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概念有哪些
心肺复苏专题培训讲座
•日本:消防厅每年印发急救手册、举办急救
知识讲座等方式进行教育,听众每年达15万第43页
呼吁
CPR 培训是基础必会旳课程。然而,研究显示 ,这一技能会在接受培训后数月内逐渐生疏。因此 应进行反复、高频旳培训来保证技能掌握旳纯熟度 ,并熟悉如何将患者转运到高质量部门进一步救治 。
在气管插管后,管理呼吸道人员要在不影响胸外按压 前提下,每 6~8 秒钟给 一次通气,即每分钟 8 ~10 次
。
二、哪个部位放置电极或除颤板是最有效旳?
右侧锁骨中线锁骨下 左侧腋中线第5肋间
三、根据目前最新心肺复苏指南(ACLS),在对心室颤抖或无 脉 搏室性心动过速旳患者进行电击除颤后,紧接着旳环节 应当是什么?
• 在医院和其他机构使用现场旳 AED 或除颤
器治疗心脏骤停旳医务人员应立即进行心肺复 苏,并且应在可获得旳状况下立虽然用准备好 旳 AED/除颤器。
第17页
除颤波形和能量级别
单相波:初次能量150---200J(未拟定初次最佳 能量)
双相波:初次能量360J 后续电击能量未拟定,至少不低于初次能量
护人员都应提供胸外按压和通气。
• 旧版指南仅指出,急救人员和院内专业救
援人员都可为心骤停患者实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 吸。
简述心肺复苏术的概念
简述心肺复苏术的概念
心肺复苏术是一种紧急治疗措施,用于挽救心跳骤停或呼吸骤停的人。它是一种急救技术,通常由受过训练的医疗专业人员执行,但也可以由非专业人员进行。该技术的目的是恢复心脏和肺部功能,以确保身体的血液氧合和循环。
心肺复苏术是一项基本的急救技术,通常分为两个主要步骤: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心脏按摩,以恢复心脏的正常跳动。人工呼吸涉及向受害者的口腔和鼻子吹气,以确保氧气进入肺部。
在执行心肺复苏术时,操作者应该确保环境安全并检查是否有任何危险因素。如果受害者有任何可见的外伤或明显的颈部创伤,手法应相应调整以确保不会进一步伤害到受害者。当进行心肺复苏术时,操作者应保持冷静和专注,并持续监控受害者的情况。
总之,心肺复苏术是一种重要的急救技术,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它需要受过训练的医疗专业人员或非专业人员进行,并且应在环境安全和检查受害者的情况后进行。
心肺复苏与电除颤
心肺复苏与电除颤
心肺复苏与电除颤
韦贤长整理(2013-01-09)
一、心肺复苏的概念与指征
1、心肺复苏概念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针对心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复苏,即恢复,由心脏骤停恢复至自主循环,呼吸停止恢复到自主呼吸的过程。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促使心脏恢复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以纠正缺氧,并努力恢复自主呼吸,心肺复苏的同时强调脑复苏(Cerebral Resuscitation)和脑保护的至关重要性,我们救回的不是一个植物人,而是一个社会人。
2、心肺复苏术发展简述
20世纪50年代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和电击除颤三大技术的产生和结合标志着现代心肺复苏术的形成。之后这门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各国相继制定了自己的指南和培训标准。2000年,美国心脏协会和国际复苏联盟组织世界各国的专家制定了第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的国际指南,成为以后2005年指南和2010年指南的蓝本。指南每5年进行一次更新,本次课的内容主要来自2010年的心肺复苏指南。之所以讲这部分内容,目的是让大家知道心肺复苏的权威参考资料是国际指南。
3、心肺复苏面临的问题
①心肺复苏的总体成功率仍不高;
这门技术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不断利用循证医学证据评价每一个步骤,不断优化与改进,复苏成功率不断提高。虽然短期的复苏成功率或自主循环恢复率提高明显,然而出院存活率仍不理想,因缺血、
心肺复苏的定义
4.防治脑水肿,脑复苏(亚低温等,使神经功能恢复最佳化)。
5.预测、治疗和防止多器官功能不全。
6.防治继发感染。
一十.终止CPR指标(心跳呼吸停止行CPR大于30分钟后):
1.自主呼吸未恢复。
2.心电图呈直线。
3.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应消失。
4.深反射活动消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案编辑词条
2)简明精炼、言简意赅
文案在文字语言的使用上,要简明扼要、精练概括。首先,要以尽可能少的语言和文字表达出广告产品的精髓,实现有效的广告信息传播。其次,简明精练的广告文案有助于吸引广告受众的注意力和迅速记忆下广告内容。第三,要尽量使用简短的句子,以防止受众因繁长语句所带来的反感。
3)生动形象、表明创意
六.电击除颤:室颤最有效的治疗是除颤,基础CPR不能使室颤去除,室颤在几分钟内蜕变成停博,每延迟一分钟,复苏成功率下降7-10%。双相波电除颤比单相波除颤更有效。电除颤后立即CPR,直至5个周期30:2后再进行评估。
七.高级生命支持(ACLS):
1.A气管插管。
2.B机械通气:应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值监测CPR质量和识别是否恢复,PETCO2小于10mmHg设法改变CPR质量,PETCO2大于40mmHg恢复自主循环。。
1.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最紧急的情况。当人突然发生心跳、呼吸停止时,必须在4-8分钟内建立基础生命维持,保证人体重要脏器的基本血氧供应,直到建立高级生命维持或自身心跳、呼吸恢复为止,其具体操作即心肺复苏,故又发展为心肺脑复苏。。
心肺复苏基本概念及流程
心肺复苏基本概念及流程
一、基本概念
一、心肺复苏概念:心肺复苏(CPR)是抢救生命最基本的医疗技术和方法。它是对心搏、呼吸骤停后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通气、电除颤、机械通气、静脉输液以及药物治疗等。其目的是使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和自主呼吸。
二、心脏骤停:各种原因所致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常见类型为: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静止,无脉电活动。
三、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意识突然丧失,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
心电图表现:室颤最常见,无电活动的平直线,无脉电活动。四、生存链:以图示分五步
•★2010(新):
•1、立即识别心脏骤停,激活急救系统
•2、尽早实施CPR,突出胸外按压
•3、快速除颤
•4、有效地高级生命支持
•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五、2010版国际心肺复苏新指南的变化:
1、程序更改
2、数据变化
3、非专业施救者可为患者进行单纯性胸外按压
4、从流程中去除了“看、听、感觉呼吸”
5、C-A-B:从30次的按压开始而不是2次通气开始心肺复苏,
缩短开始第一次按压的延迟时间。
6、电击除颤后立即继续复苏2分钟
7、强调团队合作。
六、高质量的CPR
1、在识别心脏骤停后(触摸颈动脉后)10秒内开始按压。
2、用力按压、快速按压:速率至少100次/分,幅度成人至少5
厘米。
3、每次按压后让胸壁完全回弹。
4、尽量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努力使中断时间小于10秒
5、给予有效的通气使胸廓隆起。
6、避免过度通气
二、成人基本生命支持流程
1.评估环境,判断反应
2.启动EMSS
3.检查脉搏
4.胸外按压
心肺复苏指南解读(全文)
心肺复苏指南解读(全文)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患者对刺激无反应、无脉搏、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叹息样呼吸。如果没有及时给予心肺复苏,患者就会死亡。
我国心脏性猝死病例每年约54.5万。约70%以上的猝死发生在院前,其中80%的猝死原因为室颤。心跳停止4分钟内进行基础生命支持(初级心肺复苏),并于8分钟内进行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高级心肺复苏),则病人的生存率43%。因此,强调黄金4分钟,通常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有32%能救活,4分钟以后再进行心肺复苏,只有17%能救活(表1)。
一.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指对心脏骤停的病人给予循环和呼吸支持,可分为基本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
1.基本生命支持:是指专业或非专业人员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的徒手抢救,包括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和电除颤。2010年心肺复苏
指南已将成人和儿童(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从A-B-C
(airway-breathing-circulation)(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变更为C-A-B(circulation-airway-breathing)(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溺水者先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ABC),完成一个周期后再呼叫。
2.高级生命支持:是指由专业人员应用器械和药物对呼吸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抢救,包括建立静脉通道、呼吸机机械通气、纠正心律失常及药物治疗。
3.成人生存链:2015年美国心肺复苏指南已把生存链分为院内心脏骤停生存链与院外心脏骤停生存链(图1)。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生命链,包括5个环节:
心肺复苏概念名词解释
心肺复苏概念名词解释
1. 心肺复苏(CPR):对心跳及呼吸停止的患者施行的紧急抢救方法,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维持心脏及呼吸功能。
2. 稳定侧位(recovery position):一种用于心跳呼吸停止患者的急救步骤,通过侧躺将患者保持在一定的姿势,以充分保持呼吸道通畅。
3. 先心律失常(shockable rhythms):一些心室颤动和室速等
心电图异常,需要立即施行电除颤治疗。
4. 后心律失常(non-shockable rhythms):一些心脏骤停的心
电图异常,如无脉性心室停搏需施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维持生命。
5. 阻止呼吸(obstructed airway):呼吸道受到阻塞,如过度
咳嗽、窒息或呕吐导致的空气流通受限等。
6. 成人高级生命支持(ALS):一种高级的CPR技术,包括
电除颤、药物治疗和气管插管等措施,常用于心脏骤停的患者。
7. 婴幼儿心肺复苏:特别针对婴幼儿心跳呼吸停止的紧急抢救方法,主要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维持心脏及呼吸功能。
心肺复苏概念名词解释
心肺复苏概念名词解释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种紧急救治技术,旨在恢复心脏停跳或呼吸停止的患者的心肺功能。它通过一系列的手法和步骤,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来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以保持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的功能。
胸外按压是CPR的核心步骤之一。它通过用手掌在胸骨上施加压力,以推动血液循环,从而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胸外按压的力度和频率需要达到一定标准,以确保有效的循环。此外,人工呼吸也是CPR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口对口或口对鼻的方式向患者提供氧气,以保证呼吸功能的恢复。
在实施CPR的过程中,应该尽早拨打急救电话,以便专业医护人员尽快到达现场。此外,CPR还可以辅助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用于检测心脏的电活动,并在需要时提供电击以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CPR的目标是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并为进一步的治疗争取时间。它在各种紧急情况下都可以使用,包括心脏病发作、溺水、窒息等。然而,CPR并不是一种治疗性的方法,它只是用于维持生命的紧急措施,因此在患者的情况变得不可逆转或专业医护人员到达之后,可能需要采取其他措施。
总之,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救治技术,通过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手法来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它可以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并为进一步的治疗争取时间。然而,CPR只是一种紧急措施,需要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
心肺复苏
A
开放气道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 进行人工呼吸的先 决条件。
1、病人的体位: 仰卧,头颈躯干, 两臂
2、抢救者的体位:
A 开放气道
3、解开衣领、腰带 等约束带
A 开放气道
4、打开病患口腔,检查、清除 呼吸道中异物。
清除异物:腹部挤压---卧位
清除异物:腹部挤压---站位
Biblioteka Baidu A 开放气道
5、方法
方法
(1)抢救者用压病人前额的手的拇指和 手指捏住病人的鼻翼
口 对 口 人 工 呼 吸
口 对 口 人 工 呼 吸
(2)术者深吸气,双唇包住病人口部,用力吹 气,同时用眼余光观察病人的胸廓有无起伏
(3)吹气毕,松开捏病人鼻孔的手,但不要 移开,借助肺和胸廓的自行回缩将气体排出
(4)吹气频率:成人14-16次/分,儿童18 -20次/分,婴幼儿30-40次/分
到有气体排出
人工呼吸的注意事项:
(1)吹气量适宜。每次吹气量不要过大,800ml。 (2)吹气速度均匀。 (3)吹气的同时不要按压胸部 (4)口对鼻人工呼吸时,应保证病人口部闭紧,
抢救者的口唇包住病人的鼻部 (5)若病人尚有微弱的呼吸,人工呼吸和病人自
主呼吸应同步 (6)为防止交叉感染,可在病人口、鼻部覆盖纱
( 8 )胸外按压并发症
• 主要并发症:肋骨骨折 • 其它:胸骨骨折、肋骨胸骨分离、气胸、血
心肺复苏概念
四、小结
目标
1. 认识心肺复苏
知Biblioteka Baidu要点
1. 心肺复苏——按压、通气、除颤 2. 呼吸心跳骤停——无呼吸、无反应 3. 猝死——已经死亡、自然死亡、短期死 亡、不可预料
1. 心脏疾病,冠心病最常见; 2. 突发意外事件:电击、溺水、 自缢、严重创伤等。
AHA《心脏病与卒中统计数据(2018版)》
三、猝死
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 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 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
1. 6小时之内,1小时内死亡者多为心源性猝死 2. 已经死亡、自然死亡、不可预料 3. 非自然原因、能预料的不属于猝死
心肺复苏概念
核心内容
心肺复苏 呼吸心跳骤停
一、心肺复苏
针对呼吸、心脏骤停者所采取 的急救措施。胸外按压形成暂时 的人工循环,人工呼吸纠正缺氧, 并努力恢复自主呼吸, 体外除颤恢 复自主心律,使其循环、呼吸和 大脑功能得以完全或部分恢复。
二、呼吸心跳骤停
各种原因引起、未能预计的心 跳呼吸停止,表现为呼吸、心跳 停止,意识丧失。
心肺复苏-2015版
日本:消防厅每年印发急救手册、举办急救知识讲座等方式进行教育 ,听众每年达15万人。
德国:把是否掌握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作为驾驶员获得驾驶执照的依 据之一。
中国:心肺复苏的普及率不到1%,我国猝死抢救成功率还不到万分 之一。
—— 24h后,以0.25 ℃/h 的速度,缓慢复温。
——防止体温 ≥ 37.7℃。
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
自主呼吸及心跳恢复 可听到心音,触及大动脉搏动,心电图示窦 性心律、房性或交界性心律,即使为心房扑动或颤动也是自主心跳 恢复的表现。
瞳孔变化 散大的瞳孔回缩变小,对光反射恢复。 按压时可扪及大动脉搏动。 收缩压达60mmHg以上。 发绀的面色、口唇、指甲转为红润。 脑功能开始好转的迹象。
5、纳洛酮:呼吸兴奋剂,拮抗该药引起的呼吸抑制,促使病人苏醒。 使用安全、可靠。静脉通路建立后,应尽早静注纳洛酮2.0mg,以 后每半小时注射2.0mg,儿童酌减。
五、恢复自主循环后,在ICU的心脏骤停后治疗,并对其神 经系统和生理状态进行评估(包括使用低温 治疗)。
临床采用的降温方法包括:
1、物理:冰袋、冰毯、冰帽; 2、灌注:一侧颈动脉体外冷却 血液灌注;冰水鼻腔灌洗等; 3、液体:输入冷液体。
简述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概念
简述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概念
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一种紧急医学技术,旨在恢复心脏、肺部和脑部功能。它是一种在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措施来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尽力避免或减轻不可逆的脑损伤。
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概念包括:早期发现、早期心肺复苏、早期自动体外除颤和早期综合抢救。这些步骤是为了在关键时刻提供紧急救助,以尽量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
早期发现是指当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或意识丧失时,立即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如果发现没有呼吸或只有无效的呼吸,应该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同时通知急救人员。
早期心肺复苏是指在发现患者没有有效呼吸或心脏骤停的情况下,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措施。这包括按压胸部进行心肺复苏,以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按压胸部应该有一定的频率和深度,以确保足够的血液流动。
早期自动体外除颤是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电击。AED可以监测心律和给予适当的电击,以恢复正常的心律和心脏功能。
早期综合抢救是指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尽快通知急救人员,并提供其他急救措施,例如给予氧气、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心肺脑复苏是一项关键的急救技术,它在急救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可以提供给患者宝贵的时间,以便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因此,了解和掌握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概念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心肺复苏操作及演示讲稿
心肺复苏操作及演示讲稿
秦奋
1122127
旅游管理
一、心肺复苏概念
心肺复苏是指病人呼吸心跳停止时所采取的一切抢救措施,简称(CPR),复苏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病人的神志清醒和脑功能恢复,因此,又可以称作为心肺脑复苏(CPCR)。
基础生命支持的核心技术是人工循环(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保证脑、心等重要的脏器的血液、氧气供应。
心脏骤停是直接危及人们生命生命的一大杀手,CPR是针对的救治方法。心脏骤停时心脏停止抽吸血液,随之呼吸停止,诺没有进行有效的救治措施,4—6分钟就将迅速发生严重脑损伤直至死亡。没延迟1分钟进行CPR,死亡率增加7—10%。
二、心肺复苏方法及实施
1. 先要判断患者意识。大声地呼叫他,或者摇摇他,看是否有反应。凑近他的鼻子、嘴边,感受是否有呼吸。摸摸他的颈动脉,看是否有搏动,切忌不可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容易发生危险。
2.开放气道。将患者置于平躺的仰卧位,昏迷的人常常会因舌后坠而造成起到气道堵塞,这时施救人员要跪在患者身体的一侧,一手按住其额头向下压,另一手托起其下巴向上抬,标准是下颌与耳垂的连线垂直于地平线,这样就说明气道已经被打开。
3.人工呼吸。如患者无呼吸,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次,然后摸颈动脉,如果能感觉到搏动,那么仅作人工呼吸即可。
方法:最好能找一块干净的纱布或手巾,该在患者的口部,防止细菌感染。施救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子,大口吸气,屏住,迅速俯身,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将气体吹入。与此同时,施救者的眼睛需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因气体的灌入而扩张,气吹完后,松开捏着鼻子的手,让气体呼出,这样就是完成了一次呼吸过程。每分钟平均完成12次人工呼吸。
简述心肺复苏的概念
简述心肺复苏的概念
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旨在恢复心脏和呼吸系统的功能,以挽救生命。它通常用于突发性心跳骤停或呼吸骤停的情况下,包括心脏病、溺水、窒息、中毒等。
一、背景知识
1. 心跳骤停和呼吸骤停的定义和原因
2. 心肺复苏的历史和发展
3. 心肺复苏的意义和重要性
二、心肺复苏的步骤
1. 评估患者状况
2. 拨打急救电话并通知医务人员
3. 开始基础生命支持(BLS)
4. 开始高级生命支持(ALS)
三、基础生命支持(BLS)的内容
1. 确认意识状态和呼吸情况
2. 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3.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4. 处理窒息等特殊情况
四、高级生命支持(ALS)的内容
1. 静脉注射药物以恢复循环和呼吸功能
2. 插入气管插管和进行机械通气
3. 进行心电图监测和除颤
五、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1. 保护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2.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3. 关注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
六、心肺复苏的风险和并发症
1. 胸骨骨折和胸腔积液等胸部损伤
2. 呼吸道受损和感染等呼吸系统并发症
3. 药物过敏和心律失常等其他风险
七、结语
心肺复苏是一项紧急救护措施,需要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但是,了解基础生命支持技能对于任何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在紧急情况下,每一秒都可能决定生死。希望这篇简述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
心肺复苏。
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概念
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概念
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CPR)是一
种紧急救援措施,旨在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以防止瞬间死亡。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点:
1. 心肺复苏是在突发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情况下进行的急救措施。
2. CPR的首要目标是尽快恢复和维持血液循环,确保氧气供
应到达大脑和重要器官。
3. CPR包括两个主要步骤: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
包括按压胸骨以有效地压缩心脏,以促进血液循环。人工呼吸包括通过口到口或口到鼻的方法向患者注入氧气。
4. 心肺复苏应尽早开始,并且要持续进行,直到医疗专业人员到达现场或患者恢复心脏跳动和正常呼吸。
5. CPR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例如根据患者的年龄、体
型和健康状况等。
6. 在进行CPR时,应尽量减少干扰,确保患者周围的环境安全,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寻求医疗帮助。
重要提示:以上概念仅为基本概念,实际操作应参考相关的急救培训和指南。在进行CPR时,遵循医学专业人员或急救教
育机构提供的指导。
心肺复苏ppt课件
2. 气道处理方法与注意事项
气道处理方法与注意事项
气道处理是心肺复苏的关键步骤。首先,评估患者 意识,无反应、呼吸停止和无脉搏时,开始心肺复 苏。若患者无意识,应立即检查口腔异物、活动下 颌、开放气道。可用手臂或肘部支撑颈部,操作者 手指触摸患者鼻唇间距离,根据气道开放程度选择 头前屈或后仰的体位。开放气道后,开始人工呼吸 和胸外按压。注意不要过度通气,避免损伤患者肺 泡。
谢谢观看
4.3 持续吹气
一旦患者胸部起伏,开始每分钟按照吹气15次 的速率进行。每次吹气持续约1秒钟,胸廓抬 起及落下时间均应为0.5秒。
百度文库
4.4 放松
每进行5个人工呼吸后,按照检查颈动脉搏动 的顺序,检查患者意识恢复情况。如恢复,停 止心肺复苏。如未恢复,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5. 循环操作至救护人员到来
循环操作至救护人员到来 持续CPR操作,遵循5轮30次的循环,按 压深度至少5厘米,频率为至少100次/分 钟。 持续观察患者反应和呼吸,评估现场环 境,是否具备安全移除阻碍物的条件。 保持冷静,与周围人保持沟通,要求拨 打急救电话和呼叫救护人员。 准备好患者基本信息,保持环境干净整 洁,帮助救护人员正确判断和处理患者 情况。
第0一5章
AED使用及气道 处理
1. AED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AED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1. 设备安装:确保设备在操作者的直接视线范围内, 无遮拦。 2. 打开设备:解锁AED,插入电极片。 3. 监测患者:检查患者是否有反应,是否自主呼吸。 4. 判断是否需要AED:根据患者情况,执行“无反应, 无呼吸”判断。 5. 进行电击:按照设备提示操作,按“AED”按钮进行 电击。 6. 移除电极片:在电击完成后,取出电极片,妥善存 放。 7. 进行CPR:继续进行CPR,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来。 8. AED使用注意事项:操作前务必熟悉设备说明,确保 手部干燥,正确粘贴电极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肺复苏概念有哪些
对于心肺复苏这个词大家听过可能很多,也许在电视上看过的比较多。但是很多的人对于心肺复苏这个词有什么概念却不是很了解,所以在生活中遇到的时候就知道比较少,所以很多的人就想多多了解下关于心肺复苏概念有哪些这个问题。现在就让给大家做一个介绍,希望对每一位朋友都有所帮助。
疾病简介
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心搏骤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病人有可能被挽回生命并得到康复[1] 。
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 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为进一步抢救直至挽回心搏骤停伤病员的生命而赢得最宝贵的时间。
由美国心脏学会(AHA)和其它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复苏学会制订的每五年更新一次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对指导和规范在全球范围内的心肺复苏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2010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和国际复苏联盟(ILCOR)发布最新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来表达实施紧急生命支持的重要性:(1)立即识别心脏停搏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2)尽早实施心肺复苏CPR,强调胸外按压;(3)快速除颤;(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图1)
图1 chain of survival
chain of survival
chain of survival
发病原因
心搏骤停的原因可分为心源性心搏骤停和非心源性心搏骤停
疾病分类
心搏骤停时,心脏虽然丧失了有效泵血功能,但并非心电和心脏活动完全停止,根据心电图特征及心脏活动情况心搏骤停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
1、心室颤动:心室肌发生快速而极不规则、不协调的连续颤动。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连续的室颤波,频率为200-500次/分,这种心搏骤停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80%(图2)。心室颤动如能立刻给予电除颤,则复苏成功率较高。
2、心室静止:心室肌完全丧失了收缩活动,呈静止状态。心电图表现呈一直线或仅有心房波,多在心搏骤停一段时间后(如3~5min)出现。
3、心电-机械分离:此种情况也就是缓慢而无效的心室自主节律。心室肌可断续出现缓慢而极微弱的不完整的收缩。心电图表现为间断出现并逐步增宽的QRS波群,频率多为20-30次/分以下。由于心脏无有效泵血功能,听诊无心音,周围动脉也触及不到搏动。此型多为严重心肌损伤的后果,最后以心室静止告终,
复苏较困难。
心搏骤停的以上3种心电图类型及其心脏活动情况虽各有
特点,但心脏丧失有效泵血功能导致循环骤停是共同的结果。全身组织急性缺血、缺氧时,机体交感肾上腺系统活动增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及相关激素,使外周血管收缩,以保证脑心等重要器官供血;缺氧又导致无氧代谢和乳酸增多,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急性缺氧对器官的损害,以大脑最为严重,随着脑血流量的急骤下降,脑神经元三磷酸腺苷(ATP)含量迅速降低,细胞不能保持
膜内外离子梯度,加上乳酸盐积聚,细胞水肿和酸中毒,进而细胞代谢停止,细胞变性及溶酶体酶释放而导致脑等组织细胞的不可逆损害。缺氧对心脏的影响可由于儿茶酚胺增多和酸中毒使希氏束及浦氏系统自律性增高,室颤阈降低;严重缺氧导致心肌超
微结构受损而发生不可逆损伤。持久缺血缺氧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肝小叶中心性坏死等脏器损伤和功能障碍或衰竭等并发症。
如果你还是不太了解关于心肺复苏这个情况的话,就可以通过上文的内容多多了解下。相信还是可以帮助到大家的,同时也给大家介绍的很清楚了,不论是什么疾病分类还是各个介绍都是可以通过上面的内容介绍的比较详细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