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
区域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与研究——以温州市龙湾区为例
制 定 一 个 切 实 可 行 的规 划 是 实  ̄ 07 2 1 2 0 — 00年教师发展 总 目标》 确 完善和创新各项教师教育 的制度建 , 现 教 师专业 发展 的必 要途 径 。 师个 定 教 师 发 展 总 目标 是 培 养 一批 高 水 设 , 立激 励 机 制 , 教 建 为教 师 专 业 化 发
师德 高 尚 、 发挥示 范 作用 的骨干 教 的经 费 能
完成学校教师队伍 的金字塔 区教育局对教师专业发展高度 1 . 区域整体发展规划 , 制定 明确 师队伍 , 发展 目标 型构 建 : 新教 师 、 合格教 师 、 干教 重视 , 大 了对教 师专 业 发展 经费 的 骨 加 师 、 科名 师 、 学 学者 型教 师 。 投 入 。为 了保 证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的 经 区教育 局从 区域 实 际情 况 出发 ,
嘲瓣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与研究
— —
以温 州 市 龙 湾 区为 例
江晓静
( 浙江 省 温州 市龙 湾 区教 师发 展 中心 3 52 ) 204
【 要】 者根 据 龙 湾 区推 进 教 师 专业 化发 展 的政 策 、 摘 笔 制度 、 具体 做 法 以及 取 得 的成 效 , 区域 内推 对
2 9 1期 中 学 培训咽 0 ̄ 2 0 小 教师
教 师 展
费 紧张 的情况 下 ,逐年 增加 投入 , 总 组 长 的教 师专 业发展 领 导小组 , 立 理论提 升 和实践锻 炼 。 论学 习采用 建 理 共投入 3 7万元 ,人 均达 到 10 2 4 0多 了教育行 政部 门负 总责 , 区教 师发 展 系列专题讲座与互动式提问讲座相
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 从制定专业发展规划 , 确立教师专业发展方向; 出台各项有利政策 , 为教 师专业 发 展 保 驾护航 ; 立三级 研 训 网络 , 建教 师 专 业发展 平 台 ; 建 搭 开展 科 研课 题 研 究 , 促进 教 师 专 业持 续 发 展 等方 面进行 思考 , 以利 于今后 更 有效 地进行 教 师 队伍 建设 , 促进教 师专 业化 水平 的进 一 步提 升 。
提高写作规范性保证教学论文质量——兼评"有效推进合肥地区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入编论文
、
文, 用一句话 近 5 0字提 出 了教学专业化 发展 的 目标 , 更像是对 其
存在 问题
“ 形 式” “ 内容” “ 质量”
“ 效率” “ 科 学性”等词
题名 的注解 , 读者无法从 中了解其如何建 立一个学习 、 研究 、 反思 、 书山有路趣 为径 学海 兴趣 、导 入 、语 言 、 形 不 是 文 章 应 该 提 炼 出 提升 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基本模式 和如何提升广大教 师的教育专业 无 涯 乐 作舟— — 浅论 思 的最佳关键词
改 的 论 文关 键词 。
表 1 部分需要修改的论文关键 词
题 名 关键 词 修 改 建议
、
入 编 论 文 基 本 情 况
教育部 全国教育科学 “ 十一五 ” 规划课题 “ 有效 推进合肥地 区
教师专业 化发展” 课 题从试点校推 进到全面推广 , 历 时三年 , 参加 课题研究学校 四百余所 。 课题于 2 0 1 1 年 1 0月在合肥结题 , 在各县
治 学 之 法
2 0 l 3 一 t
提 高写作规范 性
— —
保 证 教 学 论 文 质 量
文/ 陈专业化发展" 课题入编论文
摘 要 : 教 学论 文是 学术论 文 的重 要一 类 , 作 为衡 量 学术论 文质 量高低 重 要指标 的规 范性就 成为 衡量 教 学论 文 的重 要指
二、 主 要 存 在 的 问题
网的建设与应用
“ 应 用” “ 处 置 ”等 实义
动 词 不 适 合 作 为 文 章 的 关键 词
,
如 需使 用 应
使 用具 有 特 定意 义 的
让 信 息技 术课 堂 “ 意 信 息技 术 课 堂 、 意 外 、 动 宾短 语 。 外” 更 加 精 彩 处置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专业化教师发展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专业化教师发展2023年,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专业化教师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要想让国家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必须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打造一支精干、专业的教师队伍。
教育中的教师是核心,教师在推动教育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发展、为学生成长提供支持和指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教师队伍建设是改善教育环境、提高教育质量、创造未来的必修课程。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义教师是社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新时代,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日益重要,意义深远。
教师是国家的希望,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以及推动国家教育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一,推动学科建设。
教师是学科的主体,直接关系到学科的发展水平。
随着新科技的不断应用,教师的科学素养、信息化教学能力都需要得到提高与强化。
加强教师基础知识和教育理论的学科建设,对于推进“素质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其二,推动教育改革和经验传承。
教育改革的落脚点在教师队伍身上。
教师队伍应当把学习和传承作为工作的重要任务和核心内容。
只有深化教育改革,才能够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能力。
其三,带动学生发展。
教师的教育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大的影响,优秀的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要加强育人素质建设,注重学生个性、兴趣、能力的全面发展,带领学生走向成功之路。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推进专业化教师发展方面,需要创新思路,提出措施,做到“一个整体”和“因材施教”。
其一,加强教师培训。
国家应该加强教师培训体系建设,推出更为专业化的教育培训方案。
开展适合不同群体的培训课程,包括面向新教师、特级教师、研究生和教师干部等,以提高教师教育水平。
其二,坚持优秀师资与基础教育“结对”计划。
大学可以通过建立“双师型”(教学型师资和实践型双师)师资体系,将优秀师资与基础教育机构“结对”,为基础教育机构提供所需的优质师资。
搭建鹰架,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32鹰架观念源自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引导学习者“跳一跳,摘果子”)。
所谓鹰架是指提供符合学习者认知层次的支持、导引和协助,以帮助学习者由需要协助而逐渐能够独立完成某一任务,进而使其由低阶的能力水平发展到高阶的能力水平。
而将鹰架观念应用于教师专业成长,则是指协助教师发展专业技能时,应先了解学习者目前的状况,再与学习者在其潜在学习区域内相遇,使教与学成为一种对话,然后才能有效协助教师的专业成长。
运用鹰架观念反思目前我园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我们发现,幼儿园虽然每期制定计划、安排学月工作,完善考核制度;试图通过开展教研观摩、读书活动、听随堂课、教学反思等多种多样的活动来加快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但教师们却常常以被动的姿态参与其中,把教师教育活动看成一种“形式”或者当做“任务”来完成,造成精心组织的活动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现象。
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幼儿园行为与教师需求之间出现了错位。
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幼儿园更多关注的是制定文本与考核标准,并对所有教师作统一要求,忽视教师的个体差异,对教师的需求关注不够、研究不够,因此我园开始积极搭建鹰架,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有效策略。
一、关注教师最近发展区,搭建适宜发展平台,实现能动成长把握教师最近发展区,为其创设适宜的平台,是鹰架观念的核心所在,它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在指导教师发展过程中不能整齐划一地提出同一种标准,而应帮助教师找准位置,明确专业发展目标,让发展看得见、摸得着,从而激发教师以积极的姿态参与活动,实现能动成长。
我园在对教师组成结构与教师实际水平和能力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的情况下,将教师的发展分为新手期、胜任期、特色期与专家期四个发展时期。
针对四个时期的教师的不同发展需求,提出不同的要求,搭建不同的平台,以有效地帮助教师从原有的发展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发展水平。
在读书活动中,我们为不同的发展时期的教师推荐了不同的书目,如新手期教师的阅读书目有:《给教师的建议》、《爱心与教育》等,胜任期教师的阅读书目为:《爱的艺术》、《捕捉儿童敏感期》等,特色期教师的阅读书目有:《教育的哲学基础》、《儿童的一百种语言》等,不同的书目满足了不同阶段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其提供了适宜的指导。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角色、提升职业道德、提高专业水平、拓宽知识领域、掌握教育艺术等,才能适应新世纪的挑战和课程改革的要求。
因此,作为中小学教师,我们有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那么,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认为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内练:即通过教师的自身自省和反思达到在专业知识与技能和态度上的个人成长或自我实现1.教师积极主动的心态是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教师要有强烈的专业成长意识,把学校“要教师发展”变为教师“我要发展”。
教师倦怠已是目前教师职业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了,教师的职业不但要益人,还要益己,不但要为学生健康的身心,丰富的精神世界服务,也要为教师自己的幸福生活服务。
教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有一个积极主动健康的心态;只有教师主动地对专业发展自我规划,才会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质的飞跃。
2.知识更新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基础知识的积淀与更新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资源。
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呼唤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而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则来自于知识与经验的更新与提升。
让教师重视教育理论学习,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指导与相互促进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关键所在。
让教师置身于不断地学习与反思、不断地实践与提升之中,真正体验丰富的知识结构是对自己当前工作的有力支持和帮助,对自己职业生涯和专业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3.自我科学发展规划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积累过程,任何教师的成长与发展都经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存在着成长的阶段性。
根据教师成长与发展阶段理论,全方位分析自身状态,有利于确立今后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有效的专业发展规划需要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全心全意致力于目标的实现,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
4.“实践—反思—研究—再实践—再反思”是提高自我专业的最好路径教师不只是完成和执行教学任务,而应该作为一个自觉的反思者,在不断地自我追问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区域推进“研训一体”助力教师专业发展——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转型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国培风采GuoPeiFengCai教师·TEACHER2019年1月Jan.201911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完成好、履行好立德树人的职责,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教育思想,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湖南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转型发展试点单位”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区县级教师发展机构专业化建设之路,通过区域推进“研训一体”工作,促进了全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立足区情,量身定制顶层设计长沙市望城区教研、培训、电教仪器等机构的整合,最早可追溯至2001年。
当年,望城县率先对县教研室、县教师进修学校、县电大、县仪器电教站4家单位进行了整合。
2017年7月,经上级批准,正式更名为“长沙市望城区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核定编制数52人,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47人,是一家集教育科研、教师培训、仪器装备、成人教育于一体的独立法人单位,由“四部一办”即教研部、师训部、装备部、电大部、办公室5个部门组成。
关于中心的机构改革,整合发展,主要根据如下几项政策来稳步推进:一是《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师〔2013〕6号),二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三是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振兴教师教育的意见(2018—2022年)》(教师〔2018〕2号)。
上述文件明确指出:各地要依托现有资源,加快推进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与教研、科研和电教等部门的整合,建设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发挥其在全员培训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和服务指导等方面的功能……这是我们推进整合、融合式发展的主要依据。
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湖南省2017-2019年教师发展中心转型发展试点单位的通知》相关要求,为进一步厘清思路、明确方向、坚定步伐,中心在长沙市望城区教育局指导下,先后修改十余稿,制定了《长沙市望城区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转型发展”实施方案》,并经区教育局党委会审定通过。
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方案
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方案教育是国家的重要事业,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探讨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化的方案。
一、提高教师培养与选拔水平高质量的教师培养是专业化发展的基础。
要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化,首先需要提高教师培养与选拔的水平。
培养方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教育情怀和职业操守。
选拔方案应严格按照专业能力和素质进行评估,确保选拔出的人才具备专业素养和教育情怀。
二、建立完善的教师职业发展体系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体系。
这一体系应由教师培训、职称评聘、教育科研等环节构成,并配套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激励措施。
通过建立这一体系,可以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为其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提供保障。
三、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教育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研修,提供多样化、针对性强的培训项目。
同时,要激励教师参与职业发展培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推进专业化发展的关键。
学校应创造良好的合作机制和交流平台,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经验、资源分享,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提高。
五、加强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学校领导层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至关重要。
学校应制定相关政策,给予教师专业发展所需的支持和鼓励,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六、加强教师的教育研究与创新教师的教育研究与创新能力是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方面。
学校应鼓励教师开展教育研究,支持他们进行创新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成果。
七、加强教师的综合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公正、全面的教师综合评价机制,有利于激励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评价指标应覆盖教学、教育思想、教育科研等方面,既体现教师的专业水平,也促进其全面发展。
八、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是教师的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发展共同体,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是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我们依托教育集群和教育集团,推进区域教师发展共同体实践创新,推动区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区域教师发展结构重组重组区域教师发展组织结构。
我们建立了区域教师发展中心,鼓励教师基于共同的发展需求,自主建立各种“同题异质跨域”教师发展共同体,激发了教师发展的内生性,实现了研修内容与需求灵活对接、协调互动、沟通协作。
重组教师发展资源供给结构。
我们在摸清各类存量资源和需求的基础上,挖掘在专项领域拥有优秀实践经验的教师,成立学术领袖团队,组织建立基于专项主题实践的教师发展共同体,以学术领袖团队为枢纽对接各共同体需求,盘活教师发展资源,促进资源匹配。
此外,我们还重组区域教师发展空间结构,形成了以“区域交流互助”为纽带、以“职前职后教师贯通培养”为纽带、以“生源基地校”为纽带的多项共建工作的空间拓展。
区域教师发展理念、情感、成果互融教师发展理念互融。
为加强对新课改、新考改理念的认同,我们确立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师发展理念,形成了“基于需求、指向实践、伴随行动”的教师研修设计思路。
融合先进理念,重点解决了教师发展方式变革所遇到的教师发展共同体,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管杰 |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党委书记、集团校长沟通、理念、教学与评价转变问题,形成了理念共识,实现了理念互融。
教师情感互融。
以教师学术领袖为中心,不断聚合有共同实践问题的教师形成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的知心合作、知音共振、知己共鸣,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加强了教师情感联系,以价值输出拉动了区域教师发展,提升了教师研修的温度,增进了教师的情感互融。
教师成果互融。
建立成果推广机制与借助文本分析技术建立成果挖掘机制,扶持优秀教师进行研究,帮助传承、推广、分享他们的成果,不断助力优秀教师成果互融。
对外,通过跨地域对口教师支持,进一步打磨成果的普适性,实现了成果互融。
开发数字化赋能区域教师发展支撑工具开发教师发展数字化档案,创建教师发展数据化分析中枢。
区域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研究
区域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研究区域教研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教育专家、学者、教育管理者等相关人员开展系统的、深入的教育教学问题研究和教育教学经验交流,通过研究和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教育水平的提升。
区域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区域教研的方式,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加强区域教研组织建设,搭建交流平台区域教研的第一步是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平台。
教育部门可以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设立专门的区域教研机构,与学校、教育研究机构等进行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区域教研工作的开展。
在建立机构和平台的基础上,要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收集和整理,建立教师资源库,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研课题,激发教师研究热情制定科学合理的教研课题是区域教研的关键环节之一。
教育部门可以依托各地教育资源,根据当地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教师需要和学校教育需求的教研课题。
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和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课题的制定,确保教研工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研课题,可以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进步。
三、强化教师教研能力培养,提升教研水平教研工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而教师教研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教研工作的关键。
教育部门可以通过举办教研能力培训班、培训研讨会等方式,加强对教师教研能力的培养,提升教师的教研水平。
还可以派遣资深专家到学校进行教研指导,帮助教师制定科学合理的教研方案,确保教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四、激励教师参与教研活动,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和奖励积极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包括表彰先进个人和集体、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等。
还可以通过各种宣传推介活动,宣传和弘扬先进的教研经验和成果,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五、建立教研成果评价和推广机制,促进教研成果的转化教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校教育水平的提升,因此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教研成果评价和推广机制。
合肥市
合肥市“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课题的开题报告同志们:我们合肥市非常荣幸地作为“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一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课题的一个实验区,参与到教育部重点课题的研究中来,这是总课题组对我们的信任,同时也体现了总课题组对合肥教育事业的关心和厚爱。
这必将会极大地唤起我们的工作热情,改进我们的工作方式,促进我们的工作。
这个课题的研究是我们借力发展的一个良好契机,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通过课题的研究,将会促进合肥市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合肥市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在这里,让我代表“合肥市实验区”课题组,向总课题组的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代表“合肥市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组,作课题的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同时也使广大中小学教师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能否在思想上、行动上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是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因此,切实搞好教师培训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完成本次课程改革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面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入研究、探索并最终构建适宜的、良好的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方式,提高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并进而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
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服务性。
毋庸讳言,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状况,取决于教师对新课程核心思想和基本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因此,要高质量的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卓有成效的开展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首先要着力抓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增强广大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促进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之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当前的教育领域中,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与教育事业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因此,为了促进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需要探寻一些有效的途径。
1.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专业发展培训,可以让教师接受更为系统化和专业化的知识技能培训,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变化。
这些培训可以包括师德与教育法律政策的培训、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方案的训练、教学方法与教学战术的训练等。
当然,短期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长期的发展与学习则是教师实现专业化的关键。
2.提供专业学术支持与资源教师的专业化离不开学术上的支持,这就要求学校和管理部门加强对教师的资源和支持。
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开展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持,例如期刊文献、研究资源、研究经费等方面,让教师能够接触最新的教育发展动态,以提升专业水准。
3.推进教育信息化在现代教育发展中,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一个趋势,让教育变得更为高效、便捷和有效。
教师应在这一方面有所准备和积极提升自己。
教育信息化给教师们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补充了通过练习来达到教学目标的方法的空白。
不论是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还是在教学过程中,教育信息化都可以为教师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使其能够更为敏捷地应对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
4.构建教师发展评价体系构建教师发展评价体系可以帮助教师将教学过程中的成果反映到评价体系之中,从而更好地激励教师发挥其专业化的优势。
教育部力推的2019年《基础教育基本国情报告》指出,“通过严格有效的教师考核,可以在背后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与教师发展相结合,鼓励和激励教师发展自身的专业化,从而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育事业和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促进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途径有很多,但其基础和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程度,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服务。
关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
关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学校最重要的软实力。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党和国家的明确要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是促进教师自身发展,提高教师生命价值的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选择好学校、好教师、好教育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力量。
为提升全县教育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实现办“全市领先、全省一流、人民满意、高效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的教育”的奋斗目标,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望各教办、学校学习领会并遵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教师为本的理念,按照教师专业化规律和教育教学特点,以新课程改革和多媒体教育不断扩大为契机,以教师教育为依托,贯彻“分类培养,分层推进,分别要求,讲求实效”的原则,创设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制度和环境,努力促进不同阶段、不同层级教师专业发展,为我县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二、发展目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突出体现在专业理念、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四个方面。
教师的专业理念发展主要是指具有健康心态和团队精神,勇于改革创新,严谨笃学,与时俱进。
专业道德发展主要是指具有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
专业知识发展主要是指教师所具有的学科知识、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的不断丰富与完善,以及教师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
专业能力发展主要是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教育预见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学科教学能力不断增强。
在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教师要具备教育科研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问题解决及行动研究的能力、创新思维与实践的能力、批判性反思与自我发展的能力。
发展总目标: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配备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培养个性鲜明、特长突出的教学骨干,有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区域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研究
区域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教育质量的提高越发凸显其重要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借助区域教研的力量,更好地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深入探讨区域教研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当前区域教研存在的问题,对于提升教育质量,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完善教育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区域教研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通过深入研究区域教研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旨在为教育部门和教师提供有效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具体来说,本研究旨在:1. 分析区域教研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影响,探讨其对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提升作用;2. 研究当前区域教研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原因,为解决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3. 探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路径,包括加强教师培训、建立教研团队等措施,并分析其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教育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为构建教育强国作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区域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研究旨在探讨区域教研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路径。
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区域教研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区域教研,教师可以借鉴他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改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区域教研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共同研究、讨论和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从而推动整个学校教育水平的提升。
区域教研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与教研活动,可以不断拓展教师的认知领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区域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推动学校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
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申请·评审书课题名称构建“三二制”复合型城乡教师研修模式,有效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负责人黄侨明负责人所在单位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填表日期2007年2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有效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总课题组制2006年7月说明1、教育部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十一五规划”——“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周期为五年(2006---2010);2、为保证课题在各实验区的研究与实验能够科学、规范、有效地进行,在组织管理上,由教育部民族司、师范司、基础司、人事司、督导办、财务司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共同组成的项目领导小组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课题组”统一领导,实行项目主持人及总课题组组长负责制。
3、参与项目及课题的单位实行分级管理制度。
各单位均需成立以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师训工作的领导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培训工作的统一管理和指导。
4、各单位均需成立以教师培训机构负责人为组长的专家指导组。
负责人及成员要求具备较高的科研和组织指导能力,能保证参加经常性的研讨活动。
各单位均需设学术秘书1人,负责日常工作的管理、信息沟通及与教育部项目办、总课题组的联系。
5、各单位要定期出《工作简报》,以便与教育部项目办及总课题组及时沟通,与全国各单位进行交流。
此项工作作为评选先进单位的依据之一。
6、教育部项目办与总课题组每年召开一次年会。
开展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特色示范区及优秀成果表彰、评审工作。
各单位要按照教育部项目办提供的自评表进行自评鉴定。
注:申报审批书一式两份于2006年11月15日前寄至教育部项目办批复并存档备案。
联系方式: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有效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总课题组通信地址:北京北三环中路46号邮政编码:100088电话:010---传真:010---网址:一、数据表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三年来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三、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十五”规划以来承担的研究课题四、课题设计论证·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限3000字内)《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子课题《构建三二制复合型城乡教师研修模式,有效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针对当前城乡教师素质差异及教师素质难以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现状提出的。
超棒的教学研究课题
3. 文献综述
• 课题研究活动中,阅读学习了《项目工作与教学设计》--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周卫研究员的相 关理论。诸如传统教学设计、现代教学 设计,近十年国 际教学设计发展的新趋势。新课程教学核心理念及其有效 性:(1)建构性(2)生成性(3多元性)。 • 课题研究活动中,集中学习、反复学习了《有效推进区域 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指导手册 。 第一部分:“十一五” 课题研究的问题提出; • 第二部分:“十一五” 课题研究的策略与实施路径;第 三部分:“十一五” 课题研究的方案制定;第四部分: “十一五” 课题研究的成果要求管理与评估 ;第五部分: “十一五” 课题研究的指导教材:(1)、有效学校; (2)、有效教师;(3)、有效教学;(4)、有效技能; (5)、有效研修。
1、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有效探究
• 探究式教学围绕问题探究的具体形式 • 1、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有效探究 • 探究式教学不主张过度过量设问,反对设问支离破碎、星 星点点、远离主题的问题。 • 这个中心问题一定是课本教材的中心,教学任务的中心, 是教学重点突出的内容。 • 例如:我们在讲解高三《政治常识》,坚持依法治国原则 时,重点围绕如何实施依法治国原则这一主题层层展开。 引导学生明确依法治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合作, 多管齐下,整体推进。由此,学生通过探究认识到在这一 系统工程中,政府、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各自 的职责是什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谁来监督依法 治国的实施,顺次引出我国人大、政协的职责,新闻媒体 的职责。 • 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进行有效探究,既有助于激活学生思维 拓展学生思维,又有助于集中火力完成即定的教学目标任 务,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10. 课题研究的成果
• 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其主要环节同高中其他学科的教学环 节有其共同性的一面,即:、(1)组织教学;(2)、感 知知识点;(3)、理解知识点;(4)、概括巩固知识点。 • 在四环节教学中应做到:(1)变管制式组织教学为人文 化组织教学;应做到: 传统的组织教学,主要是通过教 师对学生的硬性管制,实行指令式的纪律约束来实现的, 而人文化的组织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新颖的教学居入, 奇特的情景设置及教师特有的亲和力和人格魅力来实现的。 (2)变替代式感知为自觉式感知。 由学生感知教材知识 点,教师是不能代替的,教师代替学生感知教材是教师急 功近利的表现,是教师剥夺学生探究事物现象权利的不良 行为。(3)变灌输式理解为自悟式理解。 传统教学方式, 在理解教材这一环节上,往往以灌输见长,以灌输取胜, 而新课改倡导的理解知识是在学生感知教材基础上,通过 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让学生自悟、自醒、自主得出结论。 (4)变教师概括知识为学生总结知识点。 • 探究式教学理念主张:课堂教学活动中,问题由学生提出, 过程由学生参与,知识由学生形成,结论由学生得出。
区域教科研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区域教科研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摘要:我国教育教学不断改革,不同学校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教学的任何一个阶段,教师都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更加认真负责的态度教育和引导学生。
而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来说,首先需要从教科研入手,相关教师只有通过更为有效的区域教科研探究,不断增长教育教学经验,才可以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区域教科研;教师领域;专业化发展;采取措施引言:区域教科研本身是针对教育教学领域设置,可以为不同阶段教师提供一定的经验和教育管理心得,在教科研过程中,各位教师共同探讨,以教育知识理论作为基础,充分结合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种种问题,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总结出一套更为适合当代青少年的教育教学经验,进一步推动我国全面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1.区域教科研组织的重要意义所谓区域教科研,主要是围绕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教师群体展开的,致力于为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提供保障,教科研组织向教师之间进行经验分享和技巧交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课堂管理能力以及教育教学水平,而总起来讲区域教科研组织本身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以下将逐个进行分析。
1.符合国家教育教学要求当前,我国教育教学部门提出了素质教育与全面教育的最新要求,而这与区域教科研的组织在目标与方向方面是保持一致的,为此,区域教科研本身就是在国家教育教学最新要求下开展和进行的。
在教科研的不断深入探究中,不同阶段的教师可以对教育教学本身进行充分交流探讨,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普遍规律,寻求最佳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满足当前国家在新形势下对于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1.满足教师终身学习需求区域教科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教师终身学习的需求,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而言,都需要明确一个观念,也就是教育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共是一个不断开拓思维和创新学习的过程。
而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教学工作者,积极参与区域教科研可以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学习与成长,帮助教师不断积累经验,提升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以校本研修为切入点,有效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研究报告
以校本研修为切入点,有效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研究报告【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人才素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更离不开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成了教师队伍建设的世界性潮流。
贵阳市为全面提升教师素质,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通过调研,找出了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所在,确立了以校本研修为切入点,有效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课题研究,以此为载体,探索了区域内校本研修的模式和策略,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研修模式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一、国际背景(略)二、国内背景(略)三、研究的价值(略)四、贵阳市现状贵阳是全国首批课改实验区,随着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全市中小学教育从追求事业发展逐渐向追求内涵发展转变。
、但教师缺乏对校本研修工作内涵的深刻理解,校本研修仍处于原有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式中,原来怎么干现在还怎么干,校本研修仍然停留在文字符号上。
具体表现为:1.模仿型因为对以校为本的培训方法比较陌生,不知如何下手,象这样的学校,他们一方面自己学习研究,一方面向在各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学校取经,模仿人家的做法,从计划的制定到计划的实施,有的学校的培训计划基本上与人家的一个模样。
2.应付型有些学校从他们制定的计划中就可看出,纯粹是应付,计划制定简单,既不分析自身学校的特点,也没有具体的操作目标,更没有实实在在的培训措施,如时间的安排,人员的落实,内容的落实等等。
像这类学校也许真的一点不知道校本培训该如何搞,也许根本没把校本培训当作一回事,反正上级领导要,就随便写一份计划交差,具体做不做是另一回事。
3.面面俱到型这类学校制定的校本培训计划面面俱到,计划制定似乎像模像样,但是涉及内容太广太散,没能根据本校的特点,有重点地进行培训研讨,要在一年里面全部完成这些任务,应该说是比较难的。
有的措施方法还是老一套,与培训的要求不相符合,有的学校仅仅是制定一些管理条例,条例面面俱到,但就是缺乏如何培训实质性的东西。
双新改革实施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双新改革实施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双新改革实施是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改革,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模式不断转变,从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本文从双新改革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施路径、对教师教育教学的改进与丰富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双新改革对教师专业化发现的实施路径
实施双新改革,要想达到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还需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
具体来说,除了通过政府引导推进行业内教育培训、学科竞赛等方式,还要扩大社会力量参与,推广教学研究型课堂,完善师资评价机制等。
二、双新改革对教师教育教学的改进与丰富
实施双新改革,还具有对教师教育教学的改进与丰富的价值意义。
通过推广科学的教育理念、优质课程和教育教学资源,使教师在实践中快速提升能力,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教师,为实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之,双新改革实施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既是顺应时代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手段。
因此,在推进双新改革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和学校要注重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施的科学性,彻底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深化师
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为全面提升我国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教育教学质量的最终目标是体现在造就高素质的学生群体。
教师专业化本质是个体成长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辛勤的教师,一个好的教师能让学生一生幸福,一个差的教师能让学生一生痛苦。
所以说,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教师是关键。
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是教育好学生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前提。
身处当今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时代,知识的积淀与更新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资源。
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呼唤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而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则来自于知识与经验的更新与提升。
让教师重视专业化学习,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指导与相互促进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关键所在。
让教师置身于不断的学习与反思,不断的实践与提升之中,真正体验丰富的知识结构是对自己当前工作的有力支持和帮助,对自己职业生涯和专业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那么,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呢?一、科研促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质。
教育科研活动是提高教师理论素质、不断优化教师教育思想的重要措施。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以教育思想素质的提高为前提的。
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已远远超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主体模式,教师不再是无所不知的“圣人”,而是学生的领路人。
因此,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理性思维将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的体系化。
教师在教学中要用的是理性过程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
如何思维、如何将所学知识再加工,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思想,加工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发展方向。
教育理论素养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为此,加强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性认识,即通过提高教育理论素养来优化教师的教育思想,就必须进行教育理论学习。
二、立全新的教育理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良好的教学观念始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以生为本有效管理建立学习共同体创建有效学校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根据他在天气预报中的研究,提出一个假设: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
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现象是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极小的偏差都将引起结果的巨大差异。
这种现象不仅发生于政治、经济、军事、自然、社会等诸多领域,就是在学校教育中也会发生。
在教学系统中存在着两个最基本的参量,即教师和学生,当他们任何一方的变化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时,都会直接影响整个教学系统的效果。
所以实施有效的教学管理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保证。
教学管理需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倡导“有效教学”的理念,努力实施“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策略,促进形成“自主、发展、多元”的评价,让所有学生“想学、会学、学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一、重视教学思想的管理,倡导‚有效‛的教学理念“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建立一支励精图治、德馨业精的学习型教师队伍,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要实施有效教学,教师必须有深厚的业务基础,我们不断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建立了有效促进教师发展的各项制度.(一)建立完善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加强教师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定期召开全校教师大会,教育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正确的态度影响和带动学生,用勤奋工作、乐于奉献的行动感染学生,用丰富的知识和教学技巧吸引学生,严谨治学、诲人不倦,为提高课堂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强业务理论学习,立足校本培训,积极探索校本培训的途径和方法。
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课改理念,领会课改精神。
向教师推荐课改方面论著,做好培训笔记,进一步提高业务素养。
(二)加强校本培训的管理,开展专项业务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技能校本培训是教师培训的主阵地,除了定期进行教师校本培训之外,我们还特别加强信息技术培训。
为方便教师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我们先后组织计算机培训多次,包括计算机操作、课件制作、网页制作。
通过培训,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大大提高。
同时我校鼓励各学科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选取比较优秀的学科资源网进行用户注册,并随时注资,方便教师充分利用各学科网络资源。
(三)加强常规管理、关注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有效性我校严格教学常规管理,重视管理创新,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狠抓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教学行为,采取多种形式。
教导处定时召开备课组组长会议,提出量化标准,及时反馈,适时指导。
(四)加强集体备课检查及时反馈,并结合教学实践深入讨论,端正教育思想,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掌握各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
(五)加强教学反思,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和研究的主人,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总结的基础上提高。
立项初期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大胆的采用了“双学案”的使用,为确保在前进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教导处进行了大量的跟踪调研,多次在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及时反馈,及时改进。
(六)加强学生的思想建设,净化学生心灵,促进有效学习通过开展“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及“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夯实了学生的文化修养的基础,使他们以健全的人格投入于学习投身与社会。
同时,我们以人文性管理为手段,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精神瑰宝,从而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培养学生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昂扬的气概、顽强的意志。
通过各种各样活动有效的净化了学生的心灵,有效的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态度!二、重视教学策略的管理,倡导‚以‘学教设计’为载体‛的对话教学模式课程改革重在课堂,聚焦课堂、关注教学,课题立项以来,我校不仅在常态课上大胆改革之外,一直坚持在校内组织进行“有效课堂展示课活动”。
主要的目的是全面推进我校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体现新课改理念,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以…学教设计‟为载体”的对话教学模式,营造和谐、民主、快乐的教学氛围,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活动我们了解了各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情况,同时也体现了全校教师学习实施新课改精神的教研教学现状。
无论是备课组成员还是展示教师从思想上对这次活动都十分重视,每个人都积极认真地准备,注意发挥集体备课小组的智慧,在备课时体现了虚心的精神;在自己的课堂中展示了勇于摒弃、大胆实践新理念的精神;积极地听课,发扬好学的精神;认真地评课,表现了真诚的态度。
在这些活动中,许多教师都自觉转换角色,努力将新课程新理念落实在自己的教学当中。
具体体现在:(一)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老师们在上课时十分注重用自然亲切的教态和具有感染力和激励性的语言潜移默化地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更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二)课堂上更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从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到师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再有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如语文课的互相评读、兴趣阅读,数学课的玩中学、学中玩,算法多样化,以及其他的游戏促学等,把学生纳入双向、互动的学习活动之中,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且培养了学生互助合作、勇于探究的人文素养。
(三)教与学形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不仅出现了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教与学方式,而且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
课堂上积极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给足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注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注意学生读有所悟意识的强化和能力的培养,关注个性体验,使得教师的精讲与学生的自主相得益彰,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学生乐学、会学,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辅助课堂教学绝大多数教师都利用了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使抽象的文字、概念、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具有趣味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了教学效果,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重视评价的管理,倡导‚自主性、多元性、发展性‛评价方式(一)尊重学生学习个性,实施赏识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使学生有差异地发展有效教学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其核心是以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效益的惟一标准。
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体现;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就要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但是长期以来,对学生的评价模式多数仍停留在以分数为主的评价上: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只重视可测量的外在的行为目标,忽视内在情感态度目标的培养;只重视智力因素的评价,忽视非智力因素的评价,看不到成绩后面不同的动机取向和努力程度,以致使学校成了“造就失败者的场所”,进而导致“厌学”和“恐学”,导致内心的畸变和人格的扭曲。
对评价模式的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它对教学行为是否有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校开展了大量的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包含“书法大赛”“绘画大赛”“综合知识竞赛”,奥运前期的“英语口语大赛”。
通过活动我们发现:学生本身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但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出色的一面。
如果用某一种划一的方法去要求学生,那么,大多数学生将成为失败者。
因此,应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和评价学生,对学生的学习个性抱以赏识的态度,怀着积极、热切的期望去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促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差异地发展,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才可能建立并保持,“自我实现的内驱力”才能有所发展。
(二)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要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部情况都纳入评价范围,把学生解决问题寻找答案的调查过程、探究过程、运用前提形成假设的过程、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使用技术手段的过程等等都纳入评价的视野,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把学生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
评价方式:以学生课堂观察为主,看学生是否在积极思考,合作交流。
关注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参与程度,关注学生在情感与态度方面的表现。
在评价过程中,要采用发展性评价,评价要相信学生个人发展的潜力。
评价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发展学生的个性。
评价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要求:(1)小组内成员参与探究活动的程度(是否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对规律的探究活动,能否探究出规律并用语言进行表述等);(2)小组内成员合作交流的程度(是否每个成员都动手进行探究,积极协作,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各自的想法,并从中受益);(3)小组探究结论的丰富程度(是否尝试寻找不同方法,并尝试进行比较,得出不同解法);(4)小组探究结论表述的程度(小组代表在全班发表自己小组的探究成果时是否正确、语言是否简洁,层次是否分明,思路是否清晰有序)。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进行探究式学习活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先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后,再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并通过交流,进行相互的思维碰撞,进一步激发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三)学生的有效评价要保证评价主体和方式的多样化建立学生自主、师生互动的多元评价系统。
评价要具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就必须改变已有的以教师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努力建构学生自主、师生互动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的方式很多,如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每种评价均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1、鼓励学生自评。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前进的足迹,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明确努力的方向,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习,树立自信,更积极地投身到主动学习、不断提高之中去。
2、引导学生互评。
引导学生学会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鼓励,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被认同的愉悦,产生对学习集体的归宿感。
这样的互评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建立,有利于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有利于学习型组织的巩固和发展。
3、教师评价与学生自主评价相结合。
教师的积极参与是完善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的评价与学生自评应该构成一个互动的评价体系,教师积极的评价意见能够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做出更为积极的认识,而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应该成为教师评价的重要参考意见。
这样,通过教师参与,提高了学生自评的客观性,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理解,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做出正确的评价。
综上所述,在教学管理中必须关注从教学理念到反馈评价的各个方面,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力求“精细”,以实现教与学的“有效”。
这样才能避免“蝴蝶效应”的负面作用,发挥它的正面作用,大幅度提高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益,最终实现有效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