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现代数学(二)数学与社会,中国现代数学

合集下载

读数学课外书的好处

读数学课外书的好处

读数学课外书的好处1、增强对某门学科总体上的了解,包括该学科的内容方法和意义,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人类科技进步中的作用。

2、提高学习该学科的兴趣,体会该学科的外在与内在美,热爱以至痴迷该学科。

3、通过知识的拓展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发现与发明的过程,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4、吸取别人学习研究的经验,学习别人的解题思路与技巧,为学习该学科创造更多的条件。

总之读课外书的好处多多(大家可以补充自己的体会),尽管课堂学习时间很紧张,还是建议大家抽出一定的时间(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还是有的———鲁迅)选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相信会对你的学习有所裨益。

推荐书目(数学史)1、数学的源与流高等教育出版社2、数学知识探源湖北教育出版社3、古今数学思想(1----4)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4、中华数学之光湖南教育出版社5、数学古今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6、数学五千年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7、数学史话山东教育出版社8、中国在数学上的贡献山西教育出版社9、近代数学史话东北大学出版社10、数学纵横谈科学出版社11、外国数学简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2、第三次数学危机四川人民出版社13、二十世纪数学史话知识出版社14、布尔巴基学派的兴衰知识出版社15、20世纪数学思想山东教育出版社16、20世纪数学经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7、中国近现代数学的发展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数学家)1、智慧之神———毕达哥拉斯转湖南文艺出版社2、数学之神——阿基米德新蕾出版社3、数学英雄欧拉新蕾出版社4、十大数学家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5、无穷统帅——康托尔上东教育出版社6、希尔伯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7、奈曼———来自生活的统计学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8、数字情种---埃尔德什传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9、当代数学精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0、逻辑人生———哥德尔转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1、突破维数障碍———斯梅尔转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2、知无涯者———拉玛努金传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3、我是一个数学家(维纳自转)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4、库朗——一位数学家的双城记东方出版中心15、数学家的性格思想与功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6、微积分的创立者及其先驱航空工业出版社17、我要做数学家江西教育出版社18、中国现代数学家传(一———五卷)江苏教育出版社(数学与其它)1、数学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数学与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3、数学与社会湖南教育出版社4、数学与教育湖南教育出版社5、数学与文学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6、历史学家与数学华夏出版社7、军事密码学——战争中的数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8、第二重奥秘——生命王国的新数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9、心灵的浮标——音乐与数学的内在生命吉林人民出版社10、数学——科学与文文的共同基因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1、生活中的数学—-管理必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2、生活的数学上海远东出版社13、诺贝尔经济学奖与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4、科坛无冕之王——数学与高新技术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5、星体与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6、运动场上的数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7、棋盘上的数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8、数学科学与认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数学哲学引论辽宁教育出版社20、数学美学北京教育出版社21、数理语言学知识出版社22、逻辑的语法——数学漫谈百家出版社23、寓言与数学湖南教育出版社24、数学与文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5、西方文化中的数学九章出版社<通俗数学名著译丛>1、数学——新的黄金时代上海教育出版社2、数学娱乐问题上海教育出版社3、数论妙趣上海教育出版社4、数学趣闻集锦(上)上海教育出版社5、数学趣闻集锦(下)上海教育出版社6、数学与联想上海教育出版社7、当代数学为了人类心智的荣耀上海教育出版社8、计算出人意料上海教育出版社9、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上海教育出版社10、近代欧氏几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1、数:科学的语言上海教育出版社12、无穷之旅——关于无穷大的文化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3、20世纪数学的五大指导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4、数学游戏与欣赏上海教育出版社15、以及寻踪及其他数学探索上海教育出版社16、数学旅行家:漫游数王国上海教育出版社17、拓扑实验上海教育出版社18、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上海教育出版社19、意料之外的绞刑和其他数学娱乐上海教育出版社(数学故事)1、数学的故事海南出版社2、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1——4)新华出版社3、数学的奇妙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数学的魅力武汉出版社5、数字的力量吉林人民出版社6、数学的源与流高等教育出版社7、现代数学大观华东师大出版社8、数学广角镜江苏教育出版社9、费马大定理上海译文出版社10、自然之数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1、数学与头脑相遇的地方长春出版社12、数学的明天广西教育出版社13、组合数学方兴未艾广西教育出版社14、平面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广西教育出版社15、集合与面积广西教育出版社16、精益求精的最优化广西教育出版社17、数与诗的交融百花文艺出版社18、探索数形奥秘大众出版社19、趣味数学故事江苏教育出版社20、生物数学趣谈上海教育出版社21、函数在你身边科学出版社22、趣味数学入门科学出版社23、兀的奥秘科学出版社24、虚数的奥秘科学出版社25、素数的奥秘科学出版社26、角的奥秘科学出版社27、E的奥秘科学出版社28、无穷的奥秘及其演变科学出版社29、数学的艺术农村读物出版社30、数海泛舟山西教育出版社31、数学。

“数”说中国,“学无止境,资料

“数”说中国,“学无止境,资料

“数”说中国,“学无止境,资料摘要:一、引言二、数学在中国历史的发展1.古代数学2.近现代数学三、数学在各领域的应用1.科学领域2.工程领域3.社会领域四、数学教育在中国1.基础教育2.高等教育3.数学竞赛与人才培养五、数学研究的现状与前景1.国内数学研究水平2.国际合作与交流3.数学创新与发展六、结语正文:【引言】“数学”这个词,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自古以来,数学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成为了中华民族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数学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本文将从数学在中国历史的发展、数学在各领域的应用、数学教育在中国、数学研究的现状与前景等方面,与大家一同探讨数学在中国的魅力。

【数学在中国历史的发展】1.古代数学中国古代数学起源于公元前2世纪,著名的数学家张丘建撰写了《算经》,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基础。

随后的南北朝时期,数学家祖冲之成功地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古代数学家们的杰出成就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2.近现代数学近现代数学的发展与西方数学的传入密切相关。

自19世纪末以来,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中国数学家们在消化吸收西方数学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

如华罗庚、陈省身等一大批优秀数学家的涌现,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数学的蓬勃发展。

【数学在各领域的应用】1.科学领域数学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天文学到物理学,再到生物学,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强大的研究工具。

2.工程领域数学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尤为广泛。

无论是航空航天、土木建筑,还是信息技术、新能源开发,都离不开数学的支持。

3.社会领域数学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统计学、概率论等数学方法为政策制定和社会研究提供了有力依据。

【数学教育在中国】1.基础教育在我国,数学基础教育得到了高度重视。

从小学到高中,数学课程一直是必修课,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数学素养。

2.高等教育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数学专业及相关学科得到了长足进步。

国内核心期刊分类一览表

国内核心期刊分类一览表

国内核心期刊分类一览表国内自然科学期刊分类一览表如下:综合类(2种):一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数学类(17种):二类:数学学报、数学年刊、数学进展、应用数学学报、计算数学三类:系统科学与数学、数学物理学报、运筹学学报、应用概率统计、工程数学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系统工程学报、生物数学学报、控制与决策、应用数学与力学、数学研究与评论、Algebra Colloquium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14种):二类:计算机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软件学报、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三类:系统仿真学报、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科学、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中文信息学报、中国图象图形学报、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物理学类(24种):二类:物理学报、光学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物理学进展、红外与毫米波学报、Chinese Physics Letters、Chinese Optics Letters、___ Physics、Chinese Physics三类:光子学报、应用光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计算物理、低温与超导、声学学报、低温物理学报、生物物理学报、物理中国、激光、激光杂志、量子光学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核技术、___力学类(4种):二类:力学学报三类:计算力学学报、力学进展、固体力学学报天文学类(3种):二类:天文学报、___三类:天文学进展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控制科学与工程类(18种):二类:电子学报、通信学报、自动化学报、半导体学报三类:仪器仪表学报、光电工程、测试技术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传感技术学报、电子技术应用、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机器人、信息与控制、控制理论与应用、兵工学报、压电与声光、China ns化学类(26种):二类: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高分子学报、催化学报、化学进展、Chinese Chemical Letters、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以下是经过格式修正和改写的文章:化学类期刊分为三类:一类包括《化学通报》、《物理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分析化学》、《分子催化》、《应用化学》、《电化学》、《感光科学与光化学》、《有机化学》、《结构化学》、《化学物理学报》、《化学研究与应用》、《分析科学学报》、《色谱》、《中国稀土学报》和《金属矿山》、《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___》、《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和《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

数学的意义

数学的意义

数学的意义数学既是一种文化、一种“思想的体操”,更是现代理性文化的核心。

马克思说:“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发展了。

”在前几次科技革命中,数学大都起到先导和支柱作用。

我们不能要求决策者本人一定要懂得很多数学,但至少要经常想想工作中有没有数学问题需要请数学家来咨询。

因为数学是科技创新的一种资源,是一种普遍适用的并赋予人以能力的技术。

一、世界强国与数学强国数学实力往往影响着国家实力,世界强国必然是数学强国。

数学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发达国家常常把保持数学领先地位作为他们的战略需求。

17-19世纪英国、法国,后来德国,都是欧洲大国,也是数学强国。

17世纪英国牛顿发明了微积分,用微积分研究了许多力学、天体运动的问题,在数学上这是一场革命,由此英国曾在数学上引领了潮流。

法国本来就有良好的数学文化传统,一直保持数学强国的地位。

19世纪德、法争雄,在数学上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到了20世纪初德国哥廷根成为世界数学的中心。

俄罗斯数学从19世纪开始崛起,到了20世纪前苏联时期成为世界数学强国之一。

特别是苏联于1958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震撼了全世界。

当时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决心要在空间技术上赶超苏联。

他了解到:苏联成功发射卫星的原因之一,是苏联在与此相关的数学领域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此外,苏联重视基础科学教育(包含数学教育)也是它在基础科学研究中具有雄厚实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于是下令大力发展数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只是一个新兴国家,在数学上还落后于欧洲,但是今天他已经成为唯一的数学超级大国。

战前德国纳粹排犹,大批欧洲的犹太裔数学家被迫移居美国,大大增强了美国的数学实力,为美国打胜二战、提升战后的经济实力做出了巨大贡献。

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后,美国加强了对数学研究和数学教育的投入,使得本来在科技界、工商界、军事部门等方面就有良好应用数学基础的美国,迅速成为一个数学强国。

现代数学的发展趋势

现代数学的发展趋势

现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一、现代数学的进展趋势内容概括与古典数学相比,现代数学的进展从思想方法的角度看具有一些新的特征,本章内容通过数学的统一性、数学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的广泛应用、数学机械化的产生与进展及其意义、计算机促进计算数学的进展、计算机促进数学中新学科的进展这些方面来认识与懂得现代数学的进展趋势。

下面从下列几个方面来分析:● 数学的统一性●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计算机与数学进展1.数学的统一性所谓统一性,就是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协调一致。

客观世界具有统一性,数学作为描述客观世界的语言必定也具有统一性。

数学的统一性是客观世界统一性的反映,是数学中各个分支固有的内在联系的表达。

它表现为数学的各个分支相互渗透与相互结合的趋势。

● 数学的统一性进展的三个阶段(1)数学从经验积存到严格的演绎体系建立,其特征逐步明显,在中世纪时,从研究对象与方法来看,初等数学有了一定的统一性。

特别是17世纪解析几何的诞生,使数学中的代数与几何统一起来,说明统一性是数学的特征。

生了变革,结果是数学分支愈来愈多,数学表现的更加多样化。

因此,需要重新认识数学的统一性。

为此,数学家们作了很多努力,到20世纪30年代,法国的布尔巴基(Bourbaki)学派提出,利用数学内在联系与公理化方法从数学各个分支中提炼出各类数学结构。

他们认为数学的进展无非是各类结构的建立与进展,“数学好比一座大城市。

城市中心有些巨大的建筑物,就好比是一个个已经建成的数学理论体系。

城市的郊区正在不断地同时多少有点杂乱无章地向外伸展,他们就好像是一些尚未发育成型的正在成长着的数学新分支。

与此同时,市中心又在时时重建,每次都是根据构思更加清晰的计划与更加合理的布局,在拆毁掉旧的迷宫似的断街小巷的同时,将修筑起新的更直、更宽、更加方便的林荫大道通向四方,……。

”(2)布尔巴基学派在集合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三个基本结构(即代数结构、序结构与拓扑结构),然后根据不一致的条件,由这三个基本结构交叉产生新的结构,如分析结构、布尔代数结构等等。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1)一、课程性质 (1)二、课程基本理念 (2)三、课程设计思路 (3)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6)一、总目标 (6)二、学段目标 (7)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11)第一学段(1~3年级) (11)一、数与代数 (11)二、图形与几何 (12)三、统计与概率 (13)四、综合与实践 (13)第二学段(4~6年级) (13)一、数与代数 (13)二、图形与几何 (14)三、统计与概率 (16)四、综合与实践 (16)第三学段(7~9年级) (16)一、数与代数 (16)二、图形与几何 (19)三、统计与概率 (24)四、综合与实践 (24)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25)一、教学建议 (25)二、评价建议 (30)三、教材编写建议 (34)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设附录附录1 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 (42)附录2 课程内容及实施建议中的案例 (43)第一部分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与人类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新课标初中数学2022

新课标初中数学2022

新课标初中数学2022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2022年的新课标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和知识体系。

新课标强调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社会问题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新课标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强调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课程内容围绕以下几个核心理念展开:1. 学生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2. 知识整合: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 思维训练: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 信息技术融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新课标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与代数:包括数的认识、运算法则、代数表达式、方程与不等式等。

2. 图形与几何:涉及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图形的变换、坐标几何等。

3. 统计与概率: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

4. 综合与实践:通过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新课标的教学方法新课标倡导以下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通过实践验证。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项目式学习:通过完成具体的数学项目,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翻转课堂:利用信息技术,将课堂讲授与课后自主学习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四、新课标的评估方式新课标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多元化评估,包括: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能力、思维活跃度等。

2. 结果性评价:通过考试、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和进步空间。

4. 同伴评价:通过同伴之间的评价,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和进步。

数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数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数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摘要:在大众意识里,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完全是由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带来的,孰不知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变革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数学的发展和变革。

本文就将详细给大家介绍什么是数学,并从数学对社会经济发展,教育,社会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来全面阐述数学的发展对社会和人类的进步做出的重大贡献。

关键词:数学;社会发展;影响;人类进步.目录摘要:............................................................................. 1.. .一什么是数学............................................................................. 1.. .二、数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一)数学对经济学发展的影响 ........................................... 1..(一)数学对教育的影响 ................................................. 2..1. ................................................................................................................ 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 2..2. 有利于理性思维的发展............................................ 2..3. 有利于培养科学的审美观.......................................... 3..4. ................................................................................................................ 有利于数学精神的渲染................................................. 3..(二)数学对社会生产的影响 ............................................. 3..(三)数学对艺术文化发展的影响 ......................................... 4..参考文献............................................................................. 5..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代数学数学与社会 中国现代数学

现代数学数学与社会 中国现代数学

中国政府对数学等基础学科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未来将有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到数学研究中 。这将有助于提高中国数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和国 际影响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现代数学 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未来,中国数学界将更 加注重数学与其他领域的交叉融合,推动数学在 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现代数学数学与社会 中国现代数学
汇报人: 202X-01-05
contents
目录
• 现代数学的发展 • 中国现代数学的崛起 • 现代数学与社会的关系 • 中国现代数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结论
01
现代数学的发展
数学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1 2 3
数学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科学中大量使用数学原理和方法,如算法 设计、数据结构、离散概率论等,数学的发展推 动了计算机科学的进步。
国际合作与交流 的加强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 位提升,与国际数学界的合 作与交流机会不断增加。通 过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国现 代数学可以吸收国际先进经 验,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与 融合。
应用领域的拓展
现代数学在各个领域中都有 广泛的应用价值,如物理、 工程、经济、金融等。随着 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对数学的需求和应用将进 一步扩大,为中国现代数学 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02
中国现代数学的崛起
中国数学家的贡献
陈省身
陈省身是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 之一,他创立了整体微分几何学 ,为数学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华罗庚
华罗庚是著名的解析数论学家, 他在数论、代数和几何等领域都 有重要贡献,并在中国数学普及 和推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吴文俊
吴文俊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他 在拓扑学和几何算法等领域做出 了杰出贡献,并获得了国家最高 科学技术奖。

读数学课外书的好处

读数学课外书的好处

读数学课外书的好处读数学课外书的好处1、增强对某门学科总体上的了解,包括该学科的内容方法和意义,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人类科技进步中的作用。

2、提高学习该学科的兴趣,体会该学科的外在与内在美,热爱以至痴迷该学科。

3、通过知识的拓展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发现与发明的过程,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4、吸取别人学习研究的经验,学习别人的解题思路与技巧,为学习该学科创造更多的条件。

总之读课外书的好处多多(大家可以补充自己的体会),尽管课堂学习时间很紧张,还是建议大家抽出一定的时间(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还是有的———鲁迅)选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相信会对你的学习有所裨益。

推荐书目(数学史)1、数学的源与流高等教育出版社2、数学知识探源湖北教育出版社3、古今数学思想(1----4)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4、中华数学之光湖南教育出版社5、数学古今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6、数学五千年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7、数学史话山东教育出版社8、中国在数学上的贡献山西教育出版社9、近代数学史话东北大学出版社10、数学纵横谈科学出版社11、外国数学简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2、第三次数学危机四川人民出版社13、二十世纪数学史话知识出版社14、布尔巴基学派的兴衰知识出版社15、20世纪数学思想山东教育出版社16、20世纪数学经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7、中国近现代数学的发展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数学家)1、智慧之神———毕达哥拉斯转湖南文艺出版社2、数学之神——阿基米德新蕾出版社3、数学英雄欧拉新蕾出版社4、十大数学家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5、无穷统帅——康托尔上东教育出版社6、希尔伯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7、奈曼———来自生活的统计学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8、数字情种---埃尔德什传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9、当代数学精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0、逻辑人生———哥德尔转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1、突破维数障碍———斯梅尔转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2、知无涯者———拉玛努金传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3、我是一个数学家(维纳自转)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4、库朗——一位数学家的双城记东方出版中心15、数学家的性格思想与功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6、微积分的创立者及其先驱航空工业出版社17、我要做数学家江西教育出版社18、中国现代数学家传(一———五卷)江苏教育出版社(数学与其它)1、数学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数学与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3、数学与社会湖南教育出版社4、数学与教育湖南教育出版社5、数学与文学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6、历史学家与数学华夏出版社7、军事密码学——战争中的数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8、第二重奥秘——生命王国的新数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9、心灵的浮标——音乐与数学的内在生命吉林人民出版社10、数学——科学与文文的共同基因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1、生活中的数学—-管理必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2、生活的数学上海远东出版社13、诺贝尔经济学奖与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4、科坛无冕之王——数学与高新技术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5、星体与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6、运动场上的数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7、棋盘上的数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8、数学科学与认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数学哲学引论辽宁教育出版社20、数学美学北京教育出版社21、数理语言学知识出版社22、逻辑的语法——数学漫谈百家出版社23、寓言与数学湖南教育出版社24、数学与文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5、西方文化中的数学九章出版社1、数学——新的黄金时代上海教育出版社2、数学娱乐问题上海教育出版社3、数论妙趣上海教育出版社4、数学趣闻集锦(上)上海教育出版社5、数学趣闻集锦(下)上海教育出版社6、数学与联想上海教育出版社7、当代数学为了人类心智的荣耀上海教育出版社8、计算出人意料上海教育出版社9、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上海教育出版社10、近代欧氏几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1、数:科学的语言上海教育出版社12、无穷之旅——关于无穷大的文化史上海教育出版社 13、20世纪数学的五大指导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4、数学游戏与欣赏上海教育出版社15、以及寻踪及其他数学探索上海教育出版社16、数学旅行家:漫游数王国上海教育出版社17、拓扑实验上海教育出版社18、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上海教育出版社19、意料之外的绞刑和其他数学娱乐上海教育出版社(数学故事)1、数学的故事海南出版社2、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1——4)新华出版社3、数学的奇妙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数学的魅力武汉出版社5、数字的力量吉林人民出版社6、数学的源与流高等教育出版社7、现代数学大观华东师大出版社8、数学广角镜江苏教育出版社9、费马大定理上海译文出版社10、自然之数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1、数学与头脑相遇的地方长春出版社12、数学的明天广西教育出版社13、组合数学方兴未艾广西教育出版社14、平面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广西教育出版社15、集合与面积广西教育出版社16、精益求精的最优化广西教育出版社17、数与诗的交融百花文艺出版社18、探索数形奥秘大众出版社19、趣味数学故事江苏教育出版社20、生物数学趣谈上海教育出版社21、函数在你身边科学出版社22、趣味数学入门科学出版社23、兀的奥秘科学出版社24、虚数的奥秘科学出版社25、素数的奥秘科学出版社26、角的奥秘科学出版社27、E的奥秘科学出版社28、无穷的奥秘及其演变科学出版社29、数学的艺术农村读物出版社30、数海泛舟山西教育出版社31、数学。

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数学源自于古希腊语,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科学。

它作为所有科学之父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对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古至今,数学一直是以一种直接且深刻的方式影响着自然科学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追溯人类文明史可见,数学的重大进步往往引起人类文明的跃进[1]:古希腊文明被公认为世界现代文明之源,而《几何原本》是其标志性代表;以微积分的建立为起源的数学的“英雄世纪”,导致了文艺复兴后以经典力学为主线的科学黄金时代;20世纪的现代文明,以数学方法推动相对论的建立而凸现;信息时代的今天广泛使用的计算机,冯•诺依曼理论是其基础;麦克斯韦方程的预言,才有了无线电传播的普及…… 据于此,我们可以发现,数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数学的发展历史(一)数学的的起源与萌芽[2]数学的起源大体上从远古到公元前六世纪.根据目前考古学的成果,可以追溯到几十万年以前.这一时期可以分为两段,一是史前时期,从几十万年前到公元前大约五千年;二是从公元前五千年到公元前六世纪.在此期间,人类社会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逐步形成了数的概念,并初步掌握了数的运算方法,积累了一些数学知识.随着土地丈量和天文观测的需要,几何知识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由于缺乏逻辑因素,加上这些知识是片断且零碎的,基本上看不到命题的证明.因此此时的数学还未形成演绎的科学.(二)数学的发展与成熟从公元前六世纪至二十世纪中叶,数学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发展,形成了一套严谨的科学体系,但是数学的发展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数学经历了数学史上著名的三次危机“无理数的发现、无穷小是零吗和罗素悖论”,这使得数学在经历一次次思想斗争之后得到了更严谨和精确的发展。

纵观数学史乃至科学史,不难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理性、求真、质疑和敢于创新等思想和精神,更是科学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三)数学的扩展与应用[3]二十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学开始向各个学科渗透与之结合,特别是数学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2023最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内附思维导图建议收藏

2023最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内附思维导图建议收藏

2023最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内附思维导图建议收藏第一部分前言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数学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二、课程基本理念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数学思考;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实质;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学段划分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

(二)课程目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课程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

结果目标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表述,过程目标使用“经历、体验、探索”等术语表述(三)课程内容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

世界数学发展史

世界数学发展史

世界数学发展史数学,这个看似平凡的词汇,实则包含了宇宙的秘密和秩序。

它是科学的基础,也是工程的关键,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回望历史,数学的发展历程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和深厚的智慧。

一、古代数学:文明的基石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古代文明,都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早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就已经开始使用数学来管理他们的农业和商业事务。

他们的数学知识主要基于实际应用,如测量土地、计算税收等。

古希腊人对数学的理解达到了全新的高度。

他们对数学的研究并非出于实际需求,而是为了探索和理解自然世界。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都为数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想和理论。

尤其是欧几里得,他的《几何原本》奠定了数学的基本原理和公理体系。

同时,古印度人和阿拉伯人也对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们发展了算术和代数,为数学的科学化奠定了基础。

二、中世纪数学:照亮黑暗的明珠中世纪时期,欧洲的数学发展受到了基督教教义的影响,但在科学家和学者的努力下,仍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这个时期的代表性人物是阿基米德和牛顿。

阿基米德发明了许多重要的数学工具,如微积分和杠杆原理,为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三、现代数学:探索未知的宇宙进入现代社会,数学的发展更加迅速和深入。

微积分、概率论、线性代数等新的数学理论和工具不断涌现,为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提供了更加强大的武器。

同时,计算机科学的兴起也为数学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从天气预测到基因编辑,从物理研究到金融建模,现代数学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现代数学还在其他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突破。

例如,数论和代数学的发展为我们理解整数和质数的性质提供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几何学的发展让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空间和形状的本质。

统计学则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大量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四、未来的数学:无限可能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数学的发展也将永不停步、大数据、量子计算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将为数学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数学的发展史

中国数学的发展史

中国数学的发展史数学是中国古代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特点,可以分为五个时期:萌芽;体系的形成;发展;繁荣和中西方数学的融合。

中国古代数学的萌芽原始公社末期,私有制和货物交换产生以后,数与形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仰韶文化时期出土的陶器,上面已刻有表示1234的符号。

到原始公社末期,已开始用文字符号取代结绳记事了。

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有用1~8个圆点组成的等边三角形和分正方形为100个小正方形图案,半坡遗址的房屋基址都是圆形和方形。

为了画圆作方,确定平直,人们还创造了规、矩、准、绳等作图与测量工具。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禹治水时已使用了这些工具。

商代中期,在甲骨文中已产生一套十进制数字和记数法,其中最大的数字为三万;与此同时,殷人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60个名称来记60天的日期;在周代,又把以前用阴、阳符号构成的八卦表示八种事物发展为六十四卦,表示64种事物。

公元前一世纪的《周髀算经》提到西周初期用矩测量高、深、广、远的方法,并举出勾股形的勾三、股四、弦五以及环矩可以为圆等例子。

《礼记·内则》篇提到西周贵族子弟从九岁开始便要学习数目和记数方法,他们要受礼、乐、射、驭、书、数的训练,作为”六艺”之一的数已经开始成为专门的课程。

春秋战国之际,筹算已得到普遍的应用,筹算记数法已使用十进位值制,这种记数法对世界数学的发展是有划时代意义的。

这个时期的测量数学在生产上有了广泛应用,在数学上亦有相应的提高。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也促进了数学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正名和一些命题的争论直接与数学有关。

名家认为经过抽象以后的名词概念与它们原来的实体不同,他们提出”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把”大一”(无穷大)定义为”至大无外”,”小一”(无穷小)定义为”至小无内”。

还提出了”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等命题。

而墨家则认为名来源于物,名可以从不同方面和不同深度反映物。

数学课程标准与现行数学教学大纲的比较

数学课程标准与现行数学教学大纲的比较

数学课程标准与现行数学教学大纲的比较湖北省荆州实验小学王高翔《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与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大纲(试用修订版)》)相比较有很大的变化。

下面从基本理念、体例结构、目标定位和内容标准等方面分别介绍。

一、基本理念上的特点国家数学课程教材改革工作主要围绕两大方面展开:一是对现行数学教学大纲及部分教材进行修订,主要精神是:删减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增加探索和实践的内容,强调数学教育要与社会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二是研制面向2l世纪新的数学课程体系,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制订的新《标准》和实验教材已在全国各省(市)实验区开始实验。

现行的《大纲(试用修订版)》是在1992年5月形成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基础上修订并于2000年3月出版的。

《大纲》的修订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基本思路,借鉴和吸收了当时正在制定的新《数学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理念和做法,精简、调整(增加、降低)部分教学内容,适当控制了教学难度,加强了情感教育,优化了教学方法,改革了评估方式。

(大纲(试用修订版)》的出版对改善面上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更好地体现数学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推进素质教育,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标准》基于国际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国内数学教育改革的优秀成果,提出了涉及数学课程价值、数学学习目标、数学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以及评价等方面的许多新理念。

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八个方面:1.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2.改变了过去小学数学以知识的积累为取向的课程体系,建立以构建学生身心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目标的课程体系;3.重组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4.分学段规定了数学课程的具体标准;5.注重了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6.提出了数学活动应注意的策略;7.改革了评价的方式和应达到的目的;8.强调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和影响作用。

数学教材中渗透了数学文化的基本方面,包括数学在自然与社会中广泛的应用,数学发展史等背景知识。

数学教材中渗透了数学文化的基本方面,包括数学在自然与社会中广泛的应用,数学发展史等背景知识。

数学教材中渗透了数学文化的基本方面,包括数学在自然与社会中广泛的应用,数学发展史等背景知识。

1. 引言1.1 概述数学是一门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技术与工程的学科。

它不仅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语言和思维方式。

在数学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数学渗透了丰富的数学文化,其中包含了数学在自然与社会中广泛应用的方面,以及数学发展史等背景知识。

本篇文章将探讨这些基本方面,并分析数学文化对教材编写与传承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来探讨数学教材中渗透的数学文化的基本方面。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文章内容,并介绍文章结构。

其次,在第二部分我们将详细讨论数学在自然与社会中广泛应用的情况,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应用情况。

第三部分将介绍数学发展史的背景知识,包括古代和现代两个阶段,并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数学发展和影响的差异。

第四部分将重点讨论数学文化对教材编写与传承的影响,包括对教材编写的要求和标准,以及在教材中体现数学文化的方式和方法。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文章内容,并给出一些思考。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数学教材中渗透了数学文化的基本方面,以增加读者对数学教材深度理解的能力。

通过详细分析数学在自然与社会中广泛应用的情况,并介绍数学发展史的背景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数学在不同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会进一步了解到数学文化对教材编写与传承所带来的影响,从而提高教育实践中对数学文化的应用水平。

最终,我们希望通过本文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和欣赏数学这门科学及其相关文化,进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研究和应用的兴趣。

2. 数学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广泛应用:2.1 自然科学中的数学应用:数学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物理学为例,数学是理解和研究物质运动、力学规律和物理现象的基础。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方程和算法,我们能够描述天体运行轨迹、电磁波传播规律、流体力学等现象。

这些数学工具帮助科学家预测地震发生概率、天气模式以及疾病传播趋势等,从而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华罗庚人物介绍中国数学之父PPT

华罗庚人物介绍中国数学之父PPT
6、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其专著《多复变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阵技巧,结合群表示论,具体给出了典型 域的完整正交系,从而给出了柯西与泊松核的表达式,获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7、“华-王方法”
与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方面获重要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
第三部分
社会评价
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
④ 华罗庚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大师,他的名字在美国施密斯松尼博物馆与芝加哥 科技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中,与少数经典数学家列在一起。
⑤ 他被选为美国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⑥ 又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荣誉博士。
第 四 部 分 曾获荣誉
在发展数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方面做 出了重要贡献。发表研究论文150 多篇,并有多部专著和科普性著作。
第 二 部 分 主要成就
3、“华氏定理”
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 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 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 改进,三角和研究成果被国际 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
4、嘉当-布饶尔-华定理
华罗庚
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目 录
一 人物简介 二 主要成就
三 社会评价 四 曾获荣誉
第一部分
人物简介
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
第 一 部 分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 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 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 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数学是描绘客观世界的过程,涉及定性和定量的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得到了空前的拓展。

数学在探求客观世界规律、现代社会信息处理、交流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当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遵循学生研究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基本理念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人都能够学有所值,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

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的数学研究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研究需求。

有效的数学研究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研究数学的重要方式。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研究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数学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研究积极性,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的发展简史

数的发展简史

数的发展简史1. 介绍数的概念和起源(150字)数是人类用来计数和测量的工具,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发展。

最早的数是用手指和物体来表示的,后来人们发现可以用符号来代表不同的数量,从而出现了最早的数字符号系统。

随着时间的推移,数的概念逐渐发展并演变为现代数学的基础。

2. 古代数学的发展(300字)古代数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巴比伦和古印度等文明。

这些文明的数学家们开始研究几何学、代数学和计算技巧。

例如,古埃及人使用了一种基于10的数字符号系统,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乘法计算。

古巴比伦人则发明了一种基于60的数字符号系统,并且开发了一些计算方法,如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3. 古希腊数学的贡献(300字)古希腊数学在数的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古希腊数学家们开始研究几何学和数论,并且建立了一些基本的数学原理和定理。

例如,毕达哥拉斯定理是古希腊数学中最著名的定理之一,它描述了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关系。

另外,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的重要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几何学的基本原理和证明方法。

4. 中世纪数学的发展(300字)中世纪数学的发展受到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数学家们开始关注代数学和算术学,并且进行了一些重要的研究。

例如,印度数学家布拉马古普塔发现了一种用于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这在当时是一项重大的突破。

此外,中世纪数学家们还发展了一些计算技巧和计算工具,如算盘和计算尺。

5. 现代数学的发展(350字)现代数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科学革命。

数学家们开始研究微积分学、数理逻辑和概率论等新的领域。

例如,牛顿和莱布尼茨同时独立发现了微积分学,这一学科对于物理学和工程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另外,欧拉和高斯等数学家在代数学和数论方面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推动了数学的发展。

6. 当代数学的前沿(300字)当代数学的前沿领域包括数值计算、图论、密码学和数学物理学等。

数学家们正在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进行高精度的数值计算,以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沃尔夫奖 沃尔夫奖是由沃尔夫基金会资助的奖项。 沃尔夫数学奖的选定是根据对候选人数学成 就的综合评价,迄今获奖者年龄平均在60岁 以上,最低获奖年龄是43岁(英国数学家维 尔斯) 1984,陈省身
第十五章 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

中国古代数学有过光辉灿烂的传统,但自明 代开始落后于西方。20世纪初,伴随着科学 与民主日益高涨的呼声,中国学者终于踏上 了学习西方先进数学知识、赶超西方数学水 平的艰难历程。
14.2 数学发展中心的迁移
历史上数学发达中心的迁移,同社会政治、
经济重心的迁移基本上是吻合的。希腊几何 是产生于古代奴隶制社会鼎盛的中心——古 希腊城邦制国家;希腊衰微之后,数学的领 先地域转移到东方的印度、阿拉伯,尤其是 中国——那里在漫长的中世纪维持着封建经 济的繁荣;
从15世纪开始,数学活动的中心由于资本主

李善兰还与他人合作翻译了德摩根的《代数 学》等其他西方数学著作。不久,华蘅芳也 先后于1874年和1880年翻译出版了《微积溯 源》和《决疑数学》,后者是传入中国的第 一部概率论著作。

西方数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对中国现代数学 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当时整个社 会环境与科学基础的限制,总的来说其功效 并不显著。中国现代数学的真正开拓,发生 在辛亥革命以后,兴办高等数学教育是其重 要标志。

1917年,胡明复以论文《具边界条件的线性 积–微分方程论》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成为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数学家。此 后截止1930年,相继又有多人先后在国外取 得数学博士学位。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为中国 现代数学事业均贡献良多。
1912年,中国第一个大学数学系在北京大学 成立,时称“数学门”。这是中国现代高等 数学教育的开端。当时主持数学系的是冯祖 荀。 1920年,姜立夫在天津创办了南开大学数学 系。

华罗庚是一位自学成才的传奇人物,1936年, 经维纳推荐到当时解析数论研究世界中心剑 桥大学作访问学者,在哈代名下从事数论研 究,两年内发表论文十余篇,在华林问题、 塔利问题、完整三角和等方面取得重要结果, 引起国际同行重视。1938年回国后到西南联 合大学执教,撰写了专著《堆垒素数论》, 该书经维诺格拉多夫介绍在苏联科学院用俄 文出版,给华罗庚带来了世界声誉。

从1920年起,中国大学开始邀请外国数学家 来华讲学。根据现有记录,最早来华访问讲 学的外国数学家是德国的克诺普,他于 1920-1927年长期任青岛大学教授。1920年 6月至9月,当时任法国总理的著名数学家班 勒维访华,在北京大学和上海中国科学社作 过报告,并呼吁在中国建立数学家团体。随 行的还有数学家博雷尔。1921年,英国数学 家罗素访华,在北京大学作数学基础的演讲。

17世纪中叶以后,自文艺复兴时代发展起来 的西方初等数学知识如三角学、透视学、代 数学等也部分传入中国,特别是17世纪50年 代,波兰传教士穆尼阁来华时传入了发明不 久的对数,1664年薛凤祚汇编《天文会通》, 其中有“比例对数表”一卷(1653),首次 系统介绍对数并使用了“对数”这一名词。



1927年,清华学校大学部正式成立算学系, 郑之蕃任系主任。1928年,清华学校改称清 华大学,早年留学法国的熊庆来出任算学系 主任。不久,杨武之加入清华,后在抗日战 争期间长期主持了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 1930年,中国大学的第一个研究生院在清华 诞生,并于1931年开始招收第一批数学研究 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空前扩大以及数学家人数的迅速增加,各国 数学会陆续建立,如:莫斯科数学会1864; 英国伦敦数学会1865;法国数学会1872;日 本数学会1877;意大利巴勒摩数学会1884; 美国数学会1888;德国数学会1890;印度数 学会1907;中国数学会1935等。克莱因促成 了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召开并形成传统。

1931年,已经身居清华大学算学系主任的熊 庆来,再度赴法国庞加莱研究所,两年后取 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关于无 穷级整函数与亚纯函数》,引进了后来随其 命名的“熊氏无穷级”概念等,将博雷尔有 穷级整函数论推广为无穷级情形。

曾炯之积极参与了哥廷根抽象代数学派的活 动,并于1933年在诺特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 同年发表《函数域上的可除代数》,现代代 数文献中常被引用的“曾定理”就包含在这 篇论文当中。1934年曾炯之放弃国外提供的 资助回国,在浙江大学等院校教书。1936年 又发表一篇论文,其中建立了西方文献中称 为“曾层次”的ci域概念及其理论

1928-1930年间,苏步青在当时处于国际热 门的仿射微分几何方面引进并决定了仿射铸 曲面和旋转曲面,他在该领域的另一个美妙 发现后被命名为“苏锥面”。苏步青后来在 射影曲线、曲面论、高维空间共轭网理论及K 展空间和一般度量空间几何等方面取得一系 列成就。

江泽涵是将拓扑学引进中国的第一人,他人 1934年起出任北京大学数学系主任,他本人 在拓扑学领域中最有影响的工作是关于不动 点理论的研究。
15.3 现代数学研究的兴起

伴随着中国现代数学教育的形成,现代数学 研究也在中国悄然兴起。中国现代数学的开 拓者们,在发展现代数学教育的同时,努力 拼搏,追赶世界数学前沿。从20世纪20年代 末开始,中国逐渐出现了一些具有国际水平 的研究工作。

1928年,陈建功在日本《帝国科学院院报》 上发表论文《关于具有绝对收敛傅里叶级数 的函数论》,1930年在日本岩波书店出版了 专著《三角级数论》,这是现代中国学者在 国外出版的第一部数学专著。
14.3.3 数学社团的成立
数学家专业社团的组织与建立,也是数学社
会化与职业化的重要标志。 第一个科学院是1601年由一群贵族青年学者 在罗马建立的意大利“林曳(山猫)学院”。 1662年英国成立“伦敦皇家自然知识促进学 会”,即今天的皇家学会。1666年法国正式 成立“皇家科学院”。
19世纪下半叶,随着数学教育与研究规模的
14.3.4 数学奖励
数学奖励是对数学发展的激励机制,是数学
社会化的必要因素之一。目前影响最大的国 际数学奖励是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是目前 数学家能获得的最高国际奖赏。
(一)菲尔兹奖 菲尔兹数学奖是根据加拿大数学家菲尔兹的 倡议而设,在193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通过 并决定从1936年起在每届大会上颁发。 菲尔兹奖主要奖励年轻数学家的工作,1974 年,温哥华国际数学家大会明确规定菲尔兹 奖只授予40岁以下的数学家。 1983,丘成桐
法国维持其数学优势直到19世纪后期,70年
代以后,德国的统一运动又使德国数学起而 夺魁,并且最终使哥廷根成为全世界数学家 向往的“麦加”;德国数学家的黄金年代, 由于希特勒法西斯的浩劫而一蹶不振,二战 后,美国成为西方数学家的一片乐土。
14.3 数学的社会化
数学的社会化,是其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在19世纪后半叶,又涌现了一大批数学刊物,
以下是1850-1899年间创办、至今仍在发行 的主要数学期刊: 《纯粹与应用数学年刊》1850,意大利; 《数学汇刊》1865,俄国; 《数学年刊》1868,德国; 《美国数学杂志》1878,美国; 《数学学报》1882,瑞典; 《数学年刊》1884,美国; 《美国数学月刊》1894,美国。
西方数学第二次向中国传播始于19世纪中叶。 除初等数学,该时期传入的数学知识还包括 解析几何、微积分、无穷级数论、概率论等 近代数学。1859年,李善兰与英国传教士传 烈亚历合作出版了《代微积拾级》,是为中 国翻译出版的第一部微积分著作。李善兰在 翻译过程中创造了大量中文数学名词,其中 有许多被普遍接受并沿用至今。
府建立了新型教育、科学机构,主要有:巴 黎综合工科学校、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法兰 西学院。
14.3.2 数学专门期刊的创办
数学定期刊物的出版,是法国大革命为数学
发展带来的又一福音。1810年,蒙日的学生 热尔岗创办了历史上第一个数学专门杂志 《纯粹与应用数学年刊》,1831年休刊。 数学专门期刊的创办,是数学社会化与职业 化的重要表现。
15.2 高等数学教育的兴办

自鸦片战争以后,部分有识之士积极主张派 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科学,并开始着手改 革国内科学教育。辛亥革命以后,这两条途 径得到了较好的结合,从而有力推动了中国 现代高等数学教育的建制。

冯祖荀是迄今所知出国专习数学最早的中国 留学生之一。他于1904年赴日,就读于京都 帝国大学。1907年,郑之蕃赴美国康奈尔大 学学习数学,1911年回国。1912年,吴玉 章等发起组织“留法俭学会”,以“输世界 文明于国内”为宗旨。在首批赴法勤工俭学 的学生中,已知有何鲁等三位赴法后攻读数 学。何鲁在里昂大学获得科学硕士学位后于 1919年回国。
14.3.1 数学教育的社会化
数学教育的对象在各个古代文明国家里都是
贵族子弟。19世纪以前欧洲各国大学的数学 教育基本上仍是少数人对少数人的教育,对 数学发展起着有限的推动作用。将数学教育 改革为面向更广泛的对象的社会化事业,并 于数学研究相结合,这方面的巨大冲击首先 是来自法国大革命。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新的资产阶级政
义的兴起又返移欧洲,,并随着资产阶级革 命重心的转移而在欧洲内部不同的国家之间 转移着:16世纪至17世纪文艺复兴的意大利, 是当时当之无愧的数学中心,这种地位在17 世纪转移到英国。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带来 了它的海上霸权,同时也造就了牛顿学派, 还有皇家学会的诞生;通过18世纪的法国大 革命,法国数学取代了英国雄踞欧洲之首,

1937年,当时一些主要的大学都因抗战爆发 而往内地迁移。如清华、北大和南开三所大 学迁往云南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 浙江大学也迁至贵州湄潭。在极端动荡和艰 苦的战争环境下,广大师生们在空袭与炸弹 的威胁下,照常上课,并举行各种讨论班, 同时坚持深入的科学研究,可以说创造了中 国现代数学发展历程中的奇迹。这一时期产 生了一系列先进的数学成果,其中最有代表 性的是华罗庚、陈省身、许宝騄的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