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专科数学课件

合集下载

成考大专数学课件 不等式2

成考大专数学课件  不等式2
ac bd .
3 (2) 1 5 (3)当a b 1时,比较a b与a b 2的大小。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 1 性质 2 性质 3 如果 a b ,且 b c ,那么 a c . 如果 a b ,那么 a c b c . 如果 a b , c 0 ,那么 ac bc ; 如果 a b , c 0 ,那么 ac bc .
(A)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B)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C)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D)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x 1,乙:x 2 3x 2 ,则( 0 例、设甲:
B )
(A)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B)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例 1 比较
2 5 与 的大小. 3 8
2 5 16 15 1 2 5 解 0, 3 8 24 24 3 8
例2
当 a b 0 时,比较 a 2b 与 ab2 的大小.
解 a b 0, ab 0, a b 0
a 2b ab2 ab(a b) 0 故a 2b ab2 0, a 2b ab2
x x2 例:求下列不等式的解: (1) 1; 4 3
5 x 2( x 1) (2) 4 x 2 5( x 2)
(1)解:去分母,得
3x 4( x 2) 12
整理,得 x 4
x 4
2 x 得 3 x 12
5 x 2 x 2 2)解:分别整理,得 4 x 2 5 x 10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成考高考专科数学课件5数列

成考高考专科数学课件5数列
2 有A6 =30种插入法
5
共有120 30=3600种排法
几个元素不能相邻 时,先排一般元素, 再让特殊元素插孔.
2.捆绑法 相邻元素的排列,可以采用“局部到整体”的 排法,即将相邻的元素局部排列当成“一个”元素, 然后再进行整体排列.
例3 . 6人排成一排.甲、乙两人必须相邻,有多少种不的排法? 解:(1)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把甲乙排列(捆绑): ♀♀♀♀♀♀ 甲乙 2
基础知识梳理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若等差数列{an}的首项为a1,公差是d,则其通 项公式为
an=a1+(n-1)d
.
基础知识梳理
3.等差中项 如果三个数a,A,b成 A叫做a和b的等差中项,且有A= 等差数列
a+ b 2
,则 .
基础知识梳理
4.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n(a1+an) Sn= 2 n(n-1) = na1+ 2 d
n
n 2 n 2 3 4
2
3
1
n
n
概率与初步统计
考纲要求
一.排列、组合 1.了解分类计算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 2.了解(理解)排列、组合的意义,会应用( 掌握)排列数、组合数的计算公式。 3.会解排列、组合的简单应用题。 4.了解二项式定理,会应用二项展开式的性质 和通项公式解决简单问题。(理科)
排列与组合的 概念有什么共 同点与不同点?
排列定义: 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n) 个 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 n 个不同元素 中取出 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组合定义: 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 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 个组合.
组合数: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 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 C n 表示.

成考(大专)数学课件 第2讲 一元二次不等式

成考(大专)数学课件   第2讲  一元二次不等式
高升专(数学)专业辅导班
广州成考指导中心 与你携手共进!
一元二次不等式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二次的不等 式,叫做一元二次不等式.
)0 或 ax 2 bx c (0
ax 2 bx c ( 0)0 a 0 .
小组讨论
已知二次函数y=x2-x-6,问:
2
(2) x 7 x 6 0
2
(3)8x x 7 0
2
(4) x 8x 16 0
2
(5) x 8 x 26 0
2
(1) x 2 4 x 12 0
解: a 1 0, (4) 2 4 1 (12) 64 0 方程x 2 4 x 12 0的解x1 2, x2 6, 故不等式x 2 4 x 12 0的解集为(,2) (6,)
2
附加题:方程mx (1 m) x m 0没有实数根, 求m的取值范围;
练习、解不等式:
(3)2 x 11x 12 0
2
解: a 2 0, (11) 4 2 12 25 0
2
3 方程2 x 11x 12 0的解x1 , x2 4, 2 3 x (, ) (4,) 2
一元二次不等式 一元二次不等式
R

ax2 bx c 0 的解集 (a 0)
( x1 , x2 )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 1 解下列各一元二次不等式: (1) x2 x 6 0 ; (2) x 2 9 ; (3) 5 x 3x 2 2 0 ; (4) 2 x2 4 x 3 „≥ 0 .

成人高考数学复习课件一全文

成人高考数学复习课件一全文

常见几种数集之间的关系:N Z Q R
例 1 用符号“ ”、“ ”、“”或“ ”填空:
(1) a,b,c, d a,b ;(2) 1 , 2 ,3;
(3) N Q ;
(4) 0 R ;
(5) d a,b,c ; (6) x | 3 x 5 x | 0 x 6.
.
“ ” 与“ ”用来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的符号
课堂设计
1、例题演练:例题讲解,讲练结合 2、引导学生思考:启发探究,查漏补缺 3、知识点掌握:考情点播,应试指导 4、同类题目演练:举一反三,归纳总结 5、课后作业:温故知新,学以致用 6、模拟考试演练:适应环境,达到目标
第一讲 集合和简易逻辑
考试复习大纲
➢了解集合的意义及表示方法。了解空集、全集、 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及表示方法,了
本章复习提纲
集合的概念 集合的表示法 集合与集合的关系 集合与集合的运算 简易逻辑
一、集合的概念
通常把由某些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叫做集合(简称集). 组成集合的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一般采用大写英文字母A,B,C…表示集合, 小写英文字母a,b,c… 表示集合的元素.
集合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
在研究数集时,常把实数集R作为全集.
补集
如果集合A是全集U子集,那么,由U中不属于A的所有元 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在全集U中的补集.
U A x x U 且 x A
.
五、 简易逻辑
条件与结论:一个数学命题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如果假设 A 是条件,B 是结论,那么命 题可表示为“如果 A 成立,那么 B 成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讲练结合、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 教学环节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充分体现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017成考大专数学课件--第1讲--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

2017成考大专数学课件--第1讲--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
高教社
例:求函数 y x的定2 义域: 1 x
解:要使函数必 有须 意 x义 20, , 1x
即 (1) 1x x2 00或 (2) 1x x2 00, 2x1;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 2, 1)。
高教社
例、函数 y 4x2的定义域为( C) 11年考题(1)
(A)(-∞,0] (B)[0,2] (C)[-2,2] (D)(-∞,-2] ∪[2,+∞)
高教社
定义域的求法
例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f x 1 ;
x 1
(2) f x 1 2x .
分析 如果函数的对应法则是用代数式表示的,那么函数的定义域就是使得代数式有意义的自变
量的取值集合. (1 )解:使 1分 有式 意义 x1 , 0 则
x1
由 x 1 0,得 x 1.
因此函数的定义域为 x | x 1 ,
3
分析 本题是求自变量x=x0时对应的函数值,方法是将x0代入
到函数表达式中求值.

f 0 20 1
1 3
, f 2 2 2 1 1

3
3
f 5 2 5 1
11 3
2b 1
, f b 2b 1 3

3
3
高教社
应用知识 强化练习
2.已知 f x 3x 2 ,求 f 0 , f 1 , f a .
.
高教社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4 文具店内出售某种铅笔,每支售价为0.12元,应付款额是购买铅 笔数的函数,当购买6支以内(含6支)的铅笔时,请用三种方法表示 这个函数.
解 (3)关系式y=0.12 x就是函数的解析式, 故函. 数的解析法表示为 y=0.12 x, x ∈{1,2,3,4,5,6}

高升专:成考高起点-数学第13讲讲义

高升专:成考高起点-数学第13讲讲义

高中起点升本、专科数学第二部分 三 角 三角函数及其有关概念一、角的有关概念1.任意角角可以看作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在平面内旋转而成的。

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旋转开始时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时的射线叫做角的终边。

角的形成带有方向性。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正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负角。

特别地,当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时,所形成的角叫做零角。

2.象限角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除端点外)落在那个象限内,这个角就叫做哪个象限的角。

α为第I 象限的角,则 ()22,2k k k ππαπ<<+∈Z ;α为第II 象限的角,则 ()()221,2k k k ππαπ+<<+∈Z ;α为第III 象限的角,则 ()()()2121,2k k k ππαπ+<<++∈Z ;α为第IV 象限的角,则 ()()()2121,2k k k ππαπ++<<+∈Z .注意:终边落在坐标轴上的角,不属于任何象限。

3.终边相同的角所有与α角的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角在内,有无限多个,可以用下式表示:2,k k πα+∈Z.于是与α角的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可以记作{}|2,k k ββπα=+∈Z .4.角的度量(1) 角度制:圆周角的1360叫做1度的角,用度做量角的单位。

(2) 弧度制:等于半径长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用弧度做量角的单位。

我们规定:正角的弧度数为正数,负角的弧度数为负数,零角的弧度数为零,并且有l rα=. 其中α为已知角的弧度数。

l 为角α作为圆心角所对的圆弧长,r 为圆的半径。

由公式lrα=.可以推出弧长的计算公式 l r α=. (3)角度与弧度之间的换算关系:3602π︒=弧度,180π︒=弧度,1180π︒=弧度0.017453≈弧度。

1弧度=18057.305718π⎛⎫'︒≈︒=︒⎪⎝⎭. (4)某些特殊的角度与弧度之间的对应关系:03045609018027036030264322πππππππ︒︒︒︒︒︒︒︒ 度 弧度注意:6π表示6π弧度,单位弧度经常省略不写。

成人高考数学—导数PPT课件

成人高考数学—导数PPT课件
f (2) 13, f (1) 4, f (0) 5, f (2) 13, f (1) 4
比较得知, y x4 2x2 5在[2,2]上的最大值为13,最小值为4
24
例:设函数f (x) 4x3 ax 2, y f (x)在点P(0,2)处的切线方程的 斜率为12。(1)求a的值; (2)求函数f (x)在区间[3,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0年考题第25题13分
第五章 导数
一、导数定义 二、幂函数求导公式和法则(重要) 三、导数的几何意义(考点) 四、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考点) 五、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考点)
1
一、导数: 幂函数求导公式和法则
(1)如果f (x) C,则f (x) 0,即常数的导数是零; (2)如果f (x) xn,则f (x) nxn1; (3)如果f (x) Cxn,则f (x) C nxn1.
应用四:求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1)观察题目是否给出定义域 [a,b]
(2)求出定义域区间内f(x)的驻点. (3)把驻点值和区间端点值f(a),f(b)进行比较.
(4)最大的就是f(x)在定义域[a ,b ] 上的最大值
,最小的就是最小值.
21
已知f (x) x4 2x2 5,求f (x)在区间[2,2]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创建表格
(,3) 3 (3,1) 1 (1,)
f (x)
0
0
f (x)

28 减 - 4 增
由上表可得:区间(,3),(1,)为增区间 区间(3,1)为减区间,极大值为28,极小值为- 4 18
练习:求函数 f (x) 2x3 9x2 24 x 7的极值; 解:原函数定义域为( ,)
f (x) 6x2 18 x 24 6(x 1)( x 4) 0

成人高考数学复习ppt课件

成人高考数学复习ppt课件
0.6
”填空:
Z;
π R;
0
.
元素a是集合A的元素, a∈A,属于
元素a不是集合A的元素, a A,不属于
21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 列举法: 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 .
例如:“不大于3的自然数”这个集合元素为:0、1、2、3,用列举法可表示为:{0,1,2,3}
8
2、能力目标 通过采用习题讲解、讲练结合、启发探究、归纳总结、学以致用等教学方法,使
学生在积极活跃的思维过程中,从“温故”到“理解”到“掌握”,最终能够基本掌握 知识点并熟练运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讲练结合、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教学环节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 热情和求知欲,充分体现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M (x,y)x2y21
N (C ) N(x,My)x2(yD2) M2N
D
M N=M
M N=
31
1
交集和并集有什么区别?(含义和符号、 )
A∩B={ x | x ∈A 且 x ∈B} A∪B={ x | x ∈A 或 x ∈B}
2
集合交运算和并运算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
交运算是要寻找两个集合相同元素; 并运算是将两个集合中所含的所有的元素进行合并.
常见几种数集之间的关系:N Z
QR
23
例 1 用符号“ ”、“ ”、“”或“ ”填空:
(1) a,b,c, d a,b ;(2) 1 , 2 ,3;
(3) N Q ;
(4) 0 R ;
(5) d a,b,c ; (6) x | 3 x 5 x | 0 x 6.
.
“ ” 与“ ”用来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的符号

高等数学(高职高专)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高等数学(高职高专)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高等数学(高职高专)完整全套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高等数学教材的第五章——多元函数微分学。

具体内容包括: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偏导数,全微分,复合函数的偏导数,隐函数的偏导数,以及高阶偏导数。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概念及其判断方法。

2. 使学生理解偏导数的概念,掌握偏导数的计算方法。

3. 使学生掌握全微分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能够求解复合函数的偏导数。

4. 使学生掌握隐函数的偏导数求解方法,能够求解高阶偏导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隐函数的偏导数求解方法,高阶偏导数的求解。

2. 教学重点: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偏导数的计算,全微分的计算,复合函数的偏导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高等数学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讲解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概念,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3. 偏导数讲解:讲解偏导数的概念,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4. 全微分讲解:讲解全微分的概念,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5. 复合函数偏导数讲解:讲解复合函数的偏导数求解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6. 隐函数偏导数讲解:讲解隐函数的偏导数求解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7. 高阶偏导数讲解:讲解高阶偏导数的求解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8. 随堂练习:针对所学内容,进行随堂练习,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定义判断方法2. 偏导数定义计算方法3. 全微分定义计算方法4. 复合函数的偏导数求解方法例题5. 隐函数的偏导数求解方法例题6. 高阶偏导数求解方法例题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函数在某一点的极限与连续性。

函数1:f(x, y) = (x^2 + y^2) / (x^2 + y^2)函数2:g(x, y) = x^2 + y^22. 题目:求下列函数的偏导数。

成人高考数学复习课件一原版.ppt

成人高考数学复习课件一原版.ppt

181h,
全集
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 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将这个集合叫做全集,一般用U来表示, 所研究的各个集合都是这个集合的子集.
.
在研究数集时,常把实数集R作为全集.
181h,
补集
如果集合A是全集U子集,那么,由U中不属于A的所有元 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在全集U中的补集.
成人高考高起点数学 复习教程
181h,
课程作用
数学复习课 旨在帮助学生熟悉并快速掌握中学 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提高数学思维 能力,包括: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 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体系构建等,以及运用 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81h,
学情分析
181h,
本章复习提纲
集合的概念 集合的表示法 集合与集合的关系 集合与集合的运算 简易逻辑
181h,
一、集合的概念
通常把由某些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叫做集合(简称集). 组成集合的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一般采用大写英文字母A,B,C…表示集合, 小写英文字母a,b,c… 表示集合的元素.
B A B真包含于A
常见几种数集之间的关系:N Z Q R
181h,
例 1 用符号“ ”、“ ”、“”或“”填空:
(1) a,b,c,d a,b ;(2) 1 , 2 ,3;
(3) N Q ;
(4) 0 R ;
(5) d a,b,c ; (6) x | 3 x 5 x | 0 x 6.
(一)平面向量
第三部分 (二)直线 平面解析几何
(三)圆锥曲线
(一)排列与组合 第四部分 概率与统计初步 (二)概率统计初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二次函数 yax2bx(c其中a,b,c是常数,且a≠0)
指数 y = ax (a>0,a≠1)
对数 y = logax(a>0,a≠1)
2020/12/1
34
第四章 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不等式概念
表示两个两之间大小关系的式子。
性质
如果 a < b ,那么 b > a ; 如果 a > b ,b > c,那么 a > c ; 如果 a < b ,那么 a+c < b+c;
数列一般形式:a1,a2,a3,…,an,… ,简单记为:{an} 通项公式
如果数列{an}的第n项与序号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
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如:
an
1n • 1
n1
数列前n项和
前n项和一般用Sn表示,即 S n a1 a2 a3 an
已知Sn,求an时可用公式
数)
2、奇偶性 偶函数:一般地,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
x)=f(x),那么f(x)就叫做偶函数. 奇函数:一般地,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
x)=-f(x),那么f(x)就叫做奇函数.
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2020/12/1
表示出来,那么无理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吗?
例1:把下列实数表示在数轴上,并比较它们的大小(用“<”号 连接)
-1.4 ,1.5 , 2 , 2 ,3.3,
2
-1.4-1 0
1 2 1.5
3.3
2020/12/1
5
几个概念
相反数
若a、b互为相反数,则 a+b=0。
倒数(dào shù) 若a、b互为倒数,则 a∙b=1。(0没有倒数)
基本不等式
如果a∈R,那么 a2 ≥ 0 (当且仅当a=0时,有a2 = 0); 如果a、b∈R,那么 a2+b2 ≥2ab (当且仅当a=b时,有a2+b2 =2ab ); 如果a、b∈R且a≥0,b≥0,那么ab2 ab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 若a > 0,则 a 1 2 (当且仅当a=1时等号成立 );
3、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规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求得定义域。
函数表示法 解析法、列表法、图像法
2020/12/1
30
函数性质 1、单调性 对于区间[a,b]上的函数f(x),任意x1、x2∈[a,b], 当 x1<x2时,都有 f(x1) < f(x2),则f(x)在[a,b]上单调增加;(增函
数) 当 x1<x2时,都有 f(x1) > f(x2),则f(x)在[a,b]上单调减少;(减函
e 2. 1 7 5 8 1 2 9 2 8 0 3 0 8 2 7 2 5 4 4 6 8 1 8 3 5 7 6 3 7 6 7 2 5 4
带根号开不尽
无止境,无规律
无理数
与π和e有 关 按一定规律但不循环
2020/12/1
4
2、数 轴(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思考):我们已经知道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
2020/12/1
32
反函数概念
一般地,设函数y=f(x)(x(y). 若对于y在C反函数中的任何一个值,通过x= g(y),x在 A中都有唯一的值和它对应,那么,x= g(y)就表示y是自变量,x是因变量 , 是y 的函数,这样的函数y= g(x)(x∈C)叫做函数y=f(x)(x∈A)的反函数,记作 y=f-1 (x)。 反函数y=f-1(x)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函数y=f(x)的值域、定义域.
分类 代数式
有理式
整式 分式
单项式 多项式
无理式
2020/12/1
7
几个概念
整式(分母中不含字母的有理式) 整式运算,单项式相乘,多项式相乘(因式分解)
分式 分母中含有字母
二次根式 最简根式,分母有理化
2020/12/1
8
三、方程和方程组
方程概念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 一般形式: ax b0(a0解 ), 为 x: b.
等比数列
一般形式:a1,a1q,a1q2,…,a1qn-1,…
通项公式:an = a1qn-1
前n项和:当q=1时,Sn = na1
当q≠1时,Sna11 1 q qn 或 Sna1 1 aqnq
* 性质
2020/12/1
2020/12/1
3
1、有理数、无理数
p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可以化成分数 q (q ≠ 0)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例如:
2 1 .4 1 4 2 1 3 5 6 2 3 7 3 0 9 5 0 4 8 8 0 1 6 8 8 7 2 4 2 0 9 6
3.1 24 6 81 5 9 2 5 3 7 3 2 9 5 9 8 6 3 4 46 33
充分条件
定义: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如果没有事物情况 A而未必没有事物情况B,A就是B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简称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
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没有事物情况B,也就是说如果有事物情 况B则一定有事物情况A,那么A就是B的必要条件。B能推导出A,A就是B 的必要条件,等价于B是A的充分条件。
区间的概念 {x|a≤x≤b},表示为 [a,b] {x|a<x<b},表示为(a,b)
2020/12/1
36
第五章 数 列
2020/12/1
37
定义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 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1项(通常也叫做首项),排在第二位的数称为 这个数列的第2项……排在第n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n项。
成考专科数学课件
第一部分 代 数
1
数、式、方程、和方程组
2
集合和简易逻辑
3
函数
4
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5
数列
6
复数
27
导数
2020/12/1
2
第一章 数、式、方程和方程组
一、实数
有理数 实数
整数 分数
正整数 零 负整数 正分数 负分数
自然数 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无理数
正无理数 负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a
2020/12/1
35
解不等式:求未知数的可取值集合 同解不等式:解集相同 同解原理 一元一次不等式
ax > b或 ax < b (a≠0)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多个不等式解得交集
ax bcx d0及 ax b0的解法
cx d
一元二次不等式 a2 xbx c0
绝对值不等式 |x|<a
|a || |b | ||a b | |a | |b |
2020/12/1
21
2020/12/1
22
2020/12/1
23
2020/12/1
24
2020/12/1
25
2020/12/1
26
2020/12/1
27
2020/12/1
28
2020/12/1
29
第三章 函数
函数定义: 设在某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如果对于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
16
2020/12/1
17
2020/12/1
18
2、集合间的关系
包含,真包含,并,补
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 元素,A包含于B,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
交集:以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 A∩B(或B∩A),读作“A交B”(或“B交A”),即A∩B={x|x∈A,且x∈B}
例如,“若x=y,x2=y2”是一个真命题,可写成x=y x2=y2 ,“x=y”是“x2=y2” 的充分条件, “x2=y2”是“x=y”的必要条件.
(2)如果既有p q,又有q p,就记作 p q. 这时,p既是q 的充分条件,又是q的必要条件,我们就说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 ,简称充要条件.
例如,命题p:x+2是无理数, 命题q:x是无理数. 由于“x+2是无理数” “x是无理数”,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
绝对值
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 绝对值(用|x|来表示)。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a的点到数b 的点之间的距离,叫做a-b的绝对值,记作 |a-b|。
2020/12/1
6
二、式
代数式:由数和表示数的字母经有限次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
等代数运算所得的式子,或含有字母的数学表达式称为代数式。
14
2020/12/1
15
总结: 集合:把确定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用A,B,C…表示。 元素: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用a,b,c…表示。
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 空集:Φ(数0,集合{0},Φ的区别) 常见数集及记号
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2020/12/1
a
一元二次方程 标 准 形 式 : a x ²+ b x + c = 0 ( a , b , c 为 常 数 , x 为 未 知 数 , 且
a≠0)。 求根公式: xb b2 4ac 2a
2020/12/1
9
分式方程
等号两边至少有一个分母含有未知数的有理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如: 10 2 2x 3
的值,按某个对应法则,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称y是x的函数,x 叫做自变量,记作 y= f(x),f为对应法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