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营养不良的表现和处理(儿保科)
小孩重度营养不良的样貌描写
![小孩重度营养不良的样貌描写](https://img.taocdn.com/s3/m/8588a26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03.png)
小孩重度营养不良的样貌描写
小孩子如果重度营养不良,体重要比同龄同性别的小孩下降25%以上。
通常这种小孩看上去极度消瘦,对外界的反应很淡漠,反应很差,有明显的脱水表现,表现为前囟门凹陷、眼眶凹陷、皮肤的弹性极差,特别是在腹壁基本上没有皮下脂肪组织,这种小孩有时候电解质往往处于低钠、低氯、低钾的状态,心音也比较低钝,腹部常因为肠胀气比较饱满,肠鸣音减弱,四肢也会无力,四肢的末梢循环都比较差,四肢有时候也比较冷,循环也不是很好。
除此之外,这部分小孩常常会伴有维生素之类的缺乏,比如佝偻病骨骼方面的改变,或者有时候还会有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缺乏会出现干眼病,或者严重的会导致角膜穿孔情况,还会伴有营养不良性的贫血。
小孩的抵抗力都很差,所以对感染特别容易易感,对重度的营养不良除了评估以外,临床很重要的要寻找导致重度营养不良的原因,这个非常重要。
儿童营养不良健康指导
![儿童营养不良健康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6b84451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a.png)
儿童营养不良健康指导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营养不良是儿童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给他们的身体和智力发育都带来了不利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家长和老师需要给予儿童正确的营养指导,以下是一些针对儿童营养不良的健康指导建议:
1. 建立合理饮食结构
儿童的饮食结构应该合理搭配,保证各类营养物质的摄入。
每日主食应以谷物、薯类为主,搭配适量的肉类、蔬菜和水果,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
2. 拒绝垃圾食品
垃圾食品中含有过多的糖分、盐分和油脂,长期食用会导致肥胖和营养不良。
因此,家长应该尽量避免给儿童食用垃圾食品,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来满足他们的营养需要。
3. 注重饮食均衡
儿童的饮食应该均衡搭配,保证三餐定时定量,并且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质特点来调整饮食结构。
不要让儿童偏食,多样化的饮食有助于吸收各类营养。
4. 多参与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儿童的食欲,增强身体素质。
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参与体育活动,每天保证适量的运动时间,帮助他们保持健康的身体。
5. 定期体检并及时补充营养
定期带儿童进行身体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和补充营养品。
如果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务必咨询专业医生,遵医嘱用药或调整饮食。
通过以上健康指导建议,希望家长和老师能够认真对待儿童的营养问题,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
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为社会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婴儿营养不良分度标准
![婴儿营养不良分度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df7e67a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3.png)
婴儿营养不良分为三度:轻度、中度和重度。
具体如下:
1、轻度营养不良:轻度营养不良宝宝的体重比正常同龄的孩子低15%-25%,腹壁皮下脂肪层变薄,但精神状态和身高正常。
2、中度营养不良:中度营养不良宝宝的体重比正常同龄的孩子低25%-40%,身高也低于正常值。
这时因孩子皮下脂肪层消失,出现肋骨、脊柱突出,同时因肌肉松弛,肌张力低下而无法站立,孩子会出现精神不振、乏力、哭声无力、皮肤苍白或无弹性、易烦躁、睡眠不踏实等症状。
3、重度营养不良:重度营养不良的孩子体重减轻40%以上,身高低于同龄的宝宝,孩子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烦躁不安、肌肉萎缩,出现老人面容、额头有皱纹,以及皮肤苍白、干燥,还有毛发干枯、体温过低、脉搏紊乱、食欲低下等症状,易发生腹泻、呕吐合并感染。
营养不良有什么症状
![营养不良有什么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0f266da0ce2f0066f5332299.png)
营养不良有什么症状营养不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虽然刚开始的时候,这种病看起来不严重,除了偶尔会头晕之外,几乎不会有任何的影响。
但如果重度营养不良的话,就会引起其他方面的疾病,身体的免疫力也会逐渐下降,因此人们一定要及早治疗。
营养不良有什么症状呢?该怎么治疗?营养不良有什么症状1、消瘦型营养不良临床表现多见于1岁以内婴儿,体重不增是营养不良的早期表现,之后,体重逐渐下降,患儿主要表现为消瘦,皮下脂肪逐渐减少以至消失,皮肤干燥、苍白、面部皮肤皱缩松弛、头发干枯,四肢可有挛缩。
皮下脂肪层消耗的顺序首先是腹部,其次为躯干、臀部、四肢、最后为面颊。
皮下脂肪层厚度是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营养不良初期,身高不受影响,但随着病情加重,骨骼生长减慢,身高低于正常。
轻度营养不良时精神状态正常,重度可有精神萎靡,反应差,体温偏低,脉细无力,无食欲,腹泻、便秘交替。
2、水肿型营养不良临床表现蛋白质严重缺乏所致水肿型营养不良,又称恶性营养不良病(Kwashiorkor),可见于1~3岁幼儿。
由于水肿,不能以体重来评估其营养状况。
水肿可由足背的轻微凹陷到全身性,常伴肝大,毛发稀疏,易脱落。
怎么治疗营养不良1、营养不良西医治疗营养不良的治疗原则是积极处理各种危及生命的合并症、祛除病因、调整饮食、促进消化功能。
2、并发症的处理处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严重营养不良常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腹泻时的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休克、肾功能衰竭、自发性低血糖、继发感染等。
3、祛除病因在查明病因的基础上,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纠正消化道畸形,控制感染性疾病、根治各种消耗性疾病、改进喂养方法等。
营养不良是因为摄入到的营养物质不够引起的,一般来说,有营养不良症状的人,他的胃口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影响,所以才会摄入不到足够的营养。
如果情况比较严重的话,患者可以去医院让医生开一些开胃健脾的药,效果会好很多。
儿童营养不良的判断标准
![儿童营养不良的判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71c4ad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66.png)
儿童营养不良的判断标准摘要:一、儿童营养不良的判断标准概述二、儿童营养不良的判断方法1.体重不足2.身高不足3.体质指数(BMI)4.头围和胸围比例5.皮肤弹性6.血液学指标三、我国儿童营养状况及应对措施四、如何预防和改善儿童营养不良1.合理膳食搭配2.增加户外活动3.关注儿童生长发育4.定期体检5.家庭教育与宣传正文:儿童营养不良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儿童营养不良不仅影响生长发育,还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学习能力减弱等。
因此,了解儿童营养不良的判断标准,对家长和医生来说都非常重要。
一、儿童营养不良的判断标准概述儿童营养不良的判断标准主要包括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和血液学指标等。
生长指标主要包括体重、身高、头围等,生理指标包括皮肤弹性、肌肉力量等,血液学指标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等。
二、儿童营养不良的判断方法1.体重不足: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平均体重的2个标准差(SD)或低于全国同龄儿童平均体重的80%。
2.身高不足: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SD)或低于全国同龄儿童平均身高的80%。
3.体质指数(BMI):BMI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BMI平均值的2个标准差(SD)。
4.头围和胸围比例:头围较小,与胸围比例不协调,可能表明营养不良。
5.皮肤弹性:皮肤弹性差,摸起来干燥、松弛,可能是营养不良的表现。
6.血液学指标:血红蛋白低于120g/L,白细胞总数低于4.0×10/L等。
三、我国儿童营养状况及应对措施近年来,我国儿童营养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但仍有部分地区的儿童存在营养不良问题。
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加强对基层卫生保健工作的支持,提高家长对儿童营养的认识。
四、如何预防和改善儿童营养不良1.合理膳食搭配:保证孩子摄入充足的食物,注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平衡搭配。
2.增加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有助于提高儿童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
儿科营养不良总结
![儿科营养不良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62d4d7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e.png)
儿科营养不良总结引言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发展对社会和家庭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儿科营养不良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突出,给儿童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对儿科营养不良的原因、表现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以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儿科营养不良的原因儿童的营养不良主要跟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饮食习惯不良: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如偏食、挑食等,会导致儿童无法摄取到多种营养物质,从而引发营养不良。
2.经济条件限制:一些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提供儿童所需的营养食物,导致他们无法得到全面的营养供应。
3.患病或消化吸收问题:某些疾病会导致儿童的食欲不振或消化吸收障碍,从而导致营养不良。
儿科营养不良的表现儿童出现营养不良时,会出现以下一些常见的表现:1.生长缓慢:儿童身高体重增长缓慢,远远低于同龄健康儿童的生长速度。
2.贫血:由于缺乏铁、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导致贫血的表现,如皮肤苍白、乏力等。
3.免疫力低下:由于缺乏各种营养物质,使得儿童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
4.智力发育迟缓: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会导致儿童的大脑发育受到影响,智力得不到充分发育。
预防和治疗儿科营养不良的措施为了预防和治疗儿科营养不良,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提供均衡的饮食:给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物,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合理安排饮食结构,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加强营养教育:向家长和儿童宣传营养知识,提高他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程度,让他们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搭配原则。
3.改善经济条件:对经济困难的家庭提供经济援助,确保他们有能力购买到儿童所需的营养食物。
4.医疗干预:针对已经出现营养不良的儿童,需要进行医疗干预。
包括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充营养物质的药物治疗、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身体活动等。
结论儿童营养不良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关系到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发展。
通过采取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儿童营养不良的发生和影响。
营养不良 儿童管理措施
![营养不良 儿童管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6c9dd1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3.png)
营养不良儿童管理措施营养不良儿童管理措施1. 背景介绍营养不良是指儿童长期处于营养摄入不足或者营养吸收不良的状态,导致身体发育受限、免疫功能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营养不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和成长。
为了解决儿童营养不良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2. 提供均衡的饮食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大脑功能发展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此提供均衡的饮食是解决营养不良问题的关键。
应确保儿童的膳食包含五大类食物,即谷物、蔬菜、水果、蛋白质和乳制品。
此外,合理搭配不同食物,并尽量采用烹饪方法来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是非常重要的。
饮食管理的关键在于保证儿童每天摄入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3. 注重饮食的多样性提供多样的食材可以增加儿童的食欲,从而促进他们吃得更多、吃得更好。
多样的食材包括不同颜色的蔬菜和水果、不同种类的肉类和鱼类。
此外,鼓励儿童尝试新的食物,例如豆类、坚果和谷物,可以增加他们对营养丰富食物的接受度。
4. 增加进食频率营养不良儿童通常会出现食量不足的情况,因此增加进食的频率可以提高他们的能量摄入。
一般来说,每天应该定期提供三餐和两次小食,以确保每顿饭都吃得充足。
此外,注意餐间休息,避免让儿童过度饥饿或饱胀。
5. 进行体格发育监测定期进行体格发育监测可以帮助管理营养不良儿童。
通过体重、身高、头围等指标的检查,可以评估儿童的生长情况。
如果发现儿童的生长速度明显落后于同龄人,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其营养状况。
6. 营养补充品的使用在特殊情况下,如儿童无法通过饮食获得足够的营养,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营养补充品。
营养补充品可以补充儿童身体所需的营养素,提高他们的营养状况。
然而,使用营养补充品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7. 家庭教育和支持除了以上管理措施,家庭教育和支持也是解决营养不良儿童问题的重要环节。
家长应该接受相关的教育,了解正确的喂养方法和饮食建议,并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饮食环境。
孩子营养不良的症状,出现这5个表现,妈妈要重视
![孩子营养不良的症状,出现这5个表现,妈妈要重视](https://img.taocdn.com/s3/m/f8c01caf8e9951e79a892789.png)
孩子营养不良的症状,出现这5个表现,妈妈要重视现在的孩子好像吃得更好、更精细、更讲究,但其实周围很多小朋友都营养不良,看来,吃得好并不等于补足营养呀,那么孩子营养不良有哪些表现呢?当孩子出现营养不良,就可能降低脑细胞的分裂率,导致神经调节功能失常,引起运动和语言发育迟缓。
当家长发现最近一段时间,孩子常出现反应“慢半拍”、健忘等表现时,就要多注意,可能是孩子身体发出营养不良的信号。
有些孩子会挑食、厌食,家长会以为是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其实还有可能是缺锌。
缺锌会让孩子基本上对所有食物都不感兴趣,严重时还会出现异食癖,例如咬指甲、吃铅笔头等,甚至精神无法集中、免疫力低下、免疫功能异常等!如果情况严重,就要及时到医院检查,让医生对症补充营养素。
情况不严重的话,可以通过食物补锌,常见富含锌的食物有:瘦肉、蛋黄、鱼肉、动物肝、牡蛎、花生米粉、核桃仁粉等。
宝宝偏爱油炸食物或甜食,容易引起上火和消化不良等问题。
另外,如果不爱吃果蔬,纤维素会摄入不足,影响肠道蠕动,导致口臭和便秘。
平时应控制,让孩子少吃甜食,不吃油炸垃圾食品。
家里常备新鲜时令水果,每顿多煮各类新鲜蔬菜,均衡孩子营养结构。
身高是孩子发育最直观的信号之一,身高与人体发育的很多营养元素有关,尤其是钙元素。
如果孩子的身高,不在正常范围值内,那么家长就要注意了。
一般孩子生长发育正常、没有特别的滞后,妈妈都无需担心,切不可盲目地乱进补,因为过量补钙也是有危害的。
钙元素丰富的食物推荐:牛奶、奶酪、紫菜、海带、黑豆、虾皮、鱼类、活虾、燕麦、苋菜、豆腐、泥鳅、动物骨头等。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儿童营养不良的分度标准
![儿童营养不良的分度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a62792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1.png)
儿童营养不良的分度标准通常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体重低下:
轻度营养不良:体重比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的平均值低1个标准差(SD)至2个标准差。
中度营养不良:体重比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的平均值低2个标准差至3个标准差。
重度营养不良:体重比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的平均值低3个标准差以上。
2. 身高(或身长)发育迟缓:
轻度发育迟缓:身高(或身长)比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的平均值低1个标准差至2个标准差。
中度发育迟缓:身高(或身长)比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的平均值低2个标准差至3个标准差。
重度发育迟缓:身高(或身长)比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的平均值低3个标准差以上。
3. 皮下脂肪厚度:
轻度营养不良:皮下脂肪厚度有所减少,但仍在正常范围之内。
中度营养不良:皮下脂肪明显减少,可能在腹部、胸部、四肢等处出现皮肤皱褶。
重度营养不良:皮下脂肪几乎消失,皮肤紧贴骨骼,可能出现肌肉萎缩和器官功能障碍。
4. 临床表现和精神状态:
轻度营养不良:可能无明显症状,但生长速度可能会减慢。
中度营养不良:可能出现活力下降、易疲劳、免疫力降低等症状。
重度营养不良:可能出现严重的精神状态改变,如反应迟钝、昏迷、多系统功能障碍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分度标准可能因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医学机构和研究而略有差异。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会结合儿童的体重、身高、头围、皮下脂肪厚度、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多个指标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和干预计划。
营养不良患儿护理常规
![营养不良患儿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c56e1aa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3.png)
营养不良患儿护理常规一、概述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是因喂养不当及慢性疾病引起热量和(或)蛋白质减少所致的全身性疾病。
多见于婴幼儿。
【临床表现】体重减轻、消瘦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出现全身各器官功能低下及生长发育停顿。
【治疗要点】及时处理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各种紧急情况,控制继发感染,调整饮食及补充营养物质,去除病因,促进消化功能的改善。
二、护理诊断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营养物质长期供应不足,喂养方法不当及疾病的影响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3、潜在并发症:低血糖、干眼病、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三、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重症患儿全身衰竭,反应低下,因此应注意观察生命征、意识等情况,给予持续心电监护。
治疗开始后应每天了解并记录进食情况,对食物的耐受程度,定期测量体重、身长及皮下脂肪的厚度。
详细记录24h出入量,每天测量体重。
2、营养支持根据病情轻重和消化功能调整饮食的量及种类,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
必要时给予鼻饲喂养,病情严重者可给予静脉高营养,如脂肪乳、氨基酸、血浆等。
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3、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服,勤换尿布,勤晒被褥,重症患儿特别是伴水肿者,应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
长期卧床患儿局部皮肤受压,血液循环差,弹性降低及长期受潮湿、摩擦等刺激易发生压疮,且发生压疮后愈合缓慢,故应经常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床铺要平整、无碎屑,衣被要柔软,常协助患儿翻身,必要时垫以气圈或海绵,间歇性解除局部压迫,防止皮肤压伤发生。
4、口腔护理患儿抵抗力低,易发生口腔炎,应每天清洁口腔2~3次,必要时局部涂药。
5、用药护理保持有效静脉通道:中、重度营养不良患儿一般需要静脉高营养,长期输液要注意保护血管。
留置套管针时应注意观察局部血管情况,防止针头脱出、液体外渗、肿胀、感染等发生。
6、健康教育教给患儿家长营养不良发生的原因及喂养知识,掌握饮食卫生知识和科学喂养方法(牛奶的喂养及配制、哺喂法、添加辅食的方法),并给予示教。
营养不良患儿标准护理
![营养不良患儿标准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bd3df3695acfa1c7aa00cc8f.png)
营养不良患儿标准护理营养不良是因缺乏热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三岁以下婴幼儿,是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很高的疾病之一,其临床特征为体重下降、渐进性消瘦或水肿、皮下脂肪减少,常伴有各器官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营养品不足;②有感染的危险;③潜在并发症——自发性低血糖;④有皮肤受损的危险;⑤排便异常,饥饿性腹泻或便秘。
一、营养不足相关因素:1、喂养不当。
2、各种疾病因素,如腹泻。
主要表现:1、体重不增或下降。
2、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
护理目标:1、患儿体重增加。
2、面色红润。
护理措施:1、轻、中度营养不良患儿每周测体重2次,重度营养不良患儿每天测体重1次,评估患儿病情轻重、消化能力、有无腹胀、腹泻等,以便循序渐进、逐步增加饮食,避免发生胃肠功能紊乱。
2、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制定饮食计划。
严重营养不良的患儿开始供给热量每天167~250KJ/kg(40~60kcal/kg),以维持基础代谢为宜,以后可遵医嘱逐步增加热量。
3、轻度营养不良的患儿,在基本维持原膳食的基础上较早添加含蛋白质和高热量的食物,如蒸蛋、鱼汤、肉泥、牛奶、豆浆等。
4、指导家长进行合理喂养,纠正患儿不良饮食习惯如偏食。
5、协助并鼓励患儿进行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6、为患儿创造一个良好的饮食环境,使患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食。
7、鼓励患儿和其他小患儿在一起进餐。
8、鼓励家长从家里带患儿喜欢吃的食物。
9、注意饮食的色、香、味,食欲不振的患儿应少量多餐。
10、在两餐之间应给予患儿喜爱的水果。
11、对于不能进食者,可采用鼻饲,以保证热量的供给。
12、遵医嘱服用各种消化酶、维生素、矿物质。
13、适当活动,以增加肠蠕动,促进食欲。
重点评价:1、患儿体重是否增加。
2、患儿消化吸收好转的情况。
3、患儿皮下脂肪增加的程度。
二、有感染的危险相关因素:机体抵抗力下降。
主要表现:发热、咳嗽、腹泻等。
护理目标:患儿住院期间不发生感染。
小儿营养不良的治疗原则及临床评价
![小儿营养不良的治疗原则及临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883c61cf680203d8cf2f2427.png)
小儿营养不良的治疗原则和临床评价小儿营养不良一般是指蛋白质 - 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 –energy malnutrition, PEM),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等常量营养素而致的慢性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婴幼儿期。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消瘦、体重减轻或水肿,严重者常有脏器功能紊乱,死亡率较高,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营养不良的非医学原因是贫穷、食物短缺;家长缺乏营养知识,忽视科学喂养方法,也是导致患儿食物短缺的非医学原因。
但患儿的发病原因大多不是单纯的食物短缺。
在营养不良、社会习惯、环境和急、慢性疾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影响,并不是单单提供适当的食物即可解决的问题。
因此,儿科临床医生有必要加强对小儿营养不良的认识,全面认识其复杂的发病原因和临床情况,对患儿进行正确细心的临床评价,掌握治疗原则和方法,以改善患儿的营养及健康状况,提高救治成功率。
1临床诊断和评价诊断线索根据患儿体重不增或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及全身各系统功能障碍的表现,及其它营养素缺乏的症状和体征,重度病例诊断不难,轻度者可被忽视。
定期对体重、身长、皮下脂肪、上臂围等生长发育指标进行监测,有利于轻度或早期营养不良患儿的诊断。
确诊后还需详细询问病史和进一步检查,以做出病因诊断。
诊断依据小儿营养不良的诊断,依据的是患儿的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测量和辅助检查,临床医生需综合分析这些临床资料,才能做出正确、全面的诊断。
患儿最早出现的症状是体重不增,继之体重减轻,消瘦、皮下脂肪减少,皮下脂肪消减先自腹部开始,以后依次为躯干、四肢、臀部,最后为面部,腹部皮下脂肪层是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病久者皮肤干燥、苍白,烦燥不安,肌肉松驰,身高也低于正常。
病情进一步加剧时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大量消耗,各种临床症状也逐步加重,肌肉萎缩,肌张力低下,精神萎靡、反应差,体温偏低,心音低钝、脉细无力,食欲低下,常腹泻、便秘交替。
尿浓缩功能障碍,出现多尿和尿比重低。
营养不良幼儿具体管理措施
![营养不良幼儿具体管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2d78c3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4.png)
营养不良幼儿具体管理措施
1. 营养评估:对营养不良幼儿进行全面的身体状况和营养状态评估,包括身高、体重、体质指数、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的监测,以及对饮食情况、食欲、消化吸收功能等进行调查和评估。
2. 营养补充:根据营养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饮食补充方案,包括提供高能量、高蛋白、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适量增加肉类、鱼类、禽类、蛋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增加脂肪摄入,多喂养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富营养食品。
3. 饮食指导:提供全面的饮食指导,教育家长选用合理的食物,制定规律、均衡的饮食计划,强调多样性、多种搭配、多次少量餐的原则,推广经济简单易行的托儿食谱,提高家长对于营养的认识和食物搭配能力。
4. 适当增加饭食进食量:在饭前或饭中给予儿童口服促进食欲的药物,如小儿板兰根口嚼片、儿童护胃颗粒等,帮助儿童增加食欲,适当增加饭食进食量。
5. 营养教育:开展针对儿童和家长的营养教育活动,传授儿童合理膳食知识,提高家长对于儿童营养的重视程度和营养管理能力,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儿童的饮食管理。
6. 监测和评估:定期监测儿童的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对调整管理措施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调整。
7. 配合医疗治疗:若发现幼儿存在器质性疾病导致营养不良,应积极配合医疗治疗。
同时,建立多学科合作机制,包括儿科、营养科、心理科等,为幼儿提供全面的医疗和康复服务。
儿童营养不良诊断标准
![儿童营养不良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69d739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4.png)
儿童营养不良诊断标准儿童营养不良是指由于长期缺乏营养素或摄入不足,导致身体无法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功能活动所需的最低营养水平,从而出现生理和代谢紊乱的一种疾病状态。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保障儿童的营养健康是社会责任和义务。
因此,对儿童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及时发现和干预儿童营养不良,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生长发育迟缓。
儿童营养不良的主要表现之一是生长发育迟缓。
正常情况下,儿童的生长发育应该符合其年龄和性别的生长曲线,而营养不良的儿童则会出现身高、体重增长迟缓,甚至停滞不前的情况。
因此,对于身高、体重增长低于同龄儿童标准的儿童,应该高度怀疑其可能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
二、贫血和免疫力低下。
营养不良的儿童往往会出现贫血的情况,主要是由于缺乏铁、维生素B12等营养素导致的。
贫血会导致儿童面色苍白、容易疲倦、抵抗力下降等表现。
此外,营养不良也会影响儿童的免疫功能,使其容易感染各种疾病,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三、消化系统问题。
营养不良的儿童还容易出现消化系统问题,如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
这些问题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加重营养不良的症状。
四、神经系统问题。
营养不良会对儿童的神经系统造成影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情绪不稳定等。
长期营养不良还可能导致智力发育受限,影响儿童的智力和认知能力。
五、骨骼发育异常。
由于缺乏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营养不良的儿童容易出现骨骼发育异常,如佝偻病、骨质疏松等。
这些问题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儿童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生长发育迟缓、贫血和免疫力低下、消化系统问题、神经系统问题、骨骼发育异常等方面。
对于存在上述情况的儿童,应该及时进行营养评估和干预,帮助他们恢复健康的生长发育状态。
同时,也需要加强社会各界对儿童营养健康的关注,共同努力为儿童营造良好的营养环境,确保其健康成长。
儿童营养不良的分类
![儿童营养不良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86c4443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16.png)
儿童营养不良的分类
1.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这就好像房子没有了坚固的基石呀!比如说有些孩子因为长期食物中蛋白质和热量不足,小脸蛋都瘦瘦的,身体也很虚弱,这可不是让人心疼嘛!
2. 微量元素缺乏营养不良,这不就是身体里缺了重要的“小零件”嘛!像有些孩子缺铁,就会容易疲劳、脸色苍白,就好像机器没了关键零件运转不起来了呢!
3. 维生素缺乏营养不良,这就好比花儿没有了阳光呀!比如缺乏维生素 D
的孩子,可能长不高,骨骼发育不好,这多让人着急呀!
4. 消瘦型营养不良,哎呀,那孩子看起来就像小豆芽一样细细瘦瘦的!他们往往体重明显低于正常,这可怎么健康成长呀!
5. 水肿型营养不良,就跟气球被充了水似的!孩子的身体会有浮肿现象,这多让人担忧呀!比如长期缺乏蛋白质的孩子可能就会这样。
6. 混合型营养不良,这简直就是各种问题都来了呀!既消瘦又有一些营养素缺乏的表现,孩子得多难受呀,得赶紧想办法解决才行呢!
总之,儿童营养不良有这么多种分类呢,每种都得重视起来,可不能让孩子们受这份苦呀!。
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营养不良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4babdaf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c.png)
营养不良诊疗常规营养不良又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
【诊断要点】(一)病因包括摄入不足、消化吸收不良、需要量增加。
(二)临床表现体重不增是营养不良的早期表现。
皮下脂肪层厚度是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皮下脂肪逐渐消减的顺序:自腹部开始,依次为躯干、臀部及四肢,最后为面颊。
(三)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可将营养不良分成轻、中、重三度(表1-1)。
表1-1小儿营养不良分度标准按临床表现不同,营养不良又可分为三型。
1.消瘦型以能量供应不足为主,消瘦为主要特征。
实验室检查,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正常。
病理上肝脏无形态学改变。
2.水肿型以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浮肿为主要特征。
3.混合型消瘦和浮肿同时存在。
(四)有时小儿呈虚胖状,面色苍白,肌肉松弛,或伴下肢浮肿,这是长期用淀粉类喂养,蛋白质缺乏的表现,称“泥膏样”体质。
婴儿常表现为免疫低下,易感染。
(五)营养不良病人经常合并有营养性贫血,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多见。
可有多种维生素缺乏,尤以脂溶性维生素A、D缺乏常见。
约有3/4的患儿伴有锌缺乏,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种感染。
婴儿腹泻常迁延不愈加重营养不良,形成恶性循环。
营养不良患儿可并发自发性低血糖。
【处理要点】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注意除蛋白质和热量供应不足外,还存在多种营养素缺乏。
(一)首先重视三个问题,即电解质紊乱、感染和贫血。
(二)调整饮食、补充营养,加强护理。
必须遵守逐步增加,由少到多的原则。
补充优质蛋白及各种维生素,适当补充钾、腹泻控制后可给予铁剂。
1.能量的供给也由少渐增:轻度营养不良热能从每日250~330KJ(60~80kcal)/kg开始,可渐增至每日500~727KJ (120~170kcal)/kg。
中重度从每日165~230KJ/kg(40~55kcal/kg)开始,逐步少量增加到502kJ/kg(120kcal/kg)待接近正常体重后,再恢复到正常需要量。
2.蛋白质摄入量从每日1.5~2.0g/kg开始逐步加至3.0-4.5g/kg。
《儿科护理学》课件——营养不良
![《儿科护理学》课件——营养不良](https://img.taocdn.com/s3/m/1ac7014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6.png)
I度(轻)
II度(中)
15%-25%
25%-40%
0.8-0.4cm <0.4cm
正常
低于正常
消瘦 皮肤
不明显 干燥
明显 干燥、苍白
肌张力 精神状态
正常 正常
明显降低 肌肉松弛 烦躁不安
III度(重) 40%以上
消失 明显低于正常, 常低于P3 皮包骨样 苍白、干皱, 无弹性,可出现淤点 肌张力低下 肌肉萎缩 萎靡,反应低下 抑制与烦躁交替
蛋白质:总蛋白<40g/L 、白蛋白<20g/L, 低蛋白水 肿
脂肪代谢:血清胆固醇浓度 ,肝脏脂肪变性 碳水化合物:糖原不足,血糖偏低 水、电解质:
细胞外液相对较多,低渗性 低渗脱水、酸中毒 低钾血症、低钙血症 体温:偏低
病理生理
2.各系统功能低下 • 消化系统:消化液 、消化酶活性 、胃肠蠕动 、
(1)减少每日食物供能总量 (2)食物的选择 (3)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少量多餐,杜绝过饱,不吃夜宵和零食
护理措施
2.运动疗法
运动项目的选择:有效、容易坚持、非竞争性 运动量的制订:根据耐受力,以运动后轻松愉快、
不感到疲劳为度
3.心理护理
家长态度:避免过忧、经常指责小儿 正确引导:正确认识自我,消除自卑 鼓励社交:创造机会,鼓励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 鼓励参与:制订饮食控制和运动计划
护理措施
(2)选择食物的原则
适合患儿的消化能力,符合营养需要
蛋白质摄入 1.5-2.0g/kg/d
3.0-4.5g/kg/d
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
鼓励母乳喂养 无母乳或母乳不足者,可给予稀释牛奶
近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一种“F-100”的治疗奶 方
儿童营养不良分度标准
![儿童营养不良分度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89ba66f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41.png)
儿童营养不良分度标准
儿童营养不良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饮食不均衡或营养摄入
不足而导致的一种症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儿科增长参考表》以及我国的国家标准,《儿童营养不良分度标准》将儿童营养不良分为三
个等级:轻度营养不良、中度营养不良和重度营养不良。
轻度营养不良(MAM)是指儿童身高、体重或体重指数(BMI)低于同
龄正常儿童的标准差小于−1但大于−2、这种情况下,儿童通常还能完成正常的学习和日常活动,但他们的生长速度可能较慢,体力和抵抗力也相对
较弱。
轻度营养不良可能不会直接影响儿童的健康,但如果不及时纠正,
可能会发展为中度或重度营养不良。
中度营养不良(MAM)是指儿童身高、体重或体重指数(BMI)低于同
龄正常儿童的标准差小于−2但大于−3、这种情况下,儿童可能出现明显的生长延迟和体重不增加的情况。
他们可能精神萎靡、动力不足,易感染疾病。
不及时纠正中度营养不良可能会导致健康问题,并且可能进一步发展
为重度营养不良。
重度营养不良(SAM)是最严重的营养不良程度。
重度营养不良的标
准包括两个方面:1)体重明显低于同龄正常儿童的标准差小于−3;2)身
高和体重之间的比率(体重与身高的比值)低于同龄正常儿童标准差小于−3、这种情况下,儿童的生长延迟非常严重,身体状况可能非常虚弱,易受感染,并且可能威胁其生命。
总之,儿童营养不良分度标准将营养不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
等级,有助于监测和评估儿童的营养状况,并为儿童的营养干预提供了依
据。
通过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儿童可以避免营养不良,并保持健康的生长发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营养不良的表现和处理(儿保科)
营养不良
1.病因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和其他特殊检查
4.诊断
5.治疗
6.随访
7.预后
一、病因
由于各种原因所致能量和蛋白质缺乏的一种营养缺乏症,常伴各种器官的功能紊乱,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感染性性因素:急性感染,慢性迁延性感染造成消耗增加,进食减少。
非感染性因素:菌群失调引起慢性腹泻;食物不耐受如乳糖不耐受小儿摄入乳及乳制品后乳糖不能消化而出现水泻;过敏如食物过敏造成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如腹泻、血便及呕吐从而引起营养吸收障碍甚至排出增加;自身免疫性疾病:克隆氏病。
肿瘤:各种类型的肿瘤尤其是消化系统的肿瘤肠癌等。
先天畸形:唇裂、腭裂引起进食喂养困难,影响小儿摄食;幽门肥大性狭窄引起小儿严重呕吐摄入量下降,严重影响生长发育;
先心,心功能下降,尤其是青紫型先心将严重影响小儿的身高体重发育。
物质匮乏,劣质产品,主要见于一些贫困的地区,以及食品监察不规范的地区,比如安徽的大头娃娃事件即由于摄入蛋白质含量很低的配方引起,此乃人为因素。
喂养不当:缺乏正确的喂养知识,低蛋白,低热量喂食,辅食添加不当。
二、临床表现
营养不良造成的组织病理变化:
轻度: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轻度萎缩。
重度:肠壁变薄,粘膜皱襞消失,心肌纤维混浊肿胀,肝脏脂肪浸润,淋巴组织胸腺萎缩,各脏器缩小。
营养不良造成的生理功能改变:
新陈代谢异常
1. 糖代谢:血糖偏低,糖原不足。
2. 脂肪代谢:脂肪大量消耗,血脂降低。
3. 蛋白质代谢:总蛋白(<4g/dl)、白蛋白减少(<2g/dl), 出现低蛋白水肿。
蛋白质摄入不足数天,即出现血清转铁蛋白、维生素A结合蛋白和前白蛋白减少。
4. 水、电解质:总液体相对较多,细胞外液低渗性、低渗脱水、酸
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
组织器官功能障碍
1. 消化:消化液、酶、活性、蠕动、菌群失调→腹泻
2. 循环:心肌收缩力,心搏量,BP ,脉搏细
3. 肾脏:浓缩功能,尿比重
4. 中枢神经:抑制与烦躁交替
免疫功能下降
非特异性:粘膜屏障功能下降,NK细胞功能下降
特异性: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一般临床上主要表现为:
•早期,体重不增,以后皮下脂肪减少。
皮下脂肪消耗顺序: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部;腹部皮下脂肪 I°0.8~0.4cm, II°0.4cm以下,III°消失;肌肉萎缩、肌张力、皮肤苍白、干燥。
可伴下列症状:①贫血②各种Vit缺乏-尤其A.B.C ③营养不良性浮肿见于III°、面部、下肢→全身。
表现各器官功能低下的症状,尤其婴儿腹泻可迁延不愈易继发各种感染-鹅口疮、肺炎、TB、尿路感染。
临床上营养不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消瘦型-总热量、蛋白质、各种营养素的缺乏,以能量供应不足为主,
表现为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减少。
浮肿型-热量接近需要,而蛋白质严重缺乏,表现为水肿者。
消瘦-水肿型-介于两者之间。
三、实验室和其他特殊检查(需注明我院能查的项目+需送外院的项
目)
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
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皮脂测定
视黄醇结合蛋白(本院尚未开展)
前白蛋白
甲状腺结合前白蛋白
血常规检查、网织红细胞、血清铁,转铁蛋白、红细胞游离原卟啉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血清微量元素检测,钙、磷、碱性磷酸酶
血清维生素A测定(本院尚未开展),血清25羟维生素D3
血脂测定,血必需脂肪酸测定(本院未开展)
心肺功能检查
肝肾功能检查
免疫功能检查
四、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可以明确诊断及分度,但更重要的是寻找病因。
WHO建议将营养不良分为三种类型。
1.体重低下(underweight)
X-3SD≤体重/年龄<X-2SD 中度
体重/年龄<X-3SD 重度
2.生长迟缓(stunting)
X-3SD≤身高/年龄<X-2SD 中度
身高/年龄<X-3SD 重度
3.消瘦(wasting)
X-3SD≤体重/身高<X-2SD 中度
体重/身高<X-3SD 重度
儿童体格评价方法:
参考标准体格生长发育的测定指标可用于评价儿童的生长发育状态,在小年龄儿童中亦可以作为评价营养状态的有效指标。
这个参考指标往往是利用某一有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中健康人群的普查资料而制定。
评价方法有离差法、百分位数法、中位数法和曲线法。
具体评价项目及其意义如下:
(1)按年龄测身高(HAZ)
以不同年龄为横坐标,以相应身高为纵坐标,根据群体普查数据制订按年龄测身高量表。
此指标主要反映过去的营养状态。
(2)按年龄测体重(WAZ)
以不同年龄为横坐标,以相应体重为纵坐标制订按年龄测体重量
表。
此指标主要反映目前的营养状态。
(3)按身高测体重(WHZ)
以身高为横坐标,以相应体重为纵坐标,将健康人群普查的测得数据标在坐标图上,制订出身高-体重量表。
此指标主要反映综合营养状态。
(4)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WHO目前主张同时用上述3个指标来评价儿童的体格生长发育和营养状态。
W/A,H/A,W/H
(5)纵向监测法通过定期测定某个体的各项体格生长发育指标,并根据多次测定数据得出生长速率,以观察个体体格生长发育的趋势。
采用此法可以比较可靠地作出评价结论,其缺点在于需要较长的监测时间。
五、治疗
消除病因-加强护理,治疗原发疾病
调整饮食:
I~II:给予足够热卡
III:热卡由 40~60卡/kg→120~150卡/kg, 高蛋白,高热卡饮食,必要时鼻饲
促进消化,改善代谢
①药物:消化酶、维生素、锌、铁
②支持疗法:血浆、全血、氨基酸、脂肪乳剂
③中医治疗:推拿、针灸
治疗并发症:
抗感染、抗病毒、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防止低血糖
六、随访
重症患者需住院治疗,轻症可三个月随访一次至正常
六、预防
•合理喂养
•合理的生活制度
•传染病和先天畸形的预防和治疗
•生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