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带答案

合集下载

第4讲 免疫调节(有答案)

第4讲 免疫调节(有答案)

第4讲免疫调节2014-10-17【典型例题】1.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液免疫过程中,少数浆细胞可形成记忆细胞B.人体通过浆细胞和T细胞产生抗体抵抗病原体C.禽流感病毒专营细胞内寄生,体液免疫对其不起作用D.某过敏原再次感染人体,人体可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应【解析】在体液免疫的过程中,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

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起作用。

【答案】 D2.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乙)。

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

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

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图甲图乙A.CD4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B.HIV通过攻击红细胞可使人的免疫功能全部丧失C.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D.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统清除【解析】从题干可知CD4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HIV攻击人体的T细胞使人体的免疫功能部分受损;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可以被免疫系统清除。

【答案】 B3.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T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一定是细胞免疫B.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C.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一定分别来源于是B细胞和T细胞D.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地识别抗原,但能呈递抗原给T细胞【解析】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由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后首先呈递给T细胞即体液免疫中也有T细胞的参与;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记忆B细胞、记忆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分别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效应T细胞。

【五年真题】2020版高考生物:专题17 免疫调节(含答案)

【五年真题】2020版高考生物:专题17 免疫调节(含答案)

专题十七免疫调节考点一免疫系统的调节与功能1.(2015·福建卷,2)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解析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

难度适中。

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就是自身免疫病,依题意患者体内过度激活的效应T细胞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死亡而发病应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减少,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应低于正常水平,B 错误;效应T细胞直接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C错误;免疫增量剂促进T细胞增殖将导致效应T细胞数目增多,继而加重病情,D错误。

答案 A2.(2015·天津卷,2)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

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

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

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了抗性变异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解析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

难度中等。

鸡霍乱病原菌能引起鸡产生特异性免疫过程,所以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原,A错误;在选择过程中,变异是不定向的,是本来就存在的,而选择是定向的,第一次注射前,鸡中本来就存在抗性个体和非抗性个体,注射鸡霍乱病原菌后选择了抗性的个体,故抗性个体并非鸡霍乱病原菌诱导产生,B错误;第一次注射后,在抗原的刺激下,鸡体内产生了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及记忆细胞,记忆细胞能长期记忆抗原特征,当第二次注射后,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并产生抗体,C正确;第二次注射时,注射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原,会引起鸡体内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只是死亡的鸡免疫能力弱,没有清除鸡霍乱病原菌,D错误。

高一生物免疫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免疫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免疫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1.关于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B.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D.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反应【答案】D【解析】人体第一道防线皮肤和粘膜,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和溶菌酶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A正确。

特异性免疫是后天形成的,作用范围较非特异性免疫小,针对性强,故B正确。

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相关知识,故C正确。

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异常反应,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2.效应B细胞是由B细胞和记忆细胞分化而来的,分化的原因有()①T细胞把抗原呈递给B细胞②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③抗原刺激记忆细胞④B细胞进行有丝分裂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B细胞和记忆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使B细胞和记忆细胞增殖分化的抗原可由T细胞呈递,也可直接刺激。

B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仍产生B细胞,不进行分化。

【考点】考查B细胞的增殖分化。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体液免疫的过程。

3.免疫系统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失调或遭到破坏,将导致人体产生疾病,如艾滋病。

下列疾病中,与免疫相关的是A.巨人症B.过敏性鼻炎C.高度近视D.系统性红斑狼疮【答案】BD【解析】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体液免疫中产生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过敏反应属于免疫过强,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

所以与免疫相关的是过敏性鼻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故选BD。

【考点】免疫调节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免疫失调的理解。

4.下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请回答:(1)图中B细胞和C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A] 分化而来的,但这两类细胞成熟的部位不同,其中B细胞是在中成熟的。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国家卫健委提出一系列措施,其中不包括()A.加强机场和口岸等处的疫情检测B.鼓励“互联网”挂号和网络就医C.要求所有人员一律要接种疫苗D.倡导保持一米的安全社交距离2.过敏反应()A.是一种免疫缺陷症B.是一种自身的免疫病C.是免疫机能过高而引起的D.是免疫机能过低而引起的3.雷帕霉素为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剂,能干扰细胞活化,对淋巴细胞有较强的特异性。

下列病人不适合使用雷帕霉素进行治疗的是()A.花粉过敏患者B.肾脏移植后的患者C.艾滋病晚期患者D.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在制备抗毒血清时,需要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类型、所用的蛇毒以及制备的抗毒血清与下列选项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抗体B.特异性免疫、抗体、抗原C.细胞免疫、抗体、抗原D.体液免疫、抗原、抗体5.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速发型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B.过敏反应一般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C.T淋巴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D.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6.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B.扁桃体是吞噬细胞生成、成熟和集中分布的场所之一C.B细胞和T细胞均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且都能产生淋巴因子D.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中细胞核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7.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巨噬细胞吞噬入侵的病原体并将病原体消化,病原体上的抗原分子被降解为多肽,然后与巨噬细胞的MHCⅡ蛋白结合,形成抗原— MHCⅡ复合体,进而抗原一 MHCⅡ复合体移动到细胞表面,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并与之结合,启动免疫应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辅助性T细胞和巨噬细胞均属于抗原呈递细胞B.巨噬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后,再将其摄取处理并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C.辅助性T细胞受刺激后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D.抗原— MHCⅡ复合体被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8.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但抗体都是蛋白质B.抗体有特异性,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C.抗体除分布于血清、组织液等内环境中,外分泌液(如乳汁)中也有分布D.抗原都是外来物质(异物性),抗体是人体产生的9.“群体免疫”是指人群或牲畜群体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高中生物同步训练案 (26)免疫调节(含答案详解)

高中生物同步训练案 (26)免疫调节(含答案详解)

必修三第一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讲免疫调节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2020·桃江县期末)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D)A.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B.人体可通过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C.B细胞、T细胞、吞噬细胞都是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D.B细胞、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都能产生记忆细胞[解析]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A错误;人体通过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消灭病原体,效应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不能产生抗体,B错误;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错误;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B细胞、T细胞都能产生记忆细胞,D正确。

2.(2020·南平期末)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A.体液中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过敏反应具有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的特点C.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D.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能大大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解析]体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A错误;过敏反应具有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的特点,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B正确;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C正确;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D正确。

3.(2021·开福区月考)无胸腺裸鼠(简称裸鼠)是医学研究领域中重要的实验动物。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胸腺是T细胞生成和成熟的场所B.裸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但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C.裸鼠在自然环境下无法生存,说明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D.裸鼠存在免疫缺陷,一般不会排斥异体的移植器官[解析]T细胞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转移到胸腺中成熟,胸腺也是T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A错误;裸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具有很低的体液免疫功能,B错误;机体主要依赖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裸鼠在自然环境下无法生存,只能说明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有关,C错误;裸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具有很低的体液免疫功能,一般不会排斥异体的移植器官,D正确。

高二生物免疫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免疫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免疫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机制是A.杀伤靶细胞,使之裂解B.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C.直接吞噬靶细胞将其分解D.将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答案】A【解析】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的溶酶体酶,使之裂解死亡,暴露出抗原,故A正确,C错误;抗体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故B错误;T细胞能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下列关于艾滋病和免疫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HIV是一种RNA病毒,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B.艾滋病和重症联合型免疫缺陷均属于免疫缺陷病C.人体感染HIV后称为艾滋病患者,具有传染性D.HIV进入体后会引发体液免疫过程,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答案】C【解析】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它是种RNA病毒,主要攻击的是T细胞,故A正确。

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重症联合型免疫缺陷也是免疫缺陷病,故B正确。

人体感染HIV后可能是携带者,HIV传染方式主要是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故C错误。

HIV进入人体后会引发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会产生抗体,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3.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

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则这两种物质中()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C.甲是进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答案】D【解析】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可以快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故甲是淋巴因子,给动物注射细菌后得到物质乙应是抗体,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高中生物高频考点及答案27 免疫调节

高中生物高频考点及答案27 免疫调节

考点规范练27免疫调节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分泌抗体的免疫细胞不参与细胞免疫B.辅助性T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C.细胞免疫能将含抗原的细胞及其抗原消灭D.体液免疫中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等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2.下列关于免疫器官的叙述,错误的是()A.骨髓是各种免疫细胞的发生地,是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B.胸腺随年龄而增长,在青春期时达到高峰,以后逐渐退化,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C.脾内含大量的淋巴细胞,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等D.扁桃体沿淋巴管遍布全身,主要集中在颈部、腋窝部和腹股沟部等处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2(ACE2)是人体内一种参与血压调节的蛋白质,在肺、心脏、肾和肠道细胞中广泛存在。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 RNA 病毒,其囊膜表面的刺突糖蛋白可与人体细胞膜表面的ACE2结合,然后入侵人体细胞。

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后,仅会导致患者肺部发生病变B.新型冠状病毒不能激发人体的细胞免疫C.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会直接导致患者患自身免疫病D.患者康复后,体内可能会存在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4.巨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处理和呈递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特异性吞噬细菌抗原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处理过程C.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D.抗原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中5.下图中的曲线表示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B.与方法②相比,方法①可使人获得更持久的免疫力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D.若某人被毒蛇咬伤,此时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比较好6.(2021湖南长沙模拟)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某小组利用患狂犬病的兔的脊髓提取物进行下列实验:将新鲜的兔的脊髓提取物注射到正常兔甲体内,甲患病;用干燥了14 d的兔的脊髓提取物注射到正常兔乙体内,乙不患病;一段时间后,再向乙注射新鲜的兔的脊髓提取物,乙不患病。

高中生物第4章免疫调节第3节免疫失调课后检测含解析选择性1

高中生物第4章免疫调节第3节免疫失调课后检测含解析选择性1

免疫失调【合格考全员做】(学业水平一、二)1.过敏反应发生的条件是()①已免疫的机体②未免疫的机体③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④接触过敏原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曾带领她的团队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下列生理现象或疾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机理相同的是()A.风湿性心脏病B.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C.过敏反应D.艾滋病3.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是()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引发的过敏反应4.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与某些细胞释放组织胺等化学物质有关B.过敏反应无快慢之分C.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D.过敏反应是由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5.下图表示人体某种病的发病机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b细胞能识别抗原C.c物质是抗体D.该病是自身免疫病6.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患者会表现出皮疹、红肿等症状,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过敏原首次侵入人体即发生过敏反应B.某些血管壁细胞释放组织胺等化学物质,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降低C.过敏原与某些血管壁细胞表面的抗原决定簇特异性结合D.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出现组织水肿7.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

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HIV主要侵染人体内的辅助性T细胞,使人逐渐丧失免疫功能B.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再叮咬正常人可传染艾滋病C.艾滋病疫苗难以研制,主要是因为HIV极易传染,人们无法认识它D.人感染HIV后,就成为艾滋病病人,我们要远离艾滋病病人8.对某肌无力患者治疗时发现,其体内的抗体损伤了神经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而导致神经冲动传递受阻,该病属于()A.过敏反应B.自身免疫病C.免疫缺陷病D.线粒体异常疾病9.HIV是一种RNA病毒,其遗传物质RNA逆转录形成的DNA 可整合到患者的基因组中,这样每个被感染的细胞就成为生产HIV的“工厂”,每个被感染的细胞裂解都可释放数百万个HIV。

高一生物免疫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免疫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免疫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C.依靠该过程,人体可以消灭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抗原D.④体现了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答案】C【解析】吞噬细胞吞噬抗原是胞吞,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故A正确。

抗原抗体的结合主要在血浆,故B正确。

该过程主要是体液免疫,但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是在细胞内,抗体无法起作用,故C错误。

基因细胞可以分裂为记忆细胞,也可以分化为浆细胞,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2.图1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图2表示免疫过程,X表示抗原,数字表示过程,m、n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________(填字母)。

(2分)(2)图1中的③表示________过程,该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

(3)图2所示的免疫过程中,参与A→B过程的有图1中的________细胞(填字母)。

(4)利用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特点,人们常用减毒、杀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疫苗。

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当机体再次接触与该疫苗相同的抗原时,相应的记忆细胞,例如图1中________(填字母)能______________,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5)为检测某疫苗是否有效,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第一步:将某种________________健康动物若干只,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第二步:对照组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实验组接种含疫苗的接种物,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

若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发病率低、存活率高,则可以判断该疫苗有效。

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填图1中数字)过程是实验组动物所特有的。

【答案】(1)f、Y(2分) (2)B细胞增殖、分化体液 (3)e(4)k 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浆细胞,浆细胞会进一步产生大量的抗体(2分)(5)生理状态相同的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④【解析】(1)由图可知f是淋巴因子,Y是抗体,它们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章末过关检测(4) 免疫调节(含答案详解)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章末过关检测(4) 免疫调节(含答案详解)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新教材)章末过关检测(四) 免疫调节(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1·山东济南高二期末)免疫活性物质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免疫功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活性物质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常见的有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B.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由四条肽链构成,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反应C.青霉素可杀死一些致病微生物,因此青霉素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溶菌酶只能在第二道防线中发挥作用解析:选B。

免疫活性物质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常见的有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其中溶菌酶可由唾液腺细胞产生,A错误;抗体是机体产生的专门应对抗原的蛋白质,由四条肽链构成,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具有特异性,B正确;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青霉素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错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溶菌酶等)有杀菌的作用,因此溶菌酶在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中均发挥作用,D错误。

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在抗原特异性方面显著不同。

此外,这两者的主要区别还表现在()解析:选B。

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持续终生,特异性免疫可以产生记忆细胞,也具有持久性;特异性免疫涉及吞噬细胞的功能;非特异性免疫不存在抗原诱导的细胞增殖与分化。

3.(2021·北京高二期中)科学家通过对小鼠的研究发现,细颗粒物(PM 2.5)可影响小鼠免疫系统的功能,下列相关推论错误的是()A.若观察到呼吸道黏膜及其分泌物受损,说明第一道防线受到影响B.若观察到细胞因子分泌异常,说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受到影响C.若观察到B细胞增殖分化异常,说明靶细胞的裂解受到影响D.若观察到T细胞数量异常,说明特异性免疫受到影响解析:选C。

呼吸道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A正确;细胞因子是由辅助性T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辅助性T细胞既可以参与体液免疫又可以参与细胞免疫,所以若观察到细胞因子分泌异常,说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受到影响,B正确;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的是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属于细胞免疫,而B细胞参与的是体液免疫,C错误;T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所以若观察到T细胞数量异常,说明特异性免疫受到影响,D正确。

2020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练习:课时作业6免疫调节含答案

2020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练习:课时作业6免疫调节含答案

课时作业6免疫调节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由于()A.体液大量流失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C.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解析】皮肤为非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能够阻挡和消灭病原体,大面积烧伤导致皮肤大面积受损伤,故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B正确。

会导致体液部分流失,但不是感染病原体主要原因,A错。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为特异性免疫,皮肤为非特异性免疫,C错。

营养物质主要通过消化道吸收,D错。

【答案】 B2.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B.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C.效应B细胞识别抗原并分泌抗体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解析】吞噬细胞能摄取和处理抗原,暴露出抗原决定簇,A正确;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B正确;浆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C错误;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正确。

【答案】 C3.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

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艾滋病患者拥抱会传染艾滋病B.HIV在离开人体后能存活很长时间,危害极大C.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最终几乎使人丧失一切免疫功能D.HIV主要由DNA、RNA和蛋白质构成,但没有核糖体【解析】与艾滋病患者拥抱不会传染艾滋病,A错误;HIV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有生命活动,在离开人体后不能存活,B错误;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最终使人丧失一切免疫功能,C正确;HIV由RNA和蛋白质构成,无细胞结构,D错误。

【答案】 C4.以下免疫过程包含非特异性的是()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B.皮下注射狂犬病疫苗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D.静脉注射抗狂犬病抗体【解析】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皮下注射狂犬病疫苗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在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进而获得了对该抗原的抵抗能力,B错误;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抗体参与体液免疫,C错误;静脉注射抗狂犬病抗体,可以直接清除病毒,发挥作用快,可起到治疗的作用,属于体液免疫,D错误。

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训练16 免疫调节(解析版)

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训练16 免疫调节(解析版)

专题16 免疫调节1.(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Ⅲ)·4)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A.若病原体不具有细胞结构,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B.病原体裂解后再注射到人体,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C.病原体表面若不存在蛋白质分子,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D.病原体经吞噬细胞处理后暴露出的抗原可使人体产生抗体【答案】D【解析】【分析】体液免疫的过程: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病原体特有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 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

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抗体能与抗原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

【详解】A、病原体是指可造成人或动植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寄生虫或其他媒介,如细菌、病毒,病毒不具细胞结构,但也能使人体通过体液免疫产生抗体,A错误;B、病原体裂解后仍含有能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抗原物质,因此会使人体产生抗体,B错误;C、抗原不一定是蛋白质,病原体含有的大分子多糖、黏多糖等特异性化学物质,也能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C错误;D、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病原体特有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 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使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分泌相应抗体,D正确。

故选D。

2.(2020年天津高考生物试卷·6)在天花病毒的第四代疫苗研究中,可利用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在感染和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成分)制作疫苗。

注射该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识别天花病毒的抗体。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可通过基因工程途径生产这种疫苗B.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C.该方法制备的疫苗不会在机体内增殖D.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是疫苗中的抗原物质【答案】B【解析】【分析】1、基因工程的运用:(1)植物基因工程:抗虫、抗病、抗逆转基因植物,利用转基因改良植物的品质;(2)动物基因工程: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改善畜产品品质、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3)利用基因工程生产药物:细胞因子,抗体,疫苗,激素等。

三年高考生物真题汇总《免疫调节》

三年高考生物真题汇总《免疫调节》

三年高考生物真题汇总《免疫调节》1.(2021·6月浙江月选考)已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表面具有多种蛋白,其中S蛋白能与人体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其吸附并侵入细胞。

人体对S蛋白发生免疫反成产生的抗体可与S蛋白结合,使病毒无法吸附到人体细胞表面而阻止感染。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体内可检测到病毒抗体但检测不到病毒核酸B.新冠病毒疫苗注射后有效的标志是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C.新冠灭活疫苗的主要有效战分为灭活的病毒,其中含有S蛋白D.首次注射新冠灭活疫苗可使机体产生初次免疫应答,要增强免疫效果需再次接种【答案】A【解析】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体内可检测到病毒核酸但检测不到病毒抗体,无症状感染者具有传染性2.(2021·湖南高考真题)鸡尾部的法氏囊是B淋巴细胞的发生场所。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雏鸡后,可导致法氏囊严重萎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法氏囊是鸡的免疫器官B.传染性法氏囊病可能导致雏鸡出现免疫功能衰退C.将孵出当日的雏鸡摘除法氏囊后,会影响该雏鸡B淋巴细胞的产生D.雏鸡感染IBDV发病后,注射IBDV灭活疫苗能阻止其法氏囊萎缩【答案】D【分析】1、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构成,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包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体液免疫过程为: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法氏囊是B淋巴细胞的发生场所” ,可推知法氏囊相当于人体的骨髓造血组织,是B淋巴细胞产生和分化的部位,所以是鸡的免疫器官,A正确;B、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雏鸡后,可导致法氏囊严重萎缩,进而影响B淋巴细胞的产生,B淋巴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所以会导致体液免疫功能衰退,B正确;C、法氏囊是B淋巴细胞的发生场所,孵出当日摘除,会导致雏鸡B淋巴细胞的产生减少,C正确;D、IBDV灭活疫苗相当于抗原,应在感染前注射,用于免疫预防,发病后再使用不会阻止其法氏囊萎缩,D错误。

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15免疫调节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15免疫调节练习含答案

专题15免疫调节五年高考考点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新情境】(2021山东,18,3分)(不定项)吞噬细胞内相应核酸受体能识别病毒的核酸组分,引起吞噬细胞产生干扰素。

干扰素几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吞噬细胞产生干扰素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B.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分解病毒与效应T细胞抵抗病毒的机制相同C.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吞噬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的速度明显加快D.上述过程中吞噬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答案ABC2.(2023江苏,11,2分)人体免疫系统在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各种免疫细胞都分布在免疫器官和淋巴液中B.相同病原体侵入不同人体后激活的B细胞分泌的抗体都相同C.树突状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B细胞识别相同抗原的受体相同D.抗原呈递细胞既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也参与B细胞的活化答案D3.(2023新课标,3,6分)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重要参与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可识别细菌、病毒等入侵机体的病原体②树突状细胞能够处理和呈递抗原,淋巴细胞不能呈递抗原③辅助性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过程而不参与细胞免疫过程④体液免疫可产生记忆B细胞,细胞免疫可产生记忆T细胞⑤某些致病细菌感染人体既可引发体液免疫又可引发细胞免疫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⑤答案B4.(2022辽宁,7,2分)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体能消灭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细胞毒性T细胞能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B.首次感染新的病原体时,B细胞在辅助性T细胞的辅助下才能被活化C.若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机体会有持续的病毒感染或肿瘤发生D.“预防”胜于“治疗”,保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对抵抗疾病非常重要答案A5.(2022北京,10,2分)人体皮肤损伤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容易侵入伤口并引起感染。

清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过程中,免疫系统发挥的基本功能属于()A.免疫防御B.免疫自稳C.免疫监视、免疫自稳D.免疫防御、免疫监视答案A考点2特异性免疫6.(2023海南,12,3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0(IL-10),促进TAM 转变成可抑制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调节性T细胞,并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免疫调节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免疫调节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免疫调节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同一个体的B淋巴细胞和效应B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B淋巴细胞起源于胸腺中的淋巴干细胞B.B淋巴细胞只要接受了相应抗原的刺激就会分泌特异性抗体C.效应B细胞和B淋巴细胞具有基本相同的MHC分子标志D.病毒(HIV)主要攻击效应B细胞,致使患者丧失免疫功能2.如图是两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人体产生抗体的情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抗原接种量越大,产生的抗体越多B.预防接种往往需注射同种抗原2至3次C.与第二次相比,第一次注射抗原后人体产生的抗体较少D.第二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3.2020年3月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增新冠病毒(COVID-19)特异性IgM和IgG抗体作为血清学诊断标准。

下图曲线表示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抗体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已被治愈的患者将不会再被新冠病毒感染,因为他们体内产生了记忆细胞B.COVID-19侵入机体后,首先被内环境中的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C.某人核酸检测为阴性,但是血清学诊断体内存在IgG抗体,最大的可能是采集的呼吸道标本过少D.在阻断病毒传染上,核酸检测比血清学检测更有优势4.基因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的一段基因插入到质粒上,然后将重组质粒导入人或动物体内,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可以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疫苗导入人体可以表达出抗体,加强免疫应答反应B.基因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前,目的基因必须经过转录和翻译的过程C.基因疫苗内含有特定的抗原,所以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D.接种后若感染此病原微生物,则体内记忆细胞会产生大量抗体5.研究人员最近发现病原体感染机体会导致白色脂肪组织中储存大量记忆T细胞,当机体再次被感染时可以发起快速强力的记忆应答反应,这表明白色脂肪组织除了储存能量,还是机体免疫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图是研究人员进行的部分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抗原1与抗原2应为同一种的抗原B.若要证明移植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还需要设置对照组C.将脂肪组织移植到实验鼠B中,当其感染抗原2时会发生二次免疫反应D.实验鼠B在彻底消灭抗原2的过程中只涉及到了细胞免疫6.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吞噬细胞B.B淋巴细胞可以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D.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淋巴细胞产生分泌的7.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8.如图为人体免疫过程的示意图,下列与此图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的固有免疫应答属于第二道防线B.图中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大部分分化为记忆细胞C.图中接受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不可能是浆细胞D.图中过程能说明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9.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为逆转录病毒,由于逆转录酶缺乏校正修复功能,因而HIV的变异频率非常高。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附答案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附答案

免疫调节1.免疫系统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2.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产,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地方):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包括骨髓(各种免疫细胞都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胸腺,脾(可以制造血细胞),淋巴结,扁桃体3.免疫细胞(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1)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来源于骨髓,成熟于胸腺。

B细胞--来源于骨髓,成熟于骨髓。

(2)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它们都有吞噬能力4.注意: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他们都是免疫细胞5.免疫活性物质(来源于免疫细胞和其他细胞,可以不是来自免疫细胞):抗体(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细胞因子(淋巴细胞分泌,注意包括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抗生素药品,不是免疫活性物质。

6.抗原大多是蛋白质,不一定是蛋白质,也可能是多糖,核酸等,一般指进入身体的异物,也可能是自身的组织或细胞(比如癌细胞)7.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吞噬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8.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9.免疫系统的功能:(1)免疫防御,清除外来的抗原。

(2)免疫自稳,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异常的时候会发生自身免疫病(3)免疫监视,防止肿瘤发生10.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11.特异性免疫:(1)记忆细胞不能产生抗体,(2)浆细胞细胞是唯一产生抗体的细胞,(3)抗原呈递细胞即参与非特异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

12.二次免疫产生抗体的特点是既多又快13.抗原抗体结合在内环境中进行,抗体不进入细胞,结合后会形成沉淀,而后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

14.一种B细胞只能针对一种抗原,一种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15.细胞免疫过程,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靶细胞是凋亡,如果在短时间大量的病毒或细菌进入细胞,进而杀死细胞,是坏死。

16.免疫失调: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17.过敏反应指的是再次接触过敏源的时候,引发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过程是:过敏源与吸附于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引起细胞释放组织胺,造成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等18.自身免疫病是敌我不分,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19.免疫缺陷包括先天性的和获得性的,获得性免疫缺陷是指艾滋病(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20.艾滋病人不是没有免疫力,是免疫低下,体内是有特异性免疫的。

高一生物免疫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免疫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免疫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1.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到细胞的病毒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答案】A【解析】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使其增殖分化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所以A正确;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所以B错误;抗体与抗原结合,使其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再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所以C错误;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浆细胞,所以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免疫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王静在2012年10月接种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一段时间后体内出现了相应的抗体,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吞噬细胞B.效应T细胞C.效应B细胞(浆细胞)D.记忆细胞【答案】C【解析】能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是浆细胞,故选C。

吞噬细胞是处理和呈递抗原的,故A错误。

效应T细胞是与靶细胞作用的,故B错误。

记忆细胞能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程度。

3.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就有,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答案】D【解析】非特异性免疫主要包括皮肤、粘膜、吞噬细胞等结构,对各种病原微生物都起作用;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具有,作用范围广,针对性弱,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机体不断接受各种抗原性物质刺激而形成的,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考点】考查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和联系点评:难度中等,理解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形成和特点。

高二生物免疫调节专题练习卷含答案

高二生物免疫调节专题练习卷含答案

高二生物《免疫调节》专题同步练习卷一.选择题(共17小题)1.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被病原体感染后,人体内的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B.有的免疫活性物质可以与病原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C.天花疫苗的发明和使用,可根除由少部分病原菌引起的传染疾病D.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外来病原体并将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的过程,必须有抗体参与2.如图所示的机体免疫过程属于()①非特异性免疫②特异性免疫③第二道防线④第三道防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如图是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机体免疫应答的某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代表浆细胞,可增殖并分泌特定抗体B.b代表抗体,可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C.C代表抗原,来源于H7N9禽流感病毒D.抗原、抗体结合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4.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B.泪液中的溶菌酶清除细菌属于体液免疫C.艾滋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都属于自身免疫病D.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5.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①抗原都是外来异物②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③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④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⑤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免疫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抗体的能力⑥过敏反应一定会破坏组织细胞⑦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免疫缺陷病⑧对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是通过体液免疫进行的A.三项B.四项C.五项D.六项6.柯萨奇病毒A16型(CAV﹣16)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发症。

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摄取、处理该病毒B.辅助性T淋巴细胞被激活后可分泌淋巴因子促进浆细胞的增殖分化C.成熟的B淋巴细胞经CAV﹣16刺激后直接分裂、分化出浆细胞,并与抗原结合D.患儿疫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体内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7.人体内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细胞转化为丙细胞和丁细胞的过程中,RNA不会发生改变B.丙细胞分泌的物质大部分分布于血液和体液中C.丙细胞分泌的物质在体内外均可发挥作用D.甲细胞膜上识别抗原的受体即为抗体8.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B细胞可分化为效应T细胞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同C.胃黏膜及胃酸对病原菌的杀灭作用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D.初次接种埃博拉病毒疫苗后,会刺激机体产生多种免疫活性物质9.人体受到病毒感染后,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抗病毒抗体可特异性地与血液中游离的病毒结合并直接使其降解B.某些病毒可破坏其感染的免疫细胞从而造成免疫系统受损C.病毒抗原和淋巴因子可参与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D.效应T细胞接触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可引起被感染细胞的裂解10.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B.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C.因为过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D.艾滋病患者由于缺少免疫力,最终常常死于病菌感染或者恶性肿瘤11.如图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B为有关的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必修三 第一二章复习提纲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内环境:(1)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转换,而人体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2)内环境的组成:细胞内液体液 血浆细胞外液 组织液 (内环境) 淋巴(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稳态(1)概念: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还包括免疫调节)的调节下,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2)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调节机制——反馈调节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的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节。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的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的调节。

第二章 第三节 免疫调节免疫器官(如:扁桃体、淋巴结、骨髓、胸腺、脾等)吞噬细胞1、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细胞 T 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淋巴细胞B 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免疫活性物质(如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溶菌酶)、吞噬细胞 2、免疫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3、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来源: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主要是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其次也有自身的物质(人体中坏死、变异的细胞、组织癌细胞,),还有(移殖器官)。

4、抗原(抗原决定簇) 本质:蛋白质或糖蛋白特性:异物性(外来物质),大分子性(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特异性(只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 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本质 :球蛋白,专门抗击抗原的蛋白质,存在: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其它体液中也含有。

(特异性)抗体: 分类:抗毒素,凝集素,沉淀素,溶解素。

功能: 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细胞集团或沉淀,从而抑制抗原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并不能直接杀死抗原)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5、特异性免疫分为:体液免疫(主要是B 细胞起作用)、细胞免疫(主要是T 细胞起作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1体液免疫过程:(抗原没有进入细胞) 吞噬细胞记忆B 细胞的作用:可以在抗原消失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浆细胞从而产生抗体。

(有的记忆细胞可以保留一辈子,如天花病毒,有的则很短,如流感病毒)抗原 吞 噬 细 胞(处理) (呈递) T B 细胞B 细胞 抗体与抗原结合 形成沉淀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二次免疫)○2细胞免疫(抗原进入细胞)效应阶段病毒,麻风杆菌,结核杆菌均主要通过细胞免疫被清除 效应T 细胞作用:使靶细胞裂解,抗原暴露,暴露的抗原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细胞免疫的作用机理:效应T 细胞与靶细胞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变化,最终导致细胞裂解死亡。

(1)T 细胞、B 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 细胞具有识别抗原的功能。

(2)吞噬细胞无特异性识别功能,但能识别“非己”成分。

(3)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以上三点可以总结为两个惟一惟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惟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如果体液免疫消失,细胞免疫也将会消失,同时进行,相辅相成。

(实例:如果有较低强的病毒入侵,则首先经过体液免疫,然后再经过细胞免疫,最后再由体液免疫中的抗体把它粘住,后最吞噬细胞消灭。

)6、二次免疫反应的特点是:①产生抗体所用时间短②抗体数量多③抗体维持时间长。

如下图:因此预防接种一般都采用二次或多次接种疫苗,否则仅接种一次所产生抗体量水平低,维持时间短,不能达到预防目的。

过敏反应:再次接受过敏原: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7、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自身免疫疾病: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 免疫缺陷病:艾滋病(AIDS )-HIV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艾滋病:(1)病的名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IDS )(2)病原体名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 ),其遗传物质是2条单链RNA (3)发病机理:HIV 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 淋巴细胞,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4)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 8、免疫学的应用①免疫预防:注射疫苗,种痘,注入抗原激发产生抗体(人工免疫) ②免疫治疗:注入抗体,淋巴因子,胸腺素等,③移植器官:器官被认为是抗原,起排斥作用的主要是T淋巴细胞,手术成败关键取决于供者与受体的HLA(糖蛋白,组织相容性抗原)是否相同.一半以上相同就可,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使免疫系统变得迟钝.抗体量抗原抗原注入抗原的体液免疫反应感应阶段 使靶细胞裂解(二次免疫) 反应阶段达标训练1.关于效应B细胞(浆细胞)产生途径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分化而成B.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C.抗原刺激记忆细胞分化而成D.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2.正常情况下,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异己”,以维护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人体的下列细胞中,不能识别抗原的是()A.T细胞B.吞噬细胞C.记忆细胞D.效应B(浆)细胞3.以下免疫过程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皮下注射狂犬病疫苗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D.静脉注射抗狂犬病抗体4.图3为人体某特异性免疫反应示意图,其中X代表的细胞是()A.靶细胞B.吞噬细胞C.效应T细胞D.效应B细胞(浆细胞)5.人体效应B细胞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A.蛋白质和多糖 B.蛋白质和脂质 C.蛋白质和核酸 D.蛋白质和糖被6.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机体对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属于()A.细胞免疫B.体液免疫C.自身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7.下列免疫反应中,哪项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唾液中的溶菌酶消灭细菌B.靶细胞裂解C.抗原与抗体的结合D.记忆细胞增殖分化8.在人体的免疫调节过程中,效应T细胞的功能是()A.分泌抗体B.与抗原结合C.产生记忆细胞D.使靶细胞裂解9.对于在事故中造成深度外伤和开放性骨折的人,医务人员往往采取注射“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针剂”的办法预防破伤风。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是()A.清除侵入体细胞中的病原体B.刺激T细胞分化成效应T细胞C.中和破伤风杆菌产生的毒素D.刺激B细胞分化成效应B细胞10.甲型流感是由H1N1病毒引起的。

下列人体免疫细胞不能识别该类病毒的是()A.B细胞B.吞噬细胞C.T细胞D.效应B细胞(浆细胞) 11.对细胞免疫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胆免疫是建立在体液免疫的基础上的B.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需要吞噬细胞参与C.效应T细胞艘能够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D.效应T细胞使抗原裂解死亡12.以下结构或物质中,不参与特异性免疫的是()A.皮肤 B. 效应B细胞(浆细胞)C.抗体 D. 效应T细胞13.下列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B.唾液淀粉酶C.糖元D.葡萄糖1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媒介C.内环境成分中有CO2、血红蛋白等D.外界环境变化不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15.高等动物的脑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是通过()A.血液 B.细胞液 C.组织液 D.内环境16.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血浆蛋白质的合成 B.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水解为葡萄糖C.氧合血红蛋白的形成 D.抗体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17.当人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加快 B.体温升高 C.细胞代谢紊乱 D.组织水肿18.哺乳动物的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O2浓度的大小关系是()A.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B.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D.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19.下列有关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动物个体稳态的实现完全依靠神经系统的调节B.稳态是指系统中各组成成分及含量不发生变化C.生态系统水平上稳态的维持不存在反馈调节D.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能力提升14.(2011·海南高考·T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15.(2012 上海)图8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

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叙述错误的是()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16.(2012 江苏)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C.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17.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D.一个效应B淋巴(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18.2010·浙江卷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19.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则这两种物质中()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20.(2009·山东理综)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

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21.麻疹病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22.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