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应用

合集下载

高中区域地理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与地形剖面图

高中区域地理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与地形剖面图
公路、 线修筑的原则,避免通过陡崖、沼泽、永久冻土区、
铁路线 地下溶洞区等,尽量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 建设成本,并保证运行安全
引水 线路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
线路 势使水自流
输油 管线
线路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3)选面
农业生 产布局
工业区、 居民区 选址
(5)看特殊:几条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如辛地;两条数值不等 的等值线中间出现闭合等值线,应遵循 “___大__于__大__的__,__小__于__小__的____”的判读原则来确定其海拔,如图 中壬地海拔 0 米<H 壬<100 米,癸地海拔 200 米<H 癸<300 米。
3.地形剖面图 (1)特点:可直观显示出某条剖面线上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状 况。 (2)应用示例:图中沿 AB 剖面线的地势变化状况是地势先升高、 后降低,在盆地底部向 B 地势又是先升高再降低。
间,相对高度是一个定值(100 米)
特征
含义
闭合曲线
等高线均为__闭__合___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 图上完全呈现出来(如图中等高线 C)
一般不相交,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陡崖处,等高线可以
重叠为陡崖 __重__合___
疏缓密陡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__陡__缓___,两条等高线之间 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表示坡度愈___缓____;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1.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地
1.能够熟练地在等高线图上读出 一地的绝对高度,计算两地的相
形判读及计算。
对高度。
2.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河流 流向、气候特征。
2.能够利用等高线地形图,描
述地形特征。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高中地理地形的绘制和判断

高中地理地形的绘制和判断

非常地理说:地形剖面图是高考地理出题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按一定比例沿着地表某一方向所作的垂直断面图,它能更直观地显示垂直方向的地面起伏和坡度陡缓一、绘制地形剖面图水平比例尺:1:200000垂直比例尺:1:50000步骤:(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选择剖面线(图中AB线)。

(2)确定剖面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比例尺相同,垂直比例尺通常较水平比例尺大若干倍。

(3)把剖面线与等高线的各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按水平比例尺转绘在水平坐标上,得到各对应点的纵垂线。

在图上绘制“水平线段”要与剖面线等长,以保持原图的水平比例尺不变。

(4)在纵坐标上引出各对应点海拔高度的水平线,确定与各对应点纵垂线的相交点。

(5)对照等高线地形图的地表形态,把最终确定的相交点用曲线连接起来,在图中做必要的注记(例如比例尺、高度等),即为沿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

二、判读地形剖面图1.用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形特征判读地形剖面图时,首先要“定量”阅读,从纵坐标的标高读出剖面线最高点和次高点、最低点和次低点的海拔高度;其次要进行“定性”分析,从剖面线的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弯曲走向和坡度陡缓等判断出具体的地形类型。

2.用地形剖面图判断区域特征判断区域特征的地形剖面图大致可以分为:沿纬线方向的地形剖面图、沿经线方向的地形剖面图、东北——西南方向的地形剖面图、西北——东南方向的地形剖面图、沿河流的地形剖面图、沿交通线的地形剖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简化图共七类。

地形剖面图是判断某区域的信息载体,一般以剖面线附近或“以线带面”来判断该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判读时首先要充分利用地形剖面图中的信息,根据试题提供的经纬度、地形起伏、海拔高度、海陆位置等要素作出区域判断;其次再解答剖面线所经的大洲、国家或地区的领土组成、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自然带、人类生产活动等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问题。

高中地理核心考点3: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高中地理核心考点3: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高中地理核心考点3: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一、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和基本地形类型的判断1.判断地形部位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和延伸方向、数值大小,可判断出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部位。

如下图所示:2.判断基本地形类型二、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常见计算和数值判断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 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H相)/100 m。

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1)陡崖的相对高度。

ΔH的取值范围:(n-1)d≤ΔH<(n+1)d。

(2)陡崖的绝对高度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

(注: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4.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1)估算方法: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米<H<(n+1)d米。

(2)例证:如图所示,求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A、B两点之间有3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利用公式可得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米<H<400米。

5.判断闭合等高线区域内的海拔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有时会出现局部的闭合区域,可依据“大于大值,小于小值”规律来判断。

例: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较低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图中A区域海拔低于300米,高于200米,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较高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丘,如图中B区域海拔高于400米(低于500米),为小山丘。

高考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

高考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

高考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根据历年高考失分比较多的科目,为考生总结了一些答题注意细节及经验,请考生一定注意,以免丢分不该丢失的分数而追悔莫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一、经纬网图的判读及应用1.常用经纬网图的判读类型侧视图俯视图常见演变简图截取一段纬线,在其上标注经度截取一段经线,在其上标注纬度截取极地投影图中的一部分判读要领横线(或弧线)一般代表纬线,由南向北增大为北纬度,反之为南纬度竖线(或弧线)一般代表经线,由西向东增大为东经度,反之为西经度同一幅经纬网图中相邻的两条经(纬)线之间经(纬)度差一般是相等的关注经纬线的表现形式:纬线为圆弧线,经线则是从圆心出发的射线。

判断圆心是北极点还是南极点,确定纬线是南纬度还是北纬度依据自转方向及经线经度值的变化特征,确定经线是西经度还是东经度。

2.经纬网的应用定方向(1)定南北: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2)定东西:同是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是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 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则要看两点的经度和,若经度和小于180° ,则东经的在东,西经的在西;若经度和大于180° ,则东经的在西,西经的在东定距离(1)任一经线上:纬度1°的间隔长度都相等,约是 111 千米。

(2)任一纬线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的计算公式为:111 千米·cos θ ( θ为该经线的纬度数)(3)不同经线和纬线上:计算两点间距离时可进行估算。

一是可以先假设两点的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二是可以先算出比例尺,进而计算出两点间距离定范围(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度数相同的地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特别提醒: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等高线地形图剖面图的绘制

等高线地形图剖面图的绘制

等高线地形图剖面图的绘制及剖面线的判断等高线地形图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在考题中常以做某条线的剖面图、剖面线的判断、通视问题和判断坡度陡缓等形式出现。

一、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例说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如图1中AB)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的地势起伏状况。

地形剖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绘制主要步骤如下:1.确定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通常水平比例尺与原图比例尺一致(也可放大为原来的2倍、3倍),而垂直比例尺一般比水平比例尺扩大5~20倍,常见的是扩大10倍。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画出剖面方向线AB,按AB的长度绘一条水平线作为剖面基线(若剖面图与地形图的水平比例尺相同,则图1、图2两图中的AB线长度相等),并确定基线所代表的高程。

基线高程一般略低于图上最低高程。

3.作基线的平行线。

平行线的间隔按垂直比例尺和等高距计算。

如图2:等高距为10米,垂直比例尺为1︰5000,则平行线间隔为2毫米,并在平行线一边注明其所代表的高程,如200米……。

4.在地形图上沿剖面线AB量出A—1、1—2……各段距离,并把他们标注在剖面基线AB上,得1、2……各点。

通过这些点作基线的垂线,垂线的端点按各点的高程决定。

如6点的高程是200米,则剖面图上过6点的垂线端点在代表200米的平行线上。

5.将各垂线的端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即成剖面图。

二、剖面线的判定方法确定某一剖面图沿哪条剖面线绘制的方法是:一观大势:粗略地观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如山峰、鞍部、悬崖)穿过的最高和最低等高线等,看剖面图是否与等高线图吻合。

,二找关键:注意找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如起点、中点、终点等,这些点在等高线图上的高度与剖面图上的高度是否一致。

三细分析:注意观察剖面线与最高或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仔细分析....其在剖面图上是否得到正确反映。

剖面线与最高等高线相交的点的区域高度应该小于最高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和,而与最低等高线相交的点的区域高度应该大于最低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差。

绘制地形剖面图及应用教案

绘制地形剖面图及应用教案

为例,说明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步骤:。

厘米表示问画出地形剖面图首先,可粗略地观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如山峰、盆地等)的最高等高线、最低等高线等,GH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地形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通常哪个更大些?抓住剖面的各控制点进行判断,从剖面可看出,一端起点约100米,其邻米,第二高峰为500多米,另一端点为300多米。

点位于两山之间应为鞍部。

(3)垂直比例尺更大一些。

地形剖面图能直观地表示地面的垂直变化。

根据等高线图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在确定两地、土三个地点中清晰地观察经过点之间没有障碍,可以清晰地观察。

最后,从剖面图上可以看出G地到H点之间没地势变化最符合的剖面图是及其地形剖面示意图作地形剖面图,成果分别为乙图和丙图。

据此回(1)该地的地形是A.山峰B.山脊C.山谷D.鞍部(2)①地比②地A.海拔高,坡度大B.海拔高,坡度小C.海拔低,坡度大D.海拔低,坡度小(3)③地位于④地的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经济林种植和适度对你的地形划分和土地利用方该点海拔约-参的之间的山坡,坡度中等,不宜开垦,但是可以适度发展果的山前地带,地势较平缓,可以适度发展种植业。

(4)见图2-2-46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瞭望塔,在①②③④的选址方案中,瞭望范围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 第1题,图中的规划公路经过的最低点海拔为0~100米,最高点为100~以相对高差为0~200米;规划公路的走向为西北—东南;根据图中比例尺可知,规划公路的右图中地形剖面图与左图中相对应的剖面线是( ) D B.EF C.MP线 D.LN线。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判读和应用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判读和应用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判读与应用一、知识讲解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第一步:确定剖面线。

在等高线图上画出一条剖面线(可能为已知,如下图中的A—B)。

第二步:建坐标。

纵坐标表示高度,横坐标表示水平距离。

第三步:确立比例尺。

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

第四步:描点。

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或仅描关键点,如最高点、最低点)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转绘到坐标图中。

第五步:连线。

用光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间的升降趋势(如图中8′、9′两点高度相同,两者之间为河谷,地势较低)。

AB间的剖面图如下:提示(1)地形剖面图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往往与原图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可根据要求确定。

(2)地形剖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它在平整土地,修建渠道,建筑铁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量的依据。

2.判断地形剖面图是否准确的关键点(如下图,单位:m)(1)看起止点海拔是否准确A在200m~250m之间,B在250m~300m之间。

(2)看极值点是否准确a在250m~300m之间;b在150m~200m之间;c在350m~400m之间。

(3)看地势起伏是否一致从A到B经过了升高—降低—迅速升高—缓慢降低的过程。

3.确定是否通视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

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

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

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如下图)拓展利用剖面图判定河流流向受河流侵蚀作用影响,上游横剖面图上河谷呈“V”型;下游沉积作用明显,河谷呈“U”型。

由此可判定河流上下游关系及河流流向。

二、考点分析考向一地形剖面图的判读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m),回答1~2题。

高中地理课件-006地形剖面

高中地理课件-006地形剖面
A
通视问题
观测点与目标点之间的视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阻挡,即为通视良好。有时,由于 山峰、山岭、山脊、凸形坡等阻挡了视线,造成不能通视。关于通视的题目可通过作 地形剖面图来解决。作过观测点和目标物的地形剖面图,在地形剖面图上将两点用直 线相连,直线不穿过地势起伏变化线,则两点之间可相互通视。如图212的等高线地 形图中(单位:米),SE之间通视,而SF之间不通视,ST之间也不通视。
G
H
300
.
. . 200
100
. .. . .
2.地形剖面图中剖面线的判定方法
对于已经绘出的剖面图,如何确定在原等高线地形图上是沿哪条剖面线绘制的,主要抓住 以下“三看”:
图211
看起止点海拔是否准确
A在200—250m之间,B在 250—300m之间
看极值点是否准确
a在250—300m之间; b在150—200m之间; c在350—400m之间
看地势起伏是否一致
从A到B经过了升高—降 低—迅速升高—缓慢降 低过程
地形剖面图的作用
帮助我们直观的了解和判断已知方向某一区间 的地势起情况。
帮助我们了解野外考察时观测点的通视情况。
凹坡和凸坡
凹坡:上密下疏是凹坡视野好。
凸坡:上疏下密是凸坡视野不好。利于军事埋伏
读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 能看见的点是 ?
A.a地能看到b地
B.b地能看到c地
C.d地能看到c地
D.a地能看到d地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1.图1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判断从甲、乙、丙、丁四个方 向看到的景象,分别是( C )
A.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
B.③④①② D.③①②④

高中地理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高中地理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高中地理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一.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它的绘制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绘制地形剖面图的主要步骤有以下几点。

1.定线:确定需要了解的剖面方向,并画出剖面基线,如下图所示的AB线。

2.找点:找出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剖面线与河流的交点、剖面线与山顶或山谷的交点,这些点均为控制剖面图上相应地点高程的控制点,如图所示1~15个点。

3.取尺:根据要求,选取确定地形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一般水平比例尺与原等高线地形图的比例尺相同,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等高线地形图比例尺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如图所示的垂直比例尺就为水平比例尺的20倍。

4.画矩形并作平行线与垂直虚线:平行线是在所要画的剖面图上按垂直高程(如图所示0米、250米、750米……)引出来的,垂直虚线是从剖面图AB与等高线的每个交点上开始,向矩形底边(如图所示的MN)引出的垂线。

5.定位:依据原图中控制点的高程,确定剖面图中点位,如图所示中的。

6.点点相连:用平滑曲线从点1’一直连到点15’,即得AB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

7.注意点:连接海拔相等的相邻两点时要注意分析等高线地形图上原两点间的地势高低走势及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从而做到准确平滑过渡。

二.地形剖面图的应用根据等高线图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在平整土地、修筑渠道、修建大堤、建设铁路和公路等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工程量的依据。

例题:读下图(单位:米),完成(1)在图中标注出该区域的最高点(以H表示),该点海拔约__________米。

(2)在地形图下的网格中,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

(3)在剖面图上标出M、N两点,将地形分成三类,分别实行封山育林、经济林种植和适度规模的农业种植。

对你的地形划分和土地利用方案加以简要说明。

(4)在图示区域内,拟修建一个小型水库。

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高中地理知识点: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的定义地形剖面图:以等高线地形图某条剖面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直观地反映出地出上沿剖面线方向的地势的起伏状况。

◎地形剖面图的知识扩展以等高线地形图某条剖面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直观地反映出地出上沿剖面线方向的地势的起伏状况。

1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步骤:第一步:根据剖面线的水平距离和沿剖面线的高度差确定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其中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相同,而垂直比例尺一般比原图大。

第二步:绘制水平基线和垂直高度坐标。

水平基线的长度宜和剖面线相同,坐标上标注的高度宜和等高线上的海拔相同。

第三步:把剖面线和等高线的各个交点确定在水平基线上,并标注在相应的高度坐标上。

第四步:把确定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2地形剖面图的画法方法一:引垂直线法方法二:量距离法3基本的地形的剖面特征(1)鞍部的剖面特征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沿不同方向对鞍部作剖面图,可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地形剖面图。

沿两座山峰连线方向看,两边高,中间低;沿垂直于两座山峰连线方向(为山谷)看,两边低,中间高。

(2)山谷的剖面特征(3)山脊的剖面特征(4)山顶的剖面特征4、判读方法:(1)识别地形剖面图的水平、垂直比例大小;(2)根据题目条件和图像形态或区域位置信息,判断经纬度位置;(3)与相关的分布图、特征示意图的知识进行联系,分析作答。

5、地形剖面图绘制应注意的问题确定地形剖面图的垂直比例尺及水平比例尺是绘图中的难点及重点,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

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一致。

在新图中绘水平线MN,按水平比例尺的大小定出剖面范围为横坐标,按垂直比例尺的大小,绘出纵坐标。

6、两点间的直视问题直视问题可以通过作地形剖面图进行判断,在地形剖面图上由观测点的投射点向目标点的投射点绘直线,若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直视良好,否则不能直视。

如下图所示,由点s′向点c′绘直线,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直视良好。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一、专题讲解地形剖面图的绘制(1)定线:确定需要绘制的剖面方向,并画出剖面基线,如下图所示的PQ线。

(2)找点:找出剖面基线PQ与等值线(等高线、等深线)的所有交点,这些点均是为了控制剖面图上相应地点的高程,故将这些点称为控制点,如图所示A点到M 点。

(3)取尺:根据要求选取地形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一般来说,水平比例尺与原等高线地形图的比例尺相同,垂直比例尺可以是原等高线地形图比例尺的5倍、10倍、15倍、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图示的垂直比例尺就为水平比例尺的10倍。

(4)画矩形并作平行线与垂直虚线:平行线是在所要画的剖面图上按垂直高程(如图所示0米、100米、200米……)引出来的,垂直虚线是从剖面线PQ上的各控制点向矩形底边引出垂线。

(5)定位:依据原图中控制点的高程,确定剖面图中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A′点至M′点。

(6)点点相连:用平滑曲线从P′点一直连到Q′点,即得PQ线的地形剖面图。

二、同步训练图是“某大洲沿35°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下列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受秘鲁寒流影响,a处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渔场B.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作用,b处多火山、地震C.受地形地势影响,c处呈现荒漠景观D.d 处比c处水循环更加活跃2.流经e海域的洋流A.由高纬流向低纬B.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洋流C.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D.与a海域洋流性质相同【解析】1.CD 该剖面沿35°纬线所作,再结合图中的经度信息,可知该地为北美洲;秘鲁寒流位于南半球;b处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c 处地形较为闭塞,受海洋影响小,呈现荒漠景观;c处的降水量小,水循环也没有d处活跃。

2.流经e海域的洋流为墨西哥湾暖流,该洋流由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流,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洋流,对沿岸地壳有增温增湿的作用;而a处为向南流的寒流。

高中地理: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应用

高中地理: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应用

高中地理: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应用一、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地形剖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其绘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剖面线。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题目要求,在要作剖面线的两点之间作一条直线,作为等高线地形图的剖面线。

2.确定比例尺。

一般来说,剖面线的水平比例尺多采用原图的比例尺(有特殊要求时除外);垂直比例尺应视图中地形的起伏状况而定,一般来说,为了使剖面图所表达的地形起伏更加明显,垂直比例尺大多都要适当放大。

3.建立剖面图坐标体系。

①确定剖面图的水平基线。

因为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一致,所以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与剖面图长度相等。

②确定纵坐标轴的高程。

纵轴的高程应根据垂直比例尺确定,但图上的高程间距要与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相等,标出各高程的数值,并通过各高程点作平行于剖面图基线的高程线。

4.找出等高线地形图中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量出各点之间的距离,并将其转绘到剖面图基线的相应位置上。

另外,等高线之间的地势最高点或最低点(如山顶、河谷)也要标出。

5.过转绘到剖面图基线上的各点作基线的垂线,标出各垂线与相应高程线的交点。

6.把各交点用一条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在剖面图的下方,标出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二、根据剖面图确定剖面线的方法确定地形剖面图是沿哪条剖面线绘制出来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可粗略地观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如山峰、盆地等)的最高等高线、最低等高线等,看剖面图与等高线图是否一致。

其次,注意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如起点、中点、终点等,看这些点在等高线图上的高度与剖面线的高度是否相同。

第三,注意观察剖面线与最高(或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在剖面图上是否得到正确的反映。

三、应用地形剖面图能直观地表示地面的垂直变化。

根据等高线图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在确定两地间的通视状况、土地的开发利用、施工建设等方面用处很大。

四、典型例题读下图(单位:米),完成下列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应用
一、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地形剖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其绘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剖面线。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题目要求,在要作剖面线的两点之间作一条直线,作为等高线地形图的剖面线。

2.确定比例尺。

一般来说,剖面线的水平比例尺多采用原图的比例尺(有特殊要求时除外);垂直比例尺应视图中地形的起伏状况而定,一般来说,为了使剖面图所表达的地形起伏更加明显,垂直比例尺大多都要适当放大。

3.建立剖面图坐标体系。

①确定剖面图的水平基线。

因为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一致,所以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与剖面图长度相等。

②确定纵坐标轴的高程。

纵轴的高程应根据垂直比例尺确定,但图上的高程间距要与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相等,标出各高程的数值,并通过各高程点作平行于剖面图基线的高程线。

4.找出等高线地形图中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量出各点之间的距离,并将其转绘到剖面图基线的相应位置上。

另外,等高线之间的地势最高点或最低点(如山顶、河谷)也要标出。

5.过转绘到剖面图基线上的各点作基线的垂线,标出各垂线与相应高程线的交点。

6.把各交点用一条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在剖面图的下方,标出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二、根据剖面图确定剖面线的方法
确定地形剖面图是沿哪条剖面线绘制出来的,基本思路是:
首先,可粗略地观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如山峰、盆地等)的最高等高线、最低等高线等,看剖面图与等高线图是否一致。

其次,注意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如起点、中点、终点等,看这些点在等高线图上的高度与剖面线的高度是否相同。

第三,注意观察剖面线与最高(或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在剖面图上是否得到正确的反映。

三、应用
地形剖面图能直观地表示地面的垂直变化。

根据等高线图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在确定两地间的通视状况、土地的开发利用、施工建设等方面用处很大。

四、典型例题
读下图(单位:米),完成下列要求。

(1)在地形图下的网格中,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

(2)在剖面图上标出M、N两点,将地形分成三类,分别实行封山育林、经济林种植和适度规模的农业种植。

请对你的地形划分和土地利用方案加以简要说明。

解析:
(1)根据图中的数据可判断出该图的等高距为50米。

因为剖面线和剖面图坐标系都已给出。

首先,要做的是标出纵坐标轴的高程。

因为剖面线的最低点为150米,最高点的高度在550~600米之间,据此可标出纵坐标轴的高程。

第二,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转绘到剖面图基线的相应位置,另外也要将最高点的位置标出(在两条550米等高线之间即可)。

第三,通过基线上的各点作基线的垂线,标出各垂线与相应高程线的交点,最高点的海拔高度在550~600米之间。

最后,将各点用一条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得到了我们想要的地形剖面图(见下图)。

同时要标出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2)M、N两点的海拔分别为350米和250米(参见上图)。

就剖面线所在的山坡看,高于M的坡度较陡,应该实行封山育林。

在MN之间的山坡,坡度中等,不宜开垦,但是可以适度发展果树种植。

低于N的山前地带,地势较平缓,可以适度发展种植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