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的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注】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注】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于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在鹿门山辟一住处。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从听觉角度写环境,上句以钟鸣表现山寺安静,下句突出渡口喧闹,对照鲜明。

B.领联写人们沿江回到江边小村,引出我乘坐小舟归向鹿门山;同为归,然心情有别。

C.这首诗按照时空顺序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用作者行踪把二者巧妙连接在一起。

D.诗中“幽人”指庞德公,也是作者自况,表现了他喜爱并主动追求隐逸生活的天性。

15孟浩然提俱诗歌创作中“抒情言志、表情达意不必太直露,要有弦外之音、象外之旨”。这首诗是怎体现他的创作理论的?请结合全诗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4.D(“喜爱并主动追求隐逸生活的天性”错误,从诗人经历可知其隐居是无奈之举。)

15.(1)首联上下句将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暗含对禅境的喜爱。(2)颔联通过“人”与“我”的比衬,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3)颈联写诗人陶醉于大自然,忘情于山间美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4)尾联写鹿门山山林寂寥,只有幽人独居,诗人恬淡超脱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

【注解】:

1、渔梁:在襄阳东、离鹿门很近。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阅读答案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阅读答案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阅读答案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阅读答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都要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什么类型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孟浩然《夜归鹿门歌》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夜归鹿门歌①

[唐]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注]鹿门,山名,在襄阳。庞公指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不就,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回。

1.这首诗的体裁属于___________。(1分)

2.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歌开篇两句写渡头的.喧闹,是为了反衬鹿门山中的幽静和诗人内心的孤独。

B.“人向江村”,“余归鹿门”,这样的比照暗含着诗人隐逸的志趣。

C.“岩扉松径”与前句“栖隐处”相照应,是表现隐逸生活典型的意象场景。

D.诗歌最后一句中的“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塑造了一个孤高的隐者形象。

3.简析“鹿门月照开烟树”一句中“开”字的妙处。(4分)

参考答案:

1.古体诗

2.A

3.“开”字将月光照射下,烟雾笼罩的山林由朦胧而赫然清晰地动

态过程凸现出来,用词生动,意境全出,暗示了诗人脱离尘世喧嚣,归隐鹿门幽境,心境也因之豁然开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导语:下面是孟浩然《夜归鹿门歌》阅读练习及答案,欢迎同学们过来练习,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巩固、掌握课堂知识,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题。(7分)

夜归鹿门歌①

[唐]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注]鹿门,山名,在襄阳。庞公指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不就,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回。

14.这首诗的体裁属于___________。(1分)

15.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歌开篇两句写渡头的喧闹,是为了反衬鹿门山中的幽静和诗人内心的孤独。

B.“人向江村”,“余归鹿门”,这样的比照暗含着诗人隐逸的志趣。

C.“岩扉松径”与前句“栖隐处”相照应,是表现隐逸生活典型的意象场景。

D.诗歌最后一句中的“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塑造了一个孤高的隐者形象。

16.简析“鹿门月照开烟树”一句中“开”字的妙处。(4分)

答案:

14.(1分)古体诗

15.(2分)A

16.(4分)“开”字将月光照射下,烟雾笼罩的山林由朦胧而赫然清晰地动态过程凸现出来,用词生动,意境全出,暗示了诗人脱离尘世喧嚣,归隐鹿门幽境,心境也因之豁然开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阅读答案附赏析-诗词阅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阅读答案附赏析-诗词阅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阅读答案附赏析-诗词阅读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注]鹿门,山名,在襄阳。庞公指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不就,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回。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忽到庞公栖隐处中的忽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3.这首诗的体裁属于___________。(1分)

4.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下列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诗歌开篇两句写渡头的喧闹,是为了反衬鹿门山中的幽静和诗人内心的孤独。

B.人向江村,余归鹿门,这样的比照暗含着诗人隐逸的志趣。

C.岩扉松径与前句栖隐处相照应,是表现隐逸生活典型的意象场景。

D.诗歌最后一句中的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塑造了一个孤高的隐者形象。

5.简析鹿门月照开烟树一句中开字的妙处。(4分)

参考答案:

1.诗的前两句作者描绘了一幅江边之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望着渡头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

2.忽字是诗人微妙的感受,表达了诗人为大自然所融化,陶醉其中,忘情山水,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超然境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意对即可)

3.古体诗

4.A

5.开字将月光照射下,烟雾笼罩的山林由朦胧而赫然清晰地动态过程凸现出来,用词生动,意境全出,暗示了诗人脱离尘世喧嚣,归隐鹿门幽境,心境也因之豁然开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夜归鹿门歌阅读以及答案

夜归鹿门歌阅读以及答案

夜归鹿门歌阅读以及答案

夜归鹿门歌阅读以及答案

夜归鹿门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注]鹿门,山名,在襄阳。庞公指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不就,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回。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结合作简要分析。

2.忽到庞公栖隐处中的忽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3.这首诗的体裁属于___________。(1分)

4.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下列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开篇两句写渡头的喧闹,是为了反衬鹿门山中的幽静和诗人内心的孤独。

B.人向江村,余归鹿门,这样的比照暗含着诗人隐逸的志趣。

C.岩扉松径与前句栖隐处相照应,是表现隐逸生活典型的意象场景。

D.诗歌最后一句中的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塑造了一个孤高的隐者形象。

5.简析鹿门月照开烟树一句中开字的妙处。(4分)

参考答案:

1.诗的.前两句作者描绘了一幅江边之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望着渡头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

2.忽字是诗人微妙的感受,表达了诗人为大自然所融化,陶醉其中,忘情山水,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超然境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意对即可)

3.古体诗

4.A

5.开字将月光照射下,烟雾笼罩的山林由朦胧而赫然清晰地动态过程凸现出来,用词生动,意境全出,暗示了诗人脱离尘世喧嚣,归隐鹿门幽境,心境也因之豁然开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钱澄之《夜归》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钱澄之《夜归》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钱澄之《夜归》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阅读理解题目】:

夜归

钱澄之

江上霜飞吹客衣,菰蒲艇子夜深归。

征鸿暗叫寻行度,野鸭齐惊破阵飞。

追水林峦行失去,远村灯火望中微。

犬声出屋舂声歇,知有人开竹里扉。

1.颔联两句,描写了诗人夜归所见到的□□和□□的两方面景色。(2分)

2.下列各项中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两句,写诗人在深夜的秋风之中,乘舟归家,心情迫切。

B.最后一联情景,与“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意境相似。

C.诗中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显示出萧散淡泊、恬静自然情趣。

D.整首诗歌,语言冲淡疏朗,娓娓道来,朴实之中充满了韵味。

3.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追水林峦行失去”一句进行赏析。(3分)

【参考答案】:

1.天空;水面(2分)

2.A(从全诗描写的情况看:表现的是诗人闲适之情,而非追切)(3分)

3.诗人运用了化静为动的表现手法,表现出舟行水上,两岸山峦林木迎面而来的情景。山峦林木,原本是静景,诗人却写它们贩着追着流水而来,又逐渐远去,将乘舟所见的景物写得新颖而生动。(如从乘舟的角度分析,则是化动为静,不写舟行,却写山峦林木而来,也正确)(3分)

作者简介

钱澄之(1612—1693),明末清初诗人,安徽桐城(今枞阳县)人。明亡后削发为僧,后还俗归乡,过隐居生活。这首夜归诗写外出夜晚归家的情景,萧散淡泊,妙造自然,隐士风度呼之欲出。

[注释]

1.钱澄之,明末清初诗人,明亡后削发为僧,后还俗归乡,过隐居生活。

这首夜归诗写外出夜晚归家的情景,萧散淡泊,妙造自然,隐士风度呼之欲出。

2.艇子:小船。

《夜归鹿门歌》阅读训练及答案

《夜归鹿门歌》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4~15题。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14. 下列对《夜归鹿门歌》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诗歌开头两句,写诗人傍晚江行见闻,听到山寺报时的钟声,望见渡口争渡的人们。山寺僻静与渡口喧闹的对比,让人感知到诗人洒脱的胸怀。

B. 诗歌的三、四句,写世人回家,诗人却回鹿门,两种归途的比较,表露了诗人的隐逸自得之志趣和对世俗的厌恶。

C. 诗歌的五、六句,写在攀登鹿门山的路上,月光照着树林,美妙无比,诗人陶醉在这景色中,表现出隐逸的情趣。

D. 诗歌的七、八句,写隐居处的境况:孤独一人,与尘世隔绝,与山林做伴。表现了隐逸生活的妙趣和真谛。

15. 诗中描绘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6分)

【参考答案】

14.B“对世俗的压恶”错误,诗句中没有表现诗人对世俗的厌恶之情。

15.诗歌描绘了山寺钟鸣、渔梁渡头、江村、乘丹、鹿门、月、

烟树、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幽人等意象,描绘了一幅优美恬淡的山村晚景图,表达了对归隐的向往和闲适自得的心情。

夜归丁卯桥村舍古诗阅读答案

夜归丁卯桥村舍古诗阅读答案

夜归丁卯桥村舍古诗阅读答案

在阅读理解中要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在通读全文的根底上再去扫瞄所设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下面是我整理的夜归丁卯桥村舍古诗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期望能够关怀到大家。

夜归丁卯桥村舍古诗阅读答案

夜归丁卯桥村舍

许浑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注]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律诗尤佳,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晚年归丹阳丁卯桥村舍闲居。①丁卯桥:地名。②许浑:字用晦,润州丹阳人。太和六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睦郢二州刺史。③紫蒲:紫色的蒲草。④水槛:临水的栏杆。

1.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写“夜泊〞之景的?请简要赏析。(5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1)本诗颔联以声衬静,夜晚村舍人已入睡,庭院人已空,远远听见犬吠声,以此来衬托出归来之时夜晚的静谧。(3 分,手法1 分,分析2 分)(2)本诗颈联选用“紫蒲〞“红叶〞颜色明丽的意象,从视觉所见,渲染了一种温存舒适的气氛,衬托归来时心情的轻松愉悦。

(2 分,手法和效果各1分)

2.(1)月夜归家的喜悦。诗人月夜归丁卯桥村舍,听见桥响犬吠,观看紫蒲红叶,归家的愉悦心情油然而生。(3 分)(2)摆脱官场、回来

田园的轻松和满足。诗人自来就有回家的预备,心愿最终得到满足,摆脱了官场俗务得以归园田居。(3 分)

(每条3 分,情感1 分,分析2 分)

现代文阅读方法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阅读答案附赏析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阅读答案附赏析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阅读答案附赏析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试题答案、职业规划、原文赏析、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 writing, test questions answers, career planning,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ju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high school reading, poetry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古代诗歌赏析孟浩然《夜归鹿门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赏析孟浩然《夜归鹿门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①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②,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注]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于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在鹿门山辟一住处。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从听觉角度写环境,上句以钟鸣表现山寺安静,下句突出渡口喧闹,对照鲜明。

B. 领联写人们沿江回到江边小村,引出我乘坐小舟归向鹿门山;同为归,然心情有别。

C. 这首诗按照时空顺序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用作者行踪把二者巧妙连接在-起。

D. 诗中“幽人”指庞德公,也是作者自况,表现了他喜爱并主动追求隐逸生活的天性。

15. 简析“鹿门月照开烟树”一句中“开”字的妙处。

【答案】14. D 15. ①“开”,使……散开,让云雾散开;②“开”字将月光照射下,烟雾笼罩的山林由朦胧而赫然清晰的动态过程凸现出来,用词生动,意境全出;③暗示了诗人脱离尘世喧嚣,归隐鹿门幽境,心境也因之豁然开朗,其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能力。

D项,“喜爱并主动追求隐逸生活的天性”错误,从诗人经历可知其隐居是无奈之举。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重点词语妙处的简析能力,属于炼字题。

首先解释词语含义,由浅入深,由本义到文中意思。“开”,使动用法,用词质朴,却具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力,中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诗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修辞效果上看,化动为静,动静结合,先动后静,以动衬静;主旨情感上看,写出鹿门清幽的景色,表现诗人恬静的心境,同时在清闲脱俗的隐逸情趣中也隐寓着孤寂无奈的情绪。全诗笔法顺畅,情感真挚。

周密的夜归的阅读答案翻译赏析

周密的夜归的阅读答案翻译赏析

周密的夜归的阅读答案翻译赏析

周密的夜归的阅读答案翻译赏析

原文:

夜归

周密

夜深归客倚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夜归字词解释:

①筇:此代指竹杖。

夜归翻译:

夜归天黑,需撑着竹杖而行,好在田埂上聚有磷火和萤火虫,发出微光,使人顺利通过。到了村店,也因月昏无灯,泥路滑,十分难行,又好在村店竹窗射出读书、补衣灯的光亮,照着人继续前行。

夜归阅读答案:

试题:

(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答案:

(1)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

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磷、“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2)这幅画面描绘的是诗人想象(见到)的情景:竹篱茅舍中,一缕昏黄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来。青灯之下,诗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母亲)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衣服。诗人那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正从这幅画面中流溢出来。

夜归创作背景:无

夜归赏析:

本诗用“夜归”统摄全篇,应把握时令是“夜”和事件是“归”,因此要找出“夜”中的意象,和“归”中意境。既然已“夜深”了,还要归家,那么思家怀乡之切自不必说;“竹窗斜漏补衣灯”,这是游子(夜行人)快

至家门时所见,夜已深了,家里还亮着“补衣灯”,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扑面而来。

夜归鹿门歌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夜归鹿门歌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夜归鹿门歌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夜归鹿门歌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原文】: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阅读训练】: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忽到庞公栖隐处”中的“忽”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3.这首诗的体裁属于___________。(1分)

4.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下列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诗歌开篇两句写渡头的喧闹,是为了反衬鹿门山中的幽静和诗人内心的孤独。

B.“人向江村”,“余归鹿门”,这样的比照暗含着诗人隐逸的志趣。

C.“岩扉松径”与前句“栖隐处”相照应,是表现隐逸生活典型的意象场景。

D.诗歌最后一句中的“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塑造了一个孤高的隐者形象。

5.简析“鹿门月照开烟树”一句中“开”字的妙处。(4分)

【参考答案】:

1.诗的前两句作者描绘了一幅江边之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望着渡头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

2.“忽”字是诗人微妙的感受,表达了诗人为大自然所融化,陶醉其中,忘情山水,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超然境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意对即可)

3.古体诗

4.A

5.“开”字将月光照射下,烟雾笼罩的山林由朦胧而赫然清晰地动态过程凸现出来,用词生动,意境全出,暗示了诗人脱离尘世喧嚣,归隐鹿门幽境,心境也因之豁然开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夜归丁卯桥村舍 许浑阅读附答案

夜归丁卯桥村舍 许浑阅读附答案

夜归丁卯桥村舍许浑阅读附答案

夜归丁卯桥①村舍许浑②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③低水槛④,红叶半江船。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注释】①丁卯桥:地名。②许浑:字用晦,润州丹阳人。太和六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睦郢二州刺史。③紫蒲:紫色的蒲草。④水槛:临水的栏杆。

 6.根据诗歌内容填空。(2分)

 诗人夜归看到了明月、岩石、木桥、_______、_______、水槛、红叶、江船等景物。

 【参考答案】庭院紫蒲

 7.“桥响犬遥吠”表现了月下村舍怎样的氛围?试作简要分析。(2分)

 【参考答案】宁静。以声衬静,用桥的轻微的响声和遥远的狗叫声衬托夜晚的宁静。

【高中古诗词阅读】《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阅读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阅读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夜归鹿门歌孟浩然》阅读答案

夜归鹿门 1歌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 2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 3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注释:夜归鹿门1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2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3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

注释:1鹿门:诗人当时所居的襄阳鹿门山。2渔梁:地名,在河北省襄阳东。3:庞公:庞德公,东汉隐士。

14、根据诗歌韵律,可以推断出这首诗歌的体裁是。(1分)

15、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句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

B、三四句述说世人回家,自己离家去鹿门,透露出世人与自己同样的心情,不同的归途。

C、五六句写夜晚攀登鹿门山山路,不知不觉就到了归宿地,原来庞德公就是隐居在这里。

D、隐逸诗的尾句往往颇有蕴蓄,结合全诗,分析“唯有幽人独来去”一句的内涵。(4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

阅读答案

网整理

14 . ( 1 分)(七言)古体诗(古诗)

15 . ( 3 分)B

16 . ( 4 分)例:幽,指隐,隐居者;幽人,指隐士,这里既指庞德公,也是诗人自指。最后两句写“庞公栖隐处”的境况,隐者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惟有”流露出作者对庞公的仰慕,“独来去”抒写了作者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2023廊坊市语文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试卷

2023廊坊市语文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试卷

2023廊坊市语文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试卷

一、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

1.古诗阅读

泛舟后溪

[唐]羊士谔①

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唯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

【注释】①羊士谔(è):唐朝人。顺宗时,贬汀州宁化尉。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后溪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展现的画面。

(2)“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描绘出“伊人”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3.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

(1)词的上阕开头两句有什么作用?

(2)“孤鸿”是本词的关键意象,请结合下阙说说作者借“孤鸿”传达的心境。

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一个“望”字,将送别的地点与友人赴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

夜归鹿门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夜归鹿门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夜归鹿门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夜归鹿门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夜归鹿门山歌》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写景抒怀诗。《夜归鹿门山歌》表现了诗人恬静的心境,同时在清闲脱俗的隐逸情趣中也隐寓着孤寂无奈的情绪。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夜归鹿门歌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能帮到你。

《夜归鹿门歌》诗词阅读原文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夜归鹿门歌》诗词阅读题

【小题1】这首诗中,作者主要用什么手法来写“夜归”的?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从“夜归鹿门”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志向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夜归鹿门歌》诗词阅读题答案

【小题1】反衬(对比)首二句即将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相对比,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使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三、四句就说世人回家,自己离家去鹿门,两样心情,两种归途,表明自己隐逸的志趣,恬然自得。(答出方法1分,分析每处2分。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2】“夜归鹿门”,抒写了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2分)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2分)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2分)(言之成理即可)

《夜归鹿门歌》诗词参考译文

天色已近黄昏,山寺里的钟声响起,渔梁渡口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也乘着小舟返回鹿门山。皎洁的月光照映着鹿门山,山树一片迷朦。忽然,仿佛不知不觉就到了庞公曾隐居的地方,也到了我现在的栖身之地。如门的山岩、松间的小路幽幽静静,只有隐者独自来去,与这美妙的大自然融为一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归》的阅读答案

江上霜飞吹客衣,菰蒲艇子夜深归。

征鸿暗叫寻行度,野鸭齐惊破阵飞。

追水林峦行失去,远村灯火望中微。

犬声出屋舂声歇,知有人开竹里扉。

1⑷颔联两句,描写了诗人夜归所见到的□□和□□的两方面景色。(2分)

1⑸下列各项中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两句,写诗人在深夜的秋风之中,乘舟归家,心情迫切。

B、最后一联情景,与“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意境相似。

C、诗中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显示出萧散淡泊、恬静自然情趣。

D、整首诗歌,语言冲淡疏朗,娓娓道来,朴实之中充满了神韵。

1⑹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追水林峦行失去”一句进行赏析。(3分)

【注释】

1.钱澄之(1612—1693),明末清初诗人,安徽桐城(今枞阳县)人。明亡后削发为僧,后还俗归乡,过隐居生活。这首夜归诗写外出夜晚归家的情景,萧散淡泊,妙造自然,隐士风度呼之欲出。

2.艇子:小船。

钱澄之《夜归》阅读答案,

3.菰蒲:菰和蒲,都是生长在池沼或河滩上的水草。

4.征鸿:征雁,迁徙的雁,多指秋天南飞的雁。

5.寻行度:寻找归雁的行列一起从空中飞度。度,泛指过,用于空间和时间。行haacute;ng。

6.破阵:冲破原来的阵势。阵,阵势,格局。这里形容被归船惊吓的野鸭打破静态一起飞向天空。

7.追水林峦:犹林峦追水。写船行江中两岸山林迎面而来,仿佛追逐流水。

8.行失去:(两岸山林)在行进中消逝。

【大意】

江上秋风带着微霜吹拂着船客的衣襟,深夜回归的小船在岸边的菰蒲中穿行。(写乘船夜归)

在空中飞度的鸿雁鸣叫着寻找雁行,被小船惊起的野鸭一起飞向天空。(写所见所闻)

两岸的丛林和山峦仿佛在追逐江水却又被前行的小船抛在后面,远处村落中闪烁着微弱的灯光。(写所见所感)

家犬吠叫着冲出来迎接夜归的主人,室内舂米之声就此停歇,知道有人会来打开竹林中的门扉。(写回到归所的情景)

【主旨】写乘舟夜归的情景——乃诗人隐居生活的一个片段。无所谓主旨。

参考答案:

1⑷天空;水面(2分)

1⑸A (从全诗描写的情况看:表现的是诗人闲适之情,而非追

切)(3分)

1⑹诗人运用了化静为动的表现手法,表现出舟行水上,两岸山峦林木迎面而来的情景。山峦林木,原本是静景,诗人却写它们贩着追着流水而来,又逐步远去,将乘舟所见的景物写得新颖而生动。(如从乘舟的角度分析,则是化动为静,不写舟行,却写山峦林木而来,也正确)(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