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数学必修5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天津市塘沽区紫云中学2014年高中数学 1.1.2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习题课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5

天津市塘沽区紫云中学2014年高中数学 1.1.2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习题课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5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习题课
(3)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解三角形. 此种情况的基本解法是先用余弦定理求第三边,再用正 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另一角,最后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求第三个角. (4)已知三角形的三边,解三角形. 此种情况的基本解法是先用余弦定理求出一个角,再用 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出另一个角,最后用三角形内角 和定理,求出第三个角. 要解三角形,必须已知三角形的一边的长.若已知条件 中一条边的长也不给出,三角形可以是任意的,因此无 法求解.
练一练· 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习题课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1.在△ABC 中,若 2cos Bsin A=sin C,则△ABC 的形状一 定是 A.等腰直角三角形 ( C )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解析 ∵2cos Bsin A=sin C=sin(A+B),
∴sin Acos B-cos Asin B=0, 即 sin(A-B)=0,∴A=B.
1 ah (1)S= 2 a
(ha 表示 a 边上的高); 1 1 1 acsin B bcsin A (2)S= absin C= 2 = 2 ; 2 1 (3)S= r(a+b+c)(r 为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2
研一研· 题型解法、解题更高效
习题课
题型一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利用正、余弦定理证明三角恒等式 2 2 2 tan A a +c -b 例 1 在△ABC 中,求证: = . tan B b2+c2-a2
小结 这是一道向量与正、余弦定理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是化去向量的· 题型解法、解题更高效
习题课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跟踪训练 3 在△ABC 中,内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 3 2 b、c,已知 b =ac 且 cos B= . 4 1 1 (1)求 + 的值; tan A tan C → → 3 (2)设BA· BC= ,求 a+c 的值. 2 3 解 (1)由 cos B= , 4

高中数学必修五全册PPT课件

高中数学必修五全册PPT课件

在△ABC 中,sinA B C=
,则△ABC 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答案] C
[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 a b c=
B C=
设 a=3k,b=5k,c=7k(k>0),由于 c>b>a,故角 C 是△ABC 中最大的角,
因为 cosC=b2+2aa2b-c2=5k22+×53kk×2-3k7k2 =-12<0, 所以 C>90°,即△ABC 为钝角三角形
∵∠ADC=45°,DC=2x, ∴在△ADC 中,根据余弦定理,得 AC2=AD2+DC2-2AD×DC×cos45°, AC2=4x2-4x+2, 又 AC= 2AB, ∴AC2=2AB2, 即 x2-4x-1=0,解得 x=2± 5. ∵x>0,∴x=2+ 5,即 BD=2+ 5.
名师辨误做答
已知△ABC 中,a=1,b=1,C=120°,则边 c=________.
[答案] 3 [解析] 由余弦定理,得 c2=a2+b2-2abcosC=1+1- 2×1×1×(-12)=3,∴c= 3.
已知三边解三角形
在△ABC 中:(1)a=3,b=4,c= 37,求最 大角;
(2)a:b:c=1: 3:2,求 A、B、C. [解析] (1)∵ 37>4>3,边 c 最大,则角 C 最大, 又 cosC=a2+2ba2b-c2=322+×432×-437=-12. ∴最大角 C=120°.
在钝角三角形 ABC 中,a=1,b=2,c=t,且 C 是最大角,则 t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错解] ∵△ABC 是钝角三角形且 C 是最大角,∴C>90°, ∴cosC<0,∴cosC=a2+2ba2b-c2<0, ∴a2+b2-c2<0,即 1+4-t2<0. ∴t2>5.又 t>0,∴t> 5, 即 t 的取值范围为( 5,+∞).

人教A版高中(必修5)全册复习课件ppt

人教A版高中(必修5)全册复习课件ppt

na1
q 1 q 1
an、Sn
关系式
an SSn1 Sn1
n2 n 1
适用所有数列
1、观察法猜想求通项:
2、特殊数列的通项:
3、公式法求通项:
4、累加法,如 an1 an f (n)
5、累乘法,如
an1 f (n) an
6、构造法求通项
an1 kan b
an1

k
b 1

k

an

kb k 1

1.观察数列:30,37,32,35,34,33,36,( ),38的特点,在 括号内适当的一个数是__3_1___
2.在等差数列中,a4+a6=3,则a5(a3+2a5+a7)=__9___
3. 在等差数列{an}中,若a4+a6+a8+a10+a12=120,则
A.5
B.1
C.15 D.10
典例分析:
一、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性质的灵活运用
例1、在等差数列 { a n } 中,a 1 -a 4 -a 8 -a 12 + a 15 = 2,
求 a 3 + a 13 的值。 解:由题 a 1 + a 15 = a 4 + a 12 = 2a 8
故 a 3 + a 13 = 2a 8 = -4
∴ a 8 = -2
例2、已知 { a n } 是等比数列,且 a 2a 4 + 2a 3a 5 + a 4a 6 = 25, a n >0,求 a 3 + a 5 的值。
解:由题
a
2 3
=
a

高中数学必修5全册复习课件

高中数学必修5全册复习课件
注意: (1)若an+1>an恒成立,则{an}为递增数列;若an+1<an恒成立,则 {an}为递减数列 (2)在数列
{an} 中,若
an an 1 则 an最小. an an 1
a n a n 1 an an 1

an最大.
3.数列的通项公式、递推公式、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n(a1 an ) n(n 1)d Sn na1 2 2
求和 公式
a1 (1 q n ) a1 an q Sn 1 q 1 q na1
q 1 q 1
关系式
an、Sn
S n S n1 n 2 an n 1 S1
适用所有数列
R
y
x1 x2
y
O
图像:
x
O
x x=-b/2a
x
基础知识回顾
三、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1、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的方法:
(1)画直线(用实线或虚线表示),(2)代点(常代坐标原点(0,0))确定区域.
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要明确:(1)约束条件; (2)目标函数; (3)可行域; (4)可行解; (5)最优解等概念和判断方法.
c
B
SABC
1 1 1 ab sin C bc sin A ac sin B 2 2 2
ha
a
b
C
课堂小结 本章知识框架图
正弦定理
解 三 角 形
余弦定理 应 用 举 例
新课标人教版A必修5复习课 第二章 数列
知识回顾
一、数列的概念与简单的表示法:
1.数列的概念: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称为 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 2.数列的分类:有穷数列;无穷数列;递增数列;递减 数列;常数列;摆动数列.

高中数学必修五总复习课件

高中数学必修五总复习课件

)
A. 30
B. 60
C. 120
D. 150
【2015.1 题 10】在 ABC中, A、 B、 C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 a、b、c,
其中 A=30°, B 45 , a=3,则 b=(
)
A. 2
B. 2 2
C.3 2
D. 4 2
【 2016.1 题 14】在 ABC 中 ,a,b,c 分 别是 角 A 、B、 C 所 对的 边, 且
()
A. 3 3
B. 6 3
C. 3 2
D. 6 2
【2011.7 题 10】在ABC 中, A 、 B 、 C 所对的边长分别是2 、3 、4 ,
则 cosB 的值为( A. 7 8
) B. 11 16
C. 1 4
D. 1 4
【2012.1 题 10】在△ABC 中, A、B、C 所对的边长分别是 3、5、7,则cosC 的
(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 (4)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5)三角形中最大角大于等于 60 ,最小角小于等于 60
(6) 锐角三角形 三内角都是锐角 三内角的余弦值为正值 任两角和都是钝角
任意两边的平方和大于第三边的平方.
钝角三角形 最大角是钝角 最大角的余弦a2 b2 c2 2bc cos ,b2 a2 c2 2ac cos ,
c2 a2 b2 2ab cos C .
余弦定理的推论: cos b2 c2 a2 , cos a2 c2 b2 ,cos C a2 b2 c2 .
2bc
a2 b 2 c2 A是直角 ABC是直角三角形
(2)在 ABC中,由余弦定理可知:a2 b2 c2 A是钝角 ABC是钝角三角形

高中数学必修五全套课件ppt讲义幻灯片

高中数学必修五全套课件ppt讲义幻灯片

除b记作a|b,表示存在整数k,使得b=ak。
02 03
同余概念
同余是数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表示两个整数除以某个正整数余数相同。 例如,a和b对模m同余记作a≡b(mod m),表示存在整数k,使得 a=b+km。
素数概念
素数是只有1和本身两个正因数的自然数,是数论研究的基础对象之一。 例如,2、3、5、7等都是素数。
绝对值不等式解法
绝对值不等式的定义
01
含有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02
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将绝对值不等式转化为分段函数或一元一
次不等式组进行求解。
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
03
包括对称性、非负性等。
04
函数与导数应用
函数概念及性质回顾
函数定义
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对应关 系,它表达了自变量与因 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数列的性质
包括周期性、有界性、单调性等。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定义
01 相邻两项之差为常数的数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02 an=a1+(n-1)d,其中d为公差。
等差数列的性质
包括对称性、可加性等。
03
等比数列定义
04 相邻两项之比为常数的数列。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05 an=a1*q^(n-1),其中q为公比。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振 幅、周期、相位变换对图象的影
响。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
振幅变换
A的变化对函数图象的影响,包括上下平移和伸缩 变换。
周期变换
ω的变化对函数图象的影响,包括左右平移和伸 缩变换。
相位变换

【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2014年高中数学必修5(人教A版)第三章 【精品课件】3.1 不等式与不等关系

【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2014年高中数学必修5(人教A版)第三章 【精品课件】3.1 不等式与不等关系

1、今天的天气预报说:明天白天的最高 温度为13℃;
白天的气温t与13℃之间存在不等关系
t≤13℃ 2、a是一个非负实数。 a≥0
a 的取值与0之间存在不等关系
3、右图是限速40km/h的路标,指示 司机在前方路段行驶时,应使汽车的 速度v不超过40km/h 。 汽车的速度v 与40km/h之间存在不等关系
引例:
1、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2、同班同学身高之间的关系。 3、公路上各种车辆的速度之间的关系。
同学们,你能不能再举出一些 存在着不等关系的例子呢?
请同学们指出下列问题中哪两者之间存在着不等 关系?
1、今天的天气预报说:明天白天的最高 温度为13℃;
白天的气温t与13℃之间存在不等关系
2、a是一个非负实数。
分析:设甲、乙两种产品产量分别为x,y件,则
感悟体验5、某厂使用两种零件A、B,装配两种产
甲x 需要A 需要B 限制 4x 2x 2500
乙y 6y 8y 1200
限制 14000 12000
由表格可知
0 x 2500 0 y 1200 4 x 6 y 14000 2 x 8 y 12000
说明: 1、分析好各不等关系的内在联系,是用 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的前提。 2、在不等关系不容易提炼的情况下,可 以借助表格使问题明朗化。
感悟体验4 某钢铁厂要把长度为4000mm的钢 管截成500mm和600mm的两种规格。按照生产 的要求,600mm的钢管的数量不能超过500mm 钢管的3倍。怎样写出满足上述所有不等关系 的不等式呢?
a 的取值与0之间存在不等关系
3、右图是限速40km/h的路标,指示 司机在前方路段行驶时,应使汽车的 速度v不超过40km/h 。 汽车的速度v 与40km/h之间存在不等关系

高中数学必修5五总复习课件知识点+题型精心整理56页PPT

高中数学必修5五总复习课件知识点+题型精心整理56页PPT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Biblioteka 高中数学必修5五总复 习课件知识点+题型精
心整理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天津市塘沽区紫云中学2014年高中数学 1.1.2 余弦定理课件(一)新人教A版必修5

天津市塘沽区紫云中学2014年高中数学 1.1.2 余弦定理课件(一)新人教A版必修5

=a· a+b· b-2a· b
=a2+b2-2|a||b|cos C.
所以 c2=a2+b2-2abcos C.
同理可以证明:a2=b2+c2-2bccos A, b2=c2+a2-2cacos B.
研一研· 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1.1.2(一)
问题探究二 问题
利用坐标法证明余弦定理
如图,以 A 为原点,边 AB 所在直线为 x 轴建立直角坐
2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设中线长为 x, 由余弦定理知: x 2 =4 +9 -2×4×9×3=49, 所以 x=7.
2 2
AC AC 2 2 = 2 +AB -2·2 · ABcos
A
所以 AC 边上的中线长为 7.
1.1.2(一)
1.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两边和夹角,解三角形. (2)已知三边求三角形的任意一角. 2.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当所给的条件是边角混合关系时,基 本解题思想: 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将所给条件统一为角 之间的关系或边之间的关系.若统一为角之间的关系,再 利用三角恒等变形化简找到角之间的关系; 若统一为边之 间的关系,再利用代数方法进行恒等变形、化简,找到边 之间的关系.
∴a2-b2=± c2,即 a2=b2+c2 或 b2=a2+c2. 根据勾股定理知△ABC 是直角三角形.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练一练· 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1.1.2(一)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1.在△ABC 中,已知 a=1,b=2,C=60° ,则 c 等于( A ) A. 3 B. 3 C. 5 D.5
解 由题意:a+b=5,ab=2.
由余弦定理得 c2=a2+b2-2abcos C=a2+b2-ab=(a+b)2- 3ab=52-3×2=19.∴c= 19.

2014年高一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

2014年高一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

2014年高一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D21、若{}na 是等比数列,且m n p q +=+(m 、n 、p 、*q ∈N ),则m n p qa a a a ⋅=⋅;若{}na 是等比数列,且2n p q =+(n 、p 、*q ∈N ),则2np qaa a =⋅;下角标成等差数列的项仍是等比数列;连续m 项和构成的数列成等比数列。

22、等比数列{}na 的前n 项和的公式:()()()11111111n n n na q S a q a a qq qq =⎧⎪=-⎨-=≠⎪--⎩.1q ≠时,1111nna aSq q q=---,即常数项与nq 项系数互为相反数。

23、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的性质:①若项数为()*2n n ∈N ,则S qS =偶奇. ②n n mn mSS q S +=+⋅. ③nS ,2nnSS -,32nnSS -成等比数列.24、na 与nS 的关系:()()1121n n n S S n a S n --≥⎧⎪=⎨=⎪⎩一些方法:一、求通项公式的方法:1、由数列的前几项求通项公式:待定系数法①若相邻两项相减后为同一个常数设为bkn a n+=,列两个方程求解;②若相邻两项相减两次后为同一个常数设为cbn an a n ++=2,列三个方程求解;③若相邻两项相减后相除后为同一个常数设为baq a n n +=,q 为相除后的常数,列两个方程求解;2、由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①若化简后为da a n n =-+1形式,可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代入求解; ②若化简后为),(1n f a a n n =-+形式,可用叠加法求解;③若化简后为qa an n =÷+1形式,可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代入求解; ④若化简后为bka a n n +=+1形式,则可化为)()(1x a k x an n +=++,从而新数列}{x an+是等比数列,用等比数列求解}{x an+的通项公式,再反过来求原来那个。

高中数学必修5期末复习课课件

高中数学必修5期末复习课课件

所以 BC= 3.
1 2 3 4 5
解析答案
sin 2A 1 3.(2015· 北京)在△ABC 中,a=4,b=5,c=6,则 =________. sin C
b2+c2-a2 25+36-16 3 解析 由余弦定理:cos A= 2bc = =4, 2×5×6
7 ∴sin A= , 4
a +b -c 16+25-36 1 cos C= = =, 2ab 2×4×5 8
2 2 2
3 7 2× × 4 4 3 7 sin 2A ∴sin C= 8 ,∴ sin C = =1. 3 7 8
1 2 3 4 5
解析答案
直角三角形 4.△ABC中,若bcos C+ccos B=asin A,则△ABC的形状为 _____ . 解析 由已知得sin Bcos C+cos Bsin C=sin2A,
a2+b2-c2 cos C= 2ab
答案
2.S△ABC=absin C=bcsin A=acsin B==(a+b+c)· r(r是三角
形内切圆的半径),并可由此计算R、r.
3.在△ABC中,已知a、b和A时,解的情况如下:
A为锐角
A为钝角或直

图形
关系式 a=bsin A bsin A<a<b 解的个
A.1个
法确定
B.2个
C.0个
D.无
2 解析 ∵bsin A= 6× = 3, 2
∴bsin A<a<b.
∴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有2个.
解析答案
(2)在△ABC 中,已知 sin A∶sin B= 2∶1,c2=b2+ 2bc,则三内
45°,30°,105° 角 A,B,C 的度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

高中数学必修5 优秀复习课PPT课件

高中数学必修5 优秀复习课PPT课件
点此播放讲课视频
等差数列:
1.定义:an an1 d (n 2)
2.通项公式:an a1 (n 1)d
推广 an am (n m)d
d an am nm
an dn b 数列{an}等差(充要条件).
点此播放讲课视频
3.前n项和公式: Sn

Sn
na1
1 2
n(n
n(a1 2
3 2
z
周期是 ,最小值是- 2,相应的x的集合是
{x | 2x 2 , Z} {x | x , Z}
4
(2)Q 函数y
2 2sinz的递减区间是[2k
+
,
8 2k
3
]
2
2
2 2x- 3 2 得 3 x 7
2
4
递减区间是[
32
,
7
](
8
Z)
8
8
8
数列
=2(n-15
31n) 2(n 31)2
1 2
)2
-2
(
31 2
)2
2
2
( 31)2 2
∴当n=15或=16时,Sn最小.
例2、已知Sn=-2n2+25n,当Sn最大时,求n的值
解:Sn
2(n2
25 2
n)
2(n
6
1)2 4
2 ( 25)2 4
∴当n=6时,Sn最大.
等比数列:
1.定义:an q (n 2,Q q 0,无0项) an1
乘负数改变方向 a b,c 0 ac bc
正数可叠乘 a b 0,c d 0 ac bd
5.正数可乘方 a b 0 an bn
6.正数可开方 a b 0 n a n b

必修五复习课件

必修五复习课件

练习:
• ⒈在等差数列{an}中,a2=-2,a5=54,求a8=_____.
• ⒉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a 3 +a 4 +a 5 +a 6 +a 7 =450,则a 2 +a 8 的值为 _________.
• ⒊在等差数列{an}中, a15 =10, a45=90,则 a60 =__________. • • ⒋在等差数列{an}中,a1+a2 =30, a3+a4 =120, 则 a5+a6=_____ .
四、裂项相消求和法:
1 1 1 例4.求和Sn 1 3 3 5 (2n 1)(2n 1)
1 1 1 解: an ( ) 2 2n 1 2n 1 1 1 1 1 1 1 Sn (1 ) 2 3 3 5 2n 1 2n 1 1 1 n (1 ) 2 2n 1 2n 1
2
“错位相减法”求和,常应用于形如{anbn}的数 列
求和,其中{an}为等差数列, {bn} 为等比数列, {bn}
的公比为q,则可借助
Sn qSn
转化为等比数列
的求和问题。
三、分组求和
例3、已知数列{an }的通项公式为an n n 1,
2
求数列{an }的前n项和
解: an n n 1
1 1999 f ( ) f ( ) 2000 2000 11999
1999 S 2
二、错位相减法
例2、求数列a,3a2 ,5a3 , n 1)an (a 0)的前n项和 (2
解: n a 3a 2 5a 3 (2n 1)a n ① S

高一数学必修5课件:模块复习

高一数学必修5课件:模块复习

数列求通项方法
1.公式法;
2.累加法;
3.累乘法; 4.利用sn与an关系法;
5.构造新数列;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十九分。
高一数学必修5
模块复习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十九分。
复习巩固
1、正弦定理:
在任意三角形中均有:
a sin A
b sin B
c sinC
2R
S ABC
1 bc sin 2
A
1 ba sin C 2
1 2
ac sin
B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十九分。
复习巩固 2、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适用于两种情形: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十九分。
典例分析
3, ABC中,若
a cosA
b cosB
c cosC
,
判断ABC的形状。 注意两解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十九分。
数列求和方法
1.公式法;
2.分组求和法;
3.倒序相加法;
4.错位相减法;
5.裂项相消法;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十九分。
Sk , S2k
Sk , S3k
S
仍成等差
2k
Sn
n(a1 2
an )
na1
n(n
1)d 2
G2 ab
an am ap aq
an am ap2不一定
Sk , S2k Sk , S3k S2k 成等比
Sn
a1
(1
q
n
)
1q
a1 anq 1 q
na1
q 1 q 1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十九分。

高中数学必修5课件全册(人教A版)

高中数学必修5课件全册(人教A版)

数学必修⑤《数列》 单元总结复习
高中数学必修5课件全册(人教A版)
一、知识回顾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定义 通项 通项推广
an1an d
ana1(n1)d
anam(nm)d
an1an q
an a1qn1
an amqnm
中项 性质
求和 公式
an、Sn
关系式
A(ab)2
G2 ab
anamapaq anam2ap
时两船相距20海里.当甲船航行20分钟到达A2
处时,乙船航行到甲
船的北 北
偏西120°方向的B2处,
此时两船相距1 0 2 海里, 问乙船每小时航行
B2
多少海里?
B1
30 2
乙 高中数学必修5课件全册(人教A版)
120° A2

105° A1

例4 某渔船在航行中不幸遇险,发出呼救
信号.某海军舰艇在A处获悉后,立即测出该
由于 a1 0
易知 a10 0 a11 0 a12 0
∴n取10或11时Sn取最小高中值数学必修5课件全册(人教A版)
例3.等差数列{an}中,a1<0,S9=S12,该数列前多少项的和最小? 分析: 等差数列{an}的通项an是关于n的一次式,前项和Sn
是关于n的二次式(缺常数项).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Sn 的最大最小值可用解决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的方法.
2
4 R
2 s in A
5.解三角形
已知一边两角或两边与对角:正弦定理
已知两边与夹角或三边:余弦定理
高中数学必修5课件全册(人教A版)
6.距离测量 一个不可到达点:测基线长和两个张角 两个不可到达点:测基线长和四个张角

高中数学必修五全套课件ppt讲义幻灯片

高中数学必修五全套课件ppt讲义幻灯片
公式变形式: a=2RsinA,b=2RsinB,c=2RsinC
a b c sin A= , sin B= , sin C= 2R 2R 2R
a:b:c=sinA:sinB:sinC
利用正弦定理可以实现边角互化,可以解决以下 两类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它两边和一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AS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
SSA
(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包括解的个数的讨论问题)
例1. 在△ABC中,已知c=10,A=45o , C=30o,求a , b和B.
例2. 在△ABC中,已知 求a,A,C. c=1 , b 3, B 60 ,
例3. 在△ABC中,已知
ca=2, 6, A 45 ,
求b和B,C.
1.1.1正弦定 理
复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一)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1、角的关系 A B C 180
2、边的关系
3、边角关系
abc, ab c
大角对大边,小边对小角
(二)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角C为直角)
1、角的关系 2、边的关系
A B 90
2 2

3、边角关系
a b c sin A sin B sin C
a b c
2
探索: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式对任意三角形是否成立?
正弦定理及其应用
1、正弦定理形式的提出
a b c = = =2R sinA sin B sin C
R是 ABC 的外接圆的半径
正弦定理的推导:
a b c =2R sin A sin B sin C
C
5、在△ABC中,a=18,b=20,A=150o,则满足此条件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A、0 B、1 C、2 AD、无数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a 2 8.四数等比设法: , a, aq, aq . q
a 7.三数等比设法: , a, aq. q
已知正数等比数列an , 满足a3 a7 16, a4 a6 10
例2
a a 10 4 6 解: ∵a3a7=a4a6 a4 a6 16
求数列an 的通项公式.
(2) y 2sin z的递增区间是[2 ,2 ] 2 2 y 2 2 2 x 2 2 2 6 2
sin 2 x cos 2 x) 2(sin 2 x cos cos 2 x sin ) 2 6 6 2
当n=1时,a1=S1=-1,上式也适合. ∴通项公式是an=4n-5 练习:P44例3
例1、已知Sn=2n2-62n,当Sn最小时,求n的值
例1变式
31 2 31 2 Sn 2(n 31n) 2(n ) 2 ( ) 解: 2 1 2 31 2 2 =2(n-15 ) -2 ( ) 2 2
点此播放讲课视频
例.求数列 1+ 2 , 2 + 2 , 3 + 2 , … , n + 2
2
3
n
的前n和 。 n 2 3 Sn=(1+2)+(2+2 )+(3+2 )+…+(n+ 2 ) 解:
=(1+2+3+ …+n)+(2+2 +2 +…+2 )
n(n+1) 2(2 n-1) = 2 + 2-1 n(n+1) n+1 = + 2 -2 2 2 3 n
2
1+cos2x=2cos x
(二)二倍角公式变形
降幂公式
1 cos 2 x 1 1 cos x cos 2 x 2 2 2 1 cos 2 x 1 1 2 sin x cos 2 x 2 2 2
2
1 sin 2 (sin cos )
2
合成Asin(x+ )的常见形式: (1) 3 sin x cos x 2sin( x ) 6 (2)sin 2 x 3 cos 2 x 2sin(2 x ) 3
11 又由 , 为锐角得0< , 且 cos ( ) 14 11 2 5 3 sin( ) 1 ( ) 14 14
2 2 3 5 sin 1 cos 1 ( ) 7 7
=cos( + )cos +sin( + )sin
C cos( ) cos cos sin sin
T
T
tan tan tan( ) 1 tan tan tan tan tan( ) 1 tan tan
(二)二倍角公式
11 2 5 3 3 5 15 15 22 ( ) 14 7 14 7 98
3 5 练习3.已知 , 均为锐角, cos , cos( ) 5 13 求 sin 的值
3 解: 是锐角,且 cos 5
2
sin =sin[( + )- ]
12 3 5 4 56 ( ) 13 5 13 5 65
解:(1)y 2(
(1)求y的最大值,并写出相应x的集合. (2)求函数的递增区间. 3 1
例 1: 已知y= 3 sin 2 x cos 2 x
2sin(2 x ) 函数的最大值是2. 6 相应的x的集合是{x | 2 x 2 , Z } 6 2
解得a=4,d=2或a=4,d=-2 ∴此三数是2,4,6 或6,4,2.
已知等差数列an , 满足a3 a7 12, a3 a7 8 求数列an 的通项公式.
例4
a3 a7 8 解: a3 a7 12
an=am+(n-m)d.
解得a3=2,a7=6 或a3=6,a7=2
段和等比:
a1a9 a2 a8 a3a7 a4 a6 a5 a5 a
Sn
S2 n Sn
S3 n S 2 n
2 5
S n , S 2 n S n , S3 n S 2 n
6.三数a, b, c等比,b叫a、c的等比中项.
三数a, b, c等比 € b =ac (b ac )
y
2
y= 2 sin z
2
3 2
2
0
z
2
, Z } {x | x , Z } 4 2 8 3 (2) 函数y 2sinz的递减区间是[2k + , 2k ] 2 2 3 3 7 2 2x- 2 得 x 2 4 2 8 8 3 7 递减区间是[ , ]( Z ) 8 8 {x | 2 x
Sn , S2n -Sn,S3n S2 n
①Sn An Bn 数列{an }等差
②Sn An2 Bn C (C 0) 数列从第二项起等差. A B C , n 1 n A (2 n 1) B , n 2 (求通项)
an Sn Sn1 A(2n 1) B(求通项)
1 1 1 1 1 1 1 1 Sn ( ) ( ) ( ) ( ) 3 4 4 5 n 1 n 2 2 3
5 又由 , 为锐角得0< , 且 cos ( ) 13 5 2 12 2 sin( ) 1 (cos ) = 1 ( ) 13 13
3 2 4 sin 1 cos 1 ( ) 5 5
=sin( + )cos -cos( + )sin

a {
5.三数a, b, c等差,则b叫a与c的等差中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c 2b
6.三数等差设元法: a d , a, a d (公差是d)
练习3
三数成等差数列,其和为12,积为48,求此三数.
解:设这三个为a-d,a,a+d,则
(a d ) a (a d ) 12 (a d )a (a d ) 48
n 1
2.通项公式:an a1q
推广:an am q
nm
an 求公比q am n a1 an q a1 (1 q ) 3.前n项和:Sn , Sn ,q 1 1 q 1 q
nm
a1 (q 1) n 4.变式:Sn A(q 1) q 1
n
5.性质:序和相等项积也相等.

数列
点此播放讲课视频
等差数列:
1.定义:an an1 d (n 2)
2.通项公式:an a1 (n 1)d
推广 an am (n m)d
an am d nm
an dn b 数列{an }等差(充要条件).
点此播放讲课视频
n ( a a ) 1 n 3.前n项和公式: Sn 2
2
∴当n=15或=16时,Sn最小.
例2、已知Sn=-2n2+25n,当Sn最大时,求n的值 25 1 2 25 2 2 解:Sn 2(n n) 2(n 6 ) 2 ( ) 2 4 4
∴当n=6时,Sn最大.
等比数列:
an 1.定义: q (n 2, Q q 0, 无0项) an 1
三角恒等变换 公式复习总结
单人棋
(一)和角与差角公式 S sin( ) sin cos cos sin S sin( ) sin cos cos sin
C cos( ) cos cos sin sin
C2 cos 2 cos2 sin 2 2 tan T2 tan 2 1 tan
2
S2 sin 2 2sin cos
cos2 =cos sin 2 cos2 =2cos 1
2 2
cos2 =1-2sin
2
2
1 cos 2 x 2sin x
d 2 d Sn n (a1 )n 2 2
Sn An Bn
2
等 Sn na1 (q 1 ) 比 a1 (1 q n ) 数 Sn (q 1) 1 q 列 求 S a1 an q (q 1) 和 n 1 q
特殊数列 的求和
(3)sin x cos x 2 sin( x )
4
点此播放讲课视频
2 11 例3.已知 , 均为锐角, cos , cos( ) 7 14 求 cos 的值
2 解: 是锐角,且 cos 7
2
cos =cos[( + )- ]
解:(1)y sin x 2sin 2 x cos x 2cos x 2cos x
2 2 2
周期是 , 最小值是- 2, 相应的x的集合是
2 sin(2 x ) 4

2
sin 2x cos 2x

sin 2 x (cos x sin x)
解得a4=2,a6=8 或a4=8,a6=2
∴ q=2 或 q=1/2 ∴通项公式是an=a4qn-4=2×2n-4=2n-3 或an=a6qn-6=2×26-n=27-n.
答:通项公式是an=2n-3 或an=27-n.
性质:序和相等,项积也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