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城市地理学论文_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合集下载

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与实践

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与实践

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以往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存在着土地浪费、城乡差距扩大、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措施。

一、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1. 以人为本、宜居宜业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应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宜业的城市。

城市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应以人们的需求和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构建更为优质的城市环境。

在城市化进程中,应注重民生改善和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发挥城市的优势,构建具备区域引领能力的城市集群。

2. 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特色新型城镇化应当朝着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低碳、环保成为了全国城镇化转型建设的重要课题,应坚持节能减排的理念,通过环保产业的发展、城市绿化、人居环境改善等多种手段来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3. 公平公正、协调发展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协调发展”的原则,注重城乡人口的平等权利、资源平等配置,构建强大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以保障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权益,推动农村地区的大力振兴。

二、新型城镇化的实践措施1.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坚持产业升级追求质量和效益,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此外,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应鼓励和引导新型城市服务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的发展,推动新型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提升。

2. 加强土地规划、利用和保护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大力推进土地规划、利用和保护,坚决抑制耕地占用,保护好生态环境,保障国土资源的长期稳定利用。

同时,应推进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的创新和提高,构建更为优质的城市空间布局。

3.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加速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

应大力发展城市地下管网,增加公共服务设施,打造更为舒适和便捷的城市居住环境。

对我国城市化路径的探讨

对我国城市化路径的探讨

对我国城市化路径的探讨摘要: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城市化发展的实质是传统的自耕农业的生产方式向市场化、产业化农业的变迁所带来的生产方式的变革在空间上的表现形态。

本文将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提出我国的城市化道路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之路。

关键词:城市化;农业市场化;城乡一体化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发展经济学中有关城市化的理论研究现代化理论视角下的城市化。

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十年间,发展的理论、实践和政策都被现代化思路所支配,现代化理论的学者们是在涂尔干和马克斯?韦伯等经典社会学家关于传统与现代之分的观点的基础上构建他们自己的发展观。

现代化理论的核心是“西方中心论”,认为西方的发展道路也就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的唯一选择,他们将一个国家的经济现代化分为四部分:技术的现代化,农业的商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

在现代化理论那里,现代化就是西化,现代化就意味着要沿着西方发展的道路和模式,从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

依附发展理论视角下的城市化。

依附发展理论把发展中国家不发达的存在和延续归因于存在富国与贫国间高度不平等的关系,是国际资本主义制度历史演进的结果,认为资本的国际积累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模式显然与西方模式是不同的,是一种依附型城市化,这种城市化模式尽管形态各异,但都表现出经济停滞条件下的高度城市化、城市体系的不平衡、劳动密集型部门和城市非正式经济部门的过度就业等弊端。

发展中国家这种“过度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是国外资本把农民推向城市,而在城市,这些农民却无法获得正常工资水平的工作,形成庞大的非正规部门。

二、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所谓城市化道路是指实现一国的城市化所选择的动力、机制、原则和方式。

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选择。

从理论上讲,城市化总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发展,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关系看,可以将城市化分为城市化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趋于一致的适度同步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超前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滞后城市化。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到1999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30.90%,城市数量达668个,其中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已增加到81个,建制镇已发展到19244个。

从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来看,自建国以来的城市化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即1949—1957年的起步阶段,1958—1965年的波折阶段,1966—1978年的停滞阶段,1978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

其中1961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80年国务院制定的“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1990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城市规划法》提出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等都对各个时期城市化的发展起着政策上的指导作用。

国内有的学者认为,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的状态是“严重滞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国外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城市人口比重过低,城市数量过少;二是对广大人民的需要而言,现有的城市还不能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

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学者们大致提出了四种方案:(1)农村城市化道路。

中国的城市化,说到底就是如何让9亿多农民城市化,如何让农村城市化。

农村城市化的主要载体是小城镇,利用小城镇可以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的工业化,改变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2)区域城市化道路。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显著,区域城市化可以集中地区优势首先进行区域内部的城市化,然后再向周围扩散。

(3)建新城市。

前面已讲到,我国城市数量过少,建新城可以降低改造旧城的成本,使新的人群城市化。

(4)城市现代化或再次城市化道路。

让现有城市内部的城中村民、市民快速现代化、再次城市化,城市设施、经济、文化、环境设施现代化,不断与国际接轨,实现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根本转变。

我国的国情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表明,我国不应走限制大城市发展、实行小城镇化的农村城市化道路,而应该选择以发展大中城市和大都市带为主、以小城市和城镇为辅的模式。

我国城镇化路径选择

我国城镇化路径选择

市化率仅为 36%。我 国要想在 求,选择由市场推动与政府导向
60%以上是农村人口的状态下,达 相结合、政府发动型城镇化与民
到美国、日本当时积聚财富的水 间发动型城镇化相结合的方式 ,
平是不可能的。研究我国城乡问 既发挥政府必要的调控作用 ,又
题的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盖尔·约 充分利用民间的巨大潜力和市场
随着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和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城镇化发展 机遇和挑战并存。与以往走过的 城镇化道路相比,借鉴国际经验,
2005年第7期《玄吃 子全崎名泥》
29
欲粱与娜讲
HONGGUAN J/NCJ ICUA N !J
中国特色 的城镇 化道路 的路径选
择应是 : 1 .城 镇 化 、工业化和现代化适
的 GDP总量在 1978年达到了 1 7 .市 场 推 动、政府导向的城镇
万亿美元 ;中国的 GDP总量在 化道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2000年达到了 1万亿美元。美国 在实现机制上,既不能走过去的
当时的城市化率超过 87%,日本 老路,也不能照搬外国的模式。要
的城市化率是 64%,而中国的城 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
内,也不超过 10%。这将大大限制 权 、合资开发、发行债券 、投资人
我国经济总量的进一步扩张。因 股、贷款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实行
此,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已成为新 各种优势政策,吸引和筹集更多
一轮财富增长必须面对和解决的 包括公有、民有、外资和农民的资
大问题。而要实现城镇化发展战 金,用于城市建设。政府调控管理
重达到25.3%时,比 1851年法国
城市化水平 25.5%晚 130多年 ,
比 1870年 美 国 城 市 化 水 平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论文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论文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论文论文题目:中国城镇化的道路的选择姓名:班级:学号:专业:学院:指导老师:日期:2013年4月20日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摘要:城镇化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又是经济加速发展的推动力;在加速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种种误区,并因此带来诸多后遗症,必须来取相应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关键词:小城镇化;小城镇化道路选择发展小城镇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应当统筹规划,综合清理。

由于在当前小城镇化建设中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持,在小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上,陷人了种种误区应当予以澄清,并采取相应对策。

一、误区之一:建设小城镇就是农田变作坊,瓦房变楼房由此产生了小城镇建设出现的以下几种现象:(一)乱占耕地,盲目建厂有些乡村不考虑当地的资源和人口素质等状况,把耕地都建成了厂房;而厂房又建得像小作坊,建成后又无法良好运作。

更有甚者,大搞运动,强迫农民出工出劳,“创造”城镇,结果是毁了农业又造不起工业。

(二)不顾实际,拔苗助长小城镇的兴起、发展、繁荣有其自身的规律,但是,某些地方把小城镇建设当成“短平快”政绩任务,只求形式上的农村变城市,比速度,比规模,比数量,甚至提出半年建成一座小城镇,一年建成一座小城市。

结果耕地变成建筑垃圾堆,乡镇市场变成基建工地,修几条街道,盖几栋楼房,建几个作坊,就算“大功告成”。

殊不知,小城镇建设不仅要有硬件—基础设施和建筑物的兴建,更要有软件—城镇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切不操之过急(二)布局混乱,规划滞后城镇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用今天的眼光来建设小城镇,还不等小城镇建设起来就已经落后。

当前有不少地方的小城镇建设仍然缺少规划,甚至没有规划随处可见“三无”城镇,即规划无特色、建筑无风格、环保无举措。

小城镇建设成了“大杂烩”,生活区、生产区、休闲区全都在一块商业区、娱乐区都往一个中心挤,垃圾无人清理,这对长远发展十分不利。

二、误区之二小城镇建设就是把人口集中,让农民进镇由于这种片面思想使某些乡政府不用间接手段调节农民进镇数量和速度,而是直接命令式的搬迁和盲目地鼓动、误导结果又导致了下列现象的出现。

我国城市化道路该怎么走

我国城市化道路该怎么走

不现实的,还 可能为城市化带来危害。 ( )走 出认为城市化越 为 目的的 旧城改 造 。而 城 区扩 展的 模 式应 因地 制 宜 ,既可 以采 用 三
快越好的误区。城市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能不顾条件 ,

建设园区、开发区和卫星城 、组 团布局等跳跃式扩张 ,也可以是
味追求速度,要吸取拉美和非洲部分地 区的教训 ,加强宏观调 周边式的扩张,更可以去粗取精,创新 出更适合本地区的模式 。 、城市产业结构 多元化。我国要在2 5年基本实现城市化,选 00 控,扎实推进速度、规模适度的高质量的城市化 。 ( )走出认 4 四 为城市化率越高越好的误区。就像周干峙说的, “ 城市化率不必 择合理 、正确的城市化道路非常重要,这不仅关系我国城市化进 太高 ,也不能太高 ,达到6 %多就可以了”。因为我国是 人 口大 程的顺利推进 ,更关系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 o
无前例的 ,这对科学的规划决策和高效 、长效的管理提出了更高 公共交通 ,提倡可行走的城市的建设 。这将是改善交通状况,降 的要求。第二 、各种城市问题层出不穷——能源和 自然资源的超 低城市整体能耗 ,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的有效途径。第四,着力培 常规利用 ;城市环境恶化 ;交通状况堪忧 ;社会问题增多等 。这 育城市的持续竞争力 ,通过产业升级 、结构优化 、技术创新等 ,
缺乏 “ 自组 织 ”能 力“ 。
题。中小城市是联系农村的纽带 ,有利于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城 乡

体化 ;但也存在规模小 ,集聚效益低 ,资源 配置效率不高等问
二 走 出误区:我国的城市化道路要走好 ,首先是要走出误 题。因而 ,我国的城市化应把提高、完善大城市与积极发展 中小 区 ,以全新的观念把握城市化进程 中的机遇 ,应对各种挑战 。 城市相结合。2 、城市空间布局 多元化。城市的空间布局与 自然 ( 一)走出认为城市发展必然 引发城市病的误区。城市病不是城 地理状况、人 口布局、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东南部地区相对 市化的必然产物 ,我们可以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减少城市 密集 ,西北部地 区相对稀疏的多元城市空 间分布是我 国经济社会

浅谈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浅谈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在 现代 市场 经济 大环 境下 ,人 口流动 规模 综合 考虑 我 国国情 ,这 种观 点是 欠 加 快 ,尤其 是 占据 中国人 口近 两成 的 “ 农 民工 ”的 出现 和 考 虑 的 ,一方 面 ,人 口分布 过于 分散 将会 给生 态环 境造 成 迅 猛增 长 ,都体 现 了农村 人 口向城 市流 动 的迫 切希 望和 现
“ 农 业 户 口” 与 “ 非 农 业 富差距 扩 大 、地 区发展 水平 差异 大 、人均 资源 占有 率排 名 华 人 民共和 国户 口登记 条 例 》,
与 国 家资源 总量 排 名相 差甚 大、社 会精 神文 明建设 水平较 户 口”二元 格局 确立 ,这 也是 多年来 影 响我 国农村 人 口融
个 不规 范 的、狭 义 的概念 ,城 市化 的进 程标 准 不应 该仅 以 府 规划 与调 控程度 过 高等 等 问题 ,所 以在 今后 推进 我 国城
城 市人 口的 比例 来衡 量 ,城 市化 是一个 具有 复 杂性 和多样 市 化进程 时 ,一 定要充 分考 虑我 国 的实 际国情 与社 会发 展 性 的概 念 , 包括 农 村人 口的 迁移 、人 口职 业类 型 的转 换 、 水 平 ,协调好 大 中小城 市 的职 能与联 系 ,发挥地 方优 势 与
的城 市化和 现代化 建 设添砖 加瓦 。 关 键词 :城 市化 ;人 口 问题 ;发展 方 式
我 们通 常来 讲 的城 市化 ,是指 农村 人 口迁移 到城 市或 长 必然 会提 高人 口密度 ,从 而 导致人 口集 聚 。在 我 国发展
者 是通 过建 设城 市将 农村 人 口纳入 其 中 的过 程 ,但这 是 一 城 市化 进程 的过程 中,也 出现过 诸如 禁止 发展 大城 市 、政

我国城镇化道路选择问题探讨

我国城镇化道路选择问题探讨

我国城镇化道路选择问题探讨内容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进程摆脱了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现已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阶段。

但中国走什么样的城镇化道路,是以大城市、中等城市,还是以小城镇为主一直是学术界和政策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

本文通过对中国城镇化道路选择研究进行综述,认为中国城镇化进程既应遵循世界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应符合中国特殊的国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城镇化城镇化道路选择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集聚而形成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社会观念等向城镇性质演变的过程。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发展较快,已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07年的44.9%,以每年接近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

根据世界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当前学者普遍认为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正处在诺瑟姆S型曲线的中期阶段。

今后中国城镇化将进入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究竟走什么样的城镇化道路,是选择大城市、中等城市,还是小城镇的发展模式,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

笔者围绕我国城镇化发展道路选择这一主题,在对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比较切合实际的探讨,旨在为我国未来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关于我国城镇化道路选择研究述评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实践是国家城镇发展方针及其政策的直接反映,主要体现在“政府推动”的因素要远大于“自然演变”的因素。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到种种不同因素的影响,我国对城镇化发展道路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城镇化发展道路的确定也经历了多次的调整和变化。

纵观分说,在如何选择我国城镇化发展道路的问题上,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一)小城镇论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中国城镇发展基本方针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与此相呼应,中国的城镇化首先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而非向传统意义上的大中城市转移。

1983年费孝通发表了《小城镇,大问题》的长篇报告,全国掀起了小城镇研究的热潮,以小城镇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城镇化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城镇化的主流观点,甚至被提到了“标志”、“奇迹”、“捷径”的高度。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作者: 刘艺书
作者机构: 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北京100101
出版物刊名: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页码: 51-54页
主题词: 城市化;小城镇发展模式;中等城市发展模式;大城市发展模式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我国出现了多种城市化模式。

有关城市化模式和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的探索一直未曾停止。

寻找出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发展最佳模式是城市化研究的主题。

从实践上看 ,小城镇、中等城市和大城市三种不同发展模式各有利弊 ,我们只有使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功能互补、合理并存 ,才会使我国的城市化道路越走越宽广 ,这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城市化发展实际的道路。

试论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正确选择

试论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正确选择

乡 社会 转变为现代的以 业为主 村 终于 工 导的城 市社会。 工业发 展带 来的是 产业的 空问聚集以及资 本和 人口 度集中 生产 的高 , 要素集中 所产生的聚集经济 效益有利地推动了现代城市的发 展。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城市发展之快, 变化之巨超过了以往 任何时期, 因此说工业化有利地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而城市化 的发展又给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 以大城市为主导 二)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还表现为大城市的迅速发展, 大城 市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取得了支配性的地位。在城 市化加剧发展阶段, 由于大城市在资金、 劳动力、 市场、 交通等方 面的优势, 大城市的超先增长成为一种客观必然。或者说, 由于 大城市的经济发展史更长, 经济结构更完善, 市场发育更成熟, 技术层级更高, 因此它们的积聚效应, 规模效益, 优位效益和外 部效 益比中 城市体 小 现得 更加显著, 这就使大 城市一方面数量 扶摇直上, 另一方面人 口急剧膨胀。在不同规模城市的共同发 展中, 规模经 益显著的 济效 城市优先发展是世界范围内城市化 进程的一般规律, 它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国家, 具有普遍适用性。
直接 制约农民收 平的提高, 入水 进而制约了国 求的 内需 持续扩 大。可以说, 我国现阶段扩大内需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向就是推 进城市化, 通过减少农民数量来提高农民收入。城市化已成为 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 , 因此对城市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 的 义, 意 本文通 过对我国城市化现 状与不足的 分析, 试找出 符合 城市化规律的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正确选择。
维普资讯

分/ 2 l 0
业过剩问题; 土地浪费等问题。因此, 城乡隔离政策虽然一再遭 种羁绊, 因此我国应取消城乡分立二元社会结构, 实行城乡一 到学者的批判, 但依然存留至今。可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 体化, 给农民 待遇, 农民 国民 打消 转换职业时的 种种顾虑, 那时 存在, 城市化落 工业化 后于 所引起的 种种弊端又是政 府不得不 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将形成。 面对的 现实, 这种困 在 境面前, 政府无 奈地选择了 有中国 一条 特 ( 改革现行农村土地法律制度 三) 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优先发展小城镇。 国家之所以选择小城镇优先发展的城市化模式, 是囚为担

地理科学学院《城市地理学》课程论文

地理科学学院《城市地理学》课程论文
城市化一词出现至今也有百余年历史,不同学科理解不同。在人口学上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不仅是农业人口向非农、城镇聚集,而且是城镇在空间数量、区域规模、功能作用扩大,以及城市经济关系、居民生活方式转型过程,是以工业化为动力,以人为中心,受众多因素影响的涵义广泛的从传统向现代社会变迁过程。城市总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和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是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在46%左右,中国人口中大头是农民,8亿农民是中国最大国情,全国土地面积的一半为农村集体所有,城市化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农村人口问题。因此,处理好农业人口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是城市化研究的首要问题,对于加快我国城市化步伐,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建设新农村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审视国情,我国城市化历程可划分为以下阶段:改革开放前包括城市化起步阶段、大起大落阶段和停滞阶段;改革开放后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同步发生,包括城市化恢复发展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和加速发展阶段。20世纪7O年代以前,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国并未曾正面提出“城市化”问题,有关研究也是凤毛麟角。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城市化才得到迅速发展,人们开始从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城市化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的重大作用。尽管30余年米,中国城市化理论和实践取得举世瞩目的显著成效,但从世界整体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现阶段我国城市化水平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新机遇。现代科技进步和交通通信发展,为中国特色城市化模式创新提供现实可能性;新的产业革命使中国城市经济活动和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为中国特色城市化注入新的活力;改革开放30余年持续高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为加速中国特色城市化提供强大推动力。
新标志。世界城市发展规律表明,城市化率在30%一70%之间为加速成长期。毋庸置疑,中国城市化正处于加速成长期,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先决条件。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世界制造业中心东移、民营经济快速成长、城市群带动和辐射以及政府在城市转型中的作用等,都将成为中国城市化加速成长的新动力,全面城市建设新时代姗姗来迟。未来20年,全面城市建设将迅速改变中国经济与人口版图,非同以往,具有全面城市转型、竞争、经营、管理和发展等五个新标志。

论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论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明 的过程 。 我 国 的城 市化 必须认 真考 虑满足 和规 模溢 出效 应 , 有 利 于 市 场 经 济 资源 合 理
亿万农 民 转 移 到 城 市 的 意 愿 、 需 求 和 目 的 。
配 置 , 有利 于经 济 的快速 发展 和可 持续 发展 。
农 民对 城 市文 明 的追 求 是很 高 的 , 不 是 建 设
2 . 要考虑 我 国人 口 众 多的 因 素。 有不 少
少 于 0 . 7 亩 , 所 以 , 联合 国制订 的人均 耕 地 警
人认 为 , 我 国人 口 众多 , 城市化 只能走发展 小
界 线为
.
0
8
亩。
然而 我 国在 2 X( X) 多个 县 中 ,
城镇 的道路 , 也 就 是走人 口 分 散居住 的道 路。
利 用现状 调查 表 明 : 截 止 到 19% 年 10 月 31
日 , 我 国有 耕 地 19
.
51
亿亩 , 人 均耕地
.
1
59
市 和一部 分起 点 很 高的 环境 优 美 、 交 通 便 捷 亩 。 按照 目前 的科 学 技术 水 平 测 算 , 养 活一
的小 城镇 才 能满足 。
个人 需 0 . 7 亩耕 地 , 也 就 是说人 均 耕 地 不 能
为 : 以大 中城 市 为 主 导 、 大 中小 城 市 全面 发
展 、 择优 适度 地发展小城 市 的道路。 为此 , 应
采 取 以 下有力 措施 来加速城市 化进 程 :
.
1
实现现 有 大 中城 市的 低 成本 扩 张。

国要 加速 城 市 化进 程 , 首 要 的任 务就 是 要 挖 掘现 有 大 中城 市的 潜 力 , 实现低成本 扩 张 。

论文:就地城镇化——我国未来城镇化路径的可行选择

论文:就地城镇化——我国未来城镇化路径的可行选择

就地城镇化——我国未来城镇化路径的可行选择哲学院副修生龚奥 2010202854外国语学院副修生张若愚 2010202132 一、引言到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接近53%,与此同时,大城市的‚城市病‛已经开始凸显,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却也出现了吸引力不足的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探讨一下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城镇化的模式,探讨更加符合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当前,我国已形成三种典型的城镇化模式,即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模式,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模式以及就地城镇化模式。

前两种模式已探讨比较成熟,并有相应政策。

但就地城镇化模式还未得到足够重视。

全国多个地方已经开始进行有益的探索,这对加深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认识,制定城镇化政策更加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客观实际,具有重要意义。

二、就地城镇化的概念‚就地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向大中城市迁移,而是以中小城镇为依托,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发展社会事业,提高自身素质,改变生活方式,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

它是一种‚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城镇化,因而有人将其称之为‚新型城镇化的第三条道路‛。

就地城镇化表现为:一是人口集聚程度比较高;二是生产方式上实现三次产业联动,并以二三产业为主;三是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务已经达到或接近城镇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按照现有城镇化统计体系,这些地区和居民属于农村和农民。

如果能将这些已经城镇化却未被统计为城镇的地区和居民纳入城镇,将有利于城镇化统计更符合我国当前实际,并丰富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三、就地城镇化的优势1.有利于缓解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城市病‛国际经验显示,当城镇化水平达到50%左右时,不仅是城镇化加速期,还是城镇化质量提升关键期。

当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经开始出现出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用水紧张、房价过快上涨等城市病。

此外,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

我国人口众多,不可简单照搬美国、日本等国家走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城镇化模式,在短期内把大部分农村人口集中到城市是不可能的,只有采取‚就地城市化‛的途径,建成众多的适宜人居的村镇,才能减轻大城市的压力,防治‚城市病‛。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和障碍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和障...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和障碍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和障...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和障碍王远征1950年以来,城市在中国政府的政策中的地位经历了不同阶段,城市化自90年代中后期逐渐成为理论界探讨的热点,也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的一个主要方向。

但直至目前,中国的理论界在这一问题上仍没有取得起码的共识,而有关城市化方面的政策效果也是差强人意。

许多现存的制度严重阻碍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从而使得这一问题实际上仍然只能停留在争论的阶段。

一、改革以来推进城市化的阶段性特征改革前之所以在排斥市场机制的同时阻抑城市生长,有其理论支持。

当时认为“非生产性劳动”是多余,“吃闲饭”的城市居民是社会负担,“追求物质享受”的都市生活是堕落。

城市只被作为政治中心和工业基地来发展,优遇城市的观念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决策:先是为了缓解城市福利与政府财力的矛盾,用户籍管理手段将城乡差别制度化,后来又长期挖农业补工业,压消费保积累,最后造成系统性紊乱;经济陷入高成本、高速度、低效益、低活力的循环。

农业劳力被困在有限的土地上,致使产业结构失衡不断加剧。

我国人口增长速度与城乡分割也有直接关系,积淀在农村的人口基数形成越来越重的历史负荷,城乡间的生育剪刀差至今仍然在扩大。

1958到1978年,虽然城镇人口比重从15.4%升到17.9%,但政策基调是阻止农民进城。

背离客观规律的代价巨大,可惜深入反思仍付阙如。

1980年,国务院批转《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纪要》,制定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我国进入推进城市化的阶段。

此后出现“建制城市化”或称“表面加速”的特征,即城市数量增长很快,但非农业人口比重仅有缓慢上升。

1983年起,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和整县改市政策;城市数从1978年的193 个增至1991年的479 个;城市人口比重升至26.4%,但非农业人口比重仅为18.5%。

城市对自发前来经商和务工的农民从禁阻到开放再到经济性接纳,用了约10年。

这期间有利于劳动力流动的条件,一是搞活流通等政策打开了城市农贸市场;二是企业改革的政策打开了国有企业使用农民工的市场;三是多种所有制并存政策同时扩展了商品和生产要素市场。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道路选择问题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道路选择问题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道路选择问题城市化的实质是资源和生产力在城乡之间再配置的过程。

综合各种观点可以发现,关于选择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大都市圈战略",源于对日本和拉美国家城市化经验的借鉴;二是"大城市道路",有关模型分析证明,人口规模在1百万-4百万之间的城市,其成本收益最合理;三是"优先发展人口低于30万的中小城市",因为人口少于30万的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产出比不合理;四是"优先发展县级城关镇",因为这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有利于辐射带动周围农村地区发展;五是"小城镇,大战略",20年的改革开放之中县以下建制镇受旧体制约束最少,发展最快,应该加强规范引导,而不能抑制。

其他的争论主要有"集中型的大中城市与分散型的小城镇"之争,"城关镇与建制镇"之争;另外,还有多元模式的主张等。

结合增长极理论和中心地学说,最终认为,根据我国各个地区的特点和中国城市化发展现存的重大问题,城市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支持城市间及周边地区基础设施共建,引导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逐步辐射边缘中小城镇,形成规模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网络体系"。

所谓中心城市,指的是在政治经济、文教科技、商业服务、交通运输、金融信息等方面都具有吸引力和辐射力的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城市。

根据其空间的影响范围,该道路及其影响具体表现为:第一,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它具有中小城市无法相比的优越发展条件。

中心城市相对于周边中、小城市,具有规模优势、市场优势、信息优势、人才优势、基础设施优势等,正是这些优势的吸引,使得区域中的二、三产业,人口、人才,原料、资金和科学技术向中心城市集聚,使得中心城市比周边中、小城市具有更大的集聚经济效应。

浅论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一)

浅论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一)

浅论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一)论文关键词:中小城市;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论文摘要: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向工业化、城市化转变的过程,我国在向现代化转变过程中,既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的道路,也不能重蹈“拉美陷阱”的覆辙,把主要精力放到大城市的发展上,而是要正确分析本国国情,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面对国内存在的重大问题,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优先发展中小城市,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从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进程看,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实质上就是由传统的农业国演变为现代工业化国家的过程。

就是变农业人口、农村人口为主体为非农业人口为主体、城镇人口为主体的过程。

一个国家城镇化的程度体现着该国家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鉴于各国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笔者认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实现向工业化、城镇化转变,应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需优先发展中小城市,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一、优先发展中小城市,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1从历史角度看,我国农业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绝对优势,农村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主阵地,城市只是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而存在,其经济功能的主导地位没有显现出来。

直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人口比重仍不到20%,广大农村仍处于相对落后状态,80%农民仍处于靠手工劳动挣饭吃的较为原始的农业状态,同时,这时的城市大多为生产型城市,城市功能不够健全,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不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制定了“两个大局”的发展战略,通过改革开放,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沿海地区迅速崛起,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地方工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城乡界限被逐步打破。

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区一批中小城市迅速崛起,这种转变不仅大大提高了该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而且有力地促进了该地区中心城市迅速发展和农村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摘要:21世纪以来,中国步入了一个新的世界经济发展纪元。

伴随着国内工业化的展开,城市化也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新的进程。

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最初的恢复、起伏波动的发展到如今发展停滞不前,难以融入全球经济化的浪潮。

中国城市化的战略的调整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未来中国的城市化应该以全球经济全球化为契机,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城市发展体制,解决城市发展中和城市化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制定科学的城市发展政策,着力发展大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提升和完善城市职能,解决存在的城市问题。

由此加快中国城市道路的选择和建设。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原理;城市问题;城市发展在谈到现代城市的产生时,恩格斯曾经做过的这样的描述:“大工企业需要许多工人在一个建筑物里共同的劳动;这些工人必须住在近处,甚至在不大的工厂近旁,他们也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

他们都有一定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还需要更多的人,于是手工业者、裁缝、木匠等都搬到了这里来。

于是就这样村镇变成了小城市。

①城市的产生正是基于防卫安全和这种生产力发展而形成的。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城市进程加快,于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一词最早于1867年被西班牙工程师塞达首先提出。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

城市化反映的是乡村变为城镇的一种复杂过程。

包括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或者迁移的过程包含了社会、人口、空间、经济转换等多方面的内容。

城市化的过程包含了城市之间的基本转型: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人口结构的转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的转型),生存空间由乡村转为城市(地域空间的转型),乡村生活方式转为城市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型).从1949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图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年份总人口(万人)城镇人口(万人)城市化水平(%)1950 55196 6169 11.21955 61465 8285 13.51960 66207 13073 19.71965 72538 13045 18.01970 82992 14424 17.41975 92420 16030 17.31980 980705 19140 19.41985 105851 25094 23.71990 114333 30191 26.41995 12121 45906 29.02000 126743 45096 36.22004 129988 54283 41.8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41》和中国统计年鉴2005》。

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选择论文

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选择论文

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摘要本文从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出发,然后结合区域的“城市性”视角,重新理解城市化的深刻涵,并提出了两条城市化道路:一是人口转移型城市城市化道路,二是结构转换型城市化道路。

最后从中国的国情从发,总结出如今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选择,应是走人口转移和结构转型并存的“双轨”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关键字:城市化;区域的“城市性”;新型发展道路一、中国城市化现状在2013年末中国人口普查时,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3.73%,虽然城镇常住人口超过农村人口,但是仍有约6.5亿农村人口。

将来,根据有关专家的推算,中国将来人口的峰值是达到15亿,达到高峰以后人口就开始逐步递减了,即使中国的人口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目标实现的时候,我们按照城市化65%的城市化来算,那个时候农村还有5.25亿人口,但是这种大趋势是清楚的,现代化体现在城市化,使全体农村都能够过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此外,我国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样的,城市化也应该走新型道路。

但是近十年来,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看,什么是新型城市化道路,如何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严格讲来并没有搞清楚,而城市化却在政府主导下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已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城市病”。

因此,搞清楚什么是新型城市化道路,慎重地选择我国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重大问题。

二、城市化的含义与区域的“城市性”(一)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涉及人口、地理、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关于城市化的含义,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

可以说,城市化是相关学科都极为关注,而含义或定义又最不统一的概念。

人口学给城市化的定义,流行的是美国人口学家威尔逊主编的《人口词典》的解释:“人口城市化即指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的现象。

”显然,他们强调“人口城市化”。

也有的人口学家直接用“城市化”替代“人口城市化”,如美国著名人口学者赫茨勒就这样说:“城市化,就是人口从乡村地区流向大城市以及人口在城市的集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地理学》论文题目: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学院:专业:姓名:学号: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关键词中小城市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摘要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向工业化、城市化转变的过程,我国在向现代化转变过程中,既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的道路,也不能重蹈“拉美陷阱”的覆辙,把主要精力放到大城市的发展上,而是要正确分析本国国情,立足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面对国內存在的重大问题,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优先发展中小城市,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从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进程看,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实质上就是由传统的农业国演变为现代工业化国家的过程。

就是变农业人口、农村人口为主体为非农业人口为主体、城镇人口为主体的过程。

一个国家城镇化的程度体现着该国家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工业化、城市化是人类文明演变进程中在近代的孪生骄子。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物化。

鉴于各国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学生认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立足于全球化背景,实现向工业化、城镇化转变,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需优先发展中小城市,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下面学生就来谈谈学生的看法。

一、优先发展中小城市,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1.从历史角度看,我国农业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绝对优势,农村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主阵地,城市只是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而存在,其经济功能的主导地位没有显现出来。

直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人口比重仍不到20%,广大农村仍处于相对落后状态,80%农民仍处于靠手工劳动挣饭吃的较为原始的农业状态,同时,这时的城市大多为生产型城市,城市功能不够健全,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不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制定了“两个大局”的发展战略,通过改革开放,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沿海地区迅速崛起,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地方工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城乡界限被逐步打破。

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区一批中小城市迅速崛起,这种转变不仅大大提高了该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而且有力地促进了该地区中心城市迅速发展和农村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2.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水平和程度的高低背后必然与资金、资源、人口素质等因素息息相关。

高度的现代化,发达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必须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丰富的资源投入和高素质的人才作为支撑。

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优先发展大城市,这些条件都不具备,无论是从资金实力、资源消耗和人才素质方面,都不能满足全面发展大城市的需求,也就像大学虽然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但必须由上过中学的人进来才能适应,小学生上大学不仅不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反而会砸大学的牌子。

我们只有走优先发展中小城市的道路,通过中小城市的发展,筹集资金、培养人才、积累经验,打下牢固而坚实的客观物质基础,才能使这种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否则的话,就会重蹈“拉美陷阱”的覆辙。

3.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起点低,基础差,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面对这一现实我们只有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区域性特色经济,形成诸多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中小城镇,不断提升它们的综合实力,并引导它们逐步融入全国性的市场体系,确立不同的市场分工定位,逐步形成以广大农村为基础、以中小城市为支撑、以大城市为引领的大中小城市发展相互协调、以城乡发展相互支持的现代化进程新格局。

二、优先发展中小城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由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所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工业化程度已进人中期阶段,城镇化水平已超过40%,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从整体上进人小康阶段,但是,这一阶段的发展是在“两个大局”第一步思想指导下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

以外延扩大再生产的粗放型发展为主要方式的前提下实现的。

在当时条件下采取这种战略和发展方式是必要的,有一定的合理性。

可如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在我们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当前我国基尼系数已超过世界公认的0.4的临界值,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就是典型表现。

通过城市的街道上维持治安,并作出了一定的努力来改进排水管道和教育,维持环境卫生[1]等举措,大力发展中小城市,第一,可以分流相当一部分进城人口,减轻大城市的人口和就业压力,降低城市人均居住成本(因为大城市的人均居住成本要远远高于中小城市),优化城市居住环境;第二,可以缩小大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巨大落差,在二者之间形成一个缓冲带,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奠定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形成城乡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第三,“市面愈盛则交涉愈多”[2],在我国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力发展中小城市,更有着特殊意义。

三、大力发展中小城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1.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农业增产,是发展农业经济,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

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人才。

首先从政策方面,就目前情况看,党中央统揽全局,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制定了一整套惠农政策,提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的大政方针和“多争、少取”的总的指导原则,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扫除了政策性障碍,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政治氛围,其次,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业反哺农业”整体框架内,中小城市无论从社会关系、产业结构、文化传统、心理倾向等各方面都比大城市对农村有更大的亲和力,在带动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更大的比较优势。

中小城市人员之间关系往来更加密切,产业结构之间更容易协调,各地资源优势更容易发挥与共享,更容易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链条,文化传统更容易融合,心理素质更容易适应,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模式更容易构建,更容易形成较为牢固的利益共同体。

这种利益共同体的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城市资金、人才、科技等生产要素向农村转移,从而对农村经济和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解决“三农”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大幅度减少农村人口数量,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把大批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从而提高农村人均资源占有率。

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西方国家在这一转化过程中,由于其具有工业化的早发优势,其工业产品有较大的销售空间,从而对劳动力的需求强劲。

同时,其农村人口基数小,农村人口转移后都能找到较为合适的工作,获得较为稳定的生活来源。

这两个方面的优势对农业人口形成强劲的“拉力”,靠这“拉力”把农村劳动力吸引进城,使城市人口急剧膨胀而形成诸多经济中心,逐步发展成为大城市或特大城市。

但是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工业化起步较晚,城市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不足,对农村劳动力“拉力”不够强劲,同时农村人口基数大,劳动力转移任务繁重。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从整个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至少有1亿人口,并且据统计每年新增加农村劳动力750 万~800 万人,而我国每年各种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最多为200 万~300 万人[3],这样繁重的转移压力,仅靠少数大城市承担是远远不够的,况且城市本身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也面临下岗工人再就业和新增人口初次就业的沉重压力。

同时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而带来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目标也都趋向大中城市,这部分人的综合素质整体上普遍高于农村直接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对农村劳动力在大中城市就业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

从目前全国近两亿农民工的流向来看,有大约60%流向中小城市和乡镇企业,只有不足40%的流向大城市。

其中能在此找到稳定的工作并能置业落户者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只能寄居于城市,从事一些高强度、高风险、重体力、无保障的临时性工作,并长期像候鸟一样游离于城乡之间,形成中国特有的春节期间一年一度的民工潮和春运奇观。

这里面固然有政策和体制方面的因素,但是高昂的进入成本和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及大城市对人才素质的较高要求,使他们不能在城市安家落户。

然而,由于受城市文明的熏陶和诱惑,一些人的进城冲动并没有泯灭,退而求其次,把目标定格在与自己各方面条件比较适应的靠近家乡中小城市。

部分人开始在县城置产兴业、安家落户:有的把父母子女安排在这里上学、守院,自己仍外出务工经商;有的干脆扎根创业。

笔者在豫东几个农民工输出大县调查,目前已有10%左右的农民工在县城置有房地产,而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加,约有15% 20%的外出务工人员把子女安排到县城上学。

5%~8%的人开始回乡创业。

对照以上两种进城方式我们不难看出,前一种转移是暂时性的,可逆的,转移出来的大多是农村青壮年,是农村劳动力的主体,他们在从城市取得一定工资性收入的同时,却把老人孩子等巨大包袱甩给了农村,形成许多空巢家庭和留守儿童,引发了老人赡养和儿童教育这一巨大的社会问题。

家中的责任田大多采取自我粗放耕种而不作转包,传统的家庭饲养等副业也被搁置。

这些问题的存在。

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一定的消极作用。

同时,这部分人在城市无固定居所,流动性强。

也给城市管理增加了一定难度。

后一种转移,是稳定的长期的,一般是不可逆的,转移大多是举家迁入城市,其子女上学多以此为跳板向更大城市转移,至少也会以不同方式在迁入地就业。

责任田大多采取转租承包的方式,由他人集中耕种,有利于土地规模经营。

且老人的赡养和子女教育问题也都能得到较好的解决,给农村带来的包袱较少,由于在城市有固定居所,更有利于城市管理。

这一现象,如果当地政府制定正确的优惠政策加以正确引导和扶持,必将对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开辟新的能产生实实在在效果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学生认为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在全球化背景下,向现代化、城市化过渡的进程中,需优先发展中小城市,努力壮大经济实力,才能最终形成以农村为基础,以中小城市为支撑,以大城市为引领的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格局,从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市化道路,从而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贡献。

[1] )《海关十年报告》(江汉关),李策译自英文本。

[2]《张文襄公全集》,中国书店1990年影印本,第870页。

[3]社区中国,/contents/1784/48341.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