-91水质采样方案设计规定1992-3-1GB/T12998-91水质采样技术指导1992-3-1GB/T12999-91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1992-3-1GB/T13192-91水质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气相色普谱法1992-6-1GB/T13193-91水质总有机碳(TOC)的测定非色散红外线吸收法1992-6-1GB/T13194-91水质硝基苯、硝基甲苯、硝基氯苯、二硝基甲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992-6-1 GB/T13195-91水质水温的测定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1992-6-1GB/T13196-91水质硫酸盐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992-6-1GB/T13197-91水质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1992-6-1GB/T13198-91水质六种特定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1992-6-1GB/T13199-91水质阴离子洗涤剂测定电位滴定法1992-6-1GB/T13266-91水质物质对蚤类(大型蚤)急性毒性测定方法1992-8-1GB/T13267-91水质物质对淡水鱼(斑马鱼)急性毒性测定方法1992-8-1GB/T13200-91水质浊度的测定1992-6-1GB/T11889-89水质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1990-7-1 GB/T11890-89水质苯系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990-7-1GB/T11891-89水质凯氏氮的测定1990-7-1GB/T11892-89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1990-7-1GB/T11893-89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1990-7-1GB/T11894-89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1990-7-1GB/T11895-89水质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1990-7-1GB/T11896-89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1990-7-1GB/T11897-89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1990-7-1GB/T11898-89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1990-7-1 GB/T11899-89水质硫酸盐的测定重量法1990-7-1GB/T11900-89水质痕量砷的测定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1990-7-1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GB/T11901-89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1990-7-1GB/T11902-89水质硒的测定2,3-二氨基萘荧光法1990-7-1GB/T11903-89水质色度的测定1990-7-1GB/T11904-89水质钾和钠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990-7-1GB/T11905-89水质钙和镁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990-7-1GB/T11906-89水质锰的测定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1990-7-1GB/T11907-89水质银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990-7-1GB/T11908-89水质银的测定镉试剂2B分光光度法1990-7-1GB/T11909-89水质银的测定3,5-Br2-PADAP分光光度法1990-7-1GB/T11910-89水质镍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1990-7-1GB/T11911-89水质铁、锰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990-7-1GB/T11912-89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990-7-1GB/T11913-89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电化学探头法1990-7-1GB/T11914-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1990-7-1GB/T8972-88水质五氯酚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988-8-1GB/T9803-88水质五氯酚的测定藏红T分光光度法1988-12-1GB/T7466-87水质总铬的测定1987-8-1GB/T7467-87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1987-8-1GB/T7468-87水质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987-8-1GB/T7469-87水质总汞的测定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1987-8-1GB/T7470-87水质铅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1987-8-1GB/T7471-87水质镉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1987-8-1GB/T7472-87水质锌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1987-8-1GB/T7473-87水质铜的测定2,9-二甲基-1,10-菲罗啉分光光度法1987-8-1GB/T7474-87水质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1987-8-1GB/T7475-87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987-8-1GB/T7476-87水质钙的测定EDTA滴定法1987-8-1GB/T7477-87水质钙和镁总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1987-8-1GB/T7478-87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1987-8-1GB/T7479-87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1987-8-1GB/T7480-87水质硝酸盐氮的测定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1987-8-1GB/T7481-87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1987-8-1GB/T7482-87水质氟化物的测定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1987-8-1GB/T7483-87水质氟化物的测定氟试剂分光光度法1987-8-1GB/T7484-87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1987-8-1GB/T7485-87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1987-8-1GB/T7486-87水质氰化物的测定第一部分总氰化物的测定1987-8-1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